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我心中的美景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瞧!
那嬌艷,鮮紅的玫瑰;高貴而又清麗的白玉蘭;還有百合那靈醒的白和秀挺的風姿。一片絢爛的花的顏色,叫人眼花繚亂。這些美麗,也隨時散發出清雅的,濃郁的,幽甜的芳香。
也許,這就是你內心獨一無二的美景。
但是,我卻偏愛那些淺紫色的二月蘭,它們是那樣的矮小,那樣的默默無聞。
為什么喜歡二月蘭?它的矮小,它的普通,它那卑微的小生命也是一樣的廉價,不像那些高貴的花兒有著昂貴的價值。即便如此,它的那種無私,默默無聞的精神卻時時刻刻觸動了我內心最純凈,溫柔的一角,它為這多彩的大自然奉獻了自己微不足道的風姿。
晚自習的老師在燈下孜孜不倦地教我們寶貴的知識,不辭辛勞的提醒我們做人的道理。讓我們從無知到成熟,從幼小到成長,這一切,都是老師的教導。放學時,從辦公室的窗前望見老師批改作業的背影,那微微馱下的脊背,讓人看著心酸。夜色朦朦朧朧的,月亮忽閃忽閃著出來了,皎潔的月光照著大地,天,更黑了。鐘上一分一秒的時間在流逝,可老師批改作業的手還在動,充滿血絲的雙眼還在不停地在一沓沓的作業本上流動,疲憊的身軀依然在批作業。誰讓老師選擇教師這個行業?做老師的心里一直都對著學生負責,對教師這個職業負責的信念,所以為了我們這些頑皮的學生負責,為了我們這些無知,惹事的學生操心,勞累!為了我們,他們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年華,卻默默地辛勞,不說一句怨恨和責備的話。
啊!
那,是我心目中的一個殿堂,是我心底最深處的一個花園。為了它,我甘愿十二年寒窗,夜夜挑燈苦讀。我無數次地想望,那兒的大門是否隨時向我打開,那兒的人們,是否隨時歡迎我的到來?相信我,再等我五年,五年之后,我一定會親自踏上那片文學殿堂,等待我——我心目中的大學。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留下了這么一句話,給我深深的思考。有人說:“踏進這所中學,等于一只腳已經踏進了大學的校門。”是這樣的嗎?我想我心底里的花園也許正如這所說,它只為勤奮之人打開大門,將懶惰之人拒之門外。既然如此,為了我心中的美景,我就做一個勤奮之人吧!我的路正如屈原所說的,還很長,很長……我要放下貪玩的心理,背下裝滿知識的書包,拒絕對我不良的誘惑,全身心的投入學習中,跳進知識的海洋里,沉在其中。就這樣直到有一天,我心目中的美景實現了,那我就完成了自己對自己的承諾。
一夜,靜悄悄地,我醒來,看見我身邊綠樹成蔭,花紅柳綠,一抬頭,我看見了我所熟悉的大學校名。剛勁有力的字體寫著“——大學”我興奮極了。啊。這就是文學的殿堂,我心中的美景!空曠的操場,壯麗的教學樓,花園里,飄著泥土的芬芳和花香,這香味,仿佛混雜著清香的油墨味。花兒在向我招手,鳥兒在為我歌唱,小草也在向我點頭。我開心地跑啊,跳啊……一睜眼,咦?眼前一切都不見了,只有空蕩蕩的屋子,原來是一場夢!
——題記
初次認識你,是在一個電視節目里,那時的你穿著一套黑色中山裝,頭發還是卷卷的長發,與周圍的人那么的格格不入,一下子就吸引到了我。看了節目才知道,你是一位鋼琴家,你的名字是——李云迪。
后來我逐漸開始了解你,知道了你在18歲哪年獲得了空缺15年的肖邦金獎,這是多么讓中國人驕傲啊!你為國爭了光,可你卻一點也沒有驕傲,是的,你選擇了去德國漢諾威音樂戲劇學院繼續學習,你說你覺得自己還年輕,需要學習的還有很多。你選擇了繼續學習,卻放棄了在世界各國巡演的機會。這是多么謙虛,熱愛學習的人啊!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成功了不要驕傲,而是讓自己做的更好,讓更多的人認同你。
現在的你早已從學院畢業,已經30歲了。你每年大部分時間都在世界各地巡演,讓更多的人欣賞到你演奏的肖邦,并且你還把中國的音樂帶到了世界,不僅推廣了古典音樂,還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你曾說過:肖邦是一位愛國音樂家,你會向他學習,同樣熱愛自己的國家!這樣一位鋼琴家的確讓人欽佩!
