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產后催奶方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心心媽
故事
終于見到了期盼已久的小寶寶,粉嘟嘟的小臉、萌萌的表情,怎么都看不夠。暫時顧不上自己走了樣的身材、不修邊幅的穿戴,就迫不及待地要給寶寶喂母乳啦!可是……奶水似乎不夠啊!
朋友說,產后必須催奶,是真的嗎?產后還軟軟的,要馬上加奶粉嗎?被月嫂、丈夫、公婆、爸媽輪流伺候著坐月子,每天不停地吃這喝那,寶寶哭了就喂奶,喂飽了家人又幫著抱寶寶,說是好讓我多休息,可是,我怎么越來越覺得自己像“奶牛”呢?自己喂養小寶寶的過程怎么和想象中那個溫馨幸福的場景相去甚遠?
心心媽的感受代表了很多新媽媽。確實如此,有一些人為的因素干擾了媽媽們為新生寶寶提供乳汁這個最自然的養育過程。讓我們來厘清疑惑,掃除新媽媽心里那些常見誤區,堅定母乳喂養的信心吧!
要“催”才有奶? 乳汁自然分泌,不用“催”!
隨著大家對母嬰健康的日益關注,準媽媽們相互分享、推薦,早早預訂下有經驗的月嫂。然而,對于是否需要催乳師卻有點猶豫,約個催乳師真用得著嗎?答案當然是“NO”!
孕期開始,已經準備好分泌乳汁了
其實從孕期開始,受到體內多種內分泌激素水平變化的共同影響,孕媽媽的乳腺組織就在悄悄發生著一系列的變化,為產后的乳汁分泌做好準備。孕中晚期,有少數孕媽媽會發現可分泌少量黃色稀薄的液體,但在整個孕期催乳素的分泌都會受到抑制,因此乳汁不會大量分泌。產后隨著胎寶寶和胎盤的娩出,孕激素的水平急劇下降,對催乳素的抑制作用解除,特別是寶寶頻繁有效地吸吮,會刺激催乳素、催產素的分泌,通過神經反射就會使乳腺不斷分泌更多的乳汁。
做好護理,乳汁分泌就會順利
乳汁的產生和分泌是女性從孕期到哺乳期的一個自然生理過程,樹立信心,做好孕產期保健,都可以順利母乳喂養。不是靠產后“催乳”才下奶的,重要的是從孕期保持的清潔衛生,產后可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用正確的手法適當按摩,以保持乳腺管的通暢,使得乳汁能夠順利分泌,利于寶寶吸吮。
“催奶”,只是緊急應對問題
所謂“催奶”的作用,目前更多見于產后新媽媽由于沒做好護理或哺乳方法不正確,導致了過度充盈、乳腺管阻塞,不斷分泌的乳汁淤積在中,新媽媽會感覺到皮膚繃緊、紅腫、脹痛,乳汁流出不暢,需要“催乳師”的幫助按摩、疏通乳腺管,促使乳汁順利排出,以免引發更為嚴重的乳腺炎、乳腺膿腫。寶寶
產后還沒下奶,不加奶粉會餓著寶寶 正常情況下,母乳能夠滿足寶寶需要
初乳很少,但足夠寶寶了
絕大多數新媽媽產后就開始分泌乳汁了,只是乳汁剛從腺體中少量分泌,很多媽媽還感覺不到的充盈。產后5天內產生的乳汁為初乳,顏色為黃色或略發橘黃色,比較濃稠,初乳量不多,但含有豐富的抗體蛋白質,對于提升寶寶的免疫力作用極佳。而且,新生嬰兒的胃容量也很小,每次吸吮幾毫升,就夠滿足寶寶的需要了。大多數媽媽會在產后2~5天內逐漸感覺到充盈,即所謂的“下奶”,初產媽媽“下奶”的感覺可能比經產媽媽稍晚些。
多吸吮能幫助乳汁分泌,建立供求平衡
讓寶寶按需吸吮媽媽的,每天8~12次頻繁的吸吮可以促進乳汁的分泌,逐漸形成“吃多少、產多少,產多少、吃多少”的良性循環。聰明的小寶寶會配合媽媽一起努力,不用擔心會餓到寶寶喲!大多數寶寶在出生后7~10天內會經歷生理性體重下降,只要不超過出生體重的7%,就完全可以放心純母乳喂養。
切勿盲目添加奶粉,影響自然母乳過程
如果早期盲目給寶寶添加奶粉,不僅起不到補充營養的作用,還會影響自然的母乳喂養過程,第一口奶添加配方粉更易引發寶寶過敏的情況。
除非有特殊情況,比如,可能發生低血糖的巨大兒(媽媽患有妊娠期糖尿病),或是早產、低出生體重兒等,醫生會根據母乳分泌情況指導家長是否需要適量補充配方粉喂養。
半夜醒來,加頓奶粉睡得更安穩 最初的夜奶,母子都需要!
