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創業者的心理特質

      創業者的心理特質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創業者的心理特質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創業者的心理特質

      創業者的心理特質范文第1篇

      關鍵詞:創業者 創業特質 控制源 創新 成就動機

      引言

      創業者作為創業活動的主體,一直是推動創新產生及轉化、新企業創建等一系列活動的關鍵力量。奧地利學派的經濟學家熊彼特將創業和創新看作是個人的天賦。創業的核心關鍵都與創業者個人的某些特質有著密切的關系。學者們試圖從創業者的特性入手,探尋為什么是一些人,而不是另外一些人成為了創業者。研究從個人價值觀、動機和態度等諸多方面找尋與其他人不一樣的創業者特質,如成就動機、創新思維、內控。

      隨著研究的深入和發展,由于創業特質可以更好的描述創業者,也能較好的詮釋創業績效,其重要作用逐漸獲得認可。目前學界一致認可的創業特質有控制源、創新、成就動機。

      控制源是個人對行為、事件結局的泛化性期待,也就說個人是否認可行為、事件的結果取決于自身,主要分為外控傾向和內控傾向。外控傾向是指個人認為結局由外部力量所控制,如:運氣、命運、社會化背景和其他人;與之相反,內控傾向是指個體相信行為、事件的結果是由自己來掌控,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可以影響行為或事件的結果。

      創新則主要是指個體在在思想和行為上的一種創造性傾向,包含創新性、創造性及進取心等。

      成就動機一直是創業特質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是指個體希望表現杰出,以追求進步與完美的欲望。雖然有不少研究指出創業者具有較高的成就動機,但是也有研究指出在中國,創業者和非創業者的成就動機可能并沒有顯著的差異。這或許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對成就動機有不同的理解。楊國樞和余安邦在將成就動機本土化的研究中提出,成就動機應進一步區分為自我取向成就動機和社會取向成就動機。自我取向成就動機是個人想要超越某種內在決定的目標或優秀標準的動態心理傾向;而社會取向成就動機則被定義為一個人想要超越某種外在決定的目標或優秀標準的動態心理傾向。

      總的來看,針對我國創業者的創業特質研究目前還較少,而且研究更多側重西方文化下單一的成就動機,并未考慮東方文化下成就動機的二維性——自我取向成就動機和社會取向成就動機。因此,本研究立足于中國文化背景,將創業特質中的成就動機進一步界定為自我取向成就動機和社會取向成就動機,以問卷調查獲得樣本數據,探討影響成為創業者的創業特質因素,希望為該領域的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研究測量和樣本

      (一)相關變量的測量

      控制源采用Rotter經典的I-E量表,即內控與外控量表。創新測量則采用Jackson Personality Inventory Manual(JPI)測量。自我取向成就動機和社會取向成就動機相應的測量使用余安邦與楊國樞所編制的“自我取向成就動機量表”和“社會取向成就動機量表”。相關題項的可靠性檢驗及因素分析均符合要求。創業者主要是指已經創業的個體,因此其測量題項是由被試直接作答是否是企業或公司的創建者來進行判斷。

      (二)研究樣本

      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在四川、廣東、福建、安徽、江蘇、上海、湖北等多個省市收集數據,樣本為企業管理者及創業者。有效問卷224份,創業者67人,非創業者157人。

      本研究的數據處理均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工具包完成。

      研究模型與檢驗

      (一)logistic研究模型構建

      本研究試圖了解包括控制源、創新、自我取向成就動機、社會取向成就動機等創業特質因素與創業者的關系。在傳統的多元回歸中,因變量Y通常是連續變量,而本研究的因變量創業者是一個取值為0或1的二元(dichotomous)類別變量,1代表創業者,0代表非創業者。

      假設y=1的概率是p,則y=0的概率是1-p(p和1-p的取值都在[0, 1]),其對應的函數如下:

      (1)

      (2)

      做變量轉換構建logistic模型。具體如下:

      (3)

      其中,odds通常是指出現某種結果的概率與不出現的概率比,又稱優勢、比數。取自然對數后的得到,logit變換后得到logit回歸模型記為logit(p):

      (4)

      就本研究而言,logit回歸模型如下:

      (5)

      (5)式中的A、B、C、D分別對應著創業特質中的內控、創新、自我取向成就動機和社會取向成就動機等因素。

      (二)logistic研究模型檢驗

      本文利用問卷調查收集的數據,對創業特質各因素對創業者的影響作用進行logistic回歸檢驗。模型的檢驗結果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式(5)的logit回歸模型,其Cox-Snell關聯強度值、Nagelkerke關聯強度分別為0.383、0.543,表示代表創業特質的幾個自變量因素與因變量創業者間有一定強度的關聯,且模型的整體分類正確率為86.2%,也說明模型中的自變量能有效的預測研究中樣本的因變量結果。根據表1中模型的回歸系數顯示,除了社會取向成就動機,內控、創新、自我取向成就動機這幾個創業特質因素對應的回歸系數都表現出統計顯著。剔除不顯著因素后,最終的模型估計結果如下:

      (6)

      其中A、B、C分別對應著創業特質中的內控、創新、自我取向成就動機因素。根據模型結果,可以認為,個體的內控、創新性與自我取向成就動機對成為創業者有顯著作用,而社會取向成就動機對創業者影響并不顯著。

      結論

      本文通過logistic模型討論了創業特質因素對我國創業者的作用。研究發現,創業特質確實是影響我國創業者的重要因素,個體的內控、創新以及自我取向成就動機等幾個創業特質因素能對創業者做出較好的預測。研究結果顯示,當個體認為自己的努力可以改變行為、事件的結果,及其個人具有的創造性、創新性都是有助其成為創業者的主要因素。這一結果與過去西方學者對創業者與非創業者的差異比較研究基本一致,此外,本研究還發現成就動機中真正對創業者發揮作用的是自我取向成就動機,而社會取向成就動機的影響并不顯著。這正如余安邦所說,兩種成就動機對個體影響的強度或持續性存在不同。對創業者來說,遵從自我的想法設定目標比聽從群體的標準更為重要,對其成為創業者也更有影響。由此可見,過去研究中未區分成就動機的做法比較籠統,未來研究需要注意區分成就動機,以更清楚的解讀其作用機理。

      參考文獻:

      1.呂源,徐二明.公司創業力研究[J]. 南開管理評論, 2004, l7

      2.何志聰,王重鳴.企業成長與公司創業精神的培育[J]. 科研管理,2005, 26

      3.張文彤. SPSS統計分析高級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余安邦.社會取向成就動機與個我取向成就動機不同嗎?從動機與行為的關系加以探討[J].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1993, 76

      5.余安邦,楊國樞.社會取向成就動機與個我取向成就動機:概念分析與實證研究[J].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1987, 64

      6.鄭日昌,Stimpson, D. V.創業者態度傾向的跨文化研究[J].心理科學通訊, 1990, 6

      7.張興貴. 不同文化背景中大學生成就動機取向特點的研究[J]. 心理科學, 1998, 21

      8.Schumpeter, J. A.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 Cambridge, MA: Harvard Press. 1934

