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生物與醫學專業

      生物與醫學專業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生物與醫學專業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生物與醫學專業

      生物與醫學專業范文第1篇

      [關鍵詞] 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教學方法;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2)04(a)-0157-02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簡稱生化)是當代醫學和生命科學的前沿學科,被譽為“生命科學領域的世界語”[1],其理論和技術已滲透至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生物學等各個領域,成為疾病預防,診斷和治療的重要手段。醫學生化從分子水平探討生命現象的本質,即研究人體的分子結構與功能、物質代謝與調節及其在生命活動中的作用,是醫學院校各專業必修的一門重要基礎主干課程。由于其內容多抽象,學科發展更新快,因此這門課程在教學中存在著公認的“兩多兩難”的現實性問題[2],即教學內容多,生物化學反應與機制多;理論與實踐融會貫通難,理論知識理解和記憶難,一度被學生稱為“四大名捕”之首。這不僅不利于學生理解與學習,更不利于實現“知識、能力、創新、綜合培養”的教學目標。且學生進入臨床實習后對生物化學的記憶更加所剩無幾,以至于只知道機械的看化驗單而并不能將各種疾病與其癥狀及各項診斷指標進行聯系。在新形勢下如何改善老師教學難,學生學習難的困境,幫助和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化難為易,更新理念,較好地掌握新知識、新內容;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讓學生真正學以致用,提高教學效果是值得每位生化教師思考和解決的問題。筆者結合本校教學實踐,總結了一些經驗供交流。

      1 整合教學內容,重點突出

      本校是一所少數民族醫學院校,除普通醫學專業外,還設有蒙醫學、蒙藥學等特色專業。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在結合教學大綱、分析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我們為不同層次、不同專業的學生量身定制了自己的授課計劃和學時安排,在教學內容的側重點與教學方式也各有方案。我們的教學內容涵蓋了各種國家統一性考試的固定內容,也兼顧了學生的實際需要和學科的最新發展動態和進展。我們把生物化學的教學內容分為四部分:(1)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2)物質代謝及其調節;(3)遺傳信息傳遞及其調節;(4)專題部分包括肝膽生化、血液生化、維生素、生物轉化、細胞信息轉導等。不同專業根據學時數在內容上做一些增減和調整。如:蒙醫學專業細胞信息轉導不作為講述內容,增加了水鹽代謝酸堿平衡這部分內容。各版本教科書中通常生物氧化這部分內容在糖代謝、脂代謝之前。生物氧化這章內容抽象難懂,在教學中我們在順序上做了調整,先介紹糖代謝,再給學生講授生物氧化,然后講述脂代謝。如此以來,不僅利于學生理解和學習生物氧化這部分內容,而且在講糖代謝時給同學們留下了疑念,維持生命活動的ATP如何生成的?糖進入體內經過化學反應后分子逐漸減小如何轉變成了ATP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進入脂代謝學習后對生物氧化的理解會更加深入,有了前面知識的鋪墊使學生更易接受。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緊扣大綱,將教學任務中的重點、難點轉化為授課時的中心思想,并注意歸納總結各章節的縱橫向聯系。對于臨床醫學專業來說,教材較厚,信息量大,在有限學時數內不可能把所有內容介紹給同學,有些內容我們點到為止,給同學留下一些思考題,圍繞這些題自學整理。同時我們利用節約下的時間,通過互聯網及時更新知識體系,把生物化學的前沿動態、研究熱點、發展新趨勢和新成果,補充到教學內容中來,內容新穎實用,既能開拓學生視野,又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符合當前加強素質教育的教學改革方向。另外,凡是各種考試涉及的重點難點在課堂上我們都要結合相應的題突出強調,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有益于他們對知識的記憶。

      2 嘗試多種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積極性

      2.1 總結歸納式教學

      以教材內容為中心,在緊密圍繞重點、難點、疑點及知識點進行課堂總結歸納教學。醫學生化研究的對象是人體,人體各組織器官間、各代謝途徑間都存在著普遍的聯系,通過總結,既可以進行縱向聯系,又可以進行橫向比較。可幫助學生分清概念,記住要點,刺激學生的求知欲。如講授完的遺傳信息傳遞及其調節相關內容后,從模板、原料、產物、合成方向、合成方式及參與的酶幾方面列表比較復制、轉錄、翻譯和逆轉錄,通過總結比較幫助學生找出規律,抓住重點,提煉了內容。使學生對各章節所學的知識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地鞏固和提高。學完物質代謝后,學生總是稀里糊涂,甚至有些畏懼,因為這部分化學反應式太多,且各條代謝途徑交叉聯系,使其更為復雜,學生學習起來有無從下手感。幫助同學總結三羧酸循環、丙氨酸-葡萄糖循環、檸檬酸-丙酮酸循環、鳥氨酸循環、嘌呤核苷酸循環過程和生理意義,使學生對這部分內容更加清晰易學,利于溝通各部分知識間的相互關系并引導學生系統地整理所學知識。總結歸納的意義在于把所學的知識系統化、簡單化、條理化,便于理解記憶,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如果采取傳統的平鋪直敘的講授方式進行教學,枯燥乏味,不利于學生理解,易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在每次上課開始利用簡短的時間回顧上次課的內容,然后開始講述新內容,每次課在即將結束前將本次課的內容串聯一遍,這樣更益于學生溫故而知新。

