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市政有關新興行業培育的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省政府《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意見》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搶抓國家和省高度重視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戰略機遇,以現代中藥產業為重點,以培育產業集群為方向,以領軍企業為主體,以重大項目為抓手,以技術和人才為支撐,著力建設具有特色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推動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健康發展,奮力打造加速崛起、跨越趕超的重要支撐和強勁引擎。
(二)基本原則。
資源集聚原則。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加強政策引導,促進資源匯集,形成加快發展的強大合力,實現跨越式發展。
重點突破原則。根據產業發展方向和國家政策導向,立足我市特色和優勢,選準主攻方向,明確發展重點,在最有基礎、最具條件的現代中藥、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等領域率先突破,實現集群式發展。
開放合作原則。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著力培育中小科技型企業,瞄準重點領域國內外領軍企業和關鍵技術,加大招商引資和技術人才引進力度,實現開放式發展。
創新驅動原則。強化創新體系建設,廣泛集聚創新人才,加快推進產學研聯盟,實現創新式發展。
(三)目標任務。
全面落實"125工業振興計劃"和《?。ǎ┈F代中藥產業發展規劃》,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國家現代中藥高技術產業基地,培育新能源汽車和綠色照明產業集群。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突出創新平臺建設,鼓勵新藥引進研發,加強關鍵技術攻關,加快人才引進培養和體制機制創新。到年,力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突破500億元,年均增長30%以上。其中,生物產業產值達到400億元,電子信息和節能環保等產業產值超過100億元。
二、發展重點
把生物產業、電子信息、節能環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領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重點。
(一)生物產業。重點發展現代中藥、生物制藥、生物制造、生物農業。
現代中藥。大力發展中藥飲片精加工、中藥提取物、中成藥、中藥保健品、中藥日化產品、中藥殺蟲劑殺菌劑、中藥獸藥等。重點發展創新中藥,開發治療腫瘤、心腦血管等重大疾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品種。
生物制藥。重點發展各類新藥、品牌仿制藥、特色原料藥、生物技術藥物、重大傳染病疫苗和診斷試劑、再生醫學、臨床診斷產品醫療設備、高端醫療器械等產業。
生物制造。優先發展生物基綠色化學品、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新型酶制劑等。
生物農業。優先發展小麥、大豆、玉米等生物育種,大力發展綠色農用生物制品。
(二)電子信息產業。重點發展電子材料、元器件、汽車電子以及信息家電。積極發展動力控制系統、底盤控制和安全系統、車載電子等產品;引導發展數字音視頻產品,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信息家電產品、液晶顯示器件等。
(三)節能環保產業。重點發展節能環保裝備、節能產品、資源綜合利用。節能環保設備鼓勵發展空氣污染及水污染防治系統及裝備,生活垃圾、污泥等廢棄物無害化處理系統及設備。節能產品發展半導體綠色照明產品、LED照明半導體產品、節能材料等;資源綜合利用引導發展再制造、廢棄物資源化、煤炭綜合利用等。
(四)新能源產業。重點發展生物質能源、光伏、潔凈煤。生物質能源,優先發展秸稈發電、非糧生物乙醇、秸稈成型燃料、氣體燃料等可再生能源等;光伏產業,優先發展硅基太陽能電池及組件、薄膜太陽能電池及組件、大容量儲能電池等;潔凈煤業,優先發展煤層氣巖層氣開發、煤基氣體轉換及利用。
(五)新能源汽車。重點發展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電動車、動力電池、電機、電控設備等。
各縣、區政府要結合自身實際,選擇有基礎、有條件的若干產業重點培育發展,鼓勵發展其他各具特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強規劃引導??茖W編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每個縣、區重點培育一個產業,制定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導向目錄,建立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項目庫,積極謀劃儲備一批重大項目。
(二)加快園區建設。緊抓省加快皖北"三化"協調發展示范區建設的重大機遇,鼓勵現有各類園區發展新興產業,引導資源要素向園區集聚,培育產業集群,延伸產業鏈條,支持符合條件的園區建設省級新興產業基地。
(三)打造創新平臺。加大研發投入,加快建設一批技術研發、檢測實驗、技術轉移等公共服務平臺。建立產學研戰略聯盟,加強與國內外知名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究院(所)、實驗室或設立分支科研機構。鼓勵骨干企業建立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研發機構。組織實施現代中藥等重大科技專項進行攻關,爭取部分項目列入國家和省重大科技專項計劃。建設科技企業孵化器、中藥檢測平臺,加快建設濟人藥業和滬譙飲片2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
(四)創新體制機制。建立激勵機制,引進一批掌握核心技術、帶動力強的行業領軍企業,鼓勵本地大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積極發展新興產業,扶持一批高成長性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做大做強。強化用地保障機制,確保新增工業用地主要用于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建立健全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協調推進機制,實施"一站式"審批和"全程化"服務。
四、政策支持
(一)財稅政策。設立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引導資金,資金規模與招商引資項目相結合,重點支持重大項目、重點企業、產業基地等,其中單列500萬元重點支持中小企業技術改造、科技成果轉化等項目,其審批、使用和管理按照《市市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執行。各縣、區政府也要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加快新醫藥創業投資基金組建運營,積極引進設立產業投資基金,扶持骨干企業做大做強,培育優勢產業。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用好用活各類政策和項目資金,集中用于扶持重點項目,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
(二)金融政策。優先支持符合條件的骨干企業通過上市、發行企業債、中期票據和短期融資券等方式籌集資金。市內金融機構每年新增貸款優先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對政府資金扶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各類金融機構要將其列入重點支持范圍,加大信貸支持力度,風投資金、擔保資金、保險金等其他各類資金要配套跟進,發揮聯動作用。
(三)人才政策。鼓勵和支持以項目為載體引進研發機構、高端技術人才,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進的特殊人才,在子女教育等方面給予優先照顧。加快實施股權激勵機制,鼓勵專利、技術、管理等要素參與投資和分配。鼓勵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開設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培養專業人才。
(四)市場政策。建立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市內重點項目、重大工程對接機制,通過政府補貼、政府采購目錄優先安排等方式,鼓勵應用本市新興產業產品。鼓勵各類機構及企事業單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創業、技術、中介、融資等服務支持。支持發展有利于擴大市場需求的專業化服務、增值服務等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對服務性機構所承擔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服務項目給予適當支持,在申請國家、省相關服務體系建設資金時優先推薦。
五、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由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市直有關部門為成員單位,協調解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發展改革委,負責日常組織、協調和推進工作。各縣、區政府也要建立健全相應的組織協調機制。
(二)建立責任機制。各縣、區,市政府各部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切實做好"無中生有"、"有中生優"的文章,有重點地盡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制定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的具體措施,落實責任機制。
(三)實施考核引導。市政府決定把戰略性新興產業列入縣域經濟考核指標體系,每年年初分解目標任務,定期開展督查調度,年底進行評估考核,嚴格獎懲,獎優罰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