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社區防震減災預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狠抓了地震應急工作的落實
1、完善了全區非防震減災成員單位的地震應急預案的編制。目前全區共完成地震應急預案428套,其中政府部門18套,街道9套,學校33套,醫院11套,村社區250套,企業、服務業106套。我區的地震應急預案從政府各部門、街道、管理區到學校、醫院,以及村、社區、企業服務業全部完成了預案的編制管理,實現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地震應急預案新體系。
2、充分抓住“3.1”“5.12”等重點時段,開展了廣場宣傳活動,先后發放宣傳材料17000多份,接受咨詢6000余人,同時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進行了大張旗鼓的宣傳。
3、狠抓了對學校防震減災知識的普及。我們以創建地震科普示范學校為載體,以落實學校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制度化建設為目標,建立健全了全區地震科普輔導員隊伍,組織開展防震減災知識進課堂、設立宣傳櫥窗、普發宣傳小冊子5000多份、舉辦知識競賽、開展地震演練等形式,加強了對這一特殊群體防震避震知識的普及教育。
4、通過在社區、廣場開辟多個宣傳教育基地和建立了區防震減災信息網站的形式,加強了對廣大社會群眾的日常教育,使防震減災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
二、下步工作打算
我們要進一步總結上半年的經驗和不足,不斷加大創新的力度和工作落實的措施,全面推進各項工作的上臺階、上水平,主要抓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1、下大力氣抓好防震減災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建設運行,搞好相關信息的采集,切實發揮好信息化管理系統的作用,促進全區防震減災工作的的科學發展。
2、積極抓好區綜合地震臺的建設,下半年要完成地震臺的租地、規劃、打井等基礎性工作,以盡快推進我區綜合地震臺的建設。
3、進一步抓好地震應急工作各項任務的落實,全面提升我區的地震應急反應處置能力。
為吸取汶川特大地震和青海玉樹地震震災的教訓,防患于未然,切實提高我市防震減災能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市地震局就加強震情監視和應急處置工作下發了緊急通知,現就進一步做好當前防震減災工作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防震減災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進一步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近年來,我市防震減災工作按照“預防為主、防御與救助相結合”的方針,切實加強了防震減災相關體系建設,全社會防震減災意識和能力有了明顯提高。但從總體上看,我市防震減災能力與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相比,與當前地震災害面臨的新形勢相比還有較大差距。面對嚴峻的防災工作形勢,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進一步加強當前防震減災工作重要性,牢固樹立“寧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的思想,真正把防震減災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切實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二、進一步加強防震減災宣傳教育
各級各部門要建立防震減災宣傳長效機制,強化防震減災宣傳工作,不定期地播放、刊載防震減災科普知識,特別是在“5.12”與“7.28”防震減災紀念日、國際減災日、科技活動周等重點時段和活動中,市地震局要會同有關部門聯合開展防震減災法規和科普知識宣傳,提高全社會對地震災害的危機意識和防范意識。組織和協調新聞單位刊登防震減災公益廣告,編寫和印制防震減災科普讀物和音像制品,免費向社會公眾發放。大力開展群眾性、經常性的科普活動,共同做好防震減災知識的宣傳和教育工作。
