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品牌文化的重要性和意義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在為三X啤酒進行品牌建設服務中,我們首先確定必須在挖掘出根植于消費者意識中的啤酒的象征意義是什么,由此,我們針對一個焦點小組進行了一系列的定性調查和分析,再結合其他有關資料從而得出以下三點有關消費者對于啤酒所期待的品牌意義:
1、啤酒與男性文化
消費者所期待的啤酒品牌的象征意義是什么?應該說世界文化范疇內的任何內容均可能與啤酒品牌有關聯,其中包括有社會形態、國別、性別、社會地位、種族、教育等。“啤酒接受起來很容易,它跟抽煙有所不同,喝酒幾乎成為衡量男人的一種標準。”一位受調查者如是說。“對于啤酒我能夠掌握它,跟白酒截然不同,啤酒可以大量消費,且酒量好就可代表你是男人中的男人。”另一位是這樣論及“喝啤酒感受最深的”這一問題的。
啤酒與男性化之間的連結顯而易見。因為人們在一起談論男性化時,首先提及的是酒,再延伸下去就是啤酒,因此,啤酒最重要的文化意義,應與男性化有密不可分的聯系。
事實上,啤酒與男性化之間的關系絕非偶然,就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也可以感覺到,當大家在一起喝酒時,除非有人對酒精有過敏反應,應該說沒有一個男人在喝啤酒上示弱,即使喝完后很不舒服。年輕男性固有的血氣和剛性,使之向其他男性表現自己時,啤酒成為一種媒介。我們也承認啤酒是男人的東西,就好像是說香水是女人的東西一樣天經地義,女人為其他女人而打扮(化妝品市場強盛不衰的最大原因),男人則為了其他男人而喝酒(酒類市場也不會消沉下去),因此,啤酒并非湊巧成為被賦予男性化意義的商品,真正的原因是它在塑造及表現男性化形象的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啤酒具備的文化意義之中,性別意義(尤其是男性意義)是最為重要的一項。既然啤酒具有如此重要的男性化文化意義,可以應用在實際品牌建設和行銷中,如果一個啤酒品牌想要與消費者建立緊密的聯系,即啤酒品牌欲建立長久的品牌忠誠度,必須使之具有男性化的品牌意義,且將之考慮為品牌建設的第一要素。
眾所周知,酒精對于改變也可以說是麻醉一個人很有作用,即啤酒可以引發某些變化,人們喝酒的時候,變化已經在慢慢醞釀,其言行舉止也逐漸脫離正常軌道,平日所注重的禮儀約束也會暫時拋到一邊,這時大家都將以原始自然的方式表現自己,很明顯,變化是肯定存在的,而人們是否為了這種變化而選擇喝啤酒呢?答案是否定的,其實人們在潛意識中一直在尋找著原始和自然,并且視這種原始和自然是美好的(即使有時它代表粗俗和野蠻),但人們并非為了原始和自然而去選擇喝啤酒(他們寧愿到深山野林中去尋找),而由于喝啤酒能帶來些許的原始和自然本色卻又是人人所喜歡的。在這一問題上,人們是矛盾的。這屬于一個深層次上的啤酒文化意義。
啤酒可以使人變得激動,在一定程度上還有驕傲的成分,也正是因為這種變化,使人開始放縱和粗俗;而放縱和粗俗的結果是一樣的,抽象化的表述即為:啤酒可讓人擺脫平日生活的禮節與約束,呈現自我。這是啤酒的另一文化意義:放縱自我 解放自我 呈現自我。
關于啤酒的男性化之象征意義,可歸納一下:(1)啤酒被視為一種放縱且呈現自我的過程(重在變化過程);(2)喝啤酒可被視為是一種讓人變得粗俗和野性的消費行為(重在行為方式);(3)啤酒是一種可以幫助人擺脫日常生活游戲規則的媒介(重在結果)。
另外,在表現啤酒的男性化文化方面,人們是矛盾的統一體:一方面人們認為酒量好代表有男人味,但又處處克制;一方面則是內心對原始自然和野性生活的期待,卻又不便實現。于是啤酒就成為一種“可以做平常不會做的事情“的理想媒介。
2、啤酒與競爭文化
男人在喝啤酒時,跟喝茶與單純的吃飯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他們在彼此競爭。“喝酒不夠爽快,就會遭到嘲諷;喝酒喝的少,就被人諷笑為不是男人;如果喝多了,就會被視為無用”,諸如此類的看法是普遍存在的,很顯然,這其中存在著競爭的意味。男人在用喝啤酒來考驗自己,來證明自己。
從男性化角度來講,在對喝啤酒的態度上,男人的表現可以用“殘酷”來加以形容。男人證明自己的男性氣概是一件很嚴肅的事,失敗對年輕男性來說,是最為不可忍受,因此,男人如果在喝酒時犯了錯,他就得付出代價。如果男人無法表現出好酒量,就無法證明其男性氣概,他就會讓自己看起來不像個男人;如果不喝啤酒,就會更糟糕,他遲早會無法讓其他男性對自己產生認可感,也將會與這個群體的關系岌岌可危。在一定程度上,不喝啤酒等于宣布自己不是男人,同時會失去男性所應有的地位(決不是危言聳聽)。
啤酒的競爭文化根源在于啤酒的男性化意義,啤酒讓人擺脫了某種規則(日常生活方式),卻又讓人陷入了另一套規則(競爭方式)。男人可能因為喝啤酒而擺脫了日常生活規范,但立刻就會面臨另外一套競爭的規則。男人的競爭性也由此得以體現,因此,啤酒的競爭性也是建設啤酒品牌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
從廣泛的意義上講,啤酒與男性密不可分,且其最重要的象征意義即性別意義上的男性化意義以及由此引申出的競爭文化。
3、啤酒與轉變模式
