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風景園林設計概論

      風景園林設計概論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風景園林設計概論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風景園林設計概論

      風景園林設計概論范文第1篇

      關鍵詞:風景園林 模塊化 交叉課程

      中D分類號:G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2(c)-0170-02

      大約在2003年全國高校設計類專業課程開始推行模塊化教學,到今天模塊化教學效果良莠不齊。所謂模塊化教學,是指在相對集中的一段時間內完成一門專業課的教學單元,從理論到實踐,從模擬操作練習到實際項目設計。這樣的集中授課更有利于本專業課程從知識理論學習到實際能力訓練的教學全過程一脈相承,理論與實際結合得更緊密、更一致,學生集中精力學一門課程,思維更加連貫,技能掌握得更加嫻熟[1]。然而經過實踐教學,凸顯了一些教學問題,所以基于模塊化教學方法,增加了專業交叉課程,使學生既有專業知識基礎,又有相關設計的廣闊思維,打破了各教學模塊間的獨立性,使學生能更系統、全面地學習專業知識,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1 風景園林專業模塊化教學課程設置現狀

      1.1 課程設置各自獨立

      這些年來,很多高校都在迎合社會需求,結合自身特點,對風景園林專業的教學體系與課程設置進行不斷改革和更新,教學體系不斷完善,專業課程設置不斷優化。然而,卻沒有重視模塊與模塊之間的整合聯系。由于高校傳統的教研室配課制度,使得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各模塊專業課程經常由不同教研室教師擔任,使得課程之間相互獨立,經常出現教學目標與內容的差別,教學模塊之間缺乏有效的貫通與銜接,教學效果差強人意。

      1.2 課程內容重復性多

      高校現有的教授制度,一般同一門主干課貫穿4學期,每學期都由不同教師擔任教學任務,而每位教師的自身知識結構存在差異,課程教學具體內容缺少溝通,就導致整個教學體系缺乏整體性,學生學到知識較為零散,很難綜合地將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同時也間接導致了一些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如課堂教學知識點重復、設計選題相似性高。學生在有限的課時學習中,可能會重復多次完成同一類型的設計,無法深入地研究學習,只是單純地重復性練習,不利于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

      1.3 課程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相分離

      風景園林作為一門應用型學科,建立在寬泛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基礎之上,目標是解決在復雜的人居環境建設中的實際問題。由于該專業涉及的學科領域比較廣泛,因此作為風景園林師,更需要具備多學科領域的知識以及強大的工程實踐性[2]。而現存模塊化教育模式,雖設置一教學模塊培養對應一技術能力方式,但是理論知識與實踐項目的深淺度往往把握不好,缺乏標準化與統一化,從宏觀教學體系上看,導致培養技術能力之間的模塊缺少連貫性,課程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相分離。

      2 風景園林專業交叉課程的設置原則

      風景園林專業本身就是一門典型的交叉學科,設置交叉課程的目的在于打破模塊化教學中模塊課程的各自為政,使各個模塊課程緊密聯系起來,側重課程模塊之間的均衡與聯系,建立一個以設計課程為核心的合理知識框架。從課程設置的特點分析,應保證課程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指向性。使課程內容有助于學生形成自己獨特的研究個性和興趣,相關的各專業方向性課程對于本專業學習既要具有定向和深化作用,也應具有關鍵性的價值和功能[3]。

      2.1 設置以設計課為核心的交叉課程

      模塊化教學模式一般的課程都是單獨性設置,可是風景園林專業的知識結構決定了一些課程具有很強的關聯性。以往的課程設置由于學年不同,學生學習知識缺乏連貫性與整體性。如風景園林設計、施工圖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快題設計、設計表達等,它們不屬于同一教學模塊,知識卻有緊密的聯系。所以,一方面最好把這些課程以設計課為核心,輔助穿插在其中,設置一些交叉課程,使學生學到的知識能夠更好地融合,從而掌握以設計能力為核心的專業技能。另一方面需要專業教師提前做好溝通,保證課程的貫穿性,避免重復。

      2.2 設置展現學科專業特色的交叉課程

      風景園林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傳統教學模式是以學習理論課程為主,同時設置專業實踐課,學生往往不能很好地把理論與實踐融合,所以需要把握實踐性這一突出特性,設置理論與實踐交叉特色課程,提倡課程之間、課程內部和從專業課程到專業領域以及理論教學與設計實踐相結合的展開式系統教學,培養學生在實踐過程中主動發現問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課程學習提高學生的實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專業素質的目的。