      2.2 案例式教學,加強與臨床課程的聯系

      案例式教學方法的應用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且能吸引學生聽課時的注意力,啟發他們的思維。生化學科中有些內容比較抽象,不容易被學生接受和理解。教學中引入具體臨床病例會拓寬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將生物化學理論與臨床問題相聯系,使他們既意識到人類的很多疾病發生與生化過程有關,又能發現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基礎理論能在臨床實踐中得到充分利用,而不再是死記硬背的空洞知識,也為日后臨床課程的學習打下了扎實的理論基礎。如臨床常用的辛伐他汀類藥降血脂的機制是抑制膽固醇合成的關鍵酶活性而發揮作用的,這樣學生就會記住了HMGCoA還原酶。2型糖尿病患者為什么依賴胰島素,從而引入血糖調節的學習。肝功能障礙為什么發生昏迷,巨幼紅細胞性貧血、鐮刀形紅細胞性貧血的發病機制;基因工程藥物基因工程疫苗,結合臨床開展的基因診斷與基因治療。讓學生輕松學習這部分內容的同時,也讓他們親身感受到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與臨床醫學的關系以及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在指導臨床診斷和治療中的作用,并在潛移默化中了解了學科新進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使教與學最大程度地融合,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2.3 多媒體結合板書教學

      運用多媒體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在有限的時間獲得最大的知識信息,同時借助動畫的生動性、直觀性和形象性來幫助師生共同突破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3]。我們在七版教材課件的基礎上,利用平時積累的教學素材對課件內容、圖表和動畫進行了精心的設計,使之變得條理清晰簡明、有趣易懂。我們建立了豐富的課件資源:把豐富的生物化學多媒體教學課件,及與生物化學有關的圖片、動畫、科普小電影、習題集等掛在了校園網上,供學生自學,充分方便了學生的自主化、個性化學習。但是有些內容在教學中單用多媒體并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適時結合板書的使用會事半功倍。如介紹糖代謝途徑時,對于步驟繁多的化學反應,在黑板上寫出關鍵步驟的反應,會引起學生特別的關注,認真做筆記,提高教學效果。在課堂上,結合實際情況經常是綜合應用多種教學方法。

      3 完善實踐教學

      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編寫適合本校學生使用的實驗指導,并在每個實驗的實驗步驟中設計了一些小問題,讓同學們邊做實驗邊思考這樣操作的目的,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4-5]。不斷地更新實驗內容,實驗內容涉及電泳、層析、PCR、質粒提取等,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比例逐漸增大,跟上了學科的發展,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并且我們建立了嚴格的實驗課考核制度,包括考勤、提問、實際動手能力、實驗報告等方面。期末考試時實驗分總分為10分,理論卷面分為90分。我們還向學生開放實驗室,結合教師的科研,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了他們的創新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此外,我們為改善教學效果還定期舉辦講座,達到教師與學生的良性互動,增加學生對該學科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并在臨床醫學專業中每年開展知識競賽,得到了學生們的積極參與,激發學生對專業課的學習熱情,發揮他們的主體地位。當然,教學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它的成敗往往由教師和學生兩個因素共同決定。教師要從一而終地認真對待教學過程中每個環節,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鉆研教學方法,以適應不同層次、不同專業的學生學習,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新教學模式,使教與學有機結合起來,努力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促進高素質醫學人才的培養,以適應時代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姚富麗. 記憶法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 現代醫藥衛生,2008,24(14):2210-2212.

      [2] 吳琦,王宏蘭,王淑英. 問題式教學法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31(14):2309.

      [3] 蘆曉晶,徐俊杰,呂士杰. 醫學院校本、專科生物化學教學方法的探討[J].中國醫藥導報,2011,8(28):120-121.

      [4] 羅永會. 如何提高生物化學實驗教學質量[J].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8, 7(2):156.

      生物與醫學專業范文第2篇

      分子生物學課程內容前沿性強、更新快,主要以核酸、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為研究對象,理論知識抽象枯燥涉及實驗操作技術繁多復雜。對醫學檢驗專業學生來說,除了應具備堅實的理論知識以外,具有良好的創新思維和嫻熟的實踐操作技能,才符合我國21世紀醫學檢驗人才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采用理論與實踐并重的教學模式,實行以基礎理論為指導,以掌握相關實驗技能為基礎,理論指導實驗,實驗促進理論理解的教學模式,并對教學過程中遇到的教學瓶頸進行了探討研究,以期摸索出符合醫學檢驗專業的分子生物學教學改革方式。

      1理論教學改革舉措與存在的問題

      1.1結合專業特點,合理組織教學內容設計以專業為出發點,根據學生專業特點,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將教學各要素有序安排。本著“培養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操作技能,具備從事科研工作及臨床檢驗工作,同時具有較強的動手和科研能力學生”的教育目標,改革教學內容。教學內容主要分為分子生物學基礎理論、分子生物檢測技術和分子生物學診斷技術的臨床應用三大部分,可概括為基礎、技術與應用。

      分子生物學基礎理論為基礎部分,主要以基因、復制、轉錄、翻譯為主線,輔以損傷與修復、轉錄和翻譯的調控機制。掌握基礎理論部分內容,可以為后續內容知識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內容在廣度與深度安排上適用于檢驗醫學專業的學生,因此組織該部分教學內容時,合理取舍教學內容,把握關鍵,突出重點,幫助學生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結構。