      9.Gartner, W. B.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Describing the Phenomenon of New Venture Creation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5, 4(10)

      10.McClelland, D. C. Achieve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A Longitudinal Study[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65, 95 (1)

      11.Lachman, R. Toward Measurement of Entrepreneurial Tendencies[J].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1980, 20(2)

      12.Begley, T. M., Boyd, D. P..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Performance in Entrepreneurial Firms and Smaller Businesse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987, 2(1)

      13.Hansemark, O. C. Need for Achievement, Locus of Control and The Prediction of Business Start-ups: A Longitudinal Study[J]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2003, 24(3)

      14.Hisrich, R. D. Entrepreneurship Intrapreneurship[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0, 45(2)

      15.Ahmed, S.U. nAch, Risk-taking Propensity, Locus of Control and Entrepreneurship[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985, 6(6)

      16.Mueller, S. L., Thomas, A. S.. Culture and Entrepreneurial Potential: A Nine Country Study of Locus of Control and Innovativenes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0, 16(1)

      17.Lumpink G. T., Dess G. G. . Linking Two Dimensions of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to Firm Performance: the Moderating Role of Environment and Industry Life Cycle[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1, 16(5)

      18.Wiklund, J., Shepherd, D.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and Small Business Performance :a Configurational Approach[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5, 20(1)

      19.Brockhaus, R. H. The Psychology of the Entrepreneur. Encyclopedia of Entrepreneurship[M]. C. A. Kent, D. L. Sexton and K. H. Vespe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1982

      20.Rotter, J.B. Generalized Expectancies for 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Control of Reinforcement[J].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General and Applied, 1966,80(1)

      21.Perry, C. After Further Sightings of the Heffalump[J]. Journal of Managerial Psychology, 1990, 5(2)

      22.Bird, B.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M]. Glenview, IL, Scott Foresman. 1989

      23.Jackson, D. N. Jackson Personality Inventory-Revised Manual[M]. Port Heron, MI: Sigma Assessment Systems, Inc. 1994

      24.Buttner, E. H. Gryskiewicz N. Entrepreneurs' Problem-solving Styles: An Empirical Study Using the Kirton Adaption/Innovation Theory[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1993, 31(1)

      作者簡介:

      馬昆姝(1977-),女,回族,四川眉山人,博士,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后,西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講師。

      創業者的心理特質范文第2篇

      關鍵詞:金融人才;創業心理研究;金融創新人才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4156(2013)02-101-03

      一、研究背景

      隨著國際經濟的發展和金融的全球化,20世紀70年代,McKinnon和Shaw提出了金融自由化理論。金融自由化是針對金融抑制現象,提倡減少政府干預,確立市場機制的基礎作用。他們嚴密地論證了金融深化與儲蓄、就業與經濟增長的正向關系,指出金融壓抑的危害,認為發展中國家經濟欠發達是因為存在著金融壓抑現象,因此,主張發展中國家以金融自由化的方式實現金融深化,促進經濟增長。金融人才的存量水平和發展狀況是國際金融中心的綜合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水平的決定性因素。國際金融體制沒有改革之前,很多銀行存在收費過高的現象,讓一些企業不堪重負,另外服務意識差,沒有給企業提供良好的融資條件,限制了一些企業的發展,這一切都表明銀行家沒有長遠的意識眼光,只注重眼前利益,沒有真正理解金融行業是支持性行業。面對這一時代背景,一些金融專業人才另辟蹊徑,走上了創業的道路。

      在我國,目前許多國有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者還囿于傳統的工作方式、方法,尚未脫胎于過去行政依附式的思維定式和行為模式。具體表現為:經營決策能力差,管理技能差,市場經驗匱乏,用人能力差,業務創新能力弱,市場競爭意識不強,過度依靠向上級行要條件、要政策。經營管理者的行為只是對上級行領導負責,而不是對客戶和職工負責。這嚴重影響了一些中小企業的生命力,沒有起到金融業資金支持的作用。同時,中國的銀行體系存貸差過大,央行的2006年金融運行數據顯示,中國商業銀行存貸差繼續呈擴大趨勢,截至2006年年底已達10.97萬億元。巨額的存貸差和中小企業融資難雙重矛盾的客觀存在,反映了投融資渠道的不暢,需要金融創新來解決。

      在中國現實情況下,金融創業人才和金融創業企業的形成與發展還存在一系列障礙。以上海為例,創設金融創業類企業門檻高、手續煩瑣,在美國注冊一個投資顧問公司只需要1美元,在日本僅需要1日元;國家對金融行業的壟斷等背景下,一些金融創業的新業態還不被大眾認知,國內資本市場制度與體系尚不完善,新進的金融創業人才往往勢單力薄,成為市場上的“弱勢群體”,在規則制定中受到一些大的市場參與主體的歧視排擠。

      二、金融創業人才的心理特征

      創業行為的主體是創業者,創業者的概念最早源于法文“entreprendre”,意思是“去執行”。后來,創業者主要指從事組織、管理商業及承擔商業風險的個體。近些年來,創業者的內涵和外延都在不斷擴大。筆者認為,創業者是具有開拓精神和商業頭腦的發明者或開創者,他們能夠識別機會,并把這些機會轉化為商業化創意;他們付出努力,投入資金、經驗和技術,承擔實現創業目標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風險,追求創業成功的回報。大量的學者通過多年的調查研究達成了一個共識:成功的優秀創業者的創業目的并非純粹追求物質財富的最大化,而是為社會提供性價比最好的產品或服務,在物質財富增長的同時最大限度地回饋社會以精神財富。創業者的經歷、生存環境等背景差異較大,創業動機、個性特征也各不相同,一般具有獨特的才能或技術,但往往也都有自身的弱點。不過,能夠投身創業并獲得成功,創業者還是具有一定共性的。對于金融創業者而言,其心理特征與普通創業者存在一定共性,但因其行業特殊性又存在著其特殊的心理特質。

      (一)創業認知角度

      創業者的認知方式又稱認知風格,是指創業者組織和加工信息中所具有的個性化的一貫方式,創業者個體行為的一種傾向性。心理學研究表明,錯誤、片面、非理性的認知方式往往是個體產生抑郁、自卑、焦慮、恐懼和痛苦等不良情緒的根源,是心理健康和心理發展的重要障礙。

      D.Ray Bagby,Leslie E.Pallch and Phil E.Stetz研究了創業者的認知態度。他們對752位小公司的所有者進行統計調查,結果表明,創業者對待信息的態度比其他人更有活力,更加努力的尋求機會,更有發展的潛能。創業是一個機遇與挫折、成功與失敗并存的過程,創業者的認知能力和認知方式將直接決定了創業者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及競爭力。

      金融創業人才往往在認知方式上表現出:一是宏觀思維。鑒于金融創業企業的特殊性,金融創業人才要在宏觀經濟的大背景下謀取生存。在把握宏觀的經濟形勢的前提下結合自身企業發展,這樣企業才能長足發展。二是平衡思維。就是在思維方式上力求將不平衡的事情平衡下來,“把大事化小”。金融創業者每天要面對大量的內外矛盾,包括內部企業發展及外部經濟形勢的雙重矛盾,就必須確立平衡思維。

