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固定資產折舊

      固定資產折舊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固定資產折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固定資產折舊范文第1篇

      1.直線法

      直線法是按照固定資產使用年限(或工作時數和工作量)平均計算折舊的方法。采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均是等額的。采用平均年限法計算固定資產折舊雖然簡單,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固定資產在不同使用年限提供的經濟效益不同,平均年限法沒有考慮這一事實。因此,只有當固定資產各期的負荷程度相同,各期應分攤相同的折舊費時,采用平均年限法計算折舊才是合理的。

      2.加速折舊法

      加速折舊法也稱為快速折舊法或遞減折舊法,其特點是在固定資產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舊,后期少提折舊,從而相對加快折舊的速度,以使固定資產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補償。

      常用的加速折舊法有兩種:

      (1)雙倍余額遞減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是在不考慮固定資產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一期期初固定資產賬面凈值和雙倍直線法折舊額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在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時,只要固定資產在使用,則其起初賬面凈值就會一直存在,不可能完全沖銷,為此,應在固定資產折舊到期以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后的差額平均攤銷,使最后一年的賬面凈值與預計殘值相等。

      (2)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也稱為合計年限法,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凈殘值后的凈額和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這個分數的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使用年數的逐年數字總和。

      二、不同影響因素下固定資產折舊的納稅籌劃

      (一)基于不同稅制的納稅籌劃

      一般來說,在比例稅制下,如果各年的所得稅稅率不變,則宜選擇加速折舊法對企業較為有利。這主要是因為采用加速折舊法,使得在最初的年份提取的折舊較多,而在后面的年份則提取的折舊較少,這樣就可以使企業獲得延期納稅的好處,相當于企業在開始年份內取得了一筆國家無息貸款。

      但是,折舊的納稅籌劃不一定全部使用加速折舊方法。一般情況是認為在比例稅率下,采用加速折舊方法較為有利,這可以使納稅人在早期計入更多的折舊額,可以取得資金的時間價值。由于我國的企業所得稅使用比例稅率,那么我國企業進行折舊的稅收籌劃就是盡可能地使用加速折舊;而在累進稅制下,過高的利潤額,會引起過高部分所對應的稅率偏高,從而會使企業稅負也偏高。在這種情況下,則適宜采用平均年限法,可以使企業的利潤避免忽高忽低,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減少企業的納稅。

      (二)基于資金時間價值的納稅籌劃

      從賬面上看,在固定資產價值一定的情況下,企業采用不同折舊方法和不同折舊年限,提取的折舊總額是一致的。但是,資金受時間價值的影響,折舊方法不同,企業獲得的資金時間價值和稅負水平也不相同。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不同時間點上的同一單位資金的價值含量是不等的。企業在選擇不同的折舊方法時,需要采用動態的分析方法,先將企業在折舊年限內提取的折舊按當時資本市場的利率折現后,計算出現值總和及稅收抵稅額現值總和,再將二者進行比較,在不違背稅法的前提下,選擇能給企業帶來最大折舊抵稅現值的折舊方法。

      從應納稅額的現值來看,運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折舊時,稅額最少,年數總和法次之,而運用直線法計算折舊時,稅額最多。所以采用加速折舊法比直線法能獲得更大的時間價值。

      (三)基于折舊年限的納稅籌劃

      新的會計制度及稅法,對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和預計凈殘值沒有做出具體的規定,只要求企業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消耗方式,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和預計凈殘值,只要是“合理的”即可。這樣企業便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對企業有利的固定資產折舊年限,以此來達到節稅及其他理財目的。一般情況下,在企業創辦初期且享有減免稅優惠待遇時,企業可以通過延長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將計提的折舊遞延到減免稅期滿后計入成本,從而獲得節稅的好處。而對一般性企業,即:處于正常生產經營期且未享有稅收優惠待遇的企業來說,縮短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往往可以加速固定資產成本的回收,使企業后期成本費用前移,前期利潤后移,從而獲得延期納稅的好處。

      (四)考慮通貨膨脹因素進行的納稅籌劃

      我國現行會計制度對企業擁有的資產實行歷史成本計價原則。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如果企業采用加速折舊方法,一方面可以加快投資收回速度,將收回的價值補償用于再投資,減少物價水平上升的投資風險;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稅收擋板”效應減緩稅收支付現金流出量,從而使企業在物價上漲前期擁有較多的現金流量進行投資。可見,通貨膨脹的存在對企業并非總是不利的,企業可以通過采用加速折舊方法的選擇有效地利用通貨膨脹,使企業獲得“節稅”效應。相反,如果預計物價將持續下降,則應采用直線法折舊,這時候可以保證緊縮時期企業稅收負擔的平均,相對于加速折舊,折舊年限在緊縮后期的稅收負擔較低,稅后利益較大,可以利用其貨幣價值較高的購買力進行投資更新。