要抓好防震減災宣傳教育陣地和科普基地建設,積極開設防震減災專題講座,增強廣大群眾的防震減災意識。各中小學校要結合自然、地理等課程,開展防震減災知識教育。要在教育網站上鏈接相關防震減災知識和視頻宣傳片。有條件的中學,可結合學生興趣小組,建立防震減災科普教室,在地震部門的指導下進行地震基礎知識學習。完善現有地震臺站設施和功能,充分發揮地震臺站科普宣傳作用,切實加強防震減災知識培訓,爭創市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
三、進一步做好當前防震減災各項工作,提高地震災害防御能力
各防震減災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要進一步加強地震應急管理的各項體系建設,在原有的地震應急預案基礎上,強化管理,細化緊急情況下的各項應急措施,健全應急救援指揮機構,落實應急救援隊伍。
市地震局要切實做好全市“十二五”防震減災規劃編制工作和地震小區劃工作,進一步加強我市地震監測設施和能力建設。要加強對我市地震臺、各前兆觀測點和宏觀群測點的管理,確保信息節點24小時正常運行,準確傳輸相關數據,保證地震監測臺站設施不受外界干擾,嚴厲打擊破壞地震監測站的設備設施、房屋建筑等違法犯罪行為。要準確收集地震前兆信息,加強分析會商,主動、及時地向上級報告信息,積極為政府應急管理決策提供意見和建議,認真做好地震應急準備工作,嚴防地震謠傳、誤傳的發生。繼續積極推進地震宏觀測報網、地震災情速報網、防震減災知識宣傳網和防震減災兼職助理員等“三網一員”體系建設。各鄉鎮(街道)要制訂“三網一員”建設方案,制定和完善目標管理制度、培訓制度和獎勵制度,配備防震減災兼職助理員,形成健全的群測群防網絡。強化應急指揮平臺建設,將地震應急體系納入全市抗災防災大體系統一規劃、建設,重新修訂地震應急專項預案,建立指揮平臺,加強應急通信建設,逐步完善功能,實現與市應急平臺對接,構建上下貫通、保障有力的組織指揮體系。
市住建委及相關部門要積極配合,共同做好抗震設防監管工作。在項目選址上,應盡量避開抗震不利地段;在項目設計、審查上,要嚴格執行建筑抗震設計規范、標準;在項目審批上,有關部門應將抗震設防要求作為審批的重要內容,對達不到抗震設防要求的,一律不予審批。加強對建設工程的抗震設防管理和監督檢查,確保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達到抗震設防要求。重大建設工程和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必須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并按照經審定的地震安全性評價報告要求進行抗震設防;對一般建設工程,應當按照地震烈度區劃圖或地震動參數區劃圖的要求進行抗震設防。
市民政局要做好地震應急救災物資儲備工作,積極推進縣級救災物資儲備庫建設,完善救災物資儲備管理制度,增加應急救災物資儲備的適應性品種和數量。建立應急救災物資調撥和運輸網絡聯動工作機制,健全救災工作信息共享機制,加強部門配合協作,共同做好應急救災物資儲備工作。
市房管中心要加強對社區的管理,指導各社區完善地震應急預案。加大對社區居民的宣傳,組織社區每年開展2次地震宣傳活動,努力豐富活動內容,切實提高防震減災意識,積極組織社區參加省級地震安全示范社區申報工作,全面推進示范社區建設。
市教育體育局要加強對中小學校的應急演練管理工作,認真部署,精心組織,通過堅持不懈地宣傳教育、排查消除隱患、常規應急演練等一系列安全工作,提高師生風險防范意識和自救互救等災害應對能力。結合全市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編制學校建筑抗震性能加固改造工作方案,合理確定校舍加固改造、重建工程時間。
市財政局要在保證地震部門基本經費支出的前提下,還應安排防震減災宣傳教育、群測群防、地震臺站建設和運行等財政經常性專項經費,并逐年增加,促進防震減災事業健康協調發展。
強化措施,確保安全。本次活動中,涉及面廣,參與人員多,特別是應急疏散演練、公共場所大型活動,稍有不慎極易引發事故。因此,各項活動牽頭組織部門要慎密思考、周密安排。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防震宣傳方案資料。提供參考,歡迎參閱。
方案一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全省防震減災宣傳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普及防震減災安全知識,提高轄區居民防震減災意識和避險自救能力,xx社區以“5·xx防災減災日”為契機,集中開展宣傳教育活動。現將活動方案制定如下:
一、 活動主題
認識地震風險,掌握減災技能。
二、活動內容