      (三)創業勝任力角度

      Thomas和Theresa認為,創業勝任力是一個高水平的個人特質,包括性格特征、技能和知識等,也可以被認為是創業者成功地在組織中執行工作的所有創業能力。

      創業者的心理特質范文第3篇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能力創業定位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我國經濟結構的不斷改變,市場和企業對人才類型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了自主創業他們與海歸學子和下崗失業者構成了備受關注的創業群體。這三類創業者的數量、主體特征、創業動機、社會對他們的期望各不相同。下崗失業者創業人數最多是各級政府最關注的事情之一,下崗失業者弱勢群體地位決定了他們以生存型創業為主,創業自救即是他們個人創業動機也是社會寄于的期望,他們普遍選擇技術門檻較低的消費服務業創辦自我雇傭型企業。海歸學子創業人數雖不多,但卻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亮點之一。他們具有的專有技術和特殊社會地位,決定了他們以體現自身價值為創業動機,成為機會型創業者,社會寄于他們的創業能夠開辟新產業和大市場引領經濟飛躍,他們普遍選擇了創辦高薪技術企業。大學生是剛剛涌現出來的創業群體,大學生有較好的素質和一定的專業知識,但還不足以獨立開辦高薪技術企業,有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但缺乏實現的條件與能力。社會沒指望他們像海歸學子用高薪產品開發新產業和大市場,但也不希望他們放棄所學專業,在消費服務領域擠壓下崗失業者。如果說“自我雇傭型企業”和“產品創新型企業”分別是下崗失業者和海歸學子最佳創業定位的話,那么大學生的創業定位與他們自身的創業能力息息相關。

      1大學生自主創業的關鍵能力

      大學生自主創業的關鍵能力是大學生把自己當作一名創業者在開創事業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綜合能力,可以把這種能力理解為,大學生自身所具備的一系列知識、一套技能和一類特質的綜合表現。那么知識就是在關鍵時刻能夠回憶起來的信息儲備組成;技能則表現為應用知識的能力;特質則是由創業者特有的品質和特征組成的集合。

      大學生創業不同于海歸學子創業更不同與下崗失業者創業,他們自身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渴望實現自我價值,他們在學校的創業園中感受創業實踐,大學生們逐漸意識到企業在運營過程中技術和管理是企業的一雙翅膀,為企業源源不斷的提供動力。知識和技能是大學生創業者相對容易獲得和提高的能力,但特質則是一些人特有的品質和特征組成的集合。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在印度、馬拉維和厄瓜多爾等國的跨文化調查發現和描述成功創業者的行為,并且經過USAID(美國國際開發署)的研究,總結出以下14種成功創業者的特征。

      知識、技能和特質是大學生創業者進行自主創業必備能力,如果沒有具備全部的三種能力,那么在成功運營企業和控制風險等方面將會遇到很大困難。

      1.1只有知識和技能缺少特質的創業者

      一個想要成功創業的大學生,如果他只有知識和技能而缺少創業者特質,那么他的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是不會生存太長時間。例如,缺少特質的創業者,當他遇到企業發展的障礙時,他可能只會在短時間內堅持;同時他很難發現和利用機會改變企業所處的被動局面;缺少特質的大學生創業則可能不會愿意去預測商業中的風險。所以大學生創業者應具備足夠的創業者特質,創業者特質表現在以下方面:

      1.1.1心里特質方面

      (1)成就需要(2)控制欲(3)自信(4)開放心態(5)風險承擔(6)創業精神

      1.1.2行為特質方面

      (1)勤學好文(2)執著(3)靈活應變(4)吃苦耐勞(5)腳踏實地(6)良好商業道德(7)責任感

      1.1.3知識特質方面

      (1)堅實的基礎知識(2)廣博的專業知識(3)善于更新完善知識

      1.1.4能力特質方面

      (1)經營特質(2)管理特質(3)人際關系

      通過對以上成功創業者特質的歸納和總結,得出作為單個的創業者難以完全具備以上特質,每個創業團隊也不可能完全具備。所以更加突出了組建創業團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時也表明在選擇創業團隊成員時要充分考慮其具備的創業者特質,已形成團隊成員的互補。

      1.2只有知識和特質缺少技能的創業者

      技能是能夠應用知識的能力,它可以通過后天的練習獲得技能。一個只有知識和個人特質而缺少技能的創業者,將會發現缺少技能,知識和特質就沒有了應用價值。技能通過反復練習可以獲得提高,大學生自主創業技能聯系到商業方面主要涉及技術上和管理上的技能:

      技術上:工程計算木工機械餐飲……

      管理上: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組織計劃領導……

      大學生創業技能提高需要合適的創業環境為其提供舞臺,高校大學生創業園為勇于實踐、敢于創新的大學生提供了實現自我價值的空間,大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技能運用到實踐,既提高了創業技能又明確了創業方向,為實現自我創業定位找到了途徑。

      1.3只有技能和特質缺少知識的創業者

      一個只有技能和創業者特質而缺少知識的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就會缺少核心競爭力,那么他的創業也僅限于生存型創業活動。創業者身處競爭的市場環境中如果缺乏知識,那么他的企業最終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導致失敗,企業成功的基礎就是知識。包括經營企業的知識,了解消費者了解市場的知識,熟悉競爭對手了解產品加工技術和生產資料知識,熟悉企業管理等知識。大學生所從事的專業創業區別于下崗職工和農民工的生存型創業,其核心競爭力就是大學生所學的專業知識,大學生依托與專業知識進行創業將是推動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主要力量。

      大學生自主創業的關鍵能力知識、技能和創業者特質在大學生創業過程相互補充缺一不可,僅僅具有一種或兩種能力就想要成功創業是不夠的。大學生創業者對照成功創業者的關鍵能力檢查自身的能力缺失,隨著時間的推移應盡可能的獲取全部的三種能力,大學生創業者組建良好的創業團隊也可以彌補因個人而欠缺的能力。

      2大學生的創業類型

      經過對我國大學生從事創業的形式分析,可供選擇的創業形式主要有三種:自我雇傭型創業、所學專業型創業和產品創新型創業。

      2.1自我雇傭型創業

      大學生作為企業主創辦的生存型企業,該企業從事的業務與大學生所學的專業沒有必然的聯系。自雇型企業是一個國際通用概念,自雇型(Self-employed)的基本含義就是自己雇傭自己,自己給自己開支。自我雇傭型企業的特點是:一是微小性,一般是由個人或家庭為主要經營主體;二是社區性,自雇型企業一般創建于社區、依托于社區、服務與社區主要面向本社區居民提品或服務生意半徑較短;三是政府支持,由于自我雇傭型企業弱小,同時自我雇傭企業群體能夠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因此,各級政府給予了很多扶持政策和服務。自我雇傭型企業的優勢:高度自主性、靈活、微型、簡單、創業與經營成本低,適合于經驗與資金不足的大學生和下崗事業等弱勢群體從事的生存型創業模式。自我雇傭型企業的劣勢:弱小、單兵作戰、資源有限而且缺乏獲取資源的能力及商業信譽不足等。

