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現代金融危機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現代金融危機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現代金融危機

      股市的作用是為實際生產集資嗎?

      經濟學教科書總愛說:股票市場的作用就是為實際生產籌集資本。馬克思不是說過,如果沒有股份公司,要個別企業自己興建鐵路不知要等多少年嗎?亨伍德一書卻指出,今天股票市場同過去一個重大分別,恰恰在于它為實際生產的集資功能已大大減少了:“在1952年至1997年之間,92%的資本開支是由企業自有資本所支付的。……在80及90年代,可以經常聽到大工業企業不知道怎樣處理手上的數以十億計的美元現金。股市對于為股市外融資差不多毫無貢獻。在1901~1996年之間,新股凈發行額等于非金融機構的資本開支的不過4%。這個平均數還是夸大的,因為20世紀初,企業大量上市。在1901~1929年之間,新股發行等于實際投資的11%。近年由于收購合并潮,股票回購比新發行的還要多。新股發行在1980~1997年之間等于資本開支的-11%,使股票市場看來(似乎有點超現實主義)是融資的負來源。但若除開上述期限,而只限于看1946~1979年之間,股票不過為5%的實際投資融資而已。這個現象在第一世界其他國家是同樣真實的。在第三世界,數字較像20世紀初的美國,但是同樣因為許多企業初次上市所致,而不是現有企業為集資而發行新股。”(72~73頁)“在1981及1997年之間,多起兼并收購中,美國非?鶉諢顧毓旱墓善保人撬⑿械幕掛?130億美元。

      當然,有個別企業的確是為集資而發行新股,但令人驚奇的是極少是用于投資。《華爾街日報》一篇文章談到1996年新股發行之多令人目眩,但是指出其背后動力是海外私有化及美國企業持續的重整。換言之,即使是在發行新股市場,主要跟所有權的安排及重整有關,同集資關系較少。大多數股票買賣都是現有股票買賣。1997年新發行股票為1000億美元,但那只是紐約證券交易所一周交易額而已。”(3~4頁)

      股市對促進實際生產的作用日益減少。它的主要作用,實際是幫助大資本家的財富集中以及加強對中小股東的控制。亨伍德指出“非金融機構一直以來把日多的利潤分配給外面投資者(股民),而后者實際上并無對任何真實企業投資,只不過是從先前的持有者購入這些企業的債券或者股票。就從股息這一基本分配談起吧。從50年代初直至70年代中,企業付出其稅后利潤的44%作為股息。在70年代末,這個數字稍為下降。然后又急速上升。從1990~1997年,非金融機構拿稅后利潤的60%來派息”。(73頁)不論所謂“人民資本主義”的論調叫得怎么響,大部份金融財富都是在富豪階級手上。“在1995年,最富有的1%家庭(約200萬成年人)擁有個人所有的股票的42%,債券的56%。最富有的10%家庭擁有二者的近九成。由于全國家庭擁有一半企業股票,那就意味著那挺風光的1%家庭擁有美國企業的1/4生產資本及其未來利潤。那10%擁有近半。”(66~67頁)美國股市市值占全世界42%。誰也不能說美國的例子沒有代表性。大家知道,大股東并不需要握有全部股票才能控制股份公司。他們只需持有20%甚至10%,就有可能這樣做。所以那最風光的10%大股東所操控的財產比實際所有量所表示的要大很多。近年來大陸學者不斷引述馬克思有關股份公司的“正面”言論來說明大搞股票市場之必要,但總是忘了引述馬克思接續的話:股份制度“再生產出了一種新的金融貴族,一種新的寄生蟲--發起人,創業人和徒有其名的董事;并在創立公司、發行股票和進行股票交易方面再生產出了一整套投機和欺詐活動。這是一種沒有私有財產控制的私人生產。……在這里,一切尺度,一切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內多少還可以站得住腳的辯護理由都消失了。進行投機的批發商人(這里馬克思特別舉商業批發商為例,但他實際指的是包括股份制在內整個信用制度--作者按)是拿社會的財產,而不是拿自己的財產來進行冒險的。資本起源于節約的說法,也是荒唐的,因為那種人正是要求別人為他而節約。”①他這番話雖說于百多年前,今天讀來還是歷久常新呢。

