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五水共治

      五水共治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五水共治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五水共治范文第1篇

      五水共治范文第2篇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全區城鄉一體發展工作會議暨五水共治工作動員會。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中央、省、市農村工作會議和區委八屆五次全會精神,總結去年我區城鄉一體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取得的成績,部署今年工作任務。待會,俞雷書記還要作重要講話,希望大家認真貫徹落實。下面,我先講兩方面意見。

      一、2013年城鄉一體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工作回顧

      2013年,我區按照"五強化五提升"(強化產城聯動,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強化基礎設施,提升生態宜居水平;強化公共服務,提升民生發展水平;強化管理創新,提升社會管理水平;強化配套改革,提升制度保障水平)的總體要求,著力抓好農村建設、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社會管理、農村改革等五方面重點,出臺了一系列有力舉措。去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2605元,增長12.1%,增速連續第六年超過城鎮居民,新農村建設延續了持續向好、加快發展的態勢,新一輪城鄉一體發展綜合配套改革向縱深推進、開局良好。

      一是美麗鄉村建設有新進展。扎實推進生態建設各項任務,順利通過省級生態區創建技術核查。全面實施"四邊三化"專項行動,新增平原綠化面積2100畝,創建省、市級森林村莊10個。有效開展水環境綜合治理,完成5條河道"一河一策"整治和92家畜禽養殖場整治,建成10公里生態河道和7個村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農村環衛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進一步完善,22個村實行村莊保潔績效評估。啟動鄉村休閑線、山水人文線、都市農業線等三條精品線的規劃建設,完成了半浦村、安山村、毛岙村等精品村項目建設,創建市級全面小康村2個、中心村和特色村各1個。

      二是現代農業發展有新成效。克服了六十年一遇的干旱和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澇,"萬畝糧食、萬畝水果、萬畝盆景"等三大產業基地穩步提升,大鯢養殖精品園、進口果蔬精品園、特色農業精品園等三大精品園建設加快,海水產品、奶制品、糧制品等三大農產品品牌影響力進一步增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逐步壯大,新增4家規范化、1家示范性農民專業合作社。水利建設抓緊實施,全年完成水利投資4.48億元,姚**堤、姚**排、中橫河整治等水利項目加快建設,綠艷合作社、綠薈合作社的"智慧水利"示范項目作用明顯。北山游步道全程貫通,順利通過省旅游經濟強區復核。

      三是農民生活品質有新改善。農房"兩改"加緊實施,新開工農民集中居住小區52.3萬平方米,竣工102.2萬平方米。惠貞和實驗兩大教育集團成功組建,##外國語學校建成投用。##市婦兒醫院北部院區試運行,社區衛生站(村衛生室)人員納入基層衛技人員三年教育培訓體系。**敬老院建設完成,##慈孝樂園開工,新建居家養老服務中心6家。第五屆中華慈孝節成功舉辦,首批6個農村文化禮堂建成使用,成功創建省級文化先進區。基礎設施加快完善,莊橋客運站建成投用,機場路北延等道路通車,高速公路##連接線和北外環快速路加快建設,新建農村聯網公路2.9公里。

      四是城鄉融合程度有新提升。探索建立股份經濟合作制退出機制,完成了邵家股份經濟合作社首例終止試點。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獲得了浙江省"千萬農民素質提升工程"優秀區稱號。提高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標準、被征地人員養老保障待遇、新農合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和低保標準,推進城鄉各類保險制度轉換銜接,新增550名被征地養老保險人員轉入基本養老保險,已有3.5萬余名參合人員轉入居民醫保。推動"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體系向農村延伸,農村社區化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兩權一房"抵(質)押貸款繼續推進,惠及農戶2400余戶,"房票"質押貸款累計發放突破億元。

