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商業銀行互聯網金融論文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商業銀行互聯網金融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商業銀行互聯網金融論文

      一.互聯網金融涵義的界定分析以及其特點概括

      (一)互聯網金融涵義的界定分析

      在眾多文獻資料和研究成果中,還是會涉及謝平于2012年在中國金融40人論壇的課題研究報告中首次提及的“互聯網金融”的概念以及研究成果。他指出,在一般均衡理論的經典表述中無摩擦的市場可以使資源達到最優配置,交易成本為零,是不存在金融中介的。目前國內存在兩種成熟的融資模式,一類是與商業銀行相對應的間接融資模式,一類是與資本市場相對應的直接融資模式。而以互聯網技術為代表的現代科技在信息開放的平臺上,在社交網絡與搜索引擎、通信與移動支付、大數據與云計算的支撐下,將會有效降低交易雙方的信息不對稱程度,減少交易成本,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在此基礎上快速發展,可能會產生一種脫離金融機構和資本市場的第三種融資模式,即互聯網金融(謝平、鄒傳偉,2012)。之后又有很多專家學者提出自己對于互聯網金融的理解,總的來說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與謝平所持觀點保持一致,即“顛覆論”,認為互聯網金融是不同于商業銀行和資本市場的第三種全新的融資模式。一類則是現在俗稱的狹義的互聯網金融,即“補充論”,是指互聯網企業從事的金融行為。還有一類則是中國特有的“Middleway”,即“融合論”,既肯定互聯網企業開展的金融業務,也認同金融機構利用互聯網所從事的所有金融行為。鑒于此,本文所定義的互聯網金融沒有互聯網企業與金融機構這樣的市場主體之分,只涉及業務層面上,狹義上是指在互聯網上開展的所有金融業務,包括網絡支付、網絡融資、網絡理財等金融服務及其相關內容,廣義上還包括信息化時代的互聯網金融風險和互聯網金融監管等諸多方面。這更接近于外國學者所習慣采用的“電子金融(e-finance)”的概念,但是又與其不同,互聯網金融是中國式的電子金融,是基于通信、移動網絡、大數據和云計算上的新興的金融理念與業態。

      (二)互聯網金融的特征概括

      1.普惠性

      所謂普惠性也就是互聯網金融所服務的客戶覆蓋面更為廣泛。由于商業銀行存在二八定律所引發的金融排斥問題,使得在傳統的金融模式下,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個人消費的融資需求以及個人小金額的投資理財需求很難得到滿足。而使用互聯網金融,由于其提供的金融服務的成本無差異化,或者說很小的差異,使得互聯網金融可以覆蓋中低端客戶。2013年11月12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正式提出“發展普惠金融,鼓勵金融創新,豐富金融市場層次和產品”,為互聯網金融的快速成長提供了理論依據,也從政策上支持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

      2.交易成本低

      商業銀行作為金融中介在金融服務中所起到的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由于國有行業的壟斷性質使得商業銀行按部就班,業務程序繁瑣,無形間增大了人工資本的投放,進而增加了交易成本。根據中國行業研究網的披露,2013年上半年16家上市銀行員工薪資人均為16.6萬元,居所有行業第一。而與商業銀行不同的是,互聯網提供金融服務時沒有線下的物理網點和大量的員工,依靠的互聯網終端和一系列計算機程序,實現客戶的自金融服務。阿里金融負責人胡曉明曾表示,阿里單筆信貸成本在2.3元,而銀行的經營成本可能在2000元,可見互聯網金融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資金融通的成本。

      3.降低信息不對稱程度

      中國金融體系的特征之一是信用缺失,個人和小微企業的信用評價體系缺失使得銀行在收集他們小額巨量方面的信息時成本很高,同時由于有利率管制作保障,讓銀行直接放棄了小額資金的管理。而小額融資需求在國內市場是巨大的,根據阿里巴巴平臺調研數據,約89%的企業客戶需要融資,53.7%的客戶需要無抵押貸款,融資需求200萬以下的占87.3%。互聯網金融基于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可以記錄貿易數據和信用評價,有效緩解交易雙方因信息不對稱產生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問題,使得征信成本大大降低,能夠有效降低信息不對稱的程度。