      債務危機

      金融投機沒有銀行信貸的支持是不可想象的。再加上其他私人債務及公債,就表現為自80年代以來,世界債務的驚人發展。同時,債務危機亦多次爆發,終于發展為1989年以來亞洲、俄羅斯及拉美的債務危機。亞洲奇跡在相當程度上是由高投資率而來的。許多亞洲國家投資率高于30%,而泰國、馬來西亞更高于40%。但高投資率是由高額外債所支持的。整個90年代,東亞地區的私人貸款增長率都遠超GDP增長率,以致外債占GDP的百分比極高。1995年,馬來西亞、泰國都分別高達39%及33%,印尼及菲律賓更高至53%。一旦他們的出口由于各國過度競爭而減少,外匯收入亦減,這時就很容易還不起債。再給國際游資狙擊一下,金融危機便一下子爆發。其實,80年代拉美已經吃過過度借債的苦頭。亞洲各國今天不過是重蹈覆轍罷了。在亞洲危機爆發之前,西方及日本銀行作為主要債權人,一直都相信一些經濟學家的理論:拉美的債務之所以出現危機,因為錢都是借給政府,而政府官僚并不懂得按市場規律去投資。亞洲不會重蹈覆轍,因為外債以私人企業債務為主,他們不會像官僚那樣亂花錢。結果怎樣,現在大家都心知肚明了。在危機之初,西方尚把責任全推在什么“裙帶資本主義”,現在也少談了。

      因為危機早已不限于亞洲。究竟世界外債有多少?整個第三世界外債由1980年的5670億美元增至1992年的14190億美元。在12年間總債務上升了兩倍半。同期,利息及本金支出共計16620億,是1980年債務的三倍。在這12年間,第三世界所付出的理應還清欠債,但到頭來卻債臺更高筑。關鍵原因是西方及日本銀行家所設計的還債機制:他們要第三世界借新債還舊債;而同時第三世界的出口換匯能力由于原料價跌而大為削弱。債務成為第三世界輸送巨量資金給發達國的食利階級的重要機制。發達國家的外債又如何?七大工業國在1994年所負外債為2780億美元。數字不高,是因為美加的巨大外債為日、德的巨大國外債權所抵消:

      如果我們再看看發達國家的公債,就能更清楚發達國家的金融資本怎樣發財。這些國家的政府無一不向金融市場大量舉債用于支出(商界把責任推到福利開支太高;為什么他們不去歸咎那天文數字的軍費開支?)。歐盟的公債在1993年達到四萬億美元,美國是4.9萬億美元(美國公債占GDP比例,1974年是23%,1997年是47%)。意大利一國每年的利息支出高達國家預算的20%。美國償付利息占聯邦財政之比,1950~1980年平均為7%,1982~1990年卻達到13.4%。公債就是資產階級套在政府脖子上的繩索,確保政府乖乖為他們服務,同時又能使自己財源滾滾而來(美國八成公債握在10%最富有的人手中)。債務越大,銀行以及整個食利階級就越發財(雖然銀行的錢主要是別人的存款)。公債如是,私債亦如是。我們在此舉美國為例。美國家庭債務與其稅后收入相比,1952年不到40%,到了1992年高達90%。在1997年末,美國家庭花了一萬億來還債,亦即他們的稅后收入的17%。而1960年的數字只是不到14%。反映整個食利階級所得分配直線上升。美國非金融企業借錢并不主要為了實際投資。亨伍德指出,借錢主要為了籌資從事股票回購及兼并。結果是工業企業償付利息占利潤之比,1950~1973年為3.8%,1990~1996年為24%。至于金融機構,在1997年借了五萬多億美元。其中很多也只是像量子基金或LTCM之類作為投機之用而已。香港沒有外債,也沒有多少公債,但私人債務卻高達GDP的161%(1996年),比新加坡的96%高出很多。其中物業貸款占了近一半,而其中的投機成份亦很高。結果就是香港泡沫經濟的破滅。然而,在全球范疇,這么高的債務,而投機成份又這么重,危機早晚爆發實在是不難想象的。信用的杠桿作用,在資本主義繁榮期可以很大,在衰退期尤其如此。在1997年之前幾年,各國由于互相激烈競爭,亞洲各國已經出現出口下降,設備閑置率上升的情況。例如,當時世界汔車業的閑置設備高達40%。由于南韓在汽車業與日本激烈競爭,導致南韓一方面債臺高筑,一方面工業設備閑置高達30%。半導體市場的過剩也是令包括南韓在內的許多亞洲國家出口減少的原因之一。事實上,亞洲四小虎1995年出口增長23%,1996年只有5.6%。一旦國際貿易盈余逆轉,各種外國證券投資便瘋狂離場,觸發起金融風暴。馬克思說:“如果說信用制度表現為生產過剩和商業過度投機的主要杠桿,那只是因為按性質來說可以伸縮的再生產程度,在這里被強化到了極限。它所以會被強化,是因為很大一部分社會資本為社會資本的非所有者所使用,這種人辦起事來和那種親自執行職能,小心謹慎地權衡其私人資本的界限的所有者完全不同。……同時,信用加速了這種矛盾的暴力的爆發,即危機,因而加強了舊生產方式解體的各樣要素。”②

