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戲子入畫

      戲子入畫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戲子入畫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戲子入畫范文第1篇

      夫妻兩人帶著四歲的小男孩住在一個院子里,生活平靜而幸福。這天父親在屋里讀書,母親在廚房做飯,小男孩則在大院里快樂地蹬著小三輪車。

      小三輪車持續不斷地發出吱吱嘎嘎的響聲,對夫妻倆產生了不同的效應:母親覺得是音樂,心里感到特別甜蜜,特別踏實;而父親卻皺起眉頭,顯然噪音影響了他,他意識到兒子的車應該修理了,于是起身取工具去修車。

      車修好后,男孩在蹬車時便悄然無聲了。父親滿意而安心地回到書桌邊,而廚房中的母親卻感到不適應,甚至有點緊張。

      有人說,這故事講的是母愛更溫暖更感性,母愛的責任心深藏在她自己都未曾意識到的角落――也許聲音讓她明白孩子是否騎得太遠了,是否摔倒了、磕碰了。

      有人說,父愛更嚴格更理性,更多地表現在行動上的責任心,就像故事里的父親。

      我想,他們講的都對。如果孩子能在父母親雙重愛的滋潤下長大,身心將會得到全面的發展。但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對子女的教育似乎都成了媽媽的事:學校里,常聽老師嘆道,學校舉辦“家長學校講座”,前來參加的家長中,十有八九是母親。再看看周圍,家庭與學校的聯系大多通過母親。從幼兒教育到中小學教育,女教師幾乎一統天下。

      報紙上,常可見“母親的教學方式與兒童的性格”、“母親――孩子一生的領路人”等諸如此類的文章。

      “母系化”的教育結果如何呢?當教育責任全由母親一人承擔時,尤其是丈夫長期在外奔忙,不能給妻子以情感支持,母親容易將感情的寄托全放在孩子的培養上。于是極易產生緊張、焦慮情緒,常表現為對孩子學習上的要求過分嚴格和生活上過分溺愛,從而引發孩子行為或情緒上的問題。一項最新的研究顯示,神經緊張型母親的過分溺愛,是導致孩子長大后患上厭食癥的原因之一。可見,一個只得到母親關心的孩子,是很難健康發展的。

      德、日兩國兒童心理衛生專家通過調查發現,這兩國都有兒童不同程度地患“缺乏父愛綜合征”。這是一種多見于男孩的心理問題,表現為過分怕羞、情緒低落、自卑孤僻、缺乏上進心、不喜歡集體活動、厭惡朋友、不能承擔挫折等。如果這些問題長期存在,對孩子生理和心理的正常發育都會有很大的影響。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認為,父愛對女兒的影響更大。父親在女兒的自尊感、身份感以及溫柔個性的形成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另一位專家指出,父親能傳授給女兒生活上許多重要的教訓與經驗,使其性格更加豐富多彩。

      一項有關性格形成的研究表明,除了先天因素外,父親后天言傳身教的影響力勝過母親。一般地說,母親常以感情細膩、做事仔細、性情溫柔等母性特征來影響孩子,而父親則顯示給孩子以勇敢、堅毅、強悍、有魅力等男性特征。

      戲子入畫范文第2篇

      [關鍵詞] 儒家 文化自覺 文化精神 因革損益 兼知兼行

      儒家文化自覺,是指儒家知識分子進行文化反省,文化創造和文化實踐中所體現出來的一種文化主體意識和文化心態。在特定的文化轉型和文化自我批判時代,由于文化與人生的困頓,一些先知先覺的儒家知識分子往往能對自身文化進行深刻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從而對舊文化的沒落和新文化的誕生有清醒而充分的認識,能深切地體認到自身的歷史文化使命,并努力付諸實踐。在這些先知先覺者身上呈現出一種文化使命的歷史擔當精神,文化承傳與文化損益精神,文化創新和文化實踐精神,便是儒家文化自覺精神。儒家文化自覺精神形成于孔孟荀,后世儒者基本承襲了這一原點精神并略有創發,它們構成了儒家文化乃至整個中國文化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

      文化使命的歷史擔當精神是儒家文化自覺的邏輯起點。文化自覺源于對社會與人生的自覺,作為儒家文化的創始人和傳統精神的守護者,孔子對歷史文化使命的自覺擔當直接源于對“禮崩樂壞”的社會現實和人生困境的反省與自覺。孔子生活的春秋時代,社會處于新舊交替之中,周室衰微,諸侯爭霸,周天子失去了原有的權威;禮制遭到破壞,僭越現象不斷發生。對于這種狀況, 孔子深感不安和憂慮,認為禮制破壞的根本原因在于“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論語?季氏》)?!暗馈?的失落意味著文化價值理想的失落和價值標準的失范,是知識分子的文化良知促使孔子走到了歷史的前沿,立志改變“道之不行”的現狀,重新恢復“天下有道”的局面。孔子苦心孤旨找回的“道”,是指儒家孜孜追求的古者先王之道,是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一脈相承的文化傳統,它代表著儒家文化的價值理想和最高典范。孔子以周文化的繼承者自居,他聲稱:“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后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論語?子罕》)自覺地擔當起延續歷史文化的使命與職責。對于孔子的文化自覺,朱熹注解說:“道之顯者謂之文,蓋禮樂制度之謂也,不曰道而曰文,亦謙辭也”[1](《論語集注?子罕》),后來又干脆稱:“三代圣賢文章,皆從此心寫出,文便是道?!盵2](《朱子語類》卷一三九)??梢姡鬃訉ξ幕淖杂X也即是對儒家之“道”的自覺。

      孔子對歷史文化使命的自覺擔當所彰顯的是一種主體自覺精神??鬃由钋械伢w認到“道之不行”的社會責任在于人們自身,是人們的心靈給麻痹了,浸于其中而不知其味。這位儒學的創始人感嘆道:“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中庸》第四章)。“道”就在百姓倫常日用之中,沒有哪一刻離開過,就如人們天天飲食,卻很少知道其中的“真味”。因此,應積極倡導一種主體自覺精神,自覺衛道,重新發現失落的傳統并努力使之發揚光大,“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論語?衛靈公》)其中的深意也在此。在道與人的互動中,人是主動的而非被動的存在,人是道的制定者追求者和光大者,只有通過主體自覺努力,才能把“道”的文化理想(或價值理想)轉變為現實。正是在此種意義上,孔子強調:“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這里表達的,是一種深沉的使命感,它從寬廣的文化歷史背景上,凸現了主體的歷史責任。應當指出,“任重而道遠”的歷史文化的使命感,即是以“人能弘道”的歷史文化自覺為前提的。