如今的我最大的愛好就是聽你演奏的古典音樂,從肖邦到貝多芬,從李斯特到舒曼……我從你的演奏中聽到了你對鋼琴的那份熱愛,對音樂的不斷追求和對祖國的熱愛。聽你的曲子總能讓人放松,你推廣了古典音樂,讓我們青少年也學會開始聽古典音樂了。在這里我要對你說一聲:謝謝!
時光遠逝,空間變格,而你卻使時間定格,空間停住。因為你靜波流水奇特非凡,因為天下唯一無以倫比,定格的你,在我心中永遠最美。——題記
你在他背上笑著,安然入睡。他用稚嫩的肩膀擔著一份愛,一份責任,一種精神。他在笑著因為他旅行在人生精神上。而你在“高興”著,即使失去了三位家人,卻“迎”來了更多家人,你不再孤寂。害怕。因為你的孩子正在你的身下,而你正在他的背上入夢,不再有死亡而是一種幸福與快樂。
他用一種大愛,用一份偉大的責任,用一種無人敢以觸摸的民族精神將人與人之間的矩離拉近,哪一刻沒有姓名的區別。貴賤的區分。只有一份連系,一種愛。一種“家人”與“家人”,一種偉大的愛的傳遞,因為我們是一家人——龍的傳人!
老鷹中學初三:聽海1995
將要邁入中學的大門時才發現,童年即將離我而去了。打開記憶的閘門,童年的生活是五彩繽紛的。童年里,有許多難忘的事,就仿佛一道道美麗的風景,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充滿了快樂。
我的童年是在蘭州度過的,那時,我大約四五歲。那里,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我和我的小伙伴們依據時令的不同,玩的游戲也不一樣,在游戲中我們快樂地成長。
春天,小草發芽,柳絲吐綠的時候,我們最高興的事兒,就是做柳哨。孟媛是我們當中最大的,她的柳哨做得最好。做柳哨,選材很重要。要選那種節少、光滑的枝干,粗細要跟手指一般的最好。折下柳枝后,用小刀小心地劃開一道口子,然后用手一點點地轉動樹皮,直到樹皮與木干脫離,抽去木干,用小刀切下五到六公分長的一截。如果樹皮能完好無損地剝下,便能吹響,這就成了柳哨。如果剝得好,柳哨上還能帶上新發芽的柳葉,不僅吹得響,還很漂亮。
春暮夏初的時候,天氣最好。每年這個時候,媽媽都會給我買幾只小雞。養雞就成了我最大的樂趣。小雞剛買來的時候,抵抗力很差。白天要讓它們曬太陽,晚上還要用燈泡照著,以保持足夠的溫度。因為北方的晝夜溫差很大,要不然,它們會凍死。小雞除了吃米,還要吃青菜。米要先煮一煮,青菜洗凈后,也要用布把上面的水份擦干,再用刀切碎,這樣,小雞吃了才不會拉肚子。小雞很愛睡覺,就是在我的手掌心,它們也會睡得東倒西歪的。可愛極了!
整個夏天,我都會精心地照顧我的小雞。每天,我都讓它們去草叢里捉蟲子吃。等到天黑時,再把它們收回籠子。小伙伴們也和我一起養雞,沈小鳴還養了一只小白兔,不過,她從來不舍得把它放在地上,更不用說放在草叢里了,整天在懷里抱著。我們一邊放小雞,一邊玩過家家的游戲,或是在樹叢中捉迷藏,快樂極了。
中秋時節,開的時候,我養的小雞開始下蛋了。小蘆花下的第一枚蛋跟鵪鶉蛋差不多大小,太可愛了。我一直舍不得吃,珍藏著,像個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