(一) 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活動
通過各種宣傳手段,推動防震減災知識和相關政策法規宣傳走進社區、進家庭。
1、利用多種媒介宣傳:(1)組織新聞媒體和網絡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教育。通過電視、網站、LED等多種媒體,播放防震減災安全常識。倡導群眾深入開展“四個一”活動,即閱讀一本關于防震減災的書籍,觀看一部涉及災害的影視作品、聽一堂防震減災講座,開展一次家庭災害風險隱患排查,增強廣大群眾的防震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技能。(2)利用短信平臺開展防震減災宣傳。向手機用戶發送防災減災知識,宣傳普及防震避震與自救互救知識。 2、開展現場咨詢宣傳活動。組織上街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活動。聯合各小區業主委員會、小區物業、志愿者等通過橫拉條幅、宣傳展板、現場咨詢、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向小區居民宣傳普及防震減災知識。3、舉辦防震減災科普講座。聯合市地震局人員到社區為居民做防震減災科普講座,組織轄區內居民培育參加防震減災科普講座,了解防震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技能。
三、活動總結
防震減災宣傳活動后,對宣傳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總結,并以紙質和電子檔的形式將活動總結備查。并全面認真總結經驗,查找分析不足,研究提升措施。
四、活動要求
(一)加強領導,周密部署。
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工作要與開發區防臺風、防汛宣傳工作相結合。社區工作人員要高度重視,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明確任務、細化責任、精心組織、科學安排,為開展各項工作提供組織保障。
(二)突出重點,注重實效。
宣傳要面向群眾,針對不同宣傳群體,要有不同的側重點和宣傳方式。要服務居民,增進廣大人民群眾對地震科普知識的了解和掌握,提高居民防御與減輕地震災害的意識和能力。 (三)上下聯動,形成合力。
聯合新聞欄目組、電信等部門,充分發揮媒體輿-論和宣傳陣地的優勢作用,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掀起一次防震減災宣傳的高-潮。要提前做好相關準備工作,全面及時準確掌控社會輿情,避免引起社會公眾恐慌,維護社會穩定。
xx社區居民委員會
二〇xx年五月八日
方案二
一、活動時間
5月xx日為防災減災集中宣傳日,5月7—13日為防災減災宣傳活動周。
二、 活動內容
防災減災日工作重點開展“三個一”活動:
(一)、開展一次防災減災法律法規和知識街頭宣傳活動 5月7日,在轄區天豐利市場、主要道路分兩個組開展街頭宣傳,集中宣傳《突發事件應對法》、《防震減災法》、《地質災害防治條例》、《防洪法》、《氣象法》、《森林防火條例》、《道路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和應急知識,發放宣傳資料,接受現場咨詢,張貼宣傳海報。
(二)、開展一次防災減災應急知識講座
5月8日,在XXX社區活動站開展一次地震災害應急知識講座,重點介紹當地震海嘯來臨時急需采取的避險措施,如發送正確的求救信號,采取正確的措施等,以期將損害降到最低。
(三)、成立一支青年應急志愿者服務隊
結合5.4青年節活動,發動和號召社區廣大共青團員、青年志愿者積極參加應急救援志愿者服務隊,成立一支青年
應急志愿者服務隊,并舉行成立儀式。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高度重視。開展“防災減災日”活動,有利于喚起社會各界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有利于進一步增強全社會災害風險防范意識,有利于廣泛普及災害自救互救知識,有利于深入推進各級綜合減災能力建設。社區要站在堅持以人為本、實現科學發展的高度,把做好“防災減災日”有關工作作為維護群眾利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舉措,高度重視,統一思想,確保各項活動順利舉辦、取得實效。
(二)、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成立社區防災減災日活動工作領導小組,社區黨委書記范春莉為組長,社區綜治辦統籌協調,抓緊制訂細化活動方案,明確職責,落實專人,落實經費,提前準備好現場布置、宣傳資料等。