      被后世尊的“亞圣”的孟子以私淑孔子門人自勉(《孟子?離婁下》)。孟子看到了世衰道微,圣人不作,諸侯放肆,處士橫議,楊朱、墨翟的言論充盈天下,決心以“正人心,息邪說,距诐行,放辭,以承三圣(禹、周公、孔子)”(《孟子?滕文公下》)作為自身的文化使命,這是一種由強烈的歷史意識和深厚的文化認知所融合而成的使命感,它同樣源于主體對文化的自覺。孟子以“先知先覺者”自許:“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后知,使先覺覺后覺也。予,天民之先覺者也,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非予覺之,而誰也?”(《孟子?萬章上》)孟子試圖以先王之道的文化理想和價值準則來引導那些尚未覺悟的民眾,把他們從“行之而不著也,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孟子?盡心上》)的混沌中拯救出來。作為一個孤獨的圣者,孟子看到了自身的歷史責任和文化使命,他把個體自覺積極轉化為一種社會自覺,以拯救那些后覺的眾生,他豪邁地宣稱:“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孟子?公孫丑下》)。

      荀子的文化自覺集中體現在他對道的自覺捍衛和解蔽上,在《荀子》《解蔽》篇中,他歷數各家各派代表人物僅僅“觀于道之一隅”而未能認識到道的整體。他指出,墨子為實用所蒙蔽就不知有禮樂,宋子為人之寡淡所蒙蔽就不知道的滿足,慎子為法所蒙蔽就不知道法要賢能來貫徹執行,申子為權勢所蒙蔽就不知道人和的作用,惠子為虛辭所蒙蔽就不知道要尊重客觀事實,莊子為天道所蒙蔽就不知人為的重要意義。這些都只是道的一方面,至于整體的道,既體現常理,又極盡變化,不可能從一個方面去概括它,只有孔子“仁知且不蔽,故學亂術足以為先王者也。一家得周道,舉而用之,不蔽于成積也。故德與周公齊,名與三王并,此不蔽之福也。”(《荀子?解蔽》)荀子對孔子推崇,實質是對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之道的推崇,這是一種深厚的歷史文化意識和自覺衛道的擔當精神。荀子明確提出他的文化使命就是:“上則法舜禹之制,下則法仲尼、子弓之義,以務息十二子之說,如是則天下之害除,仁人之事畢,圣王之跡著矣。”(《荀子?非十二子》)。值得一提的是,荀子之后,儒家文化使命的自覺擔當精神逐漸演變為一種自覺衛道的道統精神,對道統精神的繼承和發揚遂成為儒家標志性的旗幟。

      文化承傳與文化損益精神是儒家文化自覺精神的核心。如果說文化使命的歷史擔當只是文化主體意識的自覺。那么,文化承傳與文化損益則是文化價值內涵的選擇與創新,它是儒家主體自覺的進一步深化。在儒家的話語系統中,文化傳承指“述”而言,文化損益指“作” 而言。“作者謂之圣,述者謂之明”[3](《禮記?樂記》)。由于創業垂統的“作”乃是圣王之事,所以孔子自稱“述而不作”(《論語?述而》),實際上他有“述”有“作”。通過對歷史文化的深刻洞察,孔子深深體認到:在文化失范文化轉型時期,“述”與“作”是從舊文化向新文化轉化的最佳范式。他說:“ 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論語?為政》)這里的“因”便是文化的承傳, 這里的“損益”便是文化的創新。孔子承繼了周禮和先王之道,他的文化創新在于他能適應時代潮流,肩負著文化使命的自覺,在古代中國思想符號世界中第一次提出了 “仁道”的價值理想和價值原則。正是認識到人們食而不知其味的麻木不仁和“任重而道遠”的歷史文化使命,孔子的“仁”首先旨在喚醒人們的主體自覺,“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論語?顏淵》)“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每一個主體都蘊含著自主的力量,是自覺的,主動的,而非被動的,只要自己想達到仁,仁道便可以達到?!叭省笔且环N自主自覺意識,在文化上體現為“一種深刻的文化自學意識和和憂患意識,一種深厚的文化使命感和文化自學踐履精神?!盵4]其次,“仁”是一種普遍的價值原則,孔子把“仁”界定為“愛人”(《論語?顏淵》) 體現的乃是一種樸素的人文觀念,它意味著人在天地萬物中的至上地位。而且,表現為愛人、尊重人的仁道原則必須以親情為基礎:“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仁”又體現出人類血緣關系的族類本質。有人認為孔子主張“愛有差等”,它構成了對仁道原則的限制。楊國榮指出,這一觀點并非毫無根據,然而由此否定孔子仁道的普遍性原則,則似乎缺乏根據,孔子強調孝悌為仁之本,“其真正的旨趣并不是以狹隘的血緣關系來限制仁道原則,而在于將原始的(最初的)自然關系加以人化,就其本質而言,人文化總是意味著普遍化,它體現的是人的普遍的族類本質”[5]復次,“仁”還表現為最高文化理想和超越境界。最高理想是可近而不可及的,孔子本人也從來不敢以“仁”自許:“若圣與仁,則吾豈敢?”(《論語?述而》)即使是他最得意的弟子顏淵,也只能做到:“其心三月不違仁,其余則日月至焉而已矣?!?《論語·雍也》)孔子的“仁”含義豐富,從最高理想和超越境界層次上來說,“仁”是“道”的代名詞,孔子之道即是“仁道”。孔子曰:“道二,仁與不仁而已矣”(《孟子?離婁上》),“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中庸》第二十章)蔡仁厚先生也指出:“孔子之學,是仁學。仁,可以是德,可以是道,亦可以是性,是理”[6]可見,“仁”在孔子的符號象征世界中,具有一種最高范式的意義。