      2.2所學專用型創業

      專業型創業主要包括兩種形式:一是大學畢業生創辦一個與所學專業相關的公司,進行產、供、銷和服務性的商務活動,主要服務對象是專業內相關企業或個體生產者;二是面對最終消費者提供專業性較強的服務性業務,例如:心理學專業的畢業生開辦社區心里咨詢所等。

      專業型創業的企業其主要業務類型包括以下4類:(1)物流供應型企業。例如:醫科畢業生開辦為醫院提供醫療器械、敷料、藥品等醫療物品供應公司;工科畢業生開辦為工業企業提供機械設備、原料、輔料、助劑、器材、器具、備件等工業用品供應公司;農科畢業生開辦為農民提供農機設備、種子、化肥、農藥等農業用品供應公司;藝術專業畢業生開辦為藝術團體或工作者、學生提供美術用品、音樂器械等供應公司,凡此種各類專業型物流供應公司。(2)生產配套型企業。例如口腔專業畢業生開辦為口腔醫院加工假牙的工廠;工科專業畢業生開辦為大工業企業提供零配件生產的小企業。凡此種專用型生產配套公司。(3)產品銷售型企業。例如:醫藥學科畢業生開辦的藥店;工科畢業生開辦的工業產品銷售公司;農科畢業生開辦的農產品銷售公司;藝術專業畢業生開辦的藝術品銷售店。凡此種各類專業性產品銷售公司。(4)專業服務型企業。例如:心理學專業畢業生開辦的心里咨詢診所;醫學專業畢業生開辦的醫療診所;師范專業畢業生開辦的各類學校;凡此中各類專業型服務性企業。顯然,從事這些業務都需要具有一定的專業專業綜合知識和技術,未經專業訓練,不具備一定專業知識的人很難進入,即便進入也很難達到專業水準。

      2.3產品創新型企業

      產品創新型企業是指大學畢業生擁有某一項產品或技術的獨立知識產權、專利或發掘到新的商機,以開發、生產和銷售該產品的方式創辦企業。產品創新型企業有兩種主要類型,一是開發和生產新一代產品,二是開發新一代營銷模式。產品創新型企業的低端形式是以大學生自己掌握的相對獨立的專業知識與技術開辦一個傳統企業,例如:服裝設計專業畢業生開辦一個服裝設計工作室;口腔專業畢業生開辦的小型口腔醫院等。這一低端形式可以歸并到專業型創業。而產品創新型企業主要是指它的高端形式,即開辦一個擁有獨立知識產權高新技術產品的生產、制造與銷售的企業。

      3大學生自主創業關鍵能力與創業類型定位

      大學生作為高知識創業群體自身擁有一定的專業特長,合適的創業類型將有助于發揮大學生創業能力、發揮大學生的專業優勢開展自身創業。經過對上述自我雇傭型創業、所學專用型創業、產品創新型企業三種大學生創業類型的分析總結:

      自我雇傭型創業從可行性角度來看,比較容易創辦、創業投入小、競爭程度高此類型創業比較適宜大學生群體。但社會對其評價不算理想。認為自我雇傭型創業屬于生存型創業,大學生從事此項創業即脫離了大學生所學專業特長浪費資源,又擠占了下崗職工和農民工群體的創業市場,此類孤立的經濟自救模式創業只是在原有市場進行低水平過度競爭。

      產品創新型創業類型社會評價比較好,首先認為,此類創業能夠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解決就業問題,而且社會上此類企業數量比較少屬于稀有企業容易得到各方面的關照,同時,大學生從事此類創業比較時尚,“學而優則商”備受世人矚目和崇尚。但從可行性角度來看,創辦此類企業難度很大對大學生自身能力要求較高,而且一次投入創業資金的額度過大從而產生難以預測的風險,種種跡象表明產品創新型創業類型不適宜大學生群體普遍采用。

      專業型創業普遍被市場認為最適宜大學生創業的類型,大學生選擇專業創業,不僅沒有造成資源浪費,而是利用專業知識創造了財富,彌補了我國企業服務行業創業不足問題,同時又有力的推動了我國經濟的增長,創造了一定的就業崗位解決了部分人員的就業問題。大批擁有專業知識的大學生創業者成功創業,將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國社會的貧富結構,從而牽動社會走向富裕。

      大學生所擁有的關鍵能力在自主創業過程中對創業類型的選擇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合適的創業定位將更能夠發揮大學生創業者的專業優勢,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同時,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社會需要更多創新、創業型人才發揮作用為我國產業轉型做出貢獻。高等院校的創業教育將肩負起自身的責任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創新創業型人才,使更多大學生能夠認清和了解企業在社會中的作用,把自我雇傭當作理性的職業選擇,從而做到體面的工作。

      4高校創業教育對大學生創業能力與創業定位的影響

      高校的創業教育不是大學生就業的應急方式,是素質能力的教育,是人生態度與價值趨向的選擇。創業教育使大學生們的職業想法更加清晰、創業動機更加明確了,認清不是所有的想法都能夠成為商業機會,避免了大學生們的盲目創業;創業教育剖析了大學生的創業能力結構,解析了知識、技能和特質在大學生自主創業過程中的相互關系和作用。對照能力結構的作用,大學生了解了自我能力的缺失從而使學習更加主動;創業教育有力的發掘了大學生自身創業資源,使所學專業能夠成為商業機會,從而使大學生們的專業型創業成為可能,高校創業教育提高了大學生們的創業能力創業能力。

      大學生創業群體區別于下崗職工和海歸學子,其創業定位應歸屬于專用型創業。高校創業教育在大學生中開發以創業為導向的專業教育,將培養專業型創業者作為大學專業教育的目標之一。在專業教育中鼓勵、指導大學生發揮專業優勢,創辦只有懂得專業的人才能夠做得好的“高門檻”生意。具體實施內容包括:

      (1)“學專業想創業”在大學生中實施以創業為導向的專業教育。在專業教育中,增加以專業型創業為導向的創業教育課程內容。讓學生充分認識企業在社會中的作用,鼓勵學生把創業和自我雇傭當作理性的職業選擇,使學生能夠在中小企業以及缺乏正規就業機會的環境下有產出的工作。

      (2)“學專業找商機”發掘專業領域的商業機會。充分的利用專業資源優勢發掘商業價值和商業機會,時刻留意專業領域內的創業機會,特別是那些專業性較強,“門檻較高”的商業機會。要對其深入研究,發現商機、找出利潤點設計自我的創業計劃。

      (3)組織專業型創業實習。利用專業實習的機會,學生可對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型創業的商業機會進行實地考察,向業內人士請教學習并與他們建立聯系,鼓勵學生利用寒暑假時間進行全方位、多地點的實地考察獲取更多的資料,發掘更多的資源從而在實踐中提高自身的創能力。

      (4)在學生中進行與專業相關的創業培訓。借助大學生KAB及SIYB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結合學生所學專業知識,在學生中進行有針對性的創業培訓。通過培訓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為想創業的學生提供創辦和經營小企業所需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大學生專業型創業,使大學生創業有了更扎實的基礎和可利用的資源,使各個專業大學生都有了創業機會,在創業領域沒有冷門專業和熱門專業的區分。大學生定位于專用型創業,更有利于我國稀缺的大學資源得到有效利用。

      參考文獻

      [1]GeorgeManu,RobertNelson,JohnThiongo.大學生KAB創業基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0).