      (五)巧用固定資產修理支出與改良支出進行納稅籌劃

      目前稅法規定,固定資產修理支出可在發生當期直接扣除。而固定資產改良支出,如有關固定資產尚未提足折舊,可增加固定資產價值。因此,從納稅待遇上來看,修理支出更能節稅,不僅能節約所得稅,而且能節約增值稅。因為我國目前實行的是生產型增值稅,用于固定資產的支出不能抵扣其進項稅,因而用于固定資產改良的外購商品的進項稅額不得抵扣,而用于固定資產修理的則可以抵扣。企業在這種稅制下應盡量考慮修理支出,而不是改良支出。

      (六)考慮企業各年收益分布情況進行納稅籌劃

      在比例稅制環境下,如果未來稅率不變且企業各年的收益較均衡,則采用加速折舊方法對企業節稅較有利:如果是在累進稅制環境下,企業的收益早期高、晚期低并有降低趨勢的話,則采用加速折舊方法給企業帶來的籌劃收益額會更大,這是因為加速折舊方法早期提取的折舊額大,晚期提取的折舊額小,剛好與企業早期利潤高、晚期利潤低成比例配合;使企業各年的收益均衡分布,可以避免因企業某一期收益過高給企業帶來的高稅賦。

      三、對固定資產折舊進行納稅籌劃的注意事項

      (一)我國稅法限定政策對納稅籌劃的影響

      我國稅法對企業實行加速折舊有嚴格的限定:企業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一般為直線法,對促進科技進步、環境保護和國家鼓勵投資的關鍵設備,以及常年處于震動、超強度使用或受酸堿等強烈腐蝕狀態的機器設備,確需縮短折舊年限或采取加速折舊方法的,須由納稅人提出申請,經當地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后,逐級報國家稅務總局批準后方可實行。所以,企業應在合乎稅法規定的前提下,選擇能給自身帶來最大抵稅現值的折舊方法來計提固定資產折舊。

      (二)我國稅收優惠政策對納稅籌劃的影響

      國家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會對一些特定地區、特定行業和企業給予很多稅收優惠政策。所以享有稅收優惠政策的企業在利用折舊進行納稅籌劃時,還要充分結合這些優惠政策。

      1.稅收減免期不宜加速折舊

      某公司2001年—2005年每年不提折舊前的應納稅所得額為2000萬元,沒有其他納稅調整事項,2001年、2002年為免稅期。如果采用平均年限法,每年的折舊額為400萬元;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各年折舊額分別為800萬元、480萬元、288萬元、216萬元、216萬元。

      采用平均年限法,5年的實際稅負總額=(6000-400×3)×33%=1584(萬元),平均每年負擔1584/5=316.8萬元;

      采取加速折舊法,5年的實際稅負總額=(6000-288-216-216)×33%=1742.4(萬元),平均每年負擔1742.4/5=348.48萬元。

      可以看出,加速折舊比平均年限法折舊平均每年增加稅負31.68萬元,增加稅負總額158.4萬元。所以,在企業所得稅實行比例稅率的情況下,固定資產在使用前期多提折舊,后期少提折舊,在正常生產經營條件下,這種加速折舊的方法可以遞延繳納稅款。但若企業處于稅收減免優惠期間,加速折舊對企業所得稅的影響是負的,不僅不能少繳稅,反而會多繳稅。

      2.加速折舊需考慮5年補虧期

      假設某公司采用加速折舊,當年虧損總額1000萬元,此后連續5年的稅前收益總額為700萬元,則此700萬元可全額彌補虧損,無需納稅,余下的300萬元虧損須用稅后利潤彌補;而該公司若采用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當年虧損總額700萬元,此后連續5年的稅前收益總額為700萬元,則700萬元虧損可全額用稅前收益彌補,實際稅負為零。同樣的收益,因為折舊方法不同,采用加速折舊法比平均年限法增加稅負300×33%=99(萬元)。

      由于稅法對補虧期作了嚴格限定,企業必須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對以后年度的獲利水平做出合理估計,使同樣的生產經營收益獲得更大的實際收益。特別對一些風險大、收益率高且不穩定的高科技企業更要合理籌劃,避免加速折舊給企業帶來不利影響。

      參考文獻:

      [1]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固定資產.2006.

      [2]李成峰.怎樣合理避稅.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4:311-326.

      [3]楊志清莊粉榮.稅收籌劃案例分析.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280-288.

      [4]余文聲.納稅籌劃技巧.廣州:廣州經濟出版社,2003:111-118.

      [5]姜文芹,史書新.新會計制度下的納稅籌劃.北京:中國市場出版社,2005:124-127.

      [6]最合理避稅案例及操作要點分析.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5:35-40.

      [7]彭新岸,門玉峰.稅金計算與納稅籌劃.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3:204-208.

