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關于書的手抄報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植樹節文化植樹造林不僅可以綠化和美化家園,同時還可以起到擴大山林資源、防止水土流失、保護農田、調節氣候、促進經濟發展等作用,是一項利于當代、造福子孫的宏偉工程。為了保護林業資源,美化環境,保持生態平衡,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根據本國實際情況設立了植樹節,如印度每年7月第一周為植樹節;朝鮮每年4月6日為植樹節;泰國把國慶節定為植樹節;菲律賓每年9月第二個星期六為植樹節;意大利每年11月21日為植樹節;美國各州都有植樹節,但由于各地氣候差異,全國無統一日期;巴西每年9月21日為植樹節;哥倫比亞每年10月12日為植樹節;薩爾瓦多植樹節和教師節合在一起,每年6月21日舉行;埃及每年9月至11月為植樹節……
在這些國家中,美國的植樹節最早,已有130多年的歷史。1872年4月10日,由內布拉斯加州一新聞記者發起美國第一個植樹節。當天,內布拉斯加州全境種樹超過100萬棵。它正式成立由J. Sterling Morton(J.斯特林莫頓)在1872年的內布拉斯加州。到20世紀20xx年代每個美國公眾已通過國家法律,宣布某一天為植樹節或植樹節和伯德日紀念活動。由于日期不同,建立了根據氣候和適當的種植時間。植樹節是一個假期,有一個國際遵守和很多國家的認同。在美國,是全國植樹節慶祝4月第四個星期五。有些州慶祝選擇在不同的日期對應的最佳時機植樹地區植樹節。
巴西是一個森林資源極為豐富的國家,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亞馬孫森林的近五分之三在巴西境內,全國森林覆蓋率為52%以上。盡管如此,巴西人仍然不忘植樹造林。巴西政府對森林資源采取合理開發的同時積極鼓勵人們植樹造林。
為了積極面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威脅,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xx年11月8日在內羅畢發起“為地球植樹:10億棵樹運動”。這一運動計劃20xx年在全球種植最少10億棵樹。
隨著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并積極投身植樹造林活動,人類生存的環境將會得到不斷的改善。
據聯合國統計,世界上已有50多個國家設立了植樹節。由于各國國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樹節在各國的稱呼和時間也不相同,如日本稱為“樹木節”和“綠化周”;以色列稱“樹木的新年日”;緬甸稱為“植樹月”;冰島稱為“學生植樹日”;印度稱為“全國植樹節”;法國稱為“全國樹木日”;加拿大稱為“森林周”。
植樹的步驟第一,挖坑。根據根系的長、寬挖大小適宜的樹坑。深度一般以50厘米為宜。挖坑時要將表面的熟土、下面的黃土分倒在坑兩側。
第二,回填。種樹前應該按樹根的長、寬及其根系頂端長度的情況,在坑內先回填部分熟土。一般情況下,回填熟土20至30厘米。
第三,栽植。謹記一句話“三二一”——三埋、兩踩、一輕提。放置樹苗時要將根部扶正、枝要展開,這是前提。栽樹時,須分三次填土。第一次填土少許,在距坑頂一定距離的地方先停止填,在已填的土上繞樹一周,用均力踩實,然后輕提樹莖、抖松,以保證樹根的呼吸暢通。第二次填土后,再繞樹踩實。在第三次填土后,盡量保證與坑面平齊。樹根放位時要與南北、東西方向的樹對齊。然后,在坑面上圍一個大圓盤,便于日后澆水養護。
第四,覆土、保墑。將樹苗栽好后,覆蓋一層薄土,以保持水分。
快樂的植樹節今年植樹節那天,學校開展了一次別開生面的綠色環保活動。我們都積極參加了這次有意義的活動。
下午,我們拿著水桶和環境標語牌來到校園內的棵棵小樹前。開始澆樹了,老師告訴我們:“大家澆水或掛標語牌時要輕手輕腳,小樹在睡覺,千萬不要吵醒他們。”老師的話音剛落,同學們就紛紛忙了起來,有的給小樹澆水,有的在給小樹清理垃圾,有的正在輕手輕腳地給小樹掛上標語牌,還有的去接水。
小學生讀書樂手抄報的圖片欣賞
小學生讀書樂手抄報圖片(1)
小學生讀書樂手抄報圖片(2)
小學生讀書樂手抄報圖片(3)
小學生讀書樂手抄報圖片(4)
小學生讀書樂手抄報圖片(5)
小學生讀書樂手抄報的資料:讀書伴我成長
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從小到大,書就像是我形影不離的伙伴,伴我成長。
小時候我不識字,我總逼著媽媽給我講故事,我聽得津津有味,慢慢地,我就進入甜美的夢鄉。
慢慢地,我長大了,我從識字的那一天開始,爸爸就給我訂了很多的書報。我翻開那些書,頓時我發現了一個奇妙的世界,也結識了很多朋友:白雪公主、尼爾斯……從此,我每一天回家首先第一件事就是看書。慢慢地,我就養成了愛看書這個好習慣。因為書不僅給了我豐富的知識,還給了我無窮無盡的樂趣。每天晚上,坐在燈光下看著那一行行鉛字,可慢慢地就覺得它們是可愛的小精靈,跳啊,跳啊,多么有趣啊!
