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聞文字編輯創新和實現策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文章從編輯立場客觀性、專業素養綜合性兩個角度出發,分析了新媒體時代新聞文字編輯的工作創新要求;圍繞新聞作品全面化經營、新聞質量嚴格化把控以及新聞內容特色化創新三個方面,提出了新媒體時代新聞文字編輯的創新實現策略。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新聞作品;網絡環境
在互聯網技術、無線通信技術、應用軟件技術等多種現代科技的推動下,現代社會迎來了新媒體時代。新聞文字編輯既能享受到良好的資源條件與工作便利,也面臨著更具復雜性與挑戰性的新聞市場與文化環境。基于此,有必要對新媒體時代新聞文字編輯的創新與實現策略展開探討。
一、新媒體時代新聞文字編輯的工作創新要求
1.保證編輯立場的客觀性
在新媒體時代,傳統紙媒對新聞信息的傳播壟斷被打破,人民群眾可以通過互聯網搜索、社交平臺討論等多種方式,對新聞信息進行獲取、評價與交流。同時,互聯網急劇增大了各類信息在地區、國家乃至世界范圍內的傳播速度,一則新聞作品由、傳播再到形成輿論,往往只需要幾分鐘。在此背景下,一旦新聞作品中存在新聞事件解讀偏誤等問題,將會在短時間內在網絡環境中建立起輿論話題,并受到暴風驟雨式的批判,對新聞編輯、新聞單位造成嚴重影響。新聞是廣大人民群眾了解真相、關注事件的重要窗口,若新聞編輯未保證工作立場的客觀性,很可能會對受眾產生誤導,降低新聞作品的積極價值。除此之外,新聞文字編輯作為新聞作品產出流程末端的工作人員,必須尊重現場記者等前期人員的辛勤勞動,而不是盲目、強行地在文字內容中增加自己的觀點,防止新聞作品喪失公平性。
2.保證專業素養的綜合性
新媒體時代是一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時代,新聞文字編輯只有積極學習、不斷提升水平,才能及時把握發展機遇、善用各類現代資源。一方面,新聞文字編輯應從內在素養的角度出發,接觸并掌握各類媒體設備、應用軟件、網絡平臺的應用方法,并做到去粗取精、彌補短板,在拓展專業知識眼界的同時,摒棄落后、片面的傳統編輯觀念、宣傳方法。另一方面,新聞文字編輯應從外部環境的角度出發,積極主動地對媒體環境、受眾特點進行市場調查,以確保自身具備高敏感度,達成新聞作品與媒體環境需求、受眾信息取向的動態匹配。
二、新媒體時代新聞文字編輯如何實現創新
1.做好新聞作品的全面化經營
在傳統媒體時代,新聞文字編輯對新聞作品經營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受傳統時期報紙對新聞信息的壟斷影響,新聞文字編輯大多只重視新聞作品的外化輸出,而不重視作品登報后的維護管理與受眾服務。第二,傳統時期新聞文字編輯人員的工作思維大多保守,經常在作品編輯前對新聞素材“挑三揀四”,這種做法雖然能在較高程度上避免新聞內容偏離主題,但也難以激發受眾群體的好奇心,不利于新聞形式、新聞內容的有效創新。為解決上述問題,新聞文字編輯在新媒體時代下必須做好新聞作品的全面化經營。一方面,在新聞作品后,新聞文字編輯要及時、持續地對新聞信息在網絡環境中的輿論反響與受眾反饋進行關注,以了解自身在語言表述、結構規劃、技巧運用等方面的優點與不足,進而揚長避短,為后續作品的創新優化夯實基礎。同時,新聞文字編輯還可充分利用網絡社交平臺的通信特點,與廣大受眾群體通過評論留言、私信交流、線上投票等多種渠道達成互動,以獲取更真實、具體的反饋。另一方面,新聞文字編輯要將作品的素材獲取視角拓展到網絡環境中,在合理利用各類數據、文字信息資源的基礎上,培植網民為新聞素材的提供者,做到新聞信息的基層化、多源化、主動化采集。
2.做好新聞質量的嚴格化把控
在新媒體時代,每個人都可能成為新聞事件的發聲者、傳播者,這在拓展新聞素材采集渠道的同時,也對新聞文字編輯施加了一定工作壓力。例如,在“昆山龍哥案”這一新聞事件中,受到文化水平、價值觀念、評價角度等因素的個體化差異影響,不同網民對該事件的看法也有所不同。部分網民認為,“殺人償命”是天經地義的“常識”,故而對新聞事件的處理結果存在異議。另一部分網民則認為,“昆山龍哥”是罪有應得,判定于某某無罪是我國法律保障人民利益的必然結果。面對這樣復雜的輿論環境,新聞文字編輯必須明確自身的社會責任,在新聞作品中對“昆山龍哥案”的處理結果作出肯定,并全面還原事件真相、深入剖析該事件所體現出執法部門對社會正義的響應與對見義勇為者的保護,從而通過新聞作品對人民群眾進行正確的輿論引導,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穩步發展。新聞文字編輯要樹立嚴格化的作品質量把控意識,在素材采集、文字編輯、作品等一系列過程中,最大程度地杜絕“假”“惡”“丑”“偏”等元素,為健康社會文化環境的構建提供支持。
3.做好新聞內容的特色化創新
新媒體時代下人們正處于“信息大爆炸”的文化環境中,對信息的要求相較傳統媒體時期更加“刁鉆”。新聞文字編輯要想使自己的作品從同質化日益嚴重的新聞市場中脫穎而出,獲得廣大受眾的關注與喜愛,就必須在新聞內容中體現特色與創新。例如,新聞文字編輯可將新聞事件與熱播影視劇、流行“梗”等熱門元素結合起來,以形成新聞內容的跨領域聯動效果。此外,新聞文字編輯作為文字工作者,還應從新聞內容的語言特點、結構上入手進行創新,通過合理運用暗線埋設、設置懸念、遞進修辭等文學技巧,提升新聞作品的文化內涵與文字魅力,從而迅速吸引受眾眼球,提高新聞的有效競爭力。
三、結論
綜上所述,在新媒體時代,傳統紙媒對新聞信息的傳播壟斷被打破,新聞文字編輯需要緊跟時代步伐,完成作品內容、工作方式、角色認知的快速轉型。只有樹立創新化、信息化的工作理念,新聞文字編輯才能保證新聞作品符合行業要求、滿足受眾需求,在新媒體時代下站穩腳跟,充分發揮出引導輿論、推進社會發展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英.基于數字化時代的報紙新聞編輯工作探討[J].傳媒論壇,2020,3(06):95.
[2]許曉東.融媒體背景下做好報紙新聞編輯工作的措施探討[J].國際公關,2020(02):61.
作者:李曉露 單位:山東省棗莊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