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綠色化管理

      綠色化管理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綠色化管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綠色化管理

      綠色化管理范文第1篇

      【關鍵詞】綠色裝飾;施工;管理;可持續化

      1.引言

      如今房屋建筑的作用已經不僅僅是起到遮風擋雨的作用,因為人們的審美度以及對房屋的功能性需求不斷的提高,因此建筑裝飾能夠更直觀更真切的展現在人們面前,雖然建筑裝飾還不至于成為建筑的主體構成,但其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房屋通過裝飾材料、空間色彩搭配和造型布置等建筑裝飾手法來滿足人們對房屋的美觀需求以及精神的享受。除此之外,應用建筑裝飾材料不僅能夠提高房屋的美觀程度,在一定層面上還起到一些功能性作用,例如合理利用好建筑裝飾材料有利于保護建筑主體,這使得建筑的使用年限大大的增強。然而在實際的建筑裝飾施工過程中,一般都是采用模擬自然的手法來達到房屋裝飾綠色裝飾,對于忙于工作無暇體會大自然之美的人們來說,這種模擬自然的效果顯然不能滿足人們想親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欲望與沖動。所以綠色裝飾便產生了,其天然的優勢很好地解決了上述問題。

      2.綠色裝飾技術的應用意義

      對于以前的居住來說,房屋只要美觀、功能只要完善即可,因此相應的施工人員往往也只在這兩方面下功夫,不斷追求房屋的美觀以及功能的齊全,從而忽略了裝飾的綠色性。隨著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全球的媒體的宣傳和倡導,人們對于綠色的概念較過去也有深刻的認識,也開始意識到建筑的綠色裝飾實施。綠色裝飾技術是指一種新型的、具有環保理念的現代裝修技術,通過使用無污染、無危害的裝飾材料,在實現美觀感受的同時,確保不會對人的身體造成傷害。綠色代表了生機勃勃、健康向上,所以綠色裝飾也應是以一種生機勃勃的態度、應用健康環保的裝飾材料來完成對建筑裝飾的實施,通過充分利用綠色元素給人塑造一個健康溫馨、綠色環保的大自然生態住房,在滿足人們感官的同時給人們帶來身心的愉悅。

      3.綠色裝飾施工與管理

      3.1 綠色的環保設計

      所有項目的實施的都是從設計開始的,綠色裝飾施工也不例外。這個環節是十分重要的,作為設計者要有很好的大局觀和把握細節的能力,因為以后的所有綠色裝飾的實施都是以設計為前提的,對于施工中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都要提前規劃好,主要包括控制好項目的成本以及整體造價、施工人員的選用、裝飾材料的選取與運用和最后的施工監控及驗收。這些都要在設計師的考慮之內,在傳統裝飾的基礎上,即滿足人們美觀和使用功能需求的基礎上完成建筑與大自然的融合,將綠色元素展露無疑,確保人們身心健康的同時達到感官的滿足。至于怎么樣采用綠色元素,舉個例子,例如在陽臺上制作盆景,不僅給屋內居住的人員以自然綠色的感覺,綠色植物還可以凈化室內空氣。此外在屋內涂料的選用上,首先就是要選用天然綠色無工業強制劑的環保漆,而且刺激性氣體少,除此以外,設計者也要好好考慮各種顏色的搭配,以此營造一個身心愉悅的生活環境,讓勞累了一天的人們回到家可以盡情感受到綠色舒適環境帶來的輕松。

      3.2 綠色裝飾材料的選用

      綠色建材的選擇是綠色裝飾工作的基礎。在裝飾材料的選擇上,除了要保證建材的安全性之外,還必須注意環保節能的功效問題。以下相關建材的選擇就尤為重要:(1)對于天然大理石和花崗巖的選用:針對天然石材的選用,主要是檢測其放射性是否超標,是否能滿足綠色裝飾的要求和環保要求;(2)對于涂料的選用:主要是考慮到其綠色環保性能,要盡量采用純天然無刺激無強工業型制劑的環保涂料;(3)對于其它裝飾材料玻璃的選用:主要是考慮其是否具有保健抗菌性能,例如有一種可滅菌玻璃,這種玻璃的表層覆蓋有金屬離子,在陽光的照射下其活躍性會增強,從而可以起到滅菌的效果;(4)要使用專業的檢測器材:為了降低房屋的有害物質,增強室內裝飾的環保性能,就要使用專業的檢測設備,用于完成對門窗、涂料油漆的超標檢測,從而很好的避免潛在危害。

      3.3 可持續化發展、綠色裝飾施工

      綠色裝飾項目的施工相較于以前傳統的建筑裝飾施工,其施工過程要更為嚴格仔細,在施工中要始終保持屋內空氣流通,及時散發用于施工的建材中殘存的有害物質,不能為了美觀而肆意破壞屋內重要結構,如承重墻,此外還要注意,不能私拉亂扯建筑內管線,最后對于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垃圾,要及時分類處理。

      4.綠色裝飾的應用

      綠色裝飾應用最突出的一個案例出現在上海世博會主題館,主題館有一個面積可達4000平方米的生態墻。主題館外墻東西兩側設置了交織在一起菱形鋼架子,在這些菱形鋼架子上布置了無數模塊,用于種植小灌木,經過細心陪護,每年一到五一東西兩面墻便會成為綠意盎然的生態墻。除了美觀壯麗之外,不禁讓人感嘆這就是綠色裝飾的魅力。夏天這道綠色外墻可阻熱隔輻射,此外也可以作為保溫層,用于降低風速延長建筑外墻使用年限。

