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語文整合下的信息技術論文2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第一篇
語文學科與信息技術的整合的目的應該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從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創新能力以及利用所學知識解決身邊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本文主要結合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對有效整合的想法。
(一)有效整合加大了信息量以多媒體和網絡為主的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為學生對知識的了解提供了最為有效的途徑,它們蘊涵著大量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以及動畫信息,視覺的觸摸產生的效果絕對遠勝于文字的表達,動態的信息讓學生直觀感受并記住了故事的內容,可以最大程度地增加課堂的信息量,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和閱讀量。這些媒體信息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到抽象的知識,對他們改變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起著重要的作用。例如,在《七顆鉆石》一課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播放視頻,將水罐五次不同的變化非常形象、直觀地展示給學生,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的有機整合,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外部刺激,充實了學生學習的各種思維,緊緊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和興趣點.讓學生以強烈的興趣和熱情投入到學習和研讀中。這樣,就拓寬了學生視聽渠道,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記憶水平。
(二)有效整合提升了自主學習能力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堂的整合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在憑借網絡的優勢,可以在開放的環境中,進行知識的有意義建構,培養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上網絡教學課件的應用,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網絡平臺進行收集資料、自主學習等等,在探究的實踐中對所學內容產生更深入地了解,在獨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通過小組討論、網上答疑等方式來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提升了學生的信息素養和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有效整合提高了學習效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的有效整合,幫助教師更好地解釋重難點內容,較好地達成三維目標。例如,在《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時,由于學生沒有去過西沙群島,對它的情況不了解,我出示了西沙群島的相關視頻,并讓學生在網絡上對西沙群島的圖片等信息進行簡單搜索,使他們對豐富的特產和美麗的景色有了深入的了解,身臨其境,再結合文章的自主研讀與教師的引導分析,很容易地把握了文章的寫作方法和特點,讓他們很快理解了本課重點,突破了難點,從而提高了課堂效率。
(四)有效整合提高了綜合素質通過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學生的閱讀能力、應用能力、思維水平、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等都有了顯著的提高,對其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習方法的調整都有很大的幫助,更對其他學科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整體上看,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的有效整合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助于學生各項能力的培養,也為其他學科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整合中的困難和誤區
在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整合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和誤區,根據我多年的從教經歷,將整合的誤區總結如下。
(一)對技術應用存在著一定的誤區很多教師排斥技術的應用,尤其是農村的年齡較大的教師,對課件制作等信息技術技能掌握較少,或者學校的硬件設備無法支持多媒體教學,因此,很多教師不愿意或者無法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其實,真正的整合是將教育理論、信息技術與教師個人的教學經驗相結合,根據自己的教學設計來選擇我們所需要的資源,從而確定需要我們了解哪些技術。如果自己的技術無法完成,可以選擇和其他有能力的教師合作進行。總之,不要讓技術成為整合的障礙。
(二)教學方法和思想上的誤區大部分教師在教學方法的應用上,重視演示現象、傳授知識,忽視揭示過程和學生能力的培養,更有的教師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無論是否應用信息技術,我們都應該遵循新課改的理念,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促進者,用教師的智慧給學生營造一個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習的情境,培養學生的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對教學資源應用上的誤區部分教師對網絡資源過于依賴,忽視其他教學資源,未使用網絡等資源,忽視教學目標和效果,過分重視助教的資源建設,從而忽視了助學的資源建設。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上,一切能夠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的資源都應該是有效的教學資源,而不是僅僅限定一定是數字化資源,教師要根據自己的教學需要,選擇適合教學的教學資源并加以應用,讓教學資源真正的為教學服務。
(四)對教育信息化理解上的誤區學校忽視校園網等信息化建設,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整合教學缺少平臺的支撐;學校建設資源的比例嚴重失調,忽視了教師培訓,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不高,導致整合無法有效實施;部分教師的教育信息化培訓只重視技術的培訓,忽視了教育理論層面上的培訓,導致整合缺少理論的支撐;更有部分教師錯誤地認為,教育信息化就是上信息技術課,純粹地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能。應該將信息技術融入各個學科的教學中,師生通過利用信息技術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深層次整合。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整合的教學道路,任重而道遠,還需要我們語文教師不斷地進行學習和實踐,走出整合的誤區,克服一定的困難,從思想上正確理解整合,將教育理論、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讓他們為我們的課堂教學服務,真正地解決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問題,讓我們小學語文課堂早日實現高效教學.
