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東北的風俗

      東北的風俗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東北的風俗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東北的風俗

      東北的風俗范文第1篇

      關鍵詞:地域性自然因素 地域性人文因素 東北油畫風景

      一幅好的繪畫作品,在驚嘆其自身必需的元素如造型、色彩等和諧之外,更驚嘆于畫家自然情感的真實流露。畫家的這種真實感受,通過特定的載體客觀化,追求一種精神的真實。

      東北地區地處祖國邊陲,自然資源豐富,地域特點極為明顯,這片土地上豐厚的地域資源蘊藏著無盡的創作源泉。隨著繪畫的發展與普及,涌現了大量具有東北地域特點的畫家和作品,傳達出東北地區的人文精神,體現了地域特色和時代氣息。目前,這些優秀的東北油畫風景作品,是對畫家各自不同的心理狀態、經驗結構、文化背景和審美理想等地域要素的反映。通過探討地域性因素對油畫風景創作的影響,可以使我們明晰作者深刻的思想內涵以及他們對社會、藝術、文化的理解和對歷史的思考。

      一、地域性自然因素對東北油畫風景創作的影響

      東北地區著名的大小興安嶺、長白山地,地形上除了有山地還有平原,素有白山黑水的俗稱。冬季氣溫較低,漫長而寒冷,滿山遍野銀裝素裹,一片冰雪的世界,這是東北油畫風景產生的地域性自然因素。濃郁的東北地域特色,如原始森林、草原、游牧文化和冰雪文化,為東北的藝術家提供了獨特的地域性創作題材和藝術創作源泉。

      健碩雄偉的大山,一望無垠的田野,這些美麗的自然風貌對東北油畫風景創作有著顯著的影響。依山而建的尖頂瓦房、東倒西歪的杖子、簡易的苞米樓子,具有很強的地域特色,形成氣氛安靜祥和的東北山村特有的美麗意境。東北地域性自然因素對油畫創作的另一個顯著的影響為山地雪景。冬雪的廣袤蒼涼,白雪皚皚的屋頂錯落有致地排列,充滿著靜謐與祥和。東北地域的另一代表景色為茂密的森林景觀,白樺林是東北這一地域性景色的代表。秋季白樺叢林濃烈的生命狀態,林間深重的陰影和白樺林樹干上明亮的色彩,獨具特色。在遠處晴朗藍天的映襯下,成熟的草地上繽紛的落葉,將白樺樹干映襯得仿佛一群舞蹈的精靈,不經意間產生一種歡呼的沖動。

      二、地域性人文因素對東北油畫風景創作的影響

      在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氛圍下生活的畫家,總是直接或間接地受到當地人文因素如民俗風格、藝術傳統的熏陶和暗示。

      1.豪放的民俗風情

      東北人熱情好客,在性格上給人的感覺是直率、粗獷豪放,就像黑色的土地給人一種雄渾厚重之感。因此,北方的風景特征給人的整體感覺是宏偉、大氣、氣勢磅礴。

      2.濃厚的鄉土氣息

      這是一塊深厚、蘊育巨大能量的神奇大地。土地,是人類的生存之本、衣食之源。東北作為一個幅員遼闊、物產豐富的地區,土地一直受到人們的崇敬與膜拜,人們對黑潤的泥土、鄉間平靜的生活、純凈的藍天、清脆的鳥啼、滿眼的青綠總是充滿著無限的眷戀。因為它不僅呼喚著藝術家的生活熱情,而且呼喚著他們敏感的藝術心靈。多少年來,無數的油畫風景創作中也恰恰蘊藏著東北地區濃厚的鄉土氣息。

      我們的祖先在這塊肥沃的土地上留下了他們的汗水,傳承著他們的文化和歷史,一代又一代地播種著。廣闊的莊稼地是東北最具地域性特點的自然景觀,也是東北畫家樂此不疲的繪畫題材。用表現主義和印象主義相融的繪畫風格進行描繪,這種對繪畫形式的探索實際上就是對繪畫表現力和繪畫語言轉換的研究,這是一個藝術家終生要努力追求的事情。油畫風景創作更是將畫家獨特的繪畫藝術語言以及對藝術形式規律的探索等,完全融化在對于東北鄉土景色的樸實表達中。內核是鄉土的,語言則是現代的,這是對油畫風景創作的一種闡述,這樣的選擇實際上是反映了一種內心的需求。東北的老一代藝術家多生長在農村,鄉村氣息與芬芳泥土是滲透到他們骨髓里的,對油畫風景題材的選擇是一種精神上的回歸。把鄉土景色作為表現對象,畫草房、高粱、苞米、白菜、豆角地和寒春之際的荒坡。對那些原本隨處可見的平凡的景物賦予了鮮活的生命氣質,表現得極為直率、灑脫,完全融入在對鄉土景色樸實的表達中。

