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金融工程監管創新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金融工程的含義;我國金融工程發展的障礙分析,對金融工程監管創新分析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金融體制障礙、基礎設施、技術障礙、從業人員的素質障礙金融監管障礙、加快金融體制改革,穩步推進金融市場化體系建設、健全金融監管體系,增強金融行業抵御風險的能力、加強金融信息系統建設,提高金融部門的運營水平金融信息化是我國金融平穩、安全運營最基本的生存支撐環境,沒有金融信息化就沒有現代金融服務、)建立金融風險防范系統,努力規避和化解金融風險、加大金融工程的創新力度,不斷增強金融行業抵御風險的能力、注重相關部門的合作,強化金融業的信用體系建設,具體材料請詳見:
[論文關鍵詞]金融工程;金融監管;金融創新
[論文摘要]金融工程是隨著世界經濟環境的變化和全球金融的創新發展起來的。當前,我國金融工程還處于起步階段,其發展還存在著一系列問題。為了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我國必須加快金融體制改革,穩步建立金融市場化體系;健全國家金融監控體系,增強抵御風險能力;加強金融信息系統建設,提高金融部門的運營水平;建立金融風險防范系統,努力規避和化解金融風險;加大金融工程的創新力度,不斷增強金融行業抵御風險的能力;注重相關部門的合作,強化信用體系建設。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國的金融工程快速、有序、健康地發展。
一、金融工程的含義
金融工程(FinancialEngineering)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興起的金融技術和金融學科,它是現代金融學、信息技術和工程化方法相結合的交叉科學,是金融科學的產品化和工程化?!敖鹑诠こ獭币辉~最早是由美國金融學家約翰-芬尼迪(JohnD.Finnerty)于1988年在其發表的論文《公司理財中的金融工程縱觀》中提出的,他將金融工程的概念界定為:“金融工程就是資本市場參與者運用現代金融經濟理論和現代數學分析原理、工具和方法,在現有的金融產品、金融工具和金融方法的基礎上,不斷地創造及發展新的金融產品、金融工具和金融方法,為金融市場參與者發現金融資本價格和規避風險,發掘新的金融機會,以實現投資者預期經濟目的、增進金融市場效率和保持金融秩序穩定的一項應用性的技術工程?!奔s翰·芬尼迪(1998)認為,“金融工程包括創新型金融工具與金融手段的設計、開發與實施,以及對金融問題給予創造性的解決?!狈夷岬蠈鹑诠こ痰亩x被金融業內認為是最恰當的。金融工程的另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定義是由英國金融學家洛倫茲-格利茨(LawreIiceGalitz)提出的,他在其著作《金融工程學:管理金融風險的工具和技巧》一書中給出了一個定義:“金融工程是應用金融工具,將現有的金融結構進行重組以獲得人們所希望的結果?!甭鍌惼潯じ窭?1998)認為,金融工程的目標是重組金融結構以獲得所希望的結果。例如:對于投資者來說,金融工程能夠使其在風險一定的情況下獲得更高的投資收益;對于公司財務人員來說,金融工程可以幫助他們消除目前尚處于投標階段的項目風險;對于籌資者來說,金融工程可以幫助他們獲得更低利率的資金。
筆者認為,金融工程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金融工程是指一切利用工程化手段來解決金融問題的技術開發,它不僅包括金融產品設計,還包括金融產品定價、交易策略設計、金融風險管理等各個方面。而狹義上的金融工程則主要是指利用先進的數學及通訊工具,在各種現有基本金融產品的基礎上,進行不同形式的組合分解,以設計出符合客戶需要并具有特定屬性的新的金融產品。這里采用的是廣義的金融工程概念。標準的金融工程一般包括三個步驟。一是目標分析。識別客戶所要達到的特定目標,詳細分析目標實現過程中將要面臨的各種障礙。二是金融產品開發。根據現有的制度環境、市場狀況,運用現代金融理論和技術,設計相關分散或轉移風險的方案,并據此來為客戶開發新的金融產品,并用科學的方法定價。三是后續管理工作。金融產品開發成功以后,尚有大量的后續管理工作,如密切觀察金融產品的運行狀況、分析客戶所承擔的風險、根據市場整體情況對金融產品進行調整。
二、我國金融工程發展的障礙分析
(一)金融體制障礙
當前,我國的經濟體制整體還處在轉軌時期,這在金融領域也表現得非常突出。在金融工程建設方面,由于金融企業的改革還沒有突破傳統的國有企業改革模式,存在著嚴重的所有者缺位現象,企業缺乏應有的競爭壓力和創新動力,風險管理意識淡薄,缺少應有的風險防范手段,這就使金融工程的發展缺少內在的主體需求。另外,處于體制轉軌時期的整個金融業的外部環境建設方面也相對滯后,金融工程的法律制度建設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既限制了金融資本的自由流動和創新,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金融工程的正常發展。
(二)基礎設施、技術障礙