      另外這套外墻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即是減少光污染。平日里在展館林立的世博中心里,大多數外墻采用的是玻璃材質,它們互相照射反射,使反射的光源十分刺眼,傷害了人們的視覺,而這道生態綠墻的出現可有效改善這種環境,不會進行對光的反射,而且綠色還有利于調節人們的視力,緩解疲勞。另一方面,大家都知道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這道綠墻可大量吸收展區內呼出的二氧化碳,并將其轉化成為氧氣,成為了一個天然的空氣凈化器。如此工程的實施是離不開科學合理的裝飾施工和有效的管理,因此做好綠色裝飾施工與管理的可持續化探索是十分必要的。

      5.結語

      所謂綠色裝飾,并不是一味的去堆積綠色建材,這不但不會起到任何舒適效果,反而會給居住者一定的疲勞,真正的綠色裝飾是除了要講究材料的節能環保外還要考慮施工過程中的“四節一保”,其目的是去要改變人們的裝飾理念,只有從根本上扭轉了人們固有思維和習慣才能繼續實施綠色裝飾,否則綠色裝飾的可持續化只能付諸于理論。

      參考文獻:

      [1]張曉明,樓靜,郭海峰.綠色建材和綠色施工在北方地區的應用[J].建筑節能,2007(6).

      綠色化管理范文第2篇

      關鍵詞:綠色建筑;成本管理;城鎮化

      中圖分類號: F406.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重慶在城鎮化過程中綠色建筑項目現狀

      在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投入五萬億元用于改善生態環境。其中,發展綠色建筑已經成為了其中一個重點項目。預計在2020年,我國的綠色建筑占新建筑比重超過30%,并爭取綠色建筑面積達到10億平方米以上。

      重慶市作為全國最年輕的直轄市,截止2012年12月已經建設完成綠色生態住宅小區超過800萬平方米,對推動我市建筑節能工作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為現階段全面發展綠色建筑奠定了基礎,尤其是城鎮化過程中應該大力發展綠色節能建筑。在重慶隨著中冶賽迪大廈、重慶軌道交通大竹林車輛段綜合樓等標志性綠色示范型工程項目建設,綠色建筑項目在其全生命周期中不但能夠減少資源的消耗,與周邊環境和諧共生,還能帶來良好的社會效益,促進地域經濟的進步。但是綠色建筑項目在重慶僅僅是在主城區實施,尤其開發成本存在著相關性,在城鎮化初期必然最終由購買者承擔,然而由于在城鎮化過程中缺乏對其社會效益和本身價值深入的理解,大多數購買者不會為高成本的綠色建筑買單。因此城鎮化過程中綠色建筑項目推進必須突破初期高成本的發展瓶頸,科學分擔建筑項目各個階段建設成本。

      二、重慶在城鎮化過程中綠色建筑存在問題

      (一)綠色建筑認識層面偏低

      重慶屬于西部城市,城市化水平比較低,整個是一個大農村和小城市的城市化結構,因此綠色建筑在重慶絕大多數地方是缺乏基本認識。很多小城鎮建設過程中根本就沒有考慮綠色建筑項目在城市建設過程應運,尤其是重慶的南川、城口、黔江、永川等區縣,在新的城鎮化建設起初,當地政府就沒有大力推進綠色建筑項目,對整個城鎮建筑規劃仍然傳統式發展理念,而開發商頂多利用低碳、環保的信息來炒作,成為一種商業促銷手段,使得普通購買者并不了解綠色建筑項目真正的內涵,加之開發初期成本高,綠色建筑在城鎮化建設過程僅僅成為一個代名詞,嚴格意義上綠色建筑項目并沒有在真正需要推廣的現代城鎮建設中。

      (二)對綠色建筑項目設計階段重視程度不夠

      重慶市是一個以山地丘陵地貌為主,城鎮化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系統過程,不僅僅城鎮的建設,更重要的是城鎮化建設整體設計以及整個過程是一個系統工程。其中城鎮化過程中工程建設成本控制應該從項目全壽命周期角度進行控制,尤其是項目設計階段要進行科學的控制,據統計,項目工程建設設計階段對整個項目成本影響達到80%以上,而其中的項目初步設計階段對投資的影響約為20%,技術設計階段對投資的影響約為40%,施工圖設計準備階段對投資的影響約為 25%。顯然在加強在設計階段對于綠色建筑項目初始成本的控制,將對于控制其全生命周期成本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綠色建筑項目的開發是一個系統工程,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和復雜性,從項目發展的各個階段來講,綠色建筑項目的設計階段對于有效控制綠色建筑項目的初始增量成本有著更大影響同時,對于保證綠色建筑項目的合理功能水平有著重要影響。

