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現代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現代舞;時代;創作意義
顧名思義,所謂現代直譯便是——現在進行時代,驅于過去和未來之間的時間代名詞。那么,現代舞指的是現在流行的動感街舞嗎?回答絕對不是。那現代舞究竟是什么?眾說紛紜。就其本質而言,我們贊同這樣的論點:現代舞是一種觀點它是場運動。是不斷地以肉體的叛逆去爭取人性崇高的自由和民主的藝術動態。
自現代舞不論是訓練技術還是創作理念早期被中國舞蹈家帶入我國以來。我國舞蹈技術方面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舞蹈理念上對于創作和欣賞都有了新的理解和認識。我國舞蹈界張開了自由的翅膀,不拘謹不小氣。當然,對于我們學習和借鑒的視角是每一個舞者應該思考的。中國有自己的文化、宗教、歷史、環境、人文、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內容。我們的現代舞也就必然基于它們之上。著眼看過來現代舞形式在中國的出現豐滿了中國舞蹈的形式,在內容表達上更加直接和通透了。不言而喻,這些都驅動于先驅們視現代舞創作為生命的意義,不論西方的還是中國的。
提到中國現代舞的發展創作不得不從西方現代舞先驅的創作的偉大意義說起……
現代舞起源于法、美、英等西方國家,它們有著從先驅者—奠基人—繼承人—新先鋒派—新生族最后到世紀末人這樣一個階段性歷史的發展。它們并非類型化、程式化而是另辟出新、千人千面的發展。這些舞蹈家們成功的踩著時代的腳印再步前輩的后塵搞著打倒偶像崇拜的舞蹈藝術。現代藝術具有階段探索和實驗性的特征,現代舞更是如此。也就是說現代舞的歷史是個性話的歷史,存在著藝術家個人獨立色彩。具有舞者真實揭示某種基本真理的功能。
最初筆者對現代舞的理解和大多數人一樣只是停留在字面意義上,認為現代舞指得就是動感街舞。從聽說伊莎多拉.鄧肯尊師的大名及她對世界現代舞藝術創下的奇跡起才從朦朧中漸漸走出,才明白一個現代舞就是一個時代的生活縮影,看一個現代舞就看到了那個時代的生活。深深感覺到前輩們是在迫于時代的壓力下,選擇以現代舞的方式來不斷的擺脫舊的封建傳統的束縛,探求新時代新舞蹈的意義。記得從書里讀到過“在二十世紀前美國曾是個沒有舞蹈的國家”,除了社交場合大多數人不會舞動身體。其實并非如此,其實它們有著及其豐厚的宗教舞蹈,只是不顯得有何種需要。它們國家是一個清教傳統十分深厚的國家,對人體觀念在早期與古老的中國有許多相似之處,經過新的技術革命、通訊革命、聲光技術革命以及交通運輸革命帶來新觀念的變化。隨著人們對歷史與文化的反思,各類娛樂節目雜耍頻頻出現。在這樣一些歷史文化背景中,洛伊富勒、伊莎多拉、鄧肯、露絲、圣丹尼斯等一些舞蹈家尋求新思想對舞蹈意義的新的詮釋,新的表達方式。通過對舞蹈本質的思考回答了動作就是舞蹈對生活的表現對情感的表達。并解釋了感覺即“由心靈感知出的印象或認識所引導出的人體反應,通過人體反應后身體產生出了語言反射”等一些問題。留給后起舞蹈藝術工作者智慧的指導,豐厚的財富。
大多數西方的前輩們通過個人對生活的理解,捕捉從生活的根源出發創造出個人的舞蹈風格,擴大了現代舞的豐富性。將有限簡單的舞動發展為能搬上舞臺的藝術品。最為重要的特點是:①生活化;②講究內涵。就是通過舞蹈來凝練生活、表達生活、說心里必須說出的話。