      分子生物檢測技術為技術部分,主要介紹巳經在檢驗醫學中得到廣泛應用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如PCR及其衍生技術、核酸雜交技術、蛋白質檢測技術、高通量芯片檢測技術等,內容豐富,實用性強,與實驗課程聯系緊密(我們將此部分內容與實驗課程安排時間相呼應)。既介紹分子檢驗的基本技術,也介紹近年來在檢驗醫學中得到應用的新技術,如生物傳感器、生物質譜等。分子生物學診斷技術的臨床應用為應用部分,主要介紹分子在感染性疾病、腫瘤、遺傳性疾病疾病實驗診斷中的臨床應用。

      分子生物學診斷技術的臨床廣泛應用得益于分子技術的日新月異,因此這兩部分的內容密不可分。該部分內容結合如乙肝病毒感染、SARS病毒感染、鐮狀細胞貧血癥、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等多種受廣泛關注的疾病,以引起疾病的主要生物學特點、篩査的技術方法、診斷判定、治療監測、預后判定為主要內容,輔以不同取材、檢測方法以及結果的討論。內容設計總體循序漸進,既具職業傾向性又具前沿性,力求所講內容全面、符合我校人才培養目標。

          1.2改革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是整個教學活動體系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同時它與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密切相關,在教學過程中應以人為本,靈活運用不同層次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學習性,立足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發展創造力。針對醫學檢驗專業學生的特點,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基礎理論部分對生物學基礎薄弱的檢驗專業學生來說,內容較抽象不易理解,主要可以采用講授法結合直觀、生動的多媒體,幫助學生學習新知識。在授課過程中與學生積極互動,掌握好課堂節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富有個性地學習。在學生掌握基本知識結構、獲得較系統的知識框架的基礎上,為培養學生獨立學習和積極創造能力,對技術以及分子診斷的臨床應用部分內容適時弓I入多種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效果。例如學習分子診斷在感染性疾病的臨床應用,課堂上以SARS病毒的感染檢測為案例,讓學生根據已經掌握的知識和查閱相關資料解決專業實際問題,以此學習隱藏于案例背后的知識,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在學習分子診斷技術知識時,將學生在一些基本技術的實踐操作所出現的問題帶入課堂,并一起分析問題的原因、解決辦法,加深學生對技術原理的理解以及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適當引入國內外新技術新方法的討論,增加學生的好奇性,如對利用基因芯片等技術來檢測兒童天賦基因應用等話題的探討。

      將現代化技術手段引入課堂,作為案例、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的有效輔助形式。多媒體教學作為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集聲音、文字、圖像、視頻等多種信息為一體,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直觀形象的理解。多媒體課件的制作符合一定教學設計原則,體現一定的教學策略,把每個教學章節分解成數個模塊進行設計、制作,爾后再連成一個整體。課件內容上要精煉,視覺上要簡潔美觀。建立分子生物學網絡輔助教學平臺,平臺設計本著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為原則,將課程相關教學材料(包括授課教案、多媒體課件和錄像、習題集、網絡資源和參考資料等)上傳平臺,實現知識資源的共享。并利用平臺做好師生互動,學生可以根據平臺信息及時掌握知識更新,老師可以對學生的網絡學習活動進行約束和有效引導。多種現代化技術手段提供了個性化的形式,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2改革實驗教學內容與方法,拓展實驗教學模式

      立足于醫學檢驗專業知識結構特點及實際工作的要求,學生不僅有扎實的基礎知識,更要有一定的實踐動手和科研創新能力。因此,我們構建了以基礎實驗課程為基礎、臨床檢驗技能訓練為核心的實踐教學體系。針對以往實驗課程內容陳舊、教學方法落后的特點,首先根據學生專業特點精心選擇實驗內容,再將其分為不同子模塊,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每個模塊內容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相輔相成,從而從整體形成完整的驗證型或應用型大實驗。如DNA的分離純化、核酸的瓊脂糖凝膠電泳、常規PCR檢測幾個基本實驗,實驗操作之間相互獨立,內容相延續,有助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由于絕大多數是驗證型實驗,很少有設計型實驗,難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主動參與意識。在教學方法上,改變以往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方法,引人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弓I導學生主動參與實驗的學習興趣。例如可以通過問題引導的教學方法,將驗證性實驗轉化為設計性實驗,老師提出實驗題目,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分組提供實驗設計方案,老師給予指導,以學生為主實現實驗方案的操作。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以及科研能力之外,注重培養學生規范化實驗操作,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樹立嚴謹求實的科學作風,更能提高學生諸方面技能和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為避免實驗教學與理論課程教學的實際需要脫節,建立理論課與實驗課的互助式教學模式,形成理論-實踐-理論的教學體系。在教學課程安排上,將實驗課程安排在學期中,與理論教學的技術檢測部分相互應。理論課程中遇到部分實驗課所涉及的教學內容時,先重點講解原理和應用范圍,同時提出疑問,待學生在實驗課中探索答案,注重弓I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樣部分實驗技術內容先由學生實驗操作,課后集中匯總在操作過程再反饋到課堂討論。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的學習平臺銜接起來,通過實驗操作與設計,學生可以進一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認識和理解’促進理論課程學習,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分子生物學對醫學檢驗專業的重要意義。

      醫學檢驗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但其培養目標不應只是一個簡單的技術操手,我們應致力于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醫學檢驗技術應用型人才。因此,對醫學檢驗專業的分子生物學教學,在精心設計教學內容的基礎上,不斷深化理論和實驗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改革,拓展新的教學模式,旨在使學生成為掌握豐富的理論知識、具有嫻熟的實驗操作技能、具備創新能力的綜合型人才,以適應21世紀我國醫學檢驗和臨床醫學發展的需要。