      就筆者的創作而言,依賴于對東北民間美術精神的挖掘和吸取,依賴于對東北地區特色內涵的深刻體驗。筆者小時候就生長在農村,對那里的一草一木有著說不出的眷戀和感動。工作后更加樂此不疲地到鄉村去體驗生活狀態,搜集素材,每次都有新的認識、新的感動和新的發現。每當置身于沉寂遼闊的曠野或茂密的原始森林之中,總能領略到東北地域獨特的內在美與震撼,隨之產生一種莫名的創作沖動,一種要謳歌的使命感,用整個身心去表達這一切。在這個過程中,筆者認為終于找到了要表達的感情,并深刻意識到只有親自去觀察自然、感應自然,才會發現其中的精彩之處,才會完美地表達出所探求的理想境界。十幾年來,筆者立足于東北地域,選取最具代表性的繪畫題材,追求探索與其相吻合的形式語言。在不懈的快樂創作中,筆者深刻體會到藝術帶來的心靈上的愉悅與滿足。

      在當今形勢下,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文化事業將受到市場經濟的影響,加之外來文化的沖擊以及審美需求的不斷變化,只有清醒地找準自己的位置,融入本民族、本地域的藝術精華,在前進的道路上才能不停地探索,去發現更新、更美的領域,還要緊跟時代前進的步伐和審美發展的趨勢,進一步挖掘自身生存環境,感受本地域最為動人的創作素材,才能真正創作出理想的有個性又有時代特點的

      作品。

      參考文獻:

      [1]王宏建.藝術概論[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0.

      [2]龐均.油畫[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7.

      東北的風俗范文第2篇

      吃:紅紅火火團團圓圓

      一到農歷臘月二十四,東北人便開始為“年”忙碌了。在城市,家家置辦年貨。而在農村,則要做年糕、蒸粘豆包。除夕晚上,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和面、包餃子。年夜飯預示來年豐衣足食,事業興旺。通常必須包括雞、魚、排骨和肘子這老四樣,缺了其中一樣,這頓飯就顯得非常不“地道”、不“東北”了。除此之外,還要有韭菜(有酒有菜)、芹菜(勤勤懇懇)、豬爪(抓撓抓撓)以及紅燒肉、燉羊肉、米粉肉、紅燜肘條、元寶肉、南煎丸子、四喜丸子、豬肉凍兒、豆兒醬、辣芥菜、炒醬瓜兒等年禧套路菜。除夕鐘聲一響,便開始吃餃子,寓意新舊交替,子時來臨。其次,還要吃長壽面,預祝壽長百年。最后,全家吃一頓素餡餃子,謂之“五更餃子”、“團圓餃子”。在百十個餃子里,只有一個放有硬幣,謂之吃到這個餃子的人,將一年諸事順遂。另外,初五這天一定要吃餃子,所謂“破五”,就是把餃子咬破,寓意將不吉利的事都破壞,有驅災辟邪之意。

      喝:佳肴美酒醉除夕

      在東北,酒是過年的第一飲品。每家每戶,迎來客往,親朋相聚,常借助酒的色、香、味來蕩起室中的歡樂的氣氛。澄綠的茵陳酒,嫩黃的桔皮酒,皆以色媚人,能令人爽神悅目。檳榔汽酒則香氣四溢,小飲數口,能令人齒頰生香。蓮花白酒則蘊蓄醇厚,風味悠長。此外,如葡萄酒、香椽酒、木瓜酒亦可入席。另外,朝鮮族過年喝“聰耳酒”,希望這一年能聽到更多的好消息。過年飲酒又和迎新送舊有關,民間的習慣都是守歲守到半夜,稱之為“分歲酒”。一家人歡歡喜喜地喝完分歲酒之后,長輩還要給小孩子們分“壓歲錢”。過年喝臘八粥,也是東北人家的習俗之一,意為驅寒防凍,迎祥納福。

