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杜牧的資料

      杜牧的資料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杜牧的資料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杜牧的資料

      杜牧的資料范文第1篇

      【關鍵詞】 艾滋病;母嬰傳播;阻斷抗病毒治療;臨床療效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018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6146-01

      母嬰傳播是艾滋病傳播的重要途徑,可發(fā)生于妊娠期、分娩期或者哺乳過程中。其主要是通過胎盤、產道以及母乳喂養(yǎng)等多途徑獲得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相關研究資料顯示,約有90%的兒童HIV感染來源于母嬰傳播。故阻斷HIV的母嬰傳播已成為兒童艾滋病防治的重要途徑[1]。目前,HIV藥物治療已成為艾滋病母嬰傳播的基本預防措施,此外,嬰兒人工喂養(yǎng)以及選擇剖宮產等對于阻斷HIV母嬰傳播也具有重要意義[2]。本研究對93例HIV陽性孕婦應用三聯(lián)抗病毒藥物方案進行HIV阻斷治療,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xiàn)總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HIV陽性并要求繼續(xù)妊娠的孕婦93例作為研究對象,年齡在21-33歲之間,平均為(25.6±3.4)歲。其中,2例為城鎮(zhèn)本地人口,91例為農村本地人口,均為已婚婦女,均經(jīng)性傳播。56例為初產婦,37例為經(jīng)產婦。入院以后接受常規(guī)檢查,排除其他疾病感染者。

      1.2 方法 本組孕婦在妊娠第14周或者14周以后發(fā)現(xiàn)HIV感染,即予以抗病毒藥物三聯(lián)療法進行治療,用藥方案為齊多夫定片(AZT)口服,300mg/次,2次/d;拉米夫定片(3TC),150mg/次,克力芝250mg,2次/日。在新生兒出生以后,予以AZT按照4mg/kg的劑量進行預防治療,2次/d,至出生后6周。對于孕期未接受HIV檢查,在臨產時檢測出HIV感染者,應立即予AZT300mg,3TC300mg,克力芝250mg,加服一次奈韋拉平(NVP)200mg,直至結束分娩。在分娩結束以后,繼續(xù)服用以上三種抗病毒藥物,至產后6周。所有HIV陽性產婦所產嬰兒均予以人工喂養(yǎng)。

      2 結 果

      本組93例HIV陽性孕婦經(jīng)抗病毒阻斷治療后,出生嬰兒均無HIV陽性,隨訪18月均為陰性。用藥期間未見任何藥物不良反應。

      3 討 論

      艾滋病是目前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性傳播疾病之一,疫情多發(fā)生于農村以及經(jīng)濟不發(fā)達區(qū)域,開展HIV抗病毒阻斷治療具有重要意義[3]。兒童艾滋病多是由于母嬰傳播獲得HIV感染,母嬰傳播的途徑主要分為宮內感染、分娩期感染以及產后母乳感染三種途徑。因此,針對這三種途徑實施母嬰阻斷治療,對于降低母嬰HIV傳播率具有重要意義[2-3]。目前認為,孕期內應用抗病毒藥物是預防宮內HIV傳播最有效的方法。相關研究資料顯示,約有25%的嬰兒HIV感染是通過宮內傳播引起,因為病毒能夠通過母體胎盤而進入到胎兒的體循環(huán)之中,從而引起HIV感染。因此在孕期即可通過服用抗病毒藥物阻斷HIV母嬰傳遞[4]。

      AZT是一種臨床常用鏈終止物抑制病毒逆轉錄酶,可強效預防HIV母嬰傳播。同時配合3TC以及克力芝等抗病毒藥物可顯著控制HIV母嬰傳播。近年來,臨床通過抗病毒藥物治療、剖宮產以及人工喂養(yǎng)等方式,在阻斷HIV母嬰傳播方面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胎兒可通過分娩獲得HIV感染。主要是由于產婦在陰道分娩過程中極易發(fā)生陰道受損,造成產道污染,當嬰兒自陰道中產出時,其皮膚與母體內的受污染皮膚相接觸可引起母嬰傳播[5]。因此,認為選擇剖宮產有利于降低HIV母嬰傳播的風險。有研究報道顯示,出生以后未感染HIV的嬰兒,如予以HIV陽性產婦母乳喂養(yǎng),隨著哺乳時間的推移,其發(fā)生HIV感染的危險性也將逐漸增加。可見,母乳喂養(yǎng)能夠增加HIV母嬰傳播率[3]。因此,對于HIV陽性產婦,產后切勿進行母乳喂養(yǎng)或者混合喂養(yǎng),可予以人工喂養(yǎng),以降低HIV母嬰傳播幾率。本研究應用齊多夫定片、拉米夫定片以及克力芝三聯(lián)抗病毒藥物阻斷治療,并配合產后人工喂養(yǎng),獲得滿意療效,93例HIV陽性孕婦在經(jīng)治療后母嬰HIV均呈現(xiàn)陰性。故認為抗病毒藥物阻斷治療對于HIV具有顯著效果。

      在應用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的過程中,要求產婦應積極配合治療,遵醫(yī)囑定時、定量服藥,切勿停服、漏服或者擅自增減用藥劑量。一旦出現(xiàn)藥物不良反應,需立即就診。由于抗病毒藥物的不良反應較大,在用藥治療過程中應密切監(jiān)測產婦的情況[2]。齊多夫定可引起骨髓抑制,導致貧血或者粒細胞減少等,故在用藥以后需密切觀察孕婦有無頭昏眼花、骨髓抑制以及面色蒼白等。此外,拉米夫定可能引起腹瀉、頭痛以及扶正等不適癥狀;克力芝可引起惡心、嘔吐、腹瀉、頭痛、腹痛、失眠、乏力或者疲勞等不良反應。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應密切監(jiān)測,以便及時采取處理措施[4]。

