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有關煤礦安全系統的研討與實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人才培養方面的實踐性特點決定了職業技術學院適宜開展煤礦安全監控技術培訓工作
職業院校“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理念,決定了職業技術學院強調理論教學和實踐訓練并重,注重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工作能力,畢業生具有直接上崗工作的能力。所以,在辦學的基本要素上,職業技術學院具有職業性、實用性和實踐性特點。在師資上,職業技術學院要求教師必須是雙師素質型。即,論實際工作能力必須是工程師或技師,是能工巧匠,甚至直接強調來自生產一線;在教學上熟悉基本的教學理論,有一定的理論知識。這樣的師資結構決定了職業技術學院的教師善于總結自己工作中的經驗,并有將自己的工作經驗和技能傳授他人的能力。在教材上,職業技術學院要求理論夠用為度,重在應用及解決實際問題。為滿足這一要求,通常高職學院自己組織教師編寫教材,并吸收相關企業工程師參與到教材的編寫過程中,保證教材具有高職特點,保證教材與生產一線緊密結合。同時,教材淡化理論重實踐的特點,也適合于學習主動性不強、自學能力較低的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在實訓條件上,高職學院有仿真甚至是實際的工作場所讓學生獲得實際的工作技能。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要求職業學校必須轉變授課方式,使學生在生產環境中學習,讓學生在學校就能體驗到工作的真實過程。良好的實訓設備和實訓教學組織,使學生在學習期間便處于仿真或實際的工作環境,使學生更容易掌握實際工作技能,從而勝任工作崗位。所以,作為文化程度普遍較低的煤礦企業技術人員來講,在與真實工作環境無限接近的學習場景中,有類似于使用說明書般易懂易操作的實踐性教材,有技能熟悉、又懂教學的培訓教師,在這些諸多有利條件下更適宜于開展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培訓工作。
多管齊下,以職業教育的方式做好學員的培訓工作要做好培訓,必須從培訓制度、培訓方法、培訓過程和培訓考核等多方面加強思考和組織,針對不同培訓群體、根據不同培訓條件、采用不同培訓方案,以期取得更好培訓效果。
嚴格制度,從機制上促進企業和學員重視培訓工作
煤礦安全監控系統作為集電子、計算機與網絡、煤礦技術與安全技術于一體的新興技術,本身就具有較強的技術性,其維護與應用應該有專門的、具備該項技術能力的工程師擔任。為此,煤礦安全主管部門應對煤礦企業在煤礦安全監控技術方面的人才有強制性要求,促進企業派送員工參培的積極性。承擔培訓任務的學校應建立完善的培訓制度,包括學員的考核制度、考勤制度、培訓教師任職及評價制度等,并嚴格執行,從學校的角度保證培訓的質量。
淡化理論,基礎技術知識以應用為準,以夠用為度
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從技術實質上看龐大而復雜,本身掌握不容易,同時由于學員普遍文化水平低,培訓中過多地加入技術細節反而容易引起學員反感,影響培訓效果。所以,在理論知識培訓方面,主要講清楚要實現的目的,以及為實現此目的采用的技術手段即可,為其后內容分塊培訓打下基礎。據此,從《煤礦安全規程》關于安全監控部份入手,從《煤礦安全監控系統通用技術要求》、《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及檢測儀器使用管理規范》等法規的初步了解,著重講清楚法律法規規定要做什么,規定了什么內容等,為設備的安裝設置奠定理論依據。在此基礎上,根據煤礦安全監控系統技術要求,大致講解煤礦安全監控系統的基本構成、基本設備特性、計算機及網絡基本知識等,使學員建立煤礦安全監控系統的整體框架。
采用工作教練法,通過理論實踐一體化培訓模式促進學員掌握煤礦安全監控技術運用能力