      玩:傳統玩意樂陶陶

      所謂“初一初二磕頭兒、初三初四耍球兒、初五初六跳猴兒”。說的就是東北年俗中的一個“玩”字。另外,吃完年夜飯,孩子們將芝麻秸遍撒庭院,人行其上,嘎嘎作響,謂之“踩歲”;再將懸掛于室內、外的春燈一齊點起來,照耀著四壁的年畫和春條,室內、外一片燈火輝煌。為珍惜已逝的歲月,男女老少都要徹夜不眠,謂之“守歲”。孩子們歷來是隨心玩耍,吃著冰糖葫蘆抖空竹、捻升官圖、玩牛牌、堆雪人、扎稻草人、吹琉璃喇叭,放“滴滴金兒”、“耗子屎”等等。老太太們則坐在一起斗紙牌、打麻將、打十胡。

      樂:冰雪狂歡從除夕開始

      廟會,是東北過年時的一道流動的風景,惹人心醉。廟會里懸旗結彩,百貨雜陳,戲曲開場,人潮如涌,吸引著成千上萬的人們。高蹺會一般是由群眾自發串連組織起來的。正月十一、十二開始踩街,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結束。二人傳與東北秧歌,是東北年俗活動中最喜聞樂見的。而上了年紀的人則喜歡吹嗩吶迎新年。東北漢族大秧歌素以火爆熱烈而著稱。而滿族秧歌更具特色,其男女著裝皆滿族傳統服飾,男子動作粗獷豪放,女子動作溫柔典雅。此外,滿族還要在門上貼紅掛旗象征著一年的吉祥開端。朝鮮族過年,照例進行放風箏、擲色子、跳跳板等游戲和體育活動。

      東北的風俗范文第3篇

      關鍵詞:東北農村電視劇;文化價值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關注,電視熒屏涌現出大量的農村題材電視劇,其中東北題材電視劇是主力軍,在各種愛情劇、家庭倫理劇、穿越劇之中,刮起了一陣濃郁的“東北黑旋風”,東北農村題材電視劇的熱播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農村題材電視劇是“表現農村基本現狀和農民的生活、思想、經歷,反映農村經濟發展及其對農民的生存狀態和思想變遷予以影像寫照的電視劇”。①可以說,東北題材電視劇也符合以上定義,是東北農村的真實寫照和農民的生活經歷及思想變遷,其中必然包含著獨特的東北文化,其所涵蓋的文化價值體現在地域文化、時代新文化、通俗文化和諧趣文化之中。

      一、地域文化的彰顯

      地域文化是指生活在特定區域的人們經過長時間積累所產生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表現為生活在該區域的人們的穩定生活習慣和文化氣質,包括方言文化、飲食文化和民間信仰等。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個地域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影響著該區域的地域文化。東北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造就了獨特的東北地域文化,在大量的東北農村題材電視劇中,我們不難發現地域文化的痕跡。東北農村題材電視劇中是生活場景代表著獨特的東北地域文化,其特有的飲食習慣和建筑風格在電視劇中有所展現。我們能看到相似的民居:用紅磚砌成的房子,屋檐上掛著的紅辣椒,屋內的土炕,房子后面的小菜地種滿了玉米、黃瓜、茄子等作物,將東北的農家院真實地呈獻給觀眾,使城市觀眾對農村的生活有所了解。除了建筑和飲食等外在形式,最能真實反映東北地域文化的還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農民。在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雙重作用下,東北人逐漸形成了豪爽豁達、勤奮堅強等良好品質,這些民族品格成為了東北地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在東北農村題材電視劇中以藝術化的手法加以呈現,如趙本山演繹的劉老根、王大拿等人物,與常見的重利輕義的商人形成了鮮明對比,他們知足常樂,用自己的生存哲學應對生活,真實地再現了東北農村人民的生活經驗,從這些農民身上,我們能挖掘其特有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東北地區獨特的地理風貌和歷史人文情懷的傳承,塑造出東北民眾所獨有的群體氣質與性格。東北農村題材電視劇承載著東北的地域文化,從對農民現實生活場景的還原和民族品格的塑造彰顯著東北地域文化的魅力。在人物日常化的言語中、簡單純樸的民居下及講究的吃食里流露出東北農民自得其樂的生活狀態,展現著自然質樸的東北鄉間生活,打上了鮮明的地域文化烙印。