      [2]范龍大學生創業定位與創業教育[J]中國高教研究2007年7期.

      創業者的心理特質范文第4篇

      關鍵詞:創業意向:預測指標;計劃行為理論;創業事件模型

      分類號:B849:C93

      1 引 言

      一個國家的創業水平至關重要,因為創業能提高經濟效益、帶來市場創新、增加就業機會和維持就業水平(shane&Venkataraman,2000)。創業機會或商機的存在并不會直接導致創業行為,因為“創業行為的背后是創業意向”(Krueger,2007),而并非所有人都具有此種意向(Thompson,2009)。因此,成為創業者的“意向(intentionality)”fKatz&Gartner,19881一直被強調為了解創業行為的重要變量(Bird,1988)。創業是一個有意識和有計劃的行為(Bird,1988),意向是計劃行為(planned behaviors)的唯一最佳預測指標(Krueger,1993),因此,創業意向是創業行為的最好預測指標,是了解創業行為的中心點(Krueger&Brazeal,1994;Krueger,2000)。Bird(1988)首次對創業意向進行了研究,他提出“在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ies)之外,創業意向的研究推進了創業領域研究并有助于區分創業行為和戰略管理”。此后便有大量學者對“創業意向”展開研究。

      2 創業意向的概念

      在創業過程中,創業意向作為一個心理過程處于中間位置。個體的和環境的變量通過創業意向影響創業行為。創業行為是指個體在創辦一個新企業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系列行動。意向指向特定的目標行為,有些學者(如Bird,1988)認為創業意向指向創辦一個新企業或者在現存的企業中創造新價值,而大部分研究者則普遍支持前者觀點。目前。創業領域學者們分別從不同角度提出“創業意向”的概念,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代表性觀點。

      Bird(1988)最早提出“創業意向(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的概念,并基于“意向”的概念把創業意向定義為“將創業者的注意力、精力和行為引向某個特定目標的一種心理狀態”,并且認為由靈感激發的創業想法必須通過創業意向才能實現。Bird引用Katz和Gartner(1986)對意向維度的劃分方法將創業意向分為兩個維度:創業者的意向(內控制點)和其他股東與市場等的意向(外控制點);理性的意向和直覺的意向。Bird對創業意向的定義為大量學者所引用(如Souitariset a1.,2007;Zhao etal.,2009)。同樣從意向的內涵出發,Krueger(1993)指出意向代表著對將來某個目標行為的承諾程度,而創業指創辦一個新企業,因此創業意向是指創辦一個新企業的承諾度。創業承諾度越高,創業意向越強。

      Krueger和Brazeal(1994)提出潛在創業者(potential entrepreneurs)的概念,并指出當一個有吸引力的創業機會來臨時,潛在創業者表現出很強的主動性。因此,創業活動需要潛在的創業者。基于此種觀點,范巍和王重鳴(2006)認為,創業意向是“潛在創業者對從事創業活動與否的一種主觀態度,是人們具有類似于創業者特質的程度以及人們對創業的態度、能力的一般描述”。但潛在創業者的定義和測量問題至今尚未得到較好解決。

      Thompson(2009)在批判與總結以往研究的基礎上提出,有創業意向的個體應該和那些僅僅擁有創業特質(entrepreneurial personality)的人區分出來。創業意向個體應同時具備以下兩個條件:有創辦一個新企業的可能性并且不拒絕這種可能性。基于這種觀點,Thompson(2009)將個體創業意向定義為“個體計劃創辦新企業的信念,并且在將來的某個時候會自覺地履行這些計劃”。同時,Thompson(2009)強調,將來的某個時候也許馬上來臨或不確定,也有可能不存在。擁有創業意向的個體并不需要真正地去創辦新企業,因為無數的個人和環境因素將對此產生影響。因此,創業意向只是成為初期創業者fnascententrepreneurs)的必要條件,即成為一個初期創業者不是創業意向的必然結果,但初期創業者必然擁有創業意向。區分擁有創業意向的個體與初期創業者的關鍵點在于,擁有創業意向的個體到達哪一階段才能稱之為初期創業者。有學者(如Shook et a1.,2003)認為,這一階段為個體開始采取與創辦新企業相關的具體行動(如租辦公場地)。

      綜合以上觀點,筆者認為,創業意向是指潛在創業者對創辦新企業或實施創業行為的一種多方面的主觀心理準備狀態及其程度。這些方面主要包括潛在創業者對自身素質(包括創業知識和創業潛能)的評估以及對外在因素(包括創業合作伙伴的可靠性、創業資金的充足性、市場的需求性以及社會支持情況)的主觀評估情況。

      3 創業意向的測量

      目前對于創業意向的測量沒有公認的、統一的測量方法。有些學者(Sagie&Elizu~1999;Korunka et a1.,2003)采用絕對測量法fcategoricalmeasures)l,另一些學者(如Lee&Wong,2004)使用自我分類測量法fself-categorization measures)測量創業意向。然而,這些測量方法都導致了結果的參差不齊和不可比性(Thompson,2009)。

      個體創業意向的測量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是”或“否”問題,而是一個程度問題。個體創業意向的程度和強度因人而異,而同一個體也因情境變化在不同時期表現出差異。因此,評估創業意向應該使用連續測量法(continuous measures)而非絕對測量法(Thompson,2009)。有學者(Krueger et al.,2000;Auken,2006;Wilson,Kickul&Marlino,2007)僅僅使用一個項目,如“評估在未來5年內你將創辦新企業的可能性”來測量被試的創業意向。然而,他們也意識到單項目測量的信度和效度問題,因此建議“使用多項目測量以降低測量誤差”。多項目測量法是目前測量創業意向的主流方法(Chen et a1.,1988;Mueller&Thomas,2001;Zhao&Seibert,2005;Thompson,2009)。

      3.1 Chen,Greene和Crick(1998)5項目量表

      該量表共5個項目,分別詢問被試“對創辦新

      企業多感興趣”、“對創辦新企業的考慮程度”、“創辦新企業的準備程度”、“盡最大努力去創辦新企業的可能性”和“多久后將創辦新企業”。量表使用利克特5點量表進行評分,克倫巴赫a系數為0.92。該量表是一個較好的效標(zhao&Seibert.2005;Thompson,2009)且被大量學者引用(如Hmieleski&Corbett,2006)。