二十世紀美國現代舞一代尊師瑪莎•格雷姆用血的記憶燃燒起來的心回報她對藝術的決心。她首次在她的作品里運用了對白并創立了瑪莎•格雷姆舞蹈技術。通過現代舞《心靈的洞穴》《黑夜之旅》等作品勇敢揭示人性邪惡的一面,用扭曲向上伸展的肢體發出求援的吶喊。曾坦白的說過“希望自己是一頭狂野而美麗的獸,身體是神圣的衣裳”。這是高尚的人格帶給她的創作沖動。她用打破時空力的方式探索新動作的可能性。通過舞蹈記載世界的變遷。同時也示意了人類某種有動機的奇跡。
現代舞之母鄧肯“自由舞蹈”的創造告誡了人類人性化的主題,她認為人類只有靈魂和精神才能幫助自己。生活中最可怕的是缺失生活理念。她的舞蹈不受政治牽絆,她主張舞蹈生活需要比現實生活自由的多才能活在舞蹈里創作舞蹈。舞蹈才能鮮活!她作為現代舞之母的意義就在于她使舞蹈向她所處的時代邁出了輝煌的一步。她以身體的自由去達成心靈的自由,以心靈的自由去追求創造力的自由,以想象力的自由達到藝術的自由,以藝術的自由表現精神的自由以及人性的自由。她的時期出現了不用音樂伴奏的舞蹈。在她成就非凡時期生活依然十分清貧,時常無力支付房租。并還在她窘迫中誕生了她的舞蹈流派的基礎理論。她不是一位革命者但她的名主主義思想傾向使她的藝術同情革命。她對藝術的堅決在人們看來是某種境界。
有人認為現代舞不屬于“抽象舞蹈”是反芭蕾的舞蹈藝術。被譽為現代舞理論之父的“魯道夫•馮•拉班”曾出任過芭蕾舞團團長。創建了身體的收縮與放松技術。他認為現代舞是否能徹底擺脫芭蕾尤其是芭蕾中人體訓練的科學成果的影響,始終是一個問號。但瑪莎•格雷姆舞蹈中許多收縮與放松、跌倒與爬起、赤腳舞動等技術的運用正是反芭蕾訓練技術的。與芭蕾技術中的直立、挺拔、高貴的足尖舞蹈背道而馳。這又說明什么呢?正說明了現代舞個人化、個性化、千人千面、另辟出新的舞蹈特點。同時也說明了舞蹈從肢體美向形式美向內容美逐步滲透的趨勢。更加講究了一個舞蹈本身就是自由和多面的功能實質。
既然現代舞具有時代背景、歷史符號等一些特征,那么,在這個運動場上我們國家就應該擁有我們自己的現代舞。依據我們獨特悠久的藝術文化結合我們的時代特征,借著前輩們豐富的創作經驗及解放了的思想意識創作屬于我們的現代舞。經過了一段借鑒吸收的嘗試性創作開采時期,我們已經看到了中國現代舞的符號!之所以現代舞滋生于中國那一定是時代的需要。隨著改革開放人民的思想得到了解放,舞蹈多元發展的認識也隨之新的思想意識滲透了。同時新的現代舞理念和技術也就從西方借鑒了進來。
中國現代舞蹈史上第一人是曾向鄧肯學習過舞蹈的裕榮齡。1904年歸國后才華被埋沒于宮中,在這一時期,中國的表演藝術尚處于“空窗”期。直到1907年出宮才得以在多次義演中亮相成為建設中國現代舞蹈的先聲。
被認為“中國現代舞之父”的吳小邦在“五四”時期受日本現代舞的影響。于1937年在上海舉辦個人舞蹈會,以《拜金主義》《中庸者的悲傷》《和平的憧憬》等作品表達他對苦難深重的中國人生存處境的同情,和對一切壓迫人民的勢力的憎恨。他以“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的責任感參與抗戰。以自然為本源,以理想為動力,以呼吸為主導,以人生為目標建立起中國舞蹈藝術。隨后1967年旅美臺灣舞蹈家王仁璐回臺灣介紹瑪莎•格雷姆技術舉辦首次現代舞蹈會。60年代中,還有劉學鳳在臺灣探索中國現代舞首建現代舞中心,但真正在臺灣卷起現代舞旋風的則是文學碩士林懷民。作為第一位留美返臺的舞蹈家于1973年成立“云門舞集”。開始掛起中國人作曲,中國人編舞,中國人跳舞給中國人看的中國舞蹈風。開臺灣舞蹈一代新風。至今還在領導中國現代舞之勢。我們已經清楚的看到了在中國現代舞的畫紙上圓滿地畫出的現代舞的輪廓了。
80年代大陸“現代舞”之所以被指認為現代舞,存在著多種原因:①是由于對西方現代舞技術與表現手法進行了借鑒。②它們無法歸屬于傳統舞蹈的分類中。③筆者認為它們在嘗試著宣泄感情和表現生活。④點就是“現代舞”宣言作品觀中充滿了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那些現代舞藝術家們認為:舞蹈更為重要的是富有生命力。所以他們欲使舞蹈能像其他藝術一樣“揭示人生”。并且懷揣中國根基進行更為廣闊的探索。
