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大氣污染防治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大氣污染防治十措施一是減少污染物排放。全面整治燃煤小鍋爐,加快重點行業脫硫脫硝除塵改造。整治城市揚塵。提升燃油品質,限期淘汰黃標車。
二是嚴控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新增產能,提前一年完成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重點行業“xx”落后產能淘汰任務。
三是大力推行清潔生產,重點行業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強度到20xx年底下降30%以上。大力發展公共交通。 四是加快調整能源結構,加大天然氣、煤制甲烷等清潔能源供應。
五是強化節能環保指標約束,對未通過能評、環評的項目,不得批準開工建設,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提供貸款支持,不得供電供水。
六是推行激勵與約束并舉的節能減排新機制,加大排污費征收力度。加大對大氣污染防治的信貸支持。加強國際合作,大力培育環保、新能源產業。
七是用法律、標準“倒逼”產業轉型升級。制定、修訂重點行業排放標準,建議修訂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強制公開污染行業企業環境信息。公布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加大違法行為處罰力度。
八是建立環渤海包括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聯防聯控機制,加強人口密集地區和重點大城市PM2.5治理,構建對各省(區、市)的大氣環境整治目標責任考核體系。
九是將重污染天氣納入地方政府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根據污染等級及時采取重污染企業限產限排、機動車限行等措施。
十是樹立全社會“同呼吸、共奮斗”的行為準則,地方政府對當地空氣質量負總責,落實企業治污主體責任,國務院有關部門協調聯動,倡導節約、綠色消費方式和生活習慣,動員全民參與環境保護和監督。
造成我國大氣污染的因素主要有:1) 環境意識薄弱,對可持續發展戰略認識不足。大氣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可貴資源,大氣環境資源的破壞是一種不可逆的過程,恢復良好的大氣環境質量要比采取措施從根本上防治大氣污染付出更多的經濟代價。但這種觀念長期以來并沒有被一些部門和一些地區充分的理解和認識。他們只考慮近期的、局部的經濟發展需要,在制訂一些綜合的經濟政策、產業政策以及城市建設發展規劃中缺乏對保護大氣環境的考慮,往往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快速發展,形成了盲目擴大生產規模、亂鋪攤子、重復建設、技術裝備水平低、能源資源浪費大、鄉鎮企業無序發展、劣質煤炭流通失控等狀況。因此說缺乏對環境保護考慮的地方政策的出臺,本身就是造成加重大氣污染的誘因,所造成環境危害和損失是難以挽回的。
2) 能源利用不合理,能源浪費嚴重。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能源的嚴重浪費是造成我國大氣污染嚴重的原因之一,據資料顯示,主要表現如下: a. 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占75%,而用于發電的煤量僅占總煤量的35%,其他煤炭則用于工業及民用燃燒,有84%的煤炭直接燃燒,這種煤炭消費構成是很不合理的。b. 我國煤炭生產過分注重產量的增加,對控制高硫煤的問題重視不夠,主要表現在煤炭的洗選率低和高硫煤地區的煤炭產量增長過快。c. 各類燃燒設備技術及制造水平較低,能源利用率不高,使用能耗高,排污量大和超期服役的燃燒設備的現象相當普遍。d. 鄉鎮工業發展迅速,大多數企業采用的生產技術、工藝比較落后,生產設備簡陋,資源能源利用率極低,所造成的大氣污染是驚人的。