只要給我一點點時間,我都能讀上好幾頁書!書是人類的朋友,也是你一時想去就去的故地,也是你的一位老師也是你的一位親人。
這么震撼的故事,告訴人們怎樣是善,怎樣是惡,告訴我們怎樣生存下去。
小學生讀書樂手抄報的內容:好書伴我成長
《笑貓日記——保姆狗的陰謀》是一位好老師,她告訴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的道理。你看,保姆狗老頭兒一心要置帥仔于死地,卻最終喪生于車禍;帥仔過于依賴保姆狗,因而屢次遇險。看來我們只有踏踏實實做人,嚴嚴謹謹做事才能融入社會。
《小公主》是我的好朋友。這上面有許許多多的手工,我都很喜歡,總是試著去做。做錯的時候,她的圖片好像放得特別的大,在一個勁兒地提醒我哪兒錯了,應該怎么做;材料不齊全時,她好像也在幫我想辦法,讓我盡快開動腦筋,找齊材料。《小公主》這個好朋友,塑造了一個心靈手巧的我。
有一本叫《父與子》的漫畫,她是我的開心果。在學校里,與同學們吵吵架那也是難免的。每當我與同學吵了架,氣沖沖地回到家,我總會把她找出來翻翻,這對父子總能讓我捧腹大笑,笑著笑著,就把一天的不快全忘了,第二天,你又可以看見我與同學們形影不離了。
我喜歡做實驗,各種各樣的實驗,而《身邊科學365》就是我的科學小助手。這上面有許許多多的實驗過程、實驗原理,比如制作樹葉書簽、小飛機等,我照著她一步一步地做。她讓我越來越喜歡科學了。
書是良師,告訴我們道理;書是益友,與我們作伴;書是開心果,讓我們快樂;書是小助手,為我們鋪好前進的路。
讀一本好書就是與一位大師對話,讓好書伴我們成長。
推薦其他主題的手抄報資料和圖片作為參考:
1.小學生讀書樂手抄報內容
2.關于讀書樂手抄報的模板
3.小學三年級讀書手抄報格式
小學生關于教師節的手抄報的圖片欣賞
小學生關于教師節的手抄報的圖片1
小學生關于教師節的手抄報的圖片2
小學生關于教師節的手抄報的圖片3
小學生關于教師節的手抄報的資料:教師節故事
教師節的故事(一)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在我一年年成長的同時,讓我曉事理明天下的當然少不了恩師。師恩難忘,轉眼畢業多年,而不同時代不同恩師的諄諄教誨,猶在耳邊。家鄉老師的故事,讓我尤其難忘。
“我生在一個小山村,那里有我的父老鄉親,胡子里長滿故事,談笑中埋著鄉音,一聲聲喊我乳名,多少親昵,多少疼愛,多少開心……”,多么美的歌聲,多么美的回憶。勤勞善良的父老鄉親給了我們純樸的心境,卻無法給我們放眼世界的才情。
學校的條件異常的簡陋,老師多是代課的,在村子里說來能到縣城上完高中回來就不錯了,當然能當我們的老師也就不錯了。
整天在草垛里摸爬滾打,小河里擊水摸魚的我吵著想上學,媽媽把我送到學校的時候,學校都開學好久了。當時正在上音樂課,老師介紹我,然后問我會唱什么歌。呵呵,我說會唱小花貓。這樣在風琴的伴奏下,我完成了我的入學考試。那年的冬天,我病了很長時間,以至于多年后看見家鄉的赤腳醫生眼神兒還充滿恐懼——打針打的。加上年齡小,所以不幸的事情發生在了我身上——一年級留級了。
讓我唱小花貓考試的老師不教我了,換了個非常厲害的老太太,于是我開始遭受了“非常大的打擊”——幾乎是天天挨批評。那個時候似乎也沒什么鼓勵教育。老師很少表揚我們的。我最怕的就是發作業,最怕老師說:“全班作業最亂的就是***。”而我就是***。于是我費盡心機啊,一筆一劃,可是沒辦法,堅持不了多久就又挨批評了。那個時候一天不挨批評都覺得幸運,作業得了優的時候,美得簡直不得了。
后來在初中、高中、大學,都有同學羨慕我的字。在我走上工作崗位的那場考核中招聘校長大加贊賞的就是我的板書。很多人也問我是怎么練字的。自己只能暗暗竊喜:是老師逼得我從小學一年級就在研究我們的方塊字怎么擺能得優……老師的苦心,讓我受益終生。