      [8]王韜,劉芳.企業稅收籌劃.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1-41.

      [9]毛夏鸞.企業納稅籌劃操作實務.北京:北京首都經貿大學出版社,2005:163-166.

      [10]張艷純.企業納稅籌劃.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352-356.

      [11]蘇春林.納稅籌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105-111.

      固定資產折舊范文第2篇

      稅收籌劃是指納稅人在現行稅制的條件下,在應稅事實發生前,通過充分利用稅收法規所提供的包括減免稅在內的一切優惠政策,合理安排自己的投資、融資及經營管理、企業清算等環節的經營管理活動,在合法的前提下來達到實現稅后利益最大化目標的涉稅行為。因此,稅收籌劃的目標是使稅后利潤最大化。一項有效的稅收籌劃可以減少籌劃期間的稅額。

      稅收籌劃方案之所以能夠帶來稅收負擔的減少,其內容不外乎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技術面的因素,即從理財理論出發,對應稅所得和費用扣除進行時機選擇,從而獲得貨幣的時間價值;二是政策面的因素,即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如稅收的減免政策,從而減輕稅收負擔。

      (一)技術方法

      從理財角度來看,稅收籌劃在選擇所得和費用的確認時機時有四種常規的方法,從基于貨幣時間價值的角度來看,一是推遲確認所得,二是提前確認費用扣除;從基于邊際稅率的考慮來講,一是將所得轉至預計邊際稅率最低的年度,二是將費用扣除轉至預計邊際稅率最高的年度。

      (二)政策因素

      稅收政策因素,主要指稅收的減免稅等條款,比如所得稅的“減二免三”優惠、福利企業的增值稅優惠等等,納稅人如果能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條款,就可享受節稅效益。因此,用好、用足稅收優惠政策本身,也是一個稅收籌劃的過程。

      在選擇稅收優惠作為稅收籌劃的突破口時,人們往往注意到的是一些比較明顯的或顯性的優惠措施,因此稅收籌劃方案也比較注重在顯性稅收優惠政策的利用上進行籌劃技術的選擇。但是,稅收籌劃是一個系統工程,在規劃方案時如果只注意顯性優惠,由此而得到的方案是不全面。比如,通過折舊方法的選擇進行所得稅籌劃。

      二、固定資產折舊的稅收籌劃

      (一)固定資產折舊的稅盾效應

      固定資產在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價值計量,傳統上都是以歷史成本或原始價值為基礎,在使用期間逐步轉移到產品中去,是企業產品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固定資產價值的一經確定,改變的彈性很小,因此,納稅人想通過加大固定資產價值來增加產品成本就很難實現。而固定資產逐步轉移到產品中的價值即折舊,就成為納稅人進行固定資產稅收籌劃首先考慮的問題。

      折舊作為固定資產在生產使用過程中的價值轉移,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扣除,因此它有著“稅收擋板”或“稅盾”(TaxationShield)的作用,因為每個納稅期的折舊額的大小,會影響企業當期的應納稅額,從而影響企業的所得稅稅負。

      稅法賦予企業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和折舊年限的選擇權。對于折舊年限,除因特殊原因需要縮短折舊年限的,一般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稅法都作了明確的規定,因此納稅人希望通過縮短折舊年限的方式,來加快固定資產成本的回收,使企業成本費用前移,前期利潤后移,從而獲得延期納稅的好處,在實際操作中就有相當的難度。那么納稅人就只能著眼于由于折舊方法的不同,而帶來的折舊額分攤在不同生產期間的成本數量上的不一致,進而使各期的成本和利潤出現差異,利用這一差異進行稅收籌劃。

      (二)折舊方法的選擇

      對折舊方法的選擇,實際上也就是對企業費用確認時間的技術選擇問題。

      雖然,從賬面上看,在固定資產價值一定的情況下,無論企業采用何種折舊方法,計算提取的折舊總額都是一致的,因此折舊總額對成本和企業利潤的影響,在整個固定資產使用期間是相同。但是,由于資金受時間價值因素的影響,企業就會因為選擇的折舊方法不同,而獲得不同的資金時間價值收益和承擔不同的稅負水平。

      按現行制度規定,企業常用的折舊方法有直線法(包括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和加速折舊法(包括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由于運用不同的折舊方法計算出的各期折舊額在量上不一致,分攤到對應期間生產成本中去的固定資產成本會存在差異。因此,折舊的計算和提取必然關系到各期生產成本的大小,直接影響企業的各期利潤水平,最終影響企業的稅負輕重。

      這樣一來,企業在比較各種不同的折舊方法所帶來的稅收收益時,就需要采用動態的方法來分析,先將企業在折舊年限內計算提取的折舊按當時資本市場的利率進行貼現后,計算出各種折舊方法下在規定折舊年限內計算提取的折舊費用的現值總和及稅收抵稅額現值總和,再比較各種折舊方法下的折舊現值總和及稅收抵稅額現值總和,在不違背稅法的前提下,選擇能給企業帶來最大稅收抵稅現值的折舊方法來計提固定資產折舊。

