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國內所有制結構衍變研究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國內所有制結構衍變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國內所有制結構衍變研究

      本文作者:李亞平1雷勇2作者單位:1.安徽大學經濟學院2.中建三局第一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分析1949~2009年我國所有制結構的演變歷程及同期經濟效率的變動趨勢,探索所有制結構與經濟效率之間的關系,可為深化經濟改革提供理論依據。

      一、建國以來我國所有制結構的演變歷程

      所有制結構即生產資料所有制結構。生產資料的所有制結構指不同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在一定社會經濟形態中所處的地位、所占的比重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一)數據來源和選取

      本文選取的數據來自歷年《中國統計年鑒》和《新中國60年統計資料匯編》。1996年以前公有制企業的工業總產值為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與集體企業工業總產值之和,而1996年之后公有制企業的工業總產值則為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工業總產值與集體企業的工業總產值之和。1985~1997年的公有制企業工業總產值包括村及村以下所有工業的工業總產值;1998~2006年工業企業的統計范圍為全部國有及年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2007年以后為年主營業務收入在500萬元以上的企業;其他年份為全部工業企業的數據。

      (二)計算結果

      本文中國有經濟所占比重為國有企業或國有控股企業的工業總產值與全部工業總產值的比值;而集體經濟所占比重為集體企業的工業總產值與全部工業總產值的比值;公有制經濟所占比重為國有經濟所占比重與集體經濟所占比重之和;公有制經濟所占比重與非公有制經濟所占比重之和等于1,因此,可計算得出非公有制經濟所占比重。

      (三)小結

      根據表1的數據,可以描繪出1949~2009年我國所有制結構的演變圖。(見圖1)圖1表明,1949年以來,我國所有制結構演變路徑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1949~1958年為第一階段,公有制經濟所占比重迅速提高,但仍然存在非公有制經濟;1958~1979年為第二階段,全社會只有單一的公有制經濟;1979年以后為第三階段,逐漸由單一的公有制經濟向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所有制結構演變。從經濟體制改革的角度看,可以把1979年作為分界線。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由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結構迅速地向單一的公有制經濟過渡。這一時期,我國公有制經濟比重迅速上升:1949年,公有制經濟所占比重為26.79%,到1958年這一比重達到100%。同期,我國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并且這種單一公有制經濟模式一直延續到1979年。1979年,我國進入改革開放時期,特別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后,公有制經濟所占比重逐漸下降,由1979年的100%下降為2009年28.24%。

      二、建國以來我國的經濟效率分析

      建國以來,我國一直不斷地進行所有制結構的調整。所有制結構調整是為了適應生產力發展,從而提高國家經濟實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實現社會和諧發展。因此,有必要研究所有制結構調整所產生的經濟效率,進而研究所有制結構調整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考察我國的經濟效率,需要以相關經濟指標作為衡量標準。基于數據的可得性,本文采用1952~2009年國民生產總值(GDP)的增長率和全要素生產率(TFP)兩項指標來分析經濟效率。

      (一)1952~2009年我國GDP增長率變動情況

      以當年價格計算的我國GDP即當價GDP的全部數據均來自《新中國60年統計資料匯編》。而不變價GDP是用當價GDP與以1952年價格為基數的GDP價格指數的商表示。我國從1952~2009年GDP增長率的變動情況如表2所示。為了更直觀地表示我國GDP增長率的變動情況,根據表2的數據繪制出GDP增長率的波動趨勢圖。(見圖2)

      (二)1952~2009年我國全要素生產率變動情況

      全要素生產率的來源包括技術進步、組織創新、專業化和生產創新等。因此,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率常常被視為衡量科技進步的指標。通過研究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的變化(見表3),可以看出,隨著所有制結構的調整,我國經濟效率的波動情況。為了更直觀地表示出TFP的變化情況,本文根據表3數據繪制出1952~2009年我國TFP的變動趨勢圖。(見圖3)

      (三)小結

      由圖2可知,排除價格因素和經濟周期波動因素,我國實際GDP增長率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波動趨勢;由圖3可知,我國的全要素生產率也呈現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波動趨勢。因此,可以得出結論:1952~2009年,我國經濟效率的演變趨勢線呈“微笑曲線”形狀。

      三、結論

      所有制結構的調整要以生產力發展狀況為客觀依據,要以能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為評判所有制結構優劣的標準。根據前文,發現我國所有制結構呈倒U型變動,而隨著所有制結構的演變,經濟效率呈“微笑曲線”形狀演變。我們可以用波動趨勢線表示出我國建國以來所有制結構與經濟效率的演變趨勢。(見圖4)1949~2009年,我國的經濟體制經歷了由計劃與市場并存向計劃經濟轉變,再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曲折過程。1979年是經濟體制改革和所有制結構調整的分水嶺:1979年以前,我國在經濟建設上采取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公有制經濟所占比重不斷提高,直到實行單一的公有制經濟;1979年以后,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公有制經濟所占比重不斷下降,到2009年該比重不足30%。從1949~2009年我國經濟效率變化趨勢發現,在計劃經濟時期,不是公有制結構比重越高,經濟效率就越高;在市場經濟體制時期,也不是公有制結構比重越低,經濟效率就越高。我國的公有制程度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而是存在一個合理的公有制經濟比重區間。當所有制結構臨近該區間時,效率越來越高;而當所有制結構偏離該區間時,效率越來越低。由于經濟效率的影響因素較多且復雜,而本文僅研究了所有制結構與經濟效率之間的關系。因此,還需要進一步把公有制經濟區分為壟斷與非壟斷部門;區分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中公有制經濟的效率源泉,把創造經濟效率中外方的技術與管理因素剔除。而這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亚洲午夜福利717|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野| 亚洲日韩国产AV无码无码精品|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 综合 国产 欧洲 丝袜| 亚洲国产精华液2020|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首页|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亚洲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一级免费毛片| 亚洲www77777|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 亚洲一级二级三级不卡|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妖|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亚洲| 亚洲综合久久综合激情久久|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动漫|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 99人中文字幕亚洲区|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 亚洲免费黄色网址| 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 国产婷婷综合丁香亚洲欧洲|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址| 最新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亚洲最大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软件 | 亚洲性久久久影院| 狠狠色婷婷狠狠狠亚洲综合| 亚洲男人的天堂网站| 国产AV日韩A∨亚洲AV电影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看| 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91|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亚洲AV日韩AV高潮无码专区| 在线观看亚洲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