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公共管理下高校學生社團管理效率與公平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0前言
高校學生社團承擔著豐富校園文化、服務學生第二課堂和培養優秀學生干部的職責,它們的良好發展,無論對學校還是學生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當前得到教育工作者和研究學者一致認同的觀點是,以學生社團的優質管理促學生社團發展。因此,高校學生社團能否創新管理模式,解決管理問題,越發受到重視?!皠撔隆币辉~在企業家創業和公共組織機構的管理中被頻繁地提到,為了實現組織目標,不斷地進行管理的優化和創新是唯一的途徑。研究學者和實踐者通過不斷的研究和探索,在商業領域和公共管理領域提出了許多的創新管理理論,也通過大量的成功案例證實了這些理論的科學性和可行性。本文重點分析公共管理視角下的創新管理模式。公共管理有別于工商企業管理,重要的區分點就在于前者的主體是政府(或非政府公共組織),且管理的目的著眼于社會的公共利益,而非私人利益。周慶行等人對“公共管理”的解釋表明其目的是致力于為公民提供優質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從這個角度而言,高校學生社團的管理可參考公共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原因在于:高校學生社團非營利性的特點以及為大學生群體提供高質量社團活動和社團服務的宗旨與公共管理的模式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而更為直觀的理由則是,公共管理中經常提到的“效率與公平”問題,也恰是高校學生管理中所面臨的。在前期文獻查閱的基礎上,結合在政府部門和S高校的實地調研,筆者認為,政府機關部門較為成熟的公共計劃制定、政策評估、責任確定、公共服務外包等內容,較好地兼顧了管理效率和管理公平兩方面,值得高校學生社團借鑒與思考。
1高校學生社團管理的效率問題
一般認為,效率是指社會活動中的投入與產出的比例??梢?,成本與利益的關系是效率的實質。用最小的成本來實現最大的效益,可理解為高效率,反之則為效率低下。在公共管理中,所有公共事務都存在著成本與收益的衡量。效率低下應該是每個組織在管理中最突出的負面問題。筆者在調研S高校J學院學生社團聯合會下屬的11個學生社團時發現,只有個別社團能做到財務狀況良好、社團成員的凝聚力高、計劃從制定到落實能快速而準確,情況最糟糕的社團一年都組織不了一次社團活動或服務,社團管理形同虛設。詳細分析一個高效的政府,筆者發現:其決策制定是快速、準確而能實施的,且能在預期時間內完成——有一個專門的決策分析、制定和評估部門;任務布置下去各部門的職責是明確的——部門職責甚至有明確的章程說明;權力下放,不做不擅長的事情——政府外包服務項目,培育社會組織機構;規范化的考核和激勵機制——360°績效考核及明確的個人晉升途徑;責任落實到人——一直到底的個人問責制。規范化的制度約束以及恰當的人在恰當的崗位做恰當的事,保證了政府在一個政策周期內的高效運轉。筆者將上述的一些理念運用在J學院的11個學生社團中。社團指導老師、會長和副會長形成決策機構,由于是專業社團,要求會長與副會長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能為決策提供部分專業意見;決策形成的內容將細化為指標評分,作為360°績效考核的依據,而評分包括社團聯合會上級評分、其他社團同級評分和學生代表下級評分,分數高低將作為社團評優和個人榮譽的重要標準;社團專業性強的活動可借助校外力量,如金融協會模擬炒股比賽的軟件則由企業提供,無需學生自行開發。上述舉措,輔之以已有的日常管理制度,社團內部松散的風氣有所改善,由于引入了競爭機制,社團間的良性競爭也促使更多學生干部積極性的提高,由于學生的評價、老師的認可以及工作的完成與自身發展緊密掛鉤,學生干部更注重工作質量和服務意識,間接也提高了社團的公眾影響力。
2高校學生社團管理的公平問題
廣義下的“公平”的概念被賦予了政治公平、經濟公平、倫理公平等多樣的形式,而在公共管理的實踐視角下,規則公平、程序公平、環境公平和結果公平是被討論得最多的公平問題。規則問題時指管理主體制定的規則應具有普遍約束力,規則面前人人平等。程序公平是指公共管理活動的開展應遵循正當程序。環境公平是指管理主體應為管理對象營造平等的競爭環境和條件。結果公平是指管理主體應保證按貢獻原則進行分配。一個注重公平的管理主體,應當在上述四方面的管理中有所體現??疾煲粋€有責任心的政府,其在處理公共事務時必然注重其政務的公開程度,這好比古時明君開言納諫。只有保證了信息掌握的對稱性,社會大眾才有機會獲悉公共政策的信息,才有利于下一步的民意表達。第三方監督以及社會公民有表達意愿的渠道,也是基于同樣的道理,即保證強弱兩方信息把握的公平性。而讓更多人有機會投身到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中,則是毋庸置疑且老生常談的,缺乏競爭對每一個組織的發展而言都是有害的。學生進入學生社團一般不存在門檻高低之分,因此學生社團應當注重的公平問題集中體現在如何保證信息在強弱雙方間的一致性。缺少長遠發展眼光的學生社團往往就在活動開展前幾天通過發傳單、擺攤的方式讓學生群體了解其社團動態,而當活動結束,學生群體就再也無法掌握該社團的任何信息。同樣的情況發現在社團內部,干事往往只能接受任務,但對社團的未來發展或與自身相關的信息則了解甚少。合理的做法就是類似于政府的“政務公開”,利用互聯網、電子期刊、微信、微博等先進工具,更新社團的動態。筆者曾讓J學院社團聯合會把換屆名單在微信上,發現轉發和評論信息人次共達幾百次,很好地讓更多的學生獲取社團的日常信息。另外值得關注的就是社團的評優問題。習慣性的做法是根據社團上交活動材料的準時程度以及活動規模的大小來進行評分,這樣的評判標準往往缺乏公平性和客觀性。筆者長期調研J學院的社會調查與研究協會,發現其活動大多為社會調研和數據研究分析,活動性質并非如辯論賽或知識競賽的外揚,也并不能吸引很多社會研究專業以外的學生參與進來,但調研參與活動的學生對該協會的評價,持正面評價態度的占90%以上。這表明,活動的規模或性質,并不能作為社團開展活動優劣的唯一評判標準。筆者認為,更加公平的做法是考察參與其中的學生是否受惠,并且是否能讓更多的學生受惠。精明的政府部門在進行決策時往往會不厭其煩地咨詢其服務對象的意見,這一點應當值得學生社團效法。因此,在考核社團績效時,會員(即學生)的態度應當占有相當大的部分比重。由此看來,應用360°績效考核來考評社團一年的工作表現,既是效率問題上的考量,也是公平問題的解決之道。
3結論
本文從公共管理中處理效率和公平問題的一些做法進行描述和分析,發現其中的一些做法能提供給高校學生社團作為管理的參照。盡管高校學生社團不能照搬政府管理的方法,諸如企業管理上的一些理論對社團管理仍有相當程度的可參考性,但筆者認為,取其精華仍是值得肯定的做法。科學決策,高效運轉,學生干部在其位謀其職,社團信息傳遞順暢,能為高校學生群體提供更好的學生活動和社團服務,從這點來看,具有公共管理視野的學生社團在高校中無疑更有競爭力和發展前景。
作者:嚴嘉榮 梁意鈺 單位:順德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