      孟子進一步發揮了孔子的仁道思想。陸九淵在概述孔孟仁道精神的邏輯連續性時說:“夫子以仁發明斯道,其言渾無罅縫。孟子十字打開,更無隱遁,蓋時不同也”[7](《陸九淵集》卷三十四)。在社會政治方面,孟子繼承了孔子的“仁”的精神,它的現實敞開即為“仁政”:“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孟子·公孫丑上》),孟子提倡制民恒產,推動王道政治,以德化民,實行“仁政”。這樣,“從孔子仁道到孟子的仁政,儒家人文主義原則便表現為一個深化的過程:它開始由一般的倫理要求,進一步提升為社會政治生活的準則?!?[8]這是對孔子仁道的橫向展開。在縱向系列,孟子把孔子推己及人由內而外的行仁路徑上下貫通為“盡心知性知天”。孟子的邏輯是,人人皆有惻隱之心,善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它們是仁義禮智四種美德的萌芽,對內在心靈的發掘,可以深入到人類內在的善的本性;相反,如果把人的仁愛之心向外擴充,推已及人,便可擴充他人的仁愛之心,最終可以上貫為“知天”,“事天”。孟子自信地說:“萬物皆備于我,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孟子·盡心上》),達到“誠”的境界,天地萬物與我為一,也就實現了儒家“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那才是儒家最大的快樂。

      同孟子相比,荀子打開了社會現實的“治道”,卻切斷了儒家超越的理想追求及其內在的心性根源,切斷了儒家對天道和人性的美好向往。荀子尊崇孔子和先王之道,并把先王之道規定為以禮義為核心的人道:“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曷謂中?曰:禮義是也,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也?!保ā盾髯印と逍А返謱耪呤ネ踔兰右詴r代改造,他認為,道是自古至今最公正的標準,“道者,古今之正權也”(《荀子·正名》),“何謂衡?曰:道”(《荀子?解蔽》)。對于后者,王先謙注解說:“道,謂禮義”[9](《荀子集解》卷十五)。可見,荀子的目光僅僅集中在“人道”上,集中在“禮”上,這二者是等同的:“禮者,人道之極也”(《荀子·禮論》)?!岸Y”概括了人道的一切規范,個人的生存,事業的成就,國家的安寧,都不能脫離禮的規范。因此,《荀子》《修身》篇宣稱:“人無禮不生,事無禮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避髯舆€吸取了法家的思想,主張禮法并施,王霸并用,“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荀子·大略》)又云:“治之經,禮與刑,君子以修百姓寧。明德慎罰,國家既治四海平?!保ā盾髯?成相》)在荀子思想中,“天人相分”和“人性惡”是他的獨創,天與性皆是自然義,是負面的,被動的,這是他同孔孟思想迥異之處。也正是由于荀子斷絕了道與天與人性的內在聯系,荀子之“道”便只有從現實中誕生,道的神圣性和終極性徹底失落了,就連孔子孜孜以求的“圣人之道”,到了荀子這里也經他的現實改造而成為“君子之道”,其內容也是“禮義之文”。荀子對禮的文化模式的推崇,是對先王圣人之道的下墜,圣人之道也走向了平民化和世俗化。由于荀子過于現實過于冷峻,他省略了儒家內在超越的一面,導致了其思想的平面化的傾向。人的心靈總渴望理想,所以后世儒者雖然踐履著荀子的“治道”,卻心儀著孔孟的終極理想,儒家最終還是重復著孔孟理想主義的道路。

      兼知兼行的文化實踐精神是儒家文化自覺精神的現實歸宿。儒家文化自覺精神并不局限于意識與精神領域,它具有自己的實踐性。每一個儒家思想家既是思想的大師,也是實踐的大師,在他們的文化生命中始終貫穿著一種實踐的自覺。從文化使命自我擔當,從文化傳承和文化創新到兼知兼行的文化實踐,也是儒家文化自覺邏輯發展的必然進程。兼知兼行也是中國儒學的原點精神之一。從字源上看,甲骨文中的“行”字作 ,象一個四通八達的十字路口,它的本義是道路?!墩f文》:“行,人之步趨也,從行?!币隇榫彶交蚣辈叫凶?,又引申為行動和實踐。因而,“知行”一詞的原初意義即知道,知道怎樣去行道和實踐,尤其是日常生活實踐也進入了“道”的關懷領域。然而如何知道行道還必須通過學習來解答,在此種意義上,“學”包含了知道和行道。作為儒學的開創者,孔子雖然承認“生知”,但他更重視“學知”,認為只有圣人“生而知之”,他自己也是“學而知之”,學道知道對生命的意義至為重要,夫子感慨:“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只要能了悟大道,哪怕早上得道,傍晚便死去也在所不惜,孔子還反復強調:“士志于道”(同上),要求士君子要志于學道、知道和行道,這三者是統一的。他告誡人們:“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學而》),人們的思想與行為合乎正道,這也就是好學。就此,方克立先生指出,孔丘所謂“學”,實兼有“知”“行”二義。[10]孔子“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他的一生是好學的一生,更是行動的一生,為了實現自己的文化理想,恢復周道,孔子一生遑遑棲棲,顛簸奔走于列國之間,“累累如喪遠家之犬”也在所不辭。盡管其文化理想早已落后于時代,從一開始就注定無法實現,但其“知其不可而為之”(《論語·憲問》),不僅執著于“任重道遠”的歷史文化使命,而且對圣王之道加以時代的改造,使之薪火相傳,不絕如縷,表現出對儒家文化的高度自覺與自信。