消費者在不同的年齡階段,不同的文化層次和不同的環境背景下將采取極為不同的消費模式。
年輕男性在飲用啤酒初期所形成的啤酒情結即啤酒的男性化意義和競爭文化可以在其以后的生活中不知覺中延續下去;即使在其以后的成人生活和家庭生活中,他們仍然從期待那種因啤酒而產生的放縱、狂野、競爭的感覺,但對其他的男性來說,這種啤酒情結卻有消失的時候,這時候他們對于男性化和競爭性有了新的詮釋,相應地,有了新的方式來表現自己的男性氣概,也找到了新的啤酒品牌,其實,他們仍然認為啤酒擁有性別意義,但現在所期待的意義卻與以前不同,這時候,他們對于放縱、狂野、競爭不感很大興趣,這些特質已無法取得他們的認同。因此,其在啤酒的消費行為中,不會著意去尋求這些特質,他們較以往穩重成熟,喝酒的方式變得文雅。
于是,啤酒與變化聯結在一起,這兒的變化不是因啤酒而引起的行為舉止方面的變化,而是意識和觀念的轉變。他們開始建立自己的事業,不再介意歸屬于某個團體,而是如何尋求個人的成功,介意的是具有影響力的社會地位;當然競爭仍然存在,但重心已轉移到事業上,升遷或財富的競爭取代了酒量的競爭。
“顧客所欲,長在我心”是寶潔的觀點之消費者至上的第四條原則,了解啤酒品牌如何將文化與消費者聯結在一起,有利于在啤酒品牌建設中,真正建立起恰如其分的品牌文化,進而影響即定的消費群體。并且針對以上提出的啤酒所擁有的象征意義的觀點,焦點小組已逐一得到了驗證,在三X啤酒的品牌建設中,將會有意識地將之細分傳播到消費者生活中,在不同的階段,協助其定義自我。在我們集中訴諸啤酒品牌的象征意義時,即是在增加和管理品牌的價值。 品牌建設的基本競爭戰略
我們在對三X啤酒所處于的競爭狀態有比較深入的了解,五種競爭作用力——進入威脅、替代威脅、買方侃價能力、供方侃價能力、現有競爭對手的競爭——我們對于競爭并不局限于現有競爭對手的理解,顧客、供應商、替代品、潛在的進入者均為三X啤酒的競爭對手,并且依具體情況會或多或少地顯露出各自的重要性。這里我們并不詳細介紹分析過程,而是提出以下分析競爭態勢的結果:
一、三X所認為的假設性條件以及相應形成的戰略:大部分啤酒生產企業沒有形成規模優勢。因此,擴大生產規模,壯大企業實力走集團化、規模化發展的道路是目前每一啤酒生產企業的必然選擇(即以生產、產品為導向的傳統市場營銷戰略)。
二、我們所認為的假設性條件以及相應形成的戰略:三X啤酒應利用產業規模優勢和現代營銷手段,逐步形成品牌效益,并取得強大的市場競爭優勢(即以市場和消費者為導向的現代市場營銷戰略)。
三X啤酒集團即使有80萬噸的生產能力,但目前絕對沒有能夠容納60萬噸啤酒市場容量的銷售網絡。所以我們認為:只有將擴大生產能力與市場需求結合起來,培育自已品牌,才能抵抗現有及潛在的風險。
三、我們認識到啤酒價格的競爭是低層次上的競爭,通過在市場上尋找新的營銷增長點,以品牌拉動產銷量。而且低價拼殺的惡性競爭將會長期存在下去,三X啤酒應將競爭集中在質量、服務、品牌三個方面。
四、在對消費者的專項調查中,我們意識到健康是人們目前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而啤酒的營養作用并不是人們消費啤酒的主要因素,但其替代品即市場上數目眾多的飲料在強調其營養價值這一點上卻不遺余力,所以在進行三X啤酒的品牌傳播時,我們將在這一方面有新的創意表現。
五、我們藉由消費者的消費趨勢和動機的研究,確定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和價值取向,從而進行規劃品牌認同和策略執行。
(一)消費者對啤酒的品牌忠誠度:消費者一般對一至兩個啤酒品牌有較高的忠誠度,如果不注意品牌的整體規劃和建設,消費者較容易發生品牌轉換,其選擇的范圍很大。
(二)消費者飲用啤酒時的場合選擇:通過消費者飲用啤酒時選擇的場合比較,我們將重新規劃和設計三X啤酒的銷售通路分布。
(三)消費者飲用啤酒時的口味選擇:研究口味的選擇,可以提供一個洞察轉變中的消費動機和正在衍生的、具有策略上重要性的消費群體分類的方式。
(四)消費者飲用啤酒時的包裝選擇:產品包裝是品牌整體規劃中的重要部分,作為品牌傳播的外在表現之一,它有時會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關鍵詞:汽車商標;目的論;汽車商標漢譯
一、引言
進入2l世紀,我國經濟繁榮,汽車行業崛起。中國主流的汽車產品大多來自國外,各種品牌的汽車各有其獨特的商標名,如果要在中國市場立足,那么這些商標名的漢譯也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
二、商標的含義及其重要性
《辭海》上對于商標作以下解釋:“商標是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工商業者。區別其生產、制造、加工揀選和經銷某一商品的質量、規格和特征所使用的標志。一般用文字、圖形或其組合,注明在商品、商品包裝、招牌、廣告上。商標的作用在于促使保證商品質量,便于消費者選購,維護商標注冊人的信譽和權益。”商標,作為某一企業的產品區別于其他企業產品的標志,在科技進步,全球經濟一體化飛快加速以及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的今天,其重要性亦日漸突出。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無數的國際品牌爭相搶占這個巨大的市場,其產品的商標翻譯的重要性亦隨之顯現出來。