      3.2 Zhao和Seibert(2005)4項目量表

      該量表用四個項目測量創業意向,項目內容涉及在未來的5-10年內,被試對從事典型的創業活動(開公司、收購小公司、開始并建立一個快速發展的公司和收購并讓公司快速發展)有多感興趣。采用利克特5點量表進行評分,1代表沒有興趣,5代表非常有興趣,用四個項目的平均分衡量創業意向的強度。此量表與Chen等人(1998)開發的創業意向量表關聯效度較高,在兩個不同時間段測出的克倫巴赫α系數分別為0.85和0.88。Gupta等人(2007,2008)引用此量表進行研究,報告的α系數為0.93。

      3.3 個體創業意向量表(Individual Entrepreneu-rial Intent Scale,IEIS)

      Thompson(2009)在清晰定義個體創業意向概念的基礎上,首次深入、系統地研究了創業意向的測量問題,并開發了個體創業意向量表(IEIS)。該量表讓被試判斷項目描述與自己真實情況的相符程度,由6個項目組成,分別為“在將來打算開公司”、“從不尋找創業機會”、“為開公司而存錢”、“從不閱讀關于如何開公司的書籍”、“不知道如何創辦企業”、“會花時間學習創業知識”。量表使用利克特6點量表評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6代表完全符合,其中第2題、第4題和第5題反向計分。此量表具有較好的信度(α=0.89)和效度(0.84),同時具有跨國家和跨人群的穩定性。

      3.4 創業意向調查問卷

      范巍和王重鳴(2006)編制了我國個體創業意向調查問卷,并得出在中國背景下,個體創業意向的結構維度包括創業希求性和創業可行性兩大部分。其中創業希求性包括創新導向、成就導向和自我尊重,創業可行性包括個人控制和責任意識。問卷共42題,采用6點量表,項目計分l為程度最低,6為程度最高,α系數為0.66。

      4 創業意向的影響因素

      創業意向的影響因素可以從個體變量和環境變量兩大方面進行研究。在目前已有研究中,個體變量方面,主要研究個人背景因素、人格特質和認知特征對創業意向的影響,其中人格特質以研究“大五”因素和冒險傾向居多,而認知特征方面以研究自我效能感為主。此外,自我效能感從前因變量向中介變量的轉變是未來研究應重視的一個熱點。在環境變量方面,學者們對創業教育的研究表現出極大的興趣,然而,研究文化差異對創業意向的影響也是未來研究應該重視的一部分。

      4.1 人口學變量

      研究表明,性別、年齡、學歷、種族、家庭、工作經歷和創業經歷等個人背景因素都會對創業意向產生影響。具體說來,男性的創業意向普遍高于女性(zhao&Seibert,2005;Gupta,Turban,&Bhawe,2008)。在西方國家,25-44歲是創業最活躍的時期,而國內學者范巍和王重鳴(2004)的研究表明,“25歲以下”及“25到30歲”者創業意向顯著高于“30歲以上”。MBA學歷者的創業傾向顯著高于本科、碩士和博士(范巍和壬重鳴,20041。擁有國企工作經歷的被試的創業意向明顯低于在私企工作的被試(Mazzaro et a1.,1999)。家庭創業背景(如家族中有創業者和父母的創業榜樣作用)、個體先前創業經歷都將導致更高的創業意向fMatthews&Mose~1996;Zhao&Seibe~,2005)。

      4.2 人格特質

      20世紀80年代末期,一些敘述性(narrative)文獻評論提出人格特征和創業沒有一致性關系,因此在將來的研究中應該放棄特質范式的研究(如Gartner,1988)。在中斷將近20年后,最近在創業領域又興起對特質的研究熱潮(如Baum,Locke,&Smith,2001;Ciavarella et a1.,2004)。特別地,DaRon等人(2005)提出使用元分析方法會得出與敘述性評論不一樣的結論。一些最近的元分析結果表明,創業者確實在很多人格特質上區別于其它群體(如管理者)(Zhao et a1.,2009)。例如,創業者有更高的冒險傾向、成就動機、責任意識、情緒穩定性、經驗開放性和更低的宜人性(Stewart&Roth,2001,2004,2007;Zhao&Seibert,2006)。

      Crant在1996年就對個體差異和創業意向的關系進行探索,發現主動性人格(proaetivepersonality)和創業意向之間存在很強的正相關。Hmieleski和Corbett(2006)從行為決策領域引入“即時決策(improvisation)”的概念,得出除人格特質(大五)、動機(包括自我效能感、獨立性、控制點、冒險傾向和模糊容忍度)、認知類型和社會榜樣對創業意向產生影響之外,“即時決策傾向”能提供更強的解釋價值。Barbosa等(2007)用實證方法證明冒險傾向越強,個體創業意向也越強。Zhao等(2009)從人環境匹配理論出發第一次采用元分析的方法總結了人格特質與創業意向的關系,他們使用五因素模型框架整合了以往所有關于人格特質和創業意向的研究結果,同時,他們將冒險傾向作為人格的第六個特質。結果發現除宜人性外,其余5個變量均與創業意向顯著正相關,其中開放性、認真性和創業意向相關最大。

      4.3 自我效能感

      Boyd和Vozikis(1994)首次將自我效能引入創業意向的研究中。創業效能感(entrepreneurial sel~efficaey)指的是個體對于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扮演創業者角色和完成創業任務的自信程度(Chan,Greene,&Crick,1998)。在眾多前因變量中創業效能感是影響創業意向的關鍵變量且具有很好的預測效力(Krueger&Brazeal,1994;Forbes.2005;Wilson,Kiekul&Marlino,2007)。Zhao和Seibert(2005)從社會認知理論出發,首次探討了自我效能在個體因素(創業學習、創業經歷、冒險傾向、性別)和創業意向之間的中介效應。丁明磊等(20091通過實證研究開發創業自我效能感模型,并運用該模型驗證創業自我效能感對創業意向的影響。

      4.4 創業教育

      創業教育研究還處在探索性階段。早期研究主要集中于,描述創業課程、描述創業教育趨勢、對比受教育者與非受教育者的創業行為以評估

      創業課程價值等(Vesper&Gartner,1997:Fiet。2000)。Noel(1998)發現,創業學專業的學生表現出更強的創業意向。Zhao等(2005)和Souitaris等(2007)提出創業教育將有助于提高創業意向并試圖闡明其理論機制。學生可以從創業教育中獲得三種好處:知識學習(1earning)、靈感(inspiration)和孵化資源(incubation resources)(Souitaris et a1.。2007)。創業知識的學習通過提高創業效能感和機會識別能力而間接提高創業意向(zhao&Seibert.2005;Wilson et a1.,2007;Souitaris et a1.,2007);如果我們的目標是增加創業者數量,那么創業項目的開發就應著眼于如何改變學生的“心靈(hcarts)”和“大腦(minds)”(Souitaris et a1.,2007)。也就是說,激發學生的創業靈感能大大提高他們的創業意向。同時,創業教學者還應注重創業行為榜樣在提升學生創業意向中的作用(Auken,2006)。