      孟子進一步發揮了孔子的“生知”說,他認為人被先天賦予了“良知”、“良能”,“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也;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保ā睹献印けM心上》)。這是一種先驗的道德認識論,仁義作為人先天具有的“良知”“良能”其外在轉化便是“親親”、“敬長”的道德行為,可見,道德認知與道德行為具有內在的一致性。孟子還進一步說明:“仁”、“義”這類先天道德觀念產生的根源在于人的內心,他說:“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因此,求知的途徑就不是向外界探索,通過實踐去認識客觀事物及其規律,而是通過向自己內心的探求去認識自己的先天本性,把那迷失了的天性找回來:“求則得之,舍則失之”“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同上)實踐被根本排除在認識論之外,知即是行,行即是知,它們都是心的派生物?!靶募嬷小笔敲献又^的最大特色,學習也不過“求其放心”而已。其實,孟子也注重“學知”,重視學習的作用,學習只不過是安頓好本心,使心靈不被物欲所蒙蔽。對那些不覺悟的民眾,通過學習予以教化尤為重要,孟子主張“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庠者養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孟子·滕文公上》)。通過教化,使人人能以仁存心,以義存心,深造自得于大道,回到至純無礙的天性。孟子一生,以弘揚孔子周公之道為職志,為恢復圣王之道,實行“仁政”,孟子輾轉于諸侯之間,四處宣揚自己的學說和理想。由于孟子所述的唐虞三代之德,“迂遠而闊于事情”,終不為齊宣王、梁惠王所用,只得“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11],孟子一生也是自覺投身于文化實踐的一生。

      荀子依然堅持了孔孟由內圣而外王的路線,積極倡導“君子務修其內而讓之于外,務積德于身而處之以遵道”(《荀子·儒效》)。道是君子修身處世的行為準則,君子的行為實踐即是道的實踐。荀子非常重視實踐的作用,他認為:“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為圣人。......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不聞不見,則雖當,非仁也,其道百舉而百陷也”(同上)。道的實踐是學習和認知的必然歸宿,不聞不見之道,不是真正的仁道,它的實行終將以失敗而告終。我們應努力去踐履正道,因為道就在我們身邊,不去努力實踐,仍然達不到目的,再小的事情,不去做永遠也不會成功(《荀子·修身》)。一言以蔽之,儒家的知行觀發展到荀子這里已呈現出“行兼學知”的思想傾向,荀子所強調的“行之,明也”和“符驗”說,已有在實踐中檢驗真知發展真知的思想萌芽,已接近科學的知行觀。荀子也十分強調“知”的重要性,荀子的“知”關心的是人間日常智慧,“唯圣人不求知天”,竭力反對那些不著邊際無關痛癢的言論,主張對“無用之辯,不急之察,棄而不治,若夫君臣之義,父子之親,夫婦之別,則日切蹉不舍也?!保ā盾髯印ぬ煺摗罚┡c孟子不同的是,荀子認為后天的學習是獲得知識和道德價值的重要手段,應博學多識,真積力久,“學至于行之而止”遠遠不夠,還應活到老學到老,“學至乎沒而后止”(《荀子·勸學》)。在現實生活世界里,荀子的思想和行為也是一致的。為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和文化理想,荀子曾周游齊、楚、趙、秦等國,試圖說服諸國王侯接受他以王道統一天下的抱負,終不能用,但荀子的“遺言余教,足以為天下法式表儀,所存者神,所過者化。......天下不治,孫卿不遇時也”(《荀子·堯問》)。盡管荀子生不逢時,這并不防礙他非十二子、為道解蔽、自覺行道衛道,畢生執著于文化實踐,對先圣先賢的文化理想一往情深,言其“足以為天下法式表儀”雖然有些言過其實,但其中飽含著弟子們的無限敬慕和深遠的文化意蘊。

      文化使命的歷史擔當精神,文化承傳與文化損益精神,兼知兼行的文化實踐精神共同構成了儒家文化自覺精神的價值內涵,這一文化精神的形成有其現實的、形上的和內在的價值根源。在先秦時期,“禮崩樂壞”的社會現實是儒家文化自覺的現實根源。一般說來,文化的自我批判總發生在舊文化衰落時期,每當社會政治經濟總危機處于爆發的前夜或已經爆發,各種社會矛盾日益尖銳,舊的價值體系已經崩壞,于是一個文化批判時代,一個文化反省和文化自覺的時代開始了?!岸Y樂文化”是我國春秋時代的文化標志,“禮崩樂壞”帶來了“文化斷裂”和文化危機,也引起了有識之士的反思并由此而達于文化自覺。文化自覺是文化進步的內在動力,是舊文化的終結和新文化崛起的契機。儒家文化自覺精神的形成還有其形上的價值淵源。脫胎于原始宗教的早期儒家并沒有完全擺脫天命神學的羈絆,聽命于天,祈天安命是其文化自覺的形上根源,也為其思想和行為抹上了神圣的光輝??鬃诱J為,文化的創造和存亡最終依存于天的力量,他把自己的文化使命視為天的賜予,認為周文王死了以后,所有的文化遺產都承接在自己身上,天若要消滅這種文化,那我也不會掌握這種文化了,既然上天不想消滅這一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樣呢?(《論語?子罕》),文化的創造與延續可通過人而實現,但人的創造與延續文化的終極動力,歸根到底又根源于天。孟子同樣強調天命的至上性,在《孟子》《梁惠王》篇中,孟子把自己一生政治文化理想的失敗解釋為天意使然,其文化自覺更是上承天命所當然;“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吾何為不豫哉!”(《孟子·公孫丑下》)荀子否定了天的神秘性,把天還原為物質性的天,主張“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論》),但他并不否定命的作用。荀子云:“死生者命也”(《荀子·宥坐》),“節遇之謂命”(《荀子·正名》),把生死、時機和遭遇稱之為命。荀子并不刻意要求人們知天,但應知曉命運非人力所能左右,因此,人生應達觀而又自信,“知命者不怨天”(《荀子·榮辱》),人們應樂天、知命、安命。篤信天命只是早期儒家思想的一個側面,他們更多地看到了理性的作用,把目光投向了人自身,投向了人類自我的深層———人性,人性構成了儒家文化自覺的內在價值根源。儒學的開創者孔子只是淡淡的說了句“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并未對人性作善惡價值判斷,但這足以成為他能承接周公繼承周文化的最充分的內在依據??鬃又?,孟子看到了人性的正面價值,宣揚了人性本善圣凡同類并為之尋找心理的依據,于是人的價值自覺文化自覺只須“反求諸己”(《孟子·公孫丑上》),向內心去尋求。荀子則看到了人性的負面價值--性惡,看到了“涂之人可以為禹”(《荀子? 性惡》)即人人皆有改善人性走向圣人的潛能,因之,人的文化自覺就在于“化性起偽”(同上),克服自身的負價值而走向理性自覺。