      生物與醫學專業范文第3篇

      關鍵詞:免疫學基礎與病原生物學;精簡;調整

      為了適應中醫護理專業的現代化人才培養需要,湖南中醫藥大學(以下簡稱“我校”)對中醫護理專業《免疫學基礎與病原生物學》課程教學大綱進行了重新修訂,總課時從64課時調整到了48課時,同時為了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提高其操作水平,實驗課時從時調整到了12學時,因此,課堂教學內容也就相應地進行精簡和調整,教學方法也應同步改進。盧芳國等曾經從中醫院校護理專業的生源特點與專業層次上對“免疫學基礎與病原生物學”課程的教學現狀進行了分析,并從明確課程定位、加強教材建設、改進教學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護理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總體思路。[1]李珊等從護理專業的特殊性出發調整教學內容,根據授課內容調整教學方法等方面,探索了“免疫學基礎和病原生物學”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2]

      但目前缺少針對中醫護理專業“免疫學基礎與病原生物學”課程修改后的教學大綱的教學改革具體措施,本文就從這點出發,探索中醫護理專業“免疫學基礎與病原生物學”課程教學方案具體設計,以期對中醫護理專業教學改革提供有意義的參考。

      一、濃縮理論課教學內容,精簡知識點

      “免疫學基礎與病原生物學”課程教學大綱經重新修訂后,總課時調整到48課時,其中實驗課增加到12課時,理論課36課時,在這相對有限的學時內,要學完本門課程的從免疫學到病原微生物學再到寄生蟲學的三大部分內容,任務量很大,因此課時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更要適當精簡,這就要求高校在教材選購、教學章節安排、每章節課時具體安排、知識點講解詳略上做好精細的規劃。

      1.理論教材選購

      針對中醫護理專業特點,選擇內容精簡但能基本覆蓋主要知識點的教材版本。老師只講解教材中的基礎知識和重點知識,即大綱中明確要求必須掌握的知識點和部分與臨床結合緊密的知識點,剩下的大綱中只要求熟悉的和了解的內容留給學生自學,并把部分自學內容納入學生年終考核的一部分。在理論教材的選購上,比如王易、袁嘉麗主編的《免疫學基礎與病原生物學》(2012年8月第三版,中國中醫藥出版社);范虹、盧芳國主編的《免疫學基礎與病原生物學》(2003年8月第一版,科學出版社)等版本的理論教材內容既全面又較精簡,可作為選擇參考,合適的教材選購是搞好理論教學的第一步。

      2.理論教學章節學時與內容調整

      在教學過程中,要對這門課程的全部章節的教學學時進行整體合理的安排,哪些章節要重點講解,哪些章節要簡略,哪些章節留給學生自學,都要有完整詳細的規劃。我們考慮:免疫學部分安排12個課時,每次3學時,共4次課,老師分四次分別選講免疫學基本概念與免疫細胞激活物、免疫分子、免疫細胞和免疫應答四部分內容,免疫學應用留給學生自學并在實驗課時結合操作講解。病原生物學部分安排21學時,每次3學時,共7次課,第一次課主要講解病原微生物的基本概念、人體微生態系、正常微生物群與機會性感染、感染的影響因素、消毒與滅菌等基礎知識。第二次課主要講解細菌的形態與結構、染色鑒別方法、細菌的人工培養、細菌感染機制與臨床表現、細菌的傳播方式等方面的知識。第三次和第四次課主要講解一些重要的致病細菌,包括化膿性球菌(鏈球菌、葡萄球菌)、腸道桿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放線菌等比較常引起人體健康危害的細菌,衣原體、支原體、螺旋體、放線菌等內容留給學生自學。講解內容包括病原菌的生物學性狀、傳染源與傳播方式、臨床表現、檢測與防治等知識,病原菌致病機制等內容留給學生自學。第五次課主要講解病毒總論部分,知識點包括病毒的基本形態與結構、病毒的類型、病毒的培養、病毒感染的類型與傳播方式等。第六次課具體講解幾種常見的病毒,包括流感病毒、皰疹病毒、乙肝病毒和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同樣主要介紹它們的生物學性狀、傳染源與傳播方式、臨床表現、檢測與防治這四部分內容,其他的致病病毒留給學生自學。第七次簡要介紹真菌病害知識,包括真菌形態以及淺表感染真菌(幾種常見蘚類)和兩種深部感染真菌(白假絲酵母菌和新生隱球菌),其他內容留給學生自學。寄生蟲學部分安排3個課時,共1次課,老師講解寄生蟲的基本概念、流行與危害,并講解醫學蠕蟲中的似蚓蛔線蟲和日本血吸蟲,它們的形態、結構、生活史與致病性,其他的寄生蟲留給學生自學。

      通過這樣安排,在有限的時間里,老師基本講解了本門課程的重要基礎知識,通過老師講授使學生掌握了主要的知識點,學生通過自學熟悉與了解了剩下的知識點并擴充知識面。這樣既完成了本門課程的學習,又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并且使學生的學習充滿靈活主動性,為其他醫學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二、實驗課教學改革

