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美術師范生實習個人總結

      美術師范生實習個人總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美術師范生實習個人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美術師范生實習個人總結

      美術師范生實習個人總結范文第1篇

      基礎美術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在教育理念上凸顯了人文性。《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中指出:“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人文教育的功能,能使學生較全面地了解美術與自我、美術與社會、美術與自然等方面的關系,引導學生熱愛社會、理解美術文化,形素養。”①美術作為人文學科重要的組成部分,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它在提升學生人文素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課程結構和內容方面凸顯出綜合性。新標準將課程結構分為美術鑒賞、繪畫?雕塑、設計?工藝、書法?篆刻和現代媒體藝術五個模塊、九個領域的學習內容。這較之以前單一的“美術欣賞”更為拓寬,針對這些內容,學生可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選擇學習。這表明美術課程已開始由單一的知識技能取向朝更注重人文價值取向轉變,這也就更突出強調了美術課程的人文性質。

      在教學實施方面強調學生的主體性。為突出和強調學生創造精神和創新意識的培養,新課標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列入《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的總目標中,充分肯定了美術教育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的重要作用。《全日制九年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中指出:“美術課程應特別重視對學生個性與創新精神的培養,采取多種方法,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到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并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有將創新觀念轉化為具體成果的能力。”②由此可見,新課程標準更多地關注學生,強調以學生發展為本,這樣就使學生從被動接受體而成為學習和創造的主角。

      新課改在課程理念、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評價機制等方面的變化,其主旨在于促進人的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美術教育使學生在提高審美能力的同時,促進智力和創造能力的發展,從而更有效地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和價值觀,陶冶高尚的情操,建構健全的人格。相對于基礎美術教育改革的這些變化,高師美術教育還存在著與基礎美術教育改革不相適應的狀況,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都顯得相對滯后。

      目前,我國高師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是顯而易見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教育目標上的偏離,導致了“專業異化”現象。當前,我國的師范美術教育基本還是專業美術院校培養模式的翻版,在課程設置上,也基本是美術院校的課程體系,重技能輕文化,重實踐輕理論,突出專業性而忽視師范性。二是在教學內容上的陳舊與失衡。由于受西方美術教育體系的影響,在教學內容上重西方藝術、輕民族藝術;重基礎訓練、輕創造思維培養,重架上美術,輕生活藝術。三是教育觀念的滯后和教學方法的單一。目前大部分高師美術教育專業的教師是美術學院畢業的,在觀念上依然是美術專業院校的教育觀念,并且對多年形成的學院規范定式習以為常,對現代新的美術教育觀念、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缺少必要的了解和研究。有專家認為:“藝術學科課程在理念、內容、方式、適時性等方面都顯示出自身的滯后。主要表現為課程脫離學生本體、以學科門類作為課程設置主線、接受式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的思維方式狹窄等。”③

      另外,高師美術專業招生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擴招所帶來的功利性辦學。有的院校不顧自身辦學條件和能力而大量擴招,有的非藝術類院校也無視自身的辦學特點。這種“熱”現象最終導致教學質量的相對下滑。④二是由于招考科目和要求與專業院校大體相同,即重技能輕文化,基本都是以素描、色彩科目為主的專業技能考試,而對文化課成績要求相對較低。這就造成并促使了追求短期效應的美術應試教育培訓的不斷升溫,同時也造成了生源綜合素質的下滑。高等師范美術專業對學生的要求是,除對于美術有濃厚的興趣并有一定的稟賦或特長,且具有一定的專業基礎等基本條件外,同時還應具有良好的文化藝術修養和較全面的綜合素質。而這樣的招生模式造成了生源素質降低,進而也就會影響到師范美術教育的培養目標和教學質量。以上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制約了高師美術教育的發展,同時也影響著基礎美術教育改革的順利實施。因此,高師美術教育改革勢在必行。

      第一,高等師范美術教育改革要順應現代教育理念的要求,應樹立以人為本的“人文美術教育”理念。目前,綜合性和人文性已成為世界范圍內藝術教育發展的主題,也是現代教育理念之一。現行的基礎美術課程改革也體現了這一點。《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人文教育的功能,能使學生較全面地了解美術與自我、美術與社會、美術與自然等方面的關系,引導學生熱愛社會、理解美術文化,形素養。”⑤從本質上看,美術教育是一種人文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從精神上塑造人、教育人,培養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以人為本”就是以學生的全面發展和人格培養作為根本,逐步完善以素質教育為根本目標的教育體系,培養品德高尚、素質良好、能力全面的綜合型人才。教育部2005年印發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美術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課程指導方案》中明確指出:“高等師范院校美術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學校美術教育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具備初步美術教學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礎教育美術教師和社會美術教育工作者。”這與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基本思想相吻合,順應基礎美術教育事業的變革與發展。半個多世紀以來,雖然高師美術教育也隨著時代的發展有過幾次改革,但總體框架并沒改變。在教學要求、課程設置、教學方法上盲目模仿專業美術院校,片面強調技能訓練,忽視或淡化了對學生人文素質和全面修養的培養。師范美術教育的師范性被削弱,辦學理念和培養目標偏離了為基礎教育服務的方向。因此,高師美術教育必須走出以往向專業院校看齊的誤區,在堅定師范性價值取向的基礎上,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人文美術教育理念。

