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股票投資方法有哪些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 研究的過程
筆者于2011年11月9日開設了縣級公開課,教學內容為《你不理財 財不理你——股票、債券和保險》。聽課教師采用診斷性評價,經過頭腦風暴,認為以下主要問題值得探討和研究:
【爭鳴1】三維目標設置問題
筆者將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知識與技能 (1)識記:購買股票、債券和保險的回報與風險,了解利息、股息的產生。(2)理解:股票、債券、保險等各種投資方式在國民經濟建設和個人生活中的意義。(3)運用:能夠根據股票、債券、保險各自的特點,安排一項綜合投資計劃。
過程與方法 重點培養學生綜合概括的能力、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參與經濟生活的實踐能力。通過學習能概括出不同投資方式的特點,通過比較商業保險、債券、股票的異同,認清不同投資行為的利弊,概括金融活動在國民經濟和個人生活中的作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為社會主義國家經濟建設服務的觀念。經濟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積極參加各種投資活動,不僅有利于個人,也有利于國家經濟發展。因此,要從國家角度、從經濟建設角度認識投資的意義。
聽課教師認為,這一教學目標存在“有點空”和“有點散”等問題。(1)有點空。過程與方法中的“重點培養學生綜合概括的能力、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參與經濟生活的實踐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中的“培養學生為社會主義國家經濟建設服務的觀念”等目標顯得太大、太空,這樣的目標不可能通過一堂課的教學實現。(2)有點散。三維目標不是三個目標,而應是一個目標的三個維度。
【爭鳴2】學習目標呈現問題
筆者在課堂上一開始就利用多媒體展示了學習目標(對教學目標所作的適合學生閱讀的處理):
知識要求 (1)知道股票的含義和特點;(2)了解股票投資的收入及風險;(3)知道債券的含義、種類和特點;(4)知道商業保險的含義和種類;(5)了解訂立保險合同的原則。
能力要求 比較商業保險、債券、股票的異同,學會選擇正確的投資理財方式。
情感要求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對此,聽課教師中出現了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一種認為課堂上沒有必要呈現學習目標,因為這樣的學習目標學生根本不會去看,即使看也不會有很深的印象;另一種觀點認為課堂上呈現學習目標是有必然的,可以起到目標導學的作用。
【爭鳴3】教法學法有效性問題
本節課運用了問題情境教學、啟發式教學、講授法、小組討論法等教學法。例如,在“股票和債券對比”以及“對儲蓄、股票、債券和保險四種投資的比較”中運用了小組合作討論。課堂討論時,學生沒有投入,浮在表面,甚至有好大一部分學生根本沒在討論;課后對學生的問卷調查也顯示,學生不喜歡小組合作討論,認為討論效率不高。
【爭鳴4】問題情境創設和運用問題
本堂課利用華夏銀行周K線圖、華夏銀行主要股東和華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度利潤分配方案實施公告(摘要)等情境,設計了四個問題:(1)什么是股票?(2)購買了華夏銀行股票后,你享有哪些權利?(3)假如購買了華夏銀行股票后,能否要求退股?(4)購買了華夏銀行股票后,你有哪些收益?聽課教師認為這樣的情境可有可無,情境在這里起到的最大作用無非就是引出相關知識,認為筆者沒有對情境進行深度挖掘和利用。
【爭鳴5】教學環節的優化問題
在本堂課的引入環節,筆者采用了“你喜歡錢嗎?—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投資理財的選擇:儲蓄存款、股票、債券、保險》”的方法。聽課教師建議,在引入時可讓學生對“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中的“道”暢所欲言。后來,筆者在平行班的教學中發現,這樣引入更能抓住學生的心,更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 研究的收獲
(一) 確立三維目標意識,奠定有效教學的基礎
“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新課程目標的三個維度,“三維目標”作為一個整體,指導著中學政治課教學。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者之間相輔相成、共同作用,才能支撐起人的智慧和素養。情感、態度、價值觀不是可以獨立傳授的,只有與知識、能力融為一體才有生命力,而能力的培養也是與知識的學習、訓練連結在一起的。在三維目標中,知識具有奠基性作用,能力是內化了的知識的綜合體現,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則是活化了的知識的積淀和升華。在實際整合三維目標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克服三種傾向:一是片面追求課堂活潑,注重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而忽視了“雙基”的落實;二是受傳統教學思想和教學習慣的影響,求穩、求實,過分注重“雙基”的落實,而忽視其他兩個目標;三是有的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將之程序化、機械化——先“傳道、授業”,然后“合作、討論”,最后在一片叫好聲中“溫故、知新”。