      1.實驗教材選擇

      實驗課改革后擴充為12課時,每次3學時,共4次實驗課。實驗教材可選擇與理論教材配套的教材,如伍參榮、盧芳國主編的《醫學免疫學與病原生物學實驗教程》教材(2014年1月第一版,中國中醫藥出版社);羅晶、關洪全主編的《免疫學基礎與病原生物學實驗》教材(2012年6月第一版,人民衛生出版社)等版本的教材比較合適。

      2.實驗內容教學改革

      實驗課時調整后,第一次實驗安排免疫學實驗與細菌學的革蘭染色實驗,學生主要操作免疫學凝集反應、沉淀反應和細菌學革蘭染色實驗,老師給學生示教酶聯免疫吸附實驗、巨噬細胞吞噬實驗等免疫學實驗內容。第二次實驗課,安排細菌總論實驗,學生主要操作細菌分布(人體皮膚、咽喉部、空氣中等)、細菌基礎培養基的制備、高壓滅菌鍋的操作使用和藥敏實驗,老師介紹細菌培養基組成、常用消毒滅菌方法和細菌的生理生化特性等實驗內容,這些實驗相對于護理專業學生來說很重要,許多院校也把它列為護理專業主要操作實驗之一[3]。第三次安排細菌各論實驗,內容主要包括化膿性球菌和腸道桿菌,學生操作化膿性球菌的劃線培養、分離鑒定操作,腸道致病菌的血清學鑒定(肥達氏反應)實驗,老師講解示教化膿性球菌菌落特征及血清學鑒定方法、腸道桿菌菌落特征及生化鑒定方法等內容。第四次安排病毒學實驗和真菌與寄生蟲學實驗,學生做流感病毒的血凝實驗,老師展示講解常見致病真菌的菌落特征標本、常見寄生蟲卵標本,最后學生參觀學校寄生蟲標本館觀察人體常見寄生蟲大型標本。通過實驗教學內容改革,讓學生在比較有限的時間里掌握病原生物學基本實驗操作,提高了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并加深了其對于理論課內容的理解,特別是培養了學生無菌操作意識、藥敏反應常識和處理最常見的病原菌感染的能力。

      三、知識點精簡后的教學安排

      中醫護理專業“免疫學基礎與病原生物學”課程課時縮減、知識點精簡后,在有限的時間里,學生要完成本門課程免疫學基礎、醫學微生物學和人體寄生蟲學三大部分內容的學習,老師只能講解課程中的最基礎和最重要的內容,學生自學其余內容,這樣安排、使護理專業學生既可以了解本門課程基本知識構架,又可以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同時又給予了學生極大的學習自,使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和護理專業特點進行針對性和選擇性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習思路。并且從大學階段提高護理專業學生素質的角度講,對這門課程中不常見的微生物、寄生蟲等內容,只有精簡和留給學生自學以后,才能在時間、精力和資源上保證其他專業課程以及與護理學特點有關的心理、人文等知識的學習[4],最終使培養出來的中醫護理專業學生更好地滿足社會的需要。

      參考文獻:

      [1]盧芳國,伍參榮,陳 燕,等.中醫院校護理專業《免疫學基礎與病原生物學》的教學現狀與改革思路[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08).

      [2]李 珊,盧芳國.護理專業《免疫學基礎和醫學微生物學》教學改革嘗試[J].中醫藥導報,2009(04).

      [3]謝國武.護理專業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教學改革嘗試[J].衛生職業教育,2007(05).

      [4]黃愛麗.高職護理《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的設置現狀與改革[J].新課程研究(職業教育),2010(03).

      生物與醫學專業范文第4篇

      【關鍵字】漢英翻譯,錯誤,原因,對策

      筆者在三本院校英語專業擔任英語教學工作數年,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布置句子翻譯的作業。從英語專業學生的課堂作業和各種英語級別考試的反饋信息看,英語專業學生的翻譯質量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漢譯英翻譯過程,學生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如果教師能對學生的錯誤進行深入分析,弄清錯誤的來源,就可以對他們在某個特定階段學習狀況有較好的了解,并從學生所犯錯誤中發現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本文結合學生在翻譯練習中出現的實際問題,對學生英漢翻譯誤差的成因進行了實例評析,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方法。本文所選取的翻譯樣本來自英語專業大二學生單元測試的漢譯英翻譯部分(《現代大學英語第二版》第三冊)。

      在批改學生漢英翻譯作業的過程中,筆者發現了如下一些學生常犯的錯誤:

      1. 字母大小寫不分

      誤譯:many people said that…

      In fact, Young people are full of imagination.

      We all have the tendency of Abusing power.

      更正:Many people said that…

      In fact, young people are full of imagination.

      We all have the tendency of abusing power.

      我們都知道在英文中字母大小寫的規則,即:句首的第一個字母要大寫以表明一句話的開始;專有名詞詞首要大寫;所有文章的標題、書名、電影名、電視劇名都要大寫,但位于標題中間的連詞、介詞、冠詞不大寫;部門、機構、組織、公司、名稱人名的縮寫要大寫等等。但是漢語與英語不一樣,漢語只是用不同大小的字體或顏色深淺不一的字體來體現正文與標題的區別,而句首字與句中的字大小一致,所有專有名詞與其他詞匯的書寫也沒有大小之分,因此中國學生在書寫英文時很容易忽略大小寫的問題。

      2. Be動詞和實意動詞的混用

      誤譯:It’s says that…

      Cheating in the exam is not often happen.

      更正:It says that…

      Cheating in the exam does not often happen.

