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金融經濟合作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論文摘要]中國和巴基斯坦是山水相依的友好鄰邦,兩國間無論是在政治、經濟還是軍事上,均有著密切而友好的合作關系。在當前這場金融海嘯的襲擊下,脆弱的巴基斯坦經濟正逐步走向崩潰的邊緣。面對這一情況,中國應該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協助巴基斯坦走出當前的困境,并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擴大和深化雙邊的經濟合作,實現雙方的互利共贏。
由美國次貸危機所引發、擴散而成的全球金融海嘯,已經席卷全球。在這場金融海嘯的襲擊下,不少國家面臨經濟崩盤的危險。巴基斯坦就是深受其害的國家之一。由于國內局勢的長期動蕩,經濟實力的薄弱,巴基斯坦正面臨著極為嚴峻的經濟形勢。
一、受金融海嘯沖擊的巴基斯坦經濟
2008-2009財年伊始,巴基斯坦經濟就開局不利。前四個月(2008年7月至10月),巴基斯坦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348.5億美元,其中出口67.6億美元,與上財年同期相比增長16.6%,進口142.8億美元,同比增長24.9%,貿易逆差達75.2億美元,同比增長33.3%。[1]從而嚴重惡化了巴基斯坦的金融形勢。受貿易逆差影響,本財年頭兩個月,巴經常賬戶赤字高達25.72億美元,比上一財年增加63.72%。同時,巴基斯坦政府正面臨嚴重的債務償還能力的壓力。據巴基斯坦國家銀行(央行)日前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9月27日,巴基斯坦外匯儲備僅為81.35億美元,其中,巴央行外匯儲備為46.86億美元,外匯儲備除去相關國際債務外,只剩下不到30億美元,僅夠支付一個月的進口費用。鑒于上述嚴峻情況,全球知名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評級服務公司最近將巴基斯坦主權信用等級下調為“垃圾”級別,其中,長期外幣債務等級由“B”下調為“CCC+”,長期本幣債務等級由“B-”下調為“BB-”,短期主權信用等級由“B”下調為“C”。這意味著巴政府債務償還能力正面臨巨大壓力,如果商業、金融、經濟條件惡化,且外部援助和貸款等資金不能及時到位,其拖欠債務的可能性將更大。
由于外貿赤字擴大、盧比下滑、外匯儲備萎縮,加上人們對西方金融危機的擔心,巴基斯坦股票交易量創11年低點。與此同時,受金融海嘯的沖擊,國內消費者購買力下滑,巴基斯坦的房地產市場也迅速萎縮。盡管目前房價降幅已高達25%,但購房者仍在猶豫和觀望。[2]另據最新資料顯示,巴基斯坦盧比已貶值21%,通貨膨脹達到24.64%。[3]受全球金融危機和巴國內安全形勢影響,巴基斯坦的經濟形勢正步入嚴冬,面臨著崩潰的危險。
二、互利共贏:進一步加強中巴經濟合作
從目前巴基斯坦的經濟狀況來看,單憑其一己之力顯然難以走出困境,走向經濟崩潰邊緣的巴基斯坦亟需外界的援助。中巴兩國一直以來,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軍事,都保持著密切而良好的合作。在當前兩國均面臨這場破壞力巨大的金融海嘯沖擊的情況下,進一步加強中巴兩國之間的經濟合作,無疑是實現雙方互利共贏的重要途徑。
中國經過改革開發以來近30年的高速增長,經濟實力已大大增強。從目前情況來看,盡管中國也受到金融海嘯的波及,但由于中國龐大的經濟規模、豐富的外匯儲備、廣闊的內需市場和作為新興市場與世界經濟聯系的相對較少,仍然具備一定的抵抗金融海嘯的能力,甚至還有一定的余力來協助其他國家共同應對這場金融海嘯。但是中國畢竟也身處這場金融海嘯所波及的范圍之內,自然也無法做到獨善其身。這其中,作為拉動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動力之一的中國對外貿易就受到了極大沖擊。作為中國外貿產品重要市場的歐美等國,經濟已經陷入蕭條,消費者的消費信心和消費能力受到重創。外貿市場的萎縮,對于中國的制造業形成了劇烈沖擊。另一方面,受國際金融形勢動蕩和中國國內勞動力成本、原材料價格上升等因素的影響,外商對中國的投資也大幅縮水,中國所面臨的經濟形勢也愈益嚴峻。而這種嚴峻的經濟形勢反過來又進一步對國內民眾的消費能力和消費信心造成影響,導致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不足。一旦出現拉動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三架馬車”中的兩架---外貿出口和國內需求萎縮的局面,中國經濟的前景將令人堪憂。因此,在目前這種處境之下,中國除了應積極采取措施擴大內需市場,尤其是廣闊的農村市場之外,也應該將目光投向外部市場,進一步加大“走出去”的步伐,積極擴大海外市場,謀求內外兩個市場的合力,來確保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而在中國應該積極開拓的海外市場當中,巴基斯坦是一個值得合作的伙伴。
盡管從目前來看,巴基斯坦受到了這場金融海嘯的嚴重沖擊,經濟蕭條,市場萎縮,但巴基斯坦畢竟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加上國內建設相對落后,商品、服務、技術以及資本等市場還處于起步階段,因此從長遠來看,巴基斯坦市場潛力巨大。另一方面,雖然從20世紀50年代初起,中國和巴基斯坦兩國就建立了貿易關系,開始了貿易往來,但從當前總體情況來看,中巴經濟合作的層次還比較低。在產業合作的大多數領域,兩國還停留在人員的交流和討論階段,具體的合作計劃還很少,進入實質性合作的更少。在投資合作方面,中國對巴基斯坦的投資數額與中國的龐大經濟規模相比而言數額還太小,而且中國對巴基斯坦為數不多的投資還集中于制造業,對其它領域的投資則非常少;而巴基斯坦由于相對缺乏發展資金,今后相當一段時期不具備增加投資的能力。因此中國和巴基斯坦的經濟合作現狀與兩國之間的合作潛力相比較是不相稱的。
中巴兩國之間開展深入而廣泛的經濟合作不僅有著地緣上的先天優勢,而且兩國在資源、經濟結構和發展水平方面還有著一定的差異性和互補性。特別是在機械設備制造、紡織工業、礦產資源開發、能源電信、投資和科技等領域,中巴兩國有著相當大的合作和發展空間。未來兩國如果能以這場金融海嘯所帶來的危機為契機,通過中國對巴基斯坦的外匯資本援助,協助其走出當前的經濟困境,進一步擴大和深入兩國間的經濟合作,有效結合中國的資本、技術、人才優勢和巴基斯坦的能源、市場潛力,將對于無論是中國還是巴基斯坦來說,都是非常有利的。
而經濟上的更緊密合作,將對中巴兩國之間的政治、軍事合作和文化交流,以及兩國間的互信起到十分重要的穩定和促進作用。對中國而言,一個經濟上穩定而健康并與中國保持政治、軍事上友好合作的巴基斯坦在南亞地區的存在,是中國所十分樂見的,也是符合中國在南亞地區的戰略利益的。
參考文獻
[1]中國駐巴基斯坦使館經商處:《巴基斯坦本財年前四個月貿易逆差為75億美元增幅達33%》2008-11-12
[2]中國駐巴基斯坦使館經商處:《巴基斯坦房地產市場已受到全球金融危機波及》,2008-11-05
[3]中國駐巴基斯坦使館經商處:《巴基斯坦10月份通貨膨脹繼續上升》,2008-11-12
[4]張曉東:中國和巴基斯坦開展經濟合作的重點領域,《南亞研究季刊》,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