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肝移植手術的護理心得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術前護理
1.1全面評估肝移植手術是外科最具風險的手術之一,術前患者的身體狀況對移植成功與否有重要影響。(1)對于心、肺、腎功能的評估同外科手術相同,但肝功能失代償期患者可并發肝腎綜合征和肝肺綜合征,二者雖不是肝移植的禁忌癥,但可增加移植術后的死亡率[2];(2)肝臟功能評估:采用Child-Pugh分級標準對肝臟功能進行評估,評價肝臟損害程度。本組中10例死亡患者中有8例為C級,預示肝臟損害越重,手術風險越大;(3)營養狀態評估:終末期肝病患者中大部分存在營養不良。營養不良不是肝移植的禁忌癥,但嚴重營養不良影響術后的康復;(4)體內水鈉潴留的評估;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由于病生理因素的影響,可導致體內水鈉潴留,發生胸、腹水和水腫。正確估計體內水鈉潴留情況,為術后液體的負平衡提供佐證。肝硬化患者的胸、腹水常在術中放出,影響體內循環血量的主要是組織間隙液體量,隨著蛋白的補充和肝功能的好轉,這部分液體入血,負平衡量的多少取決于組織間隙液體量,但這部分液量很難準確估計,臨床上多根據中心靜脈壓進行判斷。
1.2術前準備肺部感染是肝移植術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已成為共識[1-2],因此術前在做好常規檢查、備血、皮膚黏膜準備、腸道準備的基礎上,要著重加強對呼吸道的管理:(1)有吸煙史要勸其戒煙,并遠離吸煙環境及呼吸道感染的人群;(2)口腔護理:每日晨起及三餐后刷牙或漱口,對于重癥患者,為預防真菌感染,可選用3%碳酸氫鈉作漱口液;另外要求患者入手術室前用生理鹽水或3%碳酸氫鈉徹底清潔口腔,以減少插管時將口腔內定植菌帶入呼吸道[3];(3)呼吸功能訓練:手術后由于腹部切口疼痛以及腹帶的束縛,使腹式呼吸運動受限,術前應行束腹深胸式呼吸運動的練習。同時教會縮唇深呼氣,防止術后早期小氣道塌陷;(4)有效咳嗽排痰:術后患者切口疼痛恐懼咳嗽、營養不良者排痰無力,痰液排出不暢易發生肺部感染,因此應向患者講解咳嗽的重要性,自覺主動練習有效咳嗽方法。
2術后護理
病室環境要求(1)加強開窗通風和空氣的凈化,患者入住ICU前,要開窗通風至少2h,術后每日早晚通風2次,每次至少30min;同時配合使用空氣凈化器,加強對空氣的過濾和凈化;(2)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術后早期要注意保暖,室溫應控制在25℃。對于重癥肝炎或已有肺部感染等易發生霉菌感染者,適當降低室內溫度至22℃,濕度降至30%左右,氣道的濕化通過呼吸機或霧化器來實現;(3)物品消毒:術前對被、褥采用通風或日光爆曬,床墊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臺面、儀器設施、水龍頭、地面等處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2次/d;每日清洗空氣凈化機的過濾網及空調的出風口;(4)患者術后住單間病房,嚴格執行保護性隔離措施。
術后監測(1)嚴密監測生命體征:采用心電監護儀動態監測心率及心律、呼吸頻率及SPO2、血壓情況;術后早期心率加快是機體的代償反應,可能與血容量不足、貧血、缺氧、電解質紊亂、感染等有關。呼吸異常最多見為肺水過多,也見于肺部感染、肝肺綜合征、胸腔積液等;低血壓時,應首先考慮腹腔有無出血,如無出血,可能為靜脈血管床張力不足,血液淤滯在靜脈內,此時常不需要大量的補液,應給予適量血管活性藥維持血壓;(2)觀察腹腔出血情況:本組肝移植術后均在不同位置放3條腹腔引流管,觀察記錄每小時引流液的顏色和量,如患者有心率增快、血壓下降、貧血、CVP下降、尿量減少等血流動力學不穩時,要考慮手術進行止血;(3)觀察膽汁引流情況:對于放置T管患者,注意觀察膽汁質與量,了解肝功能恢復情況。
