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學生人格特質分析論文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大學生人格特質分析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大學生人格特質分析論文

      論文摘要:運用問卷法對264位大學生(男115人,女149人)網絡成癮傾向與心理健康水平及人格特質之間的關系進行探究。研究發現:(1)不同性別和年級大學生的網絡成癮類型呈現顯著差異,(2)人格特質、心理健康水平影響大學生的網絡成癮傾向和類型。(3)通過回歸分析發現精神質、抑郁、人際關系、二年級、掩飾性對網絡成癮傾向具有較強預測作用。

      論文關鍵詞:網絡成癮傾向;成癮類型;人格特質;心理健康

      一、前言

      網絡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信息來源的主要渠道,但過度使用網絡會對他們的人格產生消極作用,也會影響心理的適應和健康發展,國外學者將這類問題命名為“網絡成癮”(IntemetAddictionDisorder簡稱IAD)。在我國,由于網絡成癮而引發的心理障礙或社會適應障礙等案例正隨著網絡的普及逐漸增多,其中大學生所占比例較高。北京大學心理學系錢銘怡教授對北京12所高校的近500名本科生進行抽測,發現大學生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網絡成癮者,在被試中占到6.4%有研究發現網絡成癮行為與網絡使用者的人格特征、心理健康水平有較大的相關。Petrie與Gunn(1998)認為,互聯網使用行為與態度和外向型人格存在顯著負相關,與壓力存在正相關。Hills與Argyl則認為,互聯網使用者中只有外向型人格類型與家庭使用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Kraut等人發現,互聯網使用可能取代了現實中的部分社會活動,從而降低了使用者的社會參與度和心理健康水平,產生消極的社會心理效應。網絡成癮與人格特征、心理健康水平之間的關系,揭示了網絡成癮的內部原因,越來越引起國內研究者的關注。了解高網絡成癮傾向大學生的人格特征、心理健康水平能幫助我們有效地預測其網絡成癮趨勢,但以往的研究很少從不同類型的網絡成癮傾向去觀測大學生人格特征、心理健康水平。如網絡人際關系成癮、網絡游戲成癮、網絡色情成癮、網絡信息下載成癮等不同類型的網絡成癮者,其人格特征可能不同。本研究以寧波某高校的大學生為被試,試對大學生網絡成癮類型及成癮者人格特征、心理健康水平作初步探討,為教育工作者在制定網絡成癮干預措施中提供理論參考。

      二、方法

      1.樣本抽樣

      本研究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寧波某高校的一、二、三年級的300名本科生為研究對象。發放的問卷300份,回收280份,最終獲得有效問卷264份,有效回收率88%,其中男生115人,女生149人。

      2.研究工具

      所有被試均接受以下5個問卷和量表的測查:

      (1)自編網絡使用情況問卷,包括被試的基本資料和使用網絡狀況。

      (2)用我國臺灣大學的陳淑惠編制的中文網絡成癮量表,測量被試的網絡成癮傾向。全量表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928。

      (3)用由楊文嬌編制的中文網絡成癮類型量表測查被試的網絡成癮類型,全量表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8874。

      (4)用SCL一90癥狀自評量表測量被試的心理健康水平。

      (5)采用龔耀先教授修訂的艾森克人格量表測量被試的人格類型。

      3.數據收集與處理

      2007年11月底至12月初,按照測量手冊規定的程序以集體測試的方式一次完成施測,測查時間約45分鐘。

      用SPSS13.0對所獲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三、結果與分析

      1.大學生網絡成癮傾向、類型的性別比較

      在264名被試學生中,男大學生網絡使用者人數為115人,占總測試人數的43.6%,女大學生網絡使用者人數為149人,占總測試人數的56.4%。對不同性別大學生的網絡成癮傾向得分進行了描述性統計,經檢驗,發現大學生網絡成癮傾向在性別上有顯著差異,男性更容易網絡成癮。(見表1)

      對不同性別大學生在網絡成癮類型上的得分發現,在人際關系成癮傾向和信息成癮傾向方面女性表現得更容易成癮,而在游戲成癮傾向上不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見表2)。

      結合上面的研究,總體來講,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成癮,但是在人際關系成癮、信息成癮方面女性成癮的可能性要大于男性。

      2.大學生網絡成癮傾向、類型的年級比較

      對不同年級大學生的網絡成癮傾向和不同網絡成癮類型的得分比較(見表3),發現二年級的得分顯著高于一年級和高年級。

      對各年級大學生網絡成癮傾向進行方差分析(見表4),通過事后比較,發現二年級與一年級和三年級大學生之間在網絡成癮傾向上均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P<0.01)。

      對各年級大學生網絡成癮類型進行方差分析,事后比較我們可以看出,一年級大學生和二年級大學生在人際關系成癮傾向上具有顯著差異(P<0.05);二年級和三年級大學生在信息瀏覽成癮上均存在顯著差異(P<0.05);游戲成癮類型不存在顯著的年級差異(見表5)。

      3.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網絡成癮傾向、類型的關系

      根據中文網絡成癮量表總分,選取前27%為高網絡成癮傾向者,選取后27%為低網絡成癮傾向者。對高分組和低分組心理健康水平進行描述性分析,發現在心理健康的10個指標中均存在顯著差異(見表6)。

      對網絡成癮傾向和心理健康的10項指標進行相關分析也發現,高網絡成癮傾向與心理健康具有較強的相關,其中精神病性和網絡成癮的相關最高,同時發現,不同網絡成癮類型與心理健康水平同樣存在顯著相關(見表7)。

      4.大學生人格特質和網絡成癮傾向、類型的關系

      通過對大學生人格特質和網絡成癮傾向、類型進行相關分析,發現個體的精神質、神經質和掩飾性與網絡成癮存在顯著相關,其中和精神質、神經質存在正相關,與掩飾性存在負相關。在對不同成癮類型的相關研究上,發現與大學生的人格特征存在著顯著相關,其中精神質、神經質與游戲成癮、信息成癮存在正相關,而內外傾性和掩飾性與游戲成癮、信息成癮存在負相關;人際關系成癮與精神質、神經質存在顯著正相關,與掩飾性存在顯著負相關(見表8)。

      5.人格特質、心理健康水平等與網絡成癮傾向的回歸分析

      基于上述相關分析的結果,以網絡成癮傾向為效標變量,采用逐步回歸分析,考察性別、年級、人格特質、心理健康水平對其的預測作用。結果發現,精神質、抑郁、年級、樸實性和人際關系作為網絡成癮傾向的預測變量,回歸方程非常顯著,F(1,262)=24.38,P<0.O1,五個變量共解釋男性氣質分數變異的32.1%。其中,精神病性對網絡成癮傾向的預測力最強,解釋總變量的25.3%。

      四、討論

      1.性別、年級等人口學特征對預測大學生網絡成癮具有顯著作用

      本研究發現大學生網絡成癮傾向與性別存在顯著差異,男生顯著高于女生。而在不同網絡成癮類型的性別差異比較上發現了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

      在人際關系成癮傾向和信息成癮傾向方面女性成癮趨向均表現出顯著高于男性。而在游戲成癮方面,沒有表現出差異。這一結果和國內的一些研究結果極其不一致。李秀敏等的研究表明不同網絡成癮類型中男生顯著高于女生。本研究之所以得出如此不同的研究結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首先,目前網絡游戲發展迅速,種類繁多,足以滿足不同游戲愛好者的需要,男生可能更喜歡玩一些大型網絡互動游戲,而女生則可能更喜歡玩益智、棋牌類、體驗類等小游戲。這可能導致了在本研究中,網絡游戲成癮并不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的原因。再次,在網絡信息瀏覽成癮方面,雖然傳統想法認為女生網絡上關注信息的內容相對男生要少,但近幾年,隨著網絡購物的風靡,越來越多的女生放棄周末逛街購物的時間,轉而把時間投向資源更加豐富的網絡商家。這導致女性網絡信息瀏覽成癮傾向要顯著高于男性。這一假設通過對高信息成癮傾向女生的談話中得到了證實。

      同時發現二年級網絡成癮傾向顯著高于其他年級。在網絡人際關系成癮和網絡信息瀏覽成癮方面存在明顯的年級差異。二年級學生明顯高于一年級學生,但在二年級和三年級、一年級和三年級之間沒有顯著差異。而在游戲成癮方面沒有明顯的年級差異。這可能是:大一階段由于學生剛進人大學時,對環境不熟悉,很多人還在延續高中階段三點一線的學習生活方式,一般不太會投入太多時間在網絡等事物上;進入大二階段,大學生隨著逐漸適應大學生活,大學生交際需求、探索需求、求知需求逐漸加強很多人選擇網絡來了解和認知社會;選擇了網絡來尋求關懷和支持,利用網絡交際來回避現實生活中的困難或人際交往挫折;進入高年級,隨著對網絡的新鮮感會逐漸消失。上網時間迅速回落。但網絡游戲則由于其種類的豐富性和不斷地更新發展,使其保持了對不同人群的吸引力,也導致了在網絡游戲成癮方面沒有發現顯著的年級差異。

      2.人格特質、心理健康水平影響大學生網絡成癮傾向

      本研究發現scL—90的10項因子均與網絡成癮存在顯著相關。這一結論和國內很多研究的結論一致,說明“網癮綜合征”已經影響了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無論是網絡游戲成癮、網絡人際交往成癮、網絡信息瀏覽成癮,他們和scL—9O的10項因子均存在顯著相關。但不同類型的網絡成癮與scL—90中的相關系數是不一致的,這說明不同類型的網絡成癮可能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不同層面產生影響。

      本研究還發現在神經質、精神質上得分高的被試比得分低的被試有更高的網絡成癮傾向,而掩飾性得分低的被試比得分高的被試有更高的網絡成癮傾向。在研究不同網絡成癮類型與人格特征的研究中發現:精神質、神經質得分高的被試網絡游戲、信息瀏覽成癮傾向高,而內外傾、掩飾性得分低的網絡游戲、信息瀏覽成癮傾向高。在神經質、精神質上得分高的被試比得分低的被試有更高的網絡成癮傾向,而掩飾性得分低的被試比得分高的被試有更高的網絡成癮傾向。

      精神質和神經質高的人一般都與現實相沖突,當他們在現實生活中遭遇困難或挫折時,更有可能將情感滿足和壓力釋放轉向基于計算機的網絡通道,以尋求虛擬空問的支持。這種傾向有可能強化其“虛擬人生”,導致現實人格和現實生活的異化。同時,網絡成癮傾向得分低的人比得分高的人表現出更高的掩飾性。網絡具有匿名性的特點,用戶可以在網絡上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說任何自己想說的話,而不用擔心自己會受到傷害。這和原獻學等人”研究大學生人格特質、社會適應能力與網絡成癮傾向的關系的結論具有一致性。網絡的上述特點與那些人際關系障礙者或情感滿足匱乏者的結合使該類人群更易成癮。

      同時研究發現,精神質、抑郁、人際關系、二年級、弱掩飾性特征等對網絡成癮傾向具有較高的預測作用。這有助于教師和學校心理輔導人員根據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征情況以及所在年級情況進行有效的預防和引導。不同性格特質大學生進行分類干預,尤其要關注精神質學生的成長。如精神質學生易人際關系緊張,為防止其到網絡中尋求補償,教師和學校心理輔導人員要針對精神質學生的具體特點,重點加強其人際交流能力和交流技巧,以使其遠離網絡成癮的危害,積極健康地成長。這對于長期開展學生工作的輔導員來說具有較強的借鑒意義。超級秘書網:

      亚洲日韩v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 亚洲校园春色另类激情|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无弹窗|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电影| 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 中文字幕亚洲天堂| 国产亚洲精品看片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人人| 亚洲综合色成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aⅴ综合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堂网|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永久| 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无码| 亚洲人色婷婷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看|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亚洲中文无码永久免| 亚洲经典千人经典日产| 风间由美在线亚洲一区| 成人伊人亚洲人综合网站222| 亚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狠狠色婷婷狠狠狠亚洲综合| 亚洲综合最新无码专区| 亚洲最大AV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综合| 亚洲综合激情六月婷婷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 国产亚洲国产bv网站在线|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女bbbbxxxx另类亚洲| 久久亚洲AV无码西西人体|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一级片在线播放|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