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無障礙設計嬰幼兒服裝設計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無障礙設計理念概述
無障礙設計(BarrierFreeDesign)這個概念名稱最初于1974年由聯合國組織提出,是一種新的設計主張。無障礙設計理念指的是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現代社會,一切有關人類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間環境以及各類建筑設施、設備的規劃設計,都必須充分考慮具有不同程度生理傷殘缺陷者和正常活動能力衰退者(如殘疾人、老年人)群眾的使用需求,配備能夠應答、滿足這些需求的服務功能與裝置,營造一個充滿愛與關懷、切實保障人類安全、方便、舒適的現代生活環境。無障礙設計理念最初在城市建筑、交通、公共環境設施設備以及指示系統中得到應用,例如人行道上專為盲人而設計的盲道、觸覺指示地圖,為乘坐輪椅者設計的電梯按鈕等。近些年來,無障礙設計已經逐漸擴展到了人們工作、生活、娛樂等領域,為人們提供了更為合理化、人性化的產品。服裝設計作為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不可分割的重要環節,也受到了無障礙設計理念的影響。而服裝無障礙設計的對象,包括了除傷殘缺陷者和能力衰退者以外的在服裝穿用過程中受到障礙的其他一些人,如孕婦、嬰幼兒等,比一般無障礙設計的對象更為廣泛。
2基于無障礙理論嬰幼兒服裝設計要求
根據醫學上的劃分,0~l2個月為嬰兒期、l~6周歲為幼兒期。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嬰幼兒表現了出不同的生理、心理特征,有不同的發育特點,所以嬰幼兒服裝的設計需要滿足其階段性的特殊訴求。應當在各個細節上考慮嬰幼兒的生長發育、安全衛生、美觀實用等問題,降低服裝對于嬰幼兒本身的成長和護理人員的護理雙方面的障礙。
2.1安全衛生
服裝就像人體的第二層肌膚,對人體有著重要的保護作用。嬰幼兒由于皮膚極為細嫩,又幾乎不具備自我保護的能力,故而服裝的安全性顯得尤為重要,嬰幼兒服裝的安全性可從以下兩方面考慮。
2.1.1物理性安全
靜電雖然對成年人不會造成傷害,但會對嬰幼兒造成一些不良影響,因此嬰幼兒服裝需要采用抗靜電的面料來降低不良影響;又如在嬰兒襪子底部沾上一些橡膠,增大摩擦力從而防止嬰兒在學步時不慎滑倒而受傷。所以要求嬰幼兒的服裝本身不會因為面料、款式、配飾的不合理而對嬰幼兒產生危害,既要使用安全衛生合格的面料,還要使服裝的款式和配飾合理化,避免如服裝帶子的纏繞、紐扣誤食等現象,以免造成危險。
2.1.2化學性安全
由于嬰幼兒的生活環境時時刻刻會接觸灰塵、粉塵等污染物,服裝在穿著過程中會吸收空氣中的灰塵;而活潑好動的嬰幼兒在飲食和玩耍等過程中,還會通過水果、玩具等物品接觸一些有機污染物,再者,嬰幼兒新陳代謝十分旺盛,每天會排出大量的水分和汗垢;這些污垢附著在內衣上,在一定的溫度濕度條件下,可能會因細菌分解而產生異味,或者因霉菌的生長和發酵而產生霉斑,亦或是汗垢與服裝所使用的染料、助劑等發生化學反應而產生帶色污垢。因此服裝要能夠在所使用的環境下具有一定的保護功能,規避一定的外界傷害。
2.2舒適實用
嬰幼兒服裝的舒適實用功能可以從以下兩方面進行展開。
2.2.1身體機能舒適性
