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化工行業環保現狀與發展戰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相伴隨而來的是環境的持續惡化,能源和資源的急劇減少,對人們的生活環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化工行業作為國民經濟持續發展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占有重要地位,但同時也是環境污染最為嚴重的行業之一,化工行業在生產過程中,會排放大量有毒氣體和污水,污染空氣、水資源以及土地資源,造成大量能源和資源的枯竭。在新時期,為了謀求長遠生存和發展,推行可持續發展戰略,將生態環保理念應用在化工行業,有助于降低行業發展對環境帶來的破壞。由此,本文主要就我國化工行業環保發展現狀進行分析,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合理的發展戰略,以求更好的推動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為人類營造更好的生存環境。
關鍵詞:化工行業;環保現狀;發展戰略
化工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支柱性產業,發展過程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同時也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近年來,我國各省霧霾現象愈加嚴重,由于空氣污染導致各地疾病發病幾率逐漸上升,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無非是經濟發展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對于環境污染現象的治理,傳統方法是先污染創造經濟效益,后采取治理措施,這種粗放型的發展模式盡管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但同時也導致我國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隨著近年來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為了謀求人類社會的長遠發展,提升環保工作開展力度是十分有必要的,國家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和規范,以求改善化工產業生產過程中出現的污染問題,謀求行業持續發展。
1我國化工環境污染現狀
化工行業作為國民經濟持續發展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其發展水平好壞將直接影響我國經濟根本,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力推進化工產業建設,在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時,環保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化工行業在創造巨大經濟利潤的同時,也為環境帶來了嚴重的破壞,應對這一問題,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規,降低化工行業發展對環境帶來的污染[1]。“三廢”問題治理取得了較為可觀的成效,廢氣、廢水和廢渣的治理工作開展順利,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治理效率。就權威數據機構調查顯示,我國超過兩千多家化工企業化工廢水排放總量獲得了明顯的改善,2007年化工廢水排放總量較之2005年減少了4%,二氧化硫排放總量降低2.6%,但工業廢氣排放總量呈上升趨勢,其他的工業生產固體廢棄物有所減少。針對化工產業的環保工作順利開展,構建相應的化工環保機構,各地區的化工廳,各地區相繼設立了環境保護辦公室,大型化工企業內部設置環保部門,對化工行業生產建設起到了全面的監督和制約,健全相應的環保治理體系[2]。對于化工行業污染問題,先后成立化工清潔生產中心以及化工防治污染技術協會,從技術層面和管理層面全方位的對化工企業生產進行監督和指導。化工大中型企業為了謀求自身發展,近年來相繼在內部成立環境保護管理機構以及檢測中心,對化工生產各個區域和流程設立監測站,吸收更多的環保治理人才,壯大隊伍規模。為了推動化工行業環保工作建設,在實際工作開展中有章可循,化工部環保部門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化工環境保護工作決定》,頒布環保工作職責范圍的《化工部環保領導小組環保職責范圍》等眾多法規條款,結合化工行業實際發展情況,提出了更為合理的環保建設意見。化工企業在經營發展中,對于環保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在企業內部推行環保生產,吸收和引進先進的環保生產技術,并以此為基礎,嚴格遵循下發的相關環保政策以及制度規范,對于一些污染現象嚴重的產品優化調整,大力推廣新工藝和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降低化工企業生產“三廢”排放。此外,化工行業在環保工作開展過程中,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效,已經初步研發出實用性較強的環保生產技術,化工企業每年在“三廢”方面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得到了極大的緩解和改善[3]。經過了化工行業環保工作的不斷完善和創新,取得了較為可觀的成效,但是當前面臨的發展形勢仍然不是很樂觀,化工行業仍然占據著全國高污染行業的榜首,主要化工污染物為二氧化硫、粉塵和煙塵、氰化物、硫化物等,還有揮發酚和鉛、汞,成為當前化工產業主要污染排放物。由此看來,加強我國化工行業污染治理仍然是當前環保工作首要開展方向,結合實際情況,不斷進行完善和創新。