      4.5 創業性別刻板印象

      性別刻板印象對人的認知和行為都會產生強大的影響(Heilman,2001)。研究發現,目前關于創業者的看法都集中在傳統男性特質上fAhl.2006;Lewis,2006)。學者們(如Gupta et a1.,2005)證明了性別刻板印象對男性和女性的創業意向都會產生影響。已有眾多實證研究表明,男性的創業意向明顯高于女性(Wilson,Marlino.&Kickul,2004;Zhao&Seibert,2005)。究其原因,由消極刻板印象帶來的刻板印象威脅直接導致女性創業意向的降低,這在主動性人格傾向較強的女性身上表現得尤其明顯(Gupta&Bhawe.2007)。但近期一項實驗研究(Gupta,Turban&Bhawe,2008)表明,與內隱刻板印象激活相比,在外顯刻板印象激活條件下,女性比男性報告出更強的創業意向;無效的刻板印象激活,兩性的創業意向不存在差異;只有當不呈現刻板印象信息時,男性才表現出比女性更強的創業意向。另外,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高男性化者比低男性化者擁有更高的創業意向(Gupta,Turban,Wasti.&Sikdar,2009)。

      5 創業意向模型

      意向模型比個體變量和環境變量能更好地預測行為(Krueger,2000)。創業意向模型為更好地解釋和預測創業過程提供了一個簡潔、連貫和有效的理論框架(Kruege~1993,2000)。以往研究已開發出各種各樣的意向模型,包括Ajzen(1991)模型,Shapero(1975;Shapero&Sokol,1982)模型及Krueger(1993;Kruegeret aI.,1994,2000)修正模型和Bird(1988)模型及Boyd和Vozikis(1994)修正模型等。這些主導的創業意向模型是類似的,因為它們都集中于前創業活動、整合的態度和行為理論以及社會學習理論這三個方面fPeterman&Kennedy,2003)。

      5.1 計劃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

      Ajzen于1991年提出計劃行為理論(TPB),該理論認為意向預測行為,而外在因素通過態度影響意向。該模型確定了影響意向的三個態度變量:對行為結果的態度(attitude toward the actl、主觀規范(subjective norms)和行為控制知覺(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01),。對行為結果的態度指的是個體對行為的喜好和對行為結果的期望和信念;主觀規范指的是個體采取行動時的社會壓力知覺;行為控制知覺指對采取行動難易程度的知覺。Krueger等(2000)對TPB進行修正,提出三個態度變量相應的前因變量分別為:價值期望(expected values)、規范信念(normative beliefs)和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

      計劃行為理論得到了很好的驗證。KrueRer等(2000)驗證了TPB對創業意向具有很好的預測效力。Autio等(2001)得出三個態度變量都對創業意向產生影響,其中行為控制知覺對創業意向的影響最大,而社會規范知覺的影響最弱。Lfithie和Franke(2003)提出一個略加修改的TPB結構模型,發現“對創業的態度”是創業意向最重要的前因變量。Gird和Bagraim(2008)同樣發現TPB能很好地預測創業意向。此外他們還提到,在個性特質、環境、創業經歷和人口學變量四個額外影響因素中,只有創業經歷能增加TPB對創業意向的預測效力。

      5.2 創業事件模型(Model of the EntrepreneurialEvent,SEE)

      Shapero和Sokol在1982年提出創業事件模型(SEE),該模型假設個體的創業意向直接受“希求性知覺(pereeived desirability)”、“可行性知覺(perceived feasibility)”和“行動傾向(propensityto act)”三個因素的影響。“希求性知覺”指的是個體對成立一個公司的前景的吸引程度。“可行性知覺”指的是個體相信自己有能力成立一個公司的程度。“行動傾向”指的是個體采取行動的意向。Shapero假設,慣性支配人們的行為直到被其它事情打斷或“置換”,置換(displacement)可以是消極的(如失業)也可以是積極的(如彩票中獎)。

      Krueger(1993)在測試Shapero的模型的基礎上,將創業經歷(prior entrepreneurial exposure)的廣度和積極性納入模型。前者通過可行性間接影響創業意向,后者與希求性相聯系。Krueger和Brazeal(1994)基于Ajzen的計劃行為理論和Shapero的創業事件模型提出了創業潛力的簡化模型,見圖1。K.rueger認為,行為選擇取決于行為的“信度(credibility)”和“行動傾向”,信度要求行為既是希求的又是可行的。這樣創業潛力就應出現在“替代”之前“行動傾向”之后。Kmeger等(2000)繼而對Shapero的創業事件模型進行修正(Shapero-Krueger Model,SKM),見圖2。此外,還有學者探討了個人的和情境的因素(個人希求性、社會規范知覺、自我效能感和集體效能感)(Kruege.2000)、創業教育(Peterman&Kennedy,2003)、情感因素(社會認同、榜樣和社會規范)和理性因素(包括財政預期、機會知覺和技術支持等

      到覺察到的資源獲得)(Crrundsten,2004)等外在因素對希求性知覺和可行性知覺的影響。

      5.3 Bird創業意向模型

      Bird(1988)在將理性和直覺思維作為創業意向的維度的基礎上,提出個人、社會背景和理性、直覺思維在創業意向形成中的交互作用。個體變量:個人經歷(如創業經歷)、個性特征(如成就動機)、能力(如先進的思想)和社會背景因素:社會、政治、經濟環境,二者共同組成創業背景。Boyd和Vozikis(1994)引入“自我效能感”對Bird的模型進行修訂。提出理性思維通過態度或觀念對意向產生影響,而直覺思維則通過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影響意向。同時,自我效能感調節意向與行為的關系。

      6 評價和展望

      以往創業研究主要關注人格特質、環境因素和人口學變量對創業活動的影響。然而,這些因素都不能較好地解釋和預測創業過程,而創業意向比個性特質和環境變量能更好地預測創業行為。在創業研究領域,創業意向已被證明是一個根本的和常見的變量(Bird,1988;Krueger et a1.,2000;Wilson et a1.,2007)。Ajzen的計劃行為理論和Shapero的創業事件模型為研究創業意向提供了較好的理論支撐。目前創業意向己不再是創業的代名詞,作為一個單獨的變量,創業意向既能作為因變量。也能成為自變量和控制變量(Thompson,2009)。

      然而,作為一個較新的研究領域,創業意向至今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清晰的和完整的定義。一方面雖然大家表面上都使用“創業意向”的術語,但很多研究者都是根據自己的理解對創業意向進行定義(如Krueger et aI.,2000;Lee et a1.,2004;Thompson,2009)。另一方面,“創業意向”術語沒有得到統一的使用。在國外,“擁有一個公司的意向fthe intention to own a business/to start afirm/to create a venture)”、“自我雇傭意向(theintention to be self-employed)”經常與“創業意向”交叉混合著出現。然而個體可以通過購買一個公司而“擁有一個公司”,可以購買銷售權(如保險)而變成“自我雇傭”。這些與我們所要研究的“創業意向”是大相徑庭的。在國內,有些學者使用“創業傾向”的術語,有的學者雖使用“創業意向”,但其對應的英文詞卻為“entrepreneurialorientation"。創業導向(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主要用于研究企業戰略管理,可以從創新性、風險承擔性與超前行動性三個維度來表征創業導向(covln&Slevin,1989)。而創業意向則用來預測個體創業行為。因此,將來的研究可從探索創業意向的內涵著手,需在綜合比較的基礎上整合以往研究結果。