金融工程的發展離不開良好的設施和先進的技術,它要求金融業基本普及電子計算機技術和先進的通訊技術,實現信息處理和傳輸的電子化,使資金劃撥、金融產品交易等金融業務的開發能高效、快捷、安全地進行。當前,盡管我國金融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較快,技術水平也有大幅度提高,金融業務電子化已經初見成效,但我國當前金融業中的信息基礎設施還不健全,金融電子化、網絡化的水平還較低,而且還未能在金融市場中的各個領域中廣泛推廣,距離一體化、快捷、高效、安全的信息傳輸網絡建設還有很大的距離。這種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金融工程的正常發展。
(三)從業人員的素質障礙
從理論來源上講,金融工程應屬于交叉學科,它一方面吸收了經濟學、金融學和投資學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又融人了運籌學、工程學、物理學等學科的精華。這就要求金融工程的從業人員不僅要掌握經濟學、金融學等方面的理論知識,還要懂得數學建模等方面的知識,而且還需要具備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目前,我國的金融業從業人員存在著兩種極端的現象:大部分從業人員雖然對金融理論的基本知識掌握得較好,但缺乏金融數學等理工方面的知識;另一部分人員則與之恰好相反。因此,在金融工程建設中缺少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這種狀況嚴重制約著我國當前金融工程的建設。
(四)市場障礙
金融工程的發展和運用需要發達、高效的金融市場作為基礎。當前,我國的基礎金融市場體系發育還不成熟,這嚴重限制了金融工程的發展空間。其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我國金融工程在發展中缺乏真正的市場主體。當前,我國金融市場交易中的主體主要是國有商業銀行、國有企業及非國有經濟單位。由于我國改革還處在新舊體制轉軌時期,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相對滯后,其運行機制還沒有完全脫離計劃經濟的模式,金融企業名義上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法人實體,但實際上卻是只“負盈”不“負虧”,存在著風險與收益不對稱現象。當企業在高風險中運行時,國有企業的人等獲得由此可能帶來的高收益,而可能發生的損失則由國家來承擔。這會導致這些市場參與主體過度追逐風險,使每一個設計初衷良好的金融工程產品都有可能變為追逐風險的工具,從而加大金融風險。這無疑將對我國金融工程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黃勝,2008)。其次,金融價格市場化程度不夠。金融工程是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利用市場化的價格來實現金融風險的市場分配和動態管理。價格的市場化是大力發展金融工程的必要前提。但是,目前我國金融價格市場化程度卻不夠高,主要表現為:匯率、利率受非市場因素影響太大,市場化進程舉步維艱;證券市場雖然市場化程度較高,但證券價格、市場漲跌大都受政策影響。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金融業的正常發展,同時也會給金融工程的發展造成一定的阻力。再次,金融工具品種太少。當前,我國缺少多樣化的投資工具,投資者把存款和證券作為主要的投資工具,金融衍生工具品種太少,而且應用范圍也非常有限,這不利于金融風險的化解。
(五)金融監管障礙
金融監管是金融機構正常運轉的必要條件,但是,我國當前金融機構卻存在著嚴重的監管不力現象。首先,存在監管目標模糊、監管責任不清現象,使金融監管部門對自己的職責、業務范圍不夠明確。其次,存在監管手段單一、監管技術落后問題。監管部門主要運用行政手段直接監管金融機構,而其它手段(如法律手段、經濟手段等)則運用較少,在監管技術上還主要局限于運用傳統的監管方式,缺乏對新技術的利用和創新。第三,注重事后處罰,缺少過程監督。當前,我國的監管大多是金融損失已經產生后才去介入,雖然這樣能給后來者起到警示作用,但造成的許多損失是已無法彌補的。第四,缺乏對監管部門本身的監督。目前,除了黨的監督和上級監督之外,很少有其他機構可以對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三個專職監管機構開展工作的合規性和效率性進行監督和制約。這種金融監管體系將嚴重阻礙我國金融工程的健康發展。
(六)金融理論障礙
金融工程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理論的支持。當前,我國金融理論的發展存在滯后現象。一方面,在金融學的學科教學上,課程設置不盡合理,對現代金融理論特別是金融工程的學習不夠。這就造成了我國的金融理論主要停留在理論描述、定性分析及經驗判斷的階段上,而缺少運用工程化手段來解決金融問題的定量分析。另一方面,在金融實踐中,存在金融理論與實際聯系不緊密的現象,金融從業人員由于缺乏應有的數理分析能力,不能利用金融工程來規避利率風險,更不能利用金融工程來設計新的金融產品。這種理論學習和理論應用的滯后性不利于我國金融工程的正常發展。三、我國金融工程發展的對策
(一)加快金融體制改革,穩步推進金融市場化體系建設
