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學設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
教學設計是一門新興的實踐性很強的科學。它主要是通過對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所做的系統安排,著重創設學與教的系統,以達到優化教學、促進學習的目的。20世紀70-80年代,教學設計模式不斷涌現,較有影響的有肯普模式、迪克-柯瑞模式、史密斯-瑞根模式等。80年代中期,我國教育技術工作者的研究視線開始觸及教學設計,翻譯介紹了一些國外教學設計理論方面的研究成果,運用教學系統設計理論進行了一些實驗研究工作,出版了一些研究專著,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學設計理論與實踐的發展。
二十一世紀人類進入了信息時代,信息產業以其飛快的速度發展著,推動網絡多媒體教學成為教育領域新興的一種重要的教學形式。在這過程中,建構主義正愈來愈顯示出其強大的生命力,它不僅已經有一套較完整的學習理論,而且基于建構主義的全新教學設計理論也在逐漸形成與發展,這一理論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
2教學設計的基本理論
教學設計是以系統方法解決教學問題的過程作為框架,將許多重要的理論概念有機結合起來的一個新的學科體系,是一門應用型科學。教學設計的基礎是學習理論,它是以教育傳播過程為對象,采用系統科學方法進行的一種教學規則過程和操作程序。多媒體課件的教學設計,就是要應用系統科學的觀點和方法,按照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合理地選擇和設計教學媒體信息,并在系統中有機地組合,形成優化地教學體統結構。
2.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本觀點
建構主義是當代西方最為流行的學習理論,它是在吸取了眾多的學習理論尤其是皮亞杰、維果茨基思想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何克抗先生把建構主義教學模式概括為“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由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此套設計,全套包括開題報告+源程序+論文+答辯稿(PPT),直接可用
可以作為畢業設計或論文.雙鉆信譽保證詳細購買流程查看我們信用/免費下載論文
需要此套論文,聯系QQ844511071(先加此QQ為好友,再聯系.可免費提供資料供參考)和創造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意義建構的目的。”不難看出認知建構主義理論符合我們在學生中倡導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的內涵,把其理論運用到信息技術教學之中,對于實現信息技術教學目標有其積極作用。目前已開發出的、比較成熟的教學方法主要有支架式教學、拋錨式教學、隨機進入教學三種。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建構主義學習環境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不僅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且要求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怎樣將多媒體網絡成為學生學習的資源(而不僅僅是教師教學的資源、手段)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
2.2“任務驅動”模式下的信息技術教學
“任務驅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模式。建構主義強調教學應該通過設計一項重大任務或問題以支撐學習者積極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習者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設計真實的、具有挑戰性的、開放的學習環境與問題環境,誘發、驅動并支撐學習者的探索。
“任務驅動”式學習是根據建構主義的認知靈活性理論自上而下地展開教學進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設計的任務應該給學生留有思考的、分析的、探索的、交流的、拓展的空間,讓學生進行問題的解決。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大任務作分析,使學生發現完成整體任務所必須完成的子任務,以及完成各級子任務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在掌握這些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解決各個子任務,而各個子任務的完成都要為整體任務做準備。這樣可以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分層推進,最終完成一個整體性任務。這種學習方式既符合學生的認識心理規律,又能充分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2.3教學策略方面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任務驅動”教學法要求師生改變傳統的觀念和角色,學生的學習不只是為了獲得正確的答案,而是更多地體現為一個群體在共同探究有關學習任務過程中的相互影響,更深入地挖掘問題實質,從而完成新知識的意義建構。在教學改革中,教師必須明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引導學生盡快進入自主學習狀態,學生在學習中起主體作用,教師在教學中起組織、引導、促進、控制、咨詢的作用,學生被看作知識建構過程的積極參與者,在任務驅動下積極主動、創造性地完成學習過程,學生的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鍛煉和熏陶。這種“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指導”的教學策略,更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能力的培養。
第三章網絡教學軟件中的教學設計
3.1網絡環境作為教學環境的優勢
3.1.1交互性
以多媒體計算機為主體的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將文字、聲音、圖形、圖象、動畫、視頻等多媒體元素集中于一體,采用可視化界面,窗互操作使人機交互能力大大提高;網絡電子教室的建立,增加了屏幕廣播、網上監視功能,給交互式學習創造了條件;利用多媒體開發工具設計的多媒體課件以及集網頁制作,網站管理于一身的可視化網頁編輯器設計出來的跨平臺,具有豐富媒體的跨瀏覽器的網頁,有設計新穎、版面整潔流暢等特點,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活潑,實現人機交互。
3.1.2實時性
計算機具備高速傳輸信道,老師可充分利用在線功能實現師生、學生之間交流,得到及時迅速的反饋信息,大大減少教學的盲目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留言板、bbs、電子郵件等都可實現在線跨時空的信息交流。
3.1.3開放性
開放性是互聯網最大的特點。可以通過互聯網廣泛收集信息,把新科技、新信息、新發明充實到教學內容上,增加課堂信息量,使教學內容現代化,促進教學改革。
3.2多媒體網絡教學設計的總要求和設計原則
3.2.1多媒體網絡教學設計的總體要求
不同媒體在教學運用中所表現的教學功能是不同的,各有其適應的局限性,往往一種媒體的局限性可用其他媒體的適應性來彌補。多媒體網絡教學就是將多媒體有機組合起來,揚長避短,互為補充的優化教學系統。多媒體教學已經形成不同的教學模式的組合,主要有課堂輔導模式,包括傳統課堂教學、電視直播課堂、網絡課堂、雙向視頻直播課堂(同步)等模式;網絡學習模式,包括cai(網絡版)、vbi、ip等形式;計算機虛擬教學模式:個別化學習模式;小組協作學習模式等。從傳統教學模式到多媒體網絡教學模式是一個重大的范型轉變。設計的總要求:教師應當鼓勵學生:①積極自主學習;②介入探究過程;③對學習自我設計、自我負責;④培養解決問題、決策和評價的技能;⑤收集和組織信息,獨立解決問題;⑥形成與否定自己的看法;⑦合作與競爭意識;⑧激勵創新精神。
摘要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日益普及和多媒體、網絡通訊技術的迅猛發展,基于建構主義的全新教學設計理論也在逐漸形成與發展,這一理論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怎樣運用現代化的設計思想和方法指導現代化的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使教育教學過程最優化,是目前亟待研討的課題。本論文以高中信息技術的excel的部分內容為實例,闡述了在網絡教學環境下,如何運用教學設計理論將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地編排和設計。
關鍵詞:建構主義教學設計任務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