夜間哺乳對于媽媽保持乳汁分泌順暢和寶寶調整吃奶的規律都非常重要。
催乳素夜間乳汁分泌更旺盛,媽媽需要夜間哺乳
催乳素的分泌在夜間更為旺盛,有些媽媽如果夜晚懶得起來給寶寶喂奶,清晨就可能感覺到脹痛難忍,甚至有個別媽媽因此就引發了乳腺炎。媽媽一般會在睡前盡量喂飽寶寶。但小寶寶在幾個月之內,通常需要在夜間醒來吃奶。開始是因為胃容量較小,每次吃得少、餓得快,頻繁哺乳才能滿足寶寶快速生長發育的需要。隨著寶寶漸漸長大,夜間的吃奶量會減少、間隔逐漸拉長,直到停止夜間吃奶,寶寶就可以睡整夜覺了。
夜間哺乳,也是寶寶的長期健康需要
如果給寶寶夜間加配方粉,不易做到按需喂養,寶寶吃得足實,可能會睡得更長些,但也可能超過寶寶的正常需要量,不利于形成母乳喂養的規律。因此,不建議月嫂或家人為了媽媽能睡個好覺,夜間用配方粉替代哺乳。媽媽們可以白天和寶寶補個小覺,暫時的辛苦有助于寶寶早些形成良好的飲食與睡眠規律,對于寶寶的健康成長大有裨益。
坐月子就是休息,不用照顧寶寶 多陪伴寶寶,對母子身心健康都有益
小欣的奶水充足,每次小寶寶都吃不完,小欣想:既然他不吃,就“儲存”在我身體里,都留給寶寶吧。結果這“天然儲存”的想法害得小欣發燒了。
情景2
新媽媽張蕾一直堅持母乳喂養,寶寶吃得也很好。直到有一天寶寶吸吮用力過度,伴隨著鉆心疼痛而來的還有紅腫、脹痛。
導致這兩位媽媽病痛的罪魁禍首就是乳腺炎。在哺乳期患上乳腺炎對媽媽來說是一件苦惱的事情,所以了解乳腺炎的相關知識是非常重要的。
為什么乳腺容易發炎呢?
女性每個有15~20個乳腺,每一個乳腺都開口于。乳腺是由腺泡和乳腺導管組成,腺泡分泌乳汁,乳腺導管向外輸送乳汁。在乳腺之間還有許多結締組織和脂肪,表面被皮膚覆蓋著。正常為圓柱狀,凸出在表面,表皮不平,有小結節,很容易積存污垢。
細解產后乳腺炎根源
根源1乳汁淤積
寶寶還小,吸吮力不夠,所以每次哺乳后,要將剩余的乳汁擠出,讓排空。如不排空,大量乳汁淤積在乳腺后會發生分解反應,從而為細菌的生長繁殖提供理想條件。
還有的新媽媽喂奶姿勢不當,在喂奶時用指頭擠壓,喂奶次數少,或發育過小,內陷等其他原因,也會造成不能及時排空,乳汁淤積。
典型征兆 硬塊
當媽媽們感到某一處有痛感的時候,就能摸到痛處會有硬硬的感覺,痛感強烈的還會發現皮膚也變紅了,這是由于乳汁滯留而造成的炎癥。硬塊可利用按摩來緩解,也可以敷一些中藥膏劑輔助治療。
根源2出現傷口引發感染
新媽媽們的特別嬌嫩,雖然還沒有長牙,但大多數的寶寶喝起奶來絕不嘴軟,吸吮的時候力量要多大有多大,常常害得媽媽們疼得直叫。一旦被咬破,出現傷口,金黃色葡萄球菌就會乘虛而入,順著傷口進入乳腺管道,在其中大肆繁殖,特別乳汁充裕的地方,更是不間斷地生長。凹陷,或凸起不良的媽媽們更容易出現裂口。
典型征兆1 皸裂
若寶寶把媽媽的咬破,需要用溫水把清洗干凈,擠出一些奶涂抹在傷口上,或者在裂口處涂抹些紅霉素或金霉素軟膏,利于消炎,以免造成裂口感染,還可以軟化創面減輕疼痛。但需要在下次哺乳前將藥膏清洗干凈。
典型征兆2 發燒
有的媽媽會出現低燒或者高燒,這是一個需要立即就診的信號!在出現發燒征兆時,應立即停止哺乳。
預防乳腺炎9對策
1及時開奶,切忌催奶過急
產后在開始分泌奶水時乳腺管尚未通暢,而新生兒吸吮能力弱,如果過多喝催奶湯,大量分泌的乳汁容易造成奶脹結塊,給媽媽帶來痛苦。所以,產后進食下奶的食物應從少量開始。
2選擇正確喂養方法
寶寶銜住時要讓他面向,不必扭著頭吃奶;并且確認他的嘴張的很大,盡量多的將乳暈也含在嘴里。在他銜住時,將他抱緊,使他的下巴頦在吃奶過程中接觸到。正確的哺乳姿勢和銜乳方式保證寶寶每一次哺乳更加有效地吸空所有的乳竇。
3排空