      2.3 設置交叉課程的教學模塊

      常見的教學模塊如風景園林設計模塊,它又與園林植物配置、環境心理學概論、景觀設計原理等教學環節緊密聯系。所以以風景園林設計模塊主講教師為主導,與其他相關課程教師協調,制定教學內容,形成交叉課程的教學模塊。教學形式可以很靈活,比如專題知識講座、學術知識討論會、綜合課程設計等,從而引導學生主動地去探索與拓展專業知識體系,從而培養學會以整體的層面去看待整個專業發展及存在的問題。

      3 結語

      在高校設計類專業趨向模塊化教學模式的今天,在各教學模塊之間設置交叉課程非常必要,我們的最終目的就是要用合理的課程配置與完整的教學體系在有限的學時里,達到最優的教學效果,使學生能夠成為高素質的優秀園林設計師,順應時展,為城市建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朱吉虹,廖海進,陳星海.基于模塊化教學模式的設計專業課程的延展性研究[J].現代營銷,2011(6):269-270.

      [2] 曾毓雋,陳波.以綜合設計為主線的風景園林專業課程體系建設[J].藝術教育,2016(1):206-208.

      [3] 謝炳庚,傅麗華.交叉學科模塊設計初探[J].湖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123-126.

      風景園林設計概論范文第2篇

      一、園林設計課程的性質

      園林設計課程是園林專業的核心課程。主要講授園林設計的基本理論知識。包括園林的構成要素、園林藝術基本原理、園林植物種植設計、城市規劃與設計概論、公園的規劃設計、現代城市廣場的規劃設計。掌握各類園林綠地規劃設計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能獨立完成一整套規劃設計方案。為將來從事園林相關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園林設計課程的特點

      園林設計課程是的綜合性、實踐性非常強,不僅要求學生全面掌握一些先修課程的理論知識,而且要求學生有較強的測量、制圖等實際操作能力。因此,教師在授課時,要能將理論“融會貫通”,并結合經典案例進行分析。實踐過程中多進行實地考察、參觀學習等活動,幫助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針對實踐性強的特點,在課程教學中,要通過大量分析案例以及進行實際設計項目的訓練,使學生掌握園林設計的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園林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措施探討

      (一)加強課堂師生互動。園林設計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課堂教學中,應摒棄以往教師“滿堂灌”的方法,而注重各個方面的互動。這種互動包括理論與實踐的互動、學生與教師的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等。

      1. 理論與實踐互動。園林設計課程的理論部分,比如設計藝術原理如果不結合實例就顯得過于空泛,所以教師要結合實際的經典設計案例進行講解,學生更容易理解。反之,在案例的講解過程中,穿插講授理論知識,使案例與理論聯系起來,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多媒體教學中,盡量多展示圖片和例子,既能加大課堂傳授的信息量,又有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在整個課程教學安排中,可以在每一次課程理論講解之后,安排相應的設計實踐,并對學生作品進行點評與指導,使學生的理論和實踐同時提高。

      2. 師生互動。講課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主體”,采用“講課―提問―討論”的教學方法,實現師生互動。在講評作業的環節中,可以安排學生自評環節。比較典型的設計作業,比如公園設計等,可以讓學校分組設計,并在班里進行模擬投標,每組講解自己的設計思路和理念,不僅達到互相學習的目的,而且提升了同學們的團隊合作能力。

      (二)進行多學科穿插互補式教學。園林設計課程是以制圖、測量學、園林花卉、園林樹木、園林史、園林美學、園林設計初步、園林植物造景等為基礎的綜合性課程,與文學、藝術、建筑等學科有一定的穿插聯系。要求學生必須構建多學科、全方位的知識體系。 因此,在園林設計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師要使學生逐步認識園林專業的性質和特點,從而更合理地安排學習的重點;要鼓勵學生注重專業基本素質的培養。

      在園林設計課程教學改革中,應注重園林規劃設計與園林植物、園林工程等課程的穿插式教學,將多學科的知識融會貫通,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同時,各門相關課程也應互相補充,讓整個培養方案的體系完整并避免內容的重復。

      (三)激勵法教學。激勵作為一種管理手段在實踐當中得到普遍的應用,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值得學校教育借鑒。

      1. 課堂教學激勵法。園林設計課程要求學生應該具有靈活的思維和設計理念,在課程教學中,教師要敏銳地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及時地加以激勵。即便學生只是取得了一點點進步,教師也要及時予以表揚,作用點評過程中詳細指出每一次的設計作品的優點和不足之處。

      2. 成果展示激勵法。一方面,將上一屆學生的不同形式的優秀作業(手繪、電腦繪圖)在班級內部傳閱;在講案例的時候穿插學生自己的優秀案例;每年舉辦優秀畢業設計展覽,同時展出在校生的優秀作業。另一方面,是舉辦校內大學生風景園林設計競賽。通過老師的設計項目以及實習基地等實踐平臺,積極舉辦形式多樣的大學生風景園林設計競賽,對提高教育水平和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四、園林設計課程考核方法的改革探討