幾位現代舞先驅隨著人們新的時空意識的滋生,思維方式和世界觀的巨大變化,開始對中國的歷史與文化反思。隨之具有各種流派的新的舞蹈藝術便脫舊而出。例:浪漫主義不僅指文藝史上的一種時代風格而是指精神史上的一種時代思潮。使我們的精神由被動僵化發展為自覺。使舞蹈創作更加注重切實和創新。
相對于發展到90年代至今的中國現代舞,向西方的借鑒開始注意謹慎挑剔。我們需要借鑒的是什么?僅訓練技術創作手法足以,一定要注重中國這片黃土地的國情及人民生活。如果在創作上忘記了中國社會根基,那“中國現代舞”將會面目全非。我們的現代舞“中國”符號也隨之消失。所謂與世界接軌了但本土消失了。西方現代舞對中國舞蹈文化沖擊的結果不是取代而是碰撞。中國現代舞者大多遵從舞蹈在民族振興中的歷史使命,注重借鑒的表現手法是為了更深刻的認識人和社會。也大膽嘗試著批判和抨擊社會弊端和人性弱點。
隨著中國現代舞的萌生在中國的舞蹈領域里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對于“中國現代舞”和“現代中國舞”的界定。中國歷史悠久、文化淵博是中國舞種豐富的根基所在。因此,筆者認為無論“中國現代舞”還是“現代中國舞”首先都是中國舞,其次都是透析中國人精神氣質的舞。都在傳達著、表現著中國人的生活,宣布著中國人的誓言。分歧僅在于“表現方式”上的區別。例如:中國民族民間舞就基于中國多民族,以本民族風格展現本民族生活也因此民族舞蹈多姿多彩;中國古典舞就基于中國人文精神,以中國人精、氣、神、韻中對圓的體會來展示中古人處事之道中圓潤的意念氣質;當然舞蹈亦然離不開時代感也當然就有了現代中國舞的說法。相對中國現代舞就更多的關注到了中國人的生存、中國道德觀的解放、中國人生命存在的意義等方面。只是創作手法和表現形式上追求自然、遵循自由,欣賞中對美的認識發展為以捕捉真實感受為依據。
關鍵詞:關鍵詞:現代舞;創作;審美;即興接解
提到現代舞的起源要追溯到十九世紀末。從歷史上看,最早期現代舞應該屬于浪漫主義的產物。作為文藝思潮的浪漫主義,他只要是反對法國1 7世紀古典主義的文藝教條而興起的文藝運動。從1 8世紀,新興的資產階級的力量開始壯大,于是便要求有為資產階級服務的新型文藝。到了19世紀,浪漫主義思潮已經形成,主張擺脫古典形式主義的約束,崇尚創新,強調藝術家的主觀感情的文藝思潮遍及西方。現代舞的創始人伊麗多拉.鄧肯起來反對古典芭蕾,這是浪漫主義精神在舞蹈領域中的一種表現。
19世紀末,在歐洲的古典芭蕾,由于芭蕾的固定模式越來越偏離思想內容,單純追求
形式和技巧。而在當時不僅舞蹈革新家們認為古典芭蕾成了舞蹈發展的障礙,而且芭蕾本
身的革新家也是同樣認為有進行改革的必要。
一旦提起了現代舞,很多人都會搖頭,不是因為沒看過、就是認為看不懂,我們要為
現代舞諸如一種新的認識概念,才能被觀眾更好的接受和欣賞。首先,現代舞應該被視為
是一種藝術形式,只是相對于其他舞蹈形式來說,它更注重于舞蹈藝術家內心的感覺而已,
并通過形體充分展現出來。欣賞現代舞不應該去強調是不是能夠完全的看懂,是不是在表
達一種什么樣的主題或者能不能接受教育,而應該欣賞的是,它通過形體所表達出來的美
以及給你帶來的那種瞬間的精神上的感受。就象欣賞交響音樂、爵士樂一樣,根本就不存
在什么叫聽懂聽不懂,而是看音樂本身是否給你帶來美感和遐想,還有一種心靈上的瞬間
感受。現代舞藝術家也不會刻意去弄一些令人琢磨不透、晦澀難懂的東西,而且是通過現