      許多孕婦在獲悉自身存在HIV感染后,多產生害怕、孤獨、悲觀等心理,嚴重者甚至失去生活信心或者不敢生育。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醫(yī)護人員應加強對孕婦的心理治療或護理,告知其HIV陽性對于妊娠的影響,尊重孕婦自己的選擇。對于要求繼續(xù)妊娠者,應告知其遵醫(yī)囑用藥的重要性,取得其積極配合,定時、定量用藥并定期接受復診。同時,應向孕婦及其家屬降低HIV母嬰阻斷治療相關知識,使其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切勿進行靜脈吸毒、吸煙、多以及孕期無保護等。因吸煙可導致HIV陽性孕婦在圍產期發(fā)生母嬰傳播的幾率增加3倍甚至更高;而靜脈吸毒亦可增加母嬰傳播的危險性,尤其是嗎啡以及可卡因能夠導致HIV復制增加,從而導致體內的HIV-RNA。此外,多以及孕期無保護等均可導致孕婦反復HIV感染或者毒株多樣性增多。相關研究資料顯示,HIV陽性孕婦大多存在貧血以及維生素A缺乏癥,母體維生素A的含量不足1.4μmol/L者,其HIV母嬰傳播率可增加約4.4倍。因此,認為豐富的營養(yǎng)能夠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并降低生殖器以及母乳中HIV以及HIV-RNA含量。故在臨床治療的同時,應提供給孕婦營養(yǎng)豐富、高蛋白、高熱量、富含維生素且易于消化和吸收的食物,酌情予以補充鐵、鋅、維生素A、葉酸等,并經(jīng)常改變食物的種類,合理搭配飲食結構,以避免發(fā)生細菌感染。

      綜上所述,對于HIV陽性孕婦,在加強心理護理、健康教育以及服藥指導的基礎上應用抗病毒藥物進行母嬰阻斷治療,并配合產后人工喂養(yǎng),能夠顯著降低HIV母嬰傳染率,有效預防和控制新生兒HIV感染,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汪永忠.艾滋病母嬰阻斷抗病毒治療依從性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08,19(5):407.

      [2] 石柳春.艾滋病母嬰阻斷抗病毒治療的觀察和護理[J].護理雜志,2009,26(11):37.

      杜牧的資料范文第2篇

      這節(jié)課,我以下面4首詩為教材:1.虞世南《詠蟬》;2.韋應物《聞雁》;3.岑參《還高冠潭口留別舍弟》;4.杜牧《赤壁》。教學過程簡述如下:

      一、品讀意象見真情

      投影:虞世南《詠蟬》

      “垂 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帽帶結好后掛在頷下的部分,蟬的嘴像掛在頷下的帽帶。

      沈德潛評:“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唐詩別裁》卷四)

      先讓學生自由品讀,以沈德潛評語作提示,看學生能否從理解意象入手來讀懂這首詩。

      片刻,學生發(fā)言。

      生1:這是一首詠物詩,借詠蟬傳達只有地位高才能名聲遠的思想。

      生2:我原來也是這樣理解的,但沈德潛評“獨尊其品格”,使我茅塞頓開,“居高”的“高”的含義在前兩句中以“清露”與“疏桐”作了暗示清露和疏桐都象征高潔,所以是“尊其品格”。看來“高”不光指地位高,更指品格高,品格不高,地位再高也不行,品格高而且地位高,他的名聲才會遠。

      (生鼓掌)

      師:像第二位同學這樣讀詩就到位了,第一位同學沒能把握詩中的意象,所以沒讀懂。那誰能把剛才讀詩的方法總結一下?

      生1:(搶先)詩歌往往通過意象立意。主旨不直接說出來,而是通過意象透露出來,聯(lián)系語境理解意象,才可讀出詩中的真情。

      師:看來廣泛閱讀是必不可少的。讀詩要做有心人,把詩詞中常見意象的分類及大致含義做一下歸納,這樣讀懂詩就會容易多了。

      二、依“法”方能讀得輕松

      投影:韋應物《聞雁》

      “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師:回憶一下,這首詩在寫法上和我們學過的哪首詞相似。

      生3:似乎是柳永的《雨霖鈴》“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但寫法說不清了。

      生4:我記得是“點染”。先點出“去去”,然后再用“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來渲染,想像離別后的孤寂凄涼。

      生5:還有“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點出“傷離別”,然后是兩重渲染,一重是“冷落清秋節(jié)”,另一重是“楊柳岸,曉風殘月”。

      師:談談“點染”修辭吧。

      生6:“點”為主,一般為詩眼;“染”為次,是渲染詩眼的。

      師:好!那讀懂這首詩容易吧。

      生7:先點出“歸思”,然后用“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渲染,全詩表達了歸思之情。

      師:看來諳熟詩詞技法和修辭,可以幫助我們成為詩詞的知音。問卷中有一半以上同學想全面了解這些知識,這不妨作為我們“詩家語探究”的重要課題。

      三、不能用讀散文的方法讀詩詞

      投影:岑參《還高冠潭口留別舍弟》

      “昨日山有信,只今耕種時。遙傳杜陵叟,怪我還山遲。獨向潭上酌,無人林下期。東溪憶汝處,閑臥對鸕鶿。”

      為了幫助學生解讀,我設計了幾個問題。

      師:信是杜陵叟寫的嗎?

      (生七嘴八舌,有的說是,有的說不是)

      師:讀詩勿躁!用讀散文的方法讀詩是大忌!詩極精練,散文里許多要說的話在詩里都省略了,敘述呈跳躍性。請再認真讀一下。

      (一會兒,有生發(fā)言)

      生8:“昨日山有信”,“遙傳杜陵叟”,從字面看,是信中傳杜陵叟的話。

      生9:從題目可知“我”要回到“高冠潭口”,寫信人定住在此地。后面一句“東溪憶汝處”說明“憶汝”的人在“東溪”,不是寫信人,應與“怪我還山遲”為同一人,就是杜陵叟。從“只今耕種時”一句看,寫信的可能是“我”的家人。

      師:不錯!那后兩聯(lián)寫了什么內容,全詩表達了什么情感?