      (三)對綠色建筑項目缺乏科學數據積累

      準確詳實歷史數據是科學準確工程建設項目決策的前提 ,也是科學決策的基本保障。由于整個建筑物的壽命較長,從十幾年到上百年不等,在綠色建筑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中所需要的數據的側重點又有不同,加之建筑物又是具有很明顯地域性、時間性,不同時間和地點建筑物的數據又存在巨大差異性,因此當前的綠色建筑項目的發展缺少必要的歷史數據作為支撐,另一方面,數據信息的獲取與數據技術處理又是一項很復雜的系統工程,這也必然增加歷史數據系統建立,因此在綠色建筑工程設計、施工和管理上都缺乏相應科學依據和理論基礎。那么城鎮化過程綠色建筑項目成本就更加難以控制,在城鎮化建設參與者整個成本管理水平就低下,加之所參加建設綠色建筑項目又少,所以在管理上處于一個探索階段,成本管理本身就需要科學管理方法,而城鎮化建設過程中開發單位、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都缺乏這方面管理水平。

      (四)綠色建筑項目的經濟評價指標難以確定

      綠色建筑項目在國外已經發展比較成熟,其中完善的有美國的 LEED 評估體系、英國的BREEAM 體系、加拿大的 GBTool 評價系統等,這些評價指標體系多是西方發達國家進行幾十年堅持不懈的研究,逐漸形成符合自己國家的評估體系,體系建立對于推進綠色建筑起到直接性推動作用,自從本世紀初期,我國隨著奧運會、世博會舉辦,綠色建筑在我國有著巨大發展,隨之我國在借鑒西方發達國家評價體系的基礎,結合我國綠色建筑發展實際現狀建立并推出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 》,重慶市在這個基礎結和重慶山城實際情況也制定相應的地方評定標準如《綠色建筑評價標準》DBJ/T50-066-2009、2011年重慶市《綠色建筑評價技術細則》及2013《居住建筑節能65%設計標準》等制度規范實施,但是由于在建筑節能方面歷史數據積累不足,評價標準中人為因素太多,所以評價標準缺乏一定客觀性,很多指標權重的賦值方法缺乏理論論證,定性指標相對模糊。

      三、綠色建筑項目成本管理對策研究

      (一)建立完善綠色建筑數據評價體系

      綠色建筑在重慶的發展較晚,很多歷史基礎數據的缺乏給綠色建筑項目的成本管理及經濟評價造成了阻礙。重慶市可以依托重慶市工程造價協會以及重慶造價管理部門做好綠色建筑項目成本信息收集,建立建筑節能成本數據庫。為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工程建設成本控制提供參考。

      (二)制定健全城鎮化綠色建筑發展保障制度

      應該制定綠色建筑發展的制度保障,尤其重慶城鎮化建設過程,應該由政策性制度向規范化的制度進行轉化,構建符合城鎮化建設發展長期穩定制度措施,這些制度制定要考慮多方利益權衡,尤其是從成本控制在項目全周期中合理應用,如在設計方案選擇上優先選擇綠色節能建筑方案,也要建立長期有效綠色建筑對環境經濟評價指標。還需要政府在政策上對綠色建筑項目的發展進行引導和扶持,必要時采取經濟激勵,稅收優惠等政策。

      四、結語

      綠色建筑項目的成本管理對工程建設有著至關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城鎮化過程推進綠色節能建筑發展有著關鍵性的作用,成本管理研究決定著綠色建筑在將來小城鎮建設中發展趨勢,國家在新的發展綱要明確提出要建設“美麗中國”建筑節能是未來發展重點領域,本文從城鎮化視角來研究重慶在城鎮化過程綠色建筑成本管理的問題,提出相關合理建議以促進綠色建筑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田慧峰.中國大陸綠色建筑發展現狀及前景[J].建筑科學,2012.4

      [2]張金玉.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論的綠色建筑項目成本管理研究[J].項目管理技術,2012.10(3)

      [3]趙喆.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綠色建筑經濟評價體系[D].北京: 北京交通大學,2010

      綠色化管理范文第3篇

      【關鍵詞】化工企業;環保管理;綠色

      1.以“綠色化工企業"為目標的發展

      在化工企業發展的同時我們推行“以建設綠色科技化工企業”為目標,實施全面環保管理的重要舉措,弘揚“綠色”企業文化。企業通過各種手段和多渠道宣傳,“綠色”企業文化,加強綠色化工企業的認識,提高環保管理意識,達到“綠色化工企業”的目標。進一步增強節能減排的緊迫感、危機感、責任感。企業要深刻認識理解綠色的內涵、意義和作用。

      在企業內部形成了重視技術進步、重視綠色環保、重視人文和諧的濃厚文化氛圍.使廣大職工在認知上、觀念上和行為上形成了高度共識和一致.摒棄了“先發展、再保護”、“先污染、后治理”、 “邊污染、邊治理”等陳舊發展理念,為企業實施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綠色管理奠定了堅實的文化思想基礎。

      隨著新的企業文化和可持續發展觀的確立,企業制定提出以建設綠色科技化工企業的全面環保管理的戰略目標和措施。

      戰略目標:主要污染排放物完全達到國家標準。

      戰略措施:1、注重科技創新;2,堅持綜合治理;3、建立管理組織和評價體系。

      2.建立和完善環保管理體系

      一是建全企業環境治理機構.實施三級系統控制。

      ①級控制是在決策層企業成立了環境保護委員會,負責貫徹國家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標準.建立環境保護機構。