為每一節課制訂切合實際的課程目標,并準確地加以描述,使每一節課都有明確清晰的教學方向,這是提升教學有效性的前提。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既要考慮過程與方法目標和知識與技能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科學設置,又要注意目標的具體可操作性和目標陳述的“行為化”,即要關注行為的主體、使用的行為動詞、形成行為的條件及該行為的表現程度。經過聽課教師的診斷和自己的反思,筆者把本堂課的教學目標整合為:
知識與技能 (1)識記:股票、債券和保險的回報與風險。(2)理解:股票、債券、保險等各種投資方式在國民經濟建設和個人生活中的意義。(3)運用:能夠根據股票、債券、保險各自的特點,安排一項綜合投資計劃。
過程與方法 通過比較商業保險、債券、股票的異同,概括出不同投資方式的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經濟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積極參加各種投資活動,不僅有利于個人,也有利于國家經濟發展。因此,要從國家角度、從經濟建設角度認識投資的意義。
(二) 有效呈現學習目標,讓學生心中有數
經過平行班的比對實驗,筆者發現有目標比沒有目標效果要好。采用目標導學是比較有效的課堂教學形式。關鍵問題是怎樣有效呈現學習目標?一方面要讓學生樂意看;另一方面要讓學生看得有收獲。通過實踐,筆者發現以下做法比較有效:課前利用“導學案”告知學習目標—課堂上引入新課后利用多媒體呈現學習目標—課堂小結后再次呈現學習目標進行比對。
(三) 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能事半功倍
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要服務于教學目標、服務于教學內容。各種教法和學法各有優勢,一堂課可采用多種教法和學法。筆者對問卷調查顯示的“學生普遍不喜歡小組討論”的情況進行了反思,發現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沒必要討論的地方讓學生討論。有些問題學生很容易回答,筆者卻花大量時間讓學生討論,浪費了時間。(2)小組成員搭配不合理。筆者讓學生按座位前后就近組成4人小組,這樣造成有的小組全是成績優秀的學生,有的小組全是成績較差的學生,起不到先進帶動后進的作用。(3)小組角色分工太固定。有的小組組長、代言人、記錄員等總是固定的一個人,使其他學生沒有鍛煉的機會。
筆者以為,要避免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1)精心設計需要討論的內容,最好是開放性、有爭議的話題。(2)小組成員搭配要合理。小組成員要視每節課的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不少于2人,不多于5人;要注意不同能力、不同水平、不同性別、不同家庭背景學生的合理搭配。(3)小組角色應不斷變化。為了使每個學生都有自我表現的機會,每個小組成員可以輪流擔任小組長、代言人或記錄員等,讓每個學生都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機會,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并且使先進學生帶動后進學生共同進步。
(四) 創設高效的問題情境,破解學習的枯燥
學習情境在新知識的獲得上起兩方面的作用:一是使新知識與學生舊知識經驗產生有意義的聯系;二是促進學生的知識、技能和經驗之間產生連接。因此創設高效的情境很重要,教師應對情境進行深度的開發和應用,不能讓情境僅僅起到過渡作用。筆者在其他平行班的教學中,打破了原有的教學設計,設計了新的情境:“假如你是一個投資人,你有現金30萬,你會怎樣投資?為什么?”這樣,由一個情境貫穿整個課堂,串聯起四種投資方式,效果非常好。筆者以為,在開發和應用情境時應把握以下幾個原則。(1)以人為本創設情境。在創設情境的過程中,教師應考慮學生實際能力、思維特點、認知水平,為學生預留參與的空間,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成為情境材料的觀察者、思考者、分析者以及參與者。離開了學生的參與,沒有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再好的情境材料也會失去其應有的教學價值。(2)以教材為依托創設情境。情境要在學生認知水平的基礎上進行創設外,還必須和學生需要學習的知識緊密相聯,即要以教學內容為創設的依據,為一定的教學目標服務,這樣才能在教學活動中發揮出必要的導向作用。(3)以生活為背景創設情境。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需要學生用所學知識進行解決的問題情境才是科學的、有意義的情境。只有讓學生明白所學的知識可以用在解決自己平常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上,明白學習不再只是為了成績或者是為了滿足老師、家長的要求,才有可能使他們從根本意義上提升學習的積極性,端正學習的態度。(4)以能力為導向創設情境。教學情境的多元預設,并不意味著搜集海量的情境材料。在教學過程中旁征博引,往往把公開課變成了“材料展示課”,使學生和聽眾目不睱接。因此,我們應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整合材料,創設合理的情境,達到一材多用、一材多問的效果。
操盤手訪談錄第十三期
本期我們操盤手訪談錄請來的嘉賓的彭景程先生,他是一名80后的操盤手,2006年進入投資界,主要從事期貨品種的投資。2008年進入煉金術金融投資教育集團跟隨知名私募基金經理宋文彪先生學習期貨投資知識,于同年股市成功逃頂并在期貨市場做空商品在30%--40%的倉位獲利將近2倍,2009年更是成功把握到了金屬商品牛市。2010年受煉金術教育投資集團邀請重新回到煉金術公司做輔導老師至今,廣受學員的喜愛。
卓越理財:介紹一下期貨投資您覺得重要的環節有哪些?