      生10:后兩聯(lián)寫杜陵叟的日常生活。

      生11:我不同意。是寫因“我”不在,杜陵叟只好獨自喝酒,也不到高冠潭的樹林里下棋,在東溪對著鸕鶿發(fā)呆、無聊,盼“我”還山。

      師:糾正得好!最后兩聯(lián)形象描寫中蘊含的情感要正確把握。其實把握整首詩表達情感的含蓄性是更重要的。試問,家人寫信就是為了“遙傳杜陵叟”嗎?

      (有生悟)

      生12:信寫得很委婉。隔得很遠的杜陵叟尚且想“我”,家人對“我”的情意自然在不言中。

      師:其實這首詩表達的情感很普通,其魅力在于敘述的跳躍性和表達的含蓄性給讀者帶來無限的想像空間和無窮的回味余地。可以說,詩是茶,是酒。動手改寫散文,再來比較一下詩和散文的不同。

      (生改寫、評讀、交流)

      四、不能用讀史的眼光讀詩詞

      投影:杜牧之《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消,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彥周詩話》評:赤壁不能縱火,為曹公奪二喬置之銅雀臺上也。孫氏霸業(yè),系此一戰(zhàn),社稷存亡,生靈涂炭都不問,只恐捉了二喬,可見措大不識好惡。

      措大:士人。

      何文煥《歷代詩話考索》:彥周誚杜牧之《赤壁》詩,社稷存亡都不問,只恐捉了二喬,是措大不識好惡。夫詩人之詞微以婉,不同論言直遂也。牧之之意,正謂幸而成功,幾乎家國不保,彥周未免錯會。

      師:對上面這首詩,彥周和何文煥分別持什么觀點?

      生13:杜牧的詩說,若東風不幫周郎,就會給曹操打敗而國破家亡,這樣二喬不保。彥周認為這次戰(zhàn)爭有關國家存亡,百姓遭際,杜牧卻只字不提,只怕捉了二喬,可見不識輕重好歹。何文煥不同意他的看法,認為詩人寫詩微而婉,不同于史論的直率,杜牧的正意是以二喬被擄說明周瑜的國破家亡。

      師:討論一下,哪種觀點正確。

      (討論后達成一致:何文煥的觀點正確)

      師:不能用讀史的眼光讀詩。詩家語言近旨遠,微言大義。知道了這些,就不會犯彥周的錯誤了。請搜集有關史論的詩詞擴展閱讀,加深體會。

      課后,指導學生對問卷分析歸類,歸納出以下幾點:1.詩詞常見意象歸類及大致含義歸納。2.詩詞中的關鍵語句把握不準。3.品味不出精妙詩句的妙處。4.想較全面了解詩詞常見技巧與修辭。5.難以正確把握詩詞中蘊含的思想情感。6.詩詞在思維方式上有何規(guī)律。7.如何作詩詞鑒賞。8.全面了解詩家語的特點。

      學生選擇其中感興趣的一二點作為探究課題,并與選題一致的同學組成小組,據(jù)課題可能涉及的范圍查找收集資料(老師提供了資料索引),分工協(xié)作,形成結果,寫成書面報告驗收并交流。

      【教學反思】

      1.教師指導學生自主性、探究性與合作式學習,這是新課標的教學理念。教師指導得法,才能激起學生強烈的探究意識,這是取得理想教學效果的前提。綜合指導課就是讓學生進入憤悱狀態(tài),從而激發(fā)他們深入探究的欲望。

      2.綜合指導課是為了促進學習的融會貫通,一般無現(xiàn)成教材可用。教師如何確定教材?首先要善于傾聽學生的心聲,以問卷調查等形式發(fā)現(xiàn)問題,以便使教學有的放矢;其次,這種課型是以知識和能力立意的,追求以點概面、舉一反三的教學效果。力求教材既有深度,又有廣度,做到典型性、科學性、實用性的統(tǒng)一。

      3.綜合指導課既是教學目的,也是學習過程。要有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鍛煉他們的思維,訓練讀寫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并讓他們學到一定的探究問題的方法,為學生自主學習作必要的點撥。

      杜牧的資料范文第3篇

      [關鍵詞]姜夔;曲詞;音樂審美

      [中圖分類號]1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18X(2015)06-0090-05

      晏紅,南昌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副教授;

      羅琦卿,南昌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江西南昌330029)

      姜夔(1155-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人,南宋著名文學家、音樂家。他所處時代正值宋、金和議之際,南方經(jīng)濟漸趨繁榮,人民生活暫時得以安定。他少年喪父。屢試不中,終身未仕,嘗漫游于湘、鄂、贛、皖、江、浙地帶,過著游離不定的清貧生活。“(姜夔)氣貌若不勝衣,而余力足以扛百斛之鼎;家無立錐,而一飯未嘗無食客。圖史翰墨之藏。汗牛充棟。襟期灑落,為晉宋詞人。”(陳郁《藏一話腴》)姜夔好學、好客、好音樂,多才多藝,詩詞歌賦、音律書畫,無一不熟諳精通,特以曲詞見長,深得當時名流辛棄疾、楊萬里、范成大、蕭德藻的推賞。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他的《白石道人歌曲》等著作,內存祀神曲《越九歌》10首,旁注律呂字譜;詞調17首,旁注俗字譜;自度曲17首(內舊曲詞2首,范成大曲1首),旁綴工尺譜;琴歌《古怨》1首,旁綴減字譜。這是中國音樂史上流傳至今唯一完整的宋代樂譜文獻資料,被視為中國音樂史上的稀世珍寶,彌足珍貴。然而細審《中國音樂美學史》和《中國文學史》,對其曲詞的審美特征研究者鮮見。本文將擬從音樂美學角度,對其曲詞的審美特色作一初步探索,為創(chuàng)作新時代音樂作品之借鑒。