      4.相對去中介化

      在謝平關于互聯網金融模式的研究中,指出其資源配置的特點是有關資金供需的相關信息都會直接在網上并進行匹配,交易雙方直接聯系并進行交易,不需要傳統的銀行、券商和交易所等中介。但是本文認為國內網絡借貸平臺由于信用的不完善和制度監管不到位等原因,互聯網金融在資金融通過程中仍然存在充當中介的現象,并且會承擔更高的信用風險,比如P2P模式中的有擔保線上模式,它在平臺上提供本金和利息擔保,甚至扮演聯合追款人的角色,實質上就是金融機構線上業務的范圍,做的比較突出的有“紅嶺創投”等。

      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

      (一)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

      互聯網金融這個詞從2013年下半年被余額寶的推出點燃后,開始在整個金融領域包括經濟領域成了一個非常火的詞匯,尤其在電子支付、P2P網絡借貸模式和網絡理財等領域不斷創新,客戶覆蓋率不斷上升,受到大范圍的廣泛關注(魏鵬,2014)。根據2014年8月18日央行的第二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全國銀行機構處理的電子支付業務(包括網上支付、電話支付和移動支付)為76.96億筆,金額327.11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24%和3.31%。其中移動支付業務9.47億筆,金額4.9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5倍和1.37倍,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支付機構處理網絡支付業務(包括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固定電話支付和數字電視支付)85.32億筆,金額5.3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9.43%和129.10%。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目前我國P2P網絡借貸平臺已經超過2000家。2014年上半年全國網貸成交額就為964.46億元,超過去年全年的成交額。由于金融市場的門檻較高,盲目跟風進入的企業最終會被市場淘汰,但是隨著網絡監管的進一步完善,P2P網絡借貸仍會快速發展,因為它確實緩解了小額融資的金融需求,是傳統金融機構的有效補充。投資理財方面,以余額寶最為典型。據天弘基金披露的2014年度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30日,余額寶總規模達5741.60億元,用戶數已達1.24億戶,為國內最大、全球第4大貨幣基金。另外據央行披露的數據顯示,2014年前三季度月末人民幣存款余額為112.66萬億元,同比增長9.3%,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末低0.8和4.5個百分點。前三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8.27萬億元,同比少增2.99萬億元。銀行存款減少的原因之一就是余額寶一類的網絡理財產品的快速發展。互聯網金融的長尾效應明顯,隨著它的高速發展,我們真的可以期待有一天利用成本可以忽略不計的數據資源來創造財富,即數字資源造就富饒經濟(喬海曙、呂慧敏,2014)。由此可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速度確實應該令傳統商業銀行機構感到壓力。

      (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趨勢

      互聯網金融就是最終實現去中介化,使金融市場接近于無摩擦的市場,但是這只是理想狀態,理想狀態不可能短期內實現,原因有兩個。一個是中國的征信系統尚沒有完全建立,實現金融業務的全網絡化有一定的風險,并且產品設計尚不完善,難以抵御系統性風險。這是有前車之鑒的,即使在美國征信系統比較完善的國家,類似于余額寶這樣的網上理財產品Paypal貨幣基金也黯然退出市場。另一個是因為互聯網的開放、平等、共享等特點使得互聯網金融的創新產品多,更新速度快,致使中國的金融監管落后,進而使互聯網金融不能放開步伐,大刀闊斧的創新,還可能由于監管的缺失致使惡性競爭影響互聯網金融的良性發展。例如互聯網企業現在不具有銀行性質,不可以吸收社會存款,可能會在資金、信用等方面遭遇瓶頸;阿里巴巴在港交所因制度問題放棄上市,赴美IPO,使財富外流都是由于中國金融現有制度的缺陷。由于互聯網金融處于發展初期,整個行業比較分散沒有統一的數據信息,而且創新能力極強,發展迅速,故對其作出現實的發展趨勢預測是不可能的,故下面僅在未來可能出現的假設條件下對互聯網金融做簡單的預測。國務院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作政府報告時首次提及互聯網金融,雖寥寥數字,但意義深遠。這說明政府是支持互聯網金融的,在經濟全球化、市場利率化、人民幣國際化的大背景下,商業銀行面臨經濟增速放緩、存貸利差減小、規模借貸需求減少、金融脫媒加劇的問題,國家希望通過鼓勵金融創新來增強我國金融實力,為其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提供長遠動力。假設未來互聯網企業獲得金融準入資格,能夠吸收社會存款,獲得了全民信用,即成為實質上的網上商業銀行,那么現有商業銀行的壟斷將會打破,向金融的普惠目標邁進一大步。如果資金充足,互聯網金融將會與商業銀行在其核心競爭力即風險定價上積極研發,使得資源配置效率提高??梢愿竽懴胂笳嬲臄底只瘯r代到來,像謝平所預言的那樣,未來脫離物流的行業,如金融、教育、影視都會像郵局、唱片公司一樣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謝平,2014),當然這個過程是漫長的。因為互聯網金融在產品研發、風險評價上的成本投入會加大并且互聯網金融不能滿足所有的金融需求,無法占有全部金融市場,發展必然可觀但現有條件下不可能顛覆傳統金融業(黃旭等,2013)。