      此外,邊際稅率的變化,也會對成本費用及利潤的確定帶來影響。所以,對于享受所得稅優惠的企業而言,在進行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選擇時,不只要考慮折舊方法不同所帶來的資金時間價值的影響,同時還要考慮優惠期間及期滿后的所得稅稅率變化所帶來的所得稅稅負影響。

      一般認為,選擇加速折舊法可以使企業獲得延期納稅的好處,相當于企業在初始年份內獲得了一筆無息貸款,而且加速折舊法的這種抵稅作用在通貨膨脹環境下的作用更加顯著。因為,按現行制度規定,我國對企業擁有的資產實行以歷史成本記賬原則。這樣,如果存在通貨膨脹,則企業按歷史成本收回的實際購買力已大大貶值,無法按現行的市價進行固定資產簡單再生產的重置。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企業采用加速折舊的方法,既可以便企業加快投資的回收速度,并在抑制未來的不確定性風險的同時,持補償的折舊基金投入企業再增值過程,以創造更多的財富;又可以使企業的折舊速度加快,有利于前期的折舊成本獲得更多的稅收擋避額,從而取得延遲納稅的效應,為企業增加投資效益(延續納稅額與延緩期間企業投資收益率的乘積)。

      但是,對于加速折舊法的使用,普遍的稅收籌劃觀點認為,如果企業享受所得稅優惠,特別是在享受所得稅的“免二減三”優惠時,就不宜采用加速折舊法。其理由是:采用加速折舊法,會使企業在營利前期享受所得稅減免時,固定資產折舊速度快,使企業可作為利潤的部分作為了費用,而沒能使這部分利潤享受減免稅的優惠,加重了所得稅稅負。并且,該籌劃思路對折舊的抵稅額折現總值進行比較分析,也由于在優惠期內沒有加速折舊額沒有完全享受高邊際稅率的抵稅效益,從而使得整個經營期間,加速折舊法的抵稅額現值低于直線法的抵稅額現值,從而得出加速折舊法不適于享受所得稅減免優惠企業的結論。

      實際上,這個籌劃方案就不是一個全面的籌劃方案,它沒有全面考慮所得稅的優惠政策,特別是一個隱性的優惠政策:彌補虧損的政策規定。

      (三)享受所得稅減免優惠政策時,企業折舊方法選擇實例分析

      現行的《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和《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納稅人發生年度虧損的,可以用下一納稅年度的所得彌補;下一納稅年度的所得不足彌補的,可以逐年延續彌補,但是延續彌補期最長不得超過五年。考慮此項政策規定,結合從企業的開始盈利年度起享受所得稅“免二減三”優惠的政策,此時,企業固定資產折舊方法選擇加速折舊法,會大大優于直線法的。

      例如某企業生產經營期10年,預計固定資產投資100萬元,其使用年限為10年,折舊年限為5年。適用所得稅稅率為30%,享受所得稅“免二減三”優惠,其優惠年度計算從開始盈利年度起。預計該企業在生產經營期間不考慮固定資產折舊的利潤額為:

      單位:萬元

      經營年份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第六年第七年第八年第九年第十年

      利潤額-1030507080120150601010

      企業分別采取直線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折舊,對企業利潤及所得稅帶來的影響如下表(為計算方便,不考慮凈殘值的影響):

      單位:萬元

      年份直線法雙倍余額遞減法

      年折舊額應納稅所得額應納所得稅稅后利潤年折舊額應納稅所得額應納所得稅稅后利潤

      120-300-3040-500-50

      220-200024-440-44

      3201001014.4-8.40-8.4

      4205005010.850.8050.8

      5206095110.869.2069.2

      61201810212018102

      715022.5127.515022.5127.5

      860184260951

      910371037

      1010371037

      合計10073.5396.510055.5406.1

      由上表可以看出,采用加速折舊法(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折舊,在企業整個生產經營期內,所繳納的所得稅絕對值比在直線法下減少18萬元,稅后利潤增加9.6萬元。在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內,在加速折舊法下少繳所得稅9萬元,稅后利潤增加9萬元。

      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假定折現率為6%,那么上述不同折舊方法所帶來的所得稅及稅后利潤影響:

      單位:萬元

      年份折現系數直線法雙倍余額遞減法

      應納所得稅稅后利潤應納所得稅稅后利潤

      10.9430000

      20.8990000

      30.8408.400

      40.792039.6040.2336

      50.7476.72338.097051.6924

      60.70512.6971.9112.6971.91

      70.66514.962584.787514.962584.7875

      80.62711.28626.3345.64331.977

      90.5921.7764.1441.7764.144

      100.5581.6743.9061.6743.906

      合計49.1115277.17936.7455288.6505

      可見,在考慮資金時間價值的條件下,加速折舊法與直線法相比,在十年生產經營期內,少繳納所得稅12.366萬元,稅后利潤增加11.4715萬元。

      固定資產折舊范文第3篇

      關鍵詞 固定資產 折舊方法 所得稅 經濟意義

      一、固定資產折舊的概念和方法

      (一)固定資產折舊的概念

      固定資產折舊是在一定時期內為彌補固定資產損耗按照規定的固定資產折舊率提取的,或按國民經濟核算統一規定的折舊率虛擬計算的。它反映了固定資產在當期生產中的轉移價值。實質上,固定資產折舊是對固定資產由于磨損和損耗而轉移到產品中去的那一部分價值的補償。這種磨損和損耗包括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有形損耗指物質磨損,是由時間侵蝕、外部事故、破壞因素等原因形成的;無形損耗是指由于技術進步造成的固定資產使用效能下降,主要從經濟角度來考慮。固定資產折舊是一種費用,只是這種費用沒有在計提時發生實際的貨幣資金支出,屬非付現成本。這部分費用計提進入產品生產成本、期間費用等,在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逐漸得到補償,為企業的固定資產更新,維持和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做著資金積累的工作。

      (二)常用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第一,直線法,即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平均年限法是將應計折舊固定資產總值在預期使用年限內平均計提折舊的方法。平均年限法的優點是便于計算,但也存在很多缺點。從表面上看,企業每年所承擔的固定資產折舊費用是均勻的,但事實上,隨著固定資產的損耗或過時,每年消耗是在逐年增加的。這樣,這種算法就不能客觀、真實地反映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的價值轉化過程。工作量法是固定資產價值在其預期的工作量中平均分攤的方法,將固定資產的價值和工作量聯系起來。單位工作量應提折舊額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直線折舊法,因為其折舊額在固定資產使用年限內都是以相等的數額來計算的。但是兩者也有區別,前者著重于固定資產的損耗,其提供的工作量越多,損耗也就越大,折舊也就越多,并且收益也就越大,這是和直線折舊有所不同的。

      第二,加速折舊法,即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雙倍余額遞減法是在不考慮固定資產殘值的情況下,用直線折舊率的雙倍乘以固定資產在每一會計期間的期初賬面價值,作為每個會計期間的折舊額。年數總和法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價扣除預計凈殘值后的凈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年折舊率來計算每年的折舊額,而年折舊率的分母為預計使用年限的總和,分子即為固定資產可使用的年限。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都是加速折舊的方法,這就使得它們都具有加速折舊中前期折舊多、后期折舊少的特點。它們的不同在于應提折舊基數和折舊率兩個因素的確定。雙倍余額遞減法的折舊率(最后兩年除外)是固定的,應計折舊的基數是變動的,即按固定資產每年的期初余額逐年遞減,各年的折舊額(最后兩年除外)形成一個等比級數,而年數總和法的折舊率是變動的,應計折舊額形成一個等差級數。

      二、固定資產折舊的經濟意義

      固定資產的價值是以折舊的形式逐漸轉移到產品或服務成本中去的,并且占用資金比重較大,所以固定資產折舊額計算的正確與否,將對成本費用的核算產生較大影響。雖然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用在當期無實際的現金流出,但它本身是企業的營業成本,會使企業的利潤減少,因而計提折舊會增加企業的成本或費用,加大了稅前列支額度,減少了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額,從而減少了企業的現金流出。由此可知,固定資產折舊影響著企業的當期利潤、應納所得稅額高低和項目投資決策。因此,企業應當根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合理地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并根據科技發展、環境及其他因素,選擇恰當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一)固定資產折舊是企業成本的重要構成

      固定資產是以實物形式存在的,在使用過程中受到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影響,會發生各種不同的損耗情況,包括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這種損耗所形成的費用支出或損耗值要通過計提折舊的形式來進行補償,把固定資產的損耗值轉移到產品中去,在產品的價值上進行補償。因而,企業在生產經營中要不斷地對固定資產進行更新和維護,延長其使用壽命,以減少對固定資產的資金投入,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核心競爭力。為了正確地計算產品成本和保證固定資產再生產的資金來源,企業必須科學地計算折舊,正確進行固定資產折舊的賬務處理,反映和監督固定資產折舊的提取情況,使固定資產的折舊計算發揮最大的作用。

