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休閑食品市場研究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休閑;郵輪旅游;產品供給;產品開發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9-0225-03
引言
隨著國民休閑時代的到來,中國旅游業正從傳統的“觀光型”向“休閑型”過渡升級,郵輪旅游成為國民休閑度假的新選擇。在郵輪旅游市場中,游客需求的滿足通過郵輪公司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來實現。作為國民休閑旅游的新型消費品,郵輪旅游產品是以郵輪為依托來滿足人們精神和物質需求的海洋休閑組合產品。郵輪既是交通工具,也是旅游目的地,還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游客購買郵輪旅游產品,主要以郵輪旅游航次作為購買對象,在郵輪航行過程中獲得餐飲、住宿、娛樂、購物、海上休憩、岸上觀光游覽等多項服務,享受類似卻甚于度假地的休閑體驗。
近年來,國際知名郵輪公司與國內新興郵輪公司相繼推出中國港口出發的母港航次,中國正成為全球最富潛力、成長最為迅速的新興市場,也成為較為典型的供給驅動型郵輪市場。2013年,國務院《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10)》,明確提出積極發展郵輪旅游休閑產品。在產業快速發展的上升期,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在游客理性消費的成長中,郵輪旅游產品的合理開發對于引導消費需求、獲取企業盈利、促進產業健康發展至關重要,應該成為業界關注的要點。
一、中國郵輪旅游市場產品供給現狀與問題分析
(一)中國郵輪旅游市場產品供給現狀
中國真正意義上的郵輪旅游產品供給始于2006年意大利歌詩達郵輪公司在中國市場母港航次的開辟,自此郵輪旅游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期。
1.郵輪公司運力逐步提升
目前,中國市場上的郵輪旅游產品主要由外資郵輪公司供給。意大利歌詩達郵輪公司、美國皇家加勒比郵輪公司、云頂香港有限公司(麗星郵輪)已相繼開辟從中國母港出發的郵輪航線,固定在中國運營的國際郵輪從2006年的900個客位增加到目前的16 000個客位。外資郵輪公司在中國市場的競爭格局已初步形成(見表1)。美國公主郵輪也在2014年5月首次進駐中國市場,為中國游客提供從上海出發的高端“公主禮遇”郵輪航次。此外,意大利MSC地中海郵輪正在中國市場以旅行社形式積極銷售其歐洲遠程航線,水晶郵輪、精致郵輪等外資郵輪公司也對中國市場興致盎然。中國本土郵輪公司從無到有,從2011年開始,中國郵輪有限公司、廈門環球郵輪有限公司、海航旅業郵輪游艇發展有限公司相繼成立;2013年1月,中國內地首艘豪華郵輪“海娜號”在三亞首航。
2.郵輪母港配套不斷完善
目前,中國已有16個港口城市接待過國際豪華郵輪,其中上海、天津、三亞、廈門4個港口城市已建成5個高標準的國際郵輪母港中心,青島、舟山、珠海、海口等城市也不同程度進行著郵輪碼頭的規劃和建設。中國交通運輸協會郵輪游艇分會(CCYIA)的統計數據表明,從2006―2012年,中國港口接待郵輪數量從115艘次增加到285艘次,同比增幅達到148%;其中搭載中國游客出境的母港航次從24次增長到170次,增幅超過7倍;2013年港口預計全年接待國際郵輪423艘次,較2012年同比增長48%。郵輪港口的水深條件、碼頭設施和便捷的通關服務為郵輪公司獲得戰略性發展空間提供依托。
3.郵輪航線選擇更加豐富
