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談心理健康教育預防大學生犯罪的作用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談心理健康教育預防大學生犯罪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談心理健康教育預防大學生犯罪的作用

      摘要:在我國的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國家的教育事業得到飛速的進步,對于大學生教育事業有了新的指示,其中體現了對于心理與思想方面的重視,主張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學生能夠健康、充實的度過學習生涯,并順利與社會接軌。而數據顯示高校的犯罪率明顯上升,且呈現多樣化趨勢。因此,預防大學生犯罪、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成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 大學生 犯罪 誘因

      高等教育是人才培養的搖籃。于社會,大學生的道德文化素質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國民素質的上限;于個人,大學是一個人學習本領、塑造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比起高中生活,大學生擁有相對更多的自由與自主,同時周遭環境變得更復雜,周圍充斥著各種良莠不齊的信息,也面臨更多的危險與誘惑。而很多大學生心智不夠成熟,面對接踵而至的學業、就業、感情壓力,可能會誤入歧途,大學生犯罪亦成為可能。數據顯示,我國的高校在校生的違反犯罪率為1.26%,[1]這個數字令人觸目驚心。近年來,大學生犯罪事件引發關注,例如“復旦投毒案”“吳謝宇弒母案”,“牟林翰涉嫌虐待案”,一樁樁性質惡劣的犯罪案例令人觸目驚心,又令人充滿疑問,這些殘忍的案件都竟然出自名校高材生之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天之驕子緣何走上犯罪道路?他們的心理狀況究竟扭曲到何種程度?這對于家庭、學校、乃至整個社會都是值得深思的問題。[2]教育行業需要深刻反思,我們的高等教育應該把學業成績放在首位嗎?學生的道德、心理素質與他的學業成績一定相匹配嗎?案例發生后,社會各界首先會關注學生的成長歷程與心理狀況,直指問題的根本與犯罪的源頭——低下的道德素質與畸形的心理狀態。那么,對于高校而言,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將是預防大學生犯罪的一個有力手段。這不僅僅是創建文明校園、營造良好校園氛圍的需要,更是掃黑除惡、維護社會治安,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

      一、大學生犯罪的誘因

      大學生犯罪的原因是復雜且深刻的,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個人、家庭、學校、社會在其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家庭的教養方式、學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學生工作等方面的管理水平、以及整個社會大環境共同誘發了大學生犯罪現象。從高校的層面講,學生離家住校,是與學生關系最為密切的組織,因此高校在預防大學生犯罪上大有可為。找到犯罪誘因,從源頭著手,及時疏導,將犯罪的苗頭扼殺在搖籃里,對預防大學生犯罪具有重要意義。

      (一)心理素質不佳是根本因素

      根據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大學生處于成年早期,在上一個人格發展階段中,應已形成自我同一性,即完成對自己心理面貌的整合,認識自我。但有一部分學生在人格發展過程中沒有受到良好的引導,發展遲滯,導致生理年齡與心理年齡不匹配,產生角色混亂,陷入無所適從。此類學生人格沒能得到充分健康發展,未塑造起成熟穩定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大學是培養人的園地,而不應僅僅是教授學業知識。高校將教育重點放在學習文化知識、專業技能上并無可非議,但同時也不應忽略了對學生的心理情況的關注,對學生思想狀況、心理素質的培養建設,否則將會出現社會情感缺失、缺乏同理心、價值觀走向偏差,乃至誤入歧途的情況。過去幾年發生的“北大學子弒母案”等用一個個血淋淋的案件印證了這一點。一個犯罪事實的發生,往往起源于一念之差,偶然出現的不健康的思想萌芽未能及時被發現、疏導、遏制,任由其發展,最終結出惡果。

      (二)生活學習環境的劇變對尚未成熟的心智的沖擊

      從中學步入大學,改變的不僅僅是身份,更多的是生活學習環境的劇變。很多學生都是第一次離開家鄉獨自生活,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環境,有些同學可能會迷失自我。剛剛度過青春期的大學生往往會自以為已經成年,有為自己行為負責的能力,再加上高中時期的課業繁重,很多欲望被壓抑,進入大學后得以釋放,就容易失去自控,誤入歧途。

      (三)互聯網的發展深刻影響大學生的思想行為

      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為人類生活帶來了天翻地覆的變革,同時新媒體手段的應用也改進了傳統教學方式以及學生管理方式。學生無時無刻不浸入在網絡信息中,從基礎的移動支付、健康碼出示,到主動瀏覽網頁、吸收文字圖片及音視頻信息,乃至教學活動中教師利用網絡手段向學生傳播資訊,互聯網已如空氣般充斥在人們周圍,尤其是對于年輕大學生,更是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也便利了教學。然而凡事有利即有弊,互聯網也是一把雙刃劍。網絡信息魚龍混雜,近年來眾多社交平臺的崛起更是讓普通人有了發聲的機會,這在阻斷媒體寡頭的信息壟斷上有積極意義,卻也導致信息真假難辨,“毒雞湯”盛行,謠言蔓延。年輕大學生是我國網民的主力軍,如果沒有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沒有樹立起牢固的三觀,就容易受到不正之風的侵蝕,思想、行為偏離正軌。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預防大學生犯罪的影響