      一、靈動的動象美

      我國音樂文獻《樂記》載:

      樂者,心之動也;聲者,樂之象也;文采節(jié)奏,聲之飾也。君子動其本,樂其象,然后治其飾。

      即是說,音樂是“心之動”之“象”。心動是指人之情動,因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于中,故形于聲,聲成文謂之音。”音樂具有以“聲”動,表現(xiàn)心動、物動的審美特征,因而音樂之“象”,不同于文學、繪畫等藝術之“意象”、“形象”。而是“動象”。人們有感于外物(人、事、景、物)而引感的激動、感動和心靈的震動。觸動靈感而創(chuàng)作音樂。所以說,音樂是以“聲之動”表現(xiàn)“心之動”的藝術,具有動感特性的美學特征。

      姜夔精通音律,善創(chuàng)曲譜,對音樂有著特殊的敏感性。深諳樂音的動感魅力而熱衷音樂,往往通過曲詞曲譜創(chuàng)作表達內心世界。其曲譜具有音樂韻律之美和動象之美。“動象”是構成其曲詞的基本元素。姜夔所作曲詞,均調用多種藝術手法,創(chuàng)造動象,編織曲詞。

      (一)化用陳詞,重構動象

      以陳詞賦意系指運用前人詩詞歌賦構成新的意象,表達情志。姜夔代表作《揚州慢》皆是變用唐杜牧詩句組合成清麗可感的動象。“竹西佳處”運用杜牧《題禪智寺》詩:“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春風十里”“豆蔻詞工”源自杜牧《贈別》詩:“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二十四橋”即出于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詩:“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而當姜夔途經(jīng)維揚(揚州)時見凄涼景色,不禁愴然滿懷,但不作痛切呼號之語,而是借用杜牧的詩作反襯現(xiàn)實的悲涼,構成組組動象,以杜牧詩情傾訴己情,看似直白語言,卻委婉清妙,頗具審美情趣,足見其獨具匠心。

      姜夔化用古詩陳詞為曲詞動象,比比皆是。《暗香》《疏影》二詞,直取宋林逋《山園小梅》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為題。《暗香》中“喚起玉人”化用賀鑄《浣溪沙》詞“玉人和月摘梅花”。“春風詞筆”即指何遜《詠春風》詩作。《八歸》詞中“水面琵琶”,化用白居易《琵琶行》詩“忽聞水上琵琶聲”。“付與啼

      舭用戰(zhàn)國屈原《離騷》辭“恐鵜舵先鳴兮”。“倚竹”“羅襪”直用杜甫《佳人》詩“日暮倚修竹”和李白《玉階怨》詩“夜久浸羅襪”。《琵琶仙》中“十里揚州,三生杜牧”,化用黃庭堅《廣陵早春》詩“春風十里珠簾卷,仿佛三生杜牧云”。“藏鴉細柳”化用周邦彥《渡江云》詞“千萬絲,陽頭楊柳,漸漸可藏鴉”。“西出陽關”直取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等等。姜夔曲詞中這類動象,音樂美感韻味濃郁,這是姜氏運用陳詞舊語演繹變成詞中動象,融人自己情操,組成美妙曲詞的結果。

      (二)妙用典故,暗含隱情

      姜夔善用歷史典事來抒懷述志。例如《霓裳中序第一》詞中,“紈扇漸疏”采用“秋扇見棄”故事。漢班婕妤《怨詩》:紈扇“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姜氏以“紈扇漸疏”表達久別難逢、雙雙被棄的苦楚。“流光過隙”借《莊子?知北游》“人生天地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感嘆時光如電,流年過隙,青春難駐。“淡月照顏”,則化用杜甫《夢李白》詩句“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一簾淡月”仿佛照出情侶容顏,恰似夢中相見。“笛里關山”采用杜甫《洗兵馬》“三年笛里關山月,萬國兵前草木風”詩句抒懷。《樂府解題》:“關山月,傷離別也。”曲詞以《關山月》憂傷曲調,暗喻浪跡天涯的漂泊生計。“醉臥酒爐”則化用魏晉時阮籍醉臥酒爐側之故事(《世說新語?任誕》)。此曲詞中這類聲色并協(xié)的動象,生動地傳遞詞人對戀侶的深切懷念和自己漂泊四方的清客生涯,讀來無不令人潸然淚下,深表同情。

      二、清空的意境美

      意境為作者“主客觀的統(tǒng)一體”,通過意境,可以使讀者借助想象和聯(lián)想,從而產生感情共鳴。

      姜夔曲詞“清空”意境或稱“清空騷雅”藝術風格。宋代詞家張炎說:“姜白石詞,如野云孤飛。去留無跡……不惟清空,又且騷雅,讀之使人神觀飛越。”所謂“清空”,即是“清者,不染塵埃之謂;空者,不著色相之謂,清則麗,空則靈”。姜夔以清麗空靈之筆觸,對事物不作細致描繪,只就其內在神韻作點染,力求清靈,不為質實,給讀者以想象空間。

      (一)托夢抒懷,清虛空靈

      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聰明的文藝家善于運用夢境創(chuàng)造意境,以寓托情志。姜夔誠為依夢造境之高人。且觀他托夢移情的名作《踏莎行》: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

      見。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別后書辭,別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淳熙十四年(1187)姜夔自漢陽去湖州途經(jīng)金陵,于江上感夢而作此詞。詞人借助千山萬水、當空冷月、空曠長夜、遙遠淮南、離魂遠行等動象,創(chuàng)造一種清冷幽渺、飄零、寂寞的藝術意境。此詞遣詞之淡雅(輕盈、嬌軟),動象之簡練(千山、皓月),造境之凄黯(冥冥、離魂),足以代表姜詞清空之風范。

