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保健知識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孕產婦;保健知識;需求探析
孕產婦的情緒、生活狀態(tài)與胎兒的發(fā)育有著密切關系,研究發(fā)現(xiàn)由于心理因素、情緒障礙、緊張等等往往發(fā)生難產,圍生期是非常重要的生理階段,對于孕產婦而言,能否順利分娩至關重要,從實踐觀察來看,隨著現(xiàn)代生活的改善以及患者意識的增強,孕產婦對保健知識有著強烈的需求,而進行相關保健知識的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利于圍生期的順利度過,一方面加強相關的健康教育,對孕產婦進行監(jiān)護和指導是保證胎兒發(fā)育、孕婦健康所必須的,另一方面需要通過健康教育使孕婦掌握孕期自我保健知識,促進孕婦更好地分娩,避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我院近年來對孕產婦進行保健知識需求調查,并開展積極的針對性的綜合健康教育工作,下面就此應用及體會分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198例孕產婦為觀察對象,年齡22-36歲,平均29歲,包括孕婦124例,產婦75例,所有孕產婦均對新生兒健康表示關注,對分娩過程表示恐懼。
1.2保健知識宣傳現(xiàn)狀有效合理的健康教育可促進孕產婦獲得相關的保健知識,增強成功分娩信心、降低妊娠合并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達到優(yōu)生優(yōu)育目的。隨著女性健康意識的增強,生活水平的改善,孕產婦有著迫切保健專業(yè)知識需求[1],然而醫(yī)院忽視健康教育,加之工作繁瑣,人手不夠,而且知識宣傳上內容狹隘、形式單一,跟不上當前發(fā)展,保健宣傳教育需要專業(yè)化、人性化的服務
1.3調查方法采用我院自制的孕產婦保健知識需求調查表進行跟蹤隨訪調查。調查表分2部分,第1部分“一般情況調查表”包括孕產婦基本情況及病史回顧;第2部分為孕產婦各類保健知識內容需求度調查
1.4保健知識宣傳措施
1.4.1宣傳對象妊娠開始至產后42天的孕產婦,能接受早孕篩查、產檢查、住院分娩、產后訪視等系統(tǒng)管理的系列健康教育,對象也包括孕產婦的家屬,使其一起接受教育,配合孕產婦建立良好健康行為。
1.4.2基礎性措施進行常規(guī)護理治療,加強觀察,進行全方位的綜合健康教育,根據孕產婦不同階段的生理病理特點,進行保健知識宣傳,開展前詳細了解對象健康狀況和各項檢查情況,進行相關準備工作,進行心理疏導,幫助適應角色轉變。
1.4.3方法及內容進行保健知識的灌輸,采取形式靈活多樣,把標準的健康教育計劃落實在產前門診、住院病房、義診咨詢及上門訪視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利用授課、專場講座、錄相、健康教育處方箋等形式宣傳孕產期保健和科學育兒相關知識。孕早期教育在婦女受孕后,囑孕婦保持愉快心情,懷孕至12周前是胎兒各個器官全面發(fā)育的關鍵時刻,注意預防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如風疹、流感病毒、肝炎病毒等,注意個人衛(wèi)生,防止傳染病,不去人群擁擠的公共場所,惡心、嘔吐、厭食等早孕反應一般在孕12周后會逐漸消失,孕早期用藥必須慎重,應遵醫(yī)囑用藥。避免接觸有害化學物質及放射線,避免,以免引起流產。多吃富有營養(yǎng)的食品,早期普服微量葉酸。孕中期囑咐孕婦衣著要寬,胸罩、褲帶不宜過緊,多吃蛋白質食物、維生素、礦物質,補充鐵劑和鈣劑,定期產檢,觀察胎兒的生長發(fā)育和母體健康狀況,孕晚期繼續(xù)加強營養(yǎng),按期產前檢查指導,做好保健,常用溫水擦洗,教會孕婦自我監(jiān)護,告知孕婦一些異常情況的就診指征及臨產的先兆。通過面對面的交流融洽醫(yī)護人員和孕婦的關系,產后進行新生兒哺乳方式教育,進行心理疏導,緩解其緊張,于產后3天、產后7天、產后14天、產后28天分別進行4次產后訪視
