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我國環境污染犯罪探討論文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我國環境污染犯罪探討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我國環境污染犯罪探討論文

      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修訂的《刑法》,自1997年10月l日起施行。修訂后的《刑法》在第六章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中的第六節專設“破壞環境資源罪’,,規定了污染環境的犯罪和破壞自然資源保護的犯罪,第338條規定廠違反國家規定,向土地、水體、大氣排放、傾倒或處置有放射性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本論文由整理提供者其他危險廢物,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這是在我國刑法首次規定了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對推動和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運用刑罰手段,打擊污染環境的犯罪活動,使之環境污染日益加劇的趨勢得到有效控制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修訂后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則

      修訂后的《刑法》第3條規定:“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從而廢除了1979年《刑法》第79條規定的類推制度。由于1979年《刑法》未規定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因而在現行實施的《大氣污染防治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及《水污染防治法》等環境本論文由整理提供保護法規,分別對違反規定,造成重大大氣污染事故、違反規定,收集、貯存、處置危險固體廢物,造成重大污染事故以及違反規定,造成重大水污染事故,均比照1979年《刑法》第115條規定的違反危險物品管理規定肇事罪或比照第187條規定的玩忽職守罪論處,依此分別類推為重大大氣污染事故罪,非法收集、貯存、處置固體危險廢物罪,重大水污染事故罪等。根據罪刑法定的原則,自修訂后《刑法》生效起,將廢除上述比照類推的三個罪名,并依照修訂后《刑法》第338條規定的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追究刑事責任,定罪處罰。

      2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的概念

      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是指違反國家規定,向土地、水體、大氣排放、傾倒或者處置“危險廢物’,即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害物質或其他危險廢物,并且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后果,依法應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該犯罪的行為有以下三個基本特征:(l)對社會具有一定的危害性,所造成的本論文由整理提供不是一般環境污染事故而是重大污染事故。(2)該犯罪行為觸犯了《刑法》第338條規定,只有當行為不僅具有社會危害性,而且具有刑事違法性時,才能認定為犯罪。(3)本罪應是受刑罰處罰的行為。因此,違反國家規定,所造成的重大環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財產重大損失或人身傷亡嚴重后果的行為,給社會造成一定的危害性,是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最基本的屬性,也是刑事違法和應受懲罰性的基礎。

      3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構成特征

      3.1犯罪的主體

      本罪的主體是實施了危害環境,致使公私財產造成嚴重損失或人身傷亡的嚴重后果的行為,并依法應承擔刑事責任的自然人和單位。從我國環境管理和司法實踐中看,本罪絕大多數主體是從事生產或經營活動的企、事業單位中為本單本論文由整理提供位謀取非法利益,主觀上具有牟利性,只顧發展生產,以破壞環境為代價,而造成嚴重環境污染事故的直接負責人員和直接相關人員。此外,自然人犯罪是為了個人謀取非法利益,這是與單位犯罪在主觀上的根本區別。

      3.2犯罪的主觀方面

      這是指本罪的主體實施重大環境污染的危害行為,致使造成公私財產重大損失或人身傷亡的嚴重后果的心理狀態而言。從行為主體上看,絕大多數出于過失,一種屬過于自信的過失,即行為人對染環境,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的嚴重后果應當預見到,但輕信能夠避免污染事故的發生。如向水體排放有毒廢水,以為水體稀釋能力大,自信不會造成污染事故,而結果使大面積養魚死亡及人畜中毒。另一種屬疏忽大意的過失,即行為人對于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及后果應當有所預見,由于疏忽大意而未能預見。如由于實踐經驗或技術業務上疏忽大意,將未經處理的大量有毒廢水直接誤排入水體,造成生活飲水水源受到嚴重污染的重大環境污染事故。

      此外,行為人明知違反規定,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會造成嚴重后果而故意實施的,則不構成本罪,應根據《刑法》,依據犯罪的主客觀要件及犯罪事實追究刑事責任。如行為人為了達到報復的目的,將有毒廢水傾倒至他人魚池,致使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則應以投毒罪論處。

      行為人在客觀上雖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且后果嚴重,但不是出于主觀故意或過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的意外事故,則不構成本罪。如洪水、山體滑坡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并及時采取應急措施,仍不能避免造成環境污染損害的,《環境保護法》第41條規定,免予承擔責任。對于突發性污染重大事故,如不是由于自然災害,而是生產中存在事故的隱患及風險,且事先可預見,而未采取防范措施造成的重大環境污染事故,應追究刑事責任。

      33犯罪的客體

      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侵犯的客體是我國憲法所保護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生本論文由整理提供物、自然遺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和國家為保護環境而頒布的一系列法律以及公私財產權、人身權。行為人侵犯上述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并造成嚴重的危害結果,對社會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3.4犯罪的客觀方面

      3.4.1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的危害行為

      必須是違反國家規定:(l)違反法律,即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和決定;(2)違反行政法規,即由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規定等行政措施,主要包括《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及《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法規。上述法規對向土地、水體、大氣排放、傾倒或處置危險廢物的各種情況作了具體的規定。在查處此類案件時,應首先查明行為人違反了哪些規定:如沒有違反國家的規定或僅違反地方性環保行政規章,都不能構成本罪。