      金融危機反映資本主義衰落

      為什么這么多資金不流向實際生產,而是流向投機?這是同70年代以來世界資本主義走向衰落分不開的。兩方面數字可以為證。一個是經濟增長率。西方發達國家的增長率在90年代比50、60年代下降一半。另一個是工業利潤率。1970~1990年,七大工業國的工業利潤率比1950~1970年期間降低了40%,1990年比1973年降低了27%,比1965年低了45%。亞洲雖然在70、80年代有較高利潤,但總的趨勢一樣是下降。

      一方面是工業利潤率趨降,使工業日益難以吸引投資;另一方面,由于各國先后撤消對金融的監管、債務上升以及大量減稅,使金融資本大為發財,這些沒有出路的資金便流向金融投機。美國私人對金融、保險、物業的投資,在1975~1990年之間翻了一翻,從12~13%上升為25~26%。在1982~1990年,差不多1/3的設備與樓房的私人投資落在上述部分,比任何部分(包括工業)都多。因此,同過去相比,金融資本今天的規模,它所侵吞的國民收入,它之不僅日益脫離實際經濟而且對實際經濟的破壞作用甚于促進作用,都是史無前例的。所謂金融資本,是指銀行資本與工業資本的融合,其中又以前者起支配作用。同過去相比,今天銀行的支配作用下降了,而且世界金融市場也大到任誰都難以操縱(當然在一國范圍內仍有很大分別)的地步。一方面,許多工業企業現在已發展為跨國公司,它們的盈利不僅足以為自己的實業投資融資(所以它們不像過去那樣依賴銀行信用),而且有余錢參與金融投機。另一方面,各種投資基金,包括互惠基金、退休基金、對沖基金等等之興起并成為金融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也使銀行的吃重角色稍為下降。這個狀況在英美最為明顯。據估計,全球的投資基金竟達七萬億美元。銀行的競爭對?衷黽恿耍杏肫笠抵淶慕銜裘艿墓叵狄倉鴆醬蚱屏恕=昀矗氈盡⒌鹿飫嘁幌蠐梢釁鷸行淖饔玫拇辰鶉謐時鏡酃ㄓ⒚賴囊兇時就ひ底時疽幌蠆蝗縊僑諍系媚茄裘埽蒼諶蚪鶉謐雜苫某寤饗輪鸞ハ蠐⒚老蚱搿U庵鐘傘耙形行摹北湮敖鶉謔諧∥行摹鋇母謀洌恢筆潛恍倫雜芍饕寰醚е肝雜墑諧∈だ拿髦ぁJ塹模ハ啾齲諳執鶉謐時局校卸越鶉謔諧〉撓跋熗γ饗韻陸盜耍諧〉淖苑⒌鶻詰牧α可仙耍牽萌蚴醞蛞詡譜式鷙廖拗刃虻亓鞫踔亮塹惱肥侄嘉奕酥庋斐傻乃鷙Σ⒉患蒙儆詿車慕鶉謐時盡?0世紀初的金融資本的發展導致帝國主義瓜分全球及為再瓜分而進行的世界大戰。90年代的金融資本呢,則是打著自由市場的旗號自由地沖垮較弱的國家的經濟,造成全球化危機以及全球性的兩極分化。這一切,也同樣為各種戰爭、動亂、屠殺、饑荒、環境災難鋪平道路。