代舞這種藝術形式與其他藝術品種不同的方法來傳達內心的感受并給觀眾帶來愉悅和美
感。
—、從創作角度看
現代舞蹈藝術創作的理性是人們對客觀現實生活,也就是說對生活真實的觀察、推理
與認識,但它是相對感性而言的,是對生活認識的一種高級階段,是舞蹈編導經過思考、
分析、理智的判別,加以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形成概念,判斷、推理。而
理性是感性認識的飛躍,它反映了事物全體,包括本質和內部聯系,也包括一定的哲學辨
證性、思想性。在現代舞的創作上,作品的思想性,是由題材現實表現的客觀意義和編導
的主觀思想兩方面有機的統一的構成。其中,編導的主觀思想,是居于主導的支配地位,
它直接影響創造的選擇方向。但是,作為舞蹈編導,只有理性的思維也還是遠遠不夠的,
它會讓舞蹈編導的“眼光”逐漸變得狹隘、昏暗,因此,這就有需要編導具有另外的一種
氣質即血性。
藝術創作是沖動的、激情的,是“不成瘋魔不成活"的,是要使意念得到伸展的,說
得再過分點,就是藝術本來就是神經質得,這是一種藝術的境界,支持這種境界的是這種
在冥冥之中的一種特殊的氣質——血性。血性是藝術家在現實生活行為中與藝術的創作行
為中透露、流露的一種真實特質,血性是充滿激情、沖動、想象、靈感和浪漫的,它是靠
抽象的直覺來“辦事",就因為如此,所以就更需要理性的約束。血性擁有兩種真實的情
感——真誠和正氣,但是這兩種真實的情感也是藝術家的一種特質的表現。血性的特質是
能升華為“思想英雄"的先決條件,是藝術家創作藝術作品中境界的基礎,也是周邊“人
物環境"“感情因素"等多方面原因制造、影響出的天然的“產物”。如現代舞作品《偶
人》,這個作品就是充滿血性的,它是對生活的一種高度思考、高度凝練、形式高度抽象
的比擬化描寫的一個很鮮明的例子。
二、從審美角度看
在現代舞的表現中最重要的是“靈魂和內心的表現,是身體的表現力。”現代舞作為一種新興與中國的一種舞蹈表現形式,他身體的表現可以說也是一種美妙的肢體藝術。現代舞一詞并不像古典芭蕾舞或中國安徽花鼓燈那樣能說明某一種舞型,所以有些人只把它看做“新興舞蹈”、“先鋒舞蹈”、“前衛舞蹈”的同義語,以強調其“摩登”。但是,如果單一的只從時間概念上看,現代舞如今也并非都是“摩登”的,因此它的發展至今也已經近百年的歷史了,就其先驅者鄧肯的舞蹈來說,人們至今也稱之為“現代舞”,為了使其稱謂更能說明現代舞蹈的特質,使用“現代主義舞蹈”一詞來稱呼更為恰切。
現代主義舞蹈,主要以其美學觀念的特殊意義與傳統藝術形式相區別。它以反對歷史悠久的感念陳舊的古典芭蕾舞開始,進而對一切舞蹈傳統觀念和陳舊陋習甚至它還要求背離所有大家公認的舞蹈原則,甚至使舞蹈變成一種非舞蹈的藝術表現形式而罕見的存在。美國現代主義舞蹈家海倫.湯米尼斯在其演出宣言中曾這樣概括過這一舞蹈流派的與眾不同之處:他說現代主義舞蹈是不存在普遍的規律的,每一個藝術家都在創造自己的法典,同時也都在創作自己的現代舞蹈。"
現代舞自“出生”那刻起,就是以歐美兩大發源地為主要對象,歐美是現代舞蹈的一
個最適應的溫室,給現代舞的發展提供了足夠的條件,是現代舞能夠以很快的速度發展、
提高,直到現在,現代舞的發展一直都是一個世界性的話題。現代舞離人們的生活是越來
越近,但至今日,無論哪個國家的現代舞,都有一點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這些民族和國家
的現代舞的存活、發展、壯大最終都是在自己的生活、時代、文化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
身體藝術語言和藝術表達方式。現代舞總是保持著它的活躍、易變的特性。過去現代舞和