嬰幼兒服裝的功能體現為以行動調節的方式來補助人體抵抗寒暑風雨、防止外傷等生理機能;從生活行動方向來看,服裝的功能則體現在順應人所處的生活狀態、充分發揮和不阻礙人體的運動機能和生理功用。嬰幼兒階段的孩子并不能自理或不能完全自理,要求服裝的穿脫也不能對護理人員和嬰幼兒本身造成障礙,要方便快捷地穿脫,避免嬰幼兒在服裝的穿脫過程中受傷或由于時間過長而著涼,例如在上衣的肩部或后領處設計紐扣等。
2.2.2面料材質舒適性
由于嬰幼兒尚未發育完全,往往骨骼柔軟;嬰幼兒生長發育速度快,四肢等部位的活動也比較多,因此嬰幼兒服裝要根據其生長發育特點而具備舒適性。這里所說的舒適性包括能夠排汗透氣,具有較好的保暖性能,款式寬松肥大,面料柔軟光滑有彈性等等。舒適性常體現在嬰幼兒服裝設計的細節之處,如將縫頭置于服裝外部,或是采用一些無縫頭處理等。
2.3美觀益智
服裝作為一種視覺藝術有著美的需求,嬰幼兒服裝也并不例外。在滿足服裝的安全衛生、舒適實用的同時,須以揚長避短的原則,靈活運用服裝與配飾來使嬰幼兒的體態更美觀,從而充分地展現嬰幼兒活潑可愛的天性和特質。除了身體發育以外,嬰幼兒的大腦也處于發育的關鍵時期,隨著人們對嬰幼兒教育意識的加強,將教育融入生活的細節之中也成為一種新的趨勢。服裝作為一種生活用品,在嬰幼兒的生活中有著重要的地位,這就使得嬰幼兒的服裝在有益于身體發育的同時,也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大腦發育,即具有益智功能。設計者應有意識地在嬰幼兒服裝設計中加入他們感興趣、適合其身心發展的元素,以吸引他們的注意,這樣在不經意間就能夠培養孩子的審美情趣,并促進他們的大腦發育。服裝的色彩與圖案都是嬰幼兒認識世界的媒介,在設計時應考慮到嬰幼兒的不用月齡及年齡,有針對性的滿足嬰幼兒服裝的益智訴求,讓嬰幼兒服裝對孩子成長發育的“無障礙”落到實處。
3無障礙理論在嬰幼兒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西方國家的嬰幼兒服裝設計理念是把孩子成長放在了首位,在此理論基礎上進行嬰幼兒服裝造型、色彩、裁剪和面料等方面的研究和設計。他們設計出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嬰幼童裝,不僅僅可以讓孩子在嬰幼兒時期實現對美的追求,也可以幫助嬰幼兒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我國的嬰幼兒服裝也可以將我們的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并結合現代的設計理念與方法,從服裝面料、服裝款式、服裝色彩、服裝圖案等角度出發,設計出適合中國嬰幼兒群體的服裝,幫助孩子們安然地度過嬰幼兒時期,更加健康的成長。
3.1服裝面料
GB1840-2003《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里,對嬰幼兒紡織產品有著嚴格的要求,對耐濕摩擦色牢度要求、重金屬(總鉛、總鎘)要求、燃燒性能要求均有明確的指標限度。因此,在選擇嬰幼兒服裝面料時,首先要以這些數據為基準,再充分考慮到嬰幼兒服裝的安全性和舒適性。
3.1.1阻燃隔熱及抗靜電面料