      (二)折舊會增加企業現金流入量

      現金流量,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按照現金收付實現制,通過一定經濟活動(包括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和非經常性項目)而產生的現金流入、現金流出及其總量情況的總稱,即企業一定時期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數量。凈現金流量為現金流入量減去現金流出量。現金流出包括投資、付現成本和稅金。付現成本即用現金支付的成本,也稱經營成本,是總的成本費用中扣除折舊及攤銷費的那一部分。由于折舊和攤銷費只是企業賬面上的資金轉移,但并未實際付出現金,沒有作為現金流出項目,所以會增加企業的現金凈流量。直線法下,企業每期計算出的固定資產折舊額是相同的,折舊對企業現金流入的增加量是相同的;在加速折舊法下,企業前期計算出的折舊數額多,意味著企業的現金流量就多。

      (三)固定資產折舊起到稅盾作用

      固定資產折舊作為企業的成本費用項目,在企業所得稅前是準予扣除的。若是提取的固定資產折舊費用高,稅前利潤就低,即應納稅所得額就低,就能少交企業所得稅。我國目前允許企業采用靈活的折舊制度,一是縮短了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在較短的時間內提足折舊,這樣分攤到每年的折舊費就越多,從而達到少交企業所得稅的有利效果;二是允許采用加速折舊法,加速折舊法在早期提取的折舊費多,早期交納的所得稅就少,在后期,折舊費少了,交納的所得稅較多,但是企業卻緩交了所得稅,這就相當于政府為企業提供了一筆無息貸款。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處于免稅期的企業則剛好相反,這類企業希望享受較大的稅收優惠,那么就需要較多的稅前利潤,即較小的成本費用,以期計算出較大的應納稅額。在這種情況下,不宜采用加速折舊法,直線法計提折舊更有利于處于稅收優惠期的企業。

      (四)固定資產折舊有利于提高企業生產力

      固定資產折舊范文第4篇

      【關鍵詞】固定資產折舊;折舊分配;固定資產管理

      固定資產的折舊,并不是所有的固定資產都需要進行計提折舊,應當對具備進行固定資產折舊合理條件的進行折舊,例如土地就是固定資產中不可折舊的典型 。固定資產的折舊方式方法直接影響企業的稅收。計提折舊大多數被應用于各類企業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的資產計算中,以下本文將對固定資產折舊及分配,固定資產的管理方法進行分析和闡述個人觀點。

      一、固定資產折舊提取

      折舊僅僅是對于成本的一種分析作用而不是對資產的價格進行計算,其本身并不屬于資金來源,但這卻可以使企業應當上交的資產稅起到一定的消減作用。一般企業使用的折舊方法為直線法和加速折舊法。其中直線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

      1.年限平均法

      2.工作量法

      3.加速折舊法包括年數總和法以及雙倍余額遞減法。

      3.1 年數總和法

      3.2 雙倍余額遞減法

      二、資產折舊分配

      折舊的資金分配需要嚴格的規劃和計算,要有目的性的分配,因此,許多企業提出折舊資金分配表這一概念,折舊費用分配表是用來查詢一個或多個會計期間,固定資產折舊計算提出之后的詳細的數據資料情況,一般分為五個類別,即使用部門、存放地點、經濟用途、變動方式、使用狀態。多數企業均使用該表進行多層次的歸納和查詢,用來查詢固定資產的計提分配情況以及分攤數據情況。另外,折舊分配表其內容大致包括科目名稱、原值、殘值、使用年度以及折舊率等欄目,折舊分配表是進行折舊分配數據計算的十分便捷的一種方式。折舊周期即包括固定資產本身的實際使用周期以及規定的計提周期,也就是說,一份固定資產的實際使用周期例如是二十年,而上面規定的允許進行折舊的周期也是二十年,那么這個表格中可以填寫的固定資產折舊分配周期也可以為二十年。多數情況下折舊的周期由固定資產使用月份的下一個月開始計算。

      固定資產折舊的計算分配表對于企業來說十分重要,這份表格可以作為繪制固定資產折舊憑證的原始數據,作為原始憑證,其要點需要有應借賬戶名稱、使用部門、并顯示出上一季所計提的折舊額,并需要計算出上一季應該增加的計提折舊額以及上個月減少的計提折舊額,最終以上述數據計算出本月需要計提的折舊額。

      三、固定資產的管理

      1.管理分工及職責

      為了將固定資產實行統一管理,我們將按照統一管理的原則把資產管理工作明確分工。固定資產的明細賬應由微機中心主管,主管工作人員應妥善保管及維護管理用品,而辦公室管理人員則負責辦公設備管理及使用管理。固定資產管理人員要隨時掌握資產狀況,并定期對賬、 卡、 物 進行清點,保證其真實相符。嚴肅對待財務經濟紀律,對違反違紀人員根據破壞固定資產現象的輕重,嚴格審查并給予處罰。固定資產的部門負責管理人員要嚴格按照規章制度操作,建立固定資產明細賬,清晰記載每一筆明細的來龍去脈,固定資產的走向。固定資產報廢必須由高級領導部門負責人批準執行,不得擅自改動或變賣等。