寶寶一定要吃空一側再吃另一側,不要兩邊交替吃,以防寶寶長時間吃不到奶后引起乳汁淤積造成急性乳腺炎。若媽媽的奶很充足,寶寶只吃一邊就飽了,另一邊又很脹,就一定要把脹的一邊的乳汁擠掉,不要留在里,以防形成硬結造成急性乳腺炎。
4喂奶時間規律
一般3~4小時喂一次(夜晚減少一次),應雙側輪流哺喂,喂空一側,再喂另一側。每次喂奶的時間不要過長,以15~20分鐘喂一次為宜,最多不宜超過30分鐘,不要讓寶寶叼著入睡。
5良好的衛生習慣
預防的關鍵在于避免乳汁淤積,防止損傷,并保持清潔。每次喂奶前后,要用溫開水洗凈、乳暈,保持皮膚干爽、干凈。當有汗水浸漬或臟東西時,要及時洗掉。同時,整體的清潔也很重要,應用干凈的熱毛巾每天擦拭。
6及時更換內衣
媽媽的乳汁會時常不經意地流出,加上因有乳汁充盈往往造成下垂,不要戴有鋼托的胸罩,最好戴專門的哺乳胸罩,以防戴有鋼托的胸罩擠壓乳腺管造成局部乳汁淤積,引起急性乳腺炎。
7及時糾正畸形
如有內陷,可經常提拉進行矯正,如沒有必要,盡量不使用保護器喂養。
8充足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能夠讓媽媽身體盡快恢復,增強免疫力。注意睡覺的時候要側睡與仰躺睡交替進行,切忌趴著睡,以防止擠壓引起乳汁淤積造成急性乳汁淤滯。
9堅持母乳喂養
許多媽媽在剛出現疼痛往往會停止哺乳,殊不知這樣反而會造成乳汁淤積,導致乳腺炎的發生。所以,在剛剛感到疼痛、腫脹甚至局部皮膚發紅時,不但不要停止母乳喂養,而且還要勤給寶寶喂奶,讓寶寶盡量把里的乳汁吃干凈。
及時治療乳腺炎
家庭治療
若剛剛出現硬塊,可用熱毛巾濕敷患乳(以不燙傷皮膚為準),連續5~10分鐘,用手按摩的基底部后,再反復擠壓乳暈,反復數十次。
或者先用熱的濕毛巾外敷,然后用手按順時針方向按摩,以促使乳管的暢通。
藥物治療
若媽媽出現高熱,則需要立即就診。一般來說,醫生通常采用抗生素治療,若嚴重者,還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在這些治療期間,需要停止哺乳,每日可用吸奶器將奶水吸干凈,等到治療結束后,再繼續哺乳。
小提示
若已出現皮膚破損,則不能使用熱敷按摩的方法,否則會加重病情。
小提示
乳腺炎初期可尋求中醫幫助
可到當地中醫院外科尋求幫助,某些中藥外敷對于那些乳腺炎初期有“化淤”的功效,而且可以保障不間斷母乳喂養。
乳腺炎后,應盡量少吃有催奶作用的湯水,以免加重病情。宜多吃具有清熱作用的蔬菜、水果。
呵護從孕期抓起
要預防乳腺炎,媽媽們需要從孕期就加強的保養。
方法1:讓變得更堅韌
未經過吸吮的較為脆弱,常常容易在分娩后讓寶寶吮破。
如果未及時恰當處理,容易引發乳腺炎或乳腺膿腫,導致母乳喂養失敗。因此,孕期進行護理對分娩后順利進行母乳喂養非常重要。
準媽媽可經常用干燥柔軟的小毛巾輕輕擦拭皮膚,這種刺激可增加表皮的堅韌性,避免在寶寶吸吮時破損。從懷孕4~5個月起,經常用溫和皂水擦洗,清除附在上面的乳痂。每次洗澡后,可給涂上專用的護理油,然后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撫摩及其周圍皮膚。不洗澡時,先用干凈柔軟的小毛巾擦拭,然后采用以上方法按摩。
如果準媽媽有扁平或內陷現象,都會大大影響日后給寶寶順利哺乳。因此,在孕期內必須及早進行矯正。
方法2:及時疏通乳腺導管
眾所周知,各種原因造成的乳腺導管不順暢也是造成乳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
準媽媽要經常把溫熱小毛巾敷在上,然后在毛巾上面把夾住在手掌和肋骨之間進行按摩,即可促進乳腺發育,刺激乳腺導管開通并保持通暢。