      五是基層基礎建設有新加強。村級組織換屆全面完成,村級領導班子整體結構進一步優化。深入開展"爭當領頭雁、推動新發展"專項行動,村(社區)班子執行力不斷提升。探索推廣"陽光村務"、村民理事"1+4"模式等村級民主管理創新舉措,成功創建浙江省村級"三資"管理規范化區。試水農民集中居住小區自住物業管理,已有5個小區進入實質性試點階段。加強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啟動了人口結構優化提升專項行動。出臺了九方面的經濟欠發達村扶持政策,村級可用收入穩步增長。慈城衛星城改革成效顯著,地區生產總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等指標增速在全市衛星城中排名靠前。

      過去一年我區城鄉一體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所取得的成績,是區委、區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區各級各部門齊心協力、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廣大農村群眾理解支持和積極參與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區委、區政府,向所有參與和支持我區城鄉一體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各級各部門和廣大干部群眾,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我區城鄉一體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存在的一些薄弱環節和難點問題。例如:城鄉一體的綜合行政執法管理體制機制還不夠健全,城市管理向農村延伸的力度有待加強;建設國家級生態區的任務十分緊迫,水環境等農村整治工作有待加強;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城鄉融合的創新舉措還不夠深入,等等。這些問題和困難都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思考,努力解決。

      二、2014年城鄉一體發展和"五水共治"主要任務

      2014年是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也是落實省委、市委戰略部署,深入推進"五水共治"的攻堅之年。今年我區城鄉一體發展和"五水共治"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農村工作會議會議精神,圍繞新一輪城鄉一體發展綜合配套改革和"五水共治"工作的總體要求,按照區委八屆五次全會的決策部署,結合十大專項改革和十大專項行動,以全面深化農村各項改革、建設美麗鄉村為重點,以深入開展"五水共治"、創建國家級生態區為抓手,以開展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改進工作作風為保障,大力推進農村產業發展方式、村莊建設方式、農民增收方式和基層治理方式轉變,加快構建美麗品質新##。

      實現今年城鄉一體發展和"五水共治"工作的目標要求,重點是要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統籌城鄉發展

      1、統籌城鄉公共服務。健全社會事業多元化投入發展機制,吸引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城鄉公共服務。做大做強實驗、惠貞兩大教育局團,加快灣頭小學建設,發展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積極創建省教育現代化達標區。推進市、區分級診療新模式,提升婦兒醫院北部院區服務能力,啟動姚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擴建工程,推動優質醫療衛生資源向農村覆蓋。新建9家農村文化禮堂,同步做好日常管理、文化培訓等工作。繼續辦好中華慈孝節和"星期六·相約老外灘"系列活動。

      2、統籌城鄉社會保障。完善城鄉就業創業扶持機制,新增就業崗位8000個,完成城鄉勞動力技能培訓5000人,提升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能力。繼續做好"兩權一房"抵質押貸款等農村金融服務提質擴面工作,幫助農民就近就地創業就業。做好被征地人員養老保障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銜接工作,推進新農合與城鎮居民醫保并軌,持續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平,提高農民轉移性收入。加快##慈孝樂園建設,完善提升"虛擬養老院"、"智慧養老"等居家養老模式,積極打造"恰如家"養老助殘品牌。

      3、統籌城鄉設施建設。進一步提高城鄉一體的交通客運網建設水平,完成火車北站新貨場和高速公路##連接線二期南北向(##段)建設,爭取完成鐵路貨運北環線##段、**西路三期、水尚闌珊東側路等項目。加快推進農村公路網絡化建設,提高"村村通"道路等級,完善村莊內部路網結構。今年建成農村聯網公路?公里。

      (二)五水共治工作。

      1、污水治理。堅持"五水共治、治污先行",抓緊編制農村生活污水整治三年計劃,分解落實年度任務。開展污水管網建設專項行動,結合路網布局推進污水大管網和排水網管建設,加快集鎮的截污納管治理,啟動連接北污水廠管網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今年要啟動英雄水庫上游4個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加大對企業排污的監管,嚴禁污水直排內河項目落地,對偷排、漏排等環境違法行為實行"零容忍"。