芭蕾曾一度處于水火不相容的境地,現在則能互相吸收,而且許多舞蹈家還兼通兩種舞蹈。
一些評論家認為,現代舞的風格今后還會不斷變化、發展。作為一種文藝現象,現代舞近年
來也引起了中國舞蹈界的注意,現代舞在中國的發展,會是越來越快,對現代舞的研究也
正在開始,而在中國人們的心中,也是越來越多的人能夠接受現代舞,欣賞現代舞,享受
現代舞給人們帶來的那種美妙的感覺,使人們的精神生活的到一個新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隆蔭培《舞蹈知識手冊》 上海出版社 1999.04.01.
舞蹈對于舞者是愛好,是寄托,更是生命!長期堅持跳舞的人,你會發現他和其他人不一樣,除了氣質方面,還有身體素質方面,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現代舞包括哪幾種舞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閱讀!
現代舞包括哪幾種舞蹈現代舞包括一些專業的舞蹈,像爵士舞,踢踏舞,現代舞,民間舞,民族舞,芭蕾舞等等,而且還包括一些國際標準交誼舞,像摩登舞,拉丁舞等等,如果按照舞蹈表現形式來進行區分的話,又可以分為舞劇,歌舞劇,歌舞,組舞,裙舞,三人舞,雙人舞以及獨舞,獨舞大家應該都知道,也就是由一個人來完成一整套舞蹈動作以及主題,能夠表現出一個人的內心世界以及思想感情,而雙人舞就是由兩個人來共同完成,舞蹈動作以及舞蹈主題能夠展現人物之間的關系,情感以及思想方面的交流,在現代舞里面一些新的觀念也不一定就比舊的觀念好,但是新的觀念肯定也有它有趣的地方,能夠讓注意的人變得更多。現代舞對于中國民族民間舞方面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對于大部分人的傳統審美觀也帶來了非常大的沖擊,現代舞也并沒有非常死板的風格,追求多樣化以及多變化,還有個性化。
跳舞的好處有哪些保持身體強健
早在2009年就有研究發現,跳舞能顯著改善肌肉耐力和力量。跳舞每分鐘大概消耗6卡路里的熱量,有助于老年人保持體型。
緩解肌肉疼痛
跳廣場舞能放松肌肉,緩解腰背疼痛,改善肌肉力量和身體協調性。與按摩等被動放松肌肉方式不同,跳舞還能讓中老年人日漸僵硬的關節靈活起來。
改善平衡能力
舒緩、結構化的舞蹈能夠增強腳踝和核心力量,利于增強平衡能力。
加拿大麥基爾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跳探戈不僅能鍛煉腿部、膝部和踝部關節,同時腰部的扭動也可以幫助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幫助改善身體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
增進社交聯系
舞蹈能增進相互了解和溝通,減輕中老年的孤獨感,讓他們意識到自己并沒有被社會遺棄,同時還能消減衰老帶來的周身疼痛。
預防神經退化性疾病
美國愛因斯坦醫學院研究顯示,相比打網球或高爾夫、游泳、騎自行車和做家務。跳舞是唯一能預防老年癡呆的活動。
舞蹈在步伐、手臂動作、隊形、速度和節奏等方面變化較多,舞者需要在緊迫的時間內回憶起舞步,對大腦更具挑戰性。
跳舞前要做好哪些準備跳舞雖然有益身體,不過“硬件條件”也十分重要。
場所
老人不要到人多擁擠的地方跳舞,最好選擇空氣流暢、人員較少、地面平坦防滑的場所。
時間
最好安排在下午或傍晚,同時要避開霧霾、雨雪、大風等天氣;切忌空腹、飽餐或醉酒后跳舞,以免發生意外。
裝備
【關鍵詞】中國;現代舞;傳承;創新