      應當指出,儒家文化自覺精神更多的是源于內在人性的理性自覺,源于認識主體對自己行為的自主選擇,它既是自覺的,又是自愿的。“道”是儒家知識分子進行理性認識和自主選擇的最高理想和價值標準。實行“仁道”是孔子畢生的追求,孟子也要求“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孟子 ? 離婁下》),肯定主體自覺地把握道,遵道而行。荀子指出,人的行為自擇必須以道為準則:“道者,古今之正權也。離道而內自擇,則不知福禍之所托也”(《荀子 ? 解蔽》)。儒家的文化自覺就是對“道”的自覺。有了“道”的自覺,一方面,面對現實的文化危機,早期儒者挺身而出,承擔起自覺救世的文化使命,并不斷地向生命的深層進行探索,尋找文化的內在依據;另一方面,即便是面對那神秘莫測的“天命”,也應努力去破譯它的文化密碼,孔子“五十而知天命”(《論語·為政》)的自信,孟子“知命者不立乎巖墻之下”(《孟子·盡心上》)的警示,荀子“知命者不怨天”(《荀子·榮辱》)的達觀,都顯示出早期儒者對天命的樂觀豁達和對理性自覺的信念。但是早期儒家知識分子都不同程度地肯定“天命”的作用,認為命運非人力所能左右,要求人們自覺地屈從天命,表現出濃厚的宿命論色彩,這是對主體自主性的否定,儒家文化自覺精神也呈現出自相矛盾的二重性質。

      儒家文化自覺精神中還有許多耐人尋味的話題,例如,儒家文化自覺被后人稱道的多是文化使命的歷史擔當精神、文化承傳和文化實踐精神,而文化批判和文化創新精神卻常常被忽略,為什么?儒家文化自覺為什么多以自覺衛“道”,回歸傳統,回歸先賢圣王之“道”的文化理想而告終???????這些都是非常有意義的課題,囿于篇幅,筆者將另文論及。盡管儒家文化自覺精神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但是,儒家文化自覺代表一種成熟的儒家知識分子群體的興起,他們既是文化的承傳者,也是文化的創造者,文化自覺是他們的使命和責任,也是他們存在的現實理由。在社會轉軌、文化轉型時期,文化失范和文化重構的時代訴求,更迫切呼喚一種文化自覺意識和文化自覺精神,這正是今天我們重提這個話題的時由。總之,儒家文化自覺精神以其獨特的使命自覺、理性自覺和實踐自覺,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知識分子投身于文化,自覺承擔起歷史文化使命,自覺地進行文化批判和文化創新,把文化落實為一種生活,一種實踐,它們是中國文化不斷進步的內在動力,推動著中華文化的薪火相傳,在漫長的歷史文化進程中,不斷地進行自我更新,實現自我超越。

      [1] 《論語集注?子罕》

      [2]《朱子語類》卷一三九

      [3]《禮論?樂記》

      [4] 參見拙文《孔子文化哲學思想初探》,《南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2期,第6-10頁。

      [5] 楊國榮:《善的歷程——儒家價值體系的歷史衍化及其現代轉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頁。

      [6] 蔡仁厚:《孔孟荀心論之比較》,參見中國孔子基金會主編《孔孟荀之比較——中日韓越學者率儒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4年版,第421頁。

      [7] 《陸九淵集》卷三十四

      [8] 楊國榮《善的歷程——儒家價值體系的歷史衍化及其現代轉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9頁。

      [9] 《荀子集解》卷十五

      [10] 方克立:《中國哲學史上的知行觀》,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7頁。

      [11] 《史記》卷七十四

      [Abstract] The conscious spirit in Confucian culture is a cultural subject-consciousness and cultural spirit which was revealed in the cultural introspection, cultural creation and cultural practice by the Confucianintellectuals. It was compressed in culture inherrting and culturecreating spirit, the whole spirit of culture cognition and practice, and the spirit of accepting ancient culture calling actively.These spirit constituted the inner power which push forward to aenduring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 culture even the whole Chineseculture. In essence, Confucian cultural consciousness is asubjectiveconscious, that is culture-subject's conscious to “Dao”,butearlyConfucian intellectuals accepted “Dispensation”(“Tian-Ming”) indiffrent degrees, it negated the subject conscious of Confucian, so theconscious spirit in Confucian culture has shown its' self-contradictoryand dual characteristics.

      戲子入畫范文第3篇

      最近,連綿的陰雨,讓我的心也仿佛蒙了霧一般。濕氣粘結著心事,想上升卻偏偏下墜,陡然間生出一種無力感。

      起床推開窗,連天也板著一張面孔,暗沉沉,霧蒙蒙的。我站在陽臺上看那大團的烏云,感覺著黑暗的氣息向我逼近,還夾雜著波濤洶涌的聲音。

      這時候,我想起了家鄉的雨,真正應了這句詩: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那雨是纏綿的,它落在發絲或者衣服上都沒有負重感。落在臉上,仿佛情人的雙手拂過你的臉龐,溫柔中帶著悸動的情愫。

      那雨是輕盈的,漫天雨絲如同七仙女手中的絲線,絲線在空中飛舞,忙著去點綴這秀麗山川。

      那雨是憂愁的,但這樣的愁并不濃重,仿佛細小的針孔。少了哀怨的氣息,多了一分靈動的美感。

      家鄉的雨很善解人意,能帶人入夢。特別是在二三月間,那含羞帶怯的樣子,讓人看到了從心底里喜歡。

      記憶中的我喜歡淋雨,從來不打傘。在花草呢喃的夢中,我帶著少女的爛漫走過家鄉的小道,山間,田野……

      還有夢中那半明半昧的色彩,帶著茉莉花的清香,暈開了一池幻想。

      深圳的雨天帶著厚重的感覺,悶熱中濕氣又撲面而來,粘乎乎的,仿佛一層細密的汗。這幾天下班回去看到路上的積水增多了,行人少了。而人行道上的樹葉顯得更綠了,空氣中少了很多污濁的氣息,這是我所喜歡的。