      三.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及商業銀行的應對策略

      (一)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互聯網金融基于互聯網這個開放的平臺,利用數據和技術的低成本,充分發揮其優勢,不斷開發便捷的產品,一步步擴張其涉及的金融領域。從第三方支付,到小額融資,再到網絡理財產品的風靡,互聯網金融不斷觸碰商業銀行的金融業務,呈現出即將打破商業銀行金融壟斷之態勢,對商業銀行的盈利模式以及存在價值步步緊逼,但是另一方面,根據破壞性理論,互聯網金融也正在為商業銀行的發展和改革帶來積極的“鯰魚效應”(李麟等,2013),促進商業銀行的創新和轉型。

      1.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的支付模式使人們的日常生活慢慢脫離商業銀行

      以現在涉及用戶量最多的支付寶為例,依靠PC、pad和手機等硬件設施的普及,通過通信網絡、無線網絡的數據傳播來轉移貨幣價值從而清償債務債權關系?,F在支付寶已經能為用戶提供轉賬、國際匯款、信用卡還款、當面付、代繳水電煤、購買機票和火車票、愛心捐贈等業務,并且在線下商場超市購物時提供二維碼掃碼支付以及小額免密支付,使得人們出門不必再攜帶多張銀行卡,只需攜帶手機就可享受一系列支付服務。從2010年起至2014年7月,央行已為269家企業頒發第三方支付牌照,這些具有支付許可的企業在全國各地瓜分商業銀行的支付業務,會分流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收入,并且會在一定程度上切斷銀行與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的信息流。

      2.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的融資模式加快利率市場化進程,促進商業銀行轉型

      由于社會小額融資需求旺盛,商業銀行又無法顧及,使得互聯網企業在這個領域內充分創新,發展出多種小微信貸模式。比如阿里小貸依據自身電商平臺上客戶的交易數據所形成的信息流進行量化快速放貸的模式;以拍拍貸為代表的只作為交易中介進行資金匹配的無擔保線上模式;以宜信為代表的引入債權進行拆分轉讓撮合借貸雙方的債權轉讓模式;以眾籌網為代表的向群眾募資,依靠大眾力量,注重創意的眾籌模式;以融360為代表的智能搜索,通過比價得到最優貸款的融資模式。傳統商業銀行的收入來源主要來自于存貸利差,而隨著利率市場化的進行,商業銀行的存貸利差必將收窄,互聯網金融下的P2P融資模式能夠降低信息不對稱程度,形成比較接近市場化的存貸利率,為商業銀行作指導或被商業銀行所用,加速商業銀行的利率市場化進程。