      大學生犯罪與心理狀況密切相關,而毋庸諱言,高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上所分配的資源總體仍有所欠缺,實際上仍把專業文化課放在教學的首要位置,而對于心理健康教育放在一個口頭重視的地位,并未在實際培養計劃中予以足夠的重視。將學習文化專業的目標前提下,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重視大學生自身思想、心理的素質建設,在很大程度上能夠預防大學生犯罪行為。而大學生,初出茅廬,剛剛脫離父母的庇護,突然面臨錯綜復雜的社會人事以及不良誘惑時,如果沒有一個正確穩固的三觀,對于自身、他人以及社會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和評價,且沒有學校及時給予適當的心理援助,就容易把持不住自己,受到錯誤心態的引導,從而誤入歧途。

      三、高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預防犯罪行為的改進方向

      對于目前高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結合當下大學生犯罪的誘因,必須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予以足夠的重視,并將其落到實處,才能夠真正發揮其作用,而非紙上空談。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完善:

      (一)建立健全校園心理援助機制

      大學生群體各方面都尚未完全成熟,尤其是剛入學的新生,面對嶄新的機遇與誘惑,以及相較從前更復雜的人事關系和更多變的校園和社會環境,學生可能會無所適從,無法對多方事務進行良好的處理與平衡。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會形成心理壓力,如果壓力沒有得到較好的紓解,就會越積越多,導致心理扭曲,最終可能以違法犯罪的錯誤方式爆發出來。[3]而壓力的紓解需要有正確的渠道和方式,首先需要學生自身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有一種持續的積極發展的心理狀況,在這種狀況下學生能做出良好的適應,能充分發揮身心潛能。這種素質的培養貫穿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高校除了應開設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外,還應定期開展相關心理活動、心理講座,并注重宣傳,在校園內營造積極、和諧、健康的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關注自身及周邊同學的心理健康,有意識地去提高心理素質,并能在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時及時發現,及時干預,避免惡化。同時開設心理咨詢熱線,配備心理咨詢室,暢通學生進行心理求助的渠道。[4]其次,學校層面應完善校園心理援助機制,能讓學生在需要心理援助時便捷、高效地得到回應,而非在心理狀態不佳時又迷茫無措,無處求助,乃至雪上加霜。可建立輔導員——系——學工的三級心理干預機制,各系建立一個心理工作聯絡團隊,有需要幫助的學生可直接向輔導員求助,再經由系心理工作聯絡員反饋到學工心理中心,心理中心及時對求助學生進行干預指導,使每一名學生都能沐浴在心理健康的陽光下。

      (二)培養健全的法律意識

      固然有一部分學生是知法犯法,但仍有一部分大學生違法犯罪行為是由于法律意識的淡漠和法律知識的欠缺,在不清楚自己行為性質及后果的情況下發生了違法行為。這體現了我們學校及社會的法制普及度還不夠,因此,學校要切實的將大學生犯罪行為發生率降低,進行全面的法制教育也是關鍵一招。法制教育應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起來,成為常態。法律是冰冷的,而心理關懷是溫暖的,對學生一方面客觀地灌輸法律知識,使其明辨是非,知其然;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從主觀能動性入手,使學生從認知上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將是非對錯內化到骨血中,知其所以然。只有充足的法律知識、強烈的法律意識和健康的心理狀態兼備,兩方面互相滲透、相輔相成,才能從根本上避免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

      (三)培養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及自我管理意識

      面對活躍而復雜的社會,作為一名已成年的大學生,且處于由校園邁向社會的過渡期,應實現一個由他律向自律的轉變,學校及家庭都無法給予學生永遠的庇護,那么培養學生自主意識及自律能力就顯得至關重要。因此,高校教育應發揮主導性的作用,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學之中,從思想上堅定,行動上證實。[5]綜上,高校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機制對預防大學生犯罪有著重要意義。大學應是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社會輸送人才的孵化園,絕不應讓犯罪的陰霾籠罩在校園中。為了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為了大學生能在一個安全、健康的環境下自由學習生活,高校可從上文幾點出發,結合本校實際,探索出一套符合本校校情的心理健康教育機制。重視大學生心理與思想建設,提高教育工作的真正的意義,從而從根本上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預防大學生犯罪,是高等教育不可忽視的工作。

      參考文獻:

      [1] 毛磊.大學生犯罪率如何降到最低限度[N].人民日報,2003-04-16.

      [2] 郭少杰.自媒體時代涉警輿情危機應對策略研究——以山西省12.13案件為例[D].山西大學,2018.

      [3] 楊廷文.大學生犯罪心理分析及預防措施[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002(23):103-104.

      [4] 王敏麗.大學生法治觀調查研究[D].中山大學,2011.

      [5] 馬屹嬋.思想政治教育在預防大學生犯罪中的作用[J].高教學刊,2018(17):09-15.

      作者:史晗 鄭藝青  單位: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亚洲丁香色婷婷综合欲色啪| 亚洲欧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性天天干天天摸|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另类小说|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AAA片|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青草亚洲AV无码麻豆|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中国亚洲女人69内射少妇| 在线观看国产区亚洲一区成人 | 亚洲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妇无码爱v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白丝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电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久久久久网站蜜桃 | 亚洲欧美第一成人网站7777|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亚洲日韩在线三区|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国产亚洲精品精华液|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成人| 亚洲欧洲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V| 亚洲专区中文字幕|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 极品色天使在线婷婷天堂亚洲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永不| 亚洲欧洲校园自拍都市| 国产色在线|亚洲| 亚洲AV日韩AV无码污污网站|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一区| 亚洲成av人在线视| 亚洲欧洲另类春色校园小说| 亚洲精品123区在线观看|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 亚洲国产午夜中文字幕精品黄网站| 中文亚洲AV片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