3) 大氣污染防治的資金投入不足。目前,全國污染治理和用于污染防治有關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只占國民生產總值的0. 7%,這與我國環境污染嚴重、歷史欠賬太多和經濟快速發展對環保投資的需求相比,嚴重不足。a.我國工業發展的起點低,基礎工業整體水平提高較慢,技術改造難度大,污染欠賬多。工業技術和裝備許多是20 世紀50 年代~ 60 年代水平的,資源、能源消耗高。但由于工業的整體改造受到資金的限制,遲遲不能進行整體改造和城市的污染治理,相當一批技術裝備落后的工業企業長期在生產中排放大量的污染物,造成嚴重污染。b. 國家在推行清潔煤炭政策、改善能源結構的措施如煤炭洗選加工、型煤、燃煤脫硫、使用清潔能源等方面的投資力度太弱,遠遠不能滿足需要。c. 城市集中供熱、燃氣等基礎建設工程是解決城市大氣環境的主要措施。但不少地區仍然發展緩慢,關鍵還是資金投入不到位的問題。有些城市建完了熱電廠,卻缺少資金建設供熱管網,分散熱源仍然存在,不但沒有減少污染,反而增加了排放量。d.排污收費標準太低,使得污染企業寧可交排污費,而不愿意花錢治理。例如: “兩省九市”的二氧化硫收費標準過低,一般都在每千克二氧化硫0.20 元以內,遠遠低于每千克1 元左右的脫硫成本,并不能促使企業投資用于二氧化硫治理,造成目前兩省九市試點地區所建的脫硫設施很少。
4) 執法不嚴,監督管理力度不夠。盡管我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規標準建設取得很大進展,但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仍然十分嚴重。a.一些地方政府干預環保部門執法,批準建設短期經濟效益好但能源資源消耗量大、對大氣污染嚴重的工業項目; 不執行國家“先評價、后建設”的規定,出現了一些新的不合理布局和污染超標的建設項目; 對大氣污染防治措施的投資經常留有缺口或將資金挪作他用。b.地方電廠、地方水泥廠和鄉鎮企業執法不嚴,超標現象比較普通。c.由于各地監測機構受到經費的限制,不能普遍開展對污染源的經常性監督監測,從而削弱了環保部門對污染源的日常監督管理。環保設施操作管理比較差,實際運行率低。許多項目盡管開工驗收時可達標,但實際運行中卻超標排放。據估算,全國目前工業鍋爐煙塵排放超標率平均為30%,工業窯爐平均為50%,地方水泥行業的粉塵排放超標率為40%。d. 機動車污染防治起步晚,排放監督管理機制還未真正建立,各監督執法部門職責不清、監督不力,尤其對汽車制造、銷售、使用、報廢全過程污染監督管理還很薄弱,機動車排氣污染監督監測還未納入國家大氣環境質量和污染源的常規監測體系中,從而缺乏對機動車排氣污染的有效監督。
5) 缺乏實用的治理技術。我國在大氣污染治理技術和設備的研制、開發、推廣和使用方面,雖然做了不少工作,但與大氣污染控制的需求差距還較大,資金、人力的投入以及實用技術商品化的程度遠不如發達國家。比較薄弱的領域是潔凈煤技術; 冶金、化工、建材等行業的工業窯爐和生產設施排放污染的治理技術; 機動車機內凈化技術等。實用技術的缺乏直接影響了大氣污染治理的進程和效果。
防治大氣污染措施1) 工業合理布局,搞好環境規劃。目前,工業還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可以說,工業布局是生產布局體系中的主導環節,制定好產業政策和產業、行業進入政策,引導和鼓勵符合產業政策的項目進入,最終形成集中和集群之勢。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環境保護的統一規劃,制定措施,統一標準,把排污降低到最低點。
2) 調整產業結構,構建環境友好型社會。對歷史遺留的不符合產業政策的及污染大、耗能高的產業,加快結構型調整,予以關停并轉遷,減少污染物總量排放,改善空氣環境質量。同時,動員全社會力量,采取有利于環境保護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建立與環境良性互動的關系,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
3) 改變能源結構、推廣清潔生產。不斷采取改進設計、使用清潔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與設備、改善管理、綜合利用等措施,從源頭削減污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或者避免生產、服務和產品使用過程中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以減輕或者消除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危害。
a.在產品設計和原料選擇時,優先選擇無毒、低毒、少污染的原輔材料替代原有毒性較大的原輔材料,以防止原料及產品對人類和環境的危害;
b.改革生產工藝,開發新的工藝技術,采用和更新生產設備,淘汰陳舊設備。如工業鍋爐、窯爐的使用改為煤氣發生器; 在蜂窩煤的生產過程中添加適量石灰用于固化燃煤時產生的二氧化硫,這些做法都極為有效地降低了污染物向大氣環境中的排放,改善了環境空氣質量;