三、 翻譯目的論
德國“翻譯目的論”(skopostheory)對汽車商標的翻譯有很好的指導意義。“skopostheory”是德國譯論家Hans J.Vermeer發展起來的一種翻譯理論模式,他認為翻譯并不是一個轉碼過程,而是人類具體形式的行動。商標的翻譯是種目的性很強的實用性文體,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引起譯語消費者的興趣和關注,促進銷售。在商標翻譯的階段中目的論滲透到其各個環節。
四、汽車品牌翻譯策略
國外汽車為了進軍中國,開辟中國市場,克服“水土不服”的障礙,使其產品入鄉隨俗,溶入百姓生活,除了其產品質量之外,創意巧妙,優美的商標翻譯非常重要。
(一)音譯。
音譯是翻譯國外產品商標時常用的一種方法,汽車商標也不例外,一般來說,對那些在各國語言中無具體意義的商標,可以將它們音譯,如Passat帕薩特、Caddy開迪、Santana 桑塔納、Odyssey 奧德賽、Pontiac龐蒂亞克、Saab薩博、Seville賽威等。
另外,一些表示企業名稱、制造商和生產產地的商標,也可音譯或直接照搬過來,如Toyota豐田,Ford福特,Audi奧迪,RollsRoyce勞斯萊斯。
(二)直譯。
是將原詞的字面意義直接譯成漢語意義,這種方式是為了保留了原語的形象意義,并再現語言背后的文化寓意。該方法多適于以一些普通詞匯或臆造詞命名的汽車商標的漢譯。這些詞大都含義美好,寓意優雅,詞語華麗,其譯名都較好的傳達了原產品的含義,與原商標具有同樣的促銷效果。例如GM公司的“別克Regal”譯為“別克君威”,盡顯其原商標的高貴之氣。
日產公司的BlueBird汽車譯為“藍鳥”,象征“未來幸福”出自比利時作家Maurice Materlinek童話劇(Bluebird))。唐朝李商隱有詩云:“蓬山此去多無路,青鳥殷勤為探看”。“青鳥”乃蓬山仙境的使者,“青”和“藍”均指同一色“blue”,因此直譯為“藍鳥”不僅瑯瑯上口,而且文化內涵也有所相似。
此類汽車商標直譯法多不勝數,如“Beetle”被譯為“甲殼蟲”,“Golf”譯為“高爾夫”,“Landwind“譯為“陸風”,“Legend”譯為“傳奇”,“Triumph”譯為“勝利”,“Sunny”譯為“陽光”等等都是為了體現原商標的文化內涵。
(三)意譯。
對于那些用普通名詞,或者由專有名詞加普通名詞構成的商標,按其意義翻譯成漢語后,既能反映商品性質、用途,又符合漢語習慣,可按其意義翻譯,如:Lincoln navigator 林肯領航員、New Beetle 新甲殼蟲、Century世紀、Saturn土星、Electra/Parkavenue林蔭大道、Crown 皇冠等。
在汽車商標中還有用數字命名的商標,如通用汽車公司(GM)生產的 “Eightyeight” 汽車,這也許是通用汽車公司為了迎合中國人圖吉利而專門為中國市場生產命名的汽車,所以,翻譯時順應中國消費者的語言文化習慣,采取中國消費者喜聞樂見的表達方式,直接用漢語中表示吉利的兩個數字“88”來翻譯,既照顧了意,又兼顧了中國人圖吉利的心態。
(四)音意結合。
在英語商標的翻譯中,講究“人鄉隨俗”,要符合當地的文化習俗。因此,譯者也應當綜合考慮原文的發音和意義,按照外文商標的讀音,用中文與之發音相似的詞語表示,所選詞語即符合原商標的主要意思又能反映出商品的某種特征,既能以音譯傳形,又能以意譯傳神,利用中國文字所蘊涵的多義信息,誘
導消費者做出種種聯想或遐想,以加深印象,符合市場需要,處于這種目的音譯與意譯并用效果顯著。在汽車商標的翻譯中也廣泛采用此方法。例如,德國名車Mercedes Benz,它是卡爾費利特里奇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在1926年合并為DaimlerBenz公司后向其客戶Emil
Jellinek獻上的以Jellinek女兒的名字Mercédes(祥和、溫文爾雅)命名的轎車,譯為“梅賽德斯一奔馳”,將Benz譯成“奔馳”,即遵從了原英文的讀音,體現了莊重高雅,透著幾分愛意,又可從“Benz”譯為“奔馳”的字面上體現該車的優越性能,使人還未能乘坐,便已體會到乘坐該車奔騰馳騁的感覺,這就比香港譯為“平治”要形象得多(顧力文,1996)。這樣的翻譯實例很多,Bora一寶來,Jetta一捷達,Opel一歐寶,Porsche一保時捷,Rover一路寶,Sail一賽歐,也都是非常成功的汽車品牌。
(五)縮寫。
一些汽車商標詞直接使用生產廠商名稱的首字母縮略詞,如:BMW寶馬(Bayerishe Motoren Werke); Saab紳寶(Svenska Aeroplan Aktiebolaet);菲亞特( FIAT)(Fabbrica Itliana Auto-mobi Ledi Torino)意大利都靈汽車制造廠等。
五、總結
汽車品牌翻譯在產品開辟國外市場的過程中至關重要,關系到產品開拓市場的成功與否,因此,我們在翻譯時應遵循一定的商標翻譯原則,采用不同的商標翻譯方法,靈活巧妙地進行兩種語言的商標之間的轉換,從而實現汽車產品進軍國外市場的戰略。
參考文獻
【1】辭海[Z].上海辭書出版社,1989.
