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試論物流企業競爭力對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論文摘要]經濟時代,知識是企業的戰略性資源,知識管理是企業面對新形勢所做出的戰略反應。我國物流企業通過先進信息管理技術,逐步實行知識編碼化,建設與完善企業的知識網絡等,這將有利于促進物流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有利于將信息轉化成企業文化,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使企業在迅速變化的競爭環境中采取行動,并贏得競爭優勢。
引言
隨著全球經濟的一體化,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提出了越來越嚴峻的挑戰,這種挑戰迫使企業只有不斷地提升、保護和創造自己的競爭能力,才能持續生存和發展。企業知識管理作為適應知識經濟的管理方法,可以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持久的競爭優勢。知識管理水平的高低已成為決定企業能否贏得競爭的關鍵,如何卓有成效地進行知識管理以提升企業競爭力已成為現代管理的核心問題。因此,研究知識管理和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相互關系,對于提高企業的知識管理水平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有著重要的意義。
1知識管理概念界定
近1O年來,知識管理受到學術界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有關知識管理的文獻與著作日益增多,將知識作為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關鍵資源的看法得到普遍的認同。到目前為止,各類學者對知識管理定義的研究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知識管理是企業要系統有效地管理知識并用運知識對企業進行有效管理的過程。LucyMarshall認為,知識管理是對知識及其創造、收集、組織、傳播、利用等一系列過程的顯性的、系統化的管理,它注重于將個人知識轉變為組織的知識并使之得到適當的應用…。Bassi把知識管理認定為:以知識為核心的管理是指對各種知識的連續管理的過程,以滿足現有和未來的需要,利用已有的和獲取的知識資產,開拓新的機會。
知識管理是企業搜集信息形式的知識并溝通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的新途徑。Freke.V認為,知識管理就是為組織實現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的共享而提供的新途徑。
Sveiby認為,知識管理是指組織通過有計劃、有目的地構建組織內部知識網絡進行內部學習、構建組織外部知識網絡進行外部學習,有效地實現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的互相轉換,并在轉換過程中創造、運用、積累和擴散知識,最終提高組織的學習能力、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系統過程。
知識管理是企業將知識作為一種生產資源并對此類資產經營過程的管理。Malhotra對知識管理的定義是:知識管理就是企業內知識資產的管理。Alavi等則將信息管理視為一套工具,借以自動建立信息對象、用戶和過程之間演繹的或固定的關系,知識管理的作用是連接知識擁有者和尋求者這兩個節點。
知識管理是企業利用其已有的知識成果和經驗并加以創新的管理活動。白波、張曉玫認為,知識管理是系統地平衡信息和專門知識,以提高組織的創新能力、反應能力和生產率。Safdi和Edward指出,知識管理是使人、過程以及技術完美地結合起來,以使組織機構的與信息相關的成分,變成為企業帶來價值、優勢和利益的直觀動態的知識財富集合。
根據上述歸納,我們認為:知識管理是通過獲取、創造、選擇、分享、應用和更新等活動來管理企業的知識,并實現將合適的知識在適當的時機用適當的表達方式傳送到合適的人手中,以提升組織績效和價值創造。
2現代物流企業知識管理內涵
信息化對物流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它不能給物流系統帶來創新價值,唯有知識管理才具有創新功能,才能使物流系統發生質的變化。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多數物流企業都提倡通過信息化建設來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現代化運作水平,使企業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獲得競爭優勢,然而,大多數物流企業對信息化建設的理解還僅僅停留在數據和信息存儲、辦公自動化、信息等表層的信息處理和使用層面上。此外,物流企業在信息化過程中,往往不考慮新舊系統的兼容性和結合度,這不僅會使新的整體難以形成,而且還會導致各部分不能聯系和溝通,或溝通不順暢,形成信息孤島。因此,如何整合分散的信息模塊,使之成為物流企業的知識庫和知識流,是企業信息化建設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而這一切又是知識管理的內涵所在。因此,知識管理的提出是提升物流企業信息化的必然要求。
3知識管理與企業競爭力契合關系分析
