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音樂教育對德智體美的意義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
“德智體美”通常是用于評價學生全面發展的四個標準。音樂教育與“德智體美”四育存在著辯證關系:音樂教育教學在德育活動中有陶冶感化和滲透功能,在智育領域有啟迪作用,在體育中有發揮節奏、旋律的感染作用,在審美教育中有熏陶體驗功能。
關鍵詞:
音樂教育;寓教于樂;啟迪智慧;促進審美
孔子關于君子“六藝”的理論與實踐,是傳統文化留給我們的優秀遺產。禮、樂、射、御、書、數作為古代教育家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集中反映了在當時社會對人才的衡量標準,也說明古代教育就非常重視全面發展,培養鍛煉綜合型人才。其中,音樂教育僅次于“禮”,居于非常重要的位置。音樂教育,不能簡單地劃分到美育的范疇,它對于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都具有不同的影響和作用。
一、寓教于樂———音樂教育與德育
德育,著眼于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正確的政治觀念。音樂是人類共同的精神食糧。孔子說過:移凡易俗,莫善于樂。他認為一個人的修養“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也就是說可以通過音樂修養來判斷一個人的修養水平。音樂可以感化人、塑造人,可以通過音樂作品的旋律以及內在的情感表達來調節人的情緒,使人受到感染,并隨之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達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在日常生活和教學實踐中,我們也經常感受到優秀音樂作品對學生品德形成的巨大影響力。每當激昂的《義勇軍進行曲》響起,那種強烈的國家意識就自然而然地被激發出來。鏗鏘雄壯的樂音,會使人們意志堅強、情緒高昂,同理,高尚的音樂,也會使人的情趣高潔。在日常的思想品德教育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照本宣科、空洞說教,往往無法對學生起到教化作用,甚至引起逆反心理。而利用音樂進行思想教育時,不是靠強制灌輸,而是依靠音樂鮮明的節奏、優美的旋律、豐富的和聲、美妙的音色來表情達意,因而能直接觸動學生的情感,震撼學生的心靈,對他們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觀念的滲透和影響是很大的。
二、啟迪智慧——音樂教育與智育
智育,重在授予學生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致力于學生智力及非智力因素的養成。現代科學的研究以及實踐都證明,音樂是啟迪智慧的鑰匙,能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作為兼備抽象與形象特性的音樂藝術,是把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結合在一起的,因此欣賞音樂,是抽象思維、立體思維、感性思維相互交叉在一起的一種高級的思維活動。古今中外,許多高智商的名人都酷愛音樂,而音樂對他們的事業成就具有一定的影響。愛因斯坦說過:“我的科學成就很多是從音樂啟發的。”中學音樂教育,可以幫助學生形象地認識客觀世界,擴大知識面。音樂課堂讓學生通過欣賞音樂和歌唱活動,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都會得到發展,思維也會活躍起來。彈奏樂器,會使學生手、腦、眼、耳并用,從而鍛煉他們的協調能力和創造能力。我國已將音樂教育作為實施全面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國家戰略層面上,明確了音樂教育是發展和提高各種認知能力,形成完整的智力結構的有效手段。為此,各級教育主管部門都應把音樂教育納入整體教育工程體系中,各級學校都應認真探索、積極實踐音樂教育,絕不能僅僅停留在唱歌、娛樂的層面上。
三、強健身心———音樂教育與體育
體育,著眼于給予學生健康的知識技能,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其意志力。在體育教學當中引入音樂元素,可以提高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興趣和頻率,大大增強體育教學的成效。健身操、廣播操,乃至風靡大街小巷的廣場舞,無不以旋律優美、節奏明快的樂曲為伴奏。節奏感在體育運動中具有重要意義,從某種意義上說,節奏本身就是一種運動形式。中國古代的智者很早就認識不同的音樂節奏,對人體的身心健康具有特殊的作用。將音樂引入體育教育教學當中,可以讓學生在音樂的陪襯下,學習和掌握體育的基本知識機能,有助于克服枯燥性,提高鍛煉興趣和持久能力,調節他們的神經系統,鍛煉體質,使學生精力充沛,在愉快的氛圍中實現教學目標。
四、促進審美———音樂教育與美育
美育,在于養成正確的審美觀,學習鑒賞美、創造美,使學生具備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質。美育是審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靈教育。在我國,美育是教育方針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當下德智體美“四育”中的短板。“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音樂教育是對學生美育教育的一種重要方式,教師要充分利用和發現中學音樂課本中所蘊含的美的因素,不斷為學生創設音樂審美的藝術環境,引導學生去體驗。讓學生通過學習基本的音樂技能,學會在音樂作品中發現美,并運用音樂形式來表現美,在愉快的學習氣氛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滋養。在強調素質教育的當下,音樂這門特殊的藝術科目,具有它特有的功能。強化音樂教育,其意義遠遠超出藝術教育的范疇,它是寓教于樂、陶冶高尚情操的有力手段,是啟迪智慧、開發右腦的良好渠道,是提高興趣、強健體質的催化劑,也是提高審美修養、養成鑒賞能力的重要環節。做好中小學音樂教育普及工作,任重道遠。讓我們一起努力,讓每個學生都能接受音樂普及教育,成為社會的有用人才,成為偉大祖國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曹理主編.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2]劉沛.音樂教育的實踐與理論研究[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5.
[3]曾遂今.音樂社會學[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
作者:王坤 單位: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教育局基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