      以上兩個例句中,學生都將“be”動詞與實意動詞混用在了同一個句子中。這種情況在學生翻譯句子時十分常見,在本來不需要加“be”動詞的情況下硬將其用到句子中。Be除了原形的“be”之外,還有另外七種形式:am, is, are, been, being, was, were。在句子中,be可以是主動詞(The Principal Verb)或助動詞(The Auxiliary Verb)。當作主動詞時,“be”在性質上屬于系動詞(The Linking Verb),后面要有名詞、形容詞、地方副詞或短語作補足語(The Complement)。當“be”作助動詞時用法如下:

      (1)“Be + 現在分詞”以組成進行式時態(Continuous Tenses)

      (2)“Be + 過去分詞”以組成被動語態(The Passive Voice)。

      3. 中文式思維的翻譯

      原句:

      (1)這小說里有一個值得記住的故事,講的是劉備如何盡量不引起曹操的懷疑……

      (2)他根據對孩子們行為的觀察得出結論:學習是一種自然的樂趣。

      誤譯:

      (1)One memorable story in the novel concerns Liu Bei how to try not to rouse Cao Cao’s suspicion about his ambitions

      (2)He according to his careful observation of children’s behavior, ca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learning is a natural pleasure.

      更正:

      (1)One memorable story in the novel concerns how Liu Bei tried not to rouse Cao Cao’s suspicion about his ambitions

      (2)Based on his careful observation of children’s behavior, he ca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learning is a natural pleasure.

      由于受到中文表達習慣和思維習慣的影響,學生在漢英翻譯時容易按照中文表達順序直接把單詞逐字翻譯成英文,如第一句的“劉備怎樣盡量不”以及第二句的“他根據”,例句中學生都是按照中文的表達順序逐字翻譯,而沒有考慮到英文的表達順序和表達習慣,翻譯成了中國式的英語。在漢英翻譯時,除了對句子意思的翻譯還要遵從目的語言的表達方式和表達順序。

      4. 句式的雜糅

      原句:

      (1)我們生活在很多想象的威脅當中因此經常感到沮喪。

      (2)這小說里有一個值得記住的故事,講的是……

      誤譯:(1)We live in many imaginary threats results to we often feel disheartened.

      (2)There is a story worth remembering in this novel was about how

      更正:(1)We often live under many imaginary threats and feel disheartened as a result.

      (2)One memorable story in the novel concerns

      分析以上兩個句子時我們會發現,當中文句子為復合句時,學生在翻譯時往往會一股腦兒將所有內容按字面意思翻譯出來而沒有顧及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或者所譯句子是否符合英語的語法規范。在中文表達中,我們可以將兩個甚至幾個句子放在一句話里,中間甚至不用標點符號隔開或者連詞連接,因此,學生在翻譯時就會受到母語表達習慣的影響,將本該分開或者是用連詞連接的句子全部不加區別地翻譯到一句話里。

      5. 句子主動被動語態不分

      誤譯:The book may not publish any more.

      I think it must caused by oldness.

      Because neighbors are heard their fighting…

      He was entered into the house secretly.

      更正:The book may not be published any more.

      I think it must be caused by oldness.

      Because neighbors heard their fighting…

      He entered into the house secretly.

      在以上的例句中,學生出現了兩種錯誤。前兩句本該用被動語態的句子未用被動語態,而后兩個該用主動語態的句子卻又用了被動語態。造成這種錯誤的原因之一是學生在翻譯時的粗心大意,未能認真仔細研讀句子語態,發現主語與動詞之間的被動關系;其二是因為在中文里我們表達被動的方式大多是直接加被動詞“被”或是表達被動意思的詞。這點比英文更加簡單直接。

      6. 句子時態混亂

      原句:

      (1)他對他的研究如此專心致志,從來沒有過很快就要退休的念頭。

      (2)我們生活在很多想象的威脅當中,結果就常常感到沮喪。

      誤譯:

      (1)He is so devoted to his research that he had never thought to retire soon.

      (2)We lived in a lot of imaginary threats and feel disheartened as a result.

      更正:

      (1)He is so devoted to his research that he has never thought to retire soon.

      (2)We lived in a lot of imaginary threats and felt disheartened as a result.

      學生翻譯時句子時態使用混亂的情況大概分為兩種:一是在同一段落中講敘同一時間點或是同一時間段的不同句子時態不同;二是在同一個復合句子中幾個動詞的時態不一,在本該是使用同一時態的情況下出現了如第一句的一般現在時和過去完成時,以及第二句中一般過去時和一般現在時這樣的錯誤。導致之一現象的原因是英語和漢語在表達時態時迥然不同的方式。在漢語中我們通過加一些表示時間的詞語或是短語來表達各種不同的時態,而英語大多是通過謂語動詞的不同形式來表達時態。這也是我們中國的英語學習者在翻譯時要注意的地方。

      7. 謂語動詞單復數的錯誤

      誤譯:The first suspect are the victim’s son.

      Controlling sandstorm need a large amount of work and money.

      更正:The first suspect is the victim’s son.

      Controlling sandstorm needs a large amount of work and money.