知識是形成企業競爭優勢的根源,但知識不能自動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企業核心競爭力作為一種能為企業提供競爭優勢的知識體系,其形成和維持取決于企業對知識積累、應用和創新的能力,即知識管理的能力。知識管理和企業核心競爭力存在著諸多契合關系。兩者二位一體,相輔相成,它們之間的聯系是雙通道的,知識管理的直接目的就是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知識管理支持創新,創新成果還需知識管理對其有效管理,以便在企業內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進而實現新的創新,
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反之,企業的創新和核心競爭力又會產生和積累新的知識點、新技術等,從而為知識管理提供和擴充了知識儲備和資源,形成新的良性循環。從企業長期發展的角度看,由于知識具有新陳代謝性,以致核心能力的構建必然是一個持續不斷的更新過程。從而在知識管理與核力構建之間形成一種動態功能機制與內在聯系。
4知識管理對現代物流企業發展的影響
從工業經濟時代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后,傳統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對于新形勢下企業的發展和變革早巳顯得力不從心,知識管理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孕育而生。知識就是力量,對企業也是一樣,知識就是企業繼續發展的動力,是利潤的源泉。具體來講,知識管理對物流企業的發展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影響:
4.1縮短物流時間。實現智能化物流
傳統物流企業由于信息交流速度的限制,完成一個物流活動所需時間較長。同時,傳統的物資供應過程由多個業務流程組成,受人為因素影響很大。隨著知識管理的運用,客戶任何一個需求、供應、配送的信息都會通過企業知識網絡選擇捷徑,企業可以實現敏捷供應和科學決策。
4.2尋找和形成企業的價值鏈,實現差異化競爭
價值鏈是區分物流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主要特征,也是各個企業保持競爭優勢的立足點。在物流活動中,它不僅注重貨物的流動,更注重資金的流動,以實現整個物流活動中的價值增值。實施知識管理,通過對企業現有資源的分析,找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也就是價值鏈。并圍繞企業核心競爭力,準確把握市場脈搏,及時調整發展方向和經營策略。確定適合自身發展的細分市場,作為近期的主攻業務和遠期拓展的方向。以集中優勢實現利潤最大化,占領市場競爭的優勢地位。
4.3優化物流方案,提高決策能力
傳統的物流運作,需要企業之間頻繁的信息交換,但由于物流活動的中間環節比較多,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容易受人為因素的影響。實施知識管理以后,企業現有的實物資源和積累的業務經驗、解決方案等都可以得到充分梳理和歸類。客戶也可以通過知識管理平臺獲取幫助,知識管理系統根據客戶提交的業務要求進行分析、組合,并自動生成最優方案,做到及時響應和科學指導。對于系統自身不能解決的問題,企業管理人員也可以從知識庫中獲得有益的建議和參考,做出更加合理的決策。知識管理系統在完成一項業務后,會立即更新和升級,及時充實知識庫,與時俱進地緊跟市場發展的步伐。
4.4保護環境,促進綠色物流的發展
物流與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是密切相關的。目前,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球經濟新的基調,即經濟的發展必須與環境的保護相一致,因此綠色物流的概念也應運而生。綠色物流的最終目標就是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它包括產品生產、包裝、儲存、運送、回收等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企業實施知識管理后,利用知識管理系統,企業可以方便地實施綠色供應鏈戰略(綠色生產,綠色包裝,綠色運輸,綠色倉儲),綠色物流技術戰略(使用新技術、潔凈型能源,使用環保車輛,以及利用GPS、GIS等高新技術指導和規劃物流系統),循環物流戰略(產品的回收、再利用)。采取這些戰略,一方面,可以保護環境,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吸引更多的客戶;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運營成本,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
4.5實現供應鏈管理與合理配置資源
傳統的物流企業大多需要置備大規模的倉庫設施。我國物流企業均存在組織松散、機構龐大、難以提高物流服務水平的問題。為了保證及時、準確、安全、經濟地將商品送達需求者,需要對現有物流企業進行合理規劃和技術改造。應用知識網絡,物流企業可以根據商品的需求特點與供應特點將散置在各地、分屬不同系統的物流設施資源通過虛擬企業連接起來,經過科學規劃和重組,發揮物流設施和服務優勢,擴大服務半徑和貨物集散空間,進行供應鏈管理,完善服務功能。
4.6加強內外界聯系。信息交流更加順暢