      風景園林設計概論范文第3篇

      關鍵詞 “三大構成”;園林設計初步;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40;TU98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6-0334-02

      Innovation and Reform of “Three Constitutes” in Preliminary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JIANG Yan-ji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Zhanjiang Guangdong 524088)

      Abstract “Three Constitutes” is an integral part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in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ield.According to the main issues emerging from preliminary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teaching practice,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teaching innovations and reform of “Three constitutes” from the aspects of outlining content,design of experiments,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approaches,evaluation system,so that students can set a base for better study and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own professional.

      Key words “Three Constitutes”;preliminary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teaching reform

      園林設計初步是園林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是引導學生進入園林設計思維的啟蒙,并為后續的專業課程打下必備基礎的專業課程。本課程要求學生初步了解和認識園林設計基礎理論知識,掌握園林設計表現技法,更重要的是訓練和培養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和造型能力。在教學實踐中,本課程的教學,尤其是針對“三大構成”的講授難以達到培養和提高學生設計素質的目標。

      1 園林設計初步課程現存問題

      1.1 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不協調

      我國現有的園林設計初步課程參考教材深受建筑初步的影響,雖經多次改版,但沿用內容陳舊,年份久遠。總體內容繁多且與其他課程重疊性大[1],而相對學時較少,學生對課程知識難以消化。以廣東海洋大學農學院園林專業為例,現該課程總學時為56個學時,其中理論與實驗各占24學時。教學內容分為5章,涵蓋了園林設計基本概念、園林設計基本構成要素、中外園林史、園林設計的表現技法、園林構成與園林設計入門等知識和理論。相對應以鞏固理論知識的實驗課時為7次,每次4學時,不足以讓學生通盤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反而使課程內容側重點不明。

      1.2 教學內容的專業針對性不強

      自20世紀80年代,包豪斯設計教育理論傳入后,逐漸形成現行于我國設計教育的“三大構成”[2],成為設計教育的必修基礎知識。園林設計初步課程中以最大篇幅講授園林設計與構成,其教學內容更似于生硬結合了園林設計基本概念與藝術設計的“三大構成”,所謂的“構成”缺乏對本專業的針對性。單純的構成理論教學枯燥呆板,使學習晦澀難懂,學生僅停留于教條式的效仿,對形式美法則只能生搬硬套,無法產生與本專業的聯系,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3 實驗課程設計與理論教學的脫離

      園林設計初步實驗不乏線條練習、抄繪練習、園林表現技法練習(包括鋼筆淡彩和水墨渲染練習)和小型園地的測繪與設計,實驗目次較多而總學時數較少。其中針對“三大構成”的實驗項目少、學時少,并且與實際設計關聯性不大,難以達到更好輔助學生理解理論知識,并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啟發式教學效果。

      1.4 學生的專業素養不足

      本專業面向招收的是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普遍沒有接受過專業美術教育,專業基礎知識薄弱,對美學原理、藝術概論等理論學說和園林植物學等知識缺失,對三維空間感、尺度無具象體驗,從而對所學課程與園林專業聯系感覺疏離;而“構成”知識抽象、難以理解,學生較難形成抽象邏輯思維,并向專業形象思維轉變,發揮創作意識。

      2 園林設計初步教學改革的探索

      園林設計離不開平面形態組合、園林空間的營造和園林色彩運用,“三大構成”是園林景觀設計的依據,因此必須強化“三大構成”在園林設計初步課程中的重要性。

      2.1 教學內容上的改革

      基于園林設計初步課程教學內容的改革,形成“三大構成”教學內容為核心,減少與之前學習內容的重復,概括與后續課程連接的知識點,做到精簡教學內容,突出教學重點難點的目的。如可省卻園林制圖常識的詳細講授,而改為在實驗項目操作中要求學生體現對園林制圖基本知識的掌握,以承上;濃縮中外園林史章節內容,改為結合經典案例的介紹與學習,了解世界園林體系和現代園林代表流派,為大二將學習的園林史作鋪墊,以啟下;園林表現技法的教學可與同一學期開設的園林手繪實訓課程并行,以課程間的合作實驗項目訓練鞏固對園林表現技法的掌握,達到教學資源的優化利用。園林設計構成要素、園林設計的立意與布局以及園林設計入門等知識點,可結合實際案例講學,避免理論說教,并注意引導與后期的城市綠地規劃、園林設計等核心課程的聯系。調整后的課時安排,可用于對“三大構成”與園林關聯性的教學講授、討論和課堂練習,調整課堂節奏,增加課堂的互動性。