c.開展資源綜合利用,盡可能多地采用物料循環利用系統,以達到節約資源,減少排污的目的,使廢棄物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減少污染物排放;
d.依靠科技進步,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開發、示范和推廣無廢、少廢的清潔生產技術裝備。通過使用“清潔”的材料,運用“清潔”的技術,把污染物“扼殺”在萌芽狀態;
e.開發、生產對環境無害、低害的清潔產品。從產品抓起,將環保因素預防性地注入到產品設計之中,并考慮其整個生命周期對環境的影響,從而預防性地保證周邊環境空氣質量。
4) 強化節能,提高能源利用率。煤、石油、天然氣是世界三大主要能源,經濟在發展,能源也在不斷的消耗,能源的消耗勢必影響我們的大氣環境。節約能源和原材料,提高能源利用率,做到物盡其用,通過能源、原材料的節約和合理利用,使原材料中的所有組分通過生產過程盡可能地轉化為產品,消除廢物的產生,減少污染廢氣的排放,改善環境空氣質量。
5) 強化環境監督管理和老污染源的治理,實施總量控制和達標排放。管理是手段,治理是措施,現如今提出的環保兩大體系建設,其中,強化“完備的環境執法監督體系”建設正體現出了環境監督管理的重要性。只有加強環境監督管理,才能防止各種污染事故的發生; 只有加強環境監督管理,才能從根源上對排污企業起到督促、整改的作用; 只有加強環境監督管理,才能增強對各類污染源的治理力度; 只有加強環境監督管理,才能確保實施排污總量控制,才能保證排污單位廢氣污染物的達標排放,給人類提供一片蔚藍的天空。
為控制和整治大氣污染,我國在煤炭潔凈加工開發技術、煤炭潔凈高效燃燒技術、煤炭潔凈轉化技術、污染排放控制技術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研究和開發,取得了許多新的成果。與此同時,我國大氣污染的防治也取得重要進展。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區的污染防治工作已深入展開。
一、煙氣脫硫
控制SO2排放的工藝按其在燃燒過程中所處位置可分為燃燒前、燃燒中和燃燒后脫硫三種。燃燒前脫硫主要是洗煤、煤的氣化和液化。洗煤可用作脫硫的輔助手段,經濟適用的煤氣化和液化技術在進一步開發之中。就燃燒中脫硫的型煤和循環流化床燃燒來說,燃用型煤比直接燃用原煤節煤又干凈,較多用于中小鍋爐上;國內最大的循環流化床是75t/h爐型,適用于工業鍋爐和采暖,國外電站應用于機組容量有的高達300t/h。
燃燒后煙氣脫硫技術是當前世界唯一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的脫硫方式,是控制SO2污染和酸雨的主要技術手段。而煙氣脫硫被認為是控制SO2最行之有效的途徑。煙氣脫硫主要有濕法、半干法、干法和硫氮聯脫法等。目前世界上采用煙氣脫硫系統最多的國家為美國、日本和德國。各國目前采用的各種主要煙氣脫硫技術。其中,濕式石灰石-石膏法、噴霧干燥法、LIFAC法、CDSI法是工藝成熟、應用較廣的煙氣脫硫方法。
二氧化硫不僅在大氣中形成酸雨,造成空氣污染,而且嚴重腐蝕鍋爐尾部設備,影響生產和安全運行。電站鍋爐是我國二氧化硫的主要排放源,它的特點是煙氣量大,SO2濃度低,綜合利用難度大。在電站煙氣脫硫的運行費中,脫硫劑的費用占有很高比例。我國發電用煤的平均含硫量高達1.15%,因此,電站煙氣脫硫對我國來說更為重要。
對于燃煤煙氣凈化技術,近年來,我國在基礎研究和中小鍋爐煙氣凈化技術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為提高脫硫劑的脫硫效率,在Ca(OH)2中加入易潮解鹽和堿,或用燃燒飛灰和Ca(OH)2的水合物作吸著劑,或用活性焦或活性炭作吸附劑,在實驗室研究中都取得一定成果。適合中小型鍋爐的網膜塔除塵脫硫系統、雙擊式除塵脫硫工藝、旋轉噴霧半干法煙氣脫硫小型試驗裝置等都取得初步成效。
但是,我國目前還沒有掌握煙氣脫硫設備的設計和制造技術,治理手段也比較落后,排放標準要求低,燃煤鍋爐的二氧化硫排放基本處于失控狀態。
二、煙氣脫氮
NOx排放控制技術大致可分為二類:改進燃燒技術減少NOx的產生和煙氣中去除NOx。
在SOx/NOx的聯合脫除技術中,一類是脫硫技術和脫氮技術(主要是SCR技術)的組合,如SNRB工藝和SNOx工藝。SNRB的原理是在省煤器后噴入鈣基吸著劑脫除SO2,在布袋除塵器的濾袋中懸浮有SCR催化劑并在氣體進布袋除塵器前噴入NH3以去除NOx。該技術己在美國R.E.Burger電廠進行了5MW規模的示范,脫氮率達90%,脫硫率大于80%,據估計用于250MW機組時的投資約為260美元/kW;SNOx技術的原理是以SCF去除NOx,SO2催化氧化為三氧化硫(SO3)在降膜冷凝中凝結水合為硫酸。另一類SOx/NOx聯合脫除技術是利用吸附劑同時脫除硫氧化物(SOx)和NOx,如氧化銅工藝。
