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技工院校語文教學問題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就業是技校辦學的主要目的,綜合素質與技能人才始終是社會建設的需要。為了迎合社會發展要求,技校教學以專業知識為重點,基礎課相對弱化,特別是中小學階段作為重點領域的語文課程,目前已經處在邊緣地帶,甚至很多老師不知道是否要將其作為重點進行教學。本文結合技工院校教學,對技工院校語文教學問題與改進對策進行了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技工院校;語文教學;問題;對策
針對技校語文教學邊緣化、教學方式單一、指導思想偏差、生源素質不高、學習興趣偏低等一系列問題,加強技校語文教學認識,做好語文教學改革,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充分利用現代教學工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語文素養逐漸成為當前技工學校必須解決的問題。雖然,近幾年很多技校針對改革都做了努力,但是受教育機制與傳統理念影響,改革力度不大,成效甚微。鑒于此,必須結合實際情況,正視語文教學地位,這樣技工院校的語文教學才有更好的發展。
1當今技工學校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1重技輕知,重理輕文:
技工院校的主要特征在于職教性,它的培養目標是幫助學生在社會建設與市場經濟上具備一技之長,在學生順利畢業后,找到合適的職業,這樣既滿足家長與學生心愿,同時也符合社會建設要求。目前技校課程整體設置與培養方案上存在諸多問題,重專業技術、輕文化素養,過分注重眼前利益。受這一系列思想的影響,語文作為技校的工具課與基礎課,已經處在邊緣境地。就課程設置來看:由于不夠重視語文課程,和專業課相比,語文受到學校擠壓,逐漸成為專業課的附屬學科。就課時安排來看:大部分學校,為了增強學生的技能實訓,幫助學生改善就業競爭,語文課時遭到刪減,當前使用最多的是80學時方案。
1.2教學方式單一,指導思想不端正:
由于技工學校的教學氛圍不夠嚴密,學校間缺乏有效的交流與溝通,省市開展的活動不夠科學,缺乏與教育主管單位的協作與交流等多種原因影響,在思想上普遍存在問題,注重教學實踐,卻忽略了理論學習,尤其是整體語文教壇趨向、動態,教學方式的改革與研究上,缺乏深入的革新與探討,對文科教學方式的研究力度不夠;或者是只注重教學改革與研究,忽略了對課外活動的拓展與深入。另外,對人才觀的認識不夠正確,普遍認為技校就是培養技術工人的陣地,對技校學生的要求沒有高中生那樣嚴厲。正是這種教學思想的影響,很多技校語文老師都存在能應付就應付的理念,難以做出成就。另外,技工學校還存在教學單一的問題。課堂教學中,通常是一只粉筆、一塊黑板、一張嘴一直講到底,雖然老師講的天花亂墜,但是學生卻昏昏欲睡。在滿堂灌的教學中,很多學生都出現了厭學情緒。
1.3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偏低,生源素質不夠:
眾所周知:技校學生對基礎課沒有太大興趣,其文化素質普遍偏低,技工學校生源緊張,都是中專職校、普通高中、重點高中挑選余下的,在語文技能與基礎知識上都存在缺陷。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首先,是錯別字偏多,如:五(無)體投地、回想童(同)年等;其次,閱讀水平和習慣較差,不會也很難堅持閱讀課文,閱讀后不能抓住關鍵語句和重點詞語,由于難以概括文章中心,所以不知道怎樣分析寫作特征;最后,語言表達能力有限,經常存在語句不暢通、中心不明確、字面潦草,整體作文水平不高,甚至有的學生連請假條都不知道怎樣寫。
2技校語文教學改革是大勢所趨
2.1正視技校語文教學地位:
在《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語文是現代教學的工具,同時也是華夏文明發展的重要載體與組成部分。語文是技校各專業學生必修的課程,語文教學對學生形成良好的文化與政治思想素養具有重要作用,對學生形成良好的創業、綜合職業能力具有重大影響。它強調現代語文教學的地位,自科學文化、政治思想到創業、個人發展與綜合能力的提高,都有著很大影響。但是,技校不注重語文學習,這就給現代人才的培養帶來局限。一個人要想有所發展,就必須結合人文素養,進行勤學苦練,這樣才能提高職業素質。所以,忽略語文教育,是急功近利的呈現。專家指出:現代語文教學具有人文性與工具性兩大特征,工具性是在語文課程的背景下,結合課程實踐與實用功能進行教學;人文性注重課程對學生的感情以及思想的感染。首先,要加強心理與德育輔導。學習風氣不濃厚,也是技校最突出的問題之一,之所以造成這種問題是生源,勤奮好學的學生一般都不存在此類教育問題,由于很多學生無心向學,從而迷戀網絡、早戀、打架鬧事,這和人格缺陷、心理障礙也有很大關系。其次,加強職業規劃與指導。語文對學生的個人發展、職業規劃有著很大影響,同時這也是“立人”的根本要求,孔子說“君子不器”,真正的人不應該是器具。因此,在技校語文教學中,必須從大的視角著手,基于人生意義、根本,讓學生在人生規劃上有更遠大的智慧與目光。
2.2教學改革急需進行:
以人為本、因材施教歷來作為教育教學的根本原則,在教學方式和教材選擇上,必須結合學習心理與基礎進行選擇。技校語文課不僅要注重人文教育,還必須整合職業性、實用性與實踐性等特性。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指出:現代職業教育必須注重專業的開發、實用性,通過利用新技術、新知識、新方法與工藝,讓語文教學職業化。因此,在技工院校語文教學中,要盡量整合專業,以方便教材選擇,貼近專業,如:對于文秘專業,可以結合事物性應用文例文,鍛煉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機械專業,可以從科普自然與說明文方面著手,增強學生對科學技術的興趣。在專題與模塊教學中,,通過對教材共性進行總結,圍繞特定內容,結合經驗,生成有效的教學模塊,學生歸納出同一模塊文章的共性,對學習方法進行歸類,這樣才便于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對于實踐性課時少的專業,語文應該主動承擔起提高學生人文修養與思想品德的重要責任,通過和學生的個人修養結合,生成有效的學習體系。如:《弟子規》、《三字經》、《孟子》、《中華美德書》、《朱子家訓》等,再靈活應用現代教學方式,在誦讀、精讀、背誦、賞析為一體的情況下,進行點評。
3改善技校語文教學質量的對策
3.1做好人文學科教學:
隨著教育力度的加大,教育部門對技校教學進行了保護與扶持,并且頒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希望提高技校教學活力。同時這也為技校語文教學提供了很好的機遇。既然國家都已經重視,技校本身更應該增強關注,在最短的時間培養更多高技能與高素質人才。同時,各個技校還要徹底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使用多種教學方式,優化教學過程。因此,在技校教學中,不僅要做好技能培養,還要在人文學科上下功夫。
3.2完善教材,優化課程結構:
為讓技校學生更好的適應教學,就業與培養都必須以語文課程為依據,通過設置恰當的課程結構,編制適合學生發展的課程體系?;蛘呓Y合實際情況,選用恰當的內容進行編排。同時,學校應該結合項目多、學習時間緊張、實踐時間長等特征,科學配置總體數量,幫助學生個性發展。
3.3做好師資建設:
在技校語文教學中,老師必須對學生負責,給學生足夠的尊重與空間,這樣才能讓學生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因此,語文老師必須改變傳統的厭教情緒,通過改善人文素養,擴充知識面,用良好的文化素養,培養語文教學興趣。同時,語文老師還必須具備良好的讀書觀,只有掌握了知識結構,才能充分利用現代教學風格與方式,優化教學,在以身作則的背景下,引領學生愛上語文,主動接受語文。
3.4提高學習熱情,深化學習目的:
在技校語文學習中,必須以明確的學習興趣與動機為條件,讓學生和老師都認識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不管是判斷理解還是聽說讀寫,都對今后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在現實工作中,老師要從技校學生的心理、年齡與學習情況出發,從根本上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質量。引入多媒體技術進入課堂教學,以它圖文并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極大地優化了整個教學過程,實現了教育效果的最優化。語文教學要求突出口語交際功能,讓學生多學多練。但課堂時間有限,容易出現課堂教學容量不大的缺陷。多媒體信息量大且速度快的優勢可幫助教師傳遞大量的信息,能提供多種形式的訓練方法,讓學生進行語言實踐的機會更多了,有利于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課堂容量大大擴充,使課堂內容更加充實。
3.5完善語文作業設計:
語文作業一直是新課改重視的領域,它在技工院校語文教學中也發揮了很大作用。為了提高技校語文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更好的發揮主體功能,老師可以結合學生學習能力、愛好興趣布置作業,以及作業的展現形式。如:在《登高》中,除了引導學生賞析意象的選擇、意境的創設,深入文本,準確把握詩歌情景交融的手法和詩人深沉濃郁的思想感情,還可以指導學生查找詩歌寫作資料,展開想象,從深遠的意境中,體察出詩人悲涼的心境。在作業內容上,為了調動學生的持續學習興趣,可以從生活的方面,將課程實踐與中國文化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幫助學生獲取情感體驗,養成良好的學習興趣。
4結語
針對當前技校語文教學潛存的問題,技工院校必須樹立起“大語文”的教學理念,只有擴充語文教學覆蓋面,在工具性與人文性整合的情況下,才能讓德育、智育和個人成長緊密結合,從而促進學生成長與發展。
參考文獻
[1]鄧靜.技工學校語文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0,(3).
[2]劉艷平.技校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教育界,2013,(21).
[3]王朝峰.當前職高語文教學中作業設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職業,2012,(14).
[4]周曉芹.淺談審美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職業,2011,(8).
作者:黃娜 單位:唐山勞動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