中圖分類號:J72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5)05-0169-01
一、現代舞蹈創作與教育的發展
近年來,王玫、張守和、萬素執教于北京舞蹈學院,傳播現代舞的理念與技巧,推動了學院的現代舞蹈創作與教育的發展。舞蹈編導家王玫強調自己是隨“心”而舞。她強化了動態語言的魅力,強化了舞蹈表現人性的力度與深度。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專業舞者和舞蹈教師將西方現代舞的精髓融入到中國舞蹈之中,創作和演繹了諸多的現代舞蹈作品,并在國際現代舞壇頻頻獲獎。
二、具有中國舞蹈特征的藝術形態的形成
西方現代舞對中國現代舞的影響較多地表現在藝術形式和技巧上,而在思想內容上,西方現代舞也對中國的現代舞編導產生了啟發、影響。但西方現代舞與中國現代舞存在一定的差異。中國現代舞受到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影響,現代舞編導和舞者創作的作品健康、明快、積極向上,形成了一個具有中國舞蹈特征的藝術形態。
劉青弋在《現代舞蹈的身體語言》中指出:“我們有必要再一次強調的是,對于中國現代舞的發生與發展,西方現代舞蹈只是一個誘因,而非主要動因,它雖然為我們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經驗和啟示,但它不是中國現代舞的尺度和模式。另外,中國現代舞應該長成什么樣也非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它遵循其自身的遺傳基因和密碼。它不為任何人的肯定與否定所左右。另外,我們有必要再次強調,學習西方現代舞時,人們必須端正心態,一方面,我們要珍視西方現代藝術家的實踐工作,以及他們對人類精神文化作出的重大貢獻。另一方面,我們也應清醒地看看已經走進現代化,甚至走出現代化的國家所遭遇的問題和困境,聽一聽西方哲人的反省和他們對走出平面,重獲‘新歷史感’的呼聲(杰姆遜)。因此,對西方現代主義藝術,尤其是對西方后現代主義藝術的接受,應持謹慎態度。”
東西方文化是互惠互利的,但也存在沖突,對于后一點,一些東方舞蹈家感受頗深。例如,美國先鋒派舞蹈家默斯?坎寧漢得到一本英文版的《易經》,如獲至寶。他從這本中國古老的哲學著作中獲得了藝術發展的重要啟示,同時他把算命的原理應用于舞蹈的創作中,形成“機遇編舞法”。另一位先鋒舞蹈家崔士?布朗的現代舞蹈團一邊打著中國的“太極拳”,一邊創造“放松技術”。這些西方舞蹈家從未受到東西方文化沖突問題的困擾,他們借助中國傳統文化創造了美國最先鋒的藝術。從本土到世界,沒有人對他們所創造的“美國化的問題”提出任何質疑。文化沖突與震蕩多存在于東方舞蹈家之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個最重要的因素莫過于現代東西方文化發展的強弱不均,使東方舞蹈家在文化交流中心態失衡;或者為西方現代舞蹈文化以勢如破竹之勢風靡世界所懾,以教條主義的學習態度而喪失本土的立場或者苦于自身文化的羸弱所囿,尚無擁有足夠的文化積累以超越他文化的影響,然而無論如何我們必須正視這一點:沖突確實存在。
三、中國現代舞的發展
我們處在一個東西方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影響的新時代。中國當代舞蹈家應當關注現實,牢牢地把握時代的脈搏。
【關鍵詞】古典舞;現代舞;氣息;氣韻
中圖分類號:J72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12-0121-02