      ②級控制是在委員會下設辦公室于環保安全部,負責組織企業學習和貫徹國家環保法規及上級有關環境保護規定、條例;組織開展企業的環境管理和環境監測工作。

      ③級控制是在各具體生產單位設立環境保護員,其主要職責是把環保工作納入生產管理軌道,做到環保管理與生產管理同時計劃、布置、檢查、總結和評比。“三級控制”確保了全面環保管理工作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落實。

      二是按照IS014001:2004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標準,制定了《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手冊》和《環境因素識別、評價控制程序》、 《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控制程序》、《不符合、糾正/預防措施控制程序》、《環境監測、測量和合規性評價控制程序》等23個企業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程序性文件。應用持續改進、過程控制、數據分析、風險識別、滿意度評價、能力評估、績效考評等現代企業先進管理手段,對企業從原材料采購、產品設計、產品生產到產品銷售、使用、報廢、回收等整個過程進行控制管理.全面提升企業環境管理的整體素質和管理能力。

      三是根據環境污染后果的嚴重性和發生的可能性.采用矩陣法對環境因素進行可接受風險、需關注風險、不可接受風險評價,清理出環境因素,針對需關注風險、不可接受風險因素,制定管理方案,明確具體管理、整改措施。針對重大環境因素和危險源,制定明確管理預案,有效地減少和杜絕環境和人身傷害事故發生。

      四是建立企業環境動態管理制度,企業環境管理委員會堅持每個月要召開一次會議,聽取安全環保部的工作報告,研究決定環境管理的重大問題。安全環保部環境檢測站每天要定時定點對水、氣、渣等排放情況進行檢測.對污染超標排放情況在第二天企業生產調度會上進行公布和曝光,督促各生產經營單位加強環境管理。

      3.建立全面環保管理評價考核體系,完善激勵約束機制

      建立完善了全面環保管理評價考核體系,該考核體系把環境監測指標、環保設備運轉率、生產設備跑冒滴漏狀況、原材料能源消耗情況.COD排放量、SO:排放量、責任事故與各單位.班組、個人的經濟利益直接掛鉤考核。節能減排指標與企業年度生產經營計劃同步下達,在年度目標責任書中予以明確,層層考核、每年對在環境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企業要給予公開表彰和獎勵,對取得明顯環境治理成效的技術開發人員要給予重獎。全面環保系統的激勵約束措施,極大的調動企業內部各責任單位環境保護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4.綠化環境,構建園林式生態企業

      建設園林式生態企業,為職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擴大對外開放,改善投資環境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以加強企業生態建設為目標,以創建山水園林企業為載體,加大綠化投人,加快建設步伐。

      5.科技創新、為建設“綠色化工企業"提供技術支撐

      把技術進步放在突出位置。發揮傳科技具備的基礎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優勢。大力發展環保技術、清潔技術,開發應用投資省、消耗低、污染小、效益好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降低減少原材料能源消耗,實現污染物質減量化、資源化、再利用,其措施:

      一是搶占國際、國內技術創新制高點.開發環保工藝、研制環保產品。結合市場新產品開發、技術成果產業化競爭要求,企業每年用于技術進步的投入加大,開發了一大批既有利于節能降耗、提高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又有利于企業保護環境、治理污染的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產品。

      6.“以建設綠色科技化工企業目標的全面環保管理”初見成效

      6.1企業實現了持續、穩定、健康、快速發展。

      企業始終保持了年平均兩位數以上的發展速度,而環保指標如萬元產值綜合能耗、水耗和約束性排污指標卻逐年下降,企業主導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價值得到持續提升,企業產品國內市場,成為全國第一的產業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和加強。

      6.2“環境友好型企業”

      經過環境治理后,企業實現了重大環境事故為零、污染擾民事故為零、“三廢排放”全部達標的階段性目標.企業受到高度贊揚。減少排放的廢水有95%可回收用于再生產、廠區綠化、冷卻水循環每年減少取水量120萬噸,削減COD排放量580DE,削減SS排放量406噸,減少尾氣排放量20萬立方米.減少酸性廢水排放量5.6萬立方米,相當于每年節約原材料能源消耗1868萬元.實現環保經濟凈收益近710萬元,給整個企業帶來經濟效益突出,整體污染物排放完全達到國家標準,國家標準標均實現提前實現。“環境友好型企業”已成為化工企業的稱謂,環保管理的作用至關重要。

      7.結語

      實現綠色化工企業,需要企業全面實施環保管理,建立完善的、科學的管理體系,互相配合、協調,總體實現企業的綠色發展,提高企業標準化管理,更好的發展化工企業,綠色企業文化是我們傳承的。

      參考文獻

      [1]梁娟,張盈珍.化工百科全書第4卷:分子篩[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93.

