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大學生村官能力培養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大學生村官為新農村建設注入了新的內容和動力,其中大學生創業現象正以不可忽視的力量推動著農村經濟的發展等進行講述,包括了農民是一個樸實的群體,農民的想法最簡單最實在,只要大學生村官貼近生產一線、大學生村官在工作中會遇到很多問題,一方面是自身的能力差距等,具體資料請見:
摘要:隨著我國新農村建設工作的逐步深入開展,我國農村建設程度也越來越深入化。但以目前農村舊的模式,舊的理念來管理農村,必然會使農村發展速度變慢,發展進入瓶頸。大學生村官,為新農村建設增添了新的動力,讓農村的老班子、老團隊的整體素質得到了提高,給農村建設帶來了新氣息。但是由于各種原因,致使大學生在農村事務中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如何使高等教育更好的服務于“三農”,使大學生村官盡快在農村發揮積極作用值得進一步研究。
關鍵詞:大學生村官大學教育
“大學生村官”政策在我國大部分省市,如江蘇、浙江、四川、河南等都得到了積極推行,即政府部門選派優秀大學生到農村擔任村主任助理等職務,直接參與農村事務管理。此項政策實施幾年來,大學生村官能否融入農村,扎根基層,引領新農村建設,他們的創業激情和工作熱情是否產生了積極影響,他們是否能夠學有所用,找到自己的定位,實現自己的價值,這些問題越來越值得我們關注。
2009年暑假,為響應教育部號召的以“我愛我的祖國”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本社會實踐團專程前往河南省欒川縣,進行以“大學生村官對新農村建設的推進作用”為主題的實踐活動。旨在了解大學生村官的工作、生活及創業現狀,了解當地政府的相關政策法規,力求從中找到一些思路和方法,使高等教育更好的服務于“三農”,促使大學生村官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大學生村官為新農村建設注入了新的內容和動力,其中大學生創業現象正以不可忽視的力量推動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引領當地農民群眾走向致富道路,同時實現個人理想和價值,成為當代大學生村官扎根基層、實現自我的新目標。
一直以來,只有帶領村民致富的生產能手或德高望重的人才能當選為村官,在走訪中,我們了解到大學生村官剛到農村往往沒有群眾基礎,對于村中日常事務無法順利完成,如處理糾紛,協調人際關系,安排農業生產任務等,只能依靠原有村官處理。
但度過適應期后,大學生村官也就開始顯現出他們的優勢,他們年輕,接受新事物快,有知識,很多人有著創業的激情,他們頭腦靈活,學習能力強,對于一些經濟政策和富農方針有很好的理解,能夠把握時機帶動當地農民生產致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例如欒川縣白土鄉椴樹村大學生村官張向陽,他帶頭承包了800畝土地種植高山蔬菜,創業過程使他體會到運用所學農業知識幫助村民增產增收的喜悅。
欒川縣共有121名大學生村干部(其中兼職教學工作的有45名)于2008年12月22日全部到崗任職。他們進村工作后,主要擔任黨支部書記助理和村委會主任助理職務,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擔負起農村政策宣傳員、村情民意調查員、富民強村服務員、群眾信訪調解員和科技信息傳播員等職責。在大學生村官眼中,農村有很多發展機會,有所作為是比較容易的。
農民是一個樸實的群體,農民的想法最簡單最實在,只要大學生村官貼近生產一線,真心為他們謀出路,村民肯定會認可擁護的。白土鄉大學生村官管理辦公室副主任佳文曉向我們介紹了經驗,他從“傳、幫、帶、嚴、培”五個方面介紹了鄉政府在大學生村官培養與管理方面的措施,通過建立每周考勤抽查制度、每月報告制度、年終總結報告制度、工作日志調閱制度、目標任務考核獎懲制度,切實加強了大學生村干部的日常管理,為其扎根基層、服務農村,早日成為新農村建設的領頭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欒川縣對促進大學生村官創業也有一系列積極政策:縣委組織部于2009年上半年開展“創業我先行”活動,鼓勵大學生積極創業,為村民們謀出路,尋找致富項目。為符合條件的自主創業高校畢業生提供不超過5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支持,對組織起來創業的可以提供不超過50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支持,還款時限為2年,激發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熱情,引導和幫助畢業生自主創業。
大學生村官在工作中會遇到很多問題,一方面是自身的能力差距。另一方面就是如何招商引資,帶領村民致富。與農民創業不同,村官們的創業項目大多都是村民們沒嘗試過的新點子,成本低、利潤高。而且大學生懂得利用網絡信息,尋找銷路、了解市場動態、指導創業調整。
但大學生村官的個人能力與實際需要也會存在落差。一方面,個人所學專業不對口,影響工作開展。另一方面,務實的態度有待培養。大學生村官對工作和創業存在眼高手低、過于理想化的問題,憑自己興趣和想象去做,在選擇項目時,對市場預測、當地的實際情況、創業團隊的執行能力、當地政府和農民的承受力考慮不足。
大學生村官工程是黨中央根據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需要所作出的重要戰略部署。高校是輸出大學生村官的重要源頭,所以優化高校教育內容是十分重要的。
就業觀念狹隘也是影響大學生深入基層的因素,一般畢業生都不愿去農村工作,家長也不愿意讓孩子回到農村。針對這種想法,學校應該有針對性舉行各種活動,開設課程,給學生樹立科學的就業觀念,開拓學生就業視野、創新思路,讓學生對農村有一個全面、正確的了解,增強報效祖國、服務社會的意識,讓有志于扎根基層的學生更有大局意識和服務能力,為我國農村建設貢獻力量。
大學生村官在農村中很重要的一個職責就是對農民進行政策宣講,而這方面的能力在學校中的培訓非常少,很多大學生村官自己都不能深刻理解政策內容。學校可以開設內容豐富的形勢與政策課、黨課、職業生涯規劃課、演講與口才等,與時俱進地針對我國農業政策進行培訓學習,提高每個學生的能力。
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也至關重要。在課堂內外以各種鮮活形式開展以基本價值觀念、思想信仰和行為規范為核心的文化教育,使學生明確自身責任,正確處理與社會、與他人之間的關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問題,促進學生創新能力與綜合素質全面和諧發展。
經常開展各種社會服務實踐活動也能夠培養學生回報社會,服務公眾的意識。使高等教育更完善、更全面是每一個學校任重而道遠的任務,使每一名大學生都具有高尚的品格、豐富的心靈世界和全面發展的價值觀是每一個學校任重而道遠的工作。這不僅僅對將來擔任大學生村官的學生有深遠的影響,也對所有大學生的人格會產生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