      2.固定資產驗收

      企業的生產及研制離不開固定資產的投入,固定資產的采購要遵循高效、先進、安全、環保、節能的原則。經批準購置后的固定資產到貨后,現場業務主管人員應會同廠方服務人員做好驗收工作,有問題及時向上級部門反映,填報《新增設備驗收單》,并將固定資產的合格證書及一份隨機資料交至產權單位業務部門。

      3.固定資產的轉移及報廢

      公司的固定資產在沒有經過負責人批準下,不得擅自轉移和報廢。凡是公司內部的固定資產都必須通過主管部門批準,方可辦理轉移及報廢手續。如要出售或出租固定資產,都要交由業務部門出具處理價值報告,再由相關人員辦理有關財務手續進行交接。如發現不經上級領導審核私自變賣和轉移固定資產者,一經發現嚴懲不貸。經部門領導申請報備企業負責人后,公司固定資產方可進行報廢處理。凡有下列條件之一的固定資產應當報廢。

      1)國家明令淘汰的;

      2)技術性能低劣,繼續大修后技術性能仍不能滿足工藝要求和保證安全生產的;

      3)設備嚴重損壞,大修雖能恢復精度和性能,但不如更新經濟的;

      4)設備老化,耗能高,效率低,環境污染超標,危害人身安全與健康,進行改造又不經濟的。

      固定資產報廢應由產權單位向上級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由上級主管部門審核批準。經審批后的設備應依據批復文件沖減固定資產。

      4.固定資產的清查及獎懲制度

      為了進一步加強和確保固定資產的完整,管理部門必須對固定資產進行定期的清查及盤點,以有效反映及掌握財務狀況,保證賬目真實相符。固定資產的清查人員做好清查前的準備工作,保證工作人員有序的進行清查。固定資產清查能夠有效及時地上報由于工作疏忽所帶來的損失事故,經管理人員及時處理把損失降到最低。從而保障了固定資產的經濟效益。固定資產清查完畢后,要填制清查詳單,由負責清查的工作人員及財務管理人員共同簽名蓋章,并送于上級領導審查。固定資產管理人員如,不遵守規章制度,違規操作造成固定資產重大事故者將給予嚴格的處罰并追究其法律責任,在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中,工作認真 、兢兢業業、 業績突出者將以獎金形式或物質獎勵并表揚個人。

      四、結尾:

      企業的固定資產是企業運行的基礎,但是,一個公司如不及時計提所持有的固定資產的折舊,企業不僅無法按時出賬,國家的稅務法律也不會允許資產的一次性攤銷,而固定資產的使用都是存在一個固定的周期的,無法預測性的看到固定資產的損耗,這對于企業的投資者是十分不負責任的行為,這對于企業之后的發展也十分不利,因為固定資產折舊不光反映了資產在運行中的轉移價值,更是可以增加企業所購買的設備的更新費用,可以預先為企業的損耗買單,從企業本身來講,更是可以減少需要上交的稅金,增加企業的凈收入,因此,正確、合理的計提和管理企業固定資產的折舊,是每個企業都需仔細研究的經營之道。

      參考文獻:

      固定資產折舊范文第5篇

      關鍵詞:高校 固定資產折舊 事業支出

      固定資產是指單位價值一般設備在500元以上、專用設備在800元以上、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原有物資形態的資產, 或單位價值雖未達到規定標準,但使用期限在2年以上且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原有物資形態不變的大批同類物資。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對教育投資逐年增加,高校規模不斷擴大,教學設施更新速度加快,基科技含量也逐步加大,這使得高校固定資產在高校總資產中所占比重也逐年增加,顯現出數量大、種類全、檔次高的特點。高校事業支出成本的控制和高校辦學效益的衡量必然對高校財務中固定資產的核算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而只有對其擁有或控制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建立科學合理的高校固定資產折舊制度,才能正確反映出固定資產有形和無形損耗,才能提供出準確的事業支出成本信息。

      固定資產的經濟價值在于具有潛在的服務能力,這種潛在的服務能力隨著使用不斷發揮效能,而這種服務潛能是有限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使用次數的增加而逐步衰減。因此在固定資產使用期限內按照確定的方法計提折舊,并對折舊額對一定的對象進行有效分攤是準確計算成本費用的必要舉措。固定資產的價值通過折舊的形式計入高校事業支出的過程,就是固定資產價值在教育收入中得到補償而轉化為貨幣資產的過程。根據目前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也就意味著教育成本中沒有反映在教學、管理活動過程中固定資產所發生的損耗,那么其教育支出就是不全面、完整的。

