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集團公司外部籌資成本控制研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集團公司外部籌資模式及其對成本控制的影響總體來看,集團公司外部籌資模式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以集團公司為主體進行籌資,在這種模式下,集團公司作為債務人向外融資,一般可以由財務部門或者財務公司進行運作。第二種是以子公司、控股公司或者具體的項目為主體進行籌資,這種模式下子公司或者控股公司自身作為債務主體,母公司則可以獨立于籌資活動之外或者以擔保人等身份出現。從這兩種模式來看,如果以集團公司的名義進行籌資,由于其實力相對雄厚,信譽度較高,同時與銀行等融資對象關系更為密切,則籌資成本要低。
二、集團公司外部籌資各階段成本控制重點
從籌資過程來看,集團公司籌資成本控制可以從準備階段、執行階段、償付階段三個階段推進,不同階段成本控制的重點存在明顯的差異。
1.籌資準備階段成本控制
籌資準備階段成本控制主要有3條途徑。第一,籌資論證費用,即為確定籌資方式、籌資期限、籌資金額等問題而展開的前期論證。這一過程中,無論是企業自身論證還是委托中介機構、專家進行論證,都需要支付勞務等成本,從而會形成成本開支。第二,調研成本。為提供參考,集團公司一般需要分析同類型項目所采用的籌資模式,甚至到其他企業進行調研,從而會產生成本。第三,資料準備與宣傳成本。如果籌資要財產抵押,則需要進行資產評估以及公證。此外,如果公開籌資,還需要進行宣傳;如果定向向銀行等機構籌資,同樣需要進行信息溝通與交流,這都會產生成本。
2.籌資實施階段成本控制
首先,要完善合同文本。集團公司要組織專業人士、法律顧問對合同文本的合法性、合理性、完整性進行審核,以保障不會由于合同文本的缺陷導致企業籌資成本的增加。以銀行貸款為例,如果集團公司預計未來處于加息周期或者降息周期,則可以事先與銀行進行溝通,協調利息調整變動的周期,以維護各方利益。其次,要提高對所籌集資金的使用效率。如果企業籌資規模較大,則要按照合同文本及時取得相關的資金或者資產,保障資金安全;同時,要盡量避免形成大量的資金限制,以降低資金成本。再次,要對籌資費用進行科學的核算。財務部門要通過對比可行性分析報告等內容,核算籌資費用是否在預算范圍內,若已超支,則要及時向籌資主體進行報告,并提出處理建議。
3.籌資償付階段成本控制
首先,要提前對償付資金做出安排,避免“無錢支付”導致籌資成本增加。財務部門要根據合同文本準確地測算所需償付的資金總額,并與債權人進行核對,確保資金數額不會出現差異。在此基礎上,財務部門要根據現金流動情況,及時安排資金儲備,以備到期支付。其次,要根據不同的資金來源合理地安排償付方式。如果是向銀行等金融機構支付可以根據事先約定如履行手續后銀行直接從賬戶扣除的方式支付;如果是委托機構則要注重支付憑證的獲取,如果是以股票等方式籌集資金則要注重履行審批手續并符合公司章程等規章制度;如果以非貨幣資產償付,則要科學的開展資產評估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保障支付資金的安全,不會出現支付錯誤。
三、集團公司外部籌資成本控制面臨的挑戰
雖然集團公司外部籌資已經是一種成熟的市場行為,也有諸多的經驗可以借鑒,但從實踐來看依然存在籌資成本不可控的案例,如部分民營企業大量利用民間資本后無法償還到期資金而“跑路”就是最好的案例證明。總體來看,外部籌資成本不可控主要受市場資金供不應求等因素影響。
1.籌資環境不佳影響籌資成本控制
首先,從外部環境來看,雖然政府部門積極努力營造公平公正的融資環境,但從實踐來看,由于籌資活動中需要經過大量的審批程序,特別是發行股票、債券籌資更是需要行政部門的審批,即使是銀行等金融機構融資也需要經過多重審批,整個籌資過程相對復雜,可能形成大量的公關成本,導致籌資成本增加。其次,從籌資渠道來看,當前企業直接籌資的渠道仍然較少,只有少數公司能夠通過資本市場籌資,對于大量的集團公司特別是民營集團公司而言,間接融資仍然是主要的籌資來源,這就表現出籌資渠道不多甚至不暢的問題。并且,由于渠道相對有限,集團公司在向外籌資時需要花費大量的成本尋找資金供給方,這也會加大籌資成本。