      (二)寄情寒梅,清幽素雅

      梅花既有素雅潔凈之體貌,又有傲雪耐寒之品性,故歷來受到藝術家的青睞,常常成為描摹的對象,姜夔曲詞也多有述梅之佳作。不過姜夔并非如一般詩詞就梅說梅,而是寓有深意,多借梅抒懷,以梅喻人。請看他的詠梅佳作《暗香》: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紹熙二年(1191)冬天,姜夔冒著大雪赴蘇州探訪詩人范成大,寫成《暗香》《疏影》兩首贊美梅花的名作。詞中未對梅花進行具體描繪,僅僅利用月色、玉人、音樂幾種動象組織成一幅“梅花清寒圖”,從而“喚起玉人”,在“梅邊吹笛”,并攜手“不管清寒與攀摘”,樁樁往事涌上心頭。可如今年已漸老,天各一方,今非昔比。但見西湖寒碧、梅花吹落、“翠尊易泣”、“紅萼無言”、“竹外疏花”、“香冷瑤席”,種種惆悵之感油然而生。此詞所言暗香、香冷、紅萼等等,皆造語素雅,筆觸清麗,構成一幅有聲有色,聲色齊諧的“月夜賞梅圖景”,其境界清疏、寧靜、空曠,耐人尋味。

      三、諧婉的律呂美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是靠聲音(樂音)傳遞感情的特殊藝術。音樂的美是通過藝術化的聲音組合表現(xiàn)出來的,任何音樂美都蘊涵在藝術化的聲音組合之中,這是音樂美區(qū)別于其他藝術美最本質的特征。而聲音(樂音)是靠樂譜來完成使命的。聲音一旦消失,只有靠樂譜才能保存其音樂的屬性。音樂的旋律美是一種綜合形式美,依據(jù)音樂的藝術規(guī)律把高低、長短、強弱、快慢不同的樂音組合為具有表現(xiàn)力的音樂旋律,構成音樂基礎。只有旋律美的音樂作品才能稱得上是美的音樂,才有美感作用而流傳久遠。音樂史上,記錄樂音的高低、長短、強弱、快慢、延止、停頓、節(jié)奏的文本稱為樂譜,這是音樂傳承的可靠依據(jù)。“樂譜的價值之于音樂,猶如文字的價值之于古籍,古籍的價值之于歷史。它能把轉瞬即逝的古調以某種特殊方式記寫下來,使后人得以部分地恢復原曲,‘老調重彈’。”足見樂譜在音樂史上的寶貴價值。

      宋代是以胡樂器篳篥來定音定調的,所以歌曲譜曲也用篳篥譜字(漢字)來記寫,即:合、四、一、上、勾、尺、工、凡、六、五。所謂俗樂半字譜則是這些譜字被減少了筆畫,比如:“合”寫成“厶”,“四”寫成“7”。姜夔所作《白石道人歌曲譜》就是用這種譜字記寫的。

      姜夔的音樂創(chuàng)作大致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沿襲傳統(tǒng)舊制,依譜填詞:一種是自創(chuàng)新曲。即自度曲。依譜填詞是指采用隋唐以來流傳的民歌、曲子、歌舞大曲和“法曲”片段作詞牌,填上新詞,讓演員演唱。而自度曲是自己作詞,自己譜曲。姜夔的曲詞語詞。多與音律相配合,可以得到音樂美感享受。

      (一)以律就詞,聲情并協(xié)

      姜夔精通音樂,熟諳律呂,其曲詞多以律就詞,而非以詞就律,故其曲詞不僅詞情兩美,而且聲情并協(xié),具有音樂審美特色,給讀者以音韻美感享受。且看《鬲溪梅令》(仙呂調,丙辰冬自無錫歸,作此寓意):

      好花不與砩香人。浪粼粼。又恐春風歸去綠成陰。玉鈿何處尋。木蘭雙槳夢中云。小橫陳。漫向孤山山下覓盈盈。翠禽啼一春。

      慶元元年(1196)冬末,作者從無錫歸到杭州時,當年與戀人在西湖孤山賞梅的往事不覺涌上心頭,于是有感而作此詞。此首小令為雙調,前后兩闋字數(shù)相等,平仄相同,采用了清樂音調式。作者在句式、旋法上作了精心安排。在保持旋律骨干音的同時,改變內在結構,上闋首句為3+2。下闋首句換成2+1+1。全曲旋律基本平穩(wěn),沒有大排的激情張揚,只圍繞主音上下詠嘆。不過下闋“夢中云”三字卻運用增四度的旋律,凸顯出清角與變宮的不和諧,引出全區(qū)高音,使之音樂張力驟然增強,有力地表現(xiàn)出作者壓抑的痛楚思情。高音節(jié)的巧妙設計,可謂小令“統(tǒng)一中變化”的點睛之筆。

      姜夔以律就詞的證據(jù),多保存在曲詞小序中,說明曲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及曲調來源,為后人研究其曲詞譜提供可靠來源,如《霓裳中序第一》序記。

      《霓裳羽衣曲》是盛行于唐代教坊的一組歌舞曲,其樂曲十分美妙,頗為唐玄宗所欣賞。淳熙十三年(1186)姜夔在衡山祝融峰,從樂工處見到商調《霓裳羽衣曲》十八段,大為驚訝和喜歡,但只有曲譜,而無曲詞,于是毅然依譜填詞,這就是《霓裳中序第一》清商調曲詞的來歷。

      紹熙二年(1191)夏天,姜夔去南京探望楊萬里,正遇一琵琶樂工彈奏《醉吟商湖渭州》,這正是他日思夜想的一首曲調。于是求得其彈奏弦法,而作此曲詞。還有《玉梅令》本是范成大的自制曲,只有曲,沒有詞,姜夔造訪時。正好應范成大之約,便依曲作了歌詞。姜夔每作自度曲,必用笛子吹奏起來,友人往往歌而和之。