【2】艾里斯.廣告攻心戰略——品牌定位[M].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4.
【3】廖慶生.進口商標翻譯淺探[J].韶關學院學報,2005,(11).
【4】顧力文.“內地與港臺汽車科技譯名之比較”[J].上海科技翻譯,1996,(2):22—23.
關鍵詞:平面設計;字體設計;重要性
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大國,所以在我國,文字有著極為悠久的發展歷史,同時文字作為人類的第二語言,人們在交流的過程中,勢必會通過文字進行溝通,從而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與意愿。因此,在平面設計過程中,將文字引入其中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字體則是對文字的一種情感化表現,是設計師創新思維的彰顯。通過對字體進行設計,可以有效傳達設計意圖,表達設計情感,進而起到設計最初的作用。
一、字體設計的概述
所謂字體設計,主要是通過對文字進行全面的布局與設計安排,使得其在呈現到人們眼前的時候,有一種富有創意且獨具特色的視覺效果。一般而言,平面設計中的文字設計都會起到重要的說明作用,既是對平面設計內容的一種解釋說明,還可以起到一定的裝飾作用。字體通過給人一種比較直觀和強烈的感受,實現對平面設計內容的突出,并且通過一種文字“圖案化”轉變的趨勢,將文字轉變為一種敘述形式,將平面設計的藝術性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一般而言,常見的平面設計中,字體設計包括以下幾種類型:第一,標準字體設計,完全按照書法字體的要求進行設計,這樣的設計形式主要是因為書法在我國的漢字藝術發展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意義和作用,其本身就是一種極具藝術性的審美作品,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其實用性也格外突出。因此,通過書法設計字體形式,可以有效提升設計的藝術性和美感。第二,裝飾性字體設計。如果說書法字體設計具有一定的歷史性,那么裝飾性字體設計則可以有效突出時代感。尤其在一些企業或者個人進行平面廣告設計的過程中,通過這種裝飾性字體設計,可以有效實現對字體的突出作用,同時也可以使得字體更為醒目,整體看起來更為直觀與個性。所以,這種字體設計形式比較適用于商業活動當中,有利于商業文化的傳播與發展。第三,英文字體設計。英文字體的應用在平面廣告設計中也可謂是屢見不鮮。這主要是因為這種字體更加具有全球性特點,并且也更加具有西方風格。在未來的平面設計過程中,還可以對英文字體設計進行更為深入地研究,其目的是為了將一些全新的設計理念與科學技術引入其中,從而使得英文字體的設計更加滿足平面設計要求。
二、平面設計中字體設計的重要性闡述
(一)字體設計與信息傳達緊密聯系
從傳達設計信息的角度來看,字體設計可以有效突出傳達信息的內容,同時也可以使得傳達的信息更為突出。在一般的商業活動設計過程中,通過使用字體,可以準確識別字體設計想要表達的思想與情感。比如說一些企業設計的廣告,其目的就是為了吸引消費者購買。那么可能在整張海報上印有“全場一折起”的字眼,并且將“全場一折”設置為非常大的字號,消費者會被這一打折力度所吸引,而靠近之后才會看到旁邊細小的“起”字。通過這樣的設計形式,可以讓消費者對其的印象更為深刻,同時也可以使得信息傳達與字體設計之間的關系更為緊密,有效為企業開展營銷商業活動帶來了幫助。
(二)字體設計影響視覺傳達效果
從視覺傳達效果角度來看,字體設計的視覺效果會略微遜色于圖形設計,這主要是因為字體本身沒有圖形的美感更為強烈,但也絕不可以因為其效果略遜一籌,就完全忽視字體設計在其中的重要性。許多時候,字體設計在平面設計中的作用絕非單純的進行信息傳遞,通過一定的藝術加工,可以使得字體設計更為美觀,進而實現了個性化、風格化的轉變,也可以豐富傳統的字體設計表現形式,起到重要的視覺傳達作用。實際上,在平面設計過程中,通過對字體進行設計,往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吸引消費者眼球的同時,也可以大大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三)字體設計影響廣告傳播效果
字體設計,可以作為平面設計標志的一種形象,在企業宣傳或者形象打造方面意義重大。以麥當勞為例,一提到麥當勞,每個人的頭腦中都會浮現出“M”這個字母,實際上這就已經形成了通過文字,代替品牌,形成宣傳效果的作用。所以,具有特點的字體設計,可以形成很強的廣告傳播效果。當前的平面設計中,除了麥當勞之外,索尼、可口可樂、尼康等,都是利用文字作為品牌標志,從而實現廣告傳播的。
(四)字體設計對樹立標志印象起關鍵作用
字體設計在樹立企業標志,打造企業品牌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意義。以著名女裝品牌“秋水伊人”為例,該品牌的定位主要是針對輕熟齡女性,打造知性、成熟、淑女風格的服裝造型。而這一品牌在進行平面廣告設計的時候,就格外注重對字體的設計與風格的確定。正是因為對“秋”字進行了變形處理,且對后面的文字實現了模糊處理,才使得整個品牌看起來更為靈動,也獨具一格。很明顯,就是因為一個簡單的字體變化,使得設計本身更加符合設計者的內心訴求,也更加滿足企業樹立屬于自身品牌的要求。從樹立標志印象的角度來看,簡單的字體變化和處理,可以使得設計更為靈動,跳出了傳統死板、單一的怪圈,實現了設計水平的提升與突破。
三、結語
字體設計在平面設計過程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和意義,其本身具有很強的直觀性、傳遞性。對于一些信息的傳播,具有一定的效果。所以作為設計師,需要加強對字體設計的關注力度,并且將自己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力融入其中,使得字體設計的美感充分發揮出來,形成對平面設計目的的達成,從而吸引更多消費者的眼球,將平面設計中的字體設計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魅力,不斷傳承下去。
作者:馬曉翔 單位:昌吉學院
參考文獻:
[1]劉養軍.淺析字體設計在平面設計中的重要性[J].文學界(理論版),2013,01:329+331.