1.5效果判定對保健知識宣傳前后孕產婦的睡眠障礙、焦慮情況、并發(fā)癥進行統(tǒng)計評定
1.6統(tǒng)計學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χ±s表示,且進行t檢驗,以P
3討論
圍生期對女性來說是一個特定時期.孕產婦本身以及圍生兒很容易受到胎內、分娩過程中及各種因素的影響而患病,相關的保健知識教育可以顯著促進圍生期保健。
孕產婦保健服務可以降低孕產婦、圍產兒死亡率,保障婦女兒童身體健康、提高人口素質,促進經濟發(fā)展,構建和諧社會[2]。我們對本組孕產婦開展有計劃、有目的、有評價的健康教育活動,并貫穿于孕產婦系統(tǒng)管理工作的始終,使孕產婦獲得了孕產期保健知識,從結果來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需要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孕產婦最需要的是母乳喂養(yǎng)和分娩知識,而其它孕期、新生兒相關知識的需求度也較高,總的來看,無論哪種知識,孕產婦都有著較強的獲得欲望。從實踐來看,孕產婦獲得保健知識的途徑是多樣的,這就造成一部分認識上的誤區(qū),得不到科學規(guī)范的指導將不利于孕產婦的分娩和產后康復。
綜上,我們對孕產婦進行全方位的保健宣傳教育,在孕期、住院期滿足產婦及家屬的需求,為產婦和家屬提供更多的分娩育兒知識,有效減輕了孕產婦的心理負擔和睡眠障礙,有利于孕產婦保健需求的解決,更好地促進圍生期身心健康,保障母嬰安全,具有積極的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一、培訓內容:
1、兒童健康檢查服務技術規(guī)范、兒童健康檢查及評價的標準。
2、高危篩查技術規(guī)范。
3、母乳喂養(yǎng)的優(yōu)越性;早開奶的意義。
4、母嬰健康素養(yǎng)55條。
二、培訓人員:
市直醫(yī)療衛(wèi)生單位、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各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民營醫(yī)療機構的婦幼保健人員
三、培訓時間:
20xx年5月23日
關鍵詞育齡婦女生殖健康知識調查分析
生殖保健健康關系到家庭、社會和國家的長足發(fā)展。對本轄區(qū)49歲以下的育齡婦女,隨機抽取150例,進行入戶調查,現(xiàn)將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2年1~3月對本轄區(qū)49歲以下的育齡婦女,隨機抽取200例進行調查。
方法:制定了婦女病普查表,并免費進行一次婦科及生殖系統(tǒng)體檢。所有過程均由年資較高的生殖專家進行詢問病史、既往史、孕產史及生殖健康情況,并給予每位被調查人員進行婦科檢查、檢查、電子陰道鏡檢查、腹部B超、陰道分泌物鏡檢、活體組織病理檢查。
結果
200例育齡婦女對生殖健康知識的了解情況:對預防知識了解46例(23.0%),對了解用藥知識18例(9.0%),對飲食知識了解48例(24.0%),對生殖健康知識渴求情況調查結果:非常需求122例(61.0%),一般需求70例(35.0%),無所謂8例(4.0%)。
婦女疾病普查患病情況:200例已婚育齡婦女發(fā)現(xiàn)患者150例,發(fā)病率75.0%。其中卵巢囊腫6例(3.0%),子宮肌瘤6例(3.0%),陰道炎16例(8.0%),宮頸糜爛66例(27.4%),發(fā)現(xiàn)乳腺疾病80例((40.0%))。
討論