      2.2 實驗內容與專業應用的接軌

      課程實驗是園林設計初步的重要組成部分,合理的課堂實驗設計,使理論和實驗在教學中能有效結合,促使學生在實踐操作中更好地掌握造型理論和方法技巧。作為技術應用型專業,園林專業在實驗設計上應更注重理論與專業的結合,理論轉化在專業上的應用。傳統的“三大構成”實操性教學被形式美法則所約束,單純地重復與模仿平面構成范例,為“構成”而構成。以致學生思維固化,作品重形式而輕立意,缺乏創造性意識[3]。“三大構成”中的造型理論應該在課程實驗中作為激活學生思維的形式訓練而不是僵化的套路,因此在園林設計初步的實驗設計中應重現包豪斯教學對形象思維的啟發意義。

      在平面構成實驗設計中,借助骨格對成形的輔助作用,結合小型的校園景觀方案設計平面圖練習,訓練學生平面圖形組合能力和專業平面圖構圖思維。此實驗被切分為兩部分,一個是表達學生創作立意的平面圖形變化,一個是切實的方案設計,二者必須有創作關聯性。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在創作平面構成設計作業時,先對場地進行了解與分析,2個部分的創作在實驗過程中是需要同時進行的。這種訓練避免了“三大構成”純粹圖形訓練的缺陷,引導學生從由一般抽象邏輯思維向專業形象思維轉變[4]。

      立體構成實驗常常以制作二點五維構成模型入手,要求學生用不同材料練習體、塊形體的形態組合。在本門園林設計初步立體構成教學中,重點培養學生對園林空間構成的認識和對尺度的把握。在實驗設計過程中,以江南古典園林的漏窗藝術為切入點,要求學生創作中式園林局部景觀模型。白墻為實,窗洞為虛,白墻為紙,前景為畫。在此實驗中,學生不僅需要掌握對材料的運用,模型的構思,還需要對傳統中式造園美學有基本理解,對園林空間的尺度有一定把握,學會園林空間的虛實過渡,空間的滲透與層次的變化。學生在模型的制作中體驗材料的特性,開發自身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對課程的興趣。

      色彩構成實驗在掌握色彩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加深學生對色感、色彩面積和色彩對空間環境的創造上的作用的理解,特別是園林景觀中對植物色彩的運用。以色彩構成中“空間混合”的知識點來設計色彩構成實驗,要求學生對以色彩的“空間混合”的方式去分析經典園林案例中的主要景觀節點的色彩構成與關系。在實驗中,學生通過對經典案例的色彩分析,總結色彩在園林空間內的應用,分析色彩在人視野中所占面積與比例、色彩在園林中呈現的形狀與肌理、前景色與背景色的關系,體驗優秀園林設計師通過用色、配色營造特定空間氛圍。

      2.3 教學方法與手段的多元化

      園林設計初步重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及培養其設計意識,教學中應用多種教學方法結合講授,使用案例教學法直觀且快速地讓學生理解文字語言無法表達的知識點;結合課堂實驗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使理論與應用結合更緊密;在實驗前使用體驗學習法和現場直觀教學法,使學生對需要掌握的知識有事前的認識和情感的體驗,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與此同時,教學手段也應不拘泥,在采用多媒體教學基礎上,以手寫板輔助教學重現并提升傳統板書的直觀、快捷、清晰的表達效果。充分利用社會信息化服務平臺,如QQ、微信及移動政務系統,定時更新教學信息,進行提問答疑與分組交流,加強師生課后的互動。

      2.4 評價體系的豐富與優化

      鑒于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改革,對課程的考核與評價也應該進行相應改革。園林設計初步采用綜合考核模式,摒棄單一的考試考核來對學生成績進行評定。根據教學大綱,課程成績由平時成績、實驗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構成,其中平時成績由考核和課堂表現構成,占總成績的10%;實驗成績由體現本課程主要知識點的6個實驗項目構成,共占據30%;期末考試成績占60%。這種方式能夠避免片面地由期末考試成績對學生進行評價,而是全面地考察學生在整個課程中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是動態的評價體系。

      3 教學改革的試行成效

      在本課程的教學過程中,4個教學班同學表達對抽象內容有更清晰明了的理解,轉變了過往的思維模式,建立了園林設計思維模式,并對專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改變了對客觀事物的觀察角度,對美學和藝術的鑒賞能力有所提升;通過多個實操的實驗項目,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分組討論和分組任務加強了團隊合作精神、統籌能力;方案匯報的形式加強了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學生作品的展覽交流有效促進同學間相互借鑒和學習。在進入大二的專業課程學習時,學生普遍反映園林設計初步的專業基礎訓練能較好地將“三大構成”與專業學習結合起來,在圖紙表達、方案匯報、綜合方案設計等方面有較明顯的進步[5-7]。