      綠色化管理范文第4篇

      論文內容提要為了更好地弘揚中國山水畫的健康和諧的色彩觀念,探索山水畫色彩發展方向,采用文人水墨畫與青綠山水畫兩種不同的色彩觀進行對比分析的研究方法,以青綠山水畫壇大師作品為例,考察青綠山水畫的深層思想內涵、風格成因及對當代與后世畫壇的重大意義。認為應有一種更好地守護與繼承傳統的自覺意識,從更為健康多元的角度來全面建構中國山水畫色彩的格局,開拓中國畫斑斕多姿的色彩世界。

      在中國繪畫批評的傳統里,一向認為青綠山水畫風不是高品,而文人寫意畫卻是畫中正宗。似乎只有水墨才是真正的傳統,才具備真正的民族特色。如果用色太多、太重的話,就有被逐出中國畫的危險。這種強固的思維定式來自于人們把元明清以來盛行的文人畫定為傳統本宗的緣故。元明清畫壇推崇文人水墨畫,清幽、雅逸,疏簡,講究黑白之韻格,以禪的荒寒清冷為最高境界,以“深情冷眼”看世界的方式為最高美學追求。這是文人士大夫對繪畫選擇的結果,并不是繪畫本身自然發展要求的結果。“文人水墨畫是隱逸的產物,是知識分子‘兼善天下’受挫而‘獨善其身’的選擇①,是眾多文人志士‘據于儒,依于老,逃于禪’的心路歷程的寫照。”

      這實質上是傳統繼承上的偏頗,其“筆墨”旨趣和黑白灰的色彩調式,有著它不可企及的高度,但也有不可避免的消極性。文人畫喜愛黑白灰的筆墨旨趣是建立在老莊哲學理念上的色彩調式。老子面對夏商周以來的社會罪惡,面對生死動蕩的大亂時代,在“將恐裂”、“將恐蹶”的憂慮之下,主張“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看重“柔弱”、“虛靜”,歸根虛空,刪繁就簡,還原樸素的黑白之色。莊子自覺的排斥色彩而崇尚素淡虛空黑白之色。這種哲學理念總是在時局動蕩不定、人們的心靈格外渴望安寧的五代、南北宋末年、元代、明末等時期大為興盛。這些時期特別是元代成為士大夫階層最為痛苦和無所寄托的時代。仕途險象環生,儒學理想破滅,或者科舉受挫,異族統治之辱等等,所以在士大夫階層大盛禪悅之風。他們在與禪相通的藝術世界中尋找慰藉,在禪悟中給心靈找到超脫、安寧的棲息之地和最后的安身立命之所。清董其昌以禪喻畫,提出“南北宗”之說,崇南貶北,簡淡、清雅的文人畫風徹底代替了唐宋以前濃重艷麗的青綠山水畫正式成為宮廷繪畫統治了整個清代。以“色薄氣厚”為原則的文人水墨寫意畫概念滲透每個普通民眾的心理,使其全面認同了黑白水墨畫的藝術效果直至今日。這種離開色彩之表現,只集中在文人畫體內的各種審美趣味及技法程式的探索,發展到清末多了些許柔靡少了些生機,最終疏離了中國畫熱烈、明朗的情緒,向著枯、寂、玄、淡畫境的追求愈走愈遠。色彩表現魅力的被遮掩,多少可看做是中國傳統哲學對山水畫真實感受表現的剝奪,有一定程度的消極影響。轟轟烈烈的文人水墨畫浪潮迫使青綠山水畫慢慢退出主流圈而無所適從的落腳于民間,靜觀其變。

      “初發芙蓉”與“錯金鏤彩”本是中國文藝史上并存的兩種美學取向。其實,色彩本身并沒有什么大錯或不好,只是在青綠山水的傳統觀念中,有著皇家的扶持與貴族審美趣味的追求,用筆精工謹細,設色五彩絢爛,畫風剛鍵有力,在技法制作上也較繁難。這一類被明董其昌指責其為“其術近苦”而不可學。以“北宗”領銜人物李思訓為例,他出身皇族,屬貴族階層,是院體畫家,必然就與權力相

      聯系,“董其昌故意把貴族和‘賤族’劃在一起,把皇室畫家和為皇家服務的院畫家(他們視為工匠)列為“北宋”(注:陳傳席,《中國繪畫美學史》,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年版,第430頁。),他的“南北宗”學說在提倡“南宗”柔潤含蓄畫風的同時,對青綠山水確實給以了最為致命的一擊。“色彩”與“水墨”、“青綠畫”與“文人畫”成為兩個互不相容的概念。其實他錯在了在指出兩種藝術風格和審美觀的同時,卻沒有說明要按照自己的個性、氣質去選擇、決定繪畫的創作方向。在“崇南貶北”的同時,忘記了只求柔靜沒有強烈情感與魄力的藝術作品是缺乏感染力的。貴族氣是一種高尚、華貴的氣質,無可指責。而且,氣勢雄渾、豪縱的青綠山水畫原本有著一種健康的美學心態作為底托,表現了儒家提倡的至大至剛的宏偉氣派與入世剛陽的燦爛之美,同時也體現了莊子“磅礴萬象”、“揮斥八極”的美學觀點。同時,青綠山水通過打磨、錘煉來塑造作品的品質,不能簡單的用“重道輕器”的哲學觀點來衡量,任何繪畫藝術效果的出現都是要落實到具體材料和手段上的,不能因為“其術近苦”便不可學。這種由唐宋至元明清的色彩向水墨的移行,實質上是封建社會中國文化氣候由強健剛陽向低沉內斂轉變的縮影。沒有什么比眼看著一種美侖美奐的藝術形式漸至衰微、無可挽回更讓人痛心的事了。這是一個色彩缺失的時代。