嬰幼兒生活基本難以自理,尤其在遇到火災等突發情況的時候無法自救,故而首選阻燃隔熱及抗靜電面料,這樣的面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保護嬰幼兒的作用;并可有效的降低服裝面料中的靜電對兒童的損害。3.1.2天然纖維對于嬰兒時期的孩子,容易吮吸衣服,這就必須降低衣服中的化學元素,要充分的降低面料中的甲醛含量,GB1840-2003《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規定嬰幼兒紡織產品的甲醛含量不得大于20mg/kg;因此要盡量采用無污染,無不良化學元素的面料;再者選擇嬰幼兒服裝面料時,要考慮環境的影響,比如夏季天氣炎熱,嬰兒的頸部、腋下、腿根部褶皺多,出汗也比較多,因此要考慮使用吸濕透氣性強的面料;尤其是尿布更是如此,尿布直接與最為嬌嫩的陰部與腹股溝接觸,對柔性要求更高。質地柔軟、輕薄、透氣、吸水性好、保溫性好的天然纖維是最適合嬰幼兒成長發育的面料之一,有利于維持嬰幼兒正常濕熱平衡和旺盛的新陳代謝,其次也可以選擇天然彩棉,生物酶后整理面料等。
3.1.3功能型面料
在嬰幼兒服裝面料的設計方面現在大多追求的都是“綠色環保”的目標,同時“科技含量”也成為了國際幼兒服裝面料發展的新方向。我國傳統采用的棉、麻、竹等天然纖維和大豆、牛奶等人造纖維織制造而成的環保面料,具有吸濕性強、透氣性能好等特點,而且對皮膚的刺激性較小,適用各種水溫對衣服進行洗滌。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高科技含量的服裝也成為嬰幼兒服裝面料的發展方向,例如智慧型布料,還有一些具備防水、抗菌、防臭等功能的新型面料,尤其是可防靜電、防紫外線等特殊面料的使用更加擴大了嬰幼兒服裝面料的選擇范圍,它們都深受服裝設計者和消費者的歡迎。例如,目前新研制的天然染料與環境有一定的相容性,對人體有害的成分少,而且具有保健的功效,能夠保證嬰幼兒的身心健康。
3.2服裝款式
考慮到嬰幼兒服裝的安全性,裝飾用的帶子盡量不要用在脖子附近或連衫帽的設計中,盡量不用帶子來調節松緊,而用其他物品來代替;另外,在處理服裝的扣子時候,也盡量要避免容易傷人的玻璃制品,用非裝飾性的按扣為好,按扣也應該易扣易解,扣子應該綴的相對牢固,免得被孩子口服。剛出生的嬰兒睡眠時間較長,最長的睡眠一天可以達到20小時,且基本是仰臥位,因此運動量很少,這就要求服裝的設計以寬松,無領,比較容易穿脫的款式為主;而且要注意前后尺寸不能一樣,前長后短,避免排泄物污染衣服,扣子或系帶的位置也要講究,側面的或前面的容易讓孩子感到隔壓。我國傳統的襁褓算是比較合適的服裝,其不足在于限制了嬰兒的運動,阻礙了嬰兒大腦的發展,而把嬰兒放到睡袋中則可有效的避免這一問題,可以讓嬰兒放開手腳活動,似的大腦得以接受刺激,更加有效的發展。隨著嬰兒的成長,嬰兒會慢慢的學會翻身到自己可以坐起、爬行,手腳活動也會變得越來越激烈,活動量逐步的增大。因此這個時期嬰兒應穿著款式簡單的衣服為主,背心連褲、背帶褲、腰帶褲等都較為合適。這是因為服裝壓力主要集中在兩肩和腰部,因此采用背帶、腰帶款式的服裝能夠讓腰部有足夠寬松的活動范圍,避免服裝影響到嬰兒的呼吸及血液循環,同時也有益于嬰兒的運動,從而給身體發育更多的空間。需要注意的是背帶的設計應足夠寬,才能減少服裝對背部的壓力。隨著嬰兒的長高,上下裝所占的比例可相應的增大,避免連體服對身體發育的束縛。幼兒時期,因幼兒已經初步具備了一些自理能力,活潑好動的特征越發凸顯出來。為了滿足幼兒成長體型的需要,服裝要采用上衣下褲的形式,而且要留下一定的寬松量,以利于骨骼和各種肢體動作的充分發育,衣服要方便脫換,這樣既可以不為穿脫衣服費時間而使孩子著涼。