      4 結語

      園林設計初步課程是學生邁向專業學習的奠基石,是培養專業基礎理論和專業設計思維的重要課程。而要訓練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構成表現能力,使之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并向專業設計表達過渡,“三大構成”必然是園林設計初步教學的重要部分。針對現今“三大構成”在專業課程上的不適應,需要重組理論教學的內容構成,不斷創新實驗設計內容,更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豐富評價體制,使課程目的更明確,才能加強抽象造型理論與園林專業的關聯性,并較好地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專業應用的能力[4]。

      5 參考文獻

      [1] 劉濱宜.中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學科專業的重大轉變與對策[J].中國園林,2001(1):7-10.

      [2] 陳巖.從包豪斯的基礎課程看當代三大構成教育[J].藝術與設計,2010(9):146,148.

      [3] 楊慧丹.包豪斯教育體系在中國的選擇性誤讀[J].創意與設計,2015(2):89-91.

      [4] 李文.園林設計類課程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成人教育,2008(6):88-89.

      [5] 馮麗.《園林設計初步》課程教學探析[J].熱帶農業科學,2011(4):92-95.

      風景園林設計概論范文第4篇

      【關鍵詞】極簡主義 景觀設計 人文

      中圖分類號:S759.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從極簡主義藝術到極簡主義景觀設計

      1.1 少就是多的極簡主義藝術

      20世紀60年代,極簡主義藝術開始在美國興起,這是一種將藝術設計造型簡潔到純粹抽象,無以附加的表現形式,極簡主義藝術發展初期在繪畫、雕塑中較為常見。后來,建筑大師密斯·凡德羅提出了“少就是多”的建筑設計理念,并與現代材料結合,如:不銹鋼、玻璃等,將建筑結構以的形式直接呈現出來,也使其成為玻璃幕墻的締造者,以體現工業文明的時代感,并且讓人在感官上產生一種無表情的沖擊力。

      1.2極簡主義景觀的發展

      美國園林設計師湯姆林說:“ 20世紀的園林始于藝術。” 極簡主義藝術就被設計師運用到他們的作品中去,隨著時間的推移,極簡主義景觀園林藝術已經日益被更多的人所認可了解。彼得·沃克他的作品帶有強烈的極簡主義色彩,因此他也被人們認為極簡主義園林景觀的代表者。在彼得·沃克和瑪薩·舒瓦茨的設計作品中,我們可以發現,他們在形式上都追求極度簡化、抽象的造型形式,用簡單的幾何形體來表現大尺度的空間,形成一種有序的、簡潔的結構。

      極簡主義景觀設計中文化觀的體現

      2.1 人本主義的影響

      與中國古典園林所強調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不同,西方美學思想受人本主義的影響,強調人的地位。他們認為人類與自然是改造與被改造的關系,追求的是一種人工化的美學觀念。受人本主義思想的影響,西方人對于園林的美感,更多的是追求一種人工式的自然。

      極簡主義園林景觀深受法國古典園林的影響,在法國古典園林中,人們將樹木修剪成幾何體,形成一種人工美。17世紀,法國開始出現了獨特的幾何式平面園林,從而逐步形成了擁有自己獨特風格的園林景觀設計,并且影響著歐洲多數國家的造園風格。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勒·諾特爾開創的造園方式“勒·諾特爾式園林”。勒·諾特爾幾何式園林有嚴謹的幾何秩序,并運用中軸線控制整個園林處于幾何形的網格中,其主要特征是將庭院與建筑物設計成一個完整的整體,因此創造出宏偉的景觀。勒·諾特爾不僅吸收了文藝復興對稱式布局風格特點,而且還克服了追求對稱結構所造成的單調感和重復感。勒·諾特爾式園林以幾何式的平面以及人工化、秩序化的布局,展現出口宏偉、高貴的園林景觀,也是理性思想的反映。

      日本禪宗文化的影響

      19世紀末,工藝美術運動使藝術與建筑逐漸走向簡潔,園林設計也受到其影響,不斷走向簡潔,拋去繁瑣,更加注重功能以人為本,給繁亂的空間帶來一絲清新。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后,彼得·沃克開始嘗試將日本傳統園林的造園形式與極簡主義相融合,并使之成為可能。彼得·沃克在其作品中,喜歡運用竹子、沙礫等傳統材料,來體現出日本傳統園林所特有的特質。極簡主義的景觀設計與日本傳統園林的異曲同工之妙在于,都是在強調通過簡約的造園形式,自然的與周圍的環境相結合并融為一體。

