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外部融資結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內部融資與外部融資結構的不合理是我國跨國公司融資的最大問題之一。文章在承認積極擴展內部融資的同時,對我國跨國公司外部融資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政策性建議。
關鍵詞:我國跨國公司;外部融資;債券融資;股票融資;負債結構
前言
隨著我國跨國公司的不斷發展壯大,其融資結構中存在的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除了內部融資與外部融資比例懸殊這一基本問題外,我國跨國公司在外部融資方面也存在諸多問題。我國跨國公司要實現其市場價值最大化,就必須研究與解決外部融資結構問題,選擇合適的融資方式和最佳的融資結構。
一、我國跨國公司外部融資結構存在的問題
(一)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比例不合理。
雖然近年來隨著股權分置改革的逐步進行和證券市場監管力度的加強,我國證券市場朝著更加健康和市場化的方向穩步前進,但在我國跨國公司的外部融資中,間接融資的比重仍占絕對優勢。從企業債務融資的結構看,我國跨國公司負債融資中銀行貸款的比例很高,大約在90%以上,尤其是長期負債主要以長期借款為主,大部分來自國有商業銀行,短期負債以商業信用和銀行借款為主,只有很少部分來自公司的債券和股票。
從融資結構優化的角度,銀行貸款一般以短期貸款為主,資金流動性大、穩定性不足,若間接融資在我國跨國公司中的比例過大,將影響其資金的穩定性。同時,企業信用過分集中于銀行,對于企業自身來說,封閉了自己的融資渠道,不利于提高經濟效益,對于整個經濟體來講,容易引發金融風險。
(二)債券融資和股票融資結構不合理
在成熟的資本市場上,債券已成為規模最大、發育層次很高的直接融資工具。發達國家企業融資主要依靠債券市場而非股票市場,債券市場所比例遠遠大于股票市場,基本上股票市場占20%-30%,債券市場占70%-80%。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占據第一位的融資方式都是留存收益,居第二位的都是負債。整個西方七國,股票融資均居末尾,股票市場最發達的美國,股票融資比例最低。
我國跨國公司融資行為與西方國家有顯著差異,中國跨國公司外部融資結構中,首選股權融資,其次才是債權融資,體現出較為明顯甚至強烈的股權融資偏好。資本來源單一造成債券市場與股票市場比例嚴重不協調。(三)負債結構不合理
負債結構指一個企業負債的數量以及比例。具體比例對應資產比例,資本比例,權益比例。在西方財務中,資金結構一般是指長期資金中權益資金與負債資金的比例關系。在中國,資金結構主要是指在企業全部資金來源中權益資金與負債資金的比例關系。但僅僅關注權益資金和負債資金的比例關系是不夠的,因為即使權益資金和負債資金的結構合理,如果負債資金內部結構不合理,同樣也會引發財務危機。
我國跨國公司目前的負債結構中,短期負債即流動性負債比例過高。雖然短期負債是資金成本最低的籌資方式,但同時也是財務風險最大的融資方式。原因有兩點:第一,短期負債到期日近,容易出現不能按時償還本金的風險。第二,短期負債在利息成本方面也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利用短期負債籌集資金,必須不斷更新債務,此次借款到期以后,下次借款的利息為多少是不確定的,因為金融市場上短期負債的利息率很不穩定。
近年來,我國跨國公司的債務流動比例一直高達80%以上,一旦金融市場發生變化,將使公司的資金周轉發生困難,從而增加企業的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
二、我國跨國公司外部融資結構問題的原因
(一)我國銀行貸款體系為其間接融資提供便利
主導我國銀行資源的國有商業銀行,對國有經濟成分和大公司存在天然的偏好,貸款向大行業、大企業、國有企業傾斜。作為跨國公司,企業規模自然達到相當的程度,根據2006年國內首個“中國跨國公司排行榜”顯示,中信集團等前18家企業已擁有至少790億美元海外資產,雇用海外雇員12萬人。同時,我國大部分跨國公司是由國有企業改制而來,我國跨國公司的國有特性恰好迎合了銀行貸款的偏好,再加上跨國公司良好的國際聲譽和雄厚的經濟實力,在金融市場常??梢垣@得很高的信譽等級,從而能以優惠的利率取得貸款,客觀上推動了我國跨國公司間接融資比例的增加。
(二)股票融資所謂的“低成本、低風險"優勢
公司融資決策的一個重要原則,是在滿足公司投資資金需要的同時,努力降低資金成本和融資風險,最終為公司財務管理目標服務。由于目前中國股市有效性弱,對上市公司及其經營者業績尚缺乏有效評價方法,廣大中小股東對公司及其經營者也缺乏有效激勵與約束機制,因此,跨國公司通過高溢價股票融資“圈錢”后,不管資金使用效益高低,公司經營業績如何,決定股利分配方案的是個別控股股東。對公司股利分配,除了法定公積金和公益金外,其它的任意盈余公積金提留,多是由控股股東“一元化領導”,對提留公積金后的“可分配股利”分配,是派現還是送股,決定權也屬于控股股東。如果完全不派現的話,那么股票融資簡直就是無本生意。這與發行企業債券還本付息相比,高溢價的股票融資,顯然資金成本低,財務壓力小,沒有定期定額還本付息的財務風險。股票融資這種所謂的“低成本、低風險”的優勢得到了我國跨國公司的青睞。