經常打開窗戶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無論是對新媽媽的康復還是對寶寶的健康成長,都是非常有利的。但是,不要窗戶對流,以免風吹到而受涼。最好的方法是,新媽媽在一個房間,打開另一個房間的窗戶,這樣整個房間的空氣都清新。
2 天氣炎熱,可以適當開空調
新媽媽不能對著風扇吹,但可以開空調適當降室溫,室內溫度最好在26℃左右。千萬記住,空調吹出來的風不要對著新媽媽和寶寶。
3 用淋浴洗頭、洗澡
夏天天氣炎熱,加上產婦身體虛弱,出汗很多,一定要注意外的清潔,最好的方式是用淋浴,千萬不要用坐浴,那樣不清潔。如果一個月不洗頭洗澡,不衛生不說,無論是對新媽媽還是寶寶的健康都不利。
4 忌食大魚大肉
因為剛生完孩子,腸胃功能還沒有恢復,最好吃些清淡的食物。如果吃魚、吃肉,最好是燉成清湯來喝,這樣一來不肥膩,二來營養豐富,而且還能催奶。
5 忌食生冷食物
酷暑時若能吃上一口冰激凌,真是太舒服了。可是產婦腸胃功能太差,吸收不好,很容易引起腹瀉,因為寶寶要喝母乳,千萬不要因為貪嘴而影響到媽媽和孩子的健康。
6 注意保暖,穿長衣長褲
無論春夏秋冬,產婦也要穿上長衣長褲和襪子。因為生孩子后身體的各個關節都打開,很容易著涼。有些產婦因為天氣太熱,經常卷起袖子和褲腿,這樣一不小心就著涼了。有的因為給寶寶喂奶時沒有護好腰,最后落下了腰疼的毛病。所以,即使是夏天,也一樣需要保暖。
7 適當飲用紅糖水
紅糖中的鐵含量高,還有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能夠促進產后惡露的排出。不過,喝得過多,會導致新媽媽出汗太多,體內鹽分流失。所以,喝紅糖水要適量,一般在產后一周內喝。
8 忌食辛辣食物
產后容易便秘,辛辣的東西就更不要吃了。飲食要豐富,多吃些富含植物纖維的蔬菜和瓜果。
9 多喝白開水
由于產后身體虛弱,即使是寒冬臘月也會出許多的汗,更不說是夏天了,出的汗更多。為了及時補充體內水分,一定要多喝開水,也更容易排毒。
關鍵詞:母乳喂養 早期按摩 飲食輔導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7-0089-01
近年來,母乳喂養作為嬰兒期最佳喂養方式已成為共識,并成為母嬰保健工作的重要環節。但隨著初孕產婦年齡和工作學習壓力增大,產后疲勞、憂慮、不良飲食,以及產婦早期不愿哺乳,刺激減少,導致乳汁分泌少或無乳汁分泌。為促使產婦早泌乳、多泌乳,提高純母乳喂養率,筆者認為加強產后早期胸部按摩及產后飲食輔導,對促進母乳的分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過臨床觀察與對比,對如何促進產婦早泌乳、多泌乳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1 資料
2010年1-10月收治單胎初產婦1320例:年齡19-32歲,孕周38-42周,營養狀況和心理狀況良好,無合并癥,語言交流正常;新生兒Apgar評分8-10分、體重≥2500克、無先天影響吸吮因素。隨機將1320例產婦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60例。兩組產婦年齡、孕周、分娩方式、麻醉方式、產時產后失血量、產后用藥、新生兒情況均無顯著差異(P>0.05)。
2 方法
對所有產婦進行母乳喂養心理指導、母乳喂養宣教、胸部護理、正確哺乳方法等傳統護理后,對觀察組進行飲食和胸部按摩指導。