作為一項系統性工程,金融工程的發展既要以“一定宏觀經濟制度為基礎,又要以一定微觀金融市場發展為條件”(孫銳,2004)。為此,我國要進一步加快金融體制改革的步伐,在健全金融宏觀調控體系的同時,進一步理順銀行與企業的關系,使兩者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市場法人實體和風險管理的市場需求主體。同時,要按照國際慣例和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加強金融法制建設,使金融工程的建設既有法可依,又具有相應的法律保障,走一條“先嚴格規范,后持續發展”的道路。在金融市場建設方面,我國金融工程的建設也必須與國際金融業的發展接軌,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資本市場的自由兌換進程,理順政府調控與資本市場的關系,重點發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場,逐步建立全面的金融資產價格市場化形成機制,為金融工程的快速、有序、健康發展營造一個優質的環境。
(二)健全金融監管體系,增強金融行業抵御風險的能力
金融監管是金融機構正常運轉的必要條件,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必須樹立“風險為本的監管理念”(楊風華,2008),建立健全的金融監管體系。在當前的金融工程建設中,首先,要制定監管目標,明確監管責任,使金融監管部門對自己的職責、業務范圍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其次,要提高監管技術水平,多管齊下。監管部門不但要運用行政手段直接監管金融機構,而且同時要輔之以法律、經濟等手段對金融機構進行監管;在監管技術上不但要運用傳統的監管方式,而且還要重視新技術的利用和創新。再次,要加強監管部門之間的合作,實施混業監管。目前,我國不但要重視黨的監督和政府的監督,更要加強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三個專職監管機構相互的合作,在必要時實現金融的混業監管,及時地防范和化解金融衍生工具產生的風險,為金融工程的建設提供可靠的保障。
(三)加強金融信息系統建設,提高金融部門的運營水平金融信息化是我國金融平穩、安全運營最基本的生存支撐環境,沒有金融信息化就沒有現代金融服務。改革開放以來,信息科技與金融業務高度融合,已成為金融業打造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FT已經與金融業務完全融合到一起,它不僅僅是金融的支撐平臺和基本工具,而且已經深入到業務本身,成為當代金融決策、管理和實施的基本手段。因此,在當前金融工程建設中,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大對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逐步完善金融業的綜合業務系統;另一方面,還要充分利用這些綜合系統中所積累的信息,進一步強化金融信息系統建設,優化業務流程、減少金融交易的時滯、增強市場流動性、提升業務創新水平、增強防范金融風險的能力,為社會大眾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
(四)建立金融風險防范系統,努力規避和化解金融風險
當前,由于我國金融市場發展還不夠完善,金融監管難度較大,金融業中的風險隨時存在。為此,我國必須建立科學、有效的金融風險防范系統。首先,要建立金融風險預警系統。通過設定一系列風險預警指數,并根據對這些指數的計算及時向社會發出預警信號,使人們對金融風險有充分的準備,有效地應對金融風險。其次,要建立金融風險分析系統。通過對金融風險預警系統得來的相關指數進行綜合分析,為金融風險控制系統提供科學的依據。再次,要建立金融風險控制系統。由國家和其它社會組織通過多種手段合理分配政府、市場、民間機構、家庭及個人的風險管理責任,對金融風險加以控制,以期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最后,要建立社會風險補償系統。要構建有較強的適應性、系統的、動態調整和迅速反饋的金融風險補償機制,有效地處置金融風險,及時補償金融風險損失,維護經濟穩定,進一步推動社會發展(馮志宏,2008)。
(五)加大金融工程的創新力度,不斷增強金融行業抵御風險的能力
金融創新是指金融內部通過各種要素的重新組合和創造性變革所創造或引進的新事物,它是一個以盈利為動機推動、緩慢進行、持續不斷的發展過程。當前,在我國的金融工程建設中,要在加大金融制度和金融組織創新的同時,特別加大金融業務的創新。目前,在發展金融工程時,要根據我國金融市場的發育情況、監管情況以及客戶的需求情況,權衡收益與風險,有步驟、分階段地不斷設計、開發和利用我國的金融工程產品。對于一些風險較小、簡單易行的金融新業務要及時推行;而對于國際上先進的金融衍生工具,要根據實際情況有選擇地引進和推廣,以不斷化解風險,推動我國金融工程的有序發展。
(六)注重相關部門的合作,強化金融業的信用體系建設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推進,金融工程的發展也出現了良好的勢頭。但是,由于當前我國企業以及個人的信用體系建設還不完備,給金融部門在金融活動中的業務發展帶來了巨大的風險。因此,我國應當盡快建立企業信用體系和個人信用賬戶,各金融機構要加強合作,建立全面的信用信息網絡系統,加強信用信息的溝通,優化金融資本的配置,降低經營風險,推進金融業全面、和諧、健康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