育齡婦女即處于生育時期的婦女,理論上一般指婦女處于15~49周歲,不管未婚、已婚和喪偶,但在實踐中,逐人監(jiān)控時,是從婚齡即20周歲開始的,特別是統(tǒng)計、監(jiān)控已婚育齡婦女,這些都用于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20~29歲屬于生育旺盛期。育齡婦女指的是生育期婦女。生育期是女性一生中的黃金時期,也是最重要而又最繁忙的階段。要經歷結婚、懷孕、分娩、產褥及哺乳等特殊生理過程。這些生理過程中若不注意保健,將直接影響婦女自身的健康,還會影響胚胎的發(fā)育和下一代的健康。
育齡婦女是我國生育中的主力軍,育齡婦女的健康狀況對下一代的健康有著重大的影響,調查中發(fā)現(xiàn),育齡婦女對生殖健康知識的了解程度不高,對知識的渴求愿望較高,因此,相關部門要有計劃地進行相關健康教育,定期舉辦講座或在網絡、電視等節(jié)目進行宣傳,或印刷宣傳單,引導教育她們,提高對生殖健康知識的知曉率。
育齡婦女病普查是婦女保健工作的基本內容,是降低婦女常見病,多發(fā)病發(fā)病率的有效措施,也是婦女保健的一項重要工作。本組發(fā)現(xiàn)育齡期婦女的患病率較高,一般不引起重視,特別是乳腺疾病和宮頸糜爛及陰道炎的患者,認為多數(shù)有都有,就認為正常,導致患病率較高,因此有關部門要加強健康知識和婦女病防治知識的健康教育,加衛(wèi)生大宣傳力度,可以采取多種形式與途徑宣傳婦女常見病,多發(fā)病的防治知識,提高婦女預防疾病、保護健康的自我保健能力,通過全社會的努力,關注和重視農村婦女這個弱勢群體,共同完成婦女病普查普治工作。
參考文獻
1張存紅,陳濤,徐蓉,等.安徽農村地區(qū)已婚育齡婦女生殖健康現(xiàn)狀調查.中國婦幼保健,2008,23(20):2841-2843.
中圖分類號: R173;R780.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8-2409(2009)05-0941-02
孕婦肩負著養(yǎng)育下一代的重任,其口腔健康狀況及對口腔衛(wèi)生知識的了解程度直接關系著下 一代的口腔健康[1]。為了解我市孕期婦女對口腔保健知識的了解、態(tài)度、行為 和診治情 況,提高孕婦口腔保健意識,減少孕期口腔疾病的患病率。筆者于2009年1~5月對在我院婦 幼中心建卡的459名孕婦進行問卷調查,具體結果分析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2009年1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婦幼中心進行圍產期檢查妊娠婦女459人 。年齡26~40歲,其中文化程度大專以上共225人,占49%,高中以下234人,占 51%。
1.2 方法
設計結構型問卷, 調查內容包括一般情況、口腔保健的知識及來源、 口腔 衛(wèi) 生習慣、觀念、診查情況及對嬰幼兒口腔知識的了解。采用第3次全國口腔流行病學調查方 案統(tǒng)一問卷,當場發(fā)卷,自行填寫,當場收卷,監(jiān)督整個答卷過程,并盡可能減少誘導性誤 差。共發(fā)放問卷500張,收回459張,回收率91.8%。
2 結果
2.1 孕婦的口腔疾病就醫(yī)行為及觀念
希望孕前接受口腔保健的孕婦為100%,孕前接受過專業(yè)指導者占11.76%,有牙齦出血者占74 .51%,有64.71%的孕婦不知道牙齦出血的原因,孕前進行過口腔健康檢查者僅為3.92%,有 49.02%的孕婦認為懷孕期間不能看牙,能忍則忍。
2.2 孕婦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情況
每日刷牙2次以上的占82.67%,使用磨毛保健牙刷者占45.10%,有70.59%的孕婦刷牙方法不 正確,而刷牙時間達到3min以上者為31.37%,有74.51%的孕婦知道定期更換牙刷。
2.3 孕婦的孕期及兒童口腔保健知曉率
86.27%的孕婦不知道牙齒開始發(fā)育的時間,47.06%的孕婦認為乳牙2歲以后才需要清潔與 衛(wèi) 生,有78.43%的孕婦不知道氟能防齲,對于奶瓶齲發(fā)病的主要原因有45.10%不清楚,54.90% 的孕婦不知道如何才能預防齲齒,有49.02%的孕婦認為乳牙不需要治療。
3 討論