彭景程:我覺得期貨投資最重要的環節是心態調整。很多人進入期貨市場夢想著一夜暴富,因為有了這種心理。所以才會在操盤上沒有將資金控制好把杠桿用到極致,最后一個小小的回調或者反彈都讓賬戶爆倉。事實上大多數時候他都能看對了方向也做對了方向,最后虧錢出場。極為可悲!
卓越理財:您的投資原則是什么?哪條您覺得最為重要?
彭景程:我的投資原則是長期生存在市場,穩中求進。穩定的安全獲利是最為重要的。大家想想獲取暴利的同時是不是已經承擔了獲取暴利的風險。風險和利潤是成正比的。在投資市場中不能急,時間一拉長誰也干不過復利!想想巴菲特,年復利才百分之二十幾,在40多年間為追隨他的人創造了3萬倍的收益。所以我覺得在投資市場上活著比什么都重要,活著就一定有機會。
卓越理財:除了操盤之外,您覺得投資者盤后還要做什么工作?
彭景程:其實每一套完整的交易方法后面都會有一套配合它的心理控制方法和生活方式。 比如是日內短線的交易者,要早起要保持頭腦清醒。開盤前先要看一下外盤的變動情況預判行情有可能出現的方式,【上漲、下跌、震蕩】然后做到心中有數的應對策略,再根據中國盤實際開盤情況看其變動而選擇易。如果開盤一個小時還看不準行情走勢就要放棄今天的行情,最好要找到能打發盤中看盤的時間方式。盤后花時間復盤。
長線或波段操作者則看盤時間要少于做策略的時間。如果以日線收盤價為進出場依據,最好一天都不看盤,直至2:30分后再看,2:50分后才動手開或平倉。盤后可以陪陪家人可以運動可以會友可以做一切不違法的事情。用什么方法就要配合什么樣的生活方式,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
卓越理財:期貨投資的風險一旦失控,將遠遠大于證券投資,能否談談您控制風險的方法?
彭景程:期貨的投資風險相對大于證券投資一般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期貨的資金杠桿。二是外國相關因素的影響。比如中國的春節、五一、國慶等都會放假而且時間比較長3-5個交易日。如果外國盤在中國放假期間的5個交易日里反向了5天漲幅1%。我國一開市一個停板還不夠。所以一般在長假前我都建議我們的學員減倉或者清倉過節。
卓越理財:對于期貨投資的短線日內,和長線趨勢投資,你更偏向于哪種風格,請您談談這兩種風格各需具備的關鍵素質?
彭景程:在投資市場里我是做日內短線出身的,最后賺錢更多的卻是在中長線操作上。短線操作對時間、精力、心理素質、執行能力要求比較高,所以要培養一個短線高手相對比較難。而中長線的投資方式更多的是在研究品種的運行規律比如說【周期】,只要懂得了品種運行規律,按規律走就可以了。在虧小的前提下只要做到敢于持贏。就能做好中長線的投資。我更傾向于中長線的投資方式,我個人80%以上的資金都用在中長線的投資上, 20%不到的資金偶爾做做短線。
卓越理財:對于剛剛開始涉足期貨的投資者,您可否給出一些建議?
彭景程:要玩任何一個游戲之前最重要的是先了解游戲規則和游戲參與者。
在理論上了解了這些東西后找到最好的老師―市場,也就是實戰。剛開始建議輕倉多次交易。有量變才會有質變!
卓越理財:期貨投資于股票投資最大的區別您覺得是哪些方面?投資者從股市轉戰期市需要克服哪些弱點?
彭景程:股市的縮影在期市,期市的縮影在賭市。進入期貨市場后人性的弱點貪、嗔、癡相對于股市會被再次放大,聽過股票被套的多,有多少人聽過期貨被套的?所以期貨投資講的更多的是執行的紀律。紀律跟不上會很吃虧。
卓越理財:您用了多久形成您的投資體系的,從普通散戶變為職業投資者最需要克服的弱點是哪些?
彭景程:所謂行道十年悟道十天。形成一套核心的交易框架我用了2年多的時間,然后經過不斷的完善。至今還在完善中,一套交易體制只能用完善來形容永遠都不可能完美。我現在講好聽點叫職業投資者,講不好聽點叫無業游民。我覺得散戶和職業投資者好像沒有很清楚的界限。散戶只要找到長期有效的交易方式,并因此而堅持著,那么他就是職業投資者。
卓越理財:近年來給您影響最深的事情是什么?對您投資影響最大的書是哪哪幾本?
