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企業審計工作面臨挑戰及解決策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與網絡信息的發展,大數據這一概念在社會生活中得到了廣泛關注,大數據的出現深刻影響了人們的思維、生產和生活方式?,F階段,在大數據背景的影響下,傳統的審計工作方式已無法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審計工作面臨著來自多方面的挑戰。因此在大數據背景下,應積極應對挑戰。本文主要對大數據背景下企業審計工作所面臨的挑戰作了簡要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解決對策。
關鍵詞:大數據;審計工作;挑戰;解決策略
大數據在審計工作中通常被認為是被審計單位的業務流水信息和財務套賬信息這類大量電子信息的數據,實際上,大數據不僅包括會計數據這類結構化的數據類型,還包括網絡日志、圖片、視頻等非結構化和半結構化的數據類型。大數據的數據類型繁多、體量巨大、價值密度低、數據快時效高這些特點,對審計環境及審計工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這一背景下,不僅擴大了審計數據的規模,提高了審計數據的計算速度,更提高了審計工作的效率,降低了審計工作的安全風險。但同時大數據也為審計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因此當前應積極應對挑戰,迎接機遇,將大數據與審計工作完美結合,挖掘數據的商業價值,進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一、大數據背景下企業審計工作面臨的挑戰
大數據審計是現代審計工作的必由之路,信息化趨勢不可阻擋,這一趨勢既是企業審計發展的機遇,也是不可避免地為企業審計工作帶來的挑戰。
1.基于理念層面的挑戰
在大數據背景下,企業審計工作的環境和數據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思維和理念層面的固守,在不能有效地應對大數據的同時也給審計工作帶來了強烈的沖擊。首先企業缺乏對大數據的深刻認識,數據記錄了企業發展的相關歷程,產生于企業運營的過程中,同時也是企業問題的記錄載體,因此,數據的潛在價值是不可忽視的。加深大數據理念,不僅可以在直接審計中獲取大量審計數據,還能在間接審計中挖掘數據的隱藏價值,為企業審計工作的開展甚至企業決策提供數據基礎,同時通過數據分析得出企業可能存在的隱患,并針對其隱患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其次,在審計工作中最關鍵的環節便是數據分析,這需要有高效率的數據分析能力及大量的基礎數據。而傳統的審計數據分析大多采用人力分析,效率低且容易出現錯誤,導致審計結果的不科學,影響了審計工作的質量,不利于企業發展能力的提升。由此,企業應加快轉變審計理念,重視審計數據及運用大數據審計方法,以提高審計效率。
2.審計平臺方面的挑戰
大數據背景下,審計工作面臨數據平臺的安全問題,數據庫不夠強大難以支撐審計工作所需的大數據,因此審計平臺的建立,要格外重視安全性能和容量性能。首先,審計工作的數據多涉及企業的隱秘性,大數據時代的數據載體多為互聯網平臺,這明顯提高了數據的風險性,審計平臺系統又缺乏相應的安全預警,導致數據的安全系數低。其次,大數據背景下,企業審計工作的數據急劇加量,雖然建立了審計數據庫,但審計數據平臺還遠不能滿足大量數據的需求,且不能滿足挖掘隱含信息的需要,數據平臺的綜合分析系統有待加強。因此,對審計平臺的數據安全保護系統和分析系統的加強和改進不容忽視。
3.取證方式方面的挑戰
大數據背景下,數據量的不斷擴大,審計的取證方式也由因果關系向相關關系轉變,加之企業審計業務和內容的復雜化,審計工作的數據提取更加復雜和困難。大數據時代利用數據的相關關系進行取證,利用數據分析工具尋找相關聯的數據,這不僅提高了對審計人員的數據查找能力的要求,要求他們必須在短時間內篩選出有效信息,而且還難以辨別數據的真偽性,大數據時代所搜集到的信息大多是電子數據,無法得知信息的初始來源,也就無法判別數據信息的真實與否,這對于審計工作的取證環節帶來巨大的挑戰。
4.審計人員能力方面的挑戰
大數據用于審計工作一方面提高了審計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對審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技術和能力要求。首先,現階段大多數企業審計人員的技術能力還無法滿足大數據時代的要求,電子數據的分析能力還有待提高,在大數據的查找和分析方面專業性不足;其次,大數據下的審計模式相較于傳統模式已經發生改變,而審計人員已適應傳統模式的數據收集與處理方式,因此難以在短時間內適應新的模式。此外,不僅企業現有審計人員專業能力不足,而且還缺乏具有綜合審計能力和高專業素質的人才,由此導致企業的審計工作面臨大數據帶來的難度和復雜性挑戰。