氣息是支持人類進行各種活動的基本動力,同時也是人類具有生命力的象征,人類所有動作與行為都需要運用氣息才能完成。氣息是源于生命的動力,使得中國的古典舞以及西方的現代舞都富有生機與活力。中國古典舞同西方現代舞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兩種舞蹈不僅在表達方式,即作為舞蹈語言的肢體動作方面存在差異,在氣息以及氣韻的運用方面,兩者也存在一定區別,雖然兩者有相同之點,但各有其特點。
一、生命力方面的差異
氣息屬于一種精微物質,其處于不斷運動的狀態,同時也極富活力,成為構成人體并保證人體正常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氣息的存在不僅是為人們提供生命,同時也為人類舞蹈賦予了表現力與生命力。
就內涵方面而言,中國古典舞中富含深厚的思想以及細膩的情感,而這一內涵也決定了古典舞肢體所具有的形態特點。中國古典舞中,當舞者的外在形象同其內在韻味相互交融為一體時,便達到了舞蹈的最高境界,即形神兼備,此時舞者也形成了氣韻。舞者通過氣息引導身體將舞蹈動作內蘊含的深刻思想與細膩的情感呈現出來。中國古典舞極為重視“心”、“意”、“氣”以及“力”之間的結合。若是將意識作為舞者行動的動機,則氣便是支持舞者行動的源動力。舞者在學習中國古典舞過程中,無論是基礎訓練,還是身韻訓練,均需要學習對氣息進行訓練,且這一訓練環節貫穿整個學習過程。舞者一旦掌握如何合理運用與控制氣息的流動,便能夠有意識地對自己身體動作的幅度以及發力大小進行調整,使得自身舞蹈身形更為標準與規范,可以完成預編的舞蹈動作。舞蹈中的“形”屬于可視且能夠觸及的物質運動,是舞蹈的基礎語匯,同時也是舞者賴以傳達自身情感的媒介。舞者在能夠自如控制氣息的基礎之上,實現神形兼備,即學習中國古典舞的舞者,不僅需要身形符合標準規范,且精、氣、神等內在條件也必須達到要求。氣息作為供給生命的源泉,既是驅動舞者乏力的能量,同時也是連接舞者身形的樞紐。舞者氣息流動狀態直接對舞者的舞姿以及整體身形均有一定影響。所以,呼吸是支撐舞蹈表現力的支點,同時也是中國古典舞中的精髓。
西方現代舞所追求“氣、意、形”,這與中國古典舞所追求的“形神勁律”基本相同。美國現代舞先鋒多麗絲?韓芙麗將現代舞定義為自內至外的一項運動。換言之,西方現代舞是舞者利用自身氣息,使自身氣息流于身體各個位置,直至神經末梢,利用氣息引導舞者行動。舞者之所以能夠擁有流動的身體線條,掌握動律的變化并調節身體的快慢,均是由于對呼吸的控制,提高了身體的能動性,使其獲得更為純粹與鮮活的理想。所以,現代舞大部分舞蹈動作并不受某一形式的約束,而是來源于舞者內心的希望或是感情的沖動。當舞者感官受到外界變化的作用,所形成的刺激以及影響作用于大腦皮層之后,身體便會出現生理反應。如呼吸較為急促、肌肉緊繃。此刻,舞者會利用肢體語言表達內心情感,這種表達既可以是無意識的,同時也可以是有意識的。舞者通過呼吸將所有情感融于身體當中再利用肢體進行表現,以便觀眾能夠感受舞者內心的情感,并與舞者形成情感上的共鳴。現代舞所提倡的“由內至外”,指有意識地控制氣息,通過氣息引導行動,再由行動形成形態。
二、肢體表達方面的差異
肢體表達是氣韻的外化表現,中國古典舞中,肢體表達大多為剛柔并濟,以此表達氣韻之美,同時也體現了我國典型的審美特征。剛與柔的融合也表現了古典舞中力度以及力量的積蓄與變換。人類通過中樞神經控制身體行動力度,而氣息便是連接兩者的紐帶,在舞蹈動作完成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當中樞神經將信號輸送至氣息時,氣息便對力量的輕重進行控制。呼吸頻率的高低直接作用于舞者力量的增減,同時也影響了舞者節奏的快慢與情感基調。如呼吸急促便給人以慌張的情緒,而悠長舒緩的呼吸則給人以和諧安靜的感覺。中國古典舞將腰作為中心,所有舞蹈動作均是氣與力的相互作用,腰部乏力的前提是氣沉丹田,通過呼吸力量,并將力量傳送至身體以及神經當中。