      2、防洪排澇。落實省、市"治水強基"的決策部署,加快骨干防洪治澇水利工程建設。基本完成姚**堤慈城段、姚**排主體工程、中橫河一期整治工程,啟動慈江大閘、支援閘、慈江龔馮段堤防新建工程和孔浦大閘改建、##大河農村段整治工程。開展災后水毀工程修復工作,確保汛期行洪安全。加強水庫、山塘、水閘的除險加固工作,全面整治小山塘2座。全年計劃完成水利投資3億元。

      3、水環境綜合整治。開展以河道疏浚、清障拆違、動態保潔、河岸綠化為主的水環境整治專項行動,落實重點河道"河長制",有效治理胡家河、茅家河等25條河道。抓好內河水質提升工程,制定提水換水計劃,保障城鄉水質清潔。推進畜禽養殖專項整治,加大對莊橋街道、洪塘街道和英雄水庫上游等區域畜禽養殖場的關拆力度,力爭年內實現禁養區內畜禽"零養殖"。加強對限養區的環境執法,嚴格控制畜禽養殖對環境的污染。

      (三)美麗鄉村建設。

      1、美麗鄉村建設。啟動省級美麗鄉村先進區創建工作,完善相關區域規劃。全面建設鄉村休閑線,啟動塘民村整村整治,推進**村農房建設,提升安山村村莊管理水平。開展山水人文線和都市農業線規劃工作,實施毛岙村小公園二期建設,充實半浦村古建筑內涵,完成南聯村綠色休閑長廊項目。加快建設中心村、特色村、全面小康村,加強產業培育和引進,打造"一村一景"、"一村一韻"。

      2、"四邊三化"專項行動。圍繞國家級生態區創建目標,開展"四邊三化"專項行動。今年重點是要完成高速公路##連接線、北外環、61省道、妙金線和杭甬客專、蕭甬鐵路沿線三化任務,建立城鄉河道長效保潔管理制度,礦山治理率達到100%,綠色礦山建成率達到60%。大力建設"森林##",依托保國寺蓀湖度假區、北山游步道、慈城古縣城、姚江**綠化帶、慈江綠帶等資源,打造生態景觀線。全年新增綠化面積800畝,創建省級森林村莊1個、市級森林村莊7個。

      3、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大力推進"三改一拆",實施無違建河道、道路、區域等創建活動,杜絕新增違章,爭取三年任務兩年完成。完善農村衛生保潔機制,推進農村環境衛生績效考核全覆蓋,實現"一把掃帚掃城鄉"。嚴格控制礦山、建筑工地和道路揚塵,規范建筑工地施工,加大渣土運輸污染查處力度,加強道路灑水、保潔和綠化帶沖洗。

      (四)現代農業發展

      1、特色農業基地。進一步提升糧食、盆景、水果三大萬畝產業基地,提高建設檔次、科技應用水平和畝均產出效益,不斷提升我區農業的的產業競爭力。繼續推進大鯢生態養殖、進口果蔬、特色農業等精品園建設,努力成為全市高產高效示范基地和都市農業圈中的亮點。大力推行"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充分發揮農業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健全農業支持保護體系,完善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狠抓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

      2、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推動土地流轉集中化,完善街道(鎮)、村流轉平臺,促進土地流轉由短期向長期流轉、永久流轉轉變;由分散小規模流轉向集中連片流轉轉變;由農戶自發流轉向規范化、市場化流轉轉變。今年土地流轉率達到?%以上。推動經營主體新型化,鼓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和土地股份合作,扶持一批具有現代生產要素和經營模式、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進一步做大糧制品、海水產品、奶制品等三大品牌。推動農業服務社會化,加強農技推廣推廣隊伍,引導社會力量組建農業經營性專業服務公司,為農民提供全方位、低成本、便利高效的生產經營服務。

      3、都市休閑。重新評定"都市田園新十景"、重新編制農家樂發展規劃,大力發展兼具健身、養生、垂釣、采摘、休閑度假等功能的農家樂示范基地(戶)和農家客棧(民宿),加快形成富有特色的農業休閑旅游業布局。啟動國家5A級景區創建工作,整合慈城古縣城、綠野山莊等旅游資源,保國寺-蓀湖區塊積極爭創省級旅游渡假區。北山游步道努力成為省級休閑運動基地,引進企業化運作,引導周邊農民發展休閑相關產業。