目前,郵輪公司在中國市場上推出的郵輪旅游產品,較為成熟的航線主要是東北亞航線、東南亞航線和臺灣航線。東北亞航線主要是從上海、天津出發,停靠日本福岡、沖繩和韓國釜山、濟州等港口;東南亞航線主要是從三亞出發,前往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隨著兩岸三通政策的進一步落實,從廈門、上海、天津直航臺灣的航線也受到游客的青睞。2013年,冬季航線也在市場上出現。絕大多數的郵輪航線是短途航線,以美國皇家加勒比郵輪公司海洋水手號郵輪為例,2014年以上海為母港出發的40多個航次中,最短3晚4天,最長6晚7天。長線產品也開始進入中國市場,意大利歌詩達郵輪公司2013年宣布將在中國市場運營首條86天環球航線,游客的航線選擇更加豐富。
4.產品營銷手段多種多樣
在產品營銷過程中,各大郵輪公司展開了激烈的競爭,美國皇家加勒比郵輪公司的郵輪噸位大且娛樂設施豐富,意大利歌詩達郵輪公司以浪漫和意大利風情作為賣點,麗星郵輪則強調其休閑特征和較高的性價比。在產品市場中,中低端產品較為常見,家庭旅游和公司旅游占很大比例。產品定價模式采取船票加港務費、燃油附加費的形式。在分銷渠道方面,有市場化分銷和旅行社包船兩種形式。在市場化分銷中,郵輪公司為商定期舉行產品培訓和說明會,商銷售郵輪船票后獲得傭金。包船則是郵輪公司將整條船的艙位出售給旅行社,旅行社對產品進行包裝銷售,這種形式需要旅行社有很強的市場預測能力。
(二)中國郵輪旅游市場產品消費中存在的問題
在郵輪旅游市場日漸繁盛的過程中,郵輪旅游產品消費也逐步暴露出一些問題。從游客的角度講,主要涉及:郵輪旅游產品價格相對偏高;參加郵輪旅游辦理相關手續復雜煩瑣;多年來主推的日韓、東南亞線路缺乏新意;岸上觀光時間倉促,無法對目的地港口和國家進行深度體驗;郵輪公司宣傳的24小時美食享受與實際情況存在差異;融入西方文化的娛樂活動難以引起參與興致等。從郵輪公司的角度講,也面臨一些亟需應對的難題,比如推出的郵輪旅游產品市場反饋不好,出現某些航次叫好不叫座、半艙航行的局面,價格戰開始在市場上出現,給郵輪公司帶來了一定的經營壓力和挑戰。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郵輪旅游產品的消費文化尚未形成。在旅游活動從觀光游覽向休閑度假模式轉變的過程中,絕大多數中國消費者還缺乏較為成熟的休閑旅游心態以及對郵輪旅游文化的理解。很多游客僅僅把郵輪當作一種交通工作,選擇郵輪出行的主要動機之一是目的地觀光,而不是為了去享受悠閑的船上時光。加之包船這樣一種形式的存在,使得旅行社完全壟斷很多航次的全程旅游資源,游客岸上游覽的自主選擇性不是很強,從而造成對郵輪旅游的認可度不高。二是外資郵輪公司占據中國郵輪旅游市場的主導地位,然而其對中國市場的預測和把握不準,缺乏對市場環境的分析和對目標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分析。中外郵輪旅游市場風格迥異,郵輪公司將在國外較為成熟的航線運作方式引入中國市場,船上活動組織也在很大程度上保留西式的做法,卻因為文化的因素得不到市場的積極響應。基于休閑時間、消費特征等問題,郵輪產品短途化趨勢明顯,但同時也造成產品同質化程度偏高,對再次購買者的吸引力不足。三是郵輪旅游產品本身操作難度較大,本土郵輪公司剛剛起步,品牌知名度不高,產品特質不突出,往往采取低價策略,而忽略服務的品質和郵輪本身的高貴體驗,存在產品運營經驗不足等問題。在未來的郵輪旅游市場中,競爭會越來越激烈,針對目前的短板問題,各大郵輪公司應該積極應對,盡量避免陷入價格戰的僵局、造成價低質劣的困境,要通過致力于研究中國消費者的訴求,開發更為成熟的郵輪旅游產品滿足市場需求,從而實現郵輪市場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中國郵輪旅游市場產品開發建議
(一)中國郵輪旅游市場產品開發原則
作為郵輪旅游市場供求的重要載體,郵輪旅游產品開發是郵輪公司對郵輪旅游產品的規劃、設計、生產和推廣,其目的在于誘導和滿足郵輪旅游市場的需要,其開發設計應該遵循市場、經濟、特色和合理原則。