對煙氣脫硫設備進行改造以滿足控制NOx要求的聯合脫除工藝也是近年來開發的熱點。美國Dravo石灰公司于1991年在邁阿密的Fort電站進行了1.5MW規模的小試,在濕式脫硫系統中加入金屬鰲合劑脫氮率可達60%,增加脫氮后的投資需增加48-65美元/kW,脫除lt NOx的費用為646-830美元。貝納特爾公司則進行了在濕式系統中加入磷的氧化物的小試。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在20MW燃高硫煤鍋爐上進行了噴霧干燥法聯合脫硫脫氮的示范試驗,通過在石灰水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脫氮率可達50%。
三、煙氣靜化
塵埃細粒子對人體呼吸系統、大氣能見度和城市景觀等都會產生極其不良的影響。
在傳統除塵技術方面,中國已經研究并開發了多種實用有效的技術,我國有90%的火電站裝了除塵器,平均除塵效率達90%,其中靜電除塵(除塵效率達96%)僅占總數的12%。新建大型電站靠高煙囪(210米以上)擴散,擴散效果雖不差,可減輕附近城市的空氣污染,但不能解決地區的污染問題。我國目前的總體平均除塵效率在95%左右,只相當于發達國家20世紀70年代的水平。
目前國外煙氣凈化技術比較成熟先進,我國必須與國外合作,學習借鑒國外先進技術經驗。另一方面,當務之急是發展我國自己的煙氣凈化技術及產業,逐步實現煙氣凈化技術和設備的國產化。
四、機動車污染控制
機動車排放的大量NOx和VOCS(揮發性有機有毒物)是生成O3和形成光化學污染的最主要前體物,而NOx經過一系列的光化學反應還能生成硝酸鹽氣溶膠。北美、歐洲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NOx污染的控制比較困難,在這些國家中NOx的達標率往往低于其它大氣污染物。中國以往以SO2和大氣氣溶膠污染作為大氣污染防治研究工作的重點,對NOx和VOCS的研究很少。同時,機動車還可能排放出一氧化碳和細粒子,進而影響大氣環境質量和人體健康。
關鍵詞 自然環境;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X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2)70-0109-02
1 大氣污染概述
1.1 大氣污染的內涵
大氣污染就是指在人們正常生活過程中,不斷向大氣中排放是指人們在生產生活過程中,不斷向大氣排放大量的煙塵、SO2、NO2、CO和碳氫化合物等有害物質,這些有害物質超出自然界的凈化能力,就會在大氣中不斷堆積,導致大氣質量嚴重下降,進而影響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一般來說,大氣污染源分為兩種,即自然污染和人類污染。自然污染就是自然界向大氣中排放有害物質,如火山爆發、森林火災、洪水和地震等自然災害造成的大氣污染。人類污染就是人類的生產生活向大氣排放污染物質。人類污染中還可以分為三類:第一,從污染面積來分析,可以分為點污染、面污染和地區污染;第二,從社會功能來分析,可以分為生活污染、工業污染和交通污染;第三,從污染的形式可以分為,固體污染和液體污染[1]。
1.2 大氣污染的原因
目前,中國大氣污染已經超出大其自身的凈化能力,并影響人類、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 大氣污染的成因很多,并為自然界污染和人類污染兩種,其中人類向大氣中排放的有害污染很多。人類向大氣中排放的有害物質又分為,一次、二次污染。一次污染就是指人類和自然界直接向大氣中排放的污染物(SO2、HS、CO和NO等有害物質。二次污染就是指一次污染物長期作用大氣,并使得大氣產生新的污染物,如SO3和NO2[2]。
1.3 我國大氣污染特點
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其經濟持續增長,導致城市化速度不斷加快。由于經濟和城市化發展的不斷發展,使得大氣中有害物質持續超標,影響人類的正常生產生活。目前,大氣污染呈現出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1.3.1大氣中懸浮物和吸入顆粒的含量增加
據有關部門調查數據顯示,造成我國城市大氣中的污染物主要為懸浮顆粒和吸入顆粒,但是部分地區的SO2污染比較嚴重,少數城市出現NO、NO2嚴重超標的問題。也較為嚴重,少數大城市氮氧化物濃度較高。