      由此觀之,無論是依譜填詞,還是自制曲作詞,皆以律就詞,因其律呂的音樂之美,必定帶來詞語的音韻之美,從而使其曲詞既具情詞之美,又具聲情之美。

      (二)拗句入詞,仄聲寓情

      姜夔曲詞凡依舊譜填詞的一般都按既定詞牌填詞。而他所作自度曲則往往突破陳規(guī),按照自己的想法譜曲作詞,不受詞牌、格調、韻律、平仄、字數(shù)的約束,可以發(fā)揮想象,自由譜曲,自由作詞。細品姜夔曲詞,發(fā)現(xiàn)他喜用拗句入詞,多用仄聲字作詞。究其原因,可能因仄聲字(上、去、入),其聲節(jié)短促急切,更宜于表達那種哽咽嘆息、泣不成聲、難以言表的隱痛愁思,所以干脆打破常規(guī),運用仄聲、拗句書寫曲詞。如《杏花天影》:

      綠絲低拂鴛鴦浦,想桃葉當時喚渡。又將愁眼與春風,待去。倚蘭橈。更少駐。金陵路,鶯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滿汀芳草不成歸,日暮,更移舟向甚處?

      姜夔由漢陽去吳興,途經(jīng)金陵,蕩舟泛波江畔,“北望淮楚”。追憶當年情侶,不覺惆悵而作此詞。從音韻學角度看,本曲詞上下兩闋,仄聲一韻到底。為凸顯金陵鶯吟燕舞盛景。將上闋起句的骨干音節(jié)拉寬一倍,引出兩個短句,這是典型的“換頭”處理手法。下闋重復上闋旋律,形成雙調結構――變化重復型的二段體制。起句連續(xù)六度大跳的核心機動,將詞人內心深處的郁悶如春水般傾瀉無余,而樂句間的同音連接,又似憂怨難吐,壓抑于胸的低吟淺唱、哽咽沉聲。作者還不拘音律,將變宮、清角等偏音有意突出,加之變商音的妙用把內心強壓的郁悶情緒充分傾吐,不僅豐富了調式色彩,更增添了音樂審美的活力與靈動。《杏花天影》其詞清婉,其曲悠緩,其情憂愁,行腔流轉,音色純凈,感染力強,富有清雅脫俗的音樂美學曲詞韻昧,誠為小令之精品。

      運用拗句仄聲作詞,在姜夔曲詞中隨處可見。如《暗香》結拍二句“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十個字中,平聲字只有吹、時兩個,仄聲字卻占八個,吟唱起來并不拗口。“幾時見得”用“上、平、去、入”平仄搭配,四聲皆備,而變化有致,吟起來也順口動聽。又如《揚州慢》中句首之字也多用去聲,如過、盡、自、廢、漸、杜、縱、二、念等均為仄聲字。而上、去、入三聲中,人可作平,上介乎平仄之間,只有去聲字由高而低,最為高亢響亮,可以產生強烈的樂音美感效果。姜白石詞樂選調制腔的方法概括而言可分為以下六種:一是截取唐代法曲、大曲中的部分而成,二是各宮調律合成的官商相犯的“犯調”,三是改變舊譜的聲韻制新腔。四是用琴曲作詞調,五是用他人譜而自填詞,六是從樂宮演奏的譜子里譯譜。以上六種均為先有譜后有詞,最有姜白石個人風格當屬自度曲――即先有詞后制譜,詞譜均一人所為,且音樂聲調與文字聲調的融合度相當高。可謂婉轉相生。

      四、結語

      杜牧的資料范文第4篇

      課堂活動設計是教師為了達成課堂目標而設計的活動方案。良好的課堂活動設計必將促進學生跨越最近發(fā)展區(qū),激發(fā)學習興趣。真正的活動設計應該從學生出發(fā)、考慮學生閱讀體驗,重視課堂生成,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

      優(yōu)秀教師的課堂教學都十分重視課堂活動設計,重視將“教的設計”轉向“學的活動”,其目的就是讓學生活動更加完整,讓學習方式更加豐富。那么,如何進行課堂活動設計呢?

      1.適當引入資料突破難點

      課堂教學難點突破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堂課的成敗,教學難點突破的適時、教學方法選擇的適當無不體現(xiàn)教師的學養(yǎng)和智慧。設計合適的活動需要教師既要深入文本又要跳出文本。李琳老師在執(zhí)教《白莽作(孩兒塔)序》時,設計這樣一個教學活動:通過比對魯迅先生手稿影印件,從細微的修改痕跡中體會先生在創(chuàng)作時字斟句酌的良苦用心及其背后的復雜情感。在原稿中,“他叫徐白,較普通的筆名是殷夫”這一句,魯迅先生修改的時候改成“他卻叫徐白,較普通的筆名是殷夫”,李琳老師抓住這一個“卻”字引導學生體會魯迅先生的用意。結合背景資料,白莽的哥哥是當時的航空署長叫徐培根,白莽并不愿意倚仗他過優(yōu)游的生活,選擇了與兄長不一樣的道路,一個“卻”字,把白莽的決絕與作者的贊許表現(xiàn)出來了。

      因為時代差別與語言隔膜,學生對魯迅作品的理解并不深刻,對革命者的堅定決絕以及魯迅先生的復雜情感把握不準,感受不深。魯迅手稿的引入,引起了學生的關注,在文本比較中領悟到魯迅在給已故的黑發(fā)人寫序時獨特的言說方式和情感狀態(tài),這樣的活動設計比教師單純地講解作者內心的復雜情感要深刻得多。再比如一名教師在上《失街亭》時,將京劇唱詞與文本進行比較,討論的是“失街亭是誰之過”的核心問題,顯然,京劇唱詞和文本的觀點相異,引發(fā)了學生積極的探究,發(fā)言質量很高。

      課外資料的引入會引發(fā)學生的關注,引入時應注意幾點原則:一是準確性,資料來源可靠,內容真實;二是啟發(fā)性,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應用和探究能力;三是簡潔性,不宜沖淡課文內容,本末倒置。同時資料引入要把握火候,即在突破重難點內容時引入,其內容必須與課堂討論內容有關。