      二、時代新文化的展現

      改革開放之后,隨著農村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市的現代文化逐步滲入農村,為農村注入了新鮮的時代精神和城市價值觀,農村的文化形態由原本的保守落后逐步轉向開放包容,更多的時代元素與農村文化相結合,形成了一種追求自由的時代新文化。在東北農村題材電視劇中,農民身上被賦予了這種時代新文化,具體表現為他們打破傳統思維,敢于接受新鮮事物,努力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可以說,東北農村題材電視劇是通過對農民精神世界的關照,展現其承載的時代新文化。城市化的進程使農民的生產生活方式開始向城市靠攏,東北城市文化與農村文化交融,改變了傳統農民的行為方式。以往農村題材電視劇多展現的是農民在莊稼地務農的景象,而當下所反映的是城鄉一體化進程中東北農民的新生活,融入了更多的時代元素。《靜靜的白樺林》將新農村建設同城市大學生的價值觀結合在一起,反映了現代化進程中的時代精神,注重發掘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和人生理想。由于開放的時代環境和城市現代化的發展,新農民大多不再因循守舊,祛除了許多傳統惡習,在時代精神的感召下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再也不是昔日知識貧乏、冥頑愚昧的農民形象。現代文化與東北鄉村文化的逐漸融合使他們走出了落后和腐朽的舊有模式,邁向了更廣闊的新天地,以往的蒙昧狀態被時代新文化洗刷,展現給觀眾的是煥然一新的農民形象。時代新文化在劇中的展現,使得東北農村題材電視劇有了更多鮮活的要素,以一種兼容并包的姿態融合了城市價值觀,劇中農民無論是通過個人努力改變貧窮的生活,獲得物質財富;還是主動地反抗陳規陋習,追求自由幸福的人生,無不是在時代新文化影響下表露出的作為獨立個體的覺醒,農民開始意識到為人的尊嚴和主動選擇權。劇中這些元素不但吸引著廣大觀眾,更是對東北農民精神世界的關注,是對人的終極關懷及其對農村現實問題的反思,引導時代的人文精神,顯露出其獨特的文化價值。

      三、通俗文化的呈示

      20世紀80年代,受市場需求和大眾審美的影響,東北農村題材電視劇呈現出一種大眾化的傾向,表現為通俗文化的價值取向。“人們一生中經常看電視的原因首先是在于它提供消遣的能力,其次才是它提供的知識性內容。”②東北農村題材電視劇更是將娛樂消遣功能發揮到了極致,其所展現的是一種通俗文化和平民化的敘事方式,以小品化的方式結構故事,講述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瑣事,始終關注“草根”階層。東北農村題材電視劇的通俗化取向表現在極具特色的東北話、貼近生活的故事情節及充滿鄉土氣息的場景和人物上。不同于其他題材,東北農村題材電視劇沒有過多的說教和教育功能,其根基是東北農村文化,來源于通俗文化,觀眾獲得了精神上的放松,感受鄉村的清新氣息和歡樂生活。編劇根據農民的生活實際保留東北農村的風俗習慣,再現了農村的真實情景,將鄉間農民常說的諺語、口頭禪、順口溜、歇后語等穿插在劇中,與取自東北民間的二人轉相融合,共同構成了通俗的文化特征,充滿了平民意識。不同于那些不食人間煙火的電視劇,東北農村題材電視劇植根于農村的現實狀況,展現農民們瑣屑的日常與真實生活。東北農村題材電視劇真實地再現了東北農民喜憂參半的生活,關注底層人生疾苦,表達平民的情感需求。劇中流露出的“俗氣”、“土氣”并不是低俗化,而是與高雅文化相對的另一種表達,雅俗之間本無明確的界限,是可以相互轉換的,東北農村題材電視劇所體現的通俗文化更貼近當下農村生活,更關注底層百姓的瑣碎日常,不管是農村的生活場景還是農民們的內心世界都以一種接地氣的方式生動地表現出來,其中蘊含著強烈的平民意識和世俗關懷,是東北農村題材電視劇獨有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內涵。

