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工科背景下創新型軟件人才培養的研究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工科背景下創新型軟件人才培養的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工科背景下創新型軟件人才培養的研究

      摘要:在新工科背景下,隨著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產業的不斷升級和推進,社會對軟件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更高的標準。近年來,高校在人才培養模式上也做了一些新調整,更側重于對創新能力的培養。從產業需求端、軟件種類布局、學科交叉發展、產教融合、賽事活動、創新創業平臺、創新創業課程等7個方面進行了分析和探討,試圖挖掘出一套相對完善的創新性軟件人才培養模式。為了提高每種人才培養模式的說服力,還以長江大學軟件工程專業為例進行了相關闡述。

      關鍵詞:新工科;軟件人才;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能力

      創新,乃當今立根之本。傳統行業發展動力不足,唯有創新,科技方能日新月異。“新工科”概念的提出,既給軟件產業發展劃定了基調,同時也給高校軟件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軟件工程專業作為最具有創新性的專業之一,如何在新工科背景下,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軟件人才,是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目前,國內很多學者在對創新型人才研究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李微等[1]提出了CDIO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目的用來提升傳統工程專業質量和傳媒類產業發展能力。沙有闖等[2]針對高職院校中存在的專業標準缺乏、人才培養與行業發展切合度不高、教學內容不規范等問題,提出了一種針對移動應用開發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評價體系。張愛玲等[3]強調企業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明確指出只有校企深度融合才能培養出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強的軟件人才。宋友等[4]重點分析了新工科建設中的6個內涵,并結合軟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實際情況,提出了“三問”,對人才的培養具有很好的借鑒價值。湯建國等[5]提出了多元化教學模式和復合型專業人才培養方法。苑帥民等[6]提出了基于大創與新工科相結合的創新型人才培養策略,為培養創新型人才指明了方向。周世杰等[7]提出了一種基于“2+2”和“雙學位”的培養模式,旨在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復合型新工科人才。王國胤等[8]探討了地方高校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進行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方法與路徑,并以重慶郵電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為例進行了深入研究。張兄武[9]提出了由政府、高校、企業和學生四方共同構建“四方聯動”人才培養模式,以解決應用型創新人才在實踐和創新能力上不足的問題。蔣海云等[10]提出了跨專業、跨學科、跨年級的思路,實施專業內外兼修、學科交叉,并組建具有創新型的師資團隊,著手從師資端來提高創新能力的培養水平。上面這些研究具有很好的借鑒價值和理論意義,能為軟件創新人才培養提供可靠依據和思想支撐。筆者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的探討,希望能進一步豐富創新型軟件人才培養模式,同時也能為培養多類型創新型軟件人才提供思路。

      1創新型軟件人才培養模式探討

      接下來,本文將從產業需求端、軟件種類布局、學科交叉發展、產教融合、賽事活動、創新創業平臺搭建、創新創業課程建設等7個方面進行詳細探討。

      1.1從產業需求端來培養實用型創新人才

      目前,社會對軟件人才需求旺盛,每年僅阿里、騰訊、科大訊飛、商湯、攜程、百度等名企就招募大量的軟件人才。另外,隨著汽車無人駕駛的逐步發展,該領域的軟件人才需求巨大。高校可以與這些企業合作,共同成立實驗室、研發中心、實踐基地等,由這些企業的資深高級工程師或者項目經理來擔任負責人。通過將企業的優秀產品帶入課堂或者實訓環節,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還有不少高校與企業簽訂訂單式人才培養方式,這也是一種可行性強的人才培養模式。對于企業來說,這樣既解決了用人問題,也能減少企業的招聘成本。對于學校來說,避免了在人才培養方式上的盲目性。

      1.2從軟件種類布局來培養專業性創新人才

      從全球來看,軟件大致可分為操作系統軟件、工具軟件、應用軟件3大類。其中,操作系統軟件包含PC端的Windows、Linux/unix、Macos和移動端的安卓、IOS、鴻蒙等。工具軟件包含:①編程軟件,如Matlab、Java、c、VC、PHP等;②數據庫軟件,如Oracle、MYSQL等;③辦公軟件,如Office、WPS等;④其他工具軟件。應用軟件包括各種管理系統軟件、如ERP、OA等。在這3大類軟件中,中國最為緊缺的前2種軟件人才,尤其第一種。操作系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信息化、網絡化的基礎,是計算機系統中最為核心的底層,是IT系統中的血液。隨著華為鴻蒙移動系統的推出,中國在操作系統領域邁出了一大步。各高校應與華為共同成立操作系統實驗室、操作系統研發中心、操作系統應用中心等,在鴻蒙系統上共同研發,建立更為完善的技術生態鏈。在工具軟件中,中國在編程軟件和數據庫軟件上與西方發達國家仍有些差距。高校軟件工程專業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應側重于某一個分支或者某一種軟件,進行精細化培養,力爭做細做精,培養出高端專業創新型人才,為開發出國產編程軟件和國產數據庫軟件服務。

      1.3依托學科交叉發展來培養復合型創新人才

      自然界中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都存在內部的關聯或者相互制約的關系,軟件技術也一樣。只有將軟件技術與其他行業、其他領域相結合,才能發揮其優勢。單一的學科或專業通常具有較大的片面性或局限性,多觀點、跨專業的探索,更容易站在更高的角度獲得新的思想和認識。自古以來,人類的重大發現都是從幾個不同維度、不同路線上交叉而獲得的。科技創新需要交叉融合,人才培養則更需要交叉融合。現如今,社會迫切需要大量的復合型創新人才,如需要的人才既需精通軟件研發,也需熟悉行業知識。以長江大學為例,長江大學是一所以石油為特色的普通高等學校,在石油領域享有一定的聲譽,該校在軟件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過程中,充分將軟件開發技術與石油行業相結合,形成了以石油為特色的軟件人才培養體系。具體的實施方法是在本科生的課程體系中增加了一些石油類的基礎課程,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行業應用背景。通過一系列的學科交叉措施和教師綜合引導,使學生具有使用軟件技術解決行業問題的能力。

      1.4在產教融合中培養工程應用型創新人才

      在產教融合的大環境下,軟件工程專業應積極與企業對接,在課程設置、人才培養方案、專業實習、實驗室建設、學科建設、人才評價體系上形成合作機制。通過線上線下途徑,企業為學生授課,將最新的技術、最新的軟件工程思維帶入到課堂中,并通過一些實用的項目案例或者產品模型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企業對于學校輸送過來的計算機類學生,應該提供實習環境、實習導師、實習計劃、實習方案,全程進行監督和管理,實習結束,需對學生的整個過程和實習結果進行評價。對于在該企業實習的學生,企業應盡可能地留在本企業就業或者提供就業渠道,從而提高學生實習的積極性。另外,學校也應主動和企業在協同育人模式上進行探索,形成一套適應于本校的實施方針。

      1.5通過舉辦或參加各類軟件類大賽培養創新型人才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不斷推進,各種學會、協會、高校、企業和一些機構也越來越重視創新創業。每年有不少國際、國內和省部級等各種賽事,這些賽事能將具有相同愛好或者同類型技術的人聚在一起進行交流和探討。舉辦賽事或參加賽事,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強調項目的創新性,這就要求參賽者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大學生團隊通過尋找項目,能極大地提高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以長江大學為例,在長江大學軟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中,一直大力鼓勵大學生參加各種大賽,如互聯網+大賽、挑戰杯、計算機設計大賽、程序設計大賽等。通過參加這些大賽,明顯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擴大了學生的視野,讓其能明白自己的不足,讓其明白國內外競爭者在做什么、在想什么,自己如何超過競爭對手。

      1.6通過成立創新創業平臺培養創新人才

      近年來,不少高校成立了大學科技園、創新創業中心、孵化基地等機構,這些機構或組織在創新型人才培養上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上海交通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零號灣孵化中心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科技發展和創新性人才培養。這些入駐科技園和孵化機構的團隊大都是由在校教師和學生組建而來的,通過成立實體企業進行運營,這為創新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可檢驗的途徑和方法。再以長江大學為例,長江大學于2014年組建成立了創新創業學院,該學院是集創新創業教育、創業實訓、項目孵化、項目指導、企業加速服務、財稅代賬、投融資對接為一體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和實踐平臺,該平臺一直承擔著全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和創新創業活動,在長江大學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中發揮著重大的作用。近年來,該平臺每年舉辦了各種大賽,如互聯網+大賽、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計算機設計大賽、大數據技術大賽等,并籌辦了項目投融資活動,同時邀請國內外著名投資機構進行投資,已促使一大批項目和科技轉換成果落地。

      1.7通過開設創新創業課程提高軟件人才的創新意識

      理論指導實踐,思維指導行動。當一個大學生有了某些創新思維,才能夠采取相應的創新活動。因此,除了上述6種方式,高校還應該通過開設創新創業課程來增強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讓學生明白什么是創新、什么是創業以及創新創業需要注意什么。在現實的教育中,絕大多數學生從小學到大學,一直受傳統思想影響,只關注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學習,忽視了思維課程上的學習。在部分高校也存在類似問題,只注重學生每門功課的考試成績、英語四六級成績、考研成績等,忽視了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培養,導致學生對創新創業的意義和過程不甚了解,這在某種程度上禁錮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在校大學生是最年輕、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群體,對生活中出現的新事物、新產品極為好奇和感興趣,思想活躍,容易迸發出創新思路來。因此,高校應開設創新創業類課程,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創新思路和創業熱情。筆者在長江大學開設了“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創新創業課程,通過對比,接受了該課程學習的學生其思想相對較為活躍,更愿意參與創新創業活動。軟件人才作為國家最為重要和最高端的人才,更應該在人才培養中融入相關創新創業課程。

      2結論

      科技創新,是當今社會發展的重要方針,也是不斷提升國力的重要保障。培養具有創新型的軟件人才是當今社會發展之所需,也是中國從制造業大國邁向科技大國的強力支撐。本文提出從產業需求端來培養通用性創新人才、從軟件種類布局來培養專業性創新人才、依托學科交叉發展中培養復合型創新人才、在產教融合中培養工程應用型創新人才、通過舉辦或參加各類大賽來培養建模創新型人才、通過成立創新創業平臺培養創新創業人才、通過開設創新創業課程提高軟件人才的創新意識,對人才培養進行了分析和探討。該研究不僅能為普通本專業科院校軟件工程專業提供借鑒,也能為機械工程、生物工程、電子信息等相關工科專業提供參考。

      作者:陳應霞 陳艷 單位:長江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

      精品亚洲456在线播放| 亚洲性69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片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2| 在线观看亚洲成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精品久久久www | 亚洲无圣光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娇色|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亚洲va无码专区国产乱码| 久久亚洲国产伦理| 亚洲自偷自偷精品| 亚洲大尺码专区影院| 亚洲一区动漫卡通在线播放| 中文文字幕文字幕亚洲色| 亚洲an日韩专区在线|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播放| 亚洲色偷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艺术图|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大片 | 亚洲国产无线乱码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色WWW成人欧美|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jlzzjlzz亚洲乱熟在线播放| 亚洲色成人中文字幕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四卡无卡麻豆 | 亚洲AV永久精品爱情岛论坛| 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衣| 亚洲免费闲人蜜桃| 鲁死你资源站亚洲av| 亚洲午夜精品一级在线播放放|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播放|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最大的成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