      在以上的例句中,學生都出現了謂語動詞單復數的使用錯誤。這也是在翻譯時的一個常見錯誤。在漢語中,我、你、他(她)、我們、你們、他們(她們)作主語時,謂語動詞都是一樣的;而在英語中,謂語動詞的使用卻要根據主語作相應變化。謂語動詞不僅要根據主語分為單復數,還要分為第一人稱單數,第二人稱單數以及第三人稱單數等不同的語言情況。而這個也會讓我們在翻譯時犯錯誤。

      8. 名詞的單復數錯誤

      誤譯:All of the applicant have to…/Every applicants

      a lot of works and money

      更正:All of the applicants have to…/Every applicant

      a lot of work and money

      在以上的錯誤例句中,學生都出了名詞的單復數形式和句子不匹配的現象。第一句該用可數名詞復數的時候(all of, many后面)沒有用復數,第二句出現了在不可數名詞后面加“s”的情況,這些都是學生們在名詞單復數的表達中典型的錯誤。

      9. 句子謂語動詞的缺失

      誤譯:

      He must the most ridiculous thief that you can imagine.

      He quietly into the house.

      更正:

      He must be the most ridiculous thief that you can imagine.

      He entered into the house quietly.

      以上兩句話都出了沒有謂語動詞的錯誤。第一句的“be”動詞,第二句的實意動詞“enter”。要避免這樣的錯誤,需要學生在翻譯時更加仔細,需要仔細檢查譯句以杜絕這樣明顯的錯誤。

      以上為筆者在批改學生翻譯作業時發現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錯誤。要避免這類問題的出現,首先學生要認真對待翻譯過程,翻譯好了以后認真檢查譯句,進行自我譯稿修改修訂,這樣就可以杜絕上文中明顯的語法錯誤和語義理解偏差。其次,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應加強學習的主動性,勤做課外翻譯練習,在翻譯實踐中總結經驗,訓練使用英語獨特的語言表達方式與思維方式。當然,教師只是引路人,要學好翻譯,還得靠學生自己細心琢磨,從大量的練習中獲取經驗。

      參考文獻:

      生物與醫學專業范文第5篇

      關鍵詞:常見錯誤 分析 錯誤根源 英英思維 例句記憶

      1、引言

      對于英語專業學生來說。由于學習的語法更加全面。更加系統,以致在學習中的難點更多,一部分難點更突出。該文重點研究了重慶南方翻譯學院國際商學院2010級4個本科班及1個專科班在語法學習中的常見錯誤,并總結歸納研究造成這些錯誤的根源。認為,對于一些英語語法點認識的狹隘,以及從中文理解英文的慣性思維,是導致英語專業學生語法學習中出現很多問題的關鍵。教師應在教學中把語法學習,錯誤分析,語言對比有機地結合起來,并引導學生養成用英語思考英語,靠例句記憶語法點的習慣。

      2、常見錯誤及評析

      2.1 連詞錯誤

      faulty: get up 5 minutes earlier, or you will catch thebus.

      correction: get up 5 minutes earlier, and you will catchthe bus.

      評析:連詞and表示的意義是并列。而or譯為否則,表轉折。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養成習慣,一看到句子表示的意義是“早一些……就……”,馬上就會用or,而不去考慮兩個句子之間的關系是并列還是轉折。get up 5 minutes earlier:早起5分鐘;you will eatech the bus:你能趕上汽車,不是轉折關系一目了然。用or只能表示轉折關系。就是連接的兩個句子一個是肯定,一個是否定,故此句可變為:get up 5 minutes earlier,or youwon't catch the bus.

      faulty: it is raining hard, we can't work in the field.

      correction: it is raining hard so we can't work in thefield.

      評析:一個簡單句里只能有一個主語和一個謂語動詞。

      此句意思是:雨下得很大,我們不能去地里干活,聽像是一個句子,但在英文表達中it is raining hard是一個完整的句子;we can’t work in the field也是一個完整的句子。連接兩個完整的句子需加上連詞,把它們變成一個并列句,或把逗號變為句號,把這個句子變成兩句話;也可用非謂語動詞中的獨立主格結構:it being raining hard,we can’t work in the field,

      2.2 形容詞、副詞錯誤

      形式相近的形容詞或副詞混淆。單詞是由詞根和詞綴組成,故大量形容詞由于后綴不同,表達意義也不同。如:historic有歷史意義的historical歷史上有的,economic經濟上的economical節省的,sensitive敏感的sensible明智的,imaginable可以想象的imaginary想象中的imaginative有想象力的,invaluable無價的valueless無價值的priceless無價的。

      一些形容詞作表語和作定語意義不同,學生經常用錯。

      (1)this is a ill man,與this man is ill.

      前一句ill作為定語,譯為邪惡的;后一句ill作表語,譯為生病的。

      (2)one thing is certain.與a certain thing.

      前一句certain作定語,譯為確定的;后一句certain作表語,譯為某個。

      (3)present situation與he is present at the meeting.

      前一句present作定語,譯為當前的;后一句present作表語,譯為出席的。

      在使用中,分不清加ly是副詞還是形容詞。常見的ly結尾的形容詞:friendly,lovely,ugly,daily能夠分辨,但少見一些的就極其容易出錯。如:lively,monthly,lowly,timely,likely,manly.

      2.3 情態動詞區分錯誤

      faulty: should you continue in your efforts

      and achievenew and greater successes.

      correction: may you continue in your efforts and achievenew and greater success.

      評析:情態動詞,尤其是should have done,could havedone,would have done的使用與虛擬語氣有一定的聯系。學生在學習了虛擬語氣中表示在將來不太可能發生的情況并省略if的形式后,喜歡把should用在句首,而忘記了may作情態動詞表達祝愿。如:may you be happy.

      faulty:two eyes should see more than one.

      correction:two eyes can see more than one.