2我國化工行業環保工作開展中存在的問題
2.1環保意識不足
為了保證環保工作有序開展、有章可循,我國相繼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眾多法律條款,盡管法律法規制度較為完善,但是部分化工企業在生產建設中,卻將這些法律法規視若無物,重視程度普遍偏低,并未將其看做是法律法規,認為環保生產只是一種公民義務,遵不遵守無所謂[4]。究其根本,主要是由于化工企業領導干部自身環保意識不足,對法律認知程度偏低,以至于在經營和發展中,存在著嚴重的輕環保、重生產效益的現象,企業領導干部很少為環保分配更多的資金,即使有也只是敷衍上級檢查,工作流于表面。化工企業的經營擴建中,忽視國家產業發展政策規定,盲目追求經濟效益,造成建設水平過低,在無形中加劇了自然資源和能源的消耗,對環境污染加劇,甚至有極個別的化工企業購置的環保設施一次未使用過,只是將其用作檢查,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廢氣、廢水以及廢渣大肆排放到周邊環境中,造成生態環境的嚴重污染。從中不難看出,企業環保意識有待加強,為環保工作開展奠定基礎[5]。
2.2生產水平偏低
我國化工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始終占據著不可撼動的地位,從無到有,經過了不斷的改革和創新,生產技術水平以及管理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老牌化工企業較多,尤其是在改革開放期間,鄉鎮化工企業逐漸興起,這些化工企業無論是生產技術還是生產設備,都遠遠落后于其他發達的工業國家,并且有著較為突出的高能耗、物耗的缺陷,獲得的經濟效益偏低。基于此,造成大量能源和資源的浪費,增加污染治理難度。但是就當前化工企業發展現狀來看,尚未擁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以及治理技術對污染問題有效進行治理,加之全國范圍內化工企業分布不均勻,過于零散,集中處理污染廢棄物的想法難以實現。
2.3管理方法落后
化工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為了謀求更大的經濟效益,降低對環境的污染,近年來始終致力于無泄露工廠以及生態環保生產,在實際工作中取得了較為可觀的成效,但是只有少部分化工企業污染排放符合標準,不能達標的化工企業占據多數。在不能達標企業群體中,多數為中小企業,這類企業自身經濟實力較弱,生產品種缺乏統一規范標準,生產技術過于落后,分布過于零散等眾多問題,導致環保工作開展難度較大,成為當前首要待解決的問題之一[6]。化學企業在環境保護工作開展方面,由于缺少科學合理的管理手段,未能充分發揮現代化信息技術作用,對于其中存在的污染問題難以及時有效的進行處理,造成污染事故發生,帶來了嚴重的影響。此外,環保治理專業技術人才的匱乏同樣是影響環保管理工作開展的主要問題之一,當前我國環保科技人員更多集中在高等院校以及科研單位,停留在科研層面,企業難以吸收到更多的一線專業技術人才。尤其是在近幾年,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為了占據更大市場份額,謀求長遠發展,過于重視生產效益,而忽視了環保工作開展,環保技術人力資源配置不合理,造成大量技術人才的流失,長此以往,污染問題逐漸嚴重,環保治理難度隨之提升。
2.4治理技術水平不高
在化工科研工作開展中,盡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這些化工技術并不能有效滿足實際環境保護技術要求,針對環保技術開發的難度,等同于生產技術的開發難度,所以在新時期化工環保科研任務較為繁重,相較于工業發展水平較高的國家,我國化工環保技術存在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有機廢水處理技術濃度高、生化難,西方工業發展水平較高的國家主要是通過催氧化法或者濕式氧化法等技術,將污染物中不可轉化的大分子轉化成可生化的小分子,提升污水處理效果[7]。這種技術由于較為先進,我國尚未引進。其二,焚燒技術,國外針對有機廢水的處理主要采用焚燒方式,我國對高濃度廢水的焚燒設備始終未得到有效改善,諸如在噴嘴和焚燒爐內的防腐處理,存在較大的缺陷,大型焚燒設備在我國仍然處于空白形勢,有待加強資金投入、引進先進設備,但是這種高資金投入成為制約我國環保成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焚燒技術在化工行業的創新和開發。其三,生化處理的高效菌種研究。當前我國對于高效菌種的開發重視程度較高,但是由于化工環保行業資金投入較高,存在較大的局限性,難以進一步開展高效菌種研發工作,出現部分環保項目入水處理指標不合格的問題,由此需要企業投入大量資金購買菌種。即使購買了菌種,但是仍然缺乏足夠的資金對菌種變異特性進行深入研究,難以做到全面推廣。在“三廢”處理過程中,由于化工生產自身特性,即使處在同一個行業,不同企業所選用的生產原料不同,企業所擁有的生產技術也不盡相同,所以生產形成的污染物存在一定差異,尤其是在農藥和精細化工行業生產中,產品種類繁多,造成的污染情況較為復雜,針對污染成分采取環保治理措施,存在眾多的治理難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濃度高、生化難的污水處理;②濃度高的有機廢水處理;③含氰、磷廢水處理;④低濃度廢氣處理。