      (五)農村各項改革

      1、農房"兩改"。加快推進農村住房集中改建,今年要有灣頭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包家村舊村改造安置房等115萬平方米保障房完成竣工驗收。繼續推進4個農村住房制度改革村,重點幫助解決資**衡、政策執行等實際問題。研究農村經營性建設用地和宅基地跨村流轉政策,促進農民向中心村集中居住。

      2、夾心村、保留村整治專項改革。調整完善全區村莊布點規劃,明確夾心村、保留村整治范圍,并實行"一村一規劃"。今年每個涉農街道、鎮都要明確1-2個試點村,開展"一戶多宅"清理,推進危舊房整治和梳理式改造,盤活存量土地;開展自然村、空心村的撤并,下決心解決村莊布局"低、小、散"和基礎設施投入不經濟、不可持續等突出問題。探索建設村級廉租房和老年房試點,試行"先租后買"等人性化政策,逐步解決無房戶和大齡未婚青年居住問題。

      3、農村股份制改革。研究形成股份合作制深化改革的指導性意見,探索股權入股經濟組織的新機制,實施股份經濟合作社規范管理、項目公司化以及平穩退出等多元化發展模式,創新農民股份收益處置辦法。今年要有更多的試點村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

      4、慈城衛星城建設。推動慈城鎮成為##市新一輪城鄉一體化改革試點鄉鎮。古縣城保護開發完成業態規劃,推進風貌協調和業態更新。新城建設要發揮衛星城體制優勢,全面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不斷增強以鎮帶村的發展能力。落實經濟欠發達村扶持政策,切實提高其自身"造血"功能。

      (六)農村社會治理

      1、農村社區化管理體制專項改革。進一步完善撤村建居工作相關政策,按照成熟一個拆建一個的原則,今年對10個行政村實行撤村建居。加強農民安置社區管理,試行農民安置社區自主物業管理,建立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三方聯系會議制度,探索居委會負責人列席業委會會議、業委會主任和物業公司經理在居委會掛職的"交叉任職"機制,加強社區特色文化培育,努力形成居委會、業委會、物業三位一體的治理新模式。加強農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的建設和管理,加快行政村經濟管理職能與社會服務職能的分離。

      2、基層民主建設。繼續開展村(社區)書記主任"領頭雁"評選,調整完善考核激勵機制,強化村級組織建設。積極探索村務監督委員會作用發揮的有效途徑,完善并推廣村民理事民主管理機制,建立責權明晰、銜接配套、運轉有效的村級民主監督機制,不斷提升農村基層自治與民主管理水平。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實現管理重心從事后管理向事前、事中監管轉變、從抓結果向抓過程轉變、從抓費用支出向抓集體合同收入轉變,確保集體資產安全,促進集體資產保值增值。

      3、城市管理提升專項行動。參照城市社區管理模式,推動"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向農村延伸。整合職能,建立健全城鄉一體的綜合行政執法管理體制,逐步實現農村在城市管理、環衛保潔、社會治安等方面實現與城區同等的管理服務。深化執法勤務制度改革,開展街面巡控保序行動。積極創建"民生城管",努力清除"六小十問題"(部分路面臟亂差、道路積水、盲道侵占、車輛無序停放、占道經營、渣土車違規拉運、綠化帶失管、綠籬缺失等十問題)。初步選址在西邵村新建轉運站,開展垃圾分類處理與循環利用項目建設。加強建筑渣土專項整治,努力實現管理無盲區、時段無斷檔、晝夜無差異、常態無回潮的"四無"目標。

      五水共治范文第3篇

      (一)建組織,抓落實。制定我鄉2015年度“五水共治”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明確了今年五水共治建設項目,建立五水共治作戰指揮室。形成由鄉黨委書記孔華鋒,鄉長張曉偉帶頭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具體工作有人實際抓的工作格局。組織鄉、村黨員干部群眾及機關志愿者參與到治水工作,不定期開展河道、環境衛生大整治等活動,發揮示范表率和戰斗堡壘作用。從鄉到村到戶,層層落實、步步推進,有組織、有重點地織就一張覆蓋全鄉的“五水共治”網絡格局。