      如1991年建成的位于日本千葉縣幕張新城的IBM公司大樓,就是及其富有日本禪意的一個作品。彼得·沃克將園中左邊的方形浮島,運用了代表日本傳統園林中的白砂以及苔山使其進行抽象,流露出了日本傳統園林特有的寧靜與禪意。在庭院的中部位置,特別設置了水池作為建筑與景觀的過渡。園中規整的條形的綠籬的種植,以及各種明暗程度不同的植物都給人以條理化、平靜化的視覺感官。下沉的青苔鋪地和卵石鋪地則在材質上體現出日本傳統園林中對細節的完美處理。建筑外立面的灰色材質,通過竹子將庭院變成有現代風格的日本傳統屏風。庭院中的苔蘚、沙礫、混凝土、石板等都反射出光線,池中的睡蓮更是給庭院添加了日本傳統園林的意蘊。這種對比的造園手法,直接反映出了自然與人工秩序之間的相似性和對比性。彼得·沃克運用極簡主義的造園方法,配之日本傳統園林要素,如竹子、青苔、卵石鋪地等,使庭院充滿了寧靜的禪意,創造出一個相互之間有著聯系的自然系統。這也為彼得·沃克將極簡主義與日本傳統園林藝術相結并成為使之成為可能而提供了來源。

      2.3文化語言符號

      景觀作為表意的符號及載體,向人們傳達意義與信息。“景觀的語言符號是以景觀中的各種景觀元素(如植物、水體、景觀小品)為載體,表達一定的意義。”[ 陳圣浩,景觀設計語言符號理論研究,武漢理工大學]

      在日本京都高科技中心的設計中,彼得·沃克注意到了文化的問題。他根據日本特殊的自然地理特征,從中提取一些如竹子、枯山水、石礫等元素,將這些傳統材料做成有肌理的質感,并最終組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日本傳統特色的景色。

      這種結合了日本傳統的文化交流符號的簡約表達形式,最大程度上拉近了日本人與景觀的對話。這種依據環境因地制宜的設計風格,使景觀與人們之間的交流產生了開放式的意義。彼得·沃克將傳統的文化語言符號與極簡主義景觀設計自然的相結合,是對傳統文化內涵的新的表達與詮釋,更加強調并突出了人與自然應該相互交流對話的設計理念。

      三、極簡主義景觀的價值取向

      3.1 簡潔抽象的設計理念

      極簡主義景觀通過對簡潔、抽象化的幾何體的表現形式的運用,以及對現代材料的關注,并且將景觀要素系列化,追求從功能出發,將整個空間整體化、清晰化。通過對材料、植物、水等元素的靈活運用,將本無意義的元素個體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形成空間上的微妙變化。此外,這些個體元素也是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而存在。這種設計作為一種公式化的符號設計,簡潔而直接的體現出極簡主義“添之一分則多,減之一分則少”的設計核心。

      3.2 社會價值的體現

      社會的發展影響著景觀的發展,而景觀的發展必須以人的需要為發展前提。景觀設計必須以其使用功能為實現目標,為人類提供更為舒適、適用的室外活動空間。極簡主義景觀設計師們將景觀的內在文化價值,以及其實用功能作為設計首要考慮因素,通過對形式的改變,將這種樸實的景觀設計風格呈現在世人面前。

      如今,景觀設計對社會起到了越來越多的積極作用。設計師現在面對的往往是被人類生活所破壞的區域,怎樣將廢墟或廢棄地更好的、更有效的利用起來,并使之與自然環境結合,成為一種有機的人工式美,成為一種人與自然的良性互

      動,是設計師們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參考文獻

      王向榮、林箐.西方現代景觀設計的理論與實踐.2002.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沈守云.現代景觀設計思想思潮.2009.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酈芷若、朱建寧.西方園林.2001.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丁紹剛.風景園林概論.2008.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徐清.景觀設計學.2010.同濟大學出版社.

      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2002.中國青年出版社.

      彼得·沃克、里爾·萊威. 彼得·沃克——極簡主義庭院.2003.東南大學出版社.

      簡·布朗·吉勒特、姚香泓等/譯. 彼得·沃克.2006.大連理工出版社.

      陳圣浩.景觀設計語言符號理論研究.2007.武漢理工大學申請文學博士學位論文.