      畢竟真實的色相世界是無法回避的,當代人的視覺感受力在各種工業文明、信息文明所帶來的聲、光、電的技術刺激下變得更加敏感,隨時處在一種即使的、偶然的精神狀態中,傳統的審美趣味已不能全面滿足人們的品味、情感需求。許多畫家仍只堅持走文人畫的路子而不太重視色彩。除了以上所說的數百年來的心理定式的影響之外,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當今處在一個青綠山水畫繼承上的斷代時期,那些恢復了用色的山水畫家沒有立足于優秀的青綠山水畫傳統,進行無本之源的創新,致使作品沒有說服力,影響不大。張大千、何海霞等少數青綠山水畫家,在文人水墨畫不愿問津、已瀕臨絕境的青綠山水畫色彩語匯方面,研究、承傳、復興、發揚光大,打破了文人畫高居金字塔頂尖唯我獨尊的穩定局面,準確的判斷和發現了現代繪畫藝術進程中國畫色彩審美觀的局限性,挖掘青綠山水的潛力,使之更接近時代審美的理想形態,更適合人的原始色彩的本能愿望,更適合高速發展的現代科學技術影響之下快節奏的現代人生存狀態,還原給人們一個多元的色彩世界。他們一方面保持水墨黑白色彩的深邃超邁,另一方面避免它的消極性,發揚“丹青”的青春和剛陽,發展了色彩的全貌和健康的抒情性,開拓了山水畫的審美視野和語言體系。他們以深刻的理性思考,力糾明清水墨山水的陰柔情調,直追唐宋的剛陽風格。這是對中國畫色彩的重新回尋,是繼“五四”以來尋求民族精神復興及強盛的時代之音,是新時期民族生存心理狀態要求的必然結果。往大里講,是民族繪畫心理的一種校正,是民族繪畫精神的一種弘揚。何海霞說:“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應該有輝煌的色彩,應該有黃鐘大呂……和這樣的時代相配才好。”(注:《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何海霞》,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年版,第6頁。)五彩繽紛的色相繪畫較之于水墨風情更能表現出錦繡的河山與輝煌富麗的中華審美風范。這里并不是強行以青綠畫與文人畫一比高低,也不是主張加倍的用色而拋棄用墨,“而是要重新挖掘中國畫色彩的內在文化意蘊,以及潛存在萬般色相背后的民族審美心理,使它們成為可以貢獻于中國畫當代形態建設的有用資源。”(注:《彩墨境界》,河南美術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頁。)

      要解讀張大千與何海霞的青綠山水畫作品,首先順著歷史發展的脈絡,回顧一下水墨與青綠交替的宋代青綠山水畫。從宋代已漸漸抬頭的水墨山水畫上可以看出,水墨山水畫的觀念與技法漸漸地滲透著改變著起源早于它的青綠山水畫。北宋晚期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是自唐代青綠山水畫家李昭道以后沉寂的青綠畫壇上的一幅力作。“其輪廓的勾法,已不是舊制那樣僅僅是為了填色,而是為突出層次感的明暗向背作形象基調,換言之,也就是為皴法和渲染提供了用武之地。這也許是最關鍵的改變,它運用了水墨山水畫的寫實技法成果,使重彩的青綠山水,也打上了皴法的印記,從而有眼有板地和水墨山水畫一同分享寫實的樂趣,一同分享筆法的歡快。”(注:《中國山水畫通鑒千里江山》,上海圖畫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頁。)“最關鍵的改變”就是水墨畫中的皴法、渲染法、樹木的畫法被搬到了之前只勾輪廓平涂填色的重彩青綠畫里來。王詵的《煙江疊嶂圖》也進行了大膽的嘗試。他依仗自己嫻熟的水墨技巧,隨心所欲的去拼接青綠形式,在其中注入了那種活脫脫的水墨山水的情調,而青綠山水的形式感又望之彌堅。他改變了青綠山水畫中螺狀疊加缺乏變化的峰巒造型,把所擅長的水墨畫中的卷云皴作了稀釋、調整,使形象造型上有空闊有密集,為青綠設色留出了地位,在寫實中體現了裝飾卻又不失色彩分散而流于斑雜。泉水也以濃墨留白的水墨畫中“計白當黑”的手法畫出。這里水墨和青綠的契合天衣無縫,重彩表現造化的語言探索也十分成功。宋以后直至清代,出現了重振青綠畫科的青綠山水畫家袁江袁耀父子,他們畫風嚴謹,獨創了別具一格、色澤華麗的山水樓閣界畫。但“文人畫”長足發展的時期,界畫被視為工匠所為,地位十分低下,二袁也未受到重視。由于文人畫家不易更改的水墨習性,被水墨化的青綠山水敷色愈來愈薄,墨色愈用愈多。厚涂重設的大青綠便向著清潤淡雅的小青綠漸行,最終被水墨山水完全代替。