      (二)定目標,趕進度。一是加快污水治理項目建設。今年計劃完成9個村的生活污水治理,目前基本完成培香、金村、嶺西三個村的建設任務,接入農戶225戶、鋪設管網4274米、新增化糞池41個,新建處理終端4個;塘田、楊樹塢村已開工;岙里、__村已完成招投標工作;前山、后張村已通過評審進入預算編制階段;橫路村污水治理方案因涉及電改及古村落保護問題待重新調整設計方案。二是逐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6月組織今年要開展垃圾分類處理村的駐村干部、村主職干部到新渥鎮參觀垃圾分類工作,同時到永康市實地考察垃圾分類桶生產廠家。我鄉今年計劃啟動橫路村、__村、塘田村等10個村垃圾分類工作,塘田村、龍塘村、梭里塘村、丁界村、金村、__村、下周村已完成垃圾處理房工程招投標。三是扎實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發動鄉、村干部、黨員做好“全民清潔日”行動;不定期組織人員對衛生“后進”村開展突擊整治;在我鄉春茶采摘農忙期間,開展環境衛生整治集中推進競賽活動,加大對鄉、村干部、保潔員三級的獎罰力度,將督查評比結果列入村莊年度工作考核內容。四是穩步推進其它項目建設。一是小農水改造工程。2015年計劃實施嶺頭、前山、嶺西3個村的灌區渠道建設項目和6座山塘整治,開展__、前山、何家、培香四個村的飲用水改造工程,目前已有3座山塘完成施工便道建設。二是衛生改廁工作。橫路村拆除露天糞缸50個,完成生態公廁化糞池建設。結合污水治理工程建設,全鄉已有200多戶完成了衛生改廁。

      (三)強宣傳,重長效。鄉黨委、政府以宣傳教育為抓手,定期召開會議,樹立治水典型,交流治水經驗。營造宣傳氛圍。一是加大宣傳力度。全鄉范圍內積極開展“五水共治”捐款、“我為治水獻一計”金點子征集和“五水共治”進企業、治水宣傳進村入戶、節水護水進校園等系列活動。充分借助橫幅、標語、倡議書、黑板報、手機短信、微信、大型廣告牌等宣傳工具,全鄉共刊出黑板報19期,張貼標語360條,橫幅18條,制作大型宣傳廣告牌5塊,發放倡議書6352份。在緊扣“問題在水上、根子在人上”的問題導向,向廣大群眾普及“五水共治”知識,提高群眾愛水、護水、親水、節水的認識,營造人人參與治理水環境、保護水資源的良好氛圍。二是建立完善長效機制。全面落實河長制,按“一河一長”原則,建立全鄉9條河道河長、河段長、保潔員制度,逐級分解河道保潔任務,對各河道設立公示牌接受群眾監督;增設村級副河長,成立黨員護水隊,對全鄉范圍內的河道進行共治共管;同時與各村簽訂“五水共治”目標管理責任書,對各村環境衛生情況進行月考核,將考核情況進行

      通報,建立獎懲制度;結合“文明家庭”、“愛心家庭”評比活動,發動婦女帶頭做好“門前三包”工作。1、污水治理施工管理難。缺乏污水治理專業技術人員,施工單位存在掛靠現象,項目小,“五大員”到位難,同時上半年處于茶葉農忙季節,施工人員到崗率低,項目開展較為緩慢。

      2.農村環境衛生常態,長效管理較難。雖我鄉上半年重點抓各村環境衛生工作,但因個別村基礎差,農戶生活習慣較差,成效不夠明顯。

      1、全面啟動農村污水治理工程建設,確保今年完成9個行政村農村污水治理目標任務,爭取全鄉18個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處理。