      依然不變的是天空中的烏云,從早到晚,凝聚不散。

      每當窗外的驟雨想起,我就會想起家里邊那溫柔的細雨。這之間仿佛隔了很長的時光,明明我才沒離開家多久。

      家鄉的雨,也是我夢里的溫柔鄉,纏纏綿綿又繾繾綣綣,似奶奶的眼神,母親的雙手,呵護我每一個受傷的深夜。

      細雨攜著飛花入夢,愁與恩情并共。我仿佛看到了“東邊日出西邊雨”的景象,體會著“道是無情卻有情”的無奈。

      戲子入畫范文第4篇

      關鍵詞 檔案 數字化 資源

      中圖分類號:G270.7 文獻標識碼:A

      1充分認識到檔案數字化建設的緊迫性

      1.1檔案數字化,可改善檔案管理工作

      只有實現檔案數字化,才能沖破檔案利用的種種局限,使檔案管理部門從封閉走向開放,從檔案的保管和利用職能向信息采集、管理和服務職能轉變,實現檔案信息資源的合理配置、科學管理,為社會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

      1.2形勢發展的需求

      第一,檔案館就是政府保管和提供利用檔案信息的職能部門。它館藏有數十萬卷檔案資料,數百萬件檔案文件,是本地區最豐富、最有實用價值的信息資源庫,這樣一大批珍貴的檔案信息資源若不能很好地為各級領導和廣大公眾利用,充分實現信息共享,數字梨樹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數字梨樹。所以,要建設數字梨樹,首先要建設數字檔案館。第二,檔案載體的更新換代迫切要求檔案館數字化。檔案由原始的甲骨、竹箋、貝葉、絲帛到紙質,發展了幾千年,記錄下了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史。目前,檔案館的檔案保管、利用與形勢的發展要求不相應,仍然停留在紙質檔案的管理及較原始的檢索利用水平上,使得絕大部分電子檔案無法采集、收集和提供利用,甚至絕大部分電子檔案已經被清洗、丟失。這是一個極其重大的損失和無可挽回的錯誤。

      1.3社會強烈需求

      當今,人們的時間意識越來越強,領導做出重大決策需要迅速、準確;各職能部門工作查考要求快速及時;社會廣大公眾對檔案信息需要量不斷增加,如婚姻檔案,一些農村,尤其是僻遠山區的利用者要查閱婚姻檔案十分清便,來回要好幾天,他們迫切要求信息共享。這都迫使檔案館這個信息保管和提供利用的部門必須盡快改變傳統的原始管理、檢索和提供利用的手段,以現代化、多功能的服務措施,使檔案館館藏的信息能及時、方便地提供給各方面的需求者。

      2檔案數字化建設的內容

      2.1推進檔案數字化,必須提高檔案標準化、規范化水平

      目前,檔案信息數字化的現狀是檔案標準化、規范化滯后和應用軟件多亂,這些都嚴重影響了系統整體水平的提高。筆者認為對這一問題取得共識是檔案數字化建設思想上的一次飛躍,它使我們的觀察視野從計算機系統擴大到整個檔案信息管理。檔案信息自動化的內涵包括檔案工作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其中首要的是檔案業務要規范,檔案標準要建立健全和真正實施。檔案標準和規范本身也是一個系統工程,要推進檔案數字化建設,必須抓好檔案標準化、規范化,掌握好兩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辯證關系。

      2.2數字化建設要著眼于提高系統的整體水平

      檔案數字化建設的著眼點應是整個系統,組成系統的縱向和橫向的各個節點都應達到一定水平,并通過網絡加以聯通,這樣才能發揮整體優勢,提高系統的綜合能力。部分節點甚至一個重要節點的障礙,都可能造成系統的梗阻。當然,要求每個節點的裝備水平和應用能力齊頭并進是不現實的,不可能“齊步走”。鼓勵和支持先進單位提高水平,在一些單位進行較高水平的試點,以取得值推廣的經驗,對整個系統是有利的,但其基本出發點是為了提高系統的整體水平,只有少數先進的節點不可能組成先進的系統。

      2.3有重點地抓好數據庫建設

      數據庫的含義是依托先進的信息技術對檔案進行科學的管理和方便的使用。建立數據庫系統是一項長期的任務,要經過由低到高、由單個到群體的循序漸進過程。當前若能把綜合數據庫的完善提高和各單位檔案目標庫建立起來,通過網絡聯接形成開放的分步式數據庫群,將使自動化系統效率大大提高一步。

      3檔案數字化建設的步驟

      3.1建立檔案數據庫

      第一步,輸入文件級目錄。從2000年開始,我們把館藏檔案的文件級目錄輸入數據庫。第二步,采用掃描儀、數碼相機等設備,實現原文件信息數字化。梨樹縣檔案館婚姻檔案、知青檔案、山林土地檔案利用十分頻繁,尤其知青檔案已十分破爛,只有實行數字化,才能確保原件的永久保存。從實踐看,檔案數據庫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2建立檔案局(館)網站

      在互聯網上向政府和社會提供檔案信息查閱,政策法規查詢、舉辦網上展覽,展示本地兩個文明建設的成果;建立網上現行文件查閱中心提供全文查詢,逐步實現政務公開,營造有利于當地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良好環境。

      3.3加強電子文件的收集和積累工作

      電子文件是未來館藏數字檔案最主要的來源。以前,進館單位只移交紙質檔案和紙質文件目錄,現在我們要求進館單位實行電子文件和紙質文件的歸檔雙軌制,一般將電子文件拷貝兩套,異地保存,并隨紙質文件一并移交檔案館。這樣既推進了機關檔案室的電子化進程,又節省了檔案館建立數據庫的工作量。