現代舞創始人伊莎多拉鄧肯曾長時間探索舞蹈肢體語言所蘊含的內在動力,最終其確定若將重心脊椎下端作為軸心,便能夠自如控制出發點,進而形成大量的舞蹈動作以及創作舞蹈所需要的幻覺映像。現代舞的精神內涵是對自然的追求以及對束縛的反抗,精神內涵也直接決定了該類型舞蹈動作的實際特點以及乏力方法。現代舞的舞蹈動作均源于內心的沖動,所以更為關注身體的源動力。呼吸不僅為舞者提供了力量的源泉,其本身便是一種獨立的表現方式。舞者利用護理形成動力進而驅使身體的肌肉與骨骼形成動作,以便令肢體語言與呼吸進行配合,從而演化出更多的舞蹈動作。即使是形同頻率的呼吸,也包含了不同的意象,哀嘆、掙扎以及歇斯底里。現代舞舞蹈動作的發力部分大多集中于腹部,所以呼吸時也需要氣沉丹田。身體處于氣息的控制下,現代舞舞者令形態、發力、氣息以及空間完成分離與纏繞,給觀眾留有充分的想象空間,營造了與觀眾對話的空間。
三、氣息提供了不同的動力支持
中國的古典舞與西方的現代舞同屬于舞蹈的兩大類別,均是使用肢體解釋萬事萬物所具有的精神世界。舞者將氣息傾注于身體之內,舞蹈動作將變得更為靈活且具有生命力。
事實上,若從氣息的角度而言,兩種舞蹈有共同之處。均要求運用腰椎的力量進行乏力,并運用“反律”完成動作。如欲揚先抑。或是使用對比均衡方式,如剛柔相結合。甚至兩種舞蹈的部分動作、造型以及陰陽關系方面也有相似之處。氣息為人們提供動力,動力促使人們形成動作。中國古典舞的舞蹈動作需要由氣息進行控制,只有當身體動作節奏出現變化,方能形成輕、重、急、緩的區別。古典舞認為形態均屬于外在的動作,舞者必須合理控制氣息,令氣息引導肢體行動,且局部動,全身也需配合舞動,各個部分相輔相成,以達到協調一致。若將動作稱之為“形”,則氣息便稱之為“神”。氣息為動作提供動力的同時,也有靜態轉化為動態,使得舞蹈更為具有生命力。
西方現代舞通過意識以及冥想借助氣息引導身體行動,形成舞蹈語言。事實上,西方現代舞內所蘊含的精神世界是極為豐富的,不會受到世俗的約束,沒有固定的體裁,同時也不受歷史的影響。是為舞者創建的藝術之路,使舞者能夠釋放自身情感,表現自身精神世界。且氣息并沒有固定為某一種特殊的形式。舞者通過氣息使得情感充滿自身,再通過肢體語言進行表達,以便觀眾接受舞者所傳達的情感。氣息的存在,為現代舞舞者超凡脫俗與返璞歸真等表現方式提供了極為有利的動力支持。
四、結束語
氣息是生命行動的原動力,同時也是支持舞者完成舞蹈的基本動力。無論是學習中國古典舞,還是學習現代舞,舞者都應學習合理運用氣息。氣息不僅賦予了舞蹈生命力,同時也豐富了舞蹈的肢體語言。古典舞與現代舞在氣息的運用方面各有特色,正因如此,兩者相互影響才能相得益彰。
參考文獻:
[1]陸菲.論“神韻”在古典舞表演中的體現[J].藝術科技,2016,(03):207.
[2]張芳榕.中國古典舞氣息運用的特點[J].當代音樂,2016,(14):56-57.
[3]黃德俊.論現代舞與中國古典舞之異同[J].大眾文藝,2015,(09):160.
[4]肖燦.小議現代舞氣息的收與放[J].黃河之聲,2014,(05):115-117.
[5]肖燦,劉德歡.論太極元素在現代舞中的運用[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4):121-12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