      風景園林設計概論范文第5篇

      關鍵詞:園藝療法;植物景觀;中心綠地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5-0142-02

      1 引言

      園藝療法是對有必要在其身體以及精神方面進行改善的人們,利用植物栽培與園藝操作活動對其社會教育、心理、以及身體諸方面進行調整、更新的一種有效方法[1],通過與植物相關的活動達到促進體力、身心、精神恢復的 療法,它是藝術和心理治療相結合的一種治療方式[2]。現代社會的工業發展致使環境惡劣,嚴重影響了人們身心健康。據調查顯示,現代社會健康人群的比例僅占15%,大部分人群都處于亞健康狀態[3],利用園藝療法去治療人的身心健康變得尤其重要。園藝療法起源于17世紀末的英國,以治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受傷的軍人而逐漸在各國發展起來,目前,以美國園藝療法最為成熟。現代園藝療法的治療對象不僅限于病人,它強調參與活動的過程和意義,通過接觸自然來緩解壓力,使亞健康的人變得健康,使健康的人更健康[4]。園藝療法的研究和應用在發達國家已趨于成熟并深入人心,而在中國還處于初級階段[4],目前研究領域僅限于療養院的景觀設計,尚未在城市綠地中進行實踐運用。

      在深入研究園藝療法的理論的基礎上,對某居住區中心綠地植物景觀進行創新設計,探討了基于園藝療法的景觀功能分區,并詳細闡述了各景區內植物的選擇和配置原則,旨在通過合理的植物景觀設計為居民提供具有園藝療效的休憩場所,以舒緩情緒、調節身心健康。

      2 園藝療法的理論基礎

      園藝療法項目中,五感刺激是園藝療法的基礎,園藝療法是通過人的視覺、嗅覺、味覺、聽覺和觸覺而感知事物特征或性質的一種科學方法,具有很強的精神發特性,醫學、神經學、社會學、心理學等都是研究園藝療法必不可少的知識體系。園藝療法是以園藝活動為媒介的,人們通過園藝勞動(如播種、施肥、澆水、修剪、松土等)和園藝交流(如交換栽培經驗、分享收獲成果、尋求合作等)參與互動,進行身體鍛煉[5]。種植地的勘察,植物的選擇、移植、栽培等管理,以及植物搭配都是需要了解并掌握的必須知識,作為園藝活動理論基礎的植物學、生態學、土壤學以及與療法場所相關的園林學、植物景觀設計學等都對園藝療法中植物景觀設計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3 項目概況

      小區位于武漢市江夏區,是某事業單位為其退休老職工所改建的居民樓,針對老年人性格特點,建立了以“減壓舒緩”為主的園藝療養花園,中心綠地花園位于小區中心,面積約1237.6 m2。

      3.1 布局與構思

      以“保留、改造、養生、和諧”為基本原則進行花園植物景觀設計。花園圍繞“森林浴”模式展開,在保留原有植被的基礎上,對原有植物進行一定修剪、造型,并將“養生”的理念融入進去,通過植物給人帶來的五感刺激,針對老年人的身體狀態進行植物選擇、配置和活動安排,“和諧”指植物景觀設計遵循協調統一的原則和人通過園藝療法達到內心與自然的平衡協調。

      庭院以“兩個中心,六個分區”為主要布局,將花園分別以“五感體驗區”和“活動體驗區”為主題進行植物種植設計,全局分為視覺療養區、聽覺療養區、味覺療養區、嗅覺療養區、觸覺療養區和活動區等六大功能區(圖1)。

      3.2 功能分區

      3.2.1 味覺治療區

      在入口處單獨開辟一角種植可供采栽、食用的植物,如石榴、枸杞、柑橘、薄荷等,并設置相應的采栽小路,以免人們破壞植被景觀;此外還應種植一些花葉兼美、高矮不一的植物,如合歡、欒樹、枇杷、石楠、法國冬青等,既而豐富林冠線景觀。此外,對于食用花果要盡量少用或避免使用農藥,以免對人體產生不良反應。

      3.2.2 視覺治療區

      研究證明觀賞植物可以改善情緒、緩解壓力并增強忍耐性,不同顏色的花或葉片對人的身心影響也不盡相同[2],視覺治療區景觀除了使用色彩豐富的植物外,應選擇滿足四季接替開花的植物,并將暖色調植物和冷色調植物交叉種植,帶給人不同的心理感受。該區位于花園主入口附近,鄰近中心廣場,區內設有休息長廊和樹池座椅,供人們休息、交流,視覺治療區的植物選擇見表1所示。

      3.2.3 嗅覺治療區

      芳香療法主要的作用機制是心理反應加上從植物芳香精油中提取的芳香分子作用于人體的交互作用得到療效[6]。研究顯示植物的芳香可以有效減緩緊張情緒,使人愉悅,并增進睡眠[7],不同香味、不同濃度的香花植物可以產生不同的嗅覺刺激,達到不同的治療效果,若香味過于混雜濃重,則帶給人暈眩,對健康不利。據調查,相比之下,老人更親睞甜香型和清香型植物,因此嗅覺治療區種植的香花植物主要以甜香型和清香型為主,如桂花、玉蘭、月季、蔥蘭、盆栽米蘭等。該區位于花園中部,以白色大理石為地下裝飾,形成“桂花林”,樹池種植地被蔥蘭,既在香味上形成協調,在葉形、大小、花色等方面形成強烈對比;四周用花池圍繞成一封閉空間,花池里種植月季,并擺放盆栽米蘭。