      戲子入畫范文第5篇

      關鍵詞:中小企業;資金結構;優化

      中圖分類號:F275.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2-0057-03

      中小企業的發展,與其能否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持密切相關。然而融資的困境與資本結構的缺陷嚴重制約著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中小企業融資結構的缺陷主要表現在中小企業發展主要依靠自身積累、依賴內源性融資,外源性融資比重很小。單一的融資結構極大地制約了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和做強做大,并且在外源性融資中,中小企業一般只能向銀行申請短期貸款。對中小企業來說,資本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必須暢通各種債務資本、股權資本渠道和方式。因此,本文提出從政府、行業和企業角度研究中小企業融資結構,促進中小企業結構的優化。

      一、當前中國中小企業資金結構現狀

      (一)權益資金與負債資金比例結構不合理

      權益資金是投資人投入企業的資本金及經營中形成的積累,它反映企業所有者的權益,負債資金是企業向銀行、其他金融機構、其他企業等吸收的資金。權益資金對企業的經營與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它不僅是企業初始運營的資金基礎,同時也是企業承擔債務的基礎,中國多數中小企業在開辦之初主要依靠權益資本,但隨著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權益資本比例越來越小,負債資本比例越來越高,一個企業如果權益資金過少,負債資金過多,資本結構不合理,在影響企業正常的經營和發展的同時,也使企業財務風險加大,對企業的生存帶來威脅。據調查顯示:中國中小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高達70%,資產負債率超過100%的在30%以上。較高的資產負債率直接影響了企業再融資的能力,使企業面臨強大的籌資風險與財務危機。

      (二)負債資本本身結構失調

      造成負債資本本身結構失調的原因:

      1.融資渠道過于單一。根據調查顯示中小企業通過商業銀行貸款作為資金來源的占74%,然而中小企業一般規模較小,資產流動性差,負債能力有限;企業的經營容易受外部環境的影響,企業存續的變數大,容易破產倒閉,貸款風險大;中小企業信息透明度極低,內部監管制度不健全,銀行難以對中小企業進行準確的評估等原因造成了中小企業向銀行貸款門檻高的局面。

      2.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高。中小企業類型多,資金需求一次性量少,頻率高,加大了融資的復雜性,使得融資的單位成本大大提高。

      3.缺乏完善的信用擔保體系。中小企業本身經濟實力弱,缺乏有效的擔保抵押物品,許多中小企業很難找到需要的擔保單位,況且目前,也未有專門服務于中小企業的信用擔保機構,致使中小企業融資難。當然,一些中小企業在改制過程中屢有逃債、懸空銀行債務現象發生,損害了自身的信用度,也是其融資困難的重要因素之一。

      4.無專門服務中小企業的金融機構。盡管中國經濟中涌現出了一批區域性的中小金融機構,本應以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為己任。但在實際操作中,這些金融機構在業務發展上與國有商業銀行有趨同趨勢,出于風險防范考慮,未能真正面向中小企業提供信貸服務。

      5.中小企業直接融資難以實現。目前,企業上市具有嚴格的程序、條件和要求,中小企業因缺乏上市基本條件,進入證券市場融資非常困難。據了解,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僅限于銀行信貸、民間借款和職工集資。

      二、優化中小企業資本結構的途徑

      (一)企業自身采取的措施

      中小企業要清醒地認識到自身的優點和缺點以規范經營,按照國家產業政策扶持的方向發展,盡可能利用自身的資源,增強自身的實力和信譽,使更多的金融資源流向中小企業。

      1.中小企業應致力于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由于中國大多數中小企業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產權不明晰,責任不明確,需要幫助中小企業按現代化企業運作的模式完善治理結構,使中小企業的經營活動處于有效監督狀態,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從而增強企業抵抗風險的能力。

      2.中小企業要轉變觀念,立足于企業的長遠發展,改變“經營短期化”的行為,不斷提取公積金、公益金,擴大自有資本規模,提高自有資本充足率大企業規模,從而提高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授信額度。

      3.中小企業應樹立誠信觀念,不斷提高自身信用水平,增強資金提供者的信心。中小企業對金融系統市場化程度的嗅覺不靈敏,對金融市場和金融工具生疏,不懂得樹立和宣傳自身形象,束縛了開拓融資渠道的可能性。中小企業通過加強自身職業道德建設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工作,在法定期限內及時履行償債義務,增加中小企業信息透明度,使其在制度的約束下得到金融機構的認可和信賴。

      4.中小企業應在健全權力制度、提高財務管理能力方面下苦工夫。要強化經營者、決策者的素質,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內部凝聚力和經營管理水平,以增強企業的綜合素質水平。

      (二)政府為中小企業營造寬松的融資環境

      1.制定和完善信貸管理制度。改革現行的信貸管理制度,盡快制定和完善與中小企業發展相適應的信貸管理制度。建立靈活的貸款責任制,改進信貸業務流程,公開信貸政策,簡化業務手續,提高辦事效率。同時,要通過改革目前的信用等級評定辦法,適當擴大貸款抵押率、進行金融產品創新等途徑,最大限度地為中小企業提供全方位綜合性的金融服務。

      2.推進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按照“一體兩翼”的模式,即以政府出資的擔保機構為主體,以商業性擔保機構和企業間互相擔保機構為兩翼,大力推進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2008年,省政府出資10億元成立了江蘇省信用再擔保公司,組織實施“百億元中小企業擔保貸款項目”,按1∶1比例為各縣(市、區)擔保公司提供再擔保,在全省形成20億元總擔保能力,由商業銀行為中小企業提供新增100億元貸款支持。

      3.發展中小金融機構。盡快成立中小企業發展銀行,進一步發展中小金融機構。當前中國中小企業的發展迫切要求有越來越多的中小金融機構能夠滿足其日益需求的資金需求,以彌補大型金融機構對其融資支持的不足。因此,積極組建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國家政策性銀行乃當務之急,它必須將對中小企業今后的發展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此外,國家還應出臺政策,進一步鼓勵和扶持其他中小金融機構的發展,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