      在一片黑白色相的灰暗模式中,現代青綠畫大師張大千自創一種半抽象的墨彩交輝的潑墨重彩畫法,濃麗、新奇,令人震撼,將青綠山水推進了一個新的高度。“大千先生試以潑墨法作山水畫后,又在潑墨的基礎上潑以大青大綠,獲得了更為新奇清麗的效果,并以其天縱之才,在幾年的時間里使驚世駭俗的‘潑彩’迅速成熟。”(注:陳洙龍:《張大千》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187頁。)張大千在唐代王洽潑墨畫法理念的基礎上,借鑒米氏、青藤、梁楷等大寫意潑墨法,揉入西歐繪畫的色光關系,結合大青綠的濃麗、小青綠的明快,蝶化出了如夢如幻的“潑彩”世界。他把文人水墨畫淡泊、簡約的內在精神及黑白單階極境的追求天衣無縫的揉進了青綠山水畫境之中。以色當墨,轉化為雖濃艷卻率真、絕俗的青綠色彩,莊嚴華美,不示張揚。因水墨畫內斂、和諧的色彩氣質的淘洗,使潑彩色彩在一種張力之中又純凈、澄澈。在體現出道家克制、內斂的色彩觀——“五色令人盲”的同時,也包含了儒家在“雜多”中求統一和諧的包容的色彩觀。《山雨欲來》一畫中,石青、石綠、墨黑相滲相潑,左下的虛空處,點綴屋宇樹木,空靈剔透、幽情無限。具體的形體被抽離而去,在一種如煙如霧卻又有翻江倒海之勢的色墨交融之中,青綠敷色與造型的沖突輕輕被揮之而去,通幅皆虛卻意、象具存,打通了一個色彩世界坦露心源的寬暢通道。水墨在‘墨分五色’中,體會著單純,潑彩在“大色無彩”中展示著斑斕。

      “張大千確實開了潑彩一端,但卻成熟和完善在何海霞。”(注:《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何海霞》,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年版,第6頁,第5頁。)何海霞繼承了老師的成就,汲取了文人畫的營養,同時“對于古建及其彩繪體系,傳統雕塑和古裝戲劇服飾色彩體系,民間工藝和文物的形式感以及近代西方繪畫藝術的融會貫通和客為我用等方面都顯示出了一種佼佼不群的慧心和鬼斧神功般的巧手。”(注:《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何海霞》,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年版,第6頁,第5頁。)。他的青綠山水掘取了古今中外和其他一切可用的藝術成果,使傳統色彩樣式的生命力與現代藝術精神合力撞擊。用心靈重新感知人生和世界,把感悟和慨嘆深深的融合進每一幅畫面的皴、勾、擦、點、染、托之中,靈活生動。水墨、潑墨、淺絳、潑彩、金碧、大青綠、小青綠同時出現在一幅畫中,集其大成,大吞大吐。他還以金代墨,把泥金直接當墨用,不光用金勾輪廓,還用金點、皴山石紋理,用金寫樹,豐富了金在青綠山水中的作用,開拓了金碧山水畫的新面貌。這一切都極大的豐富了山水藝術語言的涵泳濃度,推動了青綠山水畫的發展。他的《激流勇進》從技法層面來看,黃河水采用淺絳勾勒烘染法,山體采用大、小青綠和金碧法,先畫墨稿,再在其上用青綠泥金勾皴點染夾雜潑彩。淺絳勾勒烘染單純統一,青綠色墨相彰流光溢彩。有覆蓋,又透明,韻味無窮,中國味十足。他用極其豐富的色彩表現語言同樣營造出一個波瀾壯闊的黃河,在取材和色彩繪畫語匯相契合方面有極大的拓展性與獨創性。在精神層面來說,他和老師也有一些不同,他有一種主人的、自豪的、豁達的心態,而老師卻遠離國土,有一種揮之不去的家國之思。張氏的潑彩常常煙籠霧鎖,幽淡奇異。而何氏的青綠卻有一種內在的力量,飽和朝氣。他表現的黃河便是驚濤駭浪式的。他的《金碧華山》,同樣筆力雄強,表達的是華山的雄奇陡峭。直插云霄的青綠色山體,拔云撥霧,放置在紅色的霞光、煙嵐的飄蕩中,與墨色對比、融合,絢爛奪目,大有唐宋之風,它所折射出的大氣凜然的人格魅力,與明清以來日趨細膩、精致的水墨山水精神迥然相異。體現出高華飄逸的貴族情趣、純正的中國品味與堂堂正正的大國氣派,與當今的時代精神相契相合。另外畫面中各種純色、對比色同時使用,卻不燥不火,和諧有度,從青綠對水墨的借鑒上來說,是深層的水墨哲學思想對色彩做以收攝的結果。

      綠色化管理范文第5篇

      【關鍵詞】綠色電力;電廠自動化控制系統;自動化控制策略

      一、電廠自動化控制系統的概念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電廠的功能也發生著相應的變化,即以前僅以滿足電力供應為主要任務,而現代社會要求電廠必須既要滿足電力供應,又要保障電能質量、響應電網調峰、降低單位能耗、降低三廢排放、提高發電效率、保護生態環境等,同時電廠生產的目標也應從單純的持續安全供電轉向安全、經濟運行,并最終建成起數字化電廠。研究表明,上述目標的實現必須以提高電廠自動化系統的性能為前提,即從理論、實踐方面進行改進。電力生產過程,電廠自動化控制系統必須滿足下列要求,即從安全運行角度而言,電廠自動化控制系統的運行必須穩定可靠;增強電廠生產環節間以及設備間的連鎖保護;電廠運行與監控操作必須方便簡單;完善故障報警機制;簡化操作站的構建等。從經濟運行角度而言,電廠自動化控制系統必須能夠實現層次與層次間的協調控制、必須能夠繪制出各種等級的特性曲線圖以及能夠實現在線參數修改等任務。從電網優化運行角度而言,電廠自動化控制系統必須具備快速響應能力以及遠程監控與運行能力。