(三)我國跨國公司股權結構的特殊性
我國大部分跨國企業是由國有企業改制而來,國家擁有高度集中的股權。雖然股份制改革后,“大小非”逐步減持,但是目前國有股仍是絕大部分跨國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國有股存在所有者虛置、缺位現象嚴重的問題,同時人數眾多、股權分散、持股比例低的中小投資者無監督公司的動機和條件,所有這些導致所有者對經營者缺乏控制.經理人按照個人意志和價值取向選擇融資方式和融資結構,而不去考慮公司股東的利益。債權融資具有還本付息硬約束的特點,可能使企業的“自由現金”枯竭,加劇企業破產的風險,對經理的非貨幣性收人構成威脅。而股權融資既不受股東約束,又無股息壓力,還可不必高效使用這些錢,因而比較偏好股權融資。
三、對我國跨國公司融資結構的政策性建議
(一)擴大國際債券融資
債券融資作為一種較為長期的融資工具,其優勢有如下幾點:首先,融資成本較低,有利于降低我國跨國公司的資本成本,從而增加公司的市場價值。其次,從健全公司治理機制的角度,債券
融資能夠避免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從而改善公司治理。再次,債券融資具有確定的期限和利息界定,對企業形成還本付息的硬約束,相比股票融資中股利分配“一元化領導”的負面效應,債券融資的激勵作用更為積極,能夠有效地促使跨國公司站在長遠的角度考慮公司的發展。
筆者認為,相對于國內債券,發行國際債券對于跨國公司更加便利和有利。原因在于:第一,跨國公司具有良好的國際聲譽和雄厚的經濟實力,在國際債券市場上常??梢垣@得很高的信譽等級,從而能以優惠的利率發行債券;第二,跨國子公司支付債務的利息,一般說來,不論是支付給母公司還是其它金融機構,都可享受稅收抵免,但股息由于是從稅后利潤中支付,所以股息發放,便不能抵免稅負。因此發行國際債券使公司的總體稅負得到某種程度的減少;第三,跨國公司發行國際債券,有利于其拓寬融資的選擇范圍,避免過于依賴單一或少數幾個金融市場。這樣,既能減少公司融資總體的風險,又能通過融資活動,與全球各地金融機構建立聯系,增加金融和經濟信息來源。此外,到國際債券市場上以發行債券,還可提高公司的知名度,擴大公司產品在銷售市場上的影響力。
綜上所述,國際債券應作為跨國公司融資首選。根據發行國際債券的成本率:,
我國跨國公司在國際債券市場上發行長期債券時,通常要事先規定利息率,以期將融資成本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同時,由于債券利息和銀行利息一樣,可以在稅前收益中支付,這就相當于跨國公司可以少繳一部分所得稅。
(二)發展國際租賃融資
國際租賃融資不僅利于跨國公司迅速引進設備,降低設備過失的風險,而且能夠給公司帶來財務效應和稅收優惠,同時有利于提高跨國公司的經營管理水平。
特別的,當跨國公司在政治(教學案例,試卷,課件,教案)環境不穩定的國家辦廠時,從東道國或第三國國際銀團的租賃公司租人所需的部分設備,比直接購買這些設備的風險小,因為當地政府不太可能征收、征用本國租賃公司或國際銀團租賃公司所擁有的設備。另外通過國際租賃,企業可縮短投資項目的建設周期,利于新創立的子公司迅速創收、占領當地市場、實現良好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對提高母企業的競爭力、與東道國建立良好關系有諸多裨益。
需要注意的是,采用國際租賃面臨更大的政治(教學案例,
試卷,課件,教案)風險、經營風險和匯率風險,需建立嚴格的風險防范意識,通過參加國外投資保險、簽訂國際投資保護條約等途徑加強風險管理。
四、結語
通過對我國跨國公司外部融資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我國的跨國公司在外部融資的環節中存在融資結構和資本結構不合理的問題,與西方國家存在較大差距。我國跨國公司應該適應國際資本市場的特點,結合自身具體情況,在努力擴大內部融資的基礎上,重新調整外部融資戰略,拓展外部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提高融資效率。同時,面對當前的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我國的跨國公司應應更加遵循穩健的原則,采取有力措施規避國際融資風險,避免動蕩的世界貨幣和金融體系對公司的負面影響,以期實現公司的最大效益。
參考文獻
[1]邵學言.我國跨國公司融資結構與影響因素的時政分析[J].海南金融,2006,(3).
[2]劉志軍.債券市場與企業融資選擇互動關系分析[J].浙江金融,2007,(10).
[3]陳新桂.股權結構對債務融資結構決策的影響研究[J].經濟體制改革,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