      4.擴大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空間。積極完善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擴大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空間。直接融資應該成為中小企業擴大資本規模、優化資本結構的重要途徑。完善中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主要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進一步規范和壯大“二板市場”。目前中國的“二板市場”存在著進入門檻高、管理不夠規范和規模偏小等特點,發展十分緩慢,遠遠不能滿足大多數中小企業的需求。因此,未來一段時間,應加快“二板市場”的發展,擴大其市場規模。二是加大發行中小企業債券的力度。要改革現有的債券發行和監管模式,積極推進中小企業債券發行核準制,通過放寬限制、簡化程序、嚴格評估、規范管理等方式來實現中小企業的債券融資。

      (三)大力加強政府扶持力度,不斷完善中小企業融資結構

      1.推進中小企業資產重組。企業的資產重組尤其是內部的資產重組有利于盤活企業存量資產,充實企業的資本金,調整企業的資本結構,因此,國家要積極支持中小企業進行內部資產重組,同時,對企業外部的資產重組也要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促使資本流向經濟利益的行業和企業。

      2.建立中小企業投資公司。建立中小企業投資公司也是完善資本市場,充實中小企業資本金的的有效途徑之一。所以國家應該引導和鼓勵民間資本投資設立中小企業投資公司。國家或地方政府為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成立投資基金,就投資基金的功能而言,既可以直接向中小企業提供政策性貸款,又可以向中小企業提供商業性貸款擔保。投資基金項目的組織形式可以是基金投資供公司或開發公司,投資資金的原始資金來源于政府財政撥款及社會資金等,目前中國日益膨脹的民間資本為設立投資公司提供了充足的資金來源。投資基金由政府掌握,政府為中小企業制定各種技術創新與開發計劃,對符合計劃的中小企業給予專項補貼,基金也可以用于支持地方產業的升級換代以及重大高新技術成果孵化期和產業化啟動的投入等。如提供于高風險投資相配套的長期優惠貸款,部分資金可用于風險損失補貼、貸款貼息和獎勵。資金實行有償使用,滾動發展,從而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更多渠道,改善債務資本結構。當然,在公司開辦之初,政府可給予一部分的資金支持,以減少民間資本的投資風險,待公司運營規范成熟后,政府資金將逐步退出。而設立該公司也進一步拓寬了民間資本的投資領域,兩者可謂相得益彰。

      3.完善融資服務體系?;诮档椭行∑髽I信息披露成本的考慮,政府部門為中小企業構筑開放的信息系統服務平臺。建立和完善中下企業開放的信息服務平臺,為金融機構等眾多資金供應者盡可能地提供關于中小企業發展的有關信息,減少在融資活動中由于信息不對稱而產生的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問題,增強資金供應者的信心。在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方面,由地方財政撥款組建政策性信用擔保機構,按企業化運作,實行保本經營、略有盈利,擔保資金的運作以安全性、公平性、社會性會原則。組建商業化的信用擔保機構,按國際慣例運作解決中小企業的信用擔保問題。中央政府要組建國家中小企業信用再擔保機構,為省級機構提供再擔保服務。通過信用擔保體系的建立,為中小企業貸款提供良好的擔保保證。這樣,可以有效低分擔保險機構的風險,提升擔保機構的信用,吸引更多的民間資金進入中小企業。此外,政府還可以通過給予中小企業稅收優惠、財政補貼,提高固定資產折舊率,鼓勵發展風險投資基金等途徑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促使其融資結構的根本改善。

      (四)發揮行業集體優勢互助融資

      中小企業資本結構調整困難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很難提供合乎融資部門要求的擔保品,他們在各自獨立利益的驅使下各自為戰,很難組成利益共同體,彼此間缺乏互助。因此,產業集群或行業協會中的中小企業可以在自愿結合、風險共同承擔、法律允許的基礎上成立互助擔保體系,就可以尋求集中授信,達到以集團優勢和規模效應抵御信貸風險的目的。

      1.設立中小企業互助基金。互助基金由會員企業出資建立,會員只需交納一定會費,就可以申請到數倍于會費的貸款額度,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貸款,也可以把互助基金作為信用擔?;?,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信用擔保。

      2.采取聯合發債模式融資。設計出適應中小企業融資需求的債券品種,并允許流通轉讓。聯合發債是通過政府部門組織,集合一部分優質中小企業共同向社會發行債券,以取得長期發展基金,是一種現有政策背景條件下的融資創新。在政策允許、監管機構認可的范圍內,采取召集多家中下企業捆綁式打包發債的方式,可以有效突破企業規模的限制,實現中小企業債券融資。成立行業內中小企業互的社團法人擔保機構,通過行業自律、互相監督等手段,解決部分中小企業信用缺失所帶來的融資難問題。

      三、結語

      中小企業由于融資能力有限等因素的影響約束了擴大負債的動機和可能,從而增加了流動性風險和信用風險。中小企業資本結構的形成涉及各方面的因素,是根據中小企業面臨的現實金融市場,結合具體情況妥善處理各因素之間的關系之后作出的判斷,也是中小企業根據信息結束條件、財務結構以及資金需求等作出的選擇。本文認為,中小企業融資途徑的選擇和優化需要從政府層面、行業層面和企業層面綜合權衡。政府為中小企業營造的寬松的融資環境,通過行業互助提升融資實力,加強中小企業內涵建設有助于增強融資能力。中小企業資本結構問題是多因素、多層次、多變量集合而成的一個復核性問題。不同性質的中小企業應該根據股權資本與債務資本的不同特點,建立穩定的財務結構,提供減低融資成本和融資風險合理安排債務資本和股權資本的期限結構和屬性結構,實現資本結構的優化。

      參考文獻:

      国产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综合亚洲伊人午夜网 |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亚洲JLZZJLZZ少妇|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入口无毒网址你懂的|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 亚洲性色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第一在线| 亚洲沟沟美女亚洲沟沟|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亚洲欧洲综合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二区 |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狼友中文久久久 |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 亚洲国产午夜电影在线入口| 亚洲人成影院77777| 亚洲第一区二区快射影院|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 亚洲第一街区偷拍街拍| 精品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国产性爱在线观看亚洲黄色一级片 |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 综合亚洲伊人午夜网 |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 | 亚洲第一成年网站大全亚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忘忧草18| 亚洲另类自拍丝袜第五页| 国产尤物在线视精品在亚洲|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ww|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是AV |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韩国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