      五水共治范文第4篇

      一、借助環境公益訴求,優化“五水共治”司法保障模式

      站在司法的角度來說,在水污染治理方面,生態環境保護法律體系的優化完善尤為重要,比如,“五水共治”。在新《環境保護法》作用下,對環境公益訴求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進一步明確了原告資格,具有較好的可行性,而“破壞生態”行為已成為環境公益訴求方面的關鍵性內容之一,利于進一步推進浙江省提出的“五水共治”,利于這一司法保障模式的優化完善。在此過程中,檢察機關也參與到水環境改善中,在信息共享平臺作用下,檢察監督機制、移送管理制度等得以優化完善,在司法方面,環境保護有了重要的司法保障,利于浙江地區一系列環境污染治理工作順利開展,更好地發揮“五水共治”司法保障模式多樣化作用,有效提高污水治理效果。

      二、借助環境能動司法,健全“五水共治”司法保障模式

      在治理水污染中,浙江省也在全面、深入探索環境司法以及執法,不斷將其應用到實踐中,為健全“五水共治”司法保障模式提供了有利的保障。2009年,在多方面因素作用下,“能動司法”這一概念應運而生,逐漸應用到各類司法機關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在環境保護方面,司法機關也承擔一定的責任。和其他類型的案件相比,環境案件有著本質上的區別,易于擴散、難以逆轉等是顯著特征,也就是說,在處理環境案件過程中,司法機關必須及時介入,要充分發揮多個部門作用,比如,公安部門、環保部門,使其處于統一化的網絡結構體系中,順利實現聯動執法,實現環境能動司法,依法追究排污超標企業、污水處理不科學單位的司法責任,根據各方面情況以及新時期生態文明建設具體要求,適當增加對其的司法追究力度,為健全浙江省“五水共治”司法保障模式提供有利保障。

      三、科學選擇環保法庭試點,創新環保檢察機構與環保警察試點

      (一)科學選擇環保法庭試點

      在新形勢下,生態文明建設已成為社會大眾關注的焦點,而生態文明建設涉及到多個方面,包含多門學科知識,比如,生物學、化學,具有強化的專業性,司法已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點,符合生態文明建設的客觀要求。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不同行業、領域處于動態發展中,浙江省也需要多角度優化完善“五水共治”的相關條例,優化創新相關機制,確保區域水污染治理有重要的法律保障。在“五水共治”司法保障機制方面,浙江省必須多角度分析自身各方面情況,堅持相關原則,科學選擇環保法庭試點,可以將其設置在水環境污染程度較高的地區,比如,嘉興、寧波,確保一系列環境司法活動順利開展,有效處理各類環境案件,比如,環境民事案件、環境刑事案件,將環境執法工作落到實處,有效防止其形式化,構建全新的審判執行模式,“一體化”解決各類環境案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環境司法能動性。

      (二)優化創新環保檢察機構、環保警察試點

      在治理水污染過程中,浙江省必須綜合分析主客觀因素,準確把握“五水共治”以及相關司法保障機制的特點、性質等,科學選擇環保法庭試點的基礎上,需多層次優化創新環保檢察機構以及環保警察試點,全面、客觀分析“五水共治”存在的一系列問題,結合地區水污染具體情況,構建針對性的環保檢檢察機構,根據污水治理以及水環境改善情況,定期開焊多樣化的試點工作,明確其重點內容,準確把握試點工作內容。在此基礎上,浙江省需要優化完善構建的立案調查機制、督促機制,構建“科學、合理”的環境執法相關機制等,檢察機關要根據地區發生的生態環境保護案件,開展多樣化的工作,比如,、督促。浙江省要立足基本國情,根據我國在水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提出的客觀要求,出臺相關法規,制定具有較高可行性的方案。在“五水共治”方面,浙江省相關部門必須明確自身在這方面的職責,要充分發揮自身多樣化職能,實現聯動執法的基礎上,開展多樣化的統一行動,有效提高水污染治理效果,尤其水污染極其嚴重的區域。由于公安環保部門在生態環境治理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浙江省需要構建環保警察部門,促使公安機關、環境行政執法機關相融合,處于協調、統一過程中,共同作用于“五水共治”方面。