      3.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的理財模式使得社會閑散資金集聚

      分流銀行資金來源,加速資本流通,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以余額寶為代表的網上理財產品以燎原之勢發展壯大,吸納社會上小額資金,對商業銀行的活期、定期存款造成了一定的分流作用。另外由于其具有較高收益率,并且可以小額認購,實行T+0贖回,可直接用于支付網絡購物、手機充值、水電煤繳費的便捷性,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銷售,而且商業銀行5萬元認購的起點要求使得商業銀行短期內不可能超過互聯網金融企業余額理財產品的銷售。但是客觀說網絡理財產品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商業銀行無法顧及中低端客戶金融需求的矛盾,使得資金配置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雖然目前互聯網金融機構發展勢頭迅猛,但是商業銀行實力雄厚,信用較高,基礎設施完善并且物理網點分布廣泛,加上市場監管有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并積極創新,加快轉型,短時期內是不可能被新興業態所取代的。但是商業銀行也應該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比如業務流程繁瑣、對商業銀行未來發展趨勢認識不足、創新動力不足等,力求在互聯網時代金融格局重塑的過程中搶占先機。

      (二)商業銀行應對互聯網金融興起的策略

      1995年10月,在互聯網上提供銀行金融服務的第一家銀行,即美國第一安全網絡銀行SFNB成立,當時比爾•蓋茨說商業銀行將成為21世紀滅絕的恐龍,可是他忽略了商業銀行主動創新的能力,這家網絡銀行在1998年已經被收購,純粹的網絡銀行并沒有給銀行業造成太大的沖擊。所以我國的商業銀行不必過分悲觀,要積極主動創新,利用自身優勢,借助互聯網金融提升自己。

      1.注意國內監管政策動態,積極推進技術研發

      我國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作用,政府宏觀調控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以國家金融政策的變化對銀行業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對互聯網金融基于的網絡平臺的安全性方面的考慮,目前社會上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呼聲很高,但是從政府、央行和其他金融監督機構的態度來看,始終對其持寬松、鼓勵的態度,所以商業銀行不應該期待政策的保護和優惠性來應對互聯網金融的挑戰。商業銀行應該針對互聯網金融的優勢,一方面努力研發基于大數據、云計算的標準化金融創新產品,另一方面也要積極研發信息化的硬件設施,實現智能化管理,逐步減少人工投入。

      2.注重客戶體驗,加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互聯網金融的出現使得客戶享受到了便捷的新體驗,滿足了中低端客戶的理財需求,使得銀行的客戶流失,正在逐步打破商業銀行在金融行業的壟斷性。商業銀行應該積極向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模式改變,在不影響風險控制,不違背總指導方針的前提下,實施靈活多變的政策措施,盡量減少金融業務的辦理環節,發揮好金融服務的作用。注重對現有渠道的應用,在社交網絡、搜索引擎和即時通訊等新興媒體進行網絡營銷,收集有關客戶需求的資料,及時反饋以滿足客戶。

      3.建設科研人才隊伍,完成人力資源整合

      在未來信息化的時代中,科研人才會是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商業銀行要重視吸納科研人才投身到金融體制當中(梁璋、沈凡,2013),包括技術科研、管理科研和監管政策措施的科研人才,能夠幫助商業銀行在制度創新、業務創新、流程創新中完成角色轉變。另外放眼全球,國外真正最盈利的是投行,也就是俗稱的券商,而非類似于我國金融體制中的商業銀行,隨著市場經濟的推行,未來我國的商業銀行盈利模式必將改變,為此,銀行應該積極完成人才的轉變,設計員工的成長路徑,幫助員工積極向客戶經理、理財經理、大堂經理等未來職業需求的方向轉變,不拘一格降人才,以業務能力等重要核心指標來完成人才的核心選拔和晉升。

      作者:芮玉巧副教授李玲玉單位:鄭州大學商學院

      亚洲视屏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按摩店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亚洲美国产亚洲AV|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乱-久| 亚洲成人一级电影|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亚洲图片激情小说| 亚洲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电影| 亚洲第一区香蕉_国产a|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动漫尤物|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亚洲AV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 亚洲系列国产精品制服丝袜第| 911精品国产亚洲日本美国韩国|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高清不卡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亚洲kkk4444在线观看| 亚洲男同gay片|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青草|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久九| 亚洲欧洲校园自拍都市|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亚洲heyzo专区无码综合| 亚洲 无码 在线 专区| 中文字幕第一页亚洲|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 亚洲熟女乱色一区二区三区| 色窝窝亚洲av网|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 亚洲欧美熟妇综合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