(三)、強化措施,確保安全。本次活動中,涉及面廣,參與人員多,特別是應急疏散演練、公共場所大型活動,稍有不慎極易引發事故。因此,各項活動牽頭組織部門要慎密思考、周密安排,嚴格執行消防和大型活動治安管理的有關規定,制訂應急預案,落實應急措施,有序組織實施,務必確定各項活動安全,避免發生人員傷亡事故。
XXX社區
20xx年4月3日
方案三
xx社區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方案 今年5月xx日是我國第四個“防災減災日”,主題為“弘揚防災減災文化,提高防災減災意識”,20xx年5月7日至20xx年5月13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為認真做好第四個“防災減災日”宣傳教育工作,切實提高社區居民防范各類自然災害的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根據上級有關精神結合我社區實際,特制定本活動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今年“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主題,大力弘揚我國傳統防災減災文化,弘揚在應對汶川、玉樹地震中凝聚的“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以及在應對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中彰顯的抗洪救災精神。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以保障居民生命財產為根本,以預防和應對突發性災害事件為重點,普及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增強居民防災減災觀念,全面提升居民應對各類災害事件的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二、活動主題
弘揚防災減災文化,提高防災減災意識。
三、活動時間
20xx年5月7日至13日(5月xx日為“防災減災日”)
四、活動領導小組
組 長:冷躍華
副組長:陳高健、施勇
成 員:嚴維國、張蓉、陶丹、吳國平、曹美琴、冷愛民、張明、汪永慶、嚴華鑫、印永健、丁姝萍、秦冬梅、吳志華
五、活動內容
1.加強領導,提高認識。
要高度重視安全教育主題活動的開展,牢固樹立“弘揚防災減災文化,提高防災減災意識”的理念,堅持以人為本,本著對社區安全工作高度負責的態度,切實把安全教育主題活動擺在社區議事日程上,作為社區安全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
2.大力營造防災減災活動的濃厚氛圍。
(1)制定社區開展“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方案,明確活動目標、措施、方法等;
(2)5月7日,在社區大廳顯示屏上顯示宣傳標語,在社區公共場所、人流聚居地懸掛橫幅,發放宣傳冊,營造防災減災活動的濃厚氛圍;
(3)5月7日至13日,利用社區廣播、公開欄、社區網站宣傳防災減災知識。
3.開展防災減災系列活動。
(1)5月7日,與豐裕中心小學結對,舉辦防災減災專題知識講座。
(2)5月8日,集中社區黨員、居民組長在社區三樓會議室收看電影《唐山大地震》,組織與會人員討論,形成書面記錄。
(3)5月11日下午,組織社區5組、7組群眾開展緊急疏散演練。
(4)5月7日—13日,對社區各類建筑和民房、學校、醫院、工廠、企事業單位和各類公共場所的風險隱患進行排查,制定防范處置預案,組織開展治理工作。
六、活動要求
1.各條口高度重視防災減災宣傳工作,思想統一,形成合力。
2.強化責任,嚴密組織,確保防災減災活動取得實效。
3.5月14日前將活動情況上報街道。
一、2012年工作任務完成情況
(一)注重加強制度建設,落實防震減災工作責任
認真籌劃“十二五”防震減災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和《省防震減災條例》規定,編制了《市“十二五”防震減災規劃》。
建議市政府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防震減災工作的意見》,對做好“十二五”時期我市防震減災工作作出具體部署。
對《市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辦法》進行實施后評價,并提出修改意見報市政府重新印發。