工作教練法用于技能培訓是行之的效的方法。煤礦技術人員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基礎理論知識差等現象。常規的培訓模式過多注重系統性,理論過多,學員的學習環境主要在課堂,學員容易失去興趣,使培訓效果大打折扣。而對于煤礦監控系統來講培訓的目的更在于讓學員掌握實際的技能,掌握安全監控系統的部署、安裝、調試、維護等內容,所以從成人學習的心理、學習目的和效果上,必須采用工作教練法以加強實際工作能力的訓練。為適宜應用工作教練法,必須對培訓內容進行分解,使之覆蓋所有的培訓內容、適合部份課堂學習和完成、保證各部份相對獨立而又能保證前后之間的有機聯系。針對煤礦安全監控系統的實際應用情況,建議整個系統劃分成以下九個部份教學。培訓課程從宏觀上以“總-->分-->總”的模式設計。在學員了解國家和行業有關要求的基礎上,以圖示方式介紹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初步認識煤礦安全監控系統的整個構成。然后根據功能和日常應用劃分教學塊,并以實踐方式邊學邊做。在掌握以上內容的基礎上,最后連接整個應用系統。
基于過程和結果的實踐考核模式,有力提升學員實際工作能力考核方式直接影響學員的學習投入和認真程度。為達到學員掌握煤礦安全監控高校集中培訓,到科研和生產單位現場鍛煉,到新技術裝備生產廠家現場學習等途徑,從而提高師資隊伍的專業水平。
完善師資結構,組建兼職師資隊伍
我國鐵路由普通和提速鐵路向高速鐵路快速發展,由傳統設備向先進設備快速轉變,這就要求廣大干部職工必須下功夫學習新技術新知識,對新技術新設備必須盡快熟悉掌握。為了適應大規模新技術培訓需要,在專職師資嚴重不足的新形勢下,完善師資結構組建兼職師資隊伍已是大勢所趨,兼職師資成為完成培訓任務不可或缺的力量。從生產一線引進,嚴把兼職教師挑選關。挑選具有熟練技術、高超的技藝、較為精深的專業知識、擁有良好心理素質和職業道德的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能工巧匠做為兼職教師。他們善于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在培訓中合理選擇教材內容活學活用,結合自己有效地工作方法和成功經驗創設教學情境,介紹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供學員分享和思考。加強專兼師資間交流。專兼職師資之間取長補短,相互交流。專職師資課堂教學經驗豐富,但對一些新知識缺乏更新;兼職師資大多來自一線,掌握著新技術新設備的更新,但缺乏課堂教學經驗。根據這種情況,基地采取讓專職教師堅持跟蹤聽課學習的措施,及時對兼職教師的授課情況進行評教分析,交換意見,增進交流。此外,每周五召開專兼職教師交流會,對本周教學情況和一些相關學科的要點難點進行分析探討。兼職教師的授課水平很快得到提高,專職教師也對一些新的專業領域有了認識,一舉兩得。總而言之,積極構建培訓項目體系,滿足特定培訓需求、提高培訓對象的技能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積極開發培訓項目,滿足各種專業培訓的需求;完善實訓設施設備,按照“注重功能、適度超前、設備配套、資源共享”的原則,完善實訓設施設備配置規劃;提高師資隊伍素質,有計劃地組織教師到生產一線跟班學習、掛職鍛煉,選派骨干教師參與新課題研究、新項目開發,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為提高教育培訓質量提供保證。
創建良好的教學環境
引進創新人才,優厚待遇留人才首先,培訓基地從高校引進鐵路運輸專業的大學生,給教師隊伍輸送新鮮血液。從政治上關心他們,從分配制度上向他們傾斜,切實解決好職業教育教師的待遇問題,思想上做到尊師重教。只有這樣才能引的來進留的住,不至于來了一年半載通過考研或其它途徑離開了培訓基地,職教師資隊伍不穩定,高素質職教人才流失。其次,建立健全教學設施設備,為教師創造和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和備課條件,從而有利提高教學質量。
鐵路職工培訓基地的師資專業化建設,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職工培訓,必須迅速適應鐵路的高速發展。培訓基地抓制度創新完善政策措施,強化教師隊伍建設,促進其專業化發展。使其做到“一德三能”,即教師的職業道德、教師的專業知識認知能力、教師的專業設備實踐能力、教師的專業知識技能教學能力。
本文作者:施澤全作者單位:上海鐵路局徐州職工培訓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