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計算機病毒教學設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中職;計算機病毒與預防課程;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6)23-0090-02
信息化時代,各種各樣的信息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尤其是計算機病毒的泛濫,對信息系統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脅。本文以信息安全技術一章中的計算機病毒與預防為例,介紹信息化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運用直觀演示法、活動探究法、集體討論法、任務驅動法等,來設計本節課教學。
1 基于信息化資源、教材、學情的思考
1)基于信息化資源為了保證信息化教學的順利實施,準備了以下資源:本課程的計算機室;本課程的網絡課程;網絡教室管理軟件;網絡教學資源庫;校園網站。
2)基于教材在網絡信息時代,黑客與病毒成為信息系統安全的主要威{,尤其是計算機病毒,已在個人電腦中泛濫成災,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損失與危害,成為普遍存在的信息安全問題。有鑒于此,本節內容選自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基礎第十章第一節的內容,授課時間2學時。教材在全面介紹信息系統安全問題之后,重點介紹了計算機病毒的定義及其基本特征,其重點是計算機病毒的防治知識。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引導學生總結計算機病毒的性質特征,學會計算機病毒的防治方法及殺毒軟件的使用,懂得相關的法律法規,增加自覺防范計算機病毒的意識。
3)基于學情中職年齡段學生具有好奇心強、注意力不集中、被動學習的特點。針對這些特點,通過多媒體、網絡課程資源庫建立信息化環境,采用直觀的視頻、圖片和動畫等內容,豐富課堂內容,加深記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 教學準備、目標、方法
課前準備工作 借助班級Q群、微信群帖子,讓學生課前通過上網等方式搜集關于“計算機病毒”的圖片和文字素材,自行將素材拷貝到課堂。同時將全班同學進行分組,名單公布到群上,讓學生在網上先自行學習。
目標確定 根據培養目標的要求,結合課標和教材特點,基本的三維目標確定如下:
1)知識目標:認識病毒、防范病毒、清除病毒等;2)能力目標:學會計算機病毒防治的技能;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團隊協作的精神,養成好習慣尊重知識產權文明守法。
教學重點、難點 該小節教學內容的重點是計算機病毒的定義及特征,計算機病毒造成的危害,計算機病毒的傳播途徑;難點是學會計算機病毒的查殺操作,增強病毒防范意識。解決方法:教師通過啟發引導,層層深入,設置疑問,讓學生在任務指導書的指引下,在小組自主探究的模式下,在趣味游戲及作品展示的任務下,逐步掌握重點,突破難點。
教法分析 通過啟發式、參與式、互動式來開展任務驅動教學、小組協作教學、自主探究教學、游戲教學等進行本節課的教學。
學法指導 通過自主探究、實踐體驗、合作學習來培養學生質疑、解疑、應用的能力。我們不僅要使學生學會,更要使他們會學。
3 信息化設計教學過程
本課程時間分配為教學課程導入5分鐘,教學實施45分鐘,課程練習35分鐘,總結評價5分鐘。通過貼近學生的4個主題,應用信息化技術于教學。
環節一:趣味導入。導入表哥和表妹的故事。表哥買電腦一年多,不見他使用,表妹深感奇怪,就問他:“怎么從來沒見過你開電腦呢?”表哥垂頭喪氣地答:“真倒霉,電腦買來第二天就中毒了,我一年都不開電腦,就是想把病毒餓死再說!”
提出問題:什么是計算機病毒?計算機病毒和生物病毒的區別又是什么呢?設問思考,引導觀察產生感性認識。通過讓學生觀看一段關于病毒爆發的視頻,讓學生有個初步的了解,教師開始講解計算機病毒的定義、基本特征。
環節二:教學實施。通過下載關于如何傳播計算機病毒的圖片,讓學生知道計算機病毒的主要來源有外部設備、拷貝文件、網上下載、電子郵件等。并逐步介紹頻繁死機、無法正常啟動、文件的屬性變化都是計算機病毒的表現。通過案例、演示一段關于計算機病毒講解的視頻讓學生開始認識黑客,講解防范黑客的方法,引導道德規范。
接著通過一組數據讓學生了解新增病毒的數據,病毒造成的危害。創設情境:電腦中毒,資料丟失,無法工作該怎么辦?講解簡單病毒、頑固病毒、惡性病毒的區別,如何清除病毒。最后又通過幾個殺毒軟件的圖片以及視頻進行知識點講解,如何讓電腦安全無懈可擊。
環節三:課堂訓練。教師發出兩個程序,讓學生進行殺毒訓練,通過練習殺毒軟件的使用樹立防范警惕意識,把病毒拒之門外。以上內容都是通過大量的圖片、視頻以及老師自編的口訣解決了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問題,真正體現出“做中學、學中做”。
環節四:課程小結主要采用教師串講、學生體驗、分組討論、嘗試歸納的方式。如果還未能完全掌握,還可以通過老師自編的口訣進行鞏固。拓展提高,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了解國內著名的殺毒軟件,為學校的機房和教學辦公室進行查殺病毒。
環節五:教學評教。教學評教通過教學任務目標完成情況對每個學生進行評價:1)學生自我的評價;2)組內合作評價;3)教師對學生的評價等。在學習接近尾聲時,通過評教活動再一次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課后助學:學生通過教學資源庫可以查閱資料,查看上課視頻,網上測試等,通過網絡課程可以練習本節課學習內容。
課后助教: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教學平臺檢測學生學習情況,同時采用學生熟悉的QQ、微信、微博作為課外溝通手段,用心交流,及時解決課堂內外的問題。
4 結語
立足實踐、采用時尚的主題、貼近學生生活,增加課堂的趣味性。
通過多媒體信息化的使用,原本抽象、難以理解、枯燥的計算機病毒及預防內容,以直觀、具體、形象、生動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