2.市場資金短缺影響籌資成本控制
首先,從資金供給來看。近年來,我國貨幣供應量不斷增加,2007年狹義貨幣供應量為15.256萬億,到2012年則增加到30.9萬億,年均增長15.16%;而從地區生產總值來看,2007—2012年,其年均增速達到14.28%。可見,貨幣供應增速與經濟增速相比差異并不大,特別是,我國經濟發展對投資拉動依靠過大,大量的資金被作為固定資產投資,部分資金作為虛擬經濟投資,真正進入實體經濟的數量占比并不大,導致企業資金供給不足。其次,從資金需求來看。由于我國經濟發展較快,特別是城市化帶來了大量的市場需求,這使得企業特別是實力較強的集團公司有較強的市場擴張沖動,為加快發展步伐,集團公司會出現強大的資金需求,從而會導致資金需求過大。這種供給有限與需求過大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資金成本。
3.集團公司自身管理不善影響籌資成本控制
首先,集團公司信譽度不夠、管理不善導致籌資成本增加。部分集團公司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盈利能力不強、現金流不大,或者集團公司管理人員個人信譽不佳,導致合作銀行等潛在的債權人不敢將資金借給集團公司,加大了籌資的難度。其次,籌資行為不規范影響籌資成本控制。部分集團公司確定籌資目標后,缺乏對目標銀行等潛在籌資對象的調查和了解,導致籌資過程中出現籌資困難等事項,甚至使籌資活動可行性大幅度降低,增加了成本。
四、強化集團公司外部籌資成本控制的思考
針對集團公司外部籌資活動成本控制中面臨的問題,可以從規范籌資行為、加強渠道建設、強化公司治理等方面提高籌資能力,強化籌資保障。
1.規范籌資行為強化成本控制
首先,要強化籌資準備工作。在集團公司或者子公司提出籌資意向后,要對籌資的目的、必要性與可行性進行論證,并完善公司內部籌資決策程序,明確參與決策者的職責,對籌資事項進行審批,保障籌資活動規范可行。其次,要強化籌資過程管理。在籌資活動過程中,可以建立統一的規范性的合同文本,在部分合同條款要修改時需要重新審定;同時,要強化對所籌集資金的監管,確保專款專用,保障資金安全。再次,要強化籌資償還管理。集團公司要以資金償還方案為藍本,對償還資金的來源等進行動態的監督,判斷是否能夠按照原方案償還所需資金,對不能償還的提前做出安排。
2.加強渠道建設有效控制籌資成本
集團公司籌資需求較大,必須有較為完善的籌資渠道才能有效地控制籌資成本。首先,要加強與銀行等金融企業的合作。企業要利用開戶行等資源,主動與金融企業進行合作,爭取金融機構對企業的指導,同時邀請其參與企業資金流動監督,以此構建合作關系,降低籌資成本。其次,要加強與中介機構的合作。這種中介機構既包括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公司、律師事務所等,對于上市公司而言也包括承銷機構等中介機構,要與這些機構形成戰略或關系,有效地控制籌資過程中的服務成本。
3.強化公司治理推動籌資成本控制
首先,集團公司要努力塑造“講信譽、有實力”的外部形象,公司決策者要以自身形象的塑造為基礎,履行自己所做出的和代表公司所做出的每一項承諾,不斷提高企業在合作者以及社會公眾中的地位,為籌資活動營造良好地環境。其次,集團公司要強化公司治理,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科學的決策程序,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降低運營成本,為籌資活動的實施提供內部保障。(本文來自于《經濟研究導刊》雜志。《經濟研究導刊》雜志簡介詳見)
作者:姜愛貞單位: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