經濟全球化和國際貿易的飛速發展,對物流企業的響應速度和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物流企業與外界的聯系越來越緊密。通過建立知識管理平臺,物流企業可以加強內部各部門和不同層級之間的交流,實現知識共享,及時反饋,提高運作效率,減少業務操作的出錯率。同時,物流企業之間也可以通過交流平臺進行業務信息的傳遞,相互合作,共同發展。城市化的加速發展,使物流企業與政府各部門的協調也越來越重要,通過知識管理平臺,企業不但能夠及時了解政府部門的政策和規劃方向,也能實時提出自己的建議,與主管部門進行交流,使企業自身的發展與城市的發展和諧統一。特別是和交通、氣象等部門的經常溝通能使企業在具體業務操作過程中少走彎路,提高效率。
5基于知識管理的現代物流企業持續競爭優勢培養
5.1建設知識庫。為供應鏈管理者提供決策支持
隨著知識管理在物流業的應用,企業的供應、配送信息會通過企業知識庫和知識檢索系統選擇最優方案,或從知識庫中找到由實踐經驗而來的方案,實現有效客戶反應和科學決策。企業可以將商品信息電子化,編人品種、規格、材質等,不斷更新商品的隱性知識??蛻敉ㄟ^WEB方式查尋商品的編碼,即可找到所需商品庫存量、近期市場需求特性,提高了訂貨決策的準確性;企業利用知識庫里的商品內容擬定將來的庫存策略和制造計劃。此外企業利用員工的經驗、教訓和知識庫處理供應鏈各環節信息,參考實踐經驗,在極短時間內擬定有效的配送計劃和運輸路徑。
5.2建立并完善企業知識網絡。實現知識共享最大化
物流企業知識管理的基礎是企業的信息化管理,其信息網絡是知識共享與交流的平臺?;谙冗M的信息網絡,我國物流企業即將進入快速反應的物流一體化階段,目前我國物流企業的信息系統主要面向企業內部,相對封閉,沒有形成一個相互依存、相互連接的信息網絡,信息資源的潛在效益也遠遠沒有得到發揮。隨著經濟全球化、一體化以及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為實現與國際接軌,物流企業與外界的聯系顯得越來越重要,應在強調企業內部知識管理的同時,建立并完善外部知識網絡,充分利用外部知識提高企業創新能力。物流企業在實現編碼化的基礎上,可借助供應鏈管理軟件將供應鏈各成員的知識源通過網絡聯系起來,聯系越廣、越有效,知識就能得到越多越好的共享,而這反過來也意味著知識得到了發展。同時,應對各成員進行物流、信息流管理,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物流服務質量。
5.3提高企業的學習能力
知識的更新速度在加快,企業所處的環境也在日益變化中,企業只有具有強大的學習能力才能保持長久的競爭優勢。提高企業學習能力的方法之一就是將企業建設成學習型的組織。學習型組織的建立首先要在企業中形成良好的學習環境、構建知識共享與交換的平臺,企業員工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并能夠自覺地學習,同時企業的學習范圍不僅僅局限在企業內部,還包括部門之間、聯盟之間的相互學習,甚至要向競爭對手學習,學習他們先進的產品與服務、管理經驗、知識管理系統建設的經驗等,以提高本企業的競爭力。
5.4重建企業的業務流程與組織結構
物流企業在實施知識管理的過程中,不僅要求員工共同分享所擁有的知識,還要求領導層將集體知識共享和創新視為贏得競爭優勢的有力武器,加大企業知識編碼化和員工專業培訓的投入力度,充分挖掘企業隱性知識。傳統物流企業內部有明顯的地位區分,員工的意見必須經過多層中間管理人員的傳遞才能達到最高層。而在信息傳遞的過程中,中間管理人員往往會根據自己的理解對信息進行過濾,從而使到達企業最高層的信息可能產生扭曲。同理,企業高層領導下達的指令也會由于中間管理人員的理解而變形。因此,在知識經濟時代,我國物流企業必須減少中間管理層及人員數量,改造企業組織,實現企業結構的扁平化。在扁平化結構的物流企業中,最高層與一線員工可以直接進行交流。一線員工的信息不僅能快速、準確地傳達到最高層,還能在企業中與其他員工進行廣泛的交流和共享。由于一線員工最了解顧客的需要和興趣,知道如何通過減少作業流程提高效益,因此,扁平化結構的物流企業能更快地對顧客的要求作出反應,有效解決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5.5實施知識激勵機制,促進員工知識交流與共享
企業將考核制度與員工在知識交流、知識創新方面的成果結合,以此激勵員工積極參加知識交流、共享,一方面可以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企業整體知識水平并豐富企業知識資源;另一方面能促進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的轉換,推動知識創新。物流企業需要建立一種針對知識共享的激勵機制。掌握較多知識的員工如果將自己的知識共享,將得到正面的反饋或獎勵,任何將自己的知識共享并為企業帶來效益的人都能得到相應的物質或精神獎勵,且帶來的效益越大這種回報就越高。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員工共享知識的積極性,迅速提高物流企業整體的知識水平。
6結語
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資源成為企業的戰略資源已勿庸置疑,企業通過對知識的獲取、創造、存儲、利用和共享將各種有價值的知識資源整合起來,形成企業獨特的資源,提高企業反應能力、創新能力,從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知識管理在物流企業中的應用是廣泛而富有成效的。由于知識管理是知識經濟所催生的一種新的管理思想,其變革要循序漸進,不能急于求成。目前我國物流企業實施知識管理還處于起步階段,物流企業首先需要解決企業經營理念的更新問題。在知識經濟時代,我國物流企業為求生存,必須加強知識的規范化管理并在實際應用中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