1.3.2 大氣中細菌含量嚴重超標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面積持續擴大,城市人口持續增加,這就導致大氣中的細菌含量嚴重超標,這一現象在工業地區、街道和商場表現尤為明顯。
1.3.3 大氣中煤炭含量不斷增加
我國主要依賴煤炭進行生產和生活,這就使得我國大氣中煤炭含量不斷增加,造成煤煙型大氣污染。由于我國主要依靠煤炭進行生產和生活,其在我國能源總量中占73.9%左右,而使用煤炭進行生產的企業主要是中小型企業。中小型企業生產設備落后,生產技術差,為了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不斷向大氣中排放煤炭污染物,最終導致大氣中煤炭污染物嚴重超標,造成空氣環境嚴重惡化。
1.3.4 中、小型城市大氣污染嚴重
目前,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出現了很多新興城市或者發展中的中小城市。這些城市為了維持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將地區經濟利益放在首位,完全忽視了對地區經濟的保護。這些中小型城市采取粗放型發展模式,既造成自然資源的大量浪費,又造成了環境的嚴重污染。
2 大氣污染對人類的危害
大氣污染對人類的危害主要體現在身體健康方面,即急性危害和慢性危害兩種。急性危害是指污染大氣對人體造成侵害后,人體在短時間內表現出不同程度的中毒狀況。如,歷史上曾經出現的倫敦煙霧事件,改事件造成倫敦上空空氣中二氧化硫含量為 3.5mg/m3,其中總懸浮顆粒物為4.5mg/m3,倫敦在一周霧期內出現4 703人死亡。又如,洛衫磯光化學煙霧事件,就是洛杉磯空氣中的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物持續增加,在紫外線的作用下發生了光化學 反 應,最終形 成 臭 氧 、 過 氧 乙 酰 硝 酸 酯(PAN) 和醛類等強氧化劑煙霧造成的, 使得洛杉磯很多人出現了咽炎、鼻炎和眼睛紅腫等癥狀,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頭痛。慢性危害就是指人體子在污染大氣中長期生活,造成的慢性危害。慢性危害不容易被人類察覺,也很難進行鑒別。慢性危害主要作用于人體的呼吸道粘膜,臨床表現為眼結膜、鼻粘膜和支氣管粘膜炎癥,如支氣管炎、哮喘、肺癌和其他相關粘膜疾病。這些疾病與人體自身的高血壓、心臟病等構成綜合癥,進而危害人類的身體健康。事實證明,歐美等工業發達國家在其工業發展的30年中,患呼吸道疾病的人數持續增加,因呼吸道疾病導致的死亡人數也日益增多。大氣污染不僅對人體造成危害,還對自然環境造成危害,特別是對植物。大氣污染對植物造成的危害主要為急、慢和不可見三種。急性危害就是導致自然植物大量死亡,農作物產量銳減。慢性危害與急性危害相同,但是持續時間長,很難用肉眼識別。很多科學家通過觀察植物葉上出現的色斑來判斷大氣污染的危害程度,但是這種判斷結果不準確。不可見危害就是大氣污染影響植物的正常生理發育,造成植物的生理障礙。目前,判斷大氣對植物不可見危害的主要方法就是植物產量測試、葉片內污染物分析。
3 大氣污染的防治措施
我國處于工業化發展的關鍵時期,需要對大氣污染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止措施,才能有效控制我國大氣污染。目前,我國主要采取以下五種大氣污染防止措施。
【關鍵詞】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一、大氣污染的概況
隨著工業的發展和人口急劇增長,大量燃燒煤炭石油所產生的化學物質以廢氣和煙塵等形式排放到大氣中,超過了大氣環境的容許量,給人類的生活,生產和身體健康帶來有害影響。自然界清新潔凈的空氣漸漸離我們遠去。目前對環境和人類產生危害的大氣污染物主要有兩大類:一是氣態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硫化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氨氣、氯氣等;二是顆粒態污染物。如煙霧、粉塵。
二、大氣污染的形成
1、生活污染源。如餐飲業、商業服務部門等燃煤排放的煙塵、油煙和廢氣。
2、工業污染源。如發電廠、鋼廠、水泥廠、氮肥廠、燒堿廠及其它各類化工廠排的廢氣和粉塵。
3、交通污染源。如汽車、農用車、摩托車、飛機等排放的廢氣。
三、大氣污染的特征
1、煙煤型污染。主要污染物是煙塵和二氧化硫。
2、汽車尾氣污染明顯增加,并逐步上升為城市大氣主要污染源。總懸浮顆粒物或可吸入顆粒是影響空氣質量的主要污染物。