2.1 胸部按摩于產后當天開始,具體步驟如下。
2.1.1 清潔。露出右側胸部,將毛巾浸水并抹肥皂,以順時針方向自逐漸向根部擦洗(動作要輕柔),然后用清潔的濕毛巾將皂液擦洗干凈,再用毛巾拭干,并用同樣方法擦洗左側。
2.1.2 熱敷。露出胸部,大毛巾從乳下2-3寸蓋好,將溫熱毛巾(50-60℃)覆蓋兩側8-10分鐘(最好兩條毛巾交替使用,1-2分鐘更換一次),同時要注意皮膚反應,避免燙傷,然后用毛巾擦干并蓋上大毛巾。
2.1.3 按摩。露出右側胸部,將清潔紗布置于,以吸收流出的乳汁,將爽身粉倒在手上搓勻,雙手分置根部順時針按摩。具體方法:①一手固定,另一只手指依據乳腺分布位置,由根部逐漸向以螺旋形按摩1-2分鐘;②一手按住,另一只手由根部逐漸向方向推進。③雙手分別放在兩側,由根部向擠壓按摩,并用同樣方法按摩左側胸部。
2.1.4 熱敷。再次熱敷雙乳后即可哺乳。
2.2 飲食方面。每日肉類500克(或魚150-200克)、豆制品100克、豆漿或牛奶200-500克、新鮮蔬菜500克,飯后1-2個水果,確保每天吸取熱量11286-11704千焦、蛋白質80-100克、鈣2克、鐵15毫克、維生素A170微克、維生素B11.6毫克、煙酸16毫克、維生素C160毫克。同時推薦增加補氣血湯類(如當歸、黃芪、黨參燉雞)、催奶補(如鯽魚湯、豬蹄湯、動物肝臟、花生、酵母、果仁)等。
3 評價內容與標準
3.1 觀察兩組產婦初始泌乳時間,以擠壓胸部有清亮乳汁溢出為泌乳。
3.2 觀察兩組產婦產后48小時的乳汁分泌量。①乳汁分泌量多:產婦自覺雙側,24小時哺乳>8次,能滿足新生兒的需求,新生兒情緒平穩,睡眠佳,發育良好;②乳汁分泌量中等:產婦自覺雙側胸部較飽滿,只能滿足新生兒的部分需求,新生兒需添加配方奶,進行混合喂養,新生兒情緒尚平穩,睡眠一般;③乳汁分泌量少:產婦自覺雙側胸部松馳,用手擠奶可見少許乳汁,不能滿足新生兒需求,新生兒主要靠添加配方奶,新生兒時有哭鬧,睡眠尚可。
3.3 觀察兩組產婦在術后2-3天的胸部脹痛程度。胸部疼痛評價:采用數字式疼痛評定法,0代表無痛,3代表極度疼痛,讓產婦選擇其中1個能代表自己疼痛感受的數字表示疼痛程度。
統計學處理:采用t檢驗及X2檢驗對數據進行處理,取雙側為檢驗水準。
4 觀察結果
產后初始泌乳情況及48小時泌乳量:觀察組初始乳時間明顯早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術后48小時泌乳量情況:觀察組泌乳量明顯多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胸部疼痛評價:觀察組產后胸部疼痛明顯輕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5 討論
母乳是嬰兒生長發育最好的食物,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指出嬰兒出生后6個月內母乳喂養為最佳喂養方式,并有研究顯示母乳喂養的嬰兒發育更為健康,目前母乳喂養已在西方國家得到高度認可。一是母乳能隨時為嬰兒提供新鮮、營養的乳汁;二是母乳含多種消化酶,且能刺激嬰兒舌脂酶的分泌,有助于嬰兒對母乳的吸收消化,同時對返奶、便秘有很好的預防作用。三是母乳中含有各種抗體,能增強嬰兒的抵抗力。
目前剖宮產率居高不下,由于術后禁食、活動少,泌乳延遲,刺激少,直接導致乳汁分泌不足,使母乳喂養存在很大難度。產后早期胸部按摩由專業護理人員為其進行產后早期胸部按摩系統護理,真正做到有效刺激、胸部,使乳汁順利通過乳腺管匯集于,便于嬰兒吸吮,從而保證了純母乳喂養順利進行,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公共營養師(基礎知識)