      四、諧趣文化的體現

      東北農村題材電視劇包含著一種東北地道的鄉土生活元素———東北文化的諧趣。“諧趣是以游戲的態度,把人事和物態的丑拙鄙陋和乖訛當作體現了一種當作一種有趣的意象去欣賞。”③東北農村題材電視劇就具有這種游戲性與趣味性,通常農民身上的淺薄狹隘等局限以東北特有的俏皮話和喜劇形式來表達,營造一種幽默滑稽的氛圍,在喜劇效果中達到教育目的及審美目的,在笑中對社會人生產生別樣的思考。可以說,東北農村題材電視劇廣受觀眾的喜愛與好評,與其骨子里的幽默詼諧特質是密不可分的。東北農村題材電視劇成功的要素之一就是幽默化的東北方言,劇中人物極富個性化的東北方言給觀眾帶來了驚喜,顯露出東北方言特有的幽默特征。東北話簡明直白,與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們一樣,是富有親和力的,更重要的是以其幽默風趣的表達吸引著觀眾。東北農村題材電視劇中的方言常常是話頭里帶著狡黠,不時甩個小包袱,讓人忍俊不禁,劇中語言的幽默及人物自身散發的天性的喜感,都是深深植根于東北文化之中的,如《鄉村愛情》其中謝大腳和王大拿的一段對白:謝大腳半夜給王大拿打電話時,王大拿:“誰呀,這么晚打電話呀?”謝大腳:“是我,謝大腳”。王大拿:“多大腳?”人物在打岔之中趣味地展現了王大拿的幽默,東北方言的俏皮率真,使人因實在而感到質樸,這是基于東北文化自身的幽默特質,其文化價值也蘊含其中。

      東北的風俗范文第4篇

      摘要:流傳于中國東北部平原的民歌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以及近代以來關內人口向關外的遷徙,地形地貌、風俗民情、方言等方面的一致性,在民歌藝術上有著親緣關系,體現出體裁、曲目、旋律風格等方面的一致性。

      本文所指的中國東北部平原指的是處于黃河下游,包括冀(河北)、魯(山東)、遼(遼寧)、吉(吉林)、黑(黑龍江)大部,豫(河南)東北及蘇(江蘇)北徐州等大片區域。這片區域背山面海,西部以太行山、大興安嶺為限,東至渤海、黃海沿岸,山海之間,即是著名的華北、東北兩大平原。華北平原系黃河、海河沖擊而成,海拔僅在50米以下l東北平原分南、中、北三部分,即遼河平原、松遼平原和松嫩平原。這里土地肥沃。自然資源豐富,交通便利,城鎮經濟繁榮,農、林、牧、漁兼備,自古就是中國的戰略要地,同時也為民間文化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優越而充分的條件。

      據考古界考證,東北部平原南部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早在四、五萬年前,這里便有了最早的山東人——沂源人,并開始了他們創造性的勞動。之后,歷經舊石器時期、中石器時期而過渡到新石器時期。在后一時期(公元前5o00一公元前3000),東北部平原經歷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前后相續的三個階段。它們作為我國東部文化的光輝代表,具有一系列突出的地域特征。而且,愈往后,其擴散面愈大,由豫東一帶開始,形成一個扇形文化板塊,其北端至東北,南端至淮河,與我們所界定的東北部平原區域大體相近。當時,這里居住著許多不同的部落,史學界統稱為“東夷人”。他們所創造的文化,也被稱為東夷文化。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地方性文化類型,如河北的磁山文化(屬新石器時代早期),遼寧的紅山文化、內蒙古的富河文化,黑龍江的昂溪文化、白金寶文化及遼西的細石器文化等。就它們的發展層次來看,關內早子關外。當關內已進入定居的農業型經濟時,關外先民們還過著居無長處、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這對民間文化的形成、流傳,也有重要的影響。

      流傳于東北部平原的民歌體裁,以小調最為普遍。同時還有秧歌(它同小調的音樂性格并無明顯區別,只是表演場合和方式不同而已)、號子等。秧歌的代表品種有河北的定縣秧歌、昌黎秧歌,山東的鼓子秧歌.膠州秧歌,海陽秧歌,以及東北秧歌等。號子的代表性品種有黃河硪、夯號、膠東漁民號、遼東漁民號、白洋淀冬網號及東北林區伐木號等。冀西北太行山麓有少部地區傳唱“信天游”“爬山歌“山曲”等,其風格與東部差異較大。但嚴格說來,那里已不屬于本分布區了。

      那么,中國東北部平原的民歌又存在著哪些共性特征呢?