      評析:此種錯誤是典型的用中文來思考英文犯下的。句子譯為:兩只眼睛看得比一只多。學生在使用中覺得兩只眼睛應該比一只看得多,忘記了can的作為情態動詞的意思是表:有……能力。

      faulty: though he was very tired, he could finish therace.

      correction: though he was very tired, he was able to finish the race.

      評析:在表示有……能力的情態動詞中,can用于現在時。could用于過去時,而can和could均只能表示有能力,而不能表示是否去做。學生經常不能區分:can (could)表示有能力,與be able to表示不管有無能力,都做了。如:i could learn english.與i was able to learn english.前者表:我有能力學英語(但事實上沒有學);后者表:我學了英語(經常情況表示本沒有能力,但經過努力成功)。

      faulty: he mustn't be home for he is on a business trip.

      correction: he can't be home for he is on a business 

      trip.

      評析:must表示必須,故學生在使用中把must的否定形式認為表必須不,肯定不。這又是用中文思考英文犯下的一個典型錯誤。mustn’t譯為禁止,不能表推測,只能使用表示否定推測中確定性最大的can’t。

      2.4 一致關系錯誤faulty: five hundred dollars were spent yesterday.correction: five hundred dollars was spent yesterday.

      評析:一致關系中的謂語動詞用單數或復數一直是學生在學習中的一個難題。在使用中,一看到復數dollars馬上就用了復數謂語動詞were,而沒有去考慮在英語語法中,需把度量衡、金錢、時間看成一個整體概念,用單數was來表示。

      faulty: what he wants are a recorder and radio.

      correction: what he wants is a recorder and radio.

      faulty: what he wants is a recorder and a radio.

      correction: what he wants are a recorder and a radio.

      評析:本句譯為他要的東西是……。如后面的物體是多個,用復數;單個,用單數。a recorder and mdio是單個物體:能聽廣播的錄音機。在英語語法中此種表達法較常見,如:here comesthe manager and ceo of our company,the mmaager and ceo指的是一個人:經理兼首席執政官;經理和首席執政官兩個人用the manager and the ceo來表示。在后一個句子中,學生一見a,馬上判斷后面為單個物體,故使用了is,沒有注意到and后面還有一個其他的物體。故應用復數are。

      faulty: the committee is unable to agree on the policy.

      correction: the committee are unable to agree on the policy.

      faulty: the committee have

      decided to give the workersmore help.

      correction: the committee has decided to give the workersmore help.

      評析:以上兩句話謂語動詞應使用單數還是復數取決于主語。committee。而committee是一個集合名詞。在集合名詞中,有一部分既可用作單數(作為整體),也可用作復數(作為成員),故謂語動詞的使用應根據committee在此表整體還是成員來做出判斷。前一句中,unable to agree on表不能達成一致,達成一致需多人。故指成員,用復數;后一句中decide表決定,決定是這個committee做出的,故用單數。像此種常見而又不容易判斷的名詞還有:audience,crowd,government,jury,union等。

      faulty: the kind of books an author writes depend on thekind of man who he is.

      correction: the kind of books an author writes depends onthe kind of man who he is.

      評析:此類句子一旦碰到,學生必錯。在一致關系中,由kind(form,type,sort,species,portion,series,quantity)of等修飾的主語,其謂語動詞形式取決于這些詞的單、復數而不是它們后面所跟的名詞。如:there is only a small quantity of hooksleft. a large portion of the reports is missing.

      faulty: those of us who are over 50 years old should gettheir blood pressure checked regularly.

      correction: those of us who are over 50 years old shouldget our blood pressure checked regularly.

      評析:學生在使用中,此種代詞不一致的錯誤屢屢出現。those of us為第一人稱,故后面應用our,而學生一見those便認定是第三人稱。從而無法判斷出自己的錯誤。

      3、結語

      針對以上在教學過程中總結出的錯誤,筆者認為:在語法教學中應強調英英教學,尤其是在對于英語專業學生的教學過程中,讓其養成用英文理解英文的習慣。而摒棄其始終要先把英文過渡成中文再想問題的惡習;其次,應教育學生活學,而不是死學。對于英語專業學生的語法學習,講究的是精和細。而精和細就要求學生記憶許多的語法點。如果學生每一個語法點都考死記硬背,效果是相當有限的,因為中文的表述本來就復雜,而且不直觀,故一定要要求學生用例句來記語法點的習慣。一個例句一個語法點,不但簡單,而且直觀,朗朗上口。我們教師必須改變學生學死書,無創造力的學習習慣。才能讓其真正的通英語,精英語,專英語。

      參考文獻:

      [1]a s hornby,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dictionary[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2]李俊峰,大學英語語法講座和練習[m],兵器工業出版社,2002.

      亚洲国产精品狼友中文久久久 |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熟女在线| 亚洲伊人tv综合网色| 亚洲老妈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日韩一卡2卡3卡4卡新区亚洲| 亚洲Av无码国产情品久久|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亚洲色www永久网站| 亚洲最大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色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亚洲砖码砖专无区2023| 亚洲色偷偷偷综合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仑|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青青|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妻|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野外|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 亚洲人成无码网WWW| 亚洲愉拍99热成人精品热久久| 亚洲码国产精品高潮在线|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久亚洲裙底偷窥综合|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亚|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片|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亚洲色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亚洲一区精品视频在线|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午夜爱爱香蕉片|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综合自拍成人| 2017亚洲男人天堂一|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