大量的研究已證實,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可以有效地預防齲齒[2]。母親的口腔保 健習慣對 幼兒的口腔護理十分重要,對兒童牙齒的干預性治療來說,母親有成功治療經驗的兒童較其 他兒童更易獲得成功[3]。從妊娠期間開始并由母親延續(xù)下來的口腔保健習慣,對 孩子齲齒的預防會起到非常好的長期效果。
妊娠期是一個復雜而特殊的生理過程,孕婦全身起著一系列的變化,在此期,如不注意口腔 保健,會使正常的生理過程發(fā)生病理變化,不僅會影響孕婦本身的健康,甚至可能影響到胎 兒的發(fā)育及健康。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無論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孕婦對孕期的口腔衛(wèi)生預防 保健知識了解甚少,雖然所有的孕婦均有接受專業(yè)口腔健康指導的需要,但孕前接受過專業(yè) 指導的人數(shù)為僅為11.76%;有74.51%的孕婦有牙齦出血史,可有64.71%的孕婦不知道牙齦出 血的原因;孕前進行過口腔檢查的只有3.92%,75.55%的孕婦有了牙病是能忍則忍,不能做 到防患于未然,無法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54.9% 的孕婦擔心口腔治療對胎兒產生副作用,拒 絕接受治療。因此必須通過健康教育,使孕婦了解孕期口腔疾病對胎兒產生的不利 影響和孕期口腔疾病治療特點、時機及局部治療的安全性,消除孕婦口腔治療的誤區(qū)及恐懼 感,提高孕期口腔疾病就診率、治愈率,降低孕期口腔疾病的風險,為確保母子平安提供保 證。
對不同學歷的孕婦分類統(tǒng)計結果來看,每日早晚2次刷牙率基本無差別,但只有29.41%的孕 婦刷牙方法正確,70.59%采取混刷法; 68.63%的孕婦刷牙時間小于3min,只有31.37%的孕婦刷牙時間大于3min;及時更換牙刷的孕婦達74.51%。由此看出近年我國 “愛牙日” 活動的開展使較多的人知道刷牙的重要性,但是對如何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具有持之以恒 的刷牙態(tài)度還有待加強。
家長的口腔保健意識直接影響兒童的口腔健康和口腔衛(wèi)生習慣。牙齒發(fā)育是一個漫長而復雜 的過程,嬰幼兒的乳牙胚從母親孕6周開始發(fā)育,在5~6月時鈣化,嬰兒出生時,20顆乳牙 冠已全部形成。牙齒在發(fā)育過程中易受各種因素影響,如:孕婦的健康、營養(yǎng)、情緒、生活 環(huán)境、疾病等,所以孕婦在孕期應盡量避免疾病和感染的發(fā)生,保持愉悅的心情,飲食要營 養(yǎng)豐富合理。乳牙相對于恒牙有機成分較多,無機質少,抗酸能力弱,一旦發(fā)生齲病,病變 進展快,所以乳牙萌出后,家長必須及時清潔牙面,清除牙垢和牙菌斑。調查表明,有86.2 7%的孕婦不知道人的牙齒從母親懷孕第六周即開始發(fā)育,有47.06%的孕婦認為2歲以后才需 要注意乳牙的清潔和衛(wèi)生,乳牙萌出后家長沒有及時清潔牙面,含、奶瓶睡覺,這些都 是引起兒童齲病早發(fā)、高發(fā)的因素。78.43%的孕婦不知道氟化物對牙齒的影響,有49.02% 的孕婦認為乳牙齲齒不需要治療。因此,廣泛、細致的口腔衛(wèi)生宣教工作是預防口腔疾病發(fā) 生的關鍵,宣教內容應直觀化、具體化、多樣化、基層化,使廣大的準媽媽了解口腔疾病的 種類及危害。
目前口腔疾病在我國是多發(fā)病, 想減少口腔疾病的發(fā)生,筆者認為保護牙齒應從零歲做起 ,將工作重點放在孕婦,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應加大口腔預防保健宣傳力度,開設 孕前口腔衛(wèi)生課堂,通過舉辦講座、發(fā)放宣傳小冊子或播放錄像帶,提高孕期婦女口腔衛(wèi)生 保健意識,提高孕婦對口腔衛(wèi)生知識的掌握,減少孕期口腔疾病的發(fā)生, 促進母嬰健康。
參考文獻:
[1] 郝淑青,張軍橋,劉學聰. 孕婦口腔衛(wèi)生知識認知程度調查分析[J]. 河 北醫(yī)藥,2007,29(7):748-749.