      2.多角度整體引導精讀

      在引導學生欣賞美文的時候,整體設計系列活動有助于訓練學生的思維,提升審美水平。如余映潮老師執(zhí)教《濟南的冬天》,整體設計了“說讀”“品讀”和“練讀”系列活動。余老師根據(jù)課文的最后一句話“這就是冬天的濟南”要求學生選擇課文內容和組合課文文句,用________,是冬天的濟南”的段落形式來進行“說讀”活動。他首先進行示范,然后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對濟南的冬天進行表述,如:

      城之美:古老的濟南,城里那么狹窄,城外又那么寬敞,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對,這是水墨畫,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是冬天的濟南。

      在“品讀”活動中,教師選取四個不同段落中的比喻,由學生分組討論其妙處,而“練讀”活動則是讓學生選擇課文中最美的一段,對這段文字進行詩意的“畫面命名,劃分層次,點出色彩詞、動詞”等活動。

      “說讀”“練讀”的活動設計,不僅是學習方式的豐富,更是將學生思維引向課文深處,“說讀”活動是讓學生能夠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篩選、整合課文信息,并能夠準確、生動地運用語言來表達;而“練讀”活動則是實實在在精讀課文,將學生的視角引向語言的“點”,琢磨課文深意內涵,提高閱讀水平。余老師的三個活動,一以貫之,構成一個整體。如果說第一個“說讀”活動是從宏觀角度、從課文整體的角度引導學生來理解課文內容的話,那么,“品讀”活動就是從“中觀”角度、從課文重要內容的角度引導學生品讀。而“練讀”活動則是從微觀角度,從課文精彩內容角度引導學生體味。

      3.改寫主旨段古文新讀

      有的大家文言作品樸實無華卻暗含深刻的道理,即使放在現(xiàn)代社會也有其意義和價值。讓經(jīng)典名篇發(fā)出新時代的光芒,對于文本隱藏意蘊的挖掘往往讓學生心頭一震,難以忘懷。例如,黃厚江老師在講授《阿房官賦》時,設計這樣一個活動,他將課文的最后一段進行改寫,讓學生思考:

      觀古今成敗,成,人也,非天也;敗,亦人也,非天也。成敗得失,皆由人也,非關天也。得失之故,歸之于天,亦惑矣!

      生:原文前面一半寫道“誰得而族滅也”,是單指秦國破滅這件事,而您寫的范圍更大一些,所以前一半您寫得好,而您最后“得失之故,歸之于天”,只是對前面再來一個總說,而他寫的思想更上一個層次。

      師:這位同學從語言、思想內容等角度進行評說,其他同學有沒有不同意見?

      生:我覺得杜牧寫得好。因為這篇文章前面寫的都是阿房宮和秦始皇的奢侈,目的是要后人以史為鑒;而您寫的是關于成功和失敗。

      師:就是和前面描寫不太緊密?哦,她是從文章的章法進行比較的。③

      這個活動設計,讓學生從語言、思想、章法等方面關注原文中杜牧關于秦亡的教訓總結,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后人哀之而不鑒之”的憂患之情,從而把握作者的寫作目的。其實,這個活動還有一箭雙雕的作用:既讓學生認識到杜牧文章的妙處,又把學生的古文學習帶到一個新的境界——古文可以新讀,而且應該新讀。黃厚江老師在隨后的課堂中提出,杜牧要告誡以后的君主以此為戒,而這局限了歷史的意義,普通人自然不能去做君王,但成功總要追求的。這樣的活動,也許只有名師才敢為之,但實際上,每一個教師只要能夠深入理解文本,提煉文本的核心價值觀,也可以“古文新說”。

      4.巧妙設置主問題激疑

      我在執(zhí)教《鴻門宴》時,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讓學生提出質疑,在組內先交流,交流仍不能解決的問題交給我。如:“樊噲不是主要人物,為什么作者用那么多筆墨來寫他,而項羽作為傳主,說話卻很少?”,“文章最后范增說‘豎子不足與之謀……吾屬今為之虜矣’反映了他什么樣的性格和感情?”等。這些問題有的可以歸類,有的則是個人的盲點,有的則不能算是問題。但是,絕大多數(shù)問題在于難以理解劉、項兩大集團及其內部人物關系。根據(jù)學生質疑,我與學生將本節(jié)課學習主題確定為語言、情感、關系。為了使問題討論更加深入,我打破了原來的小組,讓學生根據(jù)文中人物自行選擇加入“劉邦組”“項羽組…‘樊噲組”“張良組”等七個小組,每個小組主要研讀一個人物,并在課堂上發(fā)言、交流。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學生提出來的問題來自課本,來自學生內心。先交流、后質疑、再確定學習主題這樣的活動設計,能夠讓學生把真正的困惑說出來并大面積地參加到活動中來。

      學生提出的這些問題是零散的,不可能逐一地回答。為了更加便于討論,我設置一個貫穿性的問題:劉邦從鴻門宴脫險究竟應該感謝誰?這一下子激起了他們的爭辯。

      這個主問題的巧妙之處在于它既是具體的又是開放的。具體在于問題來自課文,學生只要結合文本加以思考就能夠得出答案;開放在于其答案是多樣的,學生只要結合文本找出文證,經(jīng)過分析推理,自圓其說即可。有的學生認為是張良,因為張良總是關鍵時候勇?lián)厝危挥械膶W生認為是樊噲,因為樊噲的出現(xiàn),打破了范增的“舞劍局”,加強了項羽對劉邦的認可;有的學生認為是項羽,因為他是主帥,具有決定權,等等。在課堂上,一名學生指出,劉邦得感謝他自己,這一下子又派生出一個新問題:劉邦是怎樣的人物形象?其實,每一個學生的觀點都與其自身性格、閱讀理解方式有關,正是因為這樣的主問題的出現(xiàn),激發(fā)了學生思考、傾聽,主動重構課文內容,加深了立體認識。