[2]張婷.淺談字體設計在平面設計中的重要性[J].民營科技,2013,12:65-66.
[3]張箏.字體設計在平面設計中的重要性[J].藝術科技,2016,01:276.
論文關鍵詞:品牌 品牌符號 消費文化 符號價值
著名品牌策略大師艾·里斯認為實際上被輸入到顧客心目中的根本不是產品,而只是產品名稱,它成了潛在顧客親近產品的掛鉤。品牌就是消費者用來識別產品和服務的符號。品牌的這種符號和消費文化中的符號有著密切的關聯性,因為品牌符號與消費文化中的符號價值之間有著相同的內涵和共同的價值。
消費文化
消費文化學者尹世杰認為,消費文化是社會文化一個極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人類在消費領域所創造的優秀成果的結晶,是消費文化的內在本質,是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這里所指的消費不是傳統政治經濟學范疇的需求和滿足,而是指人與物的關系,“消費不僅僅是一種經濟現象,而是一種復雜的綜合的經濟、社會、政治、心理和文化現象。”在消費文化語境里,“消費的目的不是為了實際需要的滿足而是為了不斷追求被制造出來,被刺激起來的欲望的滿足。換句話說,人們所消費的,不是商品和服務的使用價值,而是它們的符號向征意義”。在消費文化的意境中,商品不再是單純的、具體的物品了,它本身已經成為象征意義和價值的符號。在消費文化中,消費主要不是對物品的使用價值的占有,而是作為人們“自我表達”和身份認同的手段。這些變化不定的符號象征體系具有一種永無止境的激發人們欲望的能量,過去意義上為滿足需求的消費轉變成為滿足欲望的消費。所以,鮑德里亞認為:“在符號消費世界里,消費的前提是物必須成為符號,符號體現了物品中的人際關系以及差異性”。
消費文化中的符號價值
符號價值是新的消費文化的核心內容,它是指物或商品在被作為一個符號進行消費時,是按照其所代表的社會地位和權力以及其他因素來解決計價的,而不是根據該物的成本或勞動價值來計價的。然而,物和商品作為一個符號,其本身還承載著一定的意義和內涵。與符號價值相對立的是物的使用價值,在法國消費文化學者鮑德里亞看來,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現代社會生產力的提高,造成產品的過剩,人們已由為物所役轉變為被符號所役。人們的生活受到了符號的支配,所消費的物品,一旦把它作為一種符號來消費時,對其價值的衡量,就不能簡單的從該物品的使用價值和勞動價值出發。從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角度看,一個物品的價值中所包含的勞動價值可以很少,甚至沒有,但是如果把它作為符號進行消費,那么其價值就會遠遠地超越其使用價值和勞動交換價值,即符號價值是可以不受使用價值和勞動價值的約束的。比如一只名牌手表,其中所包含的原材料價值和勞動價值雖然很少,但因為是名牌,所以其價格可以非常昂貴,說明它的符號價值高。由于符號本身所具有的價值,符號消費或者品牌符號塑造被提到了企業的重要日程。打造品牌成為許多企業生存、發展的核心任務。
品牌的符號價值
(一)品牌就是一種符號
品牌就是刺激、符號和代表——就是自從人們開始購買或出賣產品而采取的行動。品牌就是買賣的一種速記,公司希望通過它能夠引導我們購買它們的特別的產品。
符合互動論認為社會互動是人類通過可代表或象征一定意義的符合來進行的,例如微笑、語言、手勢、圖案等等。而人類的相互作用是以這些有意義的象征符號為基礎的行為過程,通過這些符號才能進行有效的溝通。
品牌的塑造不僅要求視覺符號、語言符號、行為符號等要達到的一致的傳達與整合,更要求其達到組織自身與其物質載體和互動對象在該事物上的識別、認知上的一致性。品牌組織要通過符號互動與其象征作用來達到與社會市場的全面溝通,還要涉及到美學、文化、行為學等方面的理論,才能更好的完成組織的互動設計。
(二)品牌識別與品牌形象及品牌聯想是一種符號在起作用
品牌識別是指通過產品、企業、人、符號等營銷傳播活動具體體現品牌的外在形式和核心價值,從而發展出區別競爭者的品牌聯想。品牌識別將品牌的獨特信息有效地傳達給消費者,這有利于形成個性化的品牌聯想。一個強勢品牌必須有鮮明、豐滿的品牌識別。品牌識別的精髓在于回答一些與品牌相關的問題,如:它們的識別符號是什么?鮮明而豐富的品牌識別是符號的識別,是消費者對消費文化的識別。例如:當消費者走進一家商店時,他能否認出某個品牌,品牌識別與回憶要求消費者在有關刺激下能夠使某一品牌符號在記憶中再現,對于記憶中的大多數信息而言,品牌識別與品牌符號使記憶更為容易。
品牌形象可以定義為在消費者記憶的品牌聯系中引起關于某一品牌的所有感知。品牌聯想是指提及到某一品牌時,消費者腦海里浮現出與該品牌有關的特性和想象。從心理機制上看,品牌聯想是建立在品牌認知的基礎上,而且消費者只有對品牌及其產品的功能特性、文化意義和精神象征等有了深刻的認知,并知道了品牌回憶水平,這些信息才能在他的大腦皮層發生廣泛的聯系,形成網絡系統,產生品牌聯想。(三)品牌名稱與符號
品牌名稱是品牌的代表,是品牌的內涵,更代表一種符號價值。任何品牌都有一個名稱,而且這個名稱和它所代表的品牌有一種內在的聯系。品牌名稱作為品牌之魂,體現了品牌的個性、特性和特色。不同企業所生產的同一種類型的產品,人們很難一下子把它區分開來,而品牌卻很容易地將它們加以區分。因此,產品是實體,品牌及其名稱則是象征,是靈魂。它使消費者有一種很具體、很獨特的聯想。一提到“奔馳”這一品牌名稱,人們就聯想到德國產的小汽車;例如一提到 “波音”,人們就會在腦海中浮現出美國飛機的身影。