[2] 豐有吉,沈鏗,主編.婦產科學.2010年7月第2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1.病性和病因 母豬無乳或少乳是指母豬在泌乳期內不能泌乳或泌乳量顯著減少的一種疾病。通常情況下,經產母豬發病率較低,初產及老齡母豬發病率較高。本地品種發病率低于國外品種。導致母豬產后無乳或少乳的因素很多。一是母豬選育不當或后備母豬過早配種,乳腺發育不良;二是母豬營養超標,乳腺堆積大量脂肪,抑制乳腺發育;三是妊娠后期母豬營養不全或喂量不足,體內能量、蛋白質缺乏;四是母豬臨產時產道損傷或消毒不嚴格,發生陰道炎、子宮內膜炎、產后熱等疾病;五是損傷等原因導致母豬發生炎,腫、硬,排不出乳汁;六是母豬患有豬瘟、偽狂犬、藍耳病、口蹄疫、鏈球菌病、豬丹毒、豬肺疫、腎炎、膀胱炎、細小病毒病、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癥等疾病。此外,母豬胎次過高、日糧配合不當、飼料營養價值不全、飼料發霉變質、供水不足、突然變換飼料等因素也能夠使母豬產后無乳或少乳。
2.癥狀 母豬產后無乳或少乳的病因不同,臨床表現的時間和癥狀也有所不同。其共同癥狀是擠壓乳汁排量少,甚至沒有乳汁排出。病理性無乳或少乳癥的一般表現為母豬精神抑郁,食欲不振,體溫升高,心跳、呼吸加快,紅腫或干癟,常常趴臥,不愿站立,拒絕仔豬吃奶,甚至傷害仔豬。母豬患有炎則膨大水腫,觸診疼痛,乳汁呈漿液狀,有的含膿液或血液。生理性或營養性無乳少乳癥的一般表現為母豬精神狀態正常,有的母豬煩燥不安,母性減弱,正常或干癟。
3.治療 根據病因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病毒感染發生相應疾病引起的無乳或少乳癥,可以選擇下列藥物進行治療:黃芪多糖注射液,肌肉或皮下注射,一次量,每千克體重0.2毫升,1日1次,連用2日;魚腥草注射液,肌肉注射,5~10 毫升,1日1次,連用3~5日;黃連解毒散,混飼,每1000千克飼料添加本品5~10千克,混合均勻使用,連用7~10日。
細菌和支原體感染發生相應疾病引起的無乳或少乳癥,可以選擇下列藥物進行治療:乳酸環丙沙星注射液,肌肉注射,一次量,每千克體重0.1~0.2毫升,1日1次,連用2~3日;氧氟沙星注射液,肌肉或靜脈注射,每千克體重3~5毫克,1日2次,連用3~5日;益母生化散,口服,每天100克,連用5日;清宮促孕灌注液,子宮灌注,先用生理鹽水沖洗陰道和子宮后,再用本品50毫升注入子宮內,連用3日;產后安,口服,每千克體重0.2~0.5克,用開水浸泡后,加紅糖100~150克、白酒100~150毫升,1日2次,早晚各服一次,連用2~3日。炎癥嚴重時可采取封閉療法:局部消毒后,用0.5%的鹽酸普魯卡因30~40毫升,加入青霉素240~400萬國際單位,分別在距腫脹邊緣2~4厘米處分點注射,針刺入1厘米深,每點注入3~4毫升。
生理性或營養性無乳少乳癥以提高泌乳量為主。除了提高日糧營養水平和適口性外,可以選擇下列藥物進行治療:強效益母生化肽,口服或兌水飲用,一次量100~200毫升,連用15日;益母康,混飼,本品1千克拌料1000千克,連用10~20天,產前產后全程添加效果更好;催奶靈散,一次量40~60克,1日1次,連用5~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