      杜牧的資料范文第5篇

      關鍵詞:優(yōu)化 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縱深發(fā)展,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極大地沖擊了農村小學原有的課堂教學模式,傳統(tǒng)的“一言堂”教學模式已經(jīng)完全不適應新時期課堂教學的需要。無論是教材的編排還是教學方法的設計,都要求我們教師以全新的理念去理解、研究,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個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和展示自己的平臺。教師要轉變觀念,改變固有的教學方法,做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和幫助者,不但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還要教給學生一定的操作技能、生活經(jīng)驗和生存能力,要充分整合利用一切教育資源,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教育,使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筆者在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通過對新課改理念的認真學習,結合自己的一些教學經(jīng)驗進行了一些大膽的實踐,教學效益明顯得到提高,我認為只有大膽的“變”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才能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益。

      一、教師要轉變角色,做學生的學習的領路人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教師在課堂上的主要任務就是依據(jù)教材內容,把特定的知識點用口授的方式傳授給學生,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方法簡單粗暴,簡而言之就是“填鴨式”教學。而新課改要求我們首先要改變教學方法,把以教為主改變成以學生的學為主,教師通過深入淺出的引導,誘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發(fā)現(xiàn)知識,通過自己的探討和互相合作去獲取知識,使學生從中不但獲得了知識,而且得到了成功的愉悅感,進而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在教學生字纖夫的“纖”時,我不是像過去那樣由老師領讀,再讓學生通過反復的寫來掌握,而是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這個字是由他們過去已經(jīng)認識的偏旁部首和熟字組成的,讓他們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來學會這個字的讀音和寫法。

      二、教師要轉變方法,注重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技能相結合

      新課改理念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但要教給學生文化科學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在設計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時,要充分考慮到給學生提供充足的動手操作時間,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兩人相互之間的合作,乃至小組合作,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從而提高他們動手操作的能力。例如:我在教學《一分鐘》一課時,讓學生扮演文中的“元元”,來表演“元元”多睡了一分鐘,然后去上學,最終遲到了二十分鐘的過程,這樣,學生就在快樂的表演過程中理解了課文內容,完成了學習任務。

      三、教師要轉變模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獲取知識機會

      新課改理念要求教師和學生都要有更多的知識積累,不能完全局限在課本知識上。因此,我們在教學時,就要根據(jù)教材內容,充分拓展知識面,讓學生自己去查找相關的知識點。當然,這個過程有一定的難度,最好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來完成。例如:我在教學古詩《山行》的時候,不是簡單指導學生片面地去學習,而是讓他們小組合作,先通過查資料簡單了解“杜牧”的生平,然后找找看“杜牧”還寫過哪些詩歌、有沒有我們學過的和知道的,最后再指導學生學習課文。這樣,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就不但理解了《山行》,還至少能熟記另外一首“杜牧”寫的古詩。同時學生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還會了解更多的詩人,增加他們對古詩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課后能夠主動地去閱讀古詩,從而積累更多的古詩,也增大了他們的語文知識儲藏量。

      四、教師要轉變觀念,既“嚴師”亦“益友”

      古人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為我們的教學之道規(guī)定了一個嚴格的制度——師道尊嚴,而從古到今的許多名師也正是以嚴出名,傳統(tǒng)教學中,幾乎所有的教師都恪守“嚴師出高徒”的古訓。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打、罵、罰等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導致學生見了老師如見“猛虎”,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只能存在自己的心中,不敢求教于老師,更別說和老師共同探討了。在教學中我通過對新課改理念的學習,不斷轉變這種思想,教學實踐中我時時提醒自己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更多地投入耐心、細心,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學習知識,孩子們能從內心里把我看成一個可以信賴的“朋友”,他們能夠把自己心中的疑惑毫無顧忌地向我吐露,和我一起探討,最終使他們不但解除了疑惑,還學會了學習的方法。

      五、教師要轉變途徑,全方位發(fā)展學生的能力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個人素質不斷提高,現(xiàn)在的學生家長基本上都是有文化的人了,不但能夠幫助自己的孩子學習,也能夠配合學校和老師對孩子進行教育。而法律、交通等各種部門也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對孩子們教育的重視程度,每學期都要對學生進行宣傳教育活動。學校還要組織學生開展自然災害、流感、防暴等突發(fā)性事件的宣教、演練專題教育活動。因此可以說,新時期的社會上蘊藏著潛力極大的教育資源,我們教師要充分了解和掌握這些資源,巧妙地整合和利用這些資源,全方位對學生形成一個良性的教育網(wǎng),使孩子們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掌握大量的操作技能、生活經(jīng)驗、生存能力,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新課改理念像一股和煦的春風吹過校園,不斷地給教育教學注入新的活力,為我們教師指明了方向。我們要認真學習、充分理解新課程理念,轉變觀念和做法,努力推動新課改向縱深發(fā)展。我們要從“變”中獲取教學效益,為教育的發(fā)展做出新貢獻。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為了提高農村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必須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jīng)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chuàng)新,優(yōu)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真正提高農村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陳萍.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新舉措[J].考試周刊.2009年11期

      相關期刊更多

      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現(xiàn)代語文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山東省教育廳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一区| 中文字幕亚洲免费无线观看日本| 国产亚洲精品看片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成人五月综合网 | 亚洲欧美熟妇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专区一路线二| 亚洲成a人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在线视频|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 亚洲视频在线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首页| 亚洲天天做日日做天天欢毛片| 亚洲av无码潮喷在线观看|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公司|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国产字幕久久不卡|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无码| 亚洲电影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亚洲特级aaaaaa毛片|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 亚洲爆乳少妇无码激情| 亚洲成年人啊啊aa在线观看| 区久久AAA片69亚洲| 久久青草亚洲AV无码麻豆|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www| 亚洲精品国产国语|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亚洲无码精品浪潮| 亚洲精品少妇30p|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麻豆| 亚洲AV女人18毛片水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