品牌名稱以符號的形式傳遞著最重要的信息,它提供了該品牌基本的核心要素與豐富內涵。品牌名稱所代表的品牌,給消費者以整體印象和基本評價。一提到某一品牌名稱或符號人們很快對該品牌所代表的產品質量、技術、售后服務等等有一個總的概念。每一種品牌名稱都給人們帶來了有關的信息,而且長期影響人們的看法。
(四)品牌定位與符號
品牌定位是指品牌這一符號在消費者大腦中占據的位置。品牌定位借助的是一種位序符號,定位策略運用的是數列代碼中的位序代碼,位序代碼代表消費者心中的排序和量度,當定位將某一位置賦予某一品牌時,這一品牌就成了位置符號的內容,人們在心目中就會將這一位置具體包容的價值和其他信息附加在品牌符號上,形成品牌定位。
(五)品牌設計與符號
品牌視覺識別系統一經設計完成,為了保證符號被正確運用,便隨之產生了一個嚴格的制作規范。品牌圖形等符號是富有彈性的,可隨傳播媒體的不同,對空間的大小作調整和修正,設計版面更佳的視覺效果。一個品牌的標志與字體都可以讓消費者很快識別其品牌符號,并從符號中產生很好的聯想。
品牌與消費文化的關系
(一)品牌代表一種符號價值
消費文化學者鮑德里亞認為“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現代社會生產力的提高,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已經是一個產品過剩的消費社會。人們已經從原來為物所役轉變為被符號所支配”。現代社會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商品和物的世界,而是成為一個符號的世界、符號的王國, 電視廣告、網絡媒體等等都是符號的載體,人們的消費是在報紙、電視、網絡媒體的符號里。而符號創造價值是基于品牌的樹立,品牌就是一個符號,品牌價值的提升、品牌效益的實現就是一種符號價值。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廣告、包裝、展銷、時尚、景觀、旅游以及各種商品品牌,構成了一種“物品系統”,即物品像符號一樣,其實際的使用價值并不比它們在系統中相互之間的差異意義更重要。商品獲得了一種符號價值,在現代傳播媒介的推動下,借助品牌的力量,已經構成一個物品——符號系統。現代社會產品或商品不只是具有使用價值,人們的消費目的也不是僅為了物質消費,它們的品牌已彰寫了某種社會意義。某些產品在品牌上的不同遠遠大于它們在質地和適用功能上的區別,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段、什么商店、購買什么品牌的商品,其重要性遠遠超過了商品本身實際使用價值本身。消費在某種程度已被符號系統化成品牌了。這時的品牌符號已承載著個性、品味、風格、財富、權力、地位、成功。品牌代表著一種符號,品牌包涵在符號價值中。
(二)消費文化中的符號價值催生品牌建設
消費在消費文化里既不是物質實踐,也不是現象上的繁榮,而成為一整套的指意符號系統,它可以說是對我們自身存在方式的一種言說。正如鮑德里亞所言“消費是個神話,也就是說它是當代社會關于自身的一種言說,是我們進行自我表達的方式。” 在消費文化里每一種商品都通過品牌符號彰寫出社會功能,商家銷售的不再是商品而是商品的符號價值即品牌。對于一個企業來講,通過技術創新,增加品牌的高附加值,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是當前我國市場經濟環境下必須考慮的重要問題。
現代社會人們由滿足物的需求向追求符號意義消費,消費已不再是用來滿足生理需要。實際上,它更多被具有社會意義的符號性的東西所滲透。鮑德里亞曾說:“消費是一個系統,它維護著符號秩序和組織完整。一旦人們進入消費,就進入了一個全面的編碼價值生產交換系統中,在那里,所有的消費都不由自主地互相牽連”。消費直接指向符號體系和意義世界。現代消費不僅要滿足人的生存需要,而且還確證了人們的尊嚴、品位。人們力圖借助這一品牌符號來展示自己的地位和身份。因此,消費符號把消費給系統化了,使消費進入了某一級程序。這種消費符號的程序化使品牌建設也被程序化了,并使品牌建設顯得更加必要和可能。
參考文獻:
1.李業.品牌管理.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年小山.品牌學.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3.讓.鮑得里亞.消費社會.[M]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4.唐振華.符號學與跨文化交際[J].深圳大學出版社,1996
5.[美]杰格迪什N謝斯.消費者行為學管理視角[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關鍵詞:地理標志;功能;保護意義
一、地理標志的功能
地理標志(GIs)的功能與商標的功能近似,都是一種商業標記,都能起到識別商品來源的作用,GIs側重于商品或服務的地理來源,而商標則側重于商品或服務的不同制造者或提供者,都能起到維護消費者、生產者利益以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的作用。“GIs起到了銷售工具的作用,通過使用原產地來傳遞一種文化上的身份,標示其生產過程中的特定人文技藝和自然資源的價值,為產品創設獨一無二的身份,”具體來說,GIs具有以下作用:
(一)表示商品或服務的地理來源
前述國際公約對GIs的保護,撇開其不同保護水平不說,其目的都可回歸到對虛假標示貨物地理來源行為的禁止。
對于標示商品來源的真實性的嚴格要求,起到了把原產于不同國家、地區或地方的產品區分開來的作用。尤其對于原產地名稱來說,它是由三個因素構成:產品+原產地+產品質量等與原產地的聯系,因此,如果不能保證對地理名稱的正確使用,保護原產地名稱就不可能。這實際上起到了一種在地理名稱方面對原產于不同原產地產品的識別作用。
(二)保證產品或服務質量
商品或服務的地理來源是消費者識別不同商品或服務質量的重要依據。例如,提到法國,人們便會想到香檳酒,提到火腿,人們往往會認為浙江金華的火腿質量高。這是因為特定產品的質量等特征與其產地的特殊因素不可分。同樣是葡萄酒,由于不同地區的土壤、水、氣候、溫度等諸多因素的不同,即使相同品種的葡萄,產于不同地區的葡萄的特質不同,因此釀出的葡萄酒也不同,于是GIs就成了一種特殊品質的保證。同時,GIs產品往往能夠帶來高附加值,因此,生產者常常非常注意提高GIs產品的質量,加大宣傳和保護力度,這有利于產品或服務質量的提高。
(三)提升產品競爭力
GIs除了標示商品地理來源,還能通過對原產于該地理來源商品的特定質量、特征、聲譽的表彰,創設了該品牌的聲譽,從而提升了競爭力,進一步拓展國內外市場,提高產品利潤。
1、贏得了“上帝”的信賴和忠誠。“人們的生活標準已提高了,他們有更多的錢,并做出更復雜的購買決定。該復雜性的一部分是,購買決定建立在品牌基礎上。與品牌相對照,原產地在購買葡萄酒的決定中是一個主要因素,因為它與質量之間彼此存在關聯性”。
2、GIs品牌的價值。消費者對某GIs品牌的忠誠表現在其多次重復購買上,因此,這直接轉變成企業現在和將來的銷售增長。品牌忠誠度意味著消費者離開某品牌的機率較低,從而為企業降低了營銷費用,進一步吸引潛在的消費者,在優質未必優價的市場上提高售價及邊際效益,獲得高溢價,從而為企業創造競爭優勢,甚至使標示該GIs的產品成為市場上的主宰者。
此外,從GIs保護中受益的國家是那些具有很長農業傳統的國家。例如,與美國不同的是,對許多歐洲國家來說,GIs在經濟和文化上具有極大的重要性。“化妝品公司出售的并不是香水,而是某種文化、某種期待、某種聯想和某種炫耀,”品牌是一種文化,而且是一種極富經濟內涵的文化,它是社會物質形態和精神形態的統一體,是現代社會消費心理和文化價值取向的結合。品牌中沉淀的文化內涵,也就是在品牌的各個層面吸收和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成果。品牌不僅僅是為了銷售,它更是為了傳播產品與服務的內在價值。而這種價值的核心,最終就沉淀為一種文化。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曾指出,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既包括由經濟、科技、軍事實力等表現出來的“硬實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識形態吸引力體現出來的“軟實力”。一個國家的崛起,從根本上說,在于它的綜合國力的全面提升。美國的軟實力有一部分來自于美國的流行文化,比如好萊塢電影。他提出的“軟實力”概念深刻地影響了人們對國際關系的看法。GIs中往往積淀了深厚的文化,這些文化積淀,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一個重要內容,它不僅是詞語或符號,還是一種文化遺產,這也正是歐盟等成員強烈主張給予GIs高水平保護的文化方面的一個重要原因。
正如某評論者(Lindquist)所言:“在葡萄酒的購買中,原產地是一個重要考慮,因為‘該土地變成了品牌’(the land becomes the brand)”,而品牌則提升了GIs產品的競爭力,這同樣適用于其他產品的GIs。
二、保護地理標志的意義
保護GIs的意義是由GIs的內在屬性和功能決定的。受保護的GIs產品的品質和基本特征體現了原產地的自然環境和人文因素,并具有與其原產地相聯系的特定質量,采用了傳統工藝,該產品往往具有源遠流長的歷史,在國內外的消費者心中樹立起了良好品牌形象。對GIs未經授權的使用危害了合法生產者的利益,從長遠來說,使其喪失商業機會,同時,該非法使用還禍及消費者福利、信心甚至安全,誤導其購買質次的贗品。保護GIs對于經濟增長、農業政策、農村發展、文化遺產和環境保護等方面來說,都具有重要意義,這是因為地理標志所涉行業主要是種植業、養殖業和特定工藝產品加工業。下文將從對國家、消費者、生產者等方面的影響來認識保護GIs的重要意義。
(一)對國家的重要意義
盡管諸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國家基于其國情和國家利益對GIs的高水平保護并不熱心,但是,以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為代表的許多國家,在國際上對GIs的保護涉及到這些國家的“硬國力”和“軟國力”方面的巨大利益。
在經濟上,對于可能依賴GIs帶來附加值的出口國來說,對GIs商業意義的承認,尤其是涉及到農產品和食品的GIs,會帶來經濟上的明顯增長。以法國為例,在2000年,法國擁有113000個農產品原產地標志。僅法國使用原產地標志的葡萄酒價值就達156億歐元,或在價值上代表了法國年產量的85%,并且這些標志還涉及價值達15億歐元的白蘭地。在法國,乳制品,主要是奶酪,代表了一項每年20億歐元的生意。