      一、高校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的原因

      (一)高校相關會計制度中沒有計提折舊的要求

      高等學校屬于我國事業單位范疇,其財務執行的是《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高校由于是國家機關或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非營利性的社會服務機構,缺乏特定的所有者或所有者群體對其行使剩余索取權(資產扣除負責后余額),因此一方面高校財務沒有企業會計中 “所有者權益”和“利潤”要素的核算要求;另一方面高校資金的使用具有預算的約束性,對于固定資產的會計核算強調的是資金支出的預算性和國有公共資產的安全完整性,對其支出成本構成不作具體的核算要求,所以對于固定資產的損耗沒有計折舊的要求。

      (二)固定資產折舊費用無法攤銷

      “事業會計”源于“預算會計”體系,現階段的事業單位會計系統實際上是一種預算會計系統與財務會計系統的混合,其會計核算是以收付實現制為會計基礎,強調的是預算資金的執行性和預算資金的補償性,采用了“支出”要素替代“費用”要素的會計核算方法,無法實現應計制下“費用”的攤銷,故無法對固定資產使用費用(損耗)計提折舊。

      (三)認為高校不會破產, 沒有必要進行成本核算

      高校是由國家機關或其他組織利用國家資產舉辦的,其營運經費主要來源于國家財政預算資金,理論上講全體公民是高校的共同所有者,所有者被虛位或抽象化,其收入與支出、人員與資產均為國家所有,所以長期以來“高校”被認同為“國家部門”,只要國家還在,高校就永遠不會像企業那樣面臨“破產”;另一方面高校具有非營利性的經濟特征,無法像企業那樣以盈余指標來衡量業績,即然沒有“所有者權益”、“利潤”、“盈余”的核算要求,就沒有“成本”的核算需要,所以固定資產提不提折舊也無所謂。

      二、高校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所產生的不足

      (一)虛增了高校固定資產的實際價值

      根據高校財務制度,固定資產入賬后無論其是否在使用、使用狀況、新舊程度、損耗程度如何,其賬面價值入賬后一直保持不變。有的高校為了提升辦學層次或迎接辦學條件評估檢查,或為了滿足相關考核指標的需要,對應報廢的資產不及時予以報廢;或明知會閉置的資產仍然采購;或將原有固定資產提前報廢而另行購置;有的甚至資產使用部門未辦理相關審批手續就自行將報廢,財務部門卻依然掛賬,待到可報廢年限時再做賬務處理。這些賬務處理方法使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與實際價值嚴重背離,虛假地反映固定資產的真實價值,造成財務報表和基本辦學條件報表中的固定資產賬面余額的信息資料與實際不符。

      (二)影響了高校的事業支出的準確性

      由于高校不單獨核算固定資產使用成本,在采購入賬時直接一次性列支事業支出,在壽命周期內不再計提折舊,對使用過程中損耗的價值不計提進行分攤,導致購置固定資產的會計期間教育成本支出偏高,而平時教育成本支出又相對偏低,不符合會計制度的配比性原則。另外,高校許多固定資產是科技含量較高的大型高精密儀器設備,其有形與無損損耗往往是使用中的主要和重要支出,但在考核使用部門或單位的效益時,從不考慮固定資產折舊費用,僅考慮所耗用的材料、人工勞務費等支出的成本,錯誤地計算事業支出的實際發生額,導致項目結算時賬面結余較多,形成“虛盈實虧”的現象。

      (三)影響客觀分析固定資產使用率

      由于目前高等學校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原值和凈值合一,賬面價值無法衡量固定資產的使用和新舊狀態,加之在固定資產的管理過程中,財務部門很少參與,哪些固定資產處于未使用狀態;哪些固定資產處于不需用狀態;哪些固定資產處于超負荷使用狀態;哪些固定資產因損耗已處于無法使用狀態等等,這些使用中的實際情況資料,財務部門都無法通過賬簿進行全面掌握,給正確預計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估算損耗率及報廢殘值等大大增加難度,造成無法客觀地測算出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對編制年度固定資產購置預算提供不了科學數據。

      三、高校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對策

      亚洲色精品aⅴ一区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丝袜在线观看| 国产综合精品久久亚洲| 日韩亚洲人成网站| 亚洲heyzo专区无码综合| 久久久国产亚洲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苍井空| 亚洲三级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免费视频观看| 亚洲啪啪免费视频| 亚洲va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亚洲AV成人片无码网站| 亚洲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高清国产拍精品| 亚洲va中文字幕| 另类图片亚洲校园小说区|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午夜福利717|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 |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 亚洲AV第一成肉网| 亚洲美女在线国产| 亚洲桃色AV无码| 亚洲av色影在线| 亚洲精品韩国美女在线| 亚洲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亚洲综合色区中文字幕|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18禁亚洲深夜福利人口| 亚洲精品456播放|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大杳蕉|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自拍成人| 亚洲系列国产精品制服丝袜第| 亚洲一欧洲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精品宾馆在线精品酒店| 国产亚洲精彩视频| 亚洲一区精品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