      四、結語

      五水共治范文第5篇

      【關鍵詞】五水共治;存在問題;保障措施

      引言:

      2014年,浙江吹響“五水共治”集結號,舉全省之力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力爭三年內解決突出問題,明顯見效;五年內基本解決問題,全面改觀;七年內基本不出問題,實現質變。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興、因水而美。抓“五水共治”倒逼轉型,是由客觀發展規律、特定發展階段、科學發展目的決定的。水是生產之基,什么樣的生產方式和產業結構,決定了什么樣的水體水質,治水就是抓轉型;水是生態之要,氣凈、土凈,必然融入于水凈,治水就是抓生態;水是生命之源,老百姓每天洗臉時要看、口渴時要喝、灌溉時要用,治水就是抓民生。可以說,“五水共治”是一石多鳥的舉措,既擴投資又促轉型,既優環境更惠民生。抓治水就是抓改革、抓發展,意義十分重大,任務迫在眉睫。

      一、“五水共治”的重要性

      首先,全面實施“五水共治”有利于轉變經濟發展的方式。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為什么會出現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及水資源嚴重污染的問題呢?水環境質量下降的問題日益嚴重。出現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還是經濟的問題,雖然我國的經濟水平在不斷地發展和提高,但是經濟發展的方式和規模卻仍舊是不協調、不成熟的。為了使水環境更加健康,經濟發展的道路應該是綠色的、健康的、低碳的、可循環的。其次,全面實施“五水共治”所起到的推動經濟發展的作用。想要更快、更好地實現“五水共治”,就必須在治理水污染、洪澇災害、排水給水節水等環節中啟動一系列的工程項目,這些工程項目的開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動經濟的發展。水環境的問題,是現在浙江省所面臨的非常嚴峻的問題,在降雨量較大的季節,就會發生洪澇災害,在降水量缺乏的季節,又會發生干旱災害,現在的環境問題又不斷的造成水污染的現象,因此,水環境面臨著非常嚴重的問題,已經對于生活在浙江省的人民群眾造成了非常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也威脅著全省人民的安全。

      二、“五水共治”建設方面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長效機制亟需完善

      雖然治水在全縣面上轟轟烈烈地開展,但仍然存在一些盲點和遺漏點,如主城區部分河道水質改善較慢,個別河道污染指數非常高;鄉鎮,街道交界處河道存在“沒人管”現象,少量區域還有黑臭河。同時,長效管理依然欠缺,反彈現象仍然存在。如:集中殲滅垃圾河以后,各地陸續建立完善了長效保潔機制,但仍出現不同程度的反彈,在治水辦抽查時,發現有些鄉鎮,街道河道存在保潔未到位問題。

      (二)工程建設中合理利用水資源

      要想水資源利用效率進一步提高,節水型社會建設實現縱深發展。一是優化水量調配,實施水廠現代化改造,進一步完善自備水管理體系,確保一、二期輸送水量的合理分配,提高供水的安全可靠性。二是確保管網安全,加快管網建設,嚴格控制漏損水量,加強管網設施巡查、監察力度,提高供水突發事故的應急處理能力。三是鼓勵群眾節水,開展節水型居民小區的創建,嚴格實施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建立激勵節約用水科學機制,促進水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

      (三)做好工程建設

      想要切實開展“五水共治”項目,就需要開展相關的一系列工程項目,這些工程項目的質量是“五水共治”工程是否成功的關鍵所在。“五水共治”項目當中包括防洪工程、城市排水給水工程、河道整治改造工程等,這些項目如果能夠成功實施,則會造福百姓,將得到人民的大力支持,反之如果出現豆腐渣工程,就會失掉民心。所以,全面實施“五水共治”,一定要抓好工程建設,要能夠根據水治理的需求開展有效的工程管理工作,確保水治理工程的有效實施,而且要能夠注重工程實施中所牽涉的環境問題,要盡量減少廢棄物料的產生,要盡可能地做到既治理了水污染問題,又保護了周邊環境,這樣才能夠促進“五水共治”的可持續性的發展,從而全面提升水資源治理的工作效率。