      3.2.4 聽覺治療區

      人對于環境的認知,85%來自于視覺,10%來自于聽覺感官,視覺和聽覺是人對外界感知的最主要器官[8]。樹葉隨風發出的瑟瑟聲,花朵上蜂蝶的嗡嗡聲,潺潺的流水聲等對人心情平復、身體放松有明顯的作用。該區用潺潺的流水聲與郁郁蔥蔥的山石景觀組合形成聽覺景觀。選用的植物多為常綠植物,如鳳尾絲蘭、桂花、碧桃、楊梅、杜英、蘇鐵、鳶尾、花葉蔓長春等植物,溪流盡頭栽植一株鵝掌楸,與周圍郁郁蔥蔥的植物景觀形成鮮明對比。

      3.2.5 觸覺治療區

      植物的質感是指單株或群體植物直觀的粗糙感和光滑感[9],讓人們觸摸不同質地的植物,可以刺激感覺器官,達到一定治療效果。該區以老人和小孩活動為出發點,既要選擇無毒、無刺并無奇異花、葉的植物,也要注意應以灌木和地被為主,方便人們觸摸,如雞爪槭、紫薇、山茶、太陽花、杜鵑、紅千層等植物。將休息座椅設置在花叢中,讓人們隨時隨地觸摸植物,享受樂趣。

      3.2.6 活動體驗區

      活動體驗區主要包括活動健身區和栽培區。活動健身區以老年人、兒童活動為主,此區設置有羽毛球場和一系列健身器材,四周種植高大落葉喬木,并搭配灌木球和地被花卉,植物色彩以亮色為主,促進人的活動,如復羽葉欒樹、楓香、紫荊、大葉黃楊、紅繼木等植物。栽培區安排的園藝活動是結合人的參與性設計的,在園藝操作過程中,人體的各個部位都得到了鍛煉,尤其有助于改善老年人心血管系統的退化狀況,減少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發生幾率,是防止衰老的最好措施之一[10],人通過對植物進行播種、翻土、施肥、澆水、定植、收獲等行為感受生命的意義,能喚醒人們對生命的熱愛。栽培區固定在封閉的空間,利用綠籬將其與其它景區分隔,區內安排種植池和栽培工具,進行以栽培草本植物為主的園藝活動,如太陽花、蔦蘿、雛菊、風信子、金雞菊等植物,通過培育而開花的植物可以供人帶回家中,進一步感受園藝活動的價值。

      4 結語

      以某一居民區中心花園為例,以園藝療法的構成要素和功能作用為出發點,從植物種類選擇、色彩搭配、氣味選擇、質感處理以及與周圍環境的關系等方面進行了具有園藝療法功能的植物景觀設計,確保中心花園達到保健、養生、美觀的景觀效果。

      參考文獻:

      [1]姚和金.園藝療法探討[J].生物學雜志,2002,18(2):11~12.

      [2]章俊華.Landscape思潮[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

      [3]張俊玲,王晶.保健型園林中景觀元素的保健作用 [J].現代農業科技,2011(24):265.

      [4]李樹華,張文秀.園藝療法科學研究進展[J].中國園林,2009,(8):19~23.

      [5]余斌,黃哲玲.基于園藝療法的屋頂花園設計[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4(11):113~115.

      [6]李樹華.園藝療法概論[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1.

      [7]Esther M.Sternberg.Healing Spaces: the Science of Place and Well-being [M].Harvard: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9.

      [8]翁玫.聽覺景觀設計[J].中國園林,2007(12):46~51.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自在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站|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亚洲中文字幕日本无线码| 亚洲va国产va天堂va久久|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αv久久久噜噜噜噜噜|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老牛影视 | 亚洲乱码中文论理电影| 亚洲黄色高清视频| 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不卡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日久生情 | 色久悠悠婷婷综合在线亚洲|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8图|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乱码| 亚洲∧v久久久无码精品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一无码| 亚洲制服丝袜第一页|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电影网|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址|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 亚洲精品永久www忘忧草|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中文| 亚洲av一本岛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456人成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AV在线播放|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 国产91在线|亚洲| 亚洲欧洲尹人香蕉综合|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亚洲天天做日日做天天看| 亚洲春色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视频观看|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