在文化方面,食品也是個人的和集體的文化習慣、觀念和身份的一種重要表現,不管對文化如何界定,像任何文化一樣,食品都是我們的文化的一個最基本因素。甚至有學者把根據當地技藝和文化傳統生產的商品(尤其是手工藝品例如首飾、墊子、地毯、陶器、玻璃、皮革、木雕和紡織品)的現存的地理區域稱為“文化區”。我國向來把飲食作為文化的組成部分,我國標示了GIs的名特優產品的出口,在這個意義上,是向國際社會宣傳中華文化。
甚至有學者把文化作為在國外保護GIs與GIs的通用化做斗爭的重要手段。“試圖保護GIs的最好方法不是在法院,而是通過市場專家的影響。關于原產地標志的戰斗是一個排他性的非法律的斗爭:在對美國人吃、喝和交談方式的這種斗爭中,起決定作用的因素將是商業的、文化的和語言的――不是法律的。”
GIs的保護對于廣大發展中國家同樣具有重要意義。根據《里斯本協定》已注冊生效的766個GIs中,有占84.1%的GIs涉及4個產品:葡萄酒、烈酒、奶酪以及煙草和香煙。葡萄酒和烈酒GIs占所有的生效的GIs的70.9%。可見,這些生效的GIs中的絕大部分與農村和土地有關。
保護GIs能夠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有益于保護中華文化遺產,符合我國利益。
GIs產品的優良品質和聲譽將會增加農民,尤其是邊遠地區農民的收益,提高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力。同時,對GIs的保護也有益于創造新的品牌,對將來的競爭進行限制。在把GIs所保護的文化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時,GIs產品中所蘊含的文化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恢復中華文化影響力的作用。
(二)對生產者的重要意義
GIs產品最大特征就是其特定質量、聲譽或特征以及該聲譽與其原產地之間在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方面的緊密聯系,這些特殊品質往往是該GIs區域范圍外的產品所難以具有的,因此,像商標一樣,GIs在全球性經濟中是一個重要的市場工具。此外,GIs是一種集體性的權利,任何個人都無權獨占,只要能夠有效地使用GIs,就可以提高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力,獲得更大的利潤,避免惡性競爭。其原因主要有:產品的質量過硬;搭便車現象受到了有力地遏制。GIs產品具有高附加值,是生產者在激烈的國內外市場競爭中獲勝的法寶。其他國家情況也是這樣,1999年歐盟消費者調查發現,40%的消費者愿意為有原產地保證的產品多付出10%的貨幣;研究發現,Bordeaux葡萄酒因為使用了某些區域性標志,例如,Pomerol標志,從而每瓶可多獲得$15。另一項研究發現,使用了Napa Valley標志的葡萄酒的價格要比使用California標志的葡萄酒的價格高出61%。這些差價并不僅僅限于葡萄酒。例如,在西班牙市場上使用了Galician Veal標簽的肉產品,每千克多賣$0.21。這說明一些發展中成員的企業可以使用GIs在國內外市場上獲益。據我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統計,已經獲得地理標志注冊的農產品收購價格普遍上漲了15-20%。
GIs能夠鼓勵經營者通過向高品質產品市場技術投資或者通過銷售來增加其產品的價值。在今天的國際市場上,產品的安全性和可溯源性在許多國家的市場上都已成為標準。消費者往往愿意為健康的、方便的、環保型的、高品質的并具有社會責任感的產品付出較高價格。為了突出與其他產品的不同并應對競爭,生產者往往通過為其產品附加上述的諸多因素,以獲取更多利潤和競爭優勢,GIs可滿足這些需求。持續的世界繁榮將會增加對多樣化的、高品質的食物的需求,加強對GIs的保護可以保證企業生產者能夠對其生產的GIs產品質量和數量的更大控制。
農產品生產的全球化促進了GIs的國際保護。加強對GIs的保護對“三農”問題來說具有重大意義。通過保護GIs而達到促進農民增收的目的。農產品要成為商品走向市場并參與激烈的市場競爭,就離不開商標和GIs保護。
(三)對消費者的重要意義
歐盟《第510/2006條例》中提到,地理標志給予消費者清楚的、簡潔的產品原產地方面信息,使消費者能做出最佳選擇。GIs既是消費者區分不同地理來源的依據,又是產品高品質的保證,集特色、環保、文化、品牌于一身,在消費者和生產者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能夠節省消費者的時間,買到滿意的商品。
鑒于地理標志所具有的上述重要作用,必然決定了保護地理標志的重要意義。目前,我國保護地理標志的相關立法并不完善,國民保護地理標志的意識還不強,盡管我國地理標志資源豐富,并且潛力很大,是地理標志資源大國,但我國并非地理標志強國,需要在各方面著力培育中國地理標志國際知名品牌,以期能夠充分實現我國地理標志資源的重要作用,富國富民。
參考文獻:
1、余明陽,楊芳平.品牌學教程[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