在求學的路上,我是幸運的。小學上完后,回到了父母身邊,在縣城里讀完了中學,順利的考入大學,工作時選擇了離家不遠的城市。遠離了那個可以在麥田里撒野的小村莊。如今回過頭再看我童年的小伙伴,在中考的戰場上全軍覆沒。農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走著父母輩曾經走過的路。不是他們不想上進,他們中有的成績當初比我還要優異,但是家鄉的師資與環境,(lz13.cn)讓大家歪歪扭扭的走完了小學的路,中學,卻走得格外難。教中文勉強,教起英語來,只能是一塌糊涂……時間久了大家竟然也就認為這樣是正常的了。學不好英語是正常的,考不上高中也是正常的。考上的孩子那是相當聰明——鄉親們都是這么說的。
每年回家都會聽到些中考的抱怨,披荊斬棘考上大學的,包括我在內,都成了名人,父母把孩子送入大學后,從不曾也不愿奢望讓他們再回來。
我是老師但從不敢把自己比作紅燭,這是我在這個城市賴以謀生的職業,想到我的家鄉,我的小學老師們,我只能慚愧。對于支邊的老師,我羨慕,更敬佩,同時在替我的家鄉期望著……
教師節的故事(二)
柳林大學畢業后回到縣師范學校當老師,上課第一天他就發現,學生中有一位是他讀小學時的班主任。這位老班主任叫劉大華,已經五十多歲了。他和別的學生一樣,平時在鄉下的小學當老師,星期天就來師范學校接受培訓。
柳林很不習慣這種師生倒置的角色,發練習本發到老班主任時,不由自主地念:“劉老師。”下面轟的—聲地笑了。柳林說:“他就是我老師嘛,從小學一年級到三年級,劉老師一直教我。”劉大華說:“現在我是你的學生,你叫我的名字好了。”
在柳林的記憶中,劉老師是無所不知的,現在他才知道劉老師的知識少得可憐,許多很普通的練習都不會做。柳林很同情劉老師,帶常給他開小灶。可劉老師的基礎實在太差了,有時柳林講了兩三遍,他還聽不懂。劉老師急出滿頭大汗說;“我真是太笨了。”柳林說:“別急,慢慢來。”日子卻過得很快,轉眼就到了期末考試。
柳林最擔心劉老師,發了試卷后,就站在劉老師的身邊看他答題。劉老師說;“你能不能走開?你站在這里,我就更不會做了。”小會做題的學生還真不少,有些人偷偷摸摸翻書看。柳林看著他們花白的頭發,就不忍心阻止他們。他從劉老師的身邊走開,心想,讓劉老師也翻翻書吧。
考試快結束時,柳林才又來到劉老師的身邊。劉老師的試卷大都空著。這怎么能及格呢?不及格就要補考,那多不好呀!柳林干脆寫了一些答案,悄悄遞給劉老師。
柳林以為這回劉老師該及格了,可是,批改試卷時,他看見劉老師的試卷依然大部分空著,得40分就不錯了。柳林懶得看了,隨手給老師打上61分。
別人補考的時候,劉老師也來了。柳林說:“劉老師,你得了61分,不用補考。”劉老帥說:“謝謝你的關心,我知道那不是我考得的分數。”柳林說:“老師,我是怕你補考也不及格。”劉老帥說:“要真是那樣,那我就留級,從頭再學。”
劉老師堅持參加補考,柳林替他捏一把汗。劉老師一交試卷,柳林就當場給他看。出人意料的是,這回劉老師居然大部分做對了,仔細—算,竟考得了75分。柳林驚喜地問;“老師,你怎么進步這么快?”劉老師說:“我下了功夫。”柳林看見劉老師的眼窩深深的,眼白上布滿血絲,那花白的頭發似乎又白了許多。
柳林握住劉老師的手,動情地說:“您永遠是我的老師。”劉老師說;“我現在的知識不及你的十分之一,怎么敢再做你的老師?”柳林說:“今天您就給我上了課,讓我懂得:考試也是做人。”
小學生關于教師節的手抄報的資料:教師節祝福語
1) 一路上有您的教導,才不會迷失方向;一路上有您的關注,才更加的自信勇敢老師,謝謝您!
2) 用語言播種,用彩筆耕耘,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這就是我們敬愛的老師崇高的勞動。
3) 有了你,我的一生才精彩!!謝謝你!我的老師!由蒼白而絢麗,由膚淺而深邃,生命因你而升華。
4) 愿溫馨喜悅與幸福……如同吐露芬芳的花朵洋溢在您歡樂的時光我們最愛的老師。愿老師的船永遠平安!