      第二,高師美術教育改革應在課程設置、課程體系建設等方面,構建與基礎美術教育相適應的綜合性的教育教學模式,確立新的師資培養規格。應打破傳統狹窄的課程體系,開設更多的相關學科和交叉學科課程,以培養通識型人才。學生不僅要從美術的本體來理解美術,而且應該通過美術理解更為廣闊的世界,全面地理解藝術與科學、藝術與人類、美術與歷史、美術與文學、美術與宗教等方面的聯系。要有針對性地開設一些與美術師范性相關的專業理論課,如美術課程標準解讀、教育心理學、教育科研方法、藝術教學論、中西方藝術教育史等教育理論課程。這樣可以通過具體的美術學科教育理論來深化理解具有共性的理論知識,使兩者相互促進,形成有機的整體。同時,應重視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結合,將教育理論的學習帶入教育實習的實踐教學中,變成“理論――實踐――更完善的理論”這樣的循環過程,將所學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從而深化對理論的認知。另外,在技法實踐課中要進行系統化的理論講述和課程分析總結,以理論指導實踐,啟發學生在技法實踐中進行人文思考。

      第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現代社會對創新型人才的要求,也是新課程倡導的基本目標之一,也理應成為高師美術教育改革的著力點。高師美術教育應改變過去單一、僵化的教學模式,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方面要靈活多樣、要有所創新。要在重視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同時,加強創作理論和創新思想教育,要將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滲透到基礎課程和創作實踐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當中。眾所周知,實踐性是美術教學的重要特點之一,美術的藝術性和創造性只有在表現語言和藝術技巧與藝術修養和創新思維的有機統一中才能體現出來。所以說,美術教育是一種建立在實踐基礎之上的審美教育和創新教育。因此,在平時的專業基礎技能訓練中,要注重啟發學生在接受和運用知識方面的變通能力和創造能力,激發和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采用發散式思維,將不同課程或交叉學科中相關的知識內容貫通起來,不斷探尋新的創作方法以增強創新意識。另外,教育教學研究是師范生的重要學習內容之一,也是開發和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研究能力的重要環節。我們應積極鼓勵學生參與教育研討和研究工作,增強學生的教育研究意識,為學生就職后從事教育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在課程資源開發方面,要大膽引進現代藝術和現代設計內容,同時增設一些傳統民族民間藝術理論和實踐手工類課程,通過這類課程,擴展學生的藝術視野,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發展其創造力。

      第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全面素養是高師美術教育改革的關鍵。教師是高師美術教育改革的主體,教師的知識結構和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改革的成敗。新課標對中小學美術教師的素質結構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對高師美術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師美術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樹立人文美術教育的理念。要轉變觀念就必須關注現代教育發展的動向,了解和研究基礎教育改革的狀況。同時,要不斷學習和反思自身教育實踐,不斷豐富自身的人文素養,全面提升文化修養。如果教師缺失人文素養和意識,就很難在美術教學活動中有意識地向學生進行人文教育;如果高師美術教師只掌握單一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就很難應對現代新課程改革對教師全面素質的要求。因此,高師美術教師應積極主動地學習和掌握現代教育科學理論知識,并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只有掌握了教育理論知識,才能了解學生的認識發展水平和掌握教育教學規律,從而把握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策略。另外,新課程改革強烈呼喚教師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一個本身缺乏創新意識和能力的教師很難創設有利于激發學生創新精神的學習環境,很難參與到校本課程的教學研究和課程創新中去,就很難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現代美術教育人才。

      總之,高師美術教育要適應基礎美術教育新課改的要求,就必須從教育觀念、課程結構體系和教育模式、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實踐探索,而改革的關鍵是教師。提高教師素質和能力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也是推行新課改的關鍵。美國美術學校協會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確立了以能力為基礎的師范美術教育原則,在此基礎上列舉了美術教師應具備的三種能力和素質:一是個人素質,即美術教師必須能激勵他人,能不斷學習本專業和其他專業知識,能理解教師的作用;二是美術能力,即美術教師能憑著自己對美術的理解和掌握的技能,進行創作、鑒賞并評價他人的作品;三是專業素質,美術教師必須能解決學生在美術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如今,我國基礎美術教育新課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高等師范美術教育應抓住這次課程改革機遇,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做到師范性與學術性并重、理論與實踐并重、專業與文化并重,使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得到更全面的發展,努力為基礎教育培養高質量、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師資。

      注釋:

      ①⑤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②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 全日制九年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 [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315.

      在线综合亚洲欧洲综合网站|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 久久综合日韩亚洲精品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扶| 亚洲AV香蕉一区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亚洲国产二区| 色噜噜噜噜亚洲第一|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 豆国产96在线|亚洲| 国产精品亚洲av色欲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 亚洲高清视频一视频二视频三| 亚洲Av无码国产情品久久| 国产日产亚洲系列最新| 久久伊人亚洲AV无码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 久久噜噜噜久久亚洲va久| 亚洲另类激情综合偷自拍| 亚洲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毛片一级带毛片基地| 亚洲一级大黄大色毛片|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加勒比|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 亚洲一级特黄无码片|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 亚洲免费一级视频| 亚洲日本人成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亚洲男人的天堂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站|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69| 亚洲黄页网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亚洲专区|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久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