第一,市場原則。市場原則也稱為針對性原則,即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考慮不同目標消費者的特征與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產品設計。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產品的適銷對路,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目標消費者的需要。
第二,經濟原則。經濟原則也稱為效益性原則。郵輪公司經營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獲取利潤,開發郵輪旅游產品時應該對停靠港、運營成本、預期收益等進行可行性研究,從而保證產品的開發效益。
第三,特色原則。特色原則也稱為新穎性原則。特色即賣點、創新點,是郵輪旅游產品具有吸引力的根本所在。求新、求異是旅游者普遍具有的一種心理,這就要求郵輪旅游產品要精心設計、特色鮮明。
第四,合理原則。合理原則也稱為科學性原則。郵輪航線是郵輪公司對外銷售郵輪產品的最主要形式,其設計規劃應該考慮產品推出的季節性、沿線港口的區位性、景點的觀賞性和水域的適航性等,以此保證郵輪產品的科學合理。
(二)中國郵輪旅游市場產品開發與優化對策
隨著消費政策的放寬、消費環境的改善、消費觀念的成熟,未來郵輪旅游市場的規模將逐步擴大,對郵輪旅游產品也將提出更高的要求。針對目前市場供給及產品銷售情況,在合理把握產品開發原則的基礎上,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產品開發與優化。
1.明確產品市場定位
在競爭激烈的郵輪旅游市場中,郵輪公司應該審時度勢,將業務集中在既定的目標市場上,通過目標市場營銷策略的實施,獲得一定數量的市場份額。在中國郵輪旅游市場日漸繁盛的過程中,消費者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征,既有初次參加郵輪旅游的新游客,也有經驗豐富的巡航者;既有家庭型的郵輪旅游者,也有公司會獎性質的度假者。不論是外資郵輪企業,還是本土郵輪公司,一定要做好市場細分,找準在中國市場的顧客群,形成清晰的產品定位,并向目標市場傳遞清晰的產品形象。這種定位既要使消費者獲得郵輪旅游產品是區別于傳統出境旅游的中高端休閑度假旅游產品的認知,又要使消費者對各大郵輪公司差異化的產品品牌特點有清晰的辨識,因此郵輪旅游產品的定位不宜太過寬泛,而應該重點進行自身特點與賣點的塑造。美國皇家加勒比郵輪公司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初,就以中國郵輪市場進入大船時代進行廣泛宣傳,其夢幻的大船空間、豐富的娛樂活動讓消費者對其產品頗為青睞;意大利歌詩達郵輪公司“海上意大利”的品牌定位也很富特色,值得學習和借鑒。
2.優化產品航線設計
盡管中國一些城市的人均收入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但是帶薪休假制度尚不完善,全民休閑消費的習慣尚未形成,對郵輪旅游的認知也不是太高。郵輪公司在進行船舶運營調度之時,應該根據市場狀況進行資源的合理配置,適當調控投放中國市場的郵輪運力,在穩健提升過程中避免惡性競爭、價格戰等局面的出現。在進行郵輪旅游航線設計時,將短途郵輪旅游產品打造成為契合市場實際的主導產品,完善經典的短途日韓航線、越南航線、新馬泰航線和臺灣航線,同時調研中國消費者喜好,評估遠程航線的可能性,擇優開發阿拉斯加航線、中東航線、大洋洲航線等。在市場從觀光游覽向休閑度假轉型的過程中,還可以推出過渡型的郵輪旅游產品,比如適當延長岸上觀光時間、進行目的地港口深度游覽體驗等。此外,郵輪公司在進行航線設計時,還可以進行航程分段銷售,以此增加產品供給的靈活性。
3.強調產品過程體驗