      結語

      在當代資本主義的金融制度中,從大銀行家到基金經理,從大股東到大食利者,無一不是拿別人(中小存戶、中小股民、向醫療、退休基金供款的雇員)的錢去冒險,發財就大半裝進自己口袋,一旦投資泡湯,由于規模過巨,政府不敢不救,所造成的損害就由社會負擔。但是,同幾年前不同的是,資產階級國家搭救闖了大禍的資本家的能力已經大為削弱了。在1958年,十大帝國主義國家的中央銀行的外匯儲備比私人資本家的還要多五倍,到了1986年,這種關系完全倒轉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康德蘇日前承認:目前的危機不是國家范圍的危機,而是整個制度的危機。說得好!但還不夠透徹。是什么制度的危機呢?馬克思指出,是資本主義生產社會化與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的危機。歷次的金融危機表明,社會生產力已經高到和社會化到這樣一個階段,除了把它們交給社會管理之外,再也沒有辦法馴服它并使它為人類謀幸福。繼續讓資本家控制就只有造成災難。只是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才承認股份制的正面歷史作用,因為它代表資本主義生產已發展到高度社會化的階段,為普羅大眾廢除資本所有權并自行當家作主奠定基礎。在這個基礎上,工人階級把一切資本置于自己的集體控制下,按照民主原則及大眾的利益來發展生產:“在股份公司內,職能已經同資本所有權相分離,因而勞動也已經完全同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和剩余勞動的所有權相分離。資本主義生產極度發展的這個結果,是資本再轉化為生產者的財產所必需的過渡點,不過這種財產不再是各個互相分離的生產者的私有財產,而是聯合起來的生產者的財產,即直接的社會財產。……資本主義的股份企業,也和合作工廠一樣,應當被看作是由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轉化為聯合的生產方式的過渡形式,只不過在前者那里,對立是消極地揚棄的,而在后者那里,對立是積極地揚棄的。”③

      上文所謂“聯合起來的生產者”,就是工人階級聯合起來民主地生產與管理社會。經濟學教科書,愛把資本家稱為“生產者”。這是盜竊。工人才是生產者。資本家的利潤是從剝削作為生產階級的工人而來的。稱資本家為“生產者”,其實是進一步竊奪了工人的精神財產。在90年代,當資本家日益成為食利階級的時候,叫他們作“生產者”就更顯荒唐。工人階級需要的就是把一切生產工具及把“生產者”的稱號都一并奪回來并共同民主經營。

      主要參考資料:

      1、"WallStreet",byDougHenwood,Verso1998,London.

      2、"TheEconomicsofGlobalTurbulence",byRobertBrenner,"NewLeftReview"No.229,1998,London.

      3、"InternationalSocialism",No.78,London,1998.

      4、"IMF/WorldBank/WTO-FreeMarketFiasco",editedbyEricToussaint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 亚洲产国偷V产偷V自拍色戒|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址| 亚洲精品宾馆在线精品酒店|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永久四虎|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亚洲日本va在线观看| avtt天堂网手机版亚洲| 亚洲xxxxxx| 亚洲91精品麻豆国产系列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偷自拍亚洲视频在线观看99| heyzo亚洲精品日韩|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动图|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老年人 |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亚洲人色大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 日韩亚洲产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网站 |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花蝴蝶|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影视| 四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狠狠狠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喷奶水中文字幕电影| 亚洲欧美成人av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大杳蕉| 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亚洲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色噜噜亚洲男人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