3、酸雨分布區域性、季節性明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酸雨的主要來源。
4、工業“三廢”任意排放,是目前大氣污染的主要根源。但農業引發的大氣污染仍不容忽視。
四、大氣污染的危害
1、對人體的危害。
大氣污染后,由于污染物質的來源、性質、濃度和持續時間的不同,污染地區的氣象條件、地理環境等因素的差別,對不同年齡段的人及健康狀況的不同,對人均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危害。主要表現為呼吸道疾病。
2、對工農業生產的危害。
大氣污染對工農業的危害主要有兩種:一是大氣中的酸性污染物和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對工業材料、設備和建筑設施的腐蝕;二是飄塵增多,給精密儀器、設備的生產、安裝調試和試用帶來的不利影響。大氣污染對農業生產也能造成很大危害,酸雨可以直接影響植物的生產,又可以通過滲入土壤及進入水體,引起土壤和水體酸化,有毒成分溶出,從而對動植物和水生生物,產生毒害,嚴重的酸雨會使森林衰亡和魚類絕跡。
3、對大氣和氣候的影響。
大氣污染物質還會影響天氣和氣候,使大氣能見度降低,減少到達地面的陽光輻射量。尤其是大工業城市中,在煙霧不散的情況下,日光比正常情況減少40%,高層中的氮氧化物、碳氫化物和氟氯烴類等污染物使臭氧大量分解,引發的“臭氧”問題,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從工廠、發電站、汽車、家庭小煤爐中排放到大氣中的顆粒物,大多具有水汽凝結核,或凍結核的作用。這些微粒能吸附大氣中的水汽,使之凝成水滴或冰滴,從而改變了該地區原有降水雨雪的情況。
五、大氣污染的防治
我國城市空氣污染仍較為嚴重,以煤煙形成的煙塵和二氧化碳為主要污染物,原因主要是能源和工業結構不合理,以及機動車尾氣排放管理滯后。因此應加強規劃,合理布局,強化管理,控制煙煤型污染、機動車尾氣污染和揚塵污染,以達到綜合防治目的。
在一個特定區域內,把大氣環境看作一個整體,統一規劃能源結構、工業發展、城市建設布局,綜合運用各種防治污染的技術措施,充分利用環境的自凈能力,以改善大氣質量、地區性污染和廣域污染。受該地區的地形、氣象、綠化面積、能源結構、工業結構、交通管理、人口密度等多種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的影響,大氣污染物又不可能集中起來統一處理,因此只靠單項治理措施,解決不了區域性的大氣污染問題。實踐證明,只有從整個區域大氣污染狀況出發,統一規劃并綜合運用,各種防治措施才可能有效地控制大氣污染。從大氣污染的發生過程分析,防治大氣污染的根本方法,是從污染源著手,通過削減污染物的排放量,促進污染物擴散、稀釋等措施來保證大氣環境質量。但目前有的經濟技術條件還不能徹底根治污染。因此,大氣環境的保護就需要通過運用各種措施,進行綜合防治。目前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尋求大氣污染的控制途徑:
1、區域采暖和集中供熱。
家庭爐灶和取暖小鍋爐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和煙塵,是造成城市大氣環境惡化的一個重要原因,城市采取區域采暖,集中供熱措施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區域采暖,集中供熱的好處表現在:①可以提高鍋爐設備效率,降低燃料消耗量。一般可以將鍋爐效率從50%―60%提高到80%―90%;②可以充分利用熱能,提高熱利用率;③有條件采用高效率除塵設備,以降低粉塵排放量。
2、推廣型煤鍋爐。
型煤鍋爐是一種添加固硫劑的煤種,不但可以消塵,還有70%的脫硫效率,因此,應改造或更換為型煤鍋爐。
3、使用低硫、低灰分煤種。
煤中硫、灰分含量的高低直接影響煙塵、二氧化硫的產生,排放濃度是導致煙塵、二氧化硫排放量增減的主要原因。因此,使用低硫、低灰分煤種是減少大氣污染的途徑之一,在選用煤種時,必須使用硫份小于1%的煤種,禁止使用高硫份煤種。
4、改善燃料構成。
改善城市燃料構成是大氣污染綜合防治的一項有效措施,用無煙煤替代煙煤推廣使用清潔的氣體,液體燃料可以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煙塵(降塵飄塵)顯著降低。
5、發展植物凈化。
植樹造林、綠化環境是大氣污染防治的一種經濟有效的措施。植物具有美化環境,調節氣候、截留粉塵、吸收大氣中有害氣體等功能。可以在大面積的范圍內,長時間地連續地凈化大氣,尤其是大氣中污染物影響范圍廣,濃度比較低的情況下,植物凈化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城市和工業區有計劃地、有選擇地擴大綠地面積是大氣污染綜合防治具有長效能和多功能的措施。植樹造林使空氣得到凈化,植物的光和作用釋放出氧氣,吸收二氧化碳,改善空氣質量。
