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海派家具裝飾藝術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裝飾藝術風格
于20世紀初誕生于法國,具有非常鮮明的藝術設計思想和風格。融合西學,是在晚清民國時期的主流發展趨勢。從19世紀以來,由于上海處于港口位置,促進了這個城市迅速擴張,經濟得到奇跡般的發展。從20世紀的中國工藝美術和裝飾藝術的發展上來看,上海是最具代表的例子。“裝飾藝術風格”主要提倡功用重于裝飾,倡導機械美學,趨于簡潔的幾何形態設計;主要采用直線與對稱的抽象構成形式,在國內這種裝飾藝術風格在早期體現在上海的建筑、家具等方面。建筑方面,上海裝飾藝術建筑的設計主要來自于最著名的設計事務所公和洋行的黃獻,這一時期最為活躍的設計師有匈牙利的鄔達克和法國的P﹒費色爾。中國建筑師同樣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美琪大戲院、大光明電影院、國泰電影院、百樂門舞廳、大上海大戲院等等。在這一系列地裝飾藝術風格的浪潮中,體現了不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將當時最流行、最時髦的元素轉化為大眾接受的形式融入到當時上海商業活動和物質世界上。
二上海隨著經濟的發展
家具也在繼明清家具的發展,形成了以民用為主,主要流行在上海為中心的江浙地區,慢慢形成了海派家具。海派家具是實用中帶點秀氣,很符合上海那種有節制的審美,20世紀20—40年代的上海家具體現了西方文化對近代中國影響和海派文化特有的兼容性,也是中國傳統家具隨著時代人們需要而產生了一些風格上的變化。海派家具有幾種風格,即維多利亞式和裝飾藝術風格,雖然這些風格有歐洲巴洛克、哥特式風格的借鑒,但因為地域的原因,聰明的工匠們借鑒并融入了許多國外流派和藝術風格的創造元素,比如腳飾、雕飾等都融入了中國元素。20世紀海派裝飾設計中借鑒了國外各流派的風格特點,其主要特征是繼承了中西多元文化傳統,也創新并結合中國各地的現實生活元素。主要還表現在建筑設計、室內空間、家具陳設、平面設計、商業插圖、服裝服飾、裝飾圖案、日用器具等多個領域。所謂的海派,是文化藝術方面的一種風格,帶有上海特點的風格,無論是海派建筑,還是海派家具,都應該是中華民族文化與當地地域文化相整合并吸取了外來的裝飾藝術風格的更多統一。下面從幾個方面來感受下海派風格。
1、海派建筑
建筑作為城市形象的主要載體,深深地受到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上海在6000年前,現在的市中心還是一片,但現在早已是高樓林立,使上海逐漸成為中國的金融中心和商業中心。其間,大量的國外建筑師及留學歸來的中國建筑師都引進了西方建筑文化,打破了傳統的建筑格局與空間。石庫門建筑是上海的標志性建筑之一,也特別能代表老上不第的市井文化。作為中西合璧的產物,石庫門建筑總體歐洲聯排式,單位平面脫胎于四全院形式。早期石庫門住宅建筑受江南傳統民居風格的影響,里面隨處可見中式元素,比如雕花漏窗、格柵、美人靠欄桿、封火山墻、中式格子門等。最早的石庫門建筑的實用性強、造價便宜,這些建筑都帶有石頭門框,因此被稱為“石庫門”。
2、裝飾雕塑
其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擺件式,主要以人物、動物、瓜果等形象或直接以抽象的幾何體呈現;另一類是依附于某一主體上的雕塑工藝,一般常見于建筑的門頭、柱腳、把手、首飾、家具的裝飾浮雕等。其中蹲立于原上海匯豐銀行大樓前的一對銅獅是具有裝飾性的雕塑。這座古典式巨廈門口,長達20米的臺階兩旁匍臥著兩只青銅獅子。裝飾藝術運動影響了中國現代一批城市的建筑設計裝飾風格,既保留著中國傳統裝飾文化,又體現了西方裝飾藝術風格的特點,折衷地體現著東西方藝術樣式的結合。
3、家具
繼承明清家具的發展,海派家具深受西方風潮的影響,無論從造型還是裝飾上都向仿西式和中西合璧式發展。梳妝臺做工都很精巧,大多有雕花;五斗櫥是由英式抽屜柜變化而來的,在柜框邊上有浮雕裝飾,在抽屜面上用細木鑲嵌或用癭木作貼面裝飾;海派家具大多都選料考究,工藝精細,磨工和漆工細致,講求素凈、大方和線條美,各種傳統工藝以及裝飾的運用使得海派家具具備了良好的使用和收藏價值。四、平面設計,這個時期上海的海報、插圖、裝幀等設計,改變了傳統的圖案、色彩、文字等視覺元素,其中都展現出現代視覺設計的面貌,當時的電影海報和化妝品招貼廣告都流露出“唯美主義”的浪漫情調,都能看出中西融合的特征。其中“月份牌”是最具代表性的對商品進行廣告宣傳的產物。海派裝飾設計深深受到了裝飾藝術的影響,對中國20世紀初中期裝飾藝術設計的形制類別、工藝材料、傳承沿革和風格特征等進行了多元化的展現,上海在經濟和文化等方面都領先于全國,成為吸收外來文化及影響中國現代化的風向標,開創了近代中國裝飾藝術的先河。
作者:阮瑩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學院藝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