[2] 魯麗珍,郭曉琳,徐濤.健康教育對孕期口腔疾病的影響及意義[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08,19(4):389-391.
【關鍵詞】圍絕經期婦女;保健知識;臨床調查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0582-01
圍絕經期是指婦女從生殖功能旺盛逐漸發(fā)展到生殖功能衰退到老年的一段過渡時期,即從卵巢功能逐漸衰退到完全停止的階段。此期,卵巢女性激素分泌急劇減少,停止排卵,出現(xiàn)一系列由于神 經內分泌改變引起的軀體和心理癥狀。為了解圍絕經期婦女自我保健知識的知曉率,解決此期婦女的某些臨床癥狀,本站對150名47-56歲婦女進行了問卷調查。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采用隨機抽樣方法,對來站咨詢治療的150名47-56歲婦女作為調查對象。
1.2 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由婦科醫(yī)生向調查對象說明調查目的、意義和注意事項后,問卷交由調查對象自行填寫。調查內容包括社會人口學特征、月經改變、精神神經癥狀、態(tài)度及接受宣教和咨詢服務情況等。
2 結果
2.1 社會人口學特征
共調查150人,有效問卷135人。年齡47-56歲,來站咨詢治療的圍絕經期及絕經后婦女,均為社區(qū)待業(yè)人員、下崗職工及家庭主婦,文化程度為小學、初中及高中。
2.2 軀體及精神神經癥狀知曉情況
2.2.1 月經及心血管和精神神經癥狀的知曉情況 150名婦女的問卷調查中,無效問卷15份,其中9份為50歲以上婦女問卷。結果可見,圍絕經期婦女年齡越大對自己此期身心狀況越不關心,保健知識知曉率越低。
2.2.2 對此期接受宣教和咨詢服務情況 150例婦女中曾經或正在接受宣教,積極對出現(xiàn)的癥狀咨詢治療者102人,占68%,其他大多采取回避或聽之任之態(tài)度。
3 結論
針對基層婦女95%以上為家庭主婦,大多缺乏醫(yī)學知識,建議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系統(tǒng)利用每年的普查普治平臺,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大量宣傳教育、講座及咨詢等活動,定期下基層開展圍絕經期婦女保健知識講座活動,要讓其了解到,盡管圍絕經期會出現(xiàn)多種癥狀,但圍絕經期是自然的生理過程,處于此期的婦女應以坦然處之的心態(tài)迎接自身的生理變化,以積極的心態(tài)適應社會角色和家庭結構的變化,按時參加體檢,如有身體不適及時就診。心理調適和心理治療是圍絕經期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可輔助使用有助于調節(jié)自主神經功能的藥物,如谷維素po20mg.每日3次,若睡眠障礙影響生活質量,可選用適量的鎮(zhèn)靜劑,如夜間po阿普唑侖2mg。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