      綜上所述,電廠自動化控制系統的安裝以實現電廠的安全、進行運行以及實現全部預期性能指標。結合電廠自動化控制系統的概念,下文試圖就綠色電力的電廠自動化控制系統進行研究,以實現中國電力的可持續發展。

      二、綠色電力的電廠自動化控制系統

      結合前文內容可知,電廠自動化控制系統的開發必須滿足綠色電力的發展要求,即立足電廠自動化系統的架構體系和自動化控制系統的運行理念,同時結合綠色電力的發展要求,對電廠自動化控制系統進行創新。下文就綠色電力的電廠自動化控制系統進行詳細討論。

      (一)電廠自動化控制系統應該以網絡為基礎,即采用模塊化或者嵌入式的軟硬組件來建構電廠自動化控制系統的軟硬件系統,如此既能使硬件系統結構被簡化,以使硬件的配置以及硬件系統的運行維護更加簡便,又能使應用軟件與操作系統被壓縮,以使軟件系統的運行以及軟件系統的響應速度更加快速。

      (二)系統硬件的組態必須靈活,以使電廠自動化控制系統與各種電廠規模以及電廠類型間的適應性更強。如圖1所示,機組與自動化控制單元應呈相互對應關系,且各單元的縱向再簡單劃分成現場設備網、電廠控制網兩層或者分成現場設備網、電廠控制網、監控操作網三層。針對雙機組或者多機組的公用部分,可以直接看作單獨的進入機組單元。針對水處理、輸煤、脫硫脫硝、除灰除渣等功能島,可以依據控制設備的分布情況來確定是分到公用單位或者是分到機組單元,當然也允許自成單元,注意控制單元間的聯接應借助電廠控制網來實現。

      (三)系統軟件的組態必須靈活,以使電廠自動化控制系統與各種等級的自動化控制模式間的適應性更強,即電廠自動化控制系統應該建立起軟件模塊庫,如此便可采用組態方式來實現對層次與層次間的協調控制,此外應該采用快速C語言或者匯編語言來編寫各種預制的函數模塊以及控制調節模塊,如此便可改善電廠自動化控制系統的執行現狀(比如執行效率的提高)。

      (四)研究結果顯示,針對電廠控制網而言,自動控制站間數據傳輸的可控性與實時性均較自動控制站內經I/O總線或者經通信總線來實現的數據傳輸差,此外以太總線網更較令牌環網差,因此須結合電廠工藝過程來對自動控制站進行分配,如此實現層次與層次間的協調控制以及設備與設備間的連鎖保護。除此以外,各自動控制站皆具備數據采集功能、閉環與開環控制功能、順序控制功能、協調控制功能等,同時也能獨立實現對特定功能區的協調控制或者連鎖保護。

      (五)任何設計或者組態均應采用成熟的電廠自動化控制理念,例如根據電廠工藝過程來實現分層分區,進而實現各種等級的自動化,即建立起豐富的軟件模塊庫,以便采用軟件組態的方式來實現各種工藝過程的自動化,比如各種控制模塊、各種調節模塊、性能計算模塊、傳遞函數模塊;建立起控制策略庫,以適應各種自動化控制的需要,比如采用電廠自動化控制系統來控制超超臨界機組或者大容量超臨界機組的變參數或者多變量運行。

      (六)電廠自動化控制系統應該具備開放性的特點,即采用標準化的接口方式來實現與管理系統或者各種自動化控制系統間的數據交換,亦或經INTERNET進入或者INTERNET來實現熱線診斷維護、遠程監控等功能。電廠自動化控制系統的安全機制以及用戶管理機制應具備嚴密性的特點,比如采用操作權限、軟硬件防火墻、用戶身份證以及口令等。

      三、結論

      近年來,計算機技術與網絡技術的發展對電廠自動化控制系統的影響越來越凸顯,即推動電廠自動化控制系統朝向多樣化、高層次化方向發展,而隨著社會環境的急劇惡化,發展綠色電力的急迫性也越來越凸顯,因此現代化電廠必須始終立足新電力的發展形勢,結合綠色電力的發展要求來改進電廠自動化控制系統的性能指標以及綜合功能,同時立足安全運行的要求來實層次與層次間的協調控制以及采用特性曲線圖來實現電廠的經濟、安全運行。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 | 亚洲 小说区 图片区 都市| 91亚洲精品麻豆| 亚洲尹人九九大色香蕉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日韩高清中文字幕亚洲 | 亚洲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页| 亚洲午夜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白色在线发布| 亚洲电影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第五页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第五页中文字幕| 亚洲一级免费毛片| 亚洲中文字幕人成乱码|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中文文字幕文字幕亚洲色| 亚洲无限乱码一二三四区| 亚洲一区二区影视|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青青| 亚洲人成网站看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五月天| 亚洲人成自拍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V色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春暖花开亚洲性无区一区二区| 无码不卡亚洲成?人片| 亚洲免费无码在线| 国产gv天堂亚洲国产gv刚刚碰| 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 | 亚洲精品国产国语| 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a∨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亚洲精品高清一二区久久| 在线观看亚洲天天一三视|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 91天堂素人精品系列全集亚洲|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无码av|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