5) 在您關注的目光之下,給予了我無盡的信心和勇氣!您是我永遠的老師!衷心祝您健康幸福!
6)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祝心想事成,每天都有一個好心情。我的朋友,我的老師,祝你節日快樂!
7) 在這特殊的節日里,我們想對您說:老師,您辛苦了,祝老師能以樂對人生,以笑對考驗!
8) 感謝您的關懷,感謝您的幫助,感謝您為我所做的一切。請接受學生美好的祝愿,祝您教師節快樂,天天快樂!
9) 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頭上的名字亦未必永垂千古;而刻在我們心靈深處的您的名字,將真正永存!
10) 莘莘學子心,難忘恩師情。辛勤的汗水是您無私的奉獻,桃李滿天下是您最高的榮譽。祝您:節日快樂!幸福永遠!
看了小學生關于教師節的手抄報的人還看
1.小學生教師節手抄報圖片大全
2.教師節快樂手抄報圖片大全
3.教師節手抄報圖片大全簡單又漂亮
4.小學生簡單漂亮的教師節手抄報
5.關于教師節的手抄報
手抄報是一種內容更豐富、表現形式更加多樣化的作業形式,用手抄報的形式來總結一個專題的內容,能夠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總體認識并深化他們的認識,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并培養自己獨立的學習概括能力、暢所欲言發表看法和評價。此外,相對于傳統的作業形式,手抄報這種新形式可以提高學生多方面的綜合能力。在制作手抄報的過程中,對學生收集和整理信息、合作解決問題、版面設計、書畫能力都有著很高的要求。以學生制作《王安石變法》的手抄報為例,全班同學進行分組學習研究,此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競爭意識,也能夠讓每一位同學都有機會均等參與其中,展示才能。
首先,要對本組制作的手抄報有個整體的規劃。同學們要在對所學內容進行概括整理的基礎之上,擬出框架,并合理的進行拓展延伸,利用課外的資料包括歷史背景、歷史故事、圖片等,豐富和充實歷史事件、深化主題。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總結提煉,理清思路,突出重點,指明研究的方向。例如王安石變法這一歷史事件大致可以劃分出以下幾個部分:變法的歷史背景、變法的措施、變法的結果,以及結果出現的原因、對變法的評價、變法對于今天的意義等。學生可參考這樣的思路,對知識自主地進行梳理,確立好手抄報的總體格局。
其次,即是“按圖紙施工”,將規劃付諸行動,在此過程中,同學們可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用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來闡述歷史史實,并發表具有個性化獨到見解。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探索出了不同的方式,既完整清晰地表達了觀點,又不乏生動有趣的氣息,能讓他們對所學的內容記憶深刻。例如學生制作的一份關于王安石變法的手抄報,用“朝廷宣傳標語”的方式,展現變法的措施,如關于理財的農田水利法“興修水利開墾荒地,農田增產福澤百代”,關于強兵的保甲法“兵農合一齊護治安,兵將互助共御外敵”,關于取士的改革“改科舉、整太學、聚斂人才;求發展、倡務實、惟才用人”形象生動地說明變法內容,且展現了學生們不俗的語言功底和概括能力;他們引用王安石的詩句來說明變法成果:變法前“悲秋白日天地昏,路旁過者無顏色”,變法后“麥行千里不見土,連山沒去皆種黍”,肯定了變法取得了一定的積極成果;他們還引用“兩宮太后向神宗控訴變法圖”來揭示變法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守舊勢力的阻撓。
缺少認真之心的人,做什么事都漫不經心,等到驚覺自己的處境時,早已后悔莫及了。我也是一個極度缺乏認真之心的中學生,做任何事都是:只求速度,不求信度。等到發覺時,只能一句“唉!早知認真點就好了!”來掩飾自己的懊惱。
記得有一次,老師叫我出一期手抄報,當時,我就想:“真麻煩。”可“師命難違”,只好硬著頭皮接下了任務。
回到家,我隨便找了一張白紙,不耐煩地在圖上構思。不到20分鐘,一份手抄報的構思圖便跌入紙面,我自以為是地拿起欣賞,像古考學家一樣不住贊嘆:“嗯,不錯,不錯。”接著,我又把一些關于節日的趣事的資料翻出來,我不僅“偷工減料”,而且“精挑細選”,選一些短的,字簡單的抄在構思圖里,待抄完后,便把手抄報一卷,扔進了書包里。
第二天,我把手抄報交給了老師,老師打開一看,不由眉頭緊皺,面帶慍色地說:“這手抄報怎么好像抄反了?”“什么?”我頭“轟”一下,“什么?是評獎用的?唉!教師早又不說,自己也是,早知道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