二、大數據背景下企業審計工作應對挑戰的策略
1.轉變理念加深對大數據的認識
隨著大數據的到來,企業無法回避,必須直面挑戰,加深對大數據的認識和利用,轉變審計觀念。首先要認識到在大數據背景下,審計工作的數據量已然增大,在滿足數據需要的同時,也增加了數據的風險性,只有明白這一點,才可能加強信息安全,找出企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同時,還要注意挖掘數據的潛在信息,企業與數據相關的一切機遇和挑戰都可能包含其中,必須加強網絡信息安全建設。其次,要轉變審計理念,傳統的審計模式是采用單一的數據收集和處理方法,而大數據背景下,應當深化大數據審計理念,多渠道收集數據信息,并利用大數據分析工具,使審計數據更加準確和全面,也使審計流程更加便捷,從而提高審計的效率和質量。
2.創建大數據配套平臺
大數據審計需要建立大數據平臺,以對數據進行相關搜索、定位追蹤和分析處理。首先,要配套一個強大的數據庫,以滿足審計工作大數據的需求,方便進行數據關聯搜索,以挖掘可利用的隱藏線索。其次,加強平臺安全預警系統的建設,互聯網的一大缺陷便是安全性差,而企業審計數據信息都關乎企業的內部安全和外部發展,加強平臺的安全性能對于保護企業審計信息的安全十分重要。同時,大數據配套平臺是提高審計結果可靠性的重要保障,精確的數據與科學的分析和處理系統,能夠有效推動審計工作的改進。
3.規范電子證據的取證方式
大數據下的審計數據大多是電子數據信息,可靠性和安全性較之紙質信息多有不足,因此,要規范電子證據的取證方式,保證電子數據的可靠性。首先,數據系統的安全性能越好,電子數據信息的可靠性就越強,且電子數據信息的收集和保存直接影響到數據的可靠性,因此要詳細記錄電子數據信息的來源,獲取的途徑以及時間,使數據追蹤有記錄可循。其次,要記錄好數據處理的過程以及分析處理所用的工具和方法。最好針對審計結果做好分條分點記錄,以方便日后查詢,避免數據被篡改而無從查起。同時,做好系統的安全檢查,以免數據的泄露。這樣才可以保證數據的完整性和原始性,使數據更加可靠。
4.培養審計復合型人才
企業審計工作的各個環節及各個業務流程都是由審計工作人員操作的,即從數據的收集、儲存、分析處理,到審計再到審計結果都需要審計人員來完成。審計人員的素質直接影響到審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因此,企業要加強培養審計復合型人才,以應對大數據背景下對審計工作人員提出的更高能力要求。首先,要培養和提高審計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術能力,使他們形成對審計數據的綜合分析能力。其次,改變傳統審計思維,轉變審計方式,提高對審計數據的相關聯查找能力,善于挖掘隱藏信息,以滿足審計需要。同時還要培養審計人員掌握跨專業知識的能力,這樣才能拓寬思路,擁有多專業背景,利于審計結果的準確性。只有培養復合型的審計人員,才能應對大數據對審計能力的要求,才能推動企業順利開展審計工作
三、結束語
大數據背景下,企業審計工作面臨更多的機遇和挑戰,要深刻認識到大數據審計的普及和發展并非一朝一夕,面臨的諸多挑戰也并非無法解決,挑戰即是機遇。因此要針對當前企業審計工作在大數據浪潮下所存在的問題,抓住時展的趨勢,加快轉變理念,加強大數據平臺的建設,培養更多的復合型審計人才,推動技術的改進,從而提高企業審計工作的成效,為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奠定基礎,促進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甜.論大數據時代下企業審計面臨的機遇和挑戰[J].智庫時代,2018,(34):183,187.
[2]徐倩瑩.基于大數據背景下企業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的探討[J].中國商論,2018,(11):109-110.
[3]劉利偉.大數據背景下審計工作創新面臨的挑戰及對策研究[J].中國商論,2018,(6):157-158.
[4]管群.大數據背景下審計工作創新面臨的挑戰及對策研究[J].江蘇科技信息,2017,(36):31-33.
[5]王群,朱小英,關郁波.大數據背景下審計工作面臨的挑戰與啟示[J].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8(1):35-37.
作者:程新英 單位:重慶康翔實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