組織市、縣(區)地震部門對《省防震減災條例》修改征求意見稿進行討論,并和市法制辦共同研究提出21條修改意見,配合省法制辦、省地震局完成防震減災立法調研工作。
加大對縣區防震減災工作的指導和支持力度,進一步完善全市防震減災目標管理工作,逐級簽訂防震減災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書,制定了考核細則,加大定期督查力度,增強了全市各級政府做好防震減災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嚴格落實震情跟蹤監視制度,做好分析研究工作
今年以來,市地震局不斷加強對地震臺網軟件和設備的維護,確保全市地震監測臺網的不間斷運行。制定了《2012年全市震情跟蹤方案》,堅持做好24小時震情值班制度,完成2012年全國地震目錄及前兆、測震資料的收集整理;進行了地震預報月會商和半年會商,做好震情跟蹤和分析研究工作,完成《2013年度市地震趨勢研究報告》;注重加強地震宏觀測報工作,按我市地震帶分布情況,對全市地震宏觀測報點進行合理調整,建成30個骨干宏觀測報點,并對宏觀測報員進行業務培訓。
(三)強化抗震設防管理,加大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力度
注重加強地震行政執法隊伍建設。為進一步規范地震行政執法行為,切實提高行政執法人員的素質,11月3日,市地震局在市地震應急指揮中心會議室舉辦地震行政執法培訓班,市及各縣區地震局共31人參加了培訓。
不斷創新行政執法管理模式。一是加強督查檢查,定期到四個城區巡查是否有符合地震安全性評價建設工程。先后對江淮鹽化有限公司開發的同科-匯豐高層建筑、海濱療養院3萬平方米擴建工程未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問題,上門對當事人進行深入的法律法規的宣講、教育,消除當事人的抵觸情緒,督促建設單位按規定做好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二是省市聯合執法檢查。11月17日,省地震局與市地震局聯合檢查建設工程地震安全性評價結果使用情況,對蘇寧置業有限公司、藍天置業有限公司、金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及其工程設計單位進行了檢查。
推動農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和城市地震安全示范小區建設。結合新農村建設,全市相關部門積極配合,市、縣地震局加大督查推進力度,參與選址,提供圖紙,舉辦農村工匠培訓班,提供技術指導等,在四縣實施農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區建設。指導各縣區積極開展城市地震安全社區創建工作,經過評審9個“地震安全示范社區”全部達到市級驗收標準。
扎實做好地震科普知識宣傳工作。以“5.12防災減災日”和市第二十三屆科普宣傳周活動為契機,共投資10余萬元制作防震減災知識宣傳圖板130塊、地震知識宣傳材料12萬份、地震科普光碟200套、科普書籍2000套、掛圖160套分發各縣區,推動科普宣傳工作的深入開展。各地相繼開展送地震科普進社區、進農村、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和進家庭活動。
突出抓好學校地震科普工作。指導全市中小學校分別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防災減災日”宣傳教育活動,我市國家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和13所省、市級“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全面向社會各界開放,舉辦了全市青少年地震知識作文競賽,全市共有230多所學校參加,收到競賽作文5.7萬多份,指導相關學校創建“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工作。
市地震局主要領導親自帶頭深入到縣區政府、黨校干部培訓班、中小學及多家企事業單位開展防震抗震科普知識講座。在贛榆縣華杰雙語學校舉辦全縣中小學校園地震應急演練及安全工作培訓會,邀請省地震局專家鄧民憲為全縣所有中小學校長、中心幼兒園園長,縣公安局、縣安監局、縣人防辦、縣消防大隊、縣紅十字會領導進行培訓,組織與會人員觀摩了學校地震疏散和自救互救演練。