上衣的款式應盡量采用前開襟,方便孩子學習自己穿脫衣服,且衣服的袖子不能過長,過長的袖子使手指活動的機會減少,不利于精細動作的練習。褲裝仍可采用背帶褲的形式來將重量轉移到肩部,減輕松緊帶對腹部的壓力,從而保護內臟器官。此外,性別的差異在幼兒階段已經初步顯現出來,此時的服裝在款式上就需要在寬松舒適的同時,應考慮到男孩和女孩的不同需要。例如男孩由于更為好動,在膝蓋與手肘的部分可以用裝飾作為補丁,以防在不慎摔倒時破損而擦傷皮膚。而女孩的服裝款式也更加多樣化,各種可愛有趣的元素都融入其中,引起孩子的興趣,如心形、花邊、蕾絲、小動物等等。
3.3服裝色彩
服裝色彩作為視覺傳達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僅與性格有密切的關系,也會對嬰幼兒的智力發育產生一定的影響。由于色彩會對嬰幼兒視覺形成刺激,而嬰兒的視網膜尚未發育成熟,因此在嬰兒服的設計中應考慮到服裝色彩的安全性,同時多采用嬰兒喜歡的顏色來使它的大腦產生興奮感,從而激發神經纖維的增長,促進其智力發展,并突出嬰幼兒的個性。嬰兒早期,其視網膜非常脆弱,對于弱光比較適應,因此服裝色彩應多采用一些較淺的顏色,如白色、淺黃色、粉紅色、淺藍色等。淺色系一方面可以防止嬰兒的視網膜受到刺激,可以降低服裝色彩對嬰兒造成的心理干擾,起到穩定情緒的作用。另一方面,淺色服裝使用的染料較少,可以降低不安全的染料對嬰兒皮膚的刺激,也可避免嬰兒在啃咬時沾染到有毒物質。嬰兒后期,由于活動量的增大,服裝沾染臟污的幾率變大,使用淺色系可便于家長發現并及時清潔。這時期的嬰兒容易被色彩的亮度較高的黃色、桃紅色所吸引,采用這些顏色對嬰兒的視覺及智力發展有益。但由于其視覺發育的不成熟,仍應以淺色系為主調,以其他亮度較高的色彩圖3作為輔助裝飾。幼兒時期,與嬰兒時期的服裝色彩設計有所不同。這一時期的孩子大腦發育速度非常快,嬰兒在2~3歲的時視覺神經就可以發育到分辨顏色、捕捉色彩的程度,因此我們也可以根據這樣的情況在童裝中加上亮色的點綴。這樣不但可以有效的刺激嬰兒的感官,還可以給嬰兒以身心的健康發展,但要避免大面積的具有刺激性的色彩組合。通過適當的教育,3~4歲幼兒可以逐步具備辨別各種混合顏色的能力,雖然不太善于區別各種色度,比如天藍和湖藍,粉紅和深紅。因此隨著嬰兒年齡的增長,我們在服裝設計上除了使用紅、黃、藍之外,還可以加入其它的混合色,或者中間色,對孩子學習和認識色彩也具有一定的幫助作用。等到幼兒達到4~6歲,孩子的智力也具備一定的能力,基本可以認識4種以上的顏色,而且有的兒童已經可以由渾濁暗色中判別出色彩度相差不大的顏色。這就要求在設計的時候盡量不要采用顏色灰暗的冷色系,而要采取熱情溫暖的顏色,避免孩子性情孤僻,懦弱,羞怯,不合群。這個年齡的童裝色彩使用較為鮮亮,活潑的顏色,5~7歲兒童則可以認識更多的顏色,因此,可以采用各種色彩來點綴衣服,重點在于突出孩子天真爛漫的特性。這一時期的孩子對大自然有著明顯的親近力,喜歡大自然中五彩繽紛的世界,所以設計師應該從自然界中選取較為有利的因素,通過自然中的花草魚蟲來設計衣服,對孩子的想象力的培養有著極大的作用。
3.4服裝圖案