3化工產業發展戰略分析
3.1計劃期間發展戰略,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規
增強環保意識,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規,實現可持續發展。為了切實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增強全民環保意識是十分有必要的,加強各級領導干部對環保工作的重視程度是首要前提,只有領導干部充分認識到環保工作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才能更科學合理的協調兩者之間關系,落實環境保護戰略。保護環境并非是單純的說說而已,需要有嚴明的法律法規提供保障,健全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內容,加強各級監督和管理,以此來規范化工企業生產行為。我國針對環境保護制定的法律規范和標準相繼出臺,主要有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海水水質標準、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以及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隨著污染的加劇,相應的對污染物排放指標的完善越來越嚴格,對于保護生態環境有著較為深遠的影響。
3.2優化產業結構,調整化工產業布局
我國在“十五”計劃期間,對工業布局以及企業結構進行優化調整,主要是應環保工作要求開展工作,引進先進生產工藝和生產技術,推行高經濟效益、能耗和污染物的經濟發展模式,對于一些經濟效益高,但是污染較高的產品和項目應禁止應用對于現有污染較為嚴重的生產工藝,需要加強技術的創新和完善,優化內部結構,對于部分污染嚴重,但是缺乏足夠的經濟實力進行治理的化工企業,可以通過重組企業內部結構,引進先進技術,推行生產集中化、大型化,降低污染面積,逐步推進環保工作。
3.3推行環保生產模式,堅持防治結合原則
化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推行環保生產模式主要是強調采用清潔原料,規范清潔的生產過程,開發清潔產品,這是一個長期不間斷改革過程,所以需要化工企業結合實際情況,針對企業污染點和污染面積有針對性的引進先進環保生產技術,不斷優化和創新生產工藝,在治理舊有污染點的同時,防止新污染的出現。相較于中小化工企業而言,推行環保生產模式是對生產技術全面的創新和改造,實行全方位的監督和管理,以降低污染為主要工作目標。由此,企業應轉變傳統生產方式,優化內部結構,選擇更為環保的生產材料,最大程度降低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和破壞。
4結語
綜上所述,化工行業“三廢”問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愈加嚴峻,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在當前全球推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時代背景下,我國化工企業推行生態環保發展戰略是必然選擇,在實際推行中盡管為我國化工行業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是仍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化工企業需要自我進行改革,針對污染點進行創新改革,引進先進生產技術和管理理念,為企業生存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杜亞明.我國煤化工行業的能耗現狀及節能戰略分析[J].煤炭技術,2013,13(09):11-13.
[2]戴厚良.我國石油化工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挑戰及其技術進步戰略[J].石油煉制與化工,2012(09):1-4.
[3]劉良,花永康.我國精細化工現狀及發展戰略研究[J].精細化工基地信息通訊,2012(01):8-14.
[4]孟全生.當前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非國有企業現狀及今后發展方向[J].中國石油和化工經濟分析,2011(12):7-15.
[5]康淑云.我國煤炭行業煤化工產業發展現狀及分析研究[J].煤炭經濟研究,2015,26(10):32-40.
[6]紀壽文.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物流現狀及發展趨勢[J].中國石油和化工經濟分析,2013(07):11-14.
[7]金占明,閉俊東.淺論我國甘蔗化工行業的發展戰略[J].科技導報,2012(06):47-50.
作者:張廣松 單位:天津郁峰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