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略說不同地帶的施爆技術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表土段施爆
巖石風化帶稱為表土,這段礦洞的施爆為表土施爆。當礦洞的中心位置確定后即可施爆。為了減少臨時鎖口改換成永久鎖口的工序,縮短建設工期,可采用永久混凝土鎖口。表土層的掘進可采用全斷面分層向下挖掘,如果風化不完全,可采用打小眼放小炮的方法掘進。通常情況下,當施爆到達穩定性差的土層時,為了及時封堵暴露的面積,可采用挖一段砌一段的井壁背板施爆方法:每向下掘進1m左右,即用井圈背板進行臨時支護,以防止井壁沙土流失造成空幫;掘進一長段后(不超過30m),再自上而下拆除井圈、背板,然后砌筑永久井壁。
2垮臺帶施爆礦洞施爆
通過構造垮臺帶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垮臺帶施爆對鉆爆施爆和支護都帶來困難,因此必須高度關注。原則是加強地質預報,及時進行地質編錄,對垮臺帶采用超前支護,及時加強襯砌,采取合理的施爆方法、施爆順序,嚴禁大藥量放炮。尤其是節理裂隙密集帶、構造垮臺帶,由于其導水性強,雨季很有可能產生涌水,在施爆中應注意加強排水,必要時應對下掘礦洞進行防滲處理。為避免在節理裂隙垮臺帶后位時發生卡鉆現象,要求鑿巖推進不要太快,并應盡量讓巖粉排出孔外。一般采取鑿巖機先輕沖洗、后強沖洗的方式(這種方式有利于排渣),使釬頭在孔內前后反復拉動,并使鑿巖機械左右晃動。與此同時,當鑿巖機在上述狀態下運轉一段時間后,停止沖擊,強力沖洗孔內巖粉。上述2種工作狀態交替輪換,持續一段時間后,大多數卡鉆現象可以排除。需要指出的是:在垮臺帶放炮裝藥時一定要控制藥量,一般宜采用松動放炮方式;對嚴重垮臺的區段建議直接采用風鎬機械垮臺。對于垮臺段的支護,由于垮臺帶注漿過程中漿液在無壓力的狀態下沿著裂隙或水流失,常規的注漿材料不僅難以保證漿液的限定擴散半徑和預計的注漿效果,同時造成漿液的浪費,因此在水位以上的大裂隙注漿時可采用添加速凝劑的方法,以有效縮短漿液的凝固時間,提高注漿效率。速凝劑使用方案一般是在注漿結束前采用,即在0.8∶1(水與水泥質量比)的水泥漿液中添加5%(體積)的密度為1.38g/cm3水玻璃,同時為了提高結合體的早期強度,也可采用在0.8∶1(水與水泥質量比)的水泥漿液中添加0.05%的三乙醇胺(與水泥質量比)和0.5%的氯化鈣(與水泥質量比)。當遇到水位以下的大裂隙時,由于地下水的作用,會使普通漿液稀釋,加速漿液的流失,一般可采用水泥尾礦砂混合漿液。該混合漿液具有遇水離析快、尾礦砂密度大、沉淀迅速的特點。通過在地下水位大裂隙地層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泥尾礦砂混合漿液,控制混合漿液中尾礦砂的添加量,以及控制注漿量及注漿時間等參數,從而保證注漿效果。
3鉆爆施爆
后位放炮作業是礦洞施爆中安全技術控制的重點,包括后位(鑿巖)作業和放炮作業2個工序。巖石的穩固程度確定了井下放炮的難易程度,巖石的裂隙和節理的發育程度及分布規律,又決定了放炮后位的布置方式,因此,后位放炮作業必須有專項放炮設計,并在施爆過程中需隨著巖石條件的變化而不斷進行調整和優化。放炮設計的主要內容是確定放炮參數,包括斷面炮孔的布置方式及數量,單孔深度、裝藥量及裝藥結構,以及起爆網絡聯接方式等。放炮參數的選擇優化要以滿足光面放炮的要求為準則,同時參考巖石性質、礦洞斷面大小和炸藥性能等因素。對于圓形斷面礦洞礦洞施爆,炮眼多布置成同心圓形,掏槽方式為直眼掏槽和錐形掏槽;后位(鑿巖)擬采用風動傘鉆鑿巖,該方法機械化程度高,勞動強度低,后位速度快且工作安全;炸藥選擇抗水炸藥,如乳化炸藥等;起爆器材采用非電導爆管秒延時或毫秒延時雷管,采用并串并聯接方式。
作者:陳軍利曾慶強李定龍單位:中核集團地礦事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