嬰幼兒對于世界最初的認識有相當一部分來源于服裝上的圖案,因此服裝圖案的設計要能將生活中常見的動植物等物品表現出來。不同的圖案設計對嬰幼兒的發育有著不同的影響,例如服裝上的幾何圖案可以促進嬰幼兒的形象思維能力的發展,例如形象記憶力、空間思維能力以及想象力;夸張的裝飾圖案可以激發嬰幼兒的好奇心、想象力、創造力。根據嬰幼兒的不同成長階段,需采用不同的服裝圖案設計。在幼兒審美的過程中,由于認知和思維方式決定孩子往往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幼兒的這樣思維可以從他們的繪畫中體會到,他們畫的汽車可以幾個長方形和圓圈圈組成,也可以把人想象成為蝌蚪人、螞蟻人,這是因為幼兒在對事物最初期的感知時,其思維無法把事物的具體內容記入大腦,因此,用他們自己的感受能力和表達方式來描繪他們心中的實物。這就決定在服裝設計的過程中,他們更喜歡簡單的服裝樣式,吸引眼球的的多半是服裝的一部分,他們可以把主要的內容全部忽視,只保留其中一部分自己喜歡的內容,這就是服裝圖案在培養嬰兒情趣的過程中充當了主要的角色,在設計時候應該多照顧到孩子的心靈感受多下功夫、注重細節的處理。處于嬰兒時期的孩子,尤其喜歡具有象征意義特征的東西,比如動畫片就是他們的最愛,他們也尤其喜歡想象出來的東西、形象、畫面、動作等都是思維的中介和符號,嬰幼兒對世界的思考模式是圖畫式的,對周圍的把握則是一種天然的整合方式,在嬰兒服裝中融入自然界的特征,更能引發孩子的興趣,比如小魚、小貓等動物往往能夠吸引孩子的興趣,幫助他們擴充自己的想象力,從而促進嬰兒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的發展。自然界中許多的生物體對兒童的服裝也有著極大的啟示作用,設計者也可以根據這些生物體本身抽象成一定的圖形來理解,從而設計出兒童喜歡的各種衣服,這些圖形的幾何紋樣,有助于幼兒幾何圖形識別能力的發揮,幼兒通過認識這些圖形,可以了解最起碼的點、線、面關系,從而為進一步認識空間中的各種關系和更復雜的空間圖形打下基礎,因而這些服裝圖案對于兒童認知發展有很重要的意義。生物個體的圖形大部分是由于點、線、面通過一定的組合模式構成的,但是通過點線面的互相組合從而以不同的形態出現,有些生物體的組成趨向于點,有些則是線的勾勒,而有些則是體的組成,要想吸引兒童,就必須以點線面為主要構成的圖形抽象提取出來,繪制成平面效果,加以利用;例如有些有些生物個體花紋會趨向于線,而且線條也可以有許多不同的表現形式,如直線、曲線、平行線、交叉線、粗線、細線等各種線條的組合,而有些生物體則是由面組合而成,面積大小不同的色塊組成,服裝設計師把這些圖形運用到幼兒服裝中時,還需要從幼兒的心理角度出發,將這些圖案繪制成兒童心理程度上能夠喜愛的圖形,用天真的筆觸把孩子們的內心世界細膩的勾畫出來。裝中幾乎無所不在,由于圖案色彩穩固的需要,就不得不選用一些化學物質來加深這些圖案,而這些化學物質則對安全隱患埋下了伏筆,因此大部分的服裝設計專家建議,在兒童的服裝設計上,要盡量減少印花圖案的比例,可采用拼色圖案和繡花圖案在童裝上的使用。
4結語
在人們的消費水平日益提升的狀況下,嬰幼兒服裝的“無障礙”將成為目標消費群體所追求的核心價值。基于無障礙理論的嬰幼兒服裝不僅能夠從安全衛生、舒適實用、美觀益智等方面利于嬰幼兒的身心健康,更能夠提升企業品牌文化的附加價值,成為企業塑造其品牌形象的有力途徑。因此,基于無障礙理論的嬰幼兒服裝設計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能夠成為嬰幼兒服裝銷售的新賣點與利潤增長點,增加企業或品牌的市場競爭力。通過對基于無障礙理論的嬰幼兒服裝在面料、款式、色彩、圖案上的研究,可以引起相關企業與設計人員的重視,為無障礙嬰幼兒服裝的設計與生產提供借鑒。
作者:文英單位: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