      一、體裁和曲目方面的一致性

      如前所述,由于地處平原,城市經濟興盛得早,加上職業、半職業藝人的演唱、傳播,這里已成為一個以小調體裁為突出代表的地區。就目前已記錄、整理的數量來看,小調曲目約占全區的三分之二。20世紀20年代,有人寫文章說:“小曲(即小調——引者)的歷史,從明初到現在,已有五、六百年之久。它的全盛時代,大約也同昆曲一樣,是在清朝乾隆的時候。在當時歡迎它的是滿洲人,就到現在,也仍舊如此。在北方各省,大約直隸同山東最盛行,其他各地就不深知了。”作者指出小調在冀、魯兩地最盛,又說滿洲人最愛聽,恰好說明這里的群眾有共同的審美趣味,對小調有特殊的愛好。這個估計是比較準確的。小調體裁按它的初步形成來算,大約應上溯到中國中古時代的南北朝時期,因為那時候已出現了從軍五更轉》、《子夜四時歌、(月節折楊柳歌》這幾種時序體民歌。據朱自清先生考證,它們就是后世所傳的《五更》、(《四季、十二月》的祖稱。宋、元之際,由詩而詞,由詞而曲。這個“曲”,就是“南北曲”。那么南北曲又是如何進一步變化的呢?仍然援引上文作者的觀點,他說:“我敢大膽斷定,‘曲’后來變成了小曲——小曲中的雜曲。”他還說:“南北曲結構上分為兩支,一支是‘雜劇’及‘傳奇’,一支是小令及散套。雜劇及傳奇的歌法,由‘弦索的北詞’及南戲、而海鹽腔、而弋陽腔、而山的水磨調了,經了許多變遷然而南北曲的格式卻是始終沒有什么變化,并且自元以后沒有創新的曲子。至于小令同散套,則因不合時俗的歌法,就把它們的格式改變了。以后又有許多新的作品,于是,它們就同北曲分家了。雜曲同南北曲之分離大約在明初的時候。不過,我們現在很難——或者說不能——找到明初的小曲供我們比較,但是可以確定的,它們在明朝中葉已完全脫離關系。在明朝創作的雜曲卻已經很有不少的了。”

      為了證明這一點,他又引了明代沈德符((野獲編》里的一段話:“元人小令行于燕、趙,后浸日盛。自宣(德)正(統)至化(成化)治(宏治)后,中原又行[瑣南枝]、[傍妝臺]、[山坡羊之屬……今所傳[泥捏人]及[鞋打卦]、[熬鬏髻]三闕……故不虛也。自茲以后,又有[耍孩兒]、[駐云飛]、[醉太平]諸曲,然不如三曲之盛。嘉(嘉靖)隆(隆慶)間乃興[鬧五更]、[寄生草]、[羅江怨]、[哭皇天]、[乾荷葉]、[粉紅蓮],[桐城歌]、[銀紐絲]之屬。自兩淮以至江南,漸與詞曲相遠……比年以來,又有[打棗桿]、[桂枝兒]曲,其腔調約略相似,則不問南北、不問男女、不問老幼良賤,人人習之,亦人人喜聽之……以至刊布成帙、舉世傳誦、沁人心腑。其譜不知從何而來,真可駭嘆。又有[山坡羊]者……今南北詞俱有此名,但北方惟甚愛數落[山坡羊]。其曲自宣(宣化),大(大同)、遼東三鎮傳來,今京師慣以此充‘弦索北調’……。