      (四)技術水平有待提升

      “五水共治”理念的提出并不是一個空談,而是要能夠做到“五管齊下”,全面推動水資源、水環境的建設。要做好相應的工作,全面提升水治理的技術水平,突破技術工程的開發,為水治理提供真正合適、有利于水資源發展的有效技術能力。同時,還要重視水治理過程中技術運用的監測工作,保障該過程無污染,不會造成環境損害等問題,并同時能夠將相關工作結果及時地公布,讓人民群眾對水治理的工作進行有效監督。最后,要能夠團結政府各方面的力量,全面加強水利部門、環保部門、建設部門以及經濟部門等不同部門之間的相互合作,加大政府各方在“五水共治”工作中的參與力度,從而全面推進水治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三、“五水共治”實施中需要的保障

      近年來因環境問題引發的群體性惡性事件較多,黨和政府逐漸重視環境問題,浙江省政府提出了五水共治的戰略決策來切實改善水環境。環境問題是一種影響人們公共利益的行為,僅僅依靠政府的力量在當代社會顯得明顯的不足,應該通過各種途徑和力量參與到五水共治中來。以下是五水共治在實施中需要的一些保障。

      (一)是規劃科學保障。制定全省層面“五水共治”總規劃和子規劃,增強科學性、突出實戰性,把圖紙畫出來、資金算出來、時間排起來、責任明起來。各市、縣(市、區)制定聯動規劃或具體方案,把治水作戰圖、明細表掛出來,做到心中有數,方便群眾監督。

      (二)是資金到位保障。合理確定各級政府的投入比例,爭取各類金融機構更多支持,積極吸引各類社會和民間投資,既用市場機制鼓勵浙商回歸投資治水項目,又廣泛發動浙商投身家鄉公益治水。省委決定,2014年省級“三公經費”預算削減30%以上,省下來的錢用到水利建設上,用到治水的刀刃上。

      (三)是質量監理保障。對治水工程和項目細化責任、強化監管,明確施工、監理、驗收各環節責任人,登記在案,有據可依,有責可查,確保工程質量安全可靠。

      (四)是人才科技保障。大力引進、培養和用好治水高科技人才、實用型人才,以先進技術保障治水工程,以先進理念提升治水水平,以領軍人才推動治水工作。

      (五)是工作考核保障。貫徹中央對政績考核的新要求,把治水作為各地各部門重要的實績考核內容,把治水作為領導干部年終述職的必講內容。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從源頭上預防違法違紀行為發生,確保治水工程成為廉潔工程。

      四、結束語:

      “五水共治”好比五個手指頭,治污水是大拇指,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分別是其他四指,分工有別、和而不同,捏起來就形成一個拳頭。其中治污水的大拇指最粗,是重點。從社會反映看,對污水,老百姓感觀直接、深惡痛絕。從實際操作看,治污水,最能帶動全局、最能見效。治好污水,老百姓就會豎起大拇指。

      參考文獻:

      [1] 周建福,陳筠,攻堅“五水共治” 打造美麗金東.浙江日報.2014-02-23

      亚洲噜噜噜噜噜影院在线播放|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电影在线| 亚洲一级片免费看|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 亚洲精品精华液一区二区| 日本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 精品国产日韩久久亚洲|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首页| 亚洲中文无码mv|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仑| 亚洲精品又粗又大又爽A片|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 | 亚洲αⅴ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亚洲人成自拍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成人 | 亚洲男人天堂2017| 亚洲综合综合在线| 亚洲人成在久久综合网站| 亚洲精品123区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一二三|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色77777| 亚洲∧v久久久无码精品| 亚洲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在线视频| 亚洲欧洲专线一区| 亚洲高清无码专区视频| 亚洲乱码日产一区三区| 亚洲av日韩av无码黑人| 亚洲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AV海量| 亚洲国产人成精品|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综合区图片小说区|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