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大學師生素質教育提高畢業設計質量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論文摘要:畢業設計是高等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學生在走上國家建設崗位之前一次重大的實踐。通過多年的畢業設計指導,筆者發現畢業設計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分別從加強大學生和教師的素質教育的角度.提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途徑。
論文關鍵詞:素質教育;畢業設計;教學質量
大學培養是人生的黃金階段,而作畢業設計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其目的在于總結、檢查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成果,同時使學生有機會利用學過的知識對某一課題進行專門、系統、深人的研究,可見畢業設計既是評定學生畢業成績的重要依據,又是學生走上國家的建設崗位之前的一次重大的實踐活動,不僅鞏固了原有的知識,加深了對其的理解,而且擴大了知識面,提高了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鍛煉了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做好畢業設計不僅是學生的愿望,也是教師的期望。本文就畢業設計存在的問題和解決途徑展開論述。
一、畢業設計存在的問題
在畢業設計任務書中指出畢業設計包括:理論分析、實驗研究、外文翻譯等方面。而對于理工科大學生,則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綜合應用中英文資料的能力,同時還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但是現實卻不容樂觀近年來通過指導審閱大學生畢業設計,并參加學生答辯,發現在畢業設計中存在如下問題:
(1)畢業設計與其任務書要求不符,沒有嚴格按照任務書的內容去做。
(2)存在著虛造數據的現象。
(3)人文素質差,語言文字功底薄弱,詞不達意,這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面:
①從詞法上講,詞語濫用。
第一,“做”和“作”不分。例如做為一篇好的論文有許多準備工作要作(“做”和“作”顛倒)。
第二,“那”和“哪”不分。例如那里有哪種道理呢,
第三,“的、地、得”濫用。例如飛地越快,我們覺的越穩(“地”和“的”應為“得”)。
②從句法上講,句子結構混亂,成分殘缺。
第一,結構混亂。例如種子發芽率的高低,關鍵是由內因起決定性作用的。這一問題已經引起了有關專家的注意,并展開了研究工作(應為“種子發芽率的高低,關鍵由內因起決定性作用。不但這一問題已經引起了有關專家的注意,而且他們展開了研究工作。)
第二,成分殘缺。例如上面介紹的方法,用精密光學儀器來定量A一淀粉酶的活性(可改為:我們可以根據上面介紹的方法,……)。
③從邏輯上講,詞句連接疏松,標點符號運用不當,中心概念不明確,偷換概念現象嚴重。
④從文法上講,詳略不當,結構不清,以致意義重復,遺漏較大。例如鑒于當前我國數據通訊系統尚不發達的現狀,建立全國范圍的分布式水資源數據庫系統暫時是不可能的。(“目前”與“暫時”重復)。
(4)專業基礎薄弱,基本概念不清。
搞信號處理的分不清楚模擬信號與數字信號;搞計算機的不懂什么是三總線;搞電路的分不清接口與接口通信;搞信息的不會寫傅里葉變換;搞系統的不知何為線性系統等等。
(5)論文標題外延太大,不發揮概括文章的作用。比如有的文章標題中有“射線”,"CT”這類詞語,但在文章中幾乎沒觸及。又如用“電視監控系統”、“變頻變調器”等根本不能由單個學生來完成的課題來作為個人論文的標題,這顯然沒有說服力。
(6)外文譯文不尊重原文,牽強附會,將英語單詞的常用意義和科技意義混淆,有將總線“BUS”譯成“公共汽車”的,也有將“混凝土”(CONCRETE)以為“具體”的。甚至有的外文內容與所選題目無關,這不利于學生了解所從事研究工作的國外現狀。
(7)論文結構方面的問題
①參考文獻書寫格式不符合標準,普遍存在著羅列參考文獻的現象,而在文獻中幾乎沒有見到何處引用;對期刊、論著等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不規范;
②篇章結構不合理,章與章、節與節之間不能有機銜接;有的章節完全是為了湊夠字數;
③摘要是文章內容的一次提練,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但是有些摘要沒能緊扣研究內容,而是做畢業設計過程的陳述,過多的敘述前人的工作,對自己論文的創新之處沒有重點指出;
④排版不規范;
⑤電路圖元件符號不準確,新舊國標并用。
(8)答辯過程中存在著教師為學生爭“優”的現象。
以上不僅反映了學生素質偏低,也反映了教師的問題。因此,我們必須提高師生的素質。
教育是一項需要全社會投人,多層面動員,各種手段相結合的系統工程,根本目標在于提高人們的綜合素質,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大業培養人才。
因此素質教育點多面廣,層次復雜。但就大學校園而言,包括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學生是我們教育的主體,教師是主導。我們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展開積極活潑、形式多樣的素質教育活動。具體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身體心理素質的教育等。但從目前的教育現狀來看,與我們“德、智、體”標準還有差距。這正是存在大學生畢業設計問題的根源。因此,提高了廣大學生和教師的學習和教學能力,提高了他們的綜合素質,也就提高了畢業設計的整體質量。
(1)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學生是素質教育的主體,只有提高主體的綜合素質,才是我們事業成功的關鍵。從立身處世上講,要宣傳做學問和做人的關系。做人是根本的,也是永恒的,要培養誠實、正直、勤奮、豁達的優良品質,為做好學問打下基礎。
①從教學上講,要重視基礎性教育。
第一,加強大學語文教學,開設大學語文必修課,并在其教學中加人寫作課,使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得到提高,適應社會各方面的需要。
第二,重視基礎課,尤其是數學、物理等理工科公共基礎課的教學,加深學生對基本理論、基本概念的理解。
第三,不僅要重視公共外語的教學,也要重視專業外語的教學。
②從實踐上講,要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科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第一,進一步加強實踐教學,提倡學生上大學期間參加科研活動,鼓勵參加各種知識競賽,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在畢業設計中慎重選題,明確任務,逐步改變在畢業設計完成后才寫任務書的局面;在現經費不足的情況下,鼓勵學生自己補充費用完成實驗設計。
第三,建議大學生在畢業前發表一篇或幾篇論文,逐步建立自己的科學思維體系。
第四,借鑒校外國外的素質教育的經驗,培養大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2)從教師的角度來看
總書記在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提高教育質量的基礎條件,要不斷優化教師隊伍的結構和教師隊伍的素質。”因此,必須建立這樣的教師隊伍:
①從總體上講,應該是素質較高,結構合理,群體優化,實力雄厚的教學科研隊伍。
②從個體上講,應該是師德高尚,能力較強,會管理,肯學習的園丁。
為了達到上述目標,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①確立教師的主導地位,使其明白自己不僅是學生的引路者,也是學生的服務者。只有明確自己的作用和任務才有端正態度做好工作的可能。
②加強教師的業務素質教育,使其成為學業精通,教學有方的實用人才和反應敏捷、思維嚴密的創新人才。
③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這是做好任何事情的道德基礎,教學也不例外。
④提倡教師不斷學習,及時更新知識;同時也有能力與學生打成一片,成為大家的朋友。
⑤教師本身要努力加強個人修養,真正做到“為人師表”。
當然,如此龐大的一個系統工程,素質教育需要家庭、社會、學校共同行動,從個人抓起。使每個公民都成為一個受教育者,真正培養出基礎理論扎實,實踐操作過硬,人文底蘊深厚,并且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師生的綜合素質提高了,畢業設計的水平也會相應地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