      這段論述,不僅描述了小調自明代以來的興盛發展,而且指出“燕、趙、遼東一帶”自元代起就流傳著很多雜曲類的小調。這對我們認識小調體裁在東北部平原的歷史淵源頗有價值。同時還應說明:以上沈德符列舉的許多曲牌,如[寄生草]、[跟紐絲]、[山坡羊]等,一直到20世紀四、五十年代還在東北部平原一些地區流傳,它們已成為冀、魯和東北三省民歌中的常用曲調。如流行于山東淄博的“蒲松齡俚曲”中就有[耍孩JL]、[玉蛾郎]、[迭斷橋]、[哭皇天]、[銀紐絲]等;流行于魯南的“五大調”中有[寄生草],平陽秧歌中有[山坡羊]、[清江引]等。特別是[迭斷橋],在東北部平原各地傳播得相當普遍。據楊蔭瀏先生在中國古代音樂史稿》中統計,該曲牌主要在清代流行,比[耍孩犯]略晚,但它的流傳范圍,卻超過任何一個曲牌。

      除明、清小曲外,東北部平原還有其他一些共同曲目,如《畫扇面、看瓜園》、((繡花燈、探清水河、對花、(《放風箏、(《繡荷包》、《五更調》、四季歌等。其中,前四種曲目以歌唱傳說故事為主,篇幅較長,往往有數十段詞,后幾種曲目則反映了人民群眾的風俗習慣和日常生活,其來源同前四種曲目不一樣,它們始終流傳于民間,音樂語匯質樸,富有生氣。特別是((對花》,曲調多樣,約有十幾種之多,廣泛傳唱于東北部平原各地。

      以上兩類曲目,前者在山東境內保存、流傳得比較多,也比較廣;后者在河北地區似更普遍些。東北各地所傳,多數是由關內傳過去的。就民歌的蘊藏來說,以渤海沿岸及黃河兩岸即魯北、冀中、冀東等地最集中,也最有代表性。

      二、旋律風格的相對一致性

      東北部平原民歌的第二個共同特征是音樂語言,即旋律風格的相對一致性。從整體來看,由于客觀環境所致,東北部平原內各地民歌的交流十分廣泛。同時,它同南部的江淮地區不僅無甚阻隔,而且還以南北大運河為天然渠道,長久以來保持著密切的交流。再者,這里的自然環境多樣,有丘陵、平原、海濱、林區等,造成了人們的多種生產方式和較復雜的社會階層。凡此,都使東北部平原民歌成為一個具有開放特征的分布區和一個風格較繁雜的色彩區。特別是在構成民歌旋律的某些具體因素方面,當地人民做了多樣化的選擇。這里僅從其主要方面來談談它們的風格特征。

      從構成曲調風格的基本因素——音階、調式來看。東北部平原各地民歌的音階形式很多,五、六、七聲都較普遍。但使用得最多,又具有東北部平原民歌特色的是含“變富”的六聲音階和含“清角”的六聲音階。

      在多數情況下,“變宮”和“清角”音出現的次數不如其他音多,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們不重要。相反,正由于它們在某個局部位置出現,這些民歌的旋律風格才同那些由純五聲構成的民歌旋律風格判然有別。我們先以在東北部平原影響較大的《沂蒙山小調》為例:

      “變富”先在“轉”句上出現,而后又在尾句上加以肯定,證明它不是什么“音階外音”。同時,由商變宮的圓潤的小三度音調,明顯地改變了前半部分的剛健氣質,使旋律變得宛轉柔和。如果將“變宮”換作“宮”音,其風格旨趣必然會立即改變。再如河北的《媽媽娘你好糊涂》等,情形也相同。

      以上幾例說明,“變宮”音加入五聲音階的現象,在東北部平原的民歌中不僅是普遍的,而且它們在旋律中出現的位置及其作用,也有一定的規律性。含“清角”的六聲音階,也在一些民歌中得到較廣泛的運用,它們具有另一種格調。“清角”在此類曲調中,似乎是代替了“角”音的出現。它與上述“變宮”音的作用相反,增加了旋律進行的棱角,使之更顯得明快、健朗。

      總的說來,以上兩種六聲音階的普遍運用,為東北部平原民歌旋律風格的傳統奠定了一個基礎。有意思的是,在實踐中“變宮”和“清角”音有一種天然的“排他性”,它們總是分別出現在不同的民歌曲調中。兩者同時與其他五聲構成七聲音階的旋律,這在東北部平原的民歌中比較少見。這種實踐反映了當地人民群眾的調式思維方式,因為含“變宮”的六聲音階旋律蘊含著向上五度轉換的因素,而含“清角”的六聲音階又有向下五度轉換的傾向。這一點,在以上各例中都有明顯的反映。這就說明,上述六聲音階不僅僅豐富了音調的色彩,而且還造成調式的交替、交融,它同樣是東北部平原民歌風格的一個重要度)的跳進音調,這就使音樂本身融入一種獨特的情趣。特征。當然,相比之下,含“變宮”六聲音階的民歌數量更多些,傳播面也廣一些(主要在冀、魯一帶)。而另一種更多地使用于東北地區的民歌中。