6、利用環境的自凈能力。
大氣環境的自凈有物理、化學作用(擴散稀釋氧化還原降水、洗滌等)和生物作用。在排出的污染物總量恒定的情況下,污染物濃度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分布同氣象條件有關,認識和掌握氣象變化規律,充分利用大氣自凈能力,可以降低大氣中污染物濃度,避免或減少大氣污染危害。例如以不同地區、不同高度的大氣層的空氣動力學和熱力學的變化規律為依據,可以合理地確定不同地區的煙囪高度,使經煙囪排放的大氣污染物能在大氣中迅速地擴散稀釋。
7、減少或防止污染物的排放。
①改革能源結構,采用無污染能源(如太陽能、風力、水力)和低污染能源(如天燃氣、沼氣、酒精);
②對燃料進行預處理(如燃料脫硫;煤的液化和汽化)以減少燃燒時產生污染大氣的物質。
③改進燃燒裝置和燃燒技術(如改革爐灶、采用沸騰爐燃燒等),以提高燃燒效率和降低有害氣體排放。
④采用無污染或低污染的工業生產工藝(如不用和少用易引污染的原料,采用閉路循環工藝等)。
⑤節約能源和開展資源綜合利用。
⑥加強城市綠化工作,建立城市立體綠化體系。
⑦搞好監督調查工作,統一布局分類管理,治理環境污染必須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實現全面規劃,合理布局。
六、結束語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工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也在不斷加快,所以控制和減少環境污染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它直接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關系到子孫后代的健康,關系到可持續發展戰略。因此,要加大宣傳力度,引進先進高效的環保設備,推廣清潔能源的使用,提倡清潔生產,節能降耗。
參考文獻:
[1]《環境質量周報》《百科百度》
[2]趙曉明、董育新、王一函《大氣污染的綜合防治》承德民族師專學校2005(2)
近年來,經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環境空氣質量狀況有了明顯改善。目前,我市已進入重度煤煙污染期,各區(縣)(含兩個國家級開發區,下同)和市屬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環保工作,把大氣污染防治作為當前和今后的一項重要工作列入議事日程,努力為全市各族人民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為確保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實效,市人民政府將加大監督檢查考核力度,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檢查范圍主要為供熱單位鍋爐、城鄉結合部立式小鍋爐及其他燃煤設施。
二、各級環保部門應對違法使用原煤或污染物超標排放的行為依法進行處理,對冒黑煙者依法從重處理。
三、各區(縣)負責督促轄區內排污單位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嚴禁排污單位違法使用原煤;各街道、社區負責督促轄區內居民使用環保型煤,嚴禁居民違法使用原煤;市目標辦、市環保局負責督促落實,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各區(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情況。
四、各區(縣)發現轄區內有違法使用原煤、超標排放污染物或冒黑煙的,應及時要求責任單位或個人進行整改,并依法進行處理;各街道、社區發現轄區內有違法使用原煤、超標排放污染物或冒黑煙的,應及時督促責任單位或個人進行整改;市目標辦、市環保局在檢查中發現有違法使用原煤、超標排放污染物或冒黑煙現象,且所在區(縣)未對責任單位或個人進行處理的,將追究所在區(縣)人民政府的責任。
五、檢查考評結果與年度目標考核掛鉤,對屢次發生違法使用原煤、超標排放污染物或冒黑煙現象且整改與查處不及時的區(縣),在年度目標考核中降級降等,并追究相關領導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