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科學救災運行機制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災情分析:七月份以來,受強降雨影響,我市沿淮、沿內河等低洼地區受到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據統計,全市農作物受災面積48萬畝,受災人口36.42萬人,因災造成經濟損失1.8億元,其中農業經濟損失1.64億元。
二、救災工作的常規舉措:災情發生后,淮南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一手抓抗洪防汛,一手抓生產救災,貫徹省救災工作會議精神,部署生產救災工作任務,確保實現了“四有一無”的目標。
三、救災工作需要解決的問題:地方財力匱乏與救災經費需求量大的矛盾十分突出;農民收入減少與自救能力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受災面與社會互助能力小的矛盾十分突出。
四、應建立新的救災工作機制:救災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大災之年,更是擺在各項工作之首,因其關系人命,關系社會穩定,關系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從實踐來看,應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廣泛參與的救災工作運行機制。建立科學救災工作運行機制,才能大災之年確保災區群眾有飯吃。通過開倉借糧、互助互濟、組織務工、社會捐贈等多種形式,確保受災群眾,尤其是缺糧戶每人每天吃上一斤糧;建立科學救災工作運行機制,才能確保災區全倒戶有房可居。按照“規劃引導、因地制宜、自力更生為主,政府適當補助”的思路,采取“一個為主、四個一點”的方法,多渠道籌集災后重建資金。市、縣(區)政府定期召開調度會,重點研究重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在做好退水村莊的環境整治工作的基礎上,切實做好防疫防病工作,確保災后無大疫;建立科學救災工作運行機制,才能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積極發動機關、事業單位和效益比較好的企業以及個體、私營業者向災區群眾奉獻愛心,捐款捐物。在社區開展捐贈衣被活動。捐助款物發放要求做到手續完備、民主評議、登記造冊、張榜公布、接受監督。同時,認真組織開展城市支援農村,機關、企業對口幫扶重災村,黨員干部一對一幫助困難戶等多種形式的社會互助活動;建立科學救災工作運行機制,才能狠抓落實,實現救災工作“四不”目標。加強對救災工作的領導,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堅持誰主管誰負責,對救災工作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到位、災民意見大的,將提出通報批評,問題嚴重的,將依據有關規定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