      除音階、調式外,東北部平原的民歌中還形成了一些特定的旋法,或者稱作常用音樂語匯,它們對旋律色彩同樣有重要的影響。

      這些音樂語匯可分作兩類,一類是進行當中的,主要特點是每個樂匯中部差不多包含著不同類型(五、六、七如山東民歌老漢愛唱幸福歌中的一句:

      東北的風俗范文第5篇

      一、設計思考

      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的重要節日之一,又稱“上元節”、“燈節”。民間正月十五鬧元宵已有悠久的歷史,它伴隨人們迎來春天,是把節日習俗體現得最為徹底和典型的傳統節日。在主題活動中,通過調查、參觀、學習和表演等不同形式的活動,幼兒不僅能對元宵節的傳統文化和民俗習慣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更可以通過自身的參與和表現,進一步獲得對節日氣氛的體驗,獲取多方面的經驗:

      1.元宵節有吃元宵、玩花燈、猜燈謎、劃旱船等豐富的風俗習慣。

      2.“元宵”象征著“團圓”,它有不同的種類和味道。

      3.元宵節有各種各樣的花燈,給人們帶來了喜氣和歡樂。

      4.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是團圓的日子。

      5.元宵節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

      二、各年齡段主題活動目標

      1.大班主要目標:

      (1)嘗試通過多種途徑獲得元宵節的相關經驗,進一步了解元宵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

      (2) 積極參與“鬧元宵”的籌備和慶祝工作,在和老師、同伴一起過節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團圓的意義。

      2.中班主要目標:

      (1)知道農歷正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了解元宵節的來歷及習俗(玩燈、賞燈、吃元宵、劃旱船等);

      (2)感受與家長、老師、小朋友一起玩花燈、猜燈謎、吃元宵的快樂。

      3.小班主要目標:

      (1)知道元宵節是團圓的節日,初步了解元宵節人們的活動和特別的食品——元宵;

      (2)愉快地參與元宵節各種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氣氛。

      三、活動實施概況

      活動名稱:歡歡喜喜鬧元宵(賞燈、猜燈謎)

      組織形式:親子形式(分年級組開展)

      活動時間:2016年x月x日下午 小班15:40、中班15:55、大班16:10

      活動準備:園內展出各種各樣的花燈和燈謎、各種小禮物

      活動建議:

      1.參觀花燈展,欣賞花燈的外形、色彩、圖案。

      2.交流對燈謎的認知經驗,豐富對燈謎由來、種類和結構的認識。

      3.積極參與賞燈猜謎活動,老師對優勝者給予適當的獎勵。

      四、主題活動環境創設

      園內大環境

      (1)園內大廳懸掛教師、幼兒與家長共同收集和制作的各式花燈,花燈下懸掛各種燈謎;

      (2)宣傳展板:開展元宵節活動策劃方案及要求。

      班級環境

      (1)師幼共同布置“美麗的花燈展”,懸掛幼兒購買或參與自制的花燈;

      (2)收集幼兒在節日中賞燈、玩燈的照片,布置主題墻飾;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a级毛片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偷窥女厕| 亚洲av极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久久久|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娇色 | 久久亚洲国产中v天仙www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 青青青国产色视频在线观看国产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久久久 | 亚洲人成色在线观看|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5卡6卡|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精品| 久久精品亚洲AV久久久无码 | 亚洲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亚洲不卡影院午夜在线观看| 日韩亚洲国产高清免费视频| 精品国产日韩久久亚洲|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青草亚洲香蕉精品久久 | 亚洲欧洲精品在线| 亚洲综合色区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精aa在线看|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方| 亚洲啪啪AV无码片|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 婷婷亚洲天堂影院| 不卡一卡二卡三亚洲|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 亚洲av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色丁香麻豆| 国产精品亚洲片夜色在线| 亚洲成av人片在www鸭子| 亚洲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亚洲午夜理论AV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