      目前創業意向的測量方法各異,至今還沒有研究探討過創業意向測量的操作性定義和內容效度問題以及研究進展情況。這些都將導致測量結果的不一致,進而造成比較、驗證、綜合或擴展已有研究的困難。今后研究可在這些方面多下功夫。此外,創業意向的結構是單維的還是多維的有待將來研究的進一步探索。

      創業者的心理特質范文第5篇

      【關鍵詞】 大學生;創新創業;內部要素;外部要素

      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在《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中針對全社會層面和全體民眾提出“完善扶持創業的優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勵創業、社會支持創業、勞動者勇于創業新機制”,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同時,隨著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變化和發展,勞動力及人才就業市場的形勢也在不斷變化,大學生作為祖國青年一代的骨干力量,在未來的經濟建設中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為此該《決定》在高校層面還提出“實行激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政策,整合發展國家和省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基金”。旨在發揮其數量大、分布廣、文化水平高、創新能力強等特征,倡導大學生創新創業,并提供各項制度保障及幫扶措施,爭取實現以部分大學生自主創業帶動大批人成功就業的目標。

      一、當前我國大學生的創業現狀

      當前,我國鼓勵和引導大學生創新創業還處于初始階段,與歐美等經濟發達、創業教育起步較早地區的學生創業成功率20%相比,即使是我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較高的浙江地區,其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也只有3%,而從全國范圍內來看這一數據只在1%―2%,這其中的巨大差距顯而易見。這與長期以來教育體制和教育理念的限制、社會的整體經濟發展水平、政府支持程度、社會認可程度息息相關;當然,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大學生創業者自身的創業素質,這不僅僅來源于學校教育,更多地在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對各類創業要素的理性分析。

      二、我國大學生的創業要素分析

      1、內部要素

      (1)一個主體。一個主體也就是創業者自身,創業者自身的素質和條件是決定創業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創業主體要有理想信念,要有堅定的創業理念,而不是人云亦云,圖一時熱鬧。創業者在有了創業的想法之后可以借助一些專業測評軟件或者是專業的創業咨詢師對自己進行一個全面的分析,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并進行針對性的提升;對于創業,要務必做到胸有成竹。

      (2) 兩種關系。兩種關系也就是創業團隊關系和社會人脈關系:自主創業的最優團隊組合就是互補型;取彼之長,補己之短,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團隊內高效運轉。人多力量大,單槍匹馬很難實現各類問題的面面俱到,再加上大學生創業者本身就缺少社會力量的經歷,存在對各類問題考慮不周全的可能性,若是一個人則很難保障創業的進度并且很容易出現紕漏,而組建一個優勢互補型、知識層次互補型的創業團隊則會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這些問題。更重要的是,若能做好團隊分工和計劃,確保團隊高效運轉,形成創業團隊的最大合力,在瞬息萬變的創業市場中才能盡可能立于不敗之地。

      對于大學生初期創業者而言,要打開市場,甚至說是要保證工作順利展開的另一個主要關系就是社會人脈關系。首先,一個初期開辦的公司,存在對行業了解不深入、對各項規章和程序了解不清楚、市場推廣打不開等問題,這就需要得到多方面的幫助。對于大學生創業者來說,這一點顯得尤為顯著,他們沒有經歷過社會的洗禮和歷練,缺少對社會的認識,同時也缺乏廣泛的社會人脈和社會關系,這就導致了他們與同行業的其他公司在競爭中存在劣勢,這就要求創業者必須在創業之前做好評估,并整理資源、找出對策。

      (3) 三種特質。一個優秀的創業者應該具備至少以下三種特質:一是正確的價值觀和健全的人格,包括:正確的價值取向、良好的適合創業的性格、不驕不躁的心理品質、較強的心理抗壓能力、較強的責任心等;二是充足的知識儲備和科學的知識結構,包括:本行業相關專業知識、人力資源管理知識、企業管理知識、財會類相關知識、行業或企業的相關法律法規、其他商業知識等;三是較高的綜合能力,包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快速學習能力、準確的市場分析能力、敏銳的商業洞察力、靈活的危機處理能力、較強的溝通交往能力、拒絕紙上談兵的實干能力等。

      2、外部要素

      (1)資金。有媒體調查顯示,約有40%的大學生認為影響創業成功的最大問題是資金。針對這個問題爭議本來并不大,然而作為創業者需要解決的是找到方法和思路,不能坐以待斃,而是要積極主動尋找方法;當前大學生創業者解決初期資金缺乏的方式主要有:眾籌、銀行借貸、創業基金、合伙人出資、風險投資等。

      (2)技術。受知識水平高、創新能力強等特征影響,大學生創業的一個大的主流是技術性創業,包括一些學生在校期間開發的一些產品技術專利的孵化、利用一些前沿技術為著手點組建公司、與當前一些科技研究進展相結合、對行業未來的技術發展進行預測等。當然,這也正是一些風險投資公司所看重的。創業者要充分重視并利用好各類應用技術;同時,對現有的技術也必須做好保護,避免核心技術外流。

      (3) 扶持、優惠政策。為響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國家和各級政府都出臺了許多的優惠政策,涉及創業指導、創業培訓、開業、融資、稅收等多個方面。對于有創業想法的大學生來說,提早了解這些政策;對打算創業的大學生來說,提早入手,提早了解這些政策,早作準備,才能利用好這些政策的優惠與扶持作用,走好創業的第一步路,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結語

      大學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和后備力量。目前,我國大學生創業還處于初始階段,我國高等教育模式和重心與經濟社會的發展依舊存在不貼合的地方,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還有待繼續培養,引領和指導大學生創新創業依舊是大學生培養的重要內容。不論是從學校教育者的層面,還是從學生創業者的自身層面出發,創業要素的培養、發掘、整合都是大學生創業教育和綜合能力培養的重中之重;作為一名學生創業者也要將自身的創業創新意識和自身的創業要素有效整合,爭取在實踐中不斷提升創業能力。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水牛影视| 亚洲一级特黄无码片|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资源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合集青青草原精品 | 亚洲电影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站|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四区|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片| 亚洲精品狼友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中文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成α人无码成α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中文毛片| 亚洲福利视频网站|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电影| 亚洲91精品麻豆国产系列在线| 国产91在线|亚洲| 亚洲色无码专区一区| 亚洲妇女无套内射精|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国产精品亚洲av色欲三区| 亚洲 自拍 另类小说综合图区| 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妻妇 |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大香伊人蕉在人依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在线亚洲午夜片AV大片| 色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国产|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A∨片在线观看| 亚洲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视频|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小说|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 亚洲女初尝黑人巨高清| 亚洲黄色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不卡影院午夜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