作者:于連君單位:遼寧省蓋州市臥龍泉學校
第二篇
一、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整合的好處
將信息技術應用到語文教學中,必然會給語文教學注入新的生機。實現兩者的整合,能進一步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學生的智慧、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創新能力。
1.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的語文教育單調而枯燥,教師只能通過粉筆和黑板這一載體進行教學。如果能在教學中創設一種立體的、動態的學習情境,就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情境中來。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到語文教學中,就能實現這一目的,使多媒體計算機的視聽功能發揮出來,以靈活而全方位的方式把語文信息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
2.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有利于啟迪學生的智慧。將信息技術運用到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增加課堂容量,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為學生提供更大的信息量。同時,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進一步增加他們學習的主動性,使其大腦思維緊跟課堂教學內容,這樣有助于啟迪學生的智慧,激發主觀能動性。
3.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利用信息的自覺性很難被提升起來,在實際應用中,很少有人能主動利用所學的知識。這是由于傳統的教育環節通常是機械式訓練,這就導致學生對信息知識的創造性開發受到很大限制,難以給學生以智慧的啟迪,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非常不利。如果能將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進行整合,就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有利于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動手查找資料信息,有利于培養學生主動利用信息的自覺性。如果在課堂上能給學生提供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環境,教師在這個過程中給予適時的點評,就能激發其他學生的動力、靈感以及潛能,從而很容易形成一個你追我趕的良好氛圍。如果能按照這樣的方法對學生進行長期培養,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4.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在課堂上,利用信息技術制作多媒體課件,能夠將更加豐富多彩的內容呈現出來。給學生展示一些新鮮而有趣的內容,營造富于啟發性和探究性的問題情境,能給學生留下更多更大的思考空間,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考、主動探究、主動創新。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使教學手段更加豐富,教學方法得到改進,同時也使教師的主導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能夠使學生的思維領域得到進一步拓寬,從而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實踐能力和探究能力起著很大的作用。
二、信息技術的運用必須與教學內容的實際和教學理念的更新相結合
1.教學改革使信息技術充分融入到語文課堂中,而信息技術的濫用則會使語文教學變成過多的課件展示,這樣就使本該師生互動的課堂,變成了徒有華麗外衣的課件演示過程,這種行為無疑有悖于教學的本質要求,肯定不會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的。例如,在戴望舒的《雨巷》課上,有的語文教師竭盡所能地運用課件,不停地展示江南的形形色色的小巷,使整節課下來就像看電影一樣,這樣只會沖淡學生對詩歌的感受,并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果能播放聲情并茂的朗誦,從而引導學生走進詩人的心靈世界去感悟,效果一定會好得多。因此,在語文課堂上運用信息技術,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從實際出發,選擇貼切合理的方式進行。
2.在新的教學理念下,學生應當處于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必須更新觀念,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和方法,信息技術就為這項改革提供了非常好的技術支持。但是,即便在課堂上運用了信息技術,也并不等于教師就更新了教學理念。例如,有的教師在上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時,首先使用課件對魯迅的生平、作品與本文的寫作背景進行介紹,然后讓學生逐段讀課文,接著逐段分析概括每段內容并提問,然后用課件顯示所謂的正確答案,整節課生硬死板,毫無趣味。雖然這節課也使用了信息技術,但在教師陳舊死板的教學理念下,肯定不會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這種只追求文本理解的按部就班的教學方式,必然會扼殺學生對文本的思維與理解。因此,在語文課堂上使用信息技術時,還需要與教學理念的更新結合起來,只有這樣,信息技術才能在語文課堂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提高教學效果。
三、語文教學要在信息技術的環境下實施
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必須強調要把信息技術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工具,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供的平臺,使學生能夠資源共享、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例如,在進行閱讀教學時,給學生提供一些網址,讓他們自己搜尋、閱讀有關資料,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不僅僅只滿足于教師在課堂中的解讀。這樣,通過信息平臺,學生與教師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就能及時交流與溝通,擴大信息量,并且極大地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實現良好的學習效果。在作文教學中,互聯網為作文教學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條件,學生只要利用網絡就可以查閱海量的資料信息,從而快速豐富頭腦,為作文寫作積累素材。
四、結語
總之,當前的語文教學要適應時代的變革和要求,但這種變革和要求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層次,而應該是從形式到內容的全方位的變革。同時不能僅僅為使用信息技術而使用信息技術,要讓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科學合理地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語文教學的效果。
作者:李田軍單位:河北省邢臺市第二十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