通過新聞媒介開展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宣傳活動。在廣播電臺開設了“地震科普知識之聲”欄目,在市電視臺播放中小學生地震安全教育知識講座,在蒼梧晚報開設了“防震減災,避險自救”專欄,借助手機短信平臺,向廣大手機用戶發送地震科普知識,每月定期向全市防震減災助理員和聯絡員發送地震信息和地震知識短信,利用廟會開展廣場宣傳活動。
(四)扎實推進地震應急準備工作,不斷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加強地震應急預案建設。市地震局制定了《2012年度地震應急準備工作方案》,指導各縣完善地震應急預案修訂工作,規范了全市鄉(鎮、街道)、村(社區)、學校地震應急預案,為基層應急疏散演練有序進行具體指導。
強化學校演練。在“5.12”前后,市、縣(區)地震局會同教育、民防部門指導全市所有中小學校集中開展一次地震應急疏散演練活動,并對部份中小學校進行現場指導和檢查。
組建地震應急志愿者隊伍。市地震局聯合團市委,在大中院校學生中招募防震減災青年志愿者近100人,市政府董春科副市長為志愿者隊伍授了隊旗,市地震局為青年志愿者配發了服裝,組織了培訓等。市地震局與市體育局共同努力,以市無線電體育運動愛好者為骨干,組建了1支市無線電地震應急通訊志愿者隊伍,并參加了全國、全省無線電演練和比賽,分別獲得全國第三名和全省第五名的好成績。
加強地震應急綜合演練。市地震局指導各縣區積極開展地震應急演練,組織新浦區、海州區所轄的17個鄉鎮、街道辦事處分管防震減災領導、防震減災助理員以及新浦區浦南鎮、新海辦事處和海州區錦屏鎮、洪門辦事處所轄的44個村、社區防震減災聯絡員約100余人開展地震應急桌面演練活動。11月15日,市地震局組織開展全市地震應急實戰演練,以贛榆縣羅陽鎮、東海縣白塔鎮,新浦區新海街道辦事處、浦南鎮,海州區洪門街道辦事處、錦屏鎮以及所屬學校、村、社區、企業、醫療衛生等和市縣區地震局作為參演單位6800余人,重點演練了破壞性地震發生后,市地震局及各縣、區地震局各鄉(鎮)、街道辦事處成立抗震救災指揮部,按照應急預案啟動應急響應;市地震局應急指揮系統收集災情信息;各縣區災情速報員進行地震災情速報;無線電志愿者隊伍利用無線電臺進行災情速報、圖片傳輸;各縣區有關中小學校、村(社區)開展避震和應急疏散演練;各縣區所屬有關志愿者隊伍、應急救援隊、搶險救災隊、醫療救護隊開展應急救援和應急搶險演練。通過本次地震應急演練,檢驗了全市地震系統工作人員的應急反應和指揮能力,檢驗了基層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地震應急反應能力,檢驗了各級地震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檢驗了災情速報員隊伍和無線電通訊隊伍的通聯能力。
二、2013年工作打算
(一)繼續推進市級地震活動斷層探測和危險性評價及縣級地震小區劃工作,為城市建設和國土利用、規劃提供科學依據。
(二)依法加強抗震設防管理工作,推動農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和城市地震安全示范小區建設。
(三)繼續做好震情監視和分析研究工作,確保地震監測臺網安全運行。
(四)加大工作指導力度,不斷提高縣、鄉做好防震減災工作能力。
一、指導思想與目標
繼續圍繞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以最大限度減輕地震災害損失為根本宗旨,以基礎建設為主要抓手,堅持以人為本和科學發展觀的思想理念,以緊緊圍繞全縣“科學發展示范點”建設目標,按照“全面防御,社會參與、共同抵御”的三大要求,采取多種形式,切實做好防震減災科學管理、科普宣傳,為提高全縣綜合防御地震災害能力貢獻力量。
二、工作內容與措施
1、思想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單位主要負責人對防震減災工作的組織領導,抓住有利時機,加大對單位員工防震減災知識的宣傳力度,做到思想重視、組織落實、責任明確、措施到位。
2、強化部門協作,實現信息互補。加強與縣地震部門的交流與合作,積極配合縣地震部門做好地震監測預報、震災預防和緊急救援等相關工作,形成防震減災的工作合力,努力實現資源共享、信息互補。
3、健全規章制度,強化基礎建設。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協助指導鄉鎮(街道)、有關部門、大型企業和中小學校做好應急預案的制(修)訂工作。積極創造條件,配合相關部門組建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和社區志愿者隊伍,參與組織開展學校、社區居民應急避險疏散演練,做到群測群防,形成較為完備的地震應急預案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