      本罪危害行為的客觀表現為:(l)將各類危險廢物直接向土地、水體、大氣排放;(2)通過運載工具等方式向土地、水體、大氣傾倒各類危險廢物;(3)將各類危險廢物采取焚燒和改變其物理、化學、生物特性的方法處置,以達到其減少數量、縮小其本論文由整理提供體積、減少危險成分。危險廢物是指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者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和方法認定的具有危險性的廢物。主要包括:(l)放射性廢物,即放射性固體廢棄物,高、中、低放射性物質的廢水,含放射性物質的氣體和氣溶膠等;(2)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即含各類傳染病細菌原體的污水、污物等;(3)有毒物質,即那些直接或者間接為生物攝入后,導致該生物或者后代行為反常、遺傳異變、生理機能失常、機體變形或者死亡的物質。行為人實施上述危害行為,并導致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及嚴重后果,應承擔刑事責任。

      3.4.2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的危害結果

      本罪要求有實際的危害結果,行為人違反國家規定,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人身傷亡的嚴重后果,即具備《刑法》第338條的因果關系,亦稱為結果犯。如果行為人雖違反國家規定,僅造成一般環境污染事故,則不能構成本罪,依照環保法規作出相應的行政處罰。

      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的認定標本論文由整理提供準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未作司法解釋前,可根據司法實踐及案件的具體情況,參照國家環保局1987年頒布的《報告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的暫行辦法》,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為重大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應追究刑事責任:(l)由于污染或破壞行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在5萬元以上;(2)人員發生明顯中毒癥狀、輻射傷害或可能導致傷殘后果;(3)人群發生中毒癥狀;(4)因環境污染使社會安定受到影響;(5)對環境造成較大危害。

      凡屬重大或特大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均由地、市以上環保局確認。根據《全國環境監測管理條例》的規定,省轄市以上環保局所屬的環境監測站是本行政區域內環境污染糾紛、重大環境污染事故法定技術仲裁機構,所出具的環境監測數據和資料應作為認定環境污染糾紛、重大環境污染事故責任的技術依據。

      4重大環境污染罪的刑罰處罰

      修訂后《刑法》第5條規定了罪刑均衡原則;第338條規定本罪刑罰處罰的標準;第346條規定本罪可由單位構成。在破壞環境保護的犯罪中,絕大部分是單位所為,他們無視國法,為了謀取單位的非法利益,肆意破壞和污染環境,因此用刑法來懲本論文由整理提供處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的單位犯罪十分必要。

      根據《刑法》第338條規定,犯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即造成特大環境污染事故),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第346條規定:單位犯本罪的實行“兩罰制’,,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依照第338規定處罰。

      5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與相似犯罪的區別

      5.1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與非法進口固體物罪的區別

      兩者所侵犯的客體均為國家環境保護的制度,即《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客觀上都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主要區別在于:(l)犯罪主體不同,前者多數為單位犯罪;后者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2)犯罪的主觀方面不同,前者多為過失;后者表現為故意。(3)犯罪的危害行為不同,前者是在中國境內傾倒、堆放、處置固體廢物;后者是將中國境外的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

      5.2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與重大責任事故罪的區別

      兩者均為過失犯罪,客觀上都造成重大事故且后果嚴重,主要區別在于:(l)侵犯的客體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國家環境保護制度;后本論文由整理提供者侵犯的是國家公共安全制度。(2)犯罪主體不同,前者多為單位;后者為直接從事生產的職工、指揮生產的領導人員。(3)客觀表現不同,前者表現為違反規定,排放、傾倒、處置各種危險廢物而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后者表現為在生產過程中,違反規章制度或強令職工違章操作,而造成重大傷亡事故且后果嚴重。超級秘書網

      5.3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與違反危險物品管理規定肇事罪的區別

      兩者均為過失犯罪,所造成的重大事故都為與危險物品有關,主要區別在于:(l)侵犯的客體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國家環境保護制度;后者侵犯的是國家公共安全制度。(2)犯罪主體不同,前者多為單位;后者是從事危險物品生產、儲運、使用過程中的職工。(3)客觀表現不同,前者為違反規定,排放、傾倒、處置各種危險廢物而造成的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后者則是在生產儲運、使用危險物品過程中,因違反管理危險物品的規定而發生的重大事故。此外危險廢物與危險物品僅一字之差,但范圍和意義有所不同。

      5.4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與失職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的區別

      兩者多為過失犯罪,客觀上都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且后果嚴重,主要區別在于:(l)犯罪主體不同,前者多為單位,后者是特本論文由整理提供殊主體,即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2)客觀表現不同,前者是違反規定,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而造成的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后者是環境保護部門的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而造成的重大環境污染事故,是玩忽職守罪的一種特別規定。

      修訂后的《刑法》338條規定了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這對于及時運用刑罰手段打擊污染環境的犯罪活動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

      亚洲色成人四虎在线观看| 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亚洲| 亚洲风情亚Aⅴ在线发布| 亚洲va在线va天堂成人| 亚洲成人午夜电影|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影院|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电影在线播放| 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社区| 亚洲第一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最大av|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亚洲人成电影青青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AV一二三区成人影片| 亚洲依依成人亚洲社区| 亚洲爆乳少妇无码激情|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不卡|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伊人中字综合精品|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秋霞|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 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AA片|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亚洲妓女综合网99|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一区国严二区亚洲三区|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 激情小说亚洲图片| 久久久久国产亚洲AV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