彭景程:很多人投資做的不好,虧掉的不僅僅是錢更多的是親情、友情、甚至愛情、成就感、幸福感。這些損失是巨大的。很多人是受了很重的傷痛之后才會選擇去看幾本書去學習。為什么不懂得一早就學習呢?還是那句古話:砍柴不費磨刀工。
海龜交易法、期貨交易策略、纏中說禪都是非常不錯的書籍。
交易前做到知己知彼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進入黃金期貨市場之前,還需要做哪些準備呢?孫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所以除了知彼還要知己,了解黃金期貨的相關知識的同時,還要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
了解黃金期貨
相關規則與制度、分析方法及影響黃金價格的種種因素等,都要去學習和掌握。這不是短期內就能達到的,必須付出相當一部分時間和精力。
能拿出多少資金
黃金期貨合約大約是1000克/手,1手交易的保證金大約為2萬元,如果資金使用比例為1/3,做1手交易需要6萬元資金。要以不影響正常生活開支為準,考慮自己能否從閑散資金中抽出這6萬元。
能抽出多少時間
投資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以不影響正常工作為準。對于一般的上班族而言,不建議參與日內短線交易,適當關注宏觀形勢,參與黃金期貨的中長線投資比較可取。或者直接將資金交給專業理財顧問打理。
風險承受能力如何
心理承受能力是必須考慮的重要方面。認識到自己的性格,有助于找到合適的操作方法來克服性格上的缺點。
利用4大特征獲利
喻猛國指出,黃金期貨交易主要具有4大特征。由于這些特征,決定了它是一種好的投資工具。
多空雙向黃金期貨采取多空雙向交易機制,可以進行雙向選擇,具有更多的投資機會。如果認為未來價格上漲,可以提前買人黃金期貨,認為未來價格下跌也可以提前賣出,判斷正確就可獲利賺錢。買的人不一定要黃金,賣的人也不一定有黃金,買賣雙方都是基于對未來價格的不同判斷,作出是買進還是賣出的決策。
保證金交易黃金期貨采取保證金交易的方式,具有強大的杠桿效應,可以小博大,多倍放大交易成果。黃金期貨交易的是符合國標GB/T4134-2003規定,金含量不低于99.95%的金錠,每手為300克。按180元,克計算,投資者做一手黃金的價值是5.4萬元,由于期貨交易是保證金交易,按10%保證金計算,做一手黃金僅需保證金5400元。從這個意義上說,黃金期貨的投資門檻相對比較低,比較適合普通投資者。
T+0交易與股市的T+I交易不同,黃金期貨實行T+0交易,當天買進當天就可賣出。投資者進行交易后,如果發現做錯,當天就能夠認錯出局。這也給了業余投資者更多的選擇,可較為自由地安排自己的交易時間。
到期交割與移倉交易為了保持期貨與現貨價格之間的關聯性,到期交割是不可或缺的環節,上交所規定黃金期貨合約的存續期限為1年,其中某一個合約交易活躍的時間可能僅有1~2個月。這存在一個問題:一個趨勢出來以后,往往會超過1~2個月,甚至可能是長達幾年的行情。此時就要利用好移倉工具,比如在2009年4月,我們持有將在10月份到期的Au0910合約的多單,而我們認為10月份之后金價仍將保持漲勢,到期后先將它平倉,同時買入Au0912或更遠期的合約,就可以達到鎖定趨勢展期交易的目的。
風險可自由掌控
由于保證金交易方式的存在,許多人認為黃金期貨投資的風險很高,對它敬而不敏。這存在著認識誤區。
風險可高可低
黃金期貨投資采用的是杠桿交易,在保證金比例10%的情況下,如果滿倉交易,盈虧的比例就會放大10倍。在這種情況下,交易風險很大。喻猛國認為,這是期貨交易的極端風險。如果控制資金使用比例,即所投入的資金并不完全用于期貨保證金,那么期貨交易的風險就會降低,如果將資金使用比例控制在10%以內,則風險不是放大了,而是縮小了。因此,黃金期貨投資的風險掌握在投資者自己手中,保證金交易給了他們自由掌控風險的空間,適合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
兩只手相結合控制風險
把資金使用比例和止損結合起來,可以有效地控制風險。
資金使用比例過高和過低的資金使用比例都是不合適的。一般的說法是3:3:3,也就是說用1/3的資金建倉,1/3的資金抵御價格的不利波動,1/3的資金作為下一次交易的本錢。但這并不是市場通用的標準,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適當調高資金使用比例。
止損投資者一定要改變以前做股票等投資所采用的不止損、死扛、頻繁交易和滿倉操作的習慣,特別是要學會止損和科學止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