郵輪旅游作為一種較高層次的消費形態,對游客構成吸引力的除了豐富的郵輪旅游航線,還有在旅游過程中愉悅的感官享受和綜合體驗。郵輪公司對郵輪旅游產品的關注,不僅僅局限在航線的設計,還應該包括船上設施、對客服務、娛樂活動安排以及氛圍營造等。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國游客的消費偏好和歐美客人有很大差異,比如歐美航線上盈利較好的酒吧在中國航線上卻門庭冷落,郵輪公司對船上經營項目的調整很有必要。再者,休閑旅游見山見景,郵輪旅游則是見人見生活,在對郵輪上的傳統娛樂設施和娛樂項目進行改良的基礎上,還應該在國際化氛圍中融入更多的中國元素,增加中國游客喜愛的參與性活動,豐富郵輪產品的體驗內涵,從而更好地激發游客的興趣,使得游客在有限的郵輪空間上活動也能很好地滿足其求新、求奇、求樂的需求,獲得美好的旅行體驗。
4.突出產品主題特色
在郵輪旅游消費市場培育的過程中,主題和特色是不容忽視的產品元素。個性鮮明、定位明確的主題產品能夠很好地吸引消費者的目光,成為培育新興客源市場的突破點。在歐美市場中,主題郵輪游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產品策略。以意大利MSC地中海郵輪為例,就曾經將郵輪航次與足球、火車、自行車等元素結合起來,開發出多樣化的郵輪旅游產品。郵輪上齊全的設施和輕松的氛圍為主題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平臺,蜜月主題、節日主題等都可以在郵輪上很好地展現。各大郵輪公司在中國市場也進行了很多主題郵輪產品的嘗試,今后可以緊跟時代熱點延續這種較為成功的方式,挖掘更為豐富的主題活動。另外,定制化產品也非常貼合市場的需求,尤其對于一些小型的郵輪來說更為適宜,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定制航線、娛樂活動、餐廳菜肴、會議接待、景點觀光等內容,更好地展現郵輪旅游產品的豐富性和靈活性,更好地促進郵輪旅游市場的繁榮。
參考文獻:
[1] 楊杰,劉艷.郵輪運營實務[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2.
[2] 伍建海.國內郵輪旅游市場發展探析[J].中國商界,2010,(5).
[3] 楊彥鋒,吳雪嬌.中國郵輪旅游市場供給特征研究[J].特區經濟,2011,(9).
文明中外的絲綢之路南、中兩道均通過新疆巴州地區。西域三十六國在巴州地區境內有十一國,其中聞名全國的樓蘭古國就在巴州地區的。
巴州地區動植物資源、礦產資源豐富。全國面積最大的高原性草原――巴音布魯克草原占地面積22萬多平方公里。草原地勢平坦、水草豐茂,是新疆主要畜牧業基地之一。有野生動物73種,包括野駱駝、大天鵝、普氏原羚、塔里木兔、馬鹿、羅布泊盤羊、白尾地鴉、新疆大頭魚等;有野生植物2200多種,經濟價值較高的有羅布麻、蘆葦、甘草、紫草、羌活、麻黃、香蒲等20余種。礦產資源豐富,巴州已發現58種礦產,礦產地704處。石油、天然氣、鉀鹽礦、菱鎂礦、蛭石、石棉、紅柱石、飾面用花崗巖等為巴州優勢礦產,其中蛭石、紅柱石、鉀鹽、菱鎂礦儲量為全國之冠。全國三大氣田之一的塔里木天然氣田也位于巴州境內。新疆旅游資源豐富,觀光景點眾多,生態環境極佳。
牦牛資源
牦牛是高原性動物屬于稀缺性資源,全國主要分布于:青海、和新疆,它適應生長的環境為海拔3000米左右,其營養價值高于黃牛,僅血紅蛋白質就高于普通黃牛50%。全世界有1 500萬頭牦牛,而中國有1400萬頭牦牛,我國牦牛數量占世界牦牛頭數的95%以上。新疆的巴音布魯克大草原是全國第二大草原、第一大高原性草原,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面積1.65億畝。儲草量決定畜載量,因此在巴音布魯克大草原上發展牦牛養殖加工業潛力巨大。中國的第一大肉食品生產基地至今仍未誕生,巴音布魯克大草原完全具備成為全國第一肉食品基地的自然地理客觀條件。
國內外牛肉市場研究:
(1)肉牛產量及出口情況
全國牛的存欄總數,1980年是7200萬頭,1998年是1024億頭;產量從1980年的26.9萬噸,增加到1998年的479.9萬噸。成為僅次于美國和巴西的第三大牛肉生產國,然而1998年出口牛肉4.8萬噸,進口牛肉0.35噸;分別占當年國內牛肉總產量的1%和0.1%。1990年肉類總產量攀升全世界第一位。2000年我國肉類總產量約在6200萬噸,占世界總產量的20%以上。我國平均每年對日俄肉牛出口量是40萬頭。
(2)肉牛消費狀況
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肉食品消費市場。目前我國人均肉類占有量已達48kg左右,人均年肉類消費達到438元,毫無疑問是全世界最大的肉類市場。據有關部門預計,下個世紀的前10年,我國肉類消費仍可保持年均3%~5%的增長速度。很明顯,中國肉食品市場的巨大潛力為國內肉食品產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3)牛肉價格情況
臺灣從美國采購的無骨牛小排,每千克報價380-400元。深圳市超市中,母親牌牛22克/袋,售價:4元,即:181元/千克。而新疆牦牛肉15元/千克,其差價為:1667元/每千克。進口牛肉的價格:12~35美元/千克。在我國牛犢平均收購價每頭:3000元/頭;飼料、脫脂乳、牛乳成本為1000~1100元,勞動力成本150元左右(1人管理幾十頭牛),總成本每頭1600~,/左右;投入產出比1:1.65,經濟效益非常可觀。出口肉牛的年齡不得超過30個月。我國人均/年牛肉消費量按5.25千克,全國人口按12.5億計算,國內牛肉年需求量在690萬噸以上。2000年,我國肉制品產量僅占肉類總產量的3.88%,發達國家已占40~50%,高的達到70%。出口國際市場的潛力非常巨大。
(4)我國肉制品加工業狀況
在我國,食品工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已經坐上頭把交椅,而肉類工業總產值僅占其中第四位。我國肉制品加工業,主要表現在:
產業結構嚴重倒置。國內先進地設備、管理、技術,都集中在食品資源匱乏的東南沿海一帶;而這些主力型食品企業主要以生產休閑食品為主。休閑食品市場,早已成白熱化狀態,多數企業處于微利和無利潤情況下。而在食品資源豐富的西北一帶,又缺少大量的投資和先進的管理、技術、人才。
產品結構不合理,產品科技含量比較低,新產品開發能力較弱。具體可概括為三多三少:即高溫肉制品多,低溫肉制品少;初級加工多,精深加工少;老產品多,新特產品少;肉多,肉產品少。特別是肉制品產量僅占肉類總產量的3.88%,年人均僅僅1.8KG,與國外發達國家肉制品占肉類總產量的50%相比,大企業缺少特色產品少,小企業缺少資金投入。
食品業經營管理型人才很少。懂食品的不懂管理,懂管理的又不懂食品;有書本知識的人很多,有自己獨到見解的人很少。有實踐經驗的人,缺少理論知識:有理論知識的人,又缺少實踐經驗。于是,在各行業出現了許多的怪現象,比如:企業利潤不佳,歸罪于規模小或銷售不得力等問題上。
由于世界的多樣性,決定了需求的無限性和產品的差異化。中國應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疆的經濟發展應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新疆巴州經濟的發展也應該成為新疆經濟發展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我們每一個人,不但要成為中國、新疆、巴州的一份子;也應該成為世界的一份子。這不但是我們事業發展成功的需要,也是我們個人發展的共性需要;更是世界多樣性的需要。只有在共性中求生存,才能在個性中求發展。因此,只要符合以下三條中的任意一條,那肯定就是好項目,就可以馬上決定投資。
1、資金壟斷型的項目
資金足夠大,使其它小企業根本無法介入;形成強大的競爭優勢。用雄厚的資金架起高額的資金平臺,使其它企業望而生威不感進入。
2、資源壟斷型項目
比如黃山、張家界、石油、土地等獨一無二的,以資源為基礎形成的壟斷型的競爭地位。這些都是獨一無二的,再有錢也不可能擁有第二個這樣的資源。
3、技術壟斷項目
其它人所沒有的獨一無二的技術,在市場上所形成壟斷地位。比如:《五葉神》集團由于購買了中藥驅痰配方,使其在煙草市場上形成壟斷地位,平均每年可獲純利潤2.5億元人民幣。最近又和《紅塔山》集團準備簽署合作協議,每根煙賺1分錢計算,如果此次合作后每年利潤又可增加4億元人民幣。
搶占食品行業制高點
牦牛、企鵝、北極熊,被稱為當今世界上唯無污染的三大原生動物。企鵝和北極熊屬于國家保護動物,惟獨牦牛可以宰殺。行業龍頭企業一定要搶占行業的制高點,只有這樣才能居高臨下發揮優勢。蒙牛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果,其原因之一就是擁有了“中國第一大草原”這塊巨大的無形資產。所以,上海的光明、河北的三鹿等,就是干不過蒙牛!而牦牛屬于希缺資源,全球有1500萬頭,中國有1400萬頭;我國牦牛存欄量占世界的95%。我國牦牛主要分布在、青海、新疆三大地方。中國最大的草原在內蒙古,被伊利、蒙牛占領了,成就了中國乳業巨頭。而中國的第二大草原、第一太高原草原――新疆的巴音布魯克大草原,面積1.65億畝,至今還處于原始牧業狀態下,無人意識到它的價值;這將是中國第大肉食品帝國誕生的所在地;也將是世界第一大牦牛肉生產基地。牦牛肉的營養價值、綠色性,是任何其它肉制品所無法比擬的。做事業、做人,一定要第一!例如:紅塔山、茅臺酒,從來也沒有為銷售、利潤問題發愁的。
巴州地區大力發展牦牛產業優勢:
(1)資源優勢:全世界平均有牦牛頭數1500萬頭:中國有1400萬頭,占全球的95%。
(2)地理優勢:新疆巴音布魯克大草原,可利用草場面積1.65億畝,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屬中國第二大草原,第一大高原性草原。中國最大的內蒙古草原,已經成為我國最大的乳業生產基地;而牦牛適應生長的最佳環境為海拔3000米左右。有多少草,將決定有多少肉。
(3)世界食品發展趨勢:中國的中醫藥遠遠領先于發達國家;“讓食物成為你的藥物,讓藥物成為你的食物。”這是醫藥之父希波克底拉的夙愿。
(4)需求潛力:連續出任美國總統克林頓、布什高級經濟顧問的世界頂尖經濟學家Paul Zane Pilzer指出:“21世紀,人類面臨嚴重飲食失衡和環境污染,開啟了健康產業的兆億商機。健康產業孕育的驚人財富,會讓國際網絡的億萬富豪也相形失色。”
(5)經濟差距:a 在巴州地區發展林果業,比不上臺灣、馬來西亞農業和林果業的品種繁多,價格低廉。b 在巴州發展奶業:沒有內蒙古全國第一大草原的地理優勢。c 在巴州地區發展電子、機械制造、生物科技;比不上內地沿海一帶。d 在巴州地區發展服裝業,比不上江浙一帶。
(6)天山山脈以及巴音布魯克大草原,是一個千年的中草藥寶庫;是發展中醫藥和中藥膳食品的天然物質基礎。巴州的經濟發展不能總是跟在別人屁股后面走;穆哈默德說:“我們要有勇氣,成為你自己!”
大力發展中藥膳牦牛肉食品產業
中國的中醫藥遠遠領先于發達國家:“讓食物成為你的藥物,讓藥物成為你的食物。”這是醫藥之父希波克底拉的夙愿。
在2008年5月28日召開的:《全國食藥產業發展專家座談會》上,李士靖會長講:“上世紀末,日本漢藥專家,要死的時候告訴他的弟子,我們現在向中國學習中醫藥,十年以后,中國要向我們學習。現在沒到10年,他的話就言中了!現在全世界的中藥貿易額是300億美元,日本占80%,韓國占15%,我們只占3%,還主要是中草藥,10億,我們才10億美元啊!韓國把原來的漢藥從今年改成叫韓藥,韓國的韓!我國六大中藥,現在沒有一個專利!都讓外國人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