呼吸道管理(1)保持口腔清潔:口咽部定植菌的下移是引起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因此使用人工氣道期間加強口腔護理4次/d,采用擦拭和沖洗相結合方法徹底清潔口腔??谇蛔o理液一般選用生理鹽水溶液,對于Child-Pugh分級C級或危重患者,用3%碳酸氫鈉溶液以預防真菌感染,對已發生真菌感染者,在用碳酸氫鈉沖洗后,用兩性霉素擦拭或口腔內噴灑。拔除人工氣道后要督促落實早、晚兩次涮牙及三餐后漱口的生活習慣,以確??谇磺鍧?;(2)有效清理呼吸道:對沒有肺部明顯感染病灶者,常規叩擊胸背部2次/d;對已有肺部感染者,采取綜合排痰措施:氣管內滴藥或霧化吸入→叩擊病灶部位→體位引流痰液至氣管內→吸痰或咳嗽排痰。值得注意是叩擊病灶部位時間不少于5min,對于移植術后2周內進行叩擊時,不可用力太大,采用高頻、快速、輕叩的方法,以免發生腹腔內出血;體位引流采取的體位以側臥位、頭高腳低位為常用,其它臥位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痰液一定引流至大氣道內方可進行吸痰或鼓勵患者咳嗽排痰,一次吸痰要徹底吸凈,切忌頻繁多次無效的吸痰方法。文獻報道拔管時間延長與肺部感染有關[4],因此,要盡可能早的拔出氣管插管,但在拔管前,要評估患者痰液量及排痰能力,對于痰液多且無力排出者,即使呼吸指標良好,也要適當延長帶管時間,估計帶管時間較長時,應盡早行氣管切開;(3)呼吸功能和有效咳嗽訓練:患者拔除氣管插管后,盡早進行呼吸功能訓練,在術前鍛煉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具體方法為:主動或被動擴胸運動,同時囑患者胸式深吸氣,縮唇呼氣;在呼吸功能訓練后進行有效咳嗽,由于傷口疼痛恐懼咳嗽,護士應給予協助用雙手按壓腹部傷口,初期采用“哈咳技術”,逐漸過渡到深而有力的咳嗽。
術后液體管理由于患者在術前有不同程度組織水腫,以及大量蛋白輸入使液體重回體循環,在肝移植術后早期,多數患者呈現液體過多狀態。由此帶來的嚴重后果是肺水腫,以及在此基礎上發生的肺部感染,成為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術后早期液體管理的目標是既保證充足的血容量,又不加重組織水腫,在血流動力學穩定情況下爭取術后早期實現液體負平衡[5]。但是,由于肝移植圍術期特殊的病理生理改變,病人術前欠缺量、術中出血量和第三間隙轉移的液體總量均很難準確估計。如何掌握術后的液體輸入量并達到負平衡,需要綜合監測評估圍術期容量和循環狀況,為液體治療提供依據:(1)CVP的監測:術后CVP的連續動態監測是評估循環血量的有用指標。有文獻報道肝移植術后早期CVP應保持在4~8cmH2O[6]。由于肝移植術中、術后早期常處于液體過多狀態,因此要維持低的CVP,一般通過限制液量和使用利尿劑都能實現,有腎功能障礙的患者,必須通過床旁血濾降低CVP。分析我院肝移植術后10例肺水腫患者CVP情況,CVP均在6mmHg以上,因此,我們認為將CVP維持在6mmHg以下,對預防肺水腫的發生有重要的意義。但CVP值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如果出現CVP增高而循環不穩時,要考慮心功能不良等其他原因,要及時應用血管活性藥;(2)尿量的觀察:尿量對于循環血量不足是非常有用的指標,當尿量>30ml/h時,表示循環血量充足,已被公認;但對于液體負荷過多,需要維持多少尿量沒有具體標準。文獻[6]認為肝移植術后早期尿量應維持在150ml/h以上。我們的經驗是對于術前肝功能良好的患者,術中嚴格管理液量,術后尿量至少應維持在100ml/h以上;對于術前肝功能失代償期的患者,尿量應達到150ml/h以上。
正確服用免疫抑制劑患者術后均采用FK506、嗎替麥考酚酯、激素三聯免疫抑制劑方案抗排斥治療。免疫抑制劑的規范應用是保證移植手術后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我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1)依照免疫抑制劑藥代動力學原理,保證服用FK506前后禁食禁水2h,以達到有效藥物濃度;(2)對于FK506藥物濃度不穩定的患者可以加用西柚汁順服;(3)定期準確監測藥物濃度變化并及時作出劑量調整;(4)始終與患者保持長期聯系,并做好院外指導工作,防止藥物錯